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合集下载

CT、MRI增强检查注意事项及造影剂不良反应

CT、MRI增强检查注意事项及造影剂不良反应
厚德济世笃行轻微反应一般反应轻度反应中度反应造影剂外渗表现为热感暂时性的金属味觉表现为轻度头痛恶性轻度荨麻疹痛痒等症状一般反应的基础上出现喷嚏剧烈咳嗽结膜充血面部红肿等症状表现为肢体明显肿胀疼痛表现为面部苍白呕吐出汗胸闷气促眩晕喉干痒等症状无特殊处理休息观察30分钟温开水口服休息观察至症状缓解立即停药心电血压监护地塞米松5mgivns500mlivdrop观察30分钟无缓解送急诊室立即停药心电血压监护地塞米松10mgiv成人5mgiv儿童ns500mlivdrop6l分吸氧送急诊室立即停药05地塞米松溶液加压冷敷30分钟次423天消肿症状无缓解应予外科就诊
➢ 迟发不良反应:指注射对比剂1h~1w内发 生的不良反应。
➢ 晚迟发不良反应:指注射对比剂1w后发生 的不良反应,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放射科
厚德 精术 济世 笃行
对比剂不良反应类型(根据临床症状):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放射科
厚德 精术 济世 笃行
轻度对比剂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 有全身热感与发痒,充血,少数红疹,头痛头 晕,喷嚏咳嗽,恶心,呕吐等。
2. 胸部:鉴别病变与血管断面,胸部大血管病变,良 恶性结节血供情况,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等。
3. 腹部:腹部肿瘤良恶性鉴别及其供血动脉情况,外 伤致腹部实质脏器挫裂伤,腹部大血管及其主要分 支情况,静脉血栓、癌栓等。
4. 四肢及其它:骨、软组织肿瘤及感染性病变鉴别, 血管性病变,鼻咽、口咽肿瘤及感染性病变鉴别, 唾液腺良恶性肿瘤及感染性病变鉴别等。
放射科
厚德 精术 济世 笃行
➢ 碘对比剂相关危险因素有:使用高渗碘对比 剂、短时间(如72h)内重复使用碘对比剂 、大剂量使用碘对比剂。
➢ 与给药途径相关的危险因素有:经动脉给予 碘对比剂较经静脉给予的CIN危险更高、经 肾动脉或腹主动脉给予碘对比剂导致肾损伤 的可能性更大。

CTA检查扫描中造影剂使用的预防和护理

CTA检查扫描中造影剂使用的预防和护理

CTA检查扫描中造影剂使用的预防和护理使用造影剂是一项常规的CTA(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步骤之一,它可以增强血管图像的对比度,从而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使用造影剂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和风险。

在进行CTA检查时,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对于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检查非常重要。

患者在进行CTA检查前需要告知医生他们是否有以下情况:对碘过敏、哮喘、肾功能不全、甲状腺问题、糖尿病等。

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使用造影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如果患者有以上情况,医生可能会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或者选择使用无碘或低碘造影剂。

患者需要在进行CTA检查前进行饮食和水分方面的准备。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在检查前4小时内停止进食,以避免造影剂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患者需要充分饮水,以帮助排除造影剂,并减少其在肾脏中滞留的时间。

在进行CTA检查时,医生和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设备操作和安全规范来操作。

他们应该确认造影剂的适当剂量,避免超过患者耐受能力。

使用造影剂时,医生和技术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包括血压、脉搏等,以及任何不良反应的迹象。

如果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反应,应该立即停止注射,予以适当抢救措施。

在CTA检查后,患者需要继续饮水,以帮助排除体内残留的造影剂。

一般建议患者继续多饮水1-2天,并避免吃辛辣食物、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可能的不适感。

如果患者有肾功能不全或其他肾脏问题,他们可能需要额外的监测和护理。

在预防和护理方面,患者还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

他们应该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造影剂,以免发生不良互作用。

如果患者在使用造影剂后出现不适感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并避免进一步的风险。

预防和护理是保证CTA检查的安全和有效性的关键一环。

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共同努力,确保使用造影剂时的安全性,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的风险和副作用。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
社 ,04:0 20 8 0—8 1 0.
道通畅 。( ) 3 泌尿系感染 。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 , 每天用温水
擦洗会 阴部 2次 。指 导患者多饮 水 , 维持 尿量在 150 m 。 0 Vd
[ ] 吕式瑗 主编 . 3 创伤骨科护理学[ . 2版. 京: 民卫生出版 M] 第 北 人
亡。
57例 , 8 其中男 30 8例 , 24 8例 。年龄 最小 4岁 , 2 女 5 最大 7 3
岁。
12 方 法 .
3 过 敏 反 应 的分 类 及处 理措 施 3 1 轻度 反、 恶 呕吐 、 打喷 嚏 、 头晕 、 头痛 、 轻
的预防和处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检查的前提 , C 是 T室护士工作的核心。 关键词 造影剂 ; 过敏 ; 预防
C T增强扫描的 目的是 提高 C 图像 密度 、 T 分辨率 和清晰 度, 增强正常组织 与病 变组织 的对 比度 。碘造影 剂过敏 反应
造影剂 6 %安其格钠 芬 , 5 采用 自动压力注射器推注 , 造影剂用 量按 1 5m g . Uk 计算 , 应用离 子型 造影 剂的患 者注 射前 常规
( 收稿 日期 :08— 7—1 ) 20 0 8
( 本文编辑 路米佳 )
C T增 强扫 描 中造 影剂 过敏 的预 防和 护理
高 萍
摘 要 目的 : 探讨 在 c T增强扫描 中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使用 T S I A一一X SON螺旋 C ME R D 1C 自动压力注射器 , O HB VII T, D A 8 0
动 。术 后 l 2—1 4d拆线 。医护人 员定时 帮助 和督促 患者锻 炼, 活动量逐渐加大 , 以不过度疲劳为原则 。 3 2 3 并发症 的预 防 ( ) .. 1 压疮。老年患 者皮下脂 肪少 , 皮 肤弹性 差 , 血液循环差 , 长时间受压易发生压疮 。建立床头翻 身卡 , 术后每 2h用手托 起臀部 按摩 骨 突处 , 进 血液循 环。 促

造影剂在CT增强中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造影剂在CT增强中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造影剂在CT增强中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目的:探讨含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近10年来,对我院1860例患者使用离子型高渗造影剂和620例使用非离子型低渗透造影剂进行CT增强中,副反应的观察和对照。

结果:2组结果表明过敏及副反应发生率以离子型造影剂居多,且以头晕,恶心,呕吐,结膜充血,皮肤发痒,荨麻疹为常见表现。

非离子型造影剂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临床应重视碘造影剂在cT增强中的增强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危害。

标签:碘造影剂;CT增强;过敏与副反应CT增强扫描是CT诊断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含碘造影剂已广泛应用于CT增强中,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密度差别,从而提高病变的显示率与诊断的准确性。

因CT使用碘剂的剂量大且注射速度快,故毒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反应时有发生。

CT造影剂分离子型高渗透造影剂(泛影葡胺,异泛影葡胺,泛影钠,异泛影钠,复方泛影葡胺等)和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优维显,欧乃派克,碘必乐等)两大类。

1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于我院自1995~2004年,对2480例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进行CT增强扫描,其中1860例使用离子型高渗造影剂进行CT增强,称观察组,男1129例,女731例,男女之比为1.5:1。

年龄11~78岁,平均44.5岁。

有620例使用非离子造影剂进行CT增强扫描,称对照组,男409例,女211例,男女之比2:1,年龄8~76岁,平均44岁。

1.2方法观察组用离子型高渗造影剂,泛影葡胺,在CT扫描前,应先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掌握造影剂对某些疾病的禁忌症,常规做碘过敏试验(静脉注射30%泛影葡胺1ml),观察20分钟后,确无任何不良反应时,再用60%泛影葡胺,成人剂量60~80mL胖瘦体形按体重酌情增减,小儿按体重1ml/kg剂量,并在抽吸泛影葡胺时加地塞米松,小儿加入10mg,两药在注射针管内混匀后经静脉注射进行扫描。

CTA检查扫描中造影剂使用的预防和护理

CTA检查扫描中造影剂使用的预防和护理

CTA检查扫描中造影剂使用的预防和护理【摘要】CTA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使用造影剂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血管结构。

在CTA检查中,正确使用和护理造影剂可以有效预防并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和并发症。

在使用造影剂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患者过敏史和肾功能。

注射造影剂时,需要注意剂量和注射速度,以避免造成不良反应。

使用后及时做好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或其他并发症。

对于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患者排泄造影剂后需要进行后续观察,以确保造影剂完全排出体外。

保障患者安全是医务人员的责任,预防和护理造影剂的应用十分重要。

通过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CTA检查中的风险。

【关键词】CTA检查、造影剂、预防、护理、准备工作、注射注意事项、过敏反应、排泄观察、患者安全、重要性、处理、观察、保障1. 引言1.1 CTA检查的重要性CTA检查(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是一种通过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从各个角度对人体组织进行断层扫描,以获取血管结构的详细信息的检查方法。

在临床上,CTA检查被广泛运用于诊断和评估各种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等。

CTA检查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位置和血流情况,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相比传统的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无需切开皮肤、无需大量对比剂注入,风险更小,操作更方便,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通过CTA检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CTA检查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患者带来了更准确、更安全、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医生和患者都应充分认识到CTA 检查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和推广其应用。

1.2 造影剂在CTA检查中的作用造影剂在CTA(CT血管成像)检查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CT增强I扫描注意事项及造影剂不良反应处理

CT增强I扫描注意事项及造影剂不良反应处理

+ 五、告知患者,检查应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 + + + +
如保持体位不动,配合检查进行平静呼吸、屏 气等。 六、如作CT增强扫描或儿童、神志不清者, 需有健康人陪同。陪同者应穿好CT工作人员 提供的X线防护服 七、检查前应询问,是否为糖尿病患者、正在 妊娠或哺乳的女性,并为患者做好相应防护措 施。 八、CT机上配有对讲机,在检查中如有不适, 或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扫描,并及时救 治。 九、急诊、危重、车床、轮椅病人、小儿、老 人、盆腔憋尿病人、特需病人优先扫描。
响水县人民医院
李新
CT扫描前注意事项
CT增强扫面前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
MR检查临床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分平扫(plain CT scan)、造影增强扫描 (contrast enhancement,CE)和造影扫描。 (一)平扫 是指不用造影增强或造影的普通扫 描。一般都是先作平扫。 (二)造影增强扫描 是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机 碘剂,如60%~76%泛影葡胺60ml后再行扫 描的方法。血内碘浓度增高后,器官与病变内 碘的浓度可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可能使病 变显影更为清楚。方法分团注法、静滴法和静 注与静滴法几种(现临床主要应用团注法)。
11、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及室颤时,即行胸外
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心脏扣击,并用除 颤器除颤,静脉或心内注射肾上腺素1mg或 异丙肾上腺素0.5mg,利多卡因50~100mg 或普鲁卡因酰胺0.5g。待心脏恢复自主收缩 后,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
三、血管渗漏处理:
可常规应用氟美松或普鲁卡因封闭局部, 肿胀面积小者用75%酒精,肿胀面积大者 用20%甘露醇纱布湿敷。患部禁擦油或热 敷。一般3~4天后可消肿。

探究对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科学预防及护理对策

探究对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科学预防及护理对策

探究对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科学预防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预防性护理用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中的效果。

方法:随机甄选2020年2月-2022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碘造影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122例作为研究主体,将所有患者依据信封随机抽取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61例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数据分析:观察组过敏反应1例,恶心呕吐2例,发生率为4.92%,对照组呼吸困难2例,皮肤瘙痒3例,过敏反应3例,恶心呕吐3例,发生率为18.03%,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小,数据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CT增强扫描碘造影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护理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荐应用。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CT检查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在临床诸多疾病诊治中有重要价值,增强扫描能够更好呈现病灶,但增强扫描需要采用相应的水溶性造影剂,碘造影剂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其能够良好辅助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但其易诱发诸多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出现昏迷和休克等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可造成威胁,其通过肾脏代谢,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会加重对肾脏的损害,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中需特别注意。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具体注意事项较多,需要护理干预的内容较多,常规护理方式应用效果比较有限,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针对碘造影剂可能诱发的不良反应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护理效果[1]。

本次研究随机选择122例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碘造影检查患者,研究预防性护理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具体内容见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开始于2020年2月,结束于2022年4月,共122例CT增强扫描碘造影检查患者参与此次研究,剔除和选取标准:剔除碘过敏的患者;剔除严重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剔除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剔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甲状腺疾病的患者;选取初次进行碘造影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选取语言沟通状况良好能够配合完成研究的患者;选取未合并脑血管疾病或者精神类疾病的患者;选取对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参加的患者。

含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的副反应及处理

含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的副反应及处理
第 14 卷 第 3 期 1999 年 9 月
川北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Vol. 14, No. 3 Sep 1999
过小或所选胶片尺寸过小。 当影像放大率增大后, 对其 放 大程度估计 不足; 及当 用倾斜 射线摄 影时, 对斜射 线所致 影 像推移距离考虑不周。 肢体、暗盒、中心线调准后, 至少 其 一于曝光前发生了移动。
似, 主要是心跳骤停, 呼吸困难或停止、血压 降低、休克等。
2 含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表现及机理
有文 献 报 导 CT 扫 描 中 碘 造 影 剂 的 毒 副 反 应 高 达 6 0% ; [ 2] , 其 中 离 子 型 造 影 剂 副 反 应 北 京 首 次 报 告 248/ 3585, 占 6 9% , 上海 1984~ 1987 年: 215/ 10200, 占 2 1% [ 3] 而 柳澄[ 4] 等 报 道 离 子 型 造 影 剂 过 敏 反 应 率 为 3 96% ~ 10 67% , 而非离子型为 2% , Renness[ 5] 报告离子型为 13 6% , 非离子型为 4 2% 。 2 1 含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分两种 2 1 1 特异质反应 即 过敏反 应或 抗原 抗体反 应, 其特 点 是反应的发生及反应的轻 重与使 用造影 剂的剂 量及方 式无 关, 过敏试验 引起 严重 反应 即为 首例。 据临 床表 现 轻重 不 一, 有以下表现: ! 轻度反 应 出 现面部 潮红, 灼热 感, 眼 及 鼻分泌物增加, 有的 患者有 气急、胸闷、恶心、呕 吐、腹痛、腹 泻、头痛、头昏及荨麻疹等, 一般症状较轻。 重度反应 出现 休克 有喉及支气管痉 挛出现 气喘, 呼吸困 难; 血 管神经 性 水肿时, 在面部、口腔及皮肤出现大片皮疹, 皮下及粘膜下有 出血及肺水肿等; 有 循环 系统 衰竭 时, 血 压下 降, 脉 搏快 而 细, 面色苍白, 口唇发绀, 甚至心脏骤停。 迟发反应 过敏 反应多在注药后 1min 内发生。李慧华[ 5] 报 告从开始出 现轻 度的反应至严重的毒 副反应 最短 25s, 最长 30min; 张凤 霞[ 6] 报告在注药后 6min 以上, 甚至长达 20min 才发生严重过敏反 应。以上 反应发生机制主 要考虑 碘造影剂 中所含 分子可 激 活血清补体, 促使过敏 毒素释 放, 及其高渗 性对血 管壁的 刺

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如何预防?怎样护理?

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如何预防?怎样护理?

CT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如何预防?怎样护理?高压注射进行CT增强检查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病人对造影剂过敏或者造影剂发生渗漏,尽管发生造影剂渗漏的危险比较低,但是如果发生不仅影响病人的检查,引发医患纠纷,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发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如何预防CT增强扫描时发生造影剂渗漏?该怎样护理?一、造影剂渗漏的原因1、造影剂药理作用造成的渗漏:①渗透压:当造影剂的渗透压比血液的渗透压高出2-5倍的时候,内皮和血就容易发生屏障损害、血管扩张、肾毒性、红细胞被破坏以及心脏产生毒性等。

②水溶性:造影剂与周围液体达到充分混合后,才不会与其他物质合成异物,但是造影剂中含有高度疏水性的碘原子,所以很难达到完全的水溶性。

③电荷:电荷会增强身体的传导性,干扰了电解质平衡与电离环境,人体正常生理过程会受到破坏,同时电荷还会加大造影剂的疏水性,进而促进造影剂与蛋白结合。

④粘稠度:注射造影剂后,增加了血液的粘稠度,减慢血流情况。

⑤化学毒性:造影剂的疏水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发生结合,产生化学毒素,影响到造影剂的正常功能与作用。

2、病人因素:如果病人的年龄比较大,血管就更易脆,所以发生造影剂渗漏的情况就会增多。

再加上长期化疗后,病人血管弹性差,还有就是小孩的血血管比较细。

3、医务人员造成的:如果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比较差,或者是穿刺的技术水平不佳都可能会发生造影剂渗漏。

4、医护人员与病人间缺少沟通,所以进行检查时病人的配合度比较差,也会增加造影剂渗漏的风险。

5、合理选用留置针型号,选择耐高压留置针,型号,20号或者22号二、如何预防CT增强扫描造影剂的渗漏1、要认识到造影剂渗漏的危险:造影剂通常是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的,特别是重度反应与使用剂量有很大关系,如果发生渗漏会造成肉皮与血发生高血容量、肾毒性、红细胞受损以及心脏毒性等。

2、造影剂渗漏的高危人群要做好预防措施:可使用低量非离子型造影剂,也可在做CT增强扫描前先用抗组织胺药H1受体阻断药,预先用药稳定住心血管系统,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等,尽量避免使用可能会造成肾脏毒性的药物等。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探讨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探讨【摘要】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甚至休克。

本文旨在探讨该过程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救治和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包括过敏史询问、预防用药和适当的造影剂选择,救治措施应在发生过敏反应时立即采取。

临床护理中应重视患者的监测和观察,及时识别并处理过敏反应,以确保患者安全。

本文的目的是加强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认识,提高预防和救治水平,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

通过全面了解和有效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救治、临床护理、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认识、水平提高、改善患者护理、质量提升。

1. 引言1.1 研究背景CT增强造影剂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向体内注射含有碘的造影剂,可以提高CT影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一些患者在接受CT增强造影检查时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严重影响了检查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对造影剂中的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而引起的,主要包括即时型和延迟型两种类型。

即时型过敏反应常见的表现有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低血压等,严重情况下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延迟型过敏反应则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

对于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和救治,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指导意见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

本文旨在探讨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预防措施、救治措施和临床护理,以加强对此类反应的认识,提高预防和救治水平,改善患者护理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讨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救治及临床护理措施。

通过深入分析该过程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救治和护理措施,旨在加强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认识,提高预防和救治水平,改善患者护理质量。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挑战,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摘要】CT增强扫描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碘造影剂的使用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本文旨在探讨预防和处理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方法,并通过临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在应用CT增强扫描时,医务人员应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过敏史,选择合适的碘造影剂剂量和速度,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完善碘造影剂的使用指南,提高CT增强扫描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我们相信在预防和处理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方面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措施、临床分析、处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CT增强扫描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向患者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器官和组织的结构。

碘造影剂在增强扫描过程中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肾功能损伤等。

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CT增强扫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对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关注,因为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本研究旨在探讨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并对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能够提高CT增强扫描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患者的诊疗带来更多的益处。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和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疗方案。

CT增强I扫描注意事项和造影剂不良反应处置

CT增强I扫描注意事项和造影剂不良反应处置
全/糖尿病/哮喘/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高龄、过敏体质、过分紧张焦急旳患者为 CT增强检验旳高危人群,应在检验前充分 告知医师并谨慎评估,应有家眷或临床医 生陪护。
患者造影剂过敏旳应急措施
一、轻到中度过敏反应:
减慢注射或停止给药,轻者无需特殊处 理,嘱其大量饮水,以加速造影剂排泄。 必要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3~0.5mg,或 肌肉注射非那根25mg,或苯海拉明20mg 肌肉注射。
+ 二、清除检验部位衣物涉及带有金属物质 旳内衣和多种物品:如头饰、发夹、耳环、 项链、钱币、皮带和钥匙等,因为金属会 产生伪影,影响诊疗。
+ 三、腹部扫描者,需禁食6小时以上,在检 验前1周内不能作钡剂造影;前3天内不 能作其他多种腹部脏器旳造影;前2天内 不服泻剂,少食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多
+ 五、告知患者,检验应听从医务人员旳指 导,如保持体位不动,配合检验进行平静 呼吸、屏气等。
The end,thank you!
二、重度过敏反应:
1、首先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mg~1mg。 2、给氧,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液维持
5、支气管痉挛患者,用氨茶碱0.25g溶于50%葡萄 糖溶液20~40ml中,缓慢注射。并用氢化可旳松 100~2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入。 6、休克病人,使患者处于平卧位,补充血容量, 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迅速静滴,亲密 注意患者血压、脉搏变化。
(三)造影扫描 是先作器官或构造旳造影, 然后再行扫描旳措施。例如向脑池内注入 碘曲仑8~10ml或注入空气4~6ml行脑池造 影再行扫描,称之为脑池造影CT扫描,可 清楚显示脑池及其中旳小肿瘤。(因患者 选择严格,术后并发症较多,临床应用较 少)
CT平扫前注意事项

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观察及防治的护理体会

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观察及防治的护理体会

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观察及防治的护理体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护理观察及防治。

在背景介绍中,介绍了CT增强扫描在临床中的应用及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

正文包括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概述,过敏反应的分类和临床表现,观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护理措施以及防治过敏反应的护理经验。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造影剂过敏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主要观点,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护理知识,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水平。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观察、护理、防治、体会、临床表现、注意事项、护理措施、经验、总结、展望、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对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观察及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通过加强对过敏反应的认识和警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在临床工作中,对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护理体会和经验总结,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CT 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观察及防治,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观察和总结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对过敏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成果,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促进护理工作的进步和提升。

1.3 意义CT增强扫描在临床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造影剂是CT增强扫描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剂。

造影剂引发的过敏反应却时有发生,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的观察及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造影剂过敏反应,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后果。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CT 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对策发布时间:2023-03-01T01:30:33.516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24期作者:高俊超[导读] 目的:探究对CT增强扫描中实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高俊超吉林市中心医院影像中心,吉林吉林 132011【摘要】目的:探究对CT增强扫描中实行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98例CT增强扫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不良情绪发生情况。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较低,(P<0.05)。

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较高,(P<0.05)。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观察组较低,(P<0.05)。

结论:对CT增强扫描患者实行预防性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Prevention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adverse contrast reactions in CT enhanced scanningGAO JunchaoImaging Center, Jilin City Central Hospital, Jilin Jilin 13201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even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T enhanced scanning. Methods: 98 patients with CT enhanced sca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21 to July 2022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9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9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ation group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care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preventive care metho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quality of life and adverse moo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ffects in the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 (P<0.05). Compa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P<0.05).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 (P<0.05). Conclusion: Preventiv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CT-enhanced scann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reduce their bad mood,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CT enhanced scan; contrast agent; adverse reactions; prevention; nursingCT增强扫描指的是以CT平扫为基础的扫描诊断方式。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CT增强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诊断工具,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

在CT增强扫描中使用的碘造影剂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为了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对碘造影剂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并对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在使用碘造影剂之前,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不良反应史。

如果患者曾经对碘造影剂或其他药物产生过严重过敏反应,那么应当慎重考虑使用碘造影剂,或者选择其他不含碘的对比剂进行扫描。

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因为碘造影剂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在使用碘造影剂之前,医生应当告知患者有关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和其临床表现,同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对于不同患者的年龄段和特殊人群,需要特别注意相关的预防措施。

对于儿童和孕妇,碘造影剂的使用需要更加谨慎。

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还需要注意碘造影剂的剂量和注射速度。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和扫描的部位确定合适的剂量,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注射速度的控制也很重要,过快的注射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对于高风险患者,如肾功能不全或其他慢性疾病患者,可以采取一些额外的预防措施。

可以在注射碘造影剂之前给予适当的液体补充,以增加肾脏排泄的速度,减少对肾脏的损伤。

对于特别敏感的患者,还可以在注射碘造影剂之前给予抗过敏药物进行预防。

在临床上,对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处理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主要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轻度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等,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并自行缓解。

中度的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肌肉痉挛等,需要停止注射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重度的不良反应包括严重的过敏反应、呼吸困难等,需要紧急处理并给予抢救措施。

预防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关键是严格控制使用条件,个体化评估患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CT检查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CT检查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CT检查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使用非离子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方法通过碘过敏试验阴性使用非离子造影剂增强扫描过敏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过敏试验阴性也有部分出现过敏反应,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工作,过敏反应明显降低,CT 增强效果明显提高。

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护理工作,对保障CT增强扫描的质量,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非离子造影剂;碘过敏试验;CT增强扫描;过敏反应增强扫描是静脉内注射一定剂量的含碘造影剂后进行CT扫描检查的方法,又称CT增强检查,目的是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率。

CT检查是通过测量X射线通过人体后的衰减值,用CT值来描述组织密度的差异,如肝脏的密度是比较均匀的。

但是某些病变如肿瘤早期因数目少、体积小,CT平扫描时,肿瘤组织与周围的正常组织可以表现为相同或相似的密度,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若增强扫描病变部位可发现异常的强化现象,从而与正常的组织区分可以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使用的造影剂碘海淳等非离子型造影剂,其过敏反应的发生部分与剂量有关,部分与剂量无关[1]。

CT造影剂使用有两大特点,①剂量大,成人为50~85ml,儿童为2ml/kg体重;②流速度快,一般在3~5.5 ml/s以达到血管或组织内一定的浓度对比[2]。

因造影剂的高渗性、化学毒性等因素,注射剂量、注射速度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的存在,所以,增强扫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过敏反应。

1.2检查前护理准备工作①交给患者CT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患者阅读后签字。

②患者检查前需4h禁食。

③服用二甲双胍需停要2d,检查后继续停药2d。

④检查前做碘过敏试验,有过敏体质者尽可能不做增强檢查,因过敏反应的发生部分与剂量无关,故对碘过敏试验阴性者,用药时仍需注意观察[3]。

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宣教工作,告知患者注射造影剂后,患者会感觉全身及局部发热,不属于过敏反应范畴,不必紧张身体放松配合检查。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过敏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介绍CT增强扫描是一种常见的诊断方式,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身体内部结构。

但是,有些人在接受CT增强扫描时可能会对所使用的造影剂产生过敏反应。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预防和护理方法,以减少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

预防方法- 患者调查:在进行CT增强扫描之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过敏史调查。

了解患者是否对造影剂有过敏反应的记录,以便决定是否使用造影剂。

- 特殊人群: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哮喘患者、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或已知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应慎重考虑使用造影剂。

- 替代方法:对于那些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无造影剂的CT扫描或其他医疗影像检查方法作为替代。

- 皮试:在使用造影剂之前,医生可以进行小剂量的皮肤过敏试验,以确定患者是否对造影剂过敏。

护理方法- 监测:对于接受CT增强扫描的患者,在注射造影剂后应密切监测其反应情况。

包括观察呼吸、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等。

- 预防药物:对于高风险患者,在接受CT增强扫描前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抗过敏药物预防。

- 关注症状:如果患者在注射造影剂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如皮肤红斑、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应立即停止注射,并迅速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 报告医生:患者或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或异常症状,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总结CT增强扫描可以提供有用的医学影像信息,但造影剂过敏反应可能发生。

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调查、选择合适的预防方法和密切的监测,可以减少这种过敏反应的发生。

医生和护士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增强CT造影剂外渗如何预防与护理

增强CT造影剂外渗如何预防与护理

增强CT造影剂外渗如何预防与护理现代影像学的全面发展,促使CT增强扫描使用范围越发广泛。

CT增强扫描的主要原理是在传统CT平扫的基础上,使用高压注射器将造影剂迅速注入到外周血管当中。

然后借助造影剂在病变组织以及相邻正常组织间的显影差别,实现病灶诊断效率提高,这是一种效益极高且符合当前医疗诊治领域需求的一种方式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考虑到高压注射器的注射压力相对较大,容易导致造影剂出现外渗现象,从而增加外渗位置肌肉被动牵拉时所产生的疼痛感增加,此时患者会展现出一些不适应症状,比如皮肤苍白、溃疡、起疱、肢体末端出现异常感觉、患病肢体活动度降低、肢端发绀、动脉波动减弱甚至是消失等;如果症状较为严重的话,甚至会引发骨筋膜综合征、皮肤破溃、皮肤坏死、截肢等风险。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不仅会增加患者自身疼痛感,还会提高经济支出、延长住院时间,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最终影响患者自身健康质量。

针对增强CT造影剂外渗问题的严重性,下面就详细阐述一些具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1、什么是造影剂外渗?如果造影剂进入到非血管组织当中,比如血管周围间隙、皮下组织、皮内组织等位置时,这种情况被称为碘外渗或者是碘外溢,这是CT增强扫描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而伴随着后期高压注射装置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这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性都明显升高,虽然高压注射的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注射大量的对比剂,但是一旦发生外渗问题就会造成大面积组织损伤。

碘造影剂有着相对较高的渗透压,会对血管内皮造成严重损伤,从而引发剧烈疼痛。

在进行CT检查时,造影剂的注射速度非常快,基本以每秒两到五毫升的速度注入,并且用量也非常大,这也就导致尽管造影剂没有进入到血管当中,但是高压注射器仍然会按照原本泵压进行注入,等到发现异常情况时已经出现造影剂外渗问题。

当碘造影剂渗透到皮下组织之后,就会引发局部毛细血管破坏,而体液则会迅速的从血管破损位置渗出,最终造成局部组织循环障碍,一旦出现循环障碍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对造影剂的吸收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预防和护理措施在CT增强扫描中对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做CT增强检查者20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0例,A组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不给予预防和护理措施;B组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给予适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在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A组轻度不良反应者19例(1.9%),中度不良反应者4例(0.4%),重度不良反应者2例(0.2%);B组轻度不良反应者4例(0.4%),中度不良反应者2例(0.2%),重度不良反应者1例(0.1%)。

通过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可以得出,中、重度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轻度不良反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B组被检者轻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

结论:在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不仅降低了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措施;护理措施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多发于药物注射10min 以后,多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和皮疹,若仅有周身发热、喉头发热的现象,属于生理反应,则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嘱被检者张口深呼吸以缓解其的紧张情绪,之后症状会自行减轻。

轻度不良反应:主要症状有红斑、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中度不良反应:以颜面部水肿、荨麻疹、胸闷、呼吸急促、窒息感为主要症状,其次还会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发抖、痉挛、喷嚏、流泪等;重度不良反应:以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最为严重,还可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脉搏细弱、皮肤温度降低、血压下降、中枢性抽搐、休克等症状[1]。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做CT增强检查者20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21例,女性979例;年龄17~68岁,平均年龄49岁。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2]:碘过敏及其他药物过敏者;严重心、肝、肾衰竭者;急性胰腺炎者;老年痴呆者;严重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哮喘患者;多发性骨髓瘤等异质蛋白血症者;急性血栓性静脉炎;精神障碍者;认知障碍者。

随机将2000例研究对象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A组:不给予预防和护理措施,B组:给予预防和护理
措施,将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1.3CT增强扫描方法:由于CT的扫描速度较快,所以造影剂要快速注入体内,注射速率在
2.5ml/s~5.0ml/s间,注
射血管的弹性要好,且须避开红肿、破损、瘢痕的血管。

在注射前要告知被检者及家属当注射部位出现渗出和疼痛时,立即报告并停止注射,嘱咐被检者按照指令屏气配合检查者,并严密监测高压注射器启动后的情况[3]。

1.4预防措施[4]:⑴检查前应向被检者解释造影剂注射
的作用和必要性,以消除被检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做好心理护理,以配合检查;⑵详细询问患者既往史,看被检者是否有过敏史,要求患者或者家属签“碘造影剂使用知情同意书”。

⑶CT增强扫描前强调水化,让患者多饮水,或通过输
液达到水化的目的。

⑷受检者在接受检查前须禁食4~6h,
以防造影剂注射过程中因恶心呕吐导致食物反流,若反流物进入气管,会引起窒息;⑸因特殊情况不配合检查者,可注射镇静剂;⑹若受检者年龄较高或者病情危重时,应特别重视,需要有家属和护士陪护在身边方可进行检查,且根据被检者的自身情况调整造影剂注射的速度和剂量,必要时行心电、血压监测;⑺备齐抢救的药物和器械,制定全方位的抢救措施。

1.5护理措施[5]:当出现不良反应时,应根据不良反应
的程度给予相应的措施。

轻度不良反应:静脉推注10mg的地塞米松,CT室留观半小时,待被检者的过敏症状缓解后方可离开。

中度不良反应:立即停止造影剂的注射,15mg地塞米松静脉推注,严重者50mg盐酸苯海拉明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均可;1:1000的肾上腺素0.3mg皮下注射,严重时15min注射1次,总量不得超过1mg;给予面罩吸氧,1mg 氨茶碱+葡萄糖溶液或氯化钠等渗溶液静脉滴注;异丙嗪
25mg肌肉注射;密切观察被检者的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重度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按过敏性休克给予紧急处理:①抗过敏处理: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有氢化考的松、1:1000盐酸肾上腺素和异丙嗪等;②对症处理:立刻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减轻被检者喉头水肿的症状;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以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④呼吸严重不畅者,及时给与呼吸兴奋剂。

1.6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均数间比较应用t检验,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比较作相关数据分析,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轻度不良反应者19例(1.9%),中度不良反应者4
例(0.4%),重度不良反应者2例(0.2%);B组轻度不良反
应者4例(0.4%),中度不良反应者2例(0.2%),重度不良反应者1例(0.1%)。

见表1。

3 讨论
CT增强扫描,是现在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原理是将水溶性的碘造影剂注入血管,增高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的密度差,之后再进行扫描,让普通摄影检查未能显示的器官组织得以显影。

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这种检查方法增加了摄影检查的应用范围,提高了临床诊断的质量,此外,还有便捷、快速、危害小的优势。

但是,部分被检者会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最严重的是CT增强扫描造影剂过敏,
会给被检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轻者危害被检者的健康,重者可危及被检者的生命。

本次研究表明,在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时,采取相应
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不仅降低了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患者很大程度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丽,翟新梅,王警健.优质护理在减少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J].职业与健康.2013,11(29):1402-1403.
[2]张飞冰,叶秋燕,夏欣.护士干预对CT增强扫描造影
剂外渗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4,3(18):281-282.
[3]何桂凤,李小凤,陈琼兰,骆淑青,肖巧玲.64排CT 增强扫描造影剂渗漏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医学家庭心理医生?医学影像.2014,6:268.
[4]王文.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1,3(3):113-114.
[5]陈丽.CT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
药.2011,(15):165-1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