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模电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学生能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功能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学生能解释并分析基本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2. 学生能使用相关仪器和软件对电路进行测试、调试和优化。

3. 学生具备一定的电路故障排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积极主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电子技术产生浓厚兴趣。

2.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3. 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树立为我国电子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高中电子技术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实践操作经验不足。

因此,课程目标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 放大电路:基本放大电路、负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

- 模拟信号处理:滤波器、振荡器、调制与解调等。

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逻辑:逻辑门、逻辑函数、逻辑代数等。

-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等。

- 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3. 实践操作:- 电路仿真:使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

- 实际操作:搭建和测试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进行故障排查和优化。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电子元器件及放大电路基础第二周: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功率放大电路第三周: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第四周:数字逻辑与组合逻辑电路第五周:时序逻辑电路第六周:实践操作(电路仿真与实际操作)教材章节关联:《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章: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实践操作相关内容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 (2)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1.2设计的总体框图 (2)1.3设计过程 (2)1.4设计的逻辑电路图 (7)1.5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8)1.6实验仪器 (8)1.7实验结论 (8)1.8参考文献 (9)2 模拟电子设计部分 (10)2.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0)2.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0)2.3电路模型的建立 (12)2.4 理论分析及计算 (14)2.5仿真结果分析 (15)2.6 设计总结和体会 (16)2.7参考文献 (16)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1.1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同步计数器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2、掌握计数器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应用。

3、了解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1.2设计的总体框图CP Y输入脉冲串行序列输出1.3设计过程(1)状态图(2)时序图(3)选择的触发器名称选用三个CP下降沿触发的边沿JK触发器(4)真值表真值表111 110 101 011 001 000 /0 /1 /0 /1 /1/1(5)卡诺图电路次态卡诺图Q 的卡诺图电路次态n12Q+的卡诺图电路次态n11Q+的卡诺图电路次态n1电路次态Y 的卡诺图(6)状态方程、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n n n 1n n 02212Q Q Q Q Q +=+ n1n n 1n n n n 012012Q (Q Q )Q Q Q Q +=++ n n n n 1n n n 1100220Q (Q Q Q Q )Q Q +=++0J 1= nn 210J Q Q = n20J Q = nnn n 12021K Q Q Q Q = n n 102K Q Q = n 21K Q =n n 2Y Q Q(7)检查能否自启动/0 100 011(有效状态) 010 101(有效状态)1.4设计的逻辑电路图1.5设计的电路原理图1.6实验仪器(1)数字原理实验系统一台(2)集成电路芯片:74LS112二片 74LS08一片 74LS00二片1.7实验结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及产生的原因)实验中没有出现预期效果,发现主要是有复位端的导线有接触不良的情况,导致实验在接线正确的情况下出现偏差换线后能正常显示,满足时序图的变化,且可以进行自启动。

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 (2)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1.2设计的总体框图 (2)1.3设计过程 (2)1.4设计的逻辑电路图 (7)1.5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8)1.6实验仪器 (8)1.7实验结论 (8)1.8参考文献 (9)2 模拟电子设计部分 (10)2.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0)2.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0)2.3电路模型的建立 (12)2.4 理论分析及计算 (14)2.5仿真结果分析 (15)2.6 设计总结和体会 (16)2.7参考文献 (16)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1.1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同步计数器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

2、掌握计数器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及应用。

3、了解序列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1.2设计的总体框图CP YCPY 输入脉冲1.3设计过程(1)状态图(2)时序图(3)选择的触发器名称选用三个CP下降沿触发的边沿JK触发器(4)真值表(5)卡诺图电路次态卡诺图电路次态n1Q+的卡诺图2电路次态n1Q+的卡诺图1电路次态n1Q 的卡诺图电路次态Y的卡诺图(6)状态方程、驱动方程和输出方程n n n 1n n 02212Q Q Q Q Q +=+ n1n n 1n n n n 012012Q (Q Q )Q Q Q Q +=++ n n n n 1n n n 1100220Q (Q Q Q Q )Q Q +=++01= nn210J Q Q = n 20J Q = n nn n12021K Q Q Q Q = n n 102K Q Q = n 21K Q =n n 2Y Q Q =(7)检查能否自启动/0100 011(有效状态) 010 101(有效状态)1.6实验仪器(1)数字原理实验系统一台(2)集成电路芯片:74LS112二片 74LS08一片 74LS00二片1.7实验结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及产生的原因)实验中没有出现预期效果,发现主要是有复位端的导线有接触不良的情况,导致实验在接线正确的情况下出现偏差换线后能正常显示,满足时序图的变化,且可以进行自启动。

数电模电课设,沈阳理工大学专用

数电模电课设,沈阳理工大学专用

数电模电课设,沈阳理工大学专用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 (1)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计数器设计的总体框图 (1)1.3计数器设计过程 (1)1.4序列信号检测器设计的总体框图 (6)1.5序列信号检测器的设计过程 (6)1.6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要求 (10)1.7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 (10)1.8设计的仿真电路图 (11)1.9设计的芯片原理图 (13)1.10实验仪器 (14)1.11实验结论 (15)1.12参考文献 (15)2 模拟电子设计部分 (15)2.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5)2.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5)2.3差分比例运算电路 (16)2.3.1 电路模型建立 (17)2.3.2理论分析及计算 (17)2.3.3仿真结果分析 (18)2.4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电路模型建立 (18)2.4.2理论分析及计算 (19)2.4.3 仿真结果分析 (19)2.5 反相求和电路 (21)2.5.1 电路模型建立 (21)2.5.2 理论分析及计算 (22)2.5.3 仿真结果分析 (22)2.6电容滤波电路 (23)2.6.1 电路模型建立 (23)2.6.2 理论分析及计算 (23)2.6.3仿真结果分析 (24)2.7矩形波发生电路 (25)2.7.1电路模型建立 (26)2.7.2理论分析及计算 (26)2.7.3 仿真结果分析 (26)3 总结和体会 (28)参考文献 (28)1 数字电子设计部分1.1 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思考,并通过实验设计、验证正是理论的正确性。

2.学习自行设计一定难度并有用途的计数器、加法器、寄存器等。

3.检测自己的数字电子技术掌握能力。

1.2设计的总体框图下图为同步二进制加法计数器示意框图图1.2.11.3设计过程十四进制同步减法计数器,无效态为:0001,0010①根据题意可画出该计数器状态图:1111→1110→1101→1100→1011→1010 →1001←0011←0100←0101←0110←0111←1000图1.3.1②选择触发器,求时钟方程,画出卡诺图。

电子专业课程设计报告(模电和数电)

电子专业课程设计报告(模电和数电)

课题一:简易三极管特性曲线测试电路一、课题名称:简易三极管特性曲线测试电路二、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任务:设计一个简易三极管特性曲线测试电路,可在示波器上用X—Y图示功能显示其Ib的特性曲线。

2、设计要求:(1)、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可用示波器显示。

(2)、可显示至少四条特性曲线。

(3)、相邻特性曲线的间隔相同。

(4)、特性曲线的显示至下而上,且连续,无闪烁。

三、方案设计与论证: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测试电路以三角波提供扫描电压,并叠加梯形波,从而显示完整的输出特性曲线。

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是指在基极电流一定的情况下,集电极电流与电压Uce之间所对应的关系曲线。

因此,输出特性曲线是若干条曲线构成的曲线族。

要显示一条输出特性曲线,就必须给基极提供一个固定不变的电流(可转换成电压),在给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提供一个连续可变的扫描电压(即示波器的X轴输入)。

由于三极管的基极电流非常小,所以集电极电流可近似为发射极电流。

而从发射极电阻得到的发射极电位与发射极电流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

因此,再将发射极电位送至示波器的Y 输入,三极管的一条输出特性曲线就会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

而要显示一组输出特性曲线,就要在显示一条曲线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给三极管的基极提供增量相同的基极电流(阶梯信号),而且基极电流与C,E之间的电压变化必须同步。

另外,要想连续的显示输出特性曲线,基极电流和C,E之间的扫描电压就必须是周期相同且相位同步的信号。

为显示8条输出特性曲线,给三角波叠加的直流电位应该是8个间隔相同的电位即梯形波,这可以通过可编程放大器得到。

可编程放大器由八个模拟开关控制增益,再输入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增益的变化引起输出电压的变化,进而的到梯形波。

模拟开关则由CC4022构成的八进制时序计数器控制。

四、系统组成框:五、单元电路设计及说明: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三角波产生电路可由LM324运算放大器构成,采用±12V 双电源供电。

数电模电计数器课设-最终版

数电模电计数器课设-最终版

目录数字电子设计部分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课程设计的作用 (1)2.六进制同步减法计数器(无效状011 100) (1)2.1基本原理 (1)2.2系统设计框图 (2)3.六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无效状011 100) (3)3.1基本原理 (3)3.2设计的总体框图 (5)3.3 运行结果 (5)4.全加器 (5)5.设计总结和体会 (6)6.参考文献 (6)模拟电子设计部分1.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7)1.1课程设计的目的 (7)1.2课程设计的作用 (7)2.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7)2.1设计任务 (7)2.2multisim软件环境的介绍 (7)3.电路模型的建立,理论分析与计算及仿真结果总结 (8)3.1反向比例输入电路 (8)3.2同相比例输入电路 (10)3.3差分比例输入运算电路 (12)3.4单限比较器 (15)3.5滞回比较器 (17)3.6双限比较器 (19)4.设计总结和体会 (24)5.参考文献 (24)数字电子部分一、课程设计目的与作用1.1课程设计目的1.学会使用数字电子实验平台2.熟悉各个芯片和电路的接法3.熟练掌握设计触发器的算法4.懂得基本数字电子电路的功能,会分析,会设计二、六进制同步减法计数器(无效状态011 100)2.1基本原理状态转换图:000<---001<---010<---101<---110<---111<---000Q0n1.2系统设计框图三、六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无效状011 100)3.1设计内容状态图000---->001---->010---->101---->110---->111卡诺图Q1n Q0nQ2n 00 01 11 100 001 010 xxx 1011 xxx 110 000 1113.2设计的电路图3.3运行结果:灯的亮灭情况000(灭灭灭)--->001(灭灭亮)--->010(灭亮灭)--->101(亮灭亮)--->110(亮亮灭)--->111(亮亮亮)--->000(灭灭灭)四、全加器4.1选择译码器全加器有3个输入信号Ai 、Bi 、Ci-1,两个输出信号Si 、Ci ,选3线-8线译码器74LS138.4.2写标准与非-与非表达式 按Ai 、Bi 、Ci-1顺序排列变量C B A CB AC B A C B A C 1-i i i 1-i ii1-i ii1-i iii+++=———m m m m 7421+++=m m m m 7421=C B A C B A C B A CB AC 1-i i i 1-i i i 1-i i i 1-i iii+++=———m m m m 7653+++=m m m m 7653=4.3确认表达式A A i2= B A i1= CA 1-i 0=YY Y Y S 7421i=Y Y Y Y C 7653i=4.4画图连线,如图所示五、设计总结与体会这次的数电课设让我有好多感受,首先在word 中进行卡诺图与状态图输入情况是遇到不少的困难,才发现自己对word 的不熟悉,现在让我更一步懂得会用word 了。

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涵盖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电子技术三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电子电路设计项目。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项目选题清晰:学生需要选择一个明确的电子电路设计主题,确保自己能够对该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达到独立设计和开发的水平。

2.设计思路明确: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和技能,合理分析和解决电路设计中的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3.设计报告规范:学生需要编写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对设计思路、参数计算、电路图纸和实验结果等方面的详细阐述,确保设计过程和结果能够得到清晰和完整的记录。

4.实验结果可靠:学生需要按照设计报告中的实验流程和步骤,精确配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和可靠性。

二、数电模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数字电路设计项目数字电路设计项目通常涵盖基本逻辑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和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设计主题,分析和解决电路设计中的问题,实现一个完整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案。

例如,可以选择设计电子计数器、时钟电路、跳变电压检测器等数字电路,同时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

2.模拟电路设计项目模拟电路设计项目通常涵盖基本电路设计、放大电路设计和滤波器设计。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设计主题,结合所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模拟电路设计项目。

例如,可以选择设计放大器电路、反馈电路、滤波器等模拟电路设计项目,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3.电子技术应用设计项目电子技术应用设计项目通常涵盖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系统电路三个方面,通过综合应用不同的电子技术,实现一个完整的电子产品设计方案。

例如,可以选择一个硬件调试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电子技术应用设计项目,结合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实现电子产品的完整设计和开发。

模数电课程设计模电方面

模数电课程设计模电方面

模数电课程设计模电方面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模数电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模电方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模拟电路的基本组成、原理和特点;–掌握常用的模拟电路分析方法,如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熟悉常用模拟电路的应用,如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电路设计能力,能够根据需求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能够使用常用的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和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常用模拟电路的应用。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模拟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基本组成;–模拟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原理,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模拟电路的信号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

2.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静态分析方法,如直流分析、交流分析等;–动态分析方法,如瞬态分析、稳态分析等;–频率响应分析方法,如频率特性分析、波特图等。

3.常用模拟电路的应用:–放大器的设计和应用,如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滤波器的设计和应用,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振荡器的设计和应用,如LC振荡器、RC振荡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模拟电路的问题;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理解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模电数电电子课设报告

模电数电电子课设报告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模电数电电子课设报告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电子课程设计第7题FET场效应管输出特性图示仪姓名:董文亮学号:3160503013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6011.设计要求1.1基本要求1.1.1设计一可控恒压源电路,可输出0~5V电压。

1.1.2设计一手动控制电路,每按一次键恒压源逐个循环输出不同等级的电压:0V - 0.5V – 1V – 1.5V – 2V –2.5V – 3V –3.5V – 4V -4.5V - 5V – 0V1.1.3设计一自动控制电路,使电路自动循环输出上述电压等级,每10ms 改变一次电压输出;1.1.4设计一三角波振荡电路,频率100Hz;1.2提高要求1.2.1增加电压输出的等级;1.2.2利用阶梯电压作为Ugs,三角波为Uds,保证两信号同步,利用运放构成流压变换电路,为FET的源极提供虚地,并将Is变为输出电压,用软件提供的示波器为显示,构成FET输出特性图示仪。

1.3限制1.3.1不得使用理想运放、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1.3.2不得使用继电器;1.3.3负载电阻一端接地;2.总体方案设计2.1方案选择方案一:矩形波发生电路,它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

因为方波电压只有两种状态,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所以电压比较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产生振荡,就是要求输出的两种状态自动地相互转换,所以电路中必须引入反馈。

RC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RC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

对方波进行积分即可得到三角波,因为不需要负的三角波所以用一个加法电路,将三角波上移至约等于0V方案二:第一级采用的RC自激谐振回路生成一个正弦波,第二级采用稳压管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

关于数电模电课程设计

关于数电模电课程设计

关于数电模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2. 掌握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基本元件、功能及应用;3.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并能进行基本的设计与计算;4. 了解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等。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操作;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搭建与调试;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遵循实验操作规范;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节能、减排问题;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形成积极的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基本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存在一定难度。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所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字电路基础:介绍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包括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2. 模拟电路基础:讲解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涉及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基本元件的功能与使用。

3.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数字电路设计:学习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模拟电路设计:了解模拟电路的设计原理,学习运算放大器电路、滤波器电路等的设计;- 搭建与调试:培养学生动手搭建和调试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能力。

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基础教学设计

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基础教学设计

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基础教学设计引言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是电子电路的两个基本分支,两者之间有较大的不同。

模拟电路指的是信号是连续模拟值的电路,而数字电路指的是信号由离散的信号线组成的电路。

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设计一份好的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基础教学设计。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介绍学生基本的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以下方面内容:•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模拟和数字电路器件及其使用方式•常用的模拟和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常用的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应用场景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达到以下目标:•掌握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理解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设计原理•能够熟练使用模拟和数字电路常用器件•能够独立完成一定规模的模拟和数字电路的设计•能够了解模拟和数字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场景教学内容本课程从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基础概念出发,分别介绍这两个分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模拟电路1.模拟电路基础–模拟信号定义–模拟电路概述–模拟电路的分类2.基本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整流电路3.常用器件–二极管–晶体管–运放4.电路设计–电路分析–电路仿真–电路实现数字电路1.数字电路基础–数字信号定义–数字电路概述–数字电路的分类2.基本电路–逻辑门–翻转器–寄存器3.常用器件–集成电路–FPGA–CPLD4.电路设计–电路分析–电路仿真–电路实现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式和实践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包括:•授课: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基础概念和原理。

•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操作模拟和数字电路器件,掌握其使用方法和特点。

•设计:通过设计,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定规模的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课堂测验:对学生课堂掌握情况进行考查,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实验和设计: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

模电数电课程设计合肥经济技师职业学院模数课程设计专业名称:应用电子学生班级:10应电班学生姓名:张东学生学号1015012第一章设计的目的及任务1.1 设计目的1.11掌握电子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1.12掌握模拟IC器件的应用1.13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1.14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1.15 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1.2设计任务设计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信号发生器1.3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1.31设计、组装、调试函数发生器1.32输出波形:正弦波、方波、三角波;1.33频率范围:在100Hz-1KHz,1 KHz-10 KHz范围内可调;1.34输出电压:方波UP-P≤24V,三角波UP-P=6V,正弦波UP-P=1V;方波tr小于1uS。

第二章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及原理框图2.1 原理框图图2-12.2 函数发生器的总方案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

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使用的器件可以是分立器件,也可以采用集成电路。

为进一步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及实验调试技术,本课题采用由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晶体管差分放大器共同组成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案有多种,如首先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再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也可以首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或将方波变成正弦波等等。

本课题采用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的电路设计方法,本课题中函数发生器电路组成如下所示:由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到正弦波的变换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器来完成。

差分放大器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

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动物鸣叫声模拟电路-数电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动物鸣叫声模拟电路-数电模电课程设计报告

动物鸣叫声模拟电路-数电模电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动物鸣叫声模拟电路摘要本电路的设计意图,旨在利⽤NE555这类常⽤芯⽚,配置以数量较少的、数值合适的电容和电阻组成⼀个多谐振荡电路。

通过调整电路内部相应的电阻阻值,可以产⽣很多不同频率的矩形波信号,如果对这些矩形波信号采⽤不同频率的低频信号进⾏调制,就可以模拟出许多特殊的声响,包括各种动物的鸣叫声。

这种⼩型的发声设备,具有成本低、功耗⼩,操作简单⽅便等特性,根据特殊的需要在该基本电路基础上稍作添加或改良,便可将其应⽤到⽣产⽣活等各个⽅⾯。

例如,在⼤型⼯业设备中,可以利⽤这样⼀个发声电路作为报警系统,提⾼⽣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在⽇常⽣活中的家⽤电器或玩具制造业中,合理地使⽤这样⼀个模拟声响设备,可以增强使⽤过程中的⽅便性和娱乐性,使产品更为⼈性化。

本电路主要有四部分组成,第⼀部分为由放⼤器构成的信号发⽣部分;后三个部分为由三个555芯⽚构成的振荡电路。

后三个振荡电路中包含三个不同型号的可变电阻,分别改变其⼤⼩达到不同的控制⽬的。

接下来的报告中将对单元电路的⼯作原理及系统的原理、结构作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关键词:多谐振荡电路,NE555芯⽚⽬录摘要I1.概述 12.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22.1 设计⽬的 22.2 设计任务 22.3 设计要求 23.理论设计 33.1⽅案论证 33.2 系统设计 33.2.1 结构框图及说明 33.2.2 系统原理图及⼯作原理 33.3 单元电路设计 83.3.1单元电路⼯作原理 83.3.2元件参数选择 84.软件仿真 104.1 仿真软件功能简介 104.2 仿真电路图 114.3 仿真过程与结果 125.安装调试 145.1 安装调试过程 145.2 故障分析 146.结论 157.使⽤仪器设备清单 168.参考⽂献 179.收获、体会和建议 18第1章概述我所设计的电路名为动物鸣叫声模拟电路,实质上就是⼀个简易的模拟发声器。

数电模电课程设计

数电模电课程设计
3.当输入计数脉冲到来时,需要新状态的触发器,有的先翻转有的后翻转,是异步进行的,这种计数器称之为异步计数器。从电路结构上看,计数器中各个时钟触发器,有的触发器其时钟信号是输入计数脉冲,有的触发器其时钟信号确是其他触发器的输出。
2.2设计过程
2.2.1根据设计要求画出状态图
/0/0 /0
/1/0
实际接线结果:
符合设计要求,能够顺利的完成计数功能并实现循环计数
2.6设计结果评估:
1.模拟仿真计数成功
2.实际接线计数成功
3二百零七进制计数器(选用两片74LS161芯片)
3.1相关原理
获得N进制计数器常用的两种方法:一是用时钟触发器和门电路进行设计,其方法在时序电路基本设计步骤中已经做过比较详细的介绍,在十进制计数器里讲得更具体;二是用集成计数器构成。由于集成计数器是厂家生产的定型产品,其函数关系已被固化在芯片中了,状态分配即编码是不可能改变的,而且多为纯自然态序编码,因此仅是利用清零端或置数控制端,让电路跳过某些状态而获得N进制计数器
2.2.5根据次态卡诺图可得出状态方程
Q0n+1=Q0+Q2Q1=(Q2Q1+1)Q0+Q2Q1Q0=Q0+Q2Q1Q0
Q1n+1=Q1Q0+Q1Q0+Q2Q1=(Q2+Q0)Q1+Q0Q1=Q2Q0Q1+Q0Q1
Q2n+1=Q2Q1Q0=Q0Q1Q2+0*Q2
输出方程:Y=Q2Q1
2.2.6选用JK触发器对照JK触发器的特征方程得到特征方程
011
100
110
101
0
1
次态2n+1Q1n+1Q0n+1的卡诺图

数电模电课程设计

数电模电课程设计
6.窗口比较器电路
窗口比较器包括差分电路级和负载电路级。差分电路级根据输入电压生成一对差分电流,当输入电压为一参考电压时,差分电流根据具有一最大值和一最小值的输入电压变化,负载电路级从参考电流和与从差分电流中选出的电流相对应的电流生成输出电压。通过产生参考电流和所述电流,按第二电流是否大于参考电流来确定一电压范围。由于窗口比较器的窗口按所述电流和参考电流形成,从而输出电压电平根据输入电压是否落入电压范围发生变化。
5.张庆双 主编.全新实用电路集粹 上、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6. 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图11功率表演示图
图12示波器演示图
2.控制电路的测试
当电池电压不足时,电池充电,同时LED发光指示;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充电停止,同时LED熄灭。图10和图11分别为充电和停止充电的控制电路仿真图。
图14充电时控制电路仿真图
图15充电完成仿真图
3.电阻分压电路的测试
稳压二极管的电压为5.6v,设计电阻分压电路,得到1.8v,2.0v,2.4v,2.8v的基准的电压。图16图1计数电路
8.控制电流电路
此电路通过控制电压的高低电平选不同支路,通过设定相应支路的电阻来控制充电时不同阶段的电流值。
图10 控制电流电路
四、性能的测试
1.电源电路的测试
由图13仿真原理图可知,如图12示波器所示U1=11.816V≈12V,,输出电压验证是正确的。由图11功率表演示结果可知P=5.093≈5w,电源输出功率验证是正确的。仿真图如下所示。
二、方案论证
设计一个镍氢电池充电器电路,该镍氢电池充电器电路由电源电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充电电路组成。使电源电路输出最大功率5W,能同时充2节电池。当单节电池电压大于1.3V时停止充电,并指示充电完成。

大学模电数电课程设计

大学模电数电课程设计

大学模电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电路组成;2. 掌握常用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应用及相互转换方法;3. 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电路仿真和测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3.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概念;- 基本放大电路原理与类型;- 模拟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

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概念;- 逻辑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与触发器;- 数字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3. 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 模数转换器(ADC)原理及类型;- 数模转换器(DAC)原理及类型;- 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4. 仿真与实践:- 使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设计并搭建简单的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进行电路测试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电路设计及应用。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概述本课程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了解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通过实践和研究加深对这些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本设计主要包括三部分:模拟电路设计、数字电路设计和电力电子设计。

模拟电路设计实验一:基础模拟电路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模拟电路的基础概念和设计方法。

学生需要建立一个简单的放大器电路,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设计和建立一个基础的放大器电路•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分析电路的增益、频率响应和输入阻抗实验二:放大器电路设计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学生需要设计和优化一个放大器电路,并使用示波器和频率分析仪进行测试和分析。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设计和优化一个放大器电路•使用示波器和频率分析仪进行测试和分析•分析电路的增益、带宽和失真数字电路设计实验三:逻辑门电路设计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数字电路的基础概念和设计方法。

学生需要建立一个基础的逻辑门电路,使用万用表和逻辑分析仪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设计和建立一个基础的逻辑门电路•使用万用表和逻辑分析仪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分析电路的真值表和逻辑特征实验四: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学生需要设计和优化一个组合逻辑电路,并使用万用表和逻辑分析仪进行测试和分析。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设计和优化一个组合逻辑电路•使用万用表和逻辑分析仪进行测试和分析•分析电路的真值表、运算特征和时序特性电力电子设计实验五:整流电路设计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力电子的基础概念和设计方法。

学生需要建立一个基础的整流电路,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

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设计和建立一个基础的整流电路•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对电路进行测试和分析•分析电路的输出电压和纹波系数实验六:直流调速电路设计本实验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直流调速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数电模电结合课程设计

数电模电结合课程设计

数电模电结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数电模电转换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数电模电结合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电路设计。

3. 学生了解数电模电结合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音频信号处理、传感器信号采集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数电模电结合电路的仿真与设计。

2.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验证数电模电结合电路的功能,并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与他人共同完成数电模电结合的课程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电模电结合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增强实践操作的信心。

3. 学生在课程设计和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专业选修课程,以数电模电结合技术为核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操作。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对数电模电结合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数电模电结合电路设计。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基本原理回顾:重点复习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门、触发器,模拟电路的放大器、滤波器等基本知识。

2. 数电模电转换技术:介绍A/D、D/A转换器的原理、类型及性能参数,分析数电模电转换电路的应用。

3. 典型数电模电结合电路分析:结合教材,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比较器、模拟开关等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4. 数电模电结合电路设计:讲解基于Multisim、Proteus等软件的电路设计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电路设计。

5. 实验教学:安排数电模电结合电路的搭建与测试,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路设计、调试过程。

数字与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安排

数字与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安排

数字与模拟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安排一、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设计电路的能力,学会使用Multisim10软件做仿真实验,修改、完善、验证和实现电路的设计方案。

充分认识理论知识对应用技术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实践和锻炼。

通过这次设计实践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二、本次课程设计安排与要求1、时间安排18、19周为课程设计时间,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各一周,在该时间段内,学生停课,专心作好课程设计。

2、人员安排本次课程设计共有3个班同时进行,指导教师张学军、崔宪普、熊洁、周来秀4人指导0712201-203班进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3、地点安排物电系实验楼5楼508,503,502,505。

4、要求一人一个课题,必须做出仿真结果,按照系网站上提供的模板做好设计报告,严禁相互抄袭,如果发现设计直接重修。

5、指导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学生设计期间按照坐班人员的要求上班。

三、部分参考设计题目1、数字时钟电路的设计;2、水位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3、数控增益放大器设计;4、数字温度表的设计;5、8路智力抢答器的设计;6、16路智力抢答器的设计;7、一个具有正计时和倒计时功能的定时器的设计;四、指导教师及实验室安排(0712201班)指导教师:张学军地点:实验楼508(0712201-202班)指导教师:熊洁地点:实验楼503(0712203班)指导教师:周来秀地点:实验楼502(07122022-203班)指导教师:崔宪普地点:实验楼505五、最终上交材料要求1、格式要求上交的课程设计应该包含以下几部分: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所要达到的要求思路及方案比较课程设计内容仿真结果参考资料2、材料要求上交材料一律用A4纸打印,标题3号宋体加粗,小标题4号宋体加粗,正文小4宋体,单倍行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概述镍氢电池的设想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人提及,大量的研究集中在80年代,工业化生产从90年代开始。

镍氢电池是由氢离子和金属镍合成,电量储备比镍氢电池多30%,比镍镉电池更轻,使用寿命也更长,并且对环境无污染。

镍氢电池的缺点是价格比镍镉电池要贵好多,性能比锂电池要差。

充电器通常指的是一种将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的设备,是采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将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的一种静止变流装置。

二、方案论证设计一个镍氢电池充电器电路,该镍氢电池充电器电路由电源电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充电电路组成。

使电源电路输出最大功率5W ,设计充电电流210mA,能同时充2节电池。

当单节电池电压大于1.3V 时停止充电,并指示充电完成,要求用4个LED二极管显示电量。

方案一:方案一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方案二:方案二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本设计采用的是方案一,555同时构成控制电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较容易实现显示电路 基准电路 电路图1 镍氢电池充电器电路原理框图电源电路 控制电路 充电 电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比较控制电路显示电路基准电路电源电充电电路图2 镍氢电池充电器电路的原理框图且电路不复杂,性价比较高。

RC触发器由555时基电路U1组成,内部的两个比较器的基准电压由5脚的外接的稳压管D5提供。

所以电路的复位电平为D5的稳压值即2.8v。

电路电源由变压器T1降压,经二极管D1~D4桥式整流和电容C1滤波稳压管稳压后提供。

其中输出即充电电流由滑动变阻器控制,同时采用三极管Q1将时基电路输出的电流放大以达到充电所要求电流,并且使用二极管防止电流充满电后电流回灌。

充电时根据带充电池的节数和种类,用稳压管D5设定充电的上线电压,这样当电池电压不足时R p2滑动端即基电路2脚电平小于U D5/2时,时基电路U1置位,3脚输出高电平经R2,D6向电池充电,同时LED发光指示。

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即时基电路6脚电平大于U D5,时基电路U1复位,3脚输出低电平,充电停止,同时LED熄灭。

调节R p2则可调节电池电流的大小。

二极管D6的作用是防止充电后,电池向基时电路反灌电流。

在充电时,采取电阻分压,首先采用稳压二极管D13提供基极电压5.6v,然后设计的电阻的值分得课题所需要的电压值,再通过窗口电压比较器,电池充电时的电压与所设计的电压值先比较,得出充电所在的不同阶段,并通过非门输出高电平使LED2,LED3,LED4亮。

555多谐震荡器产生秒脉冲,然后用三个163计数器实现计数3600秒,即为一个小时,在充电进入1.2v以后,给高电平让第一个163使计数开始,计数完成以后通过与非门使电源断开,停止充电,及充电完成。

三、电路设计1.电源电路电源电路由变压器T1、二极管D1~D4组成的单相桥式整流和电容C1滤波后提供。

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虽然是单一方面的,但是含有较大的交流成分,不能适用大多数电子电路及设备的需要。

因此,一般在整流后,还需利用滤波电路将脉动的直流电压变为平滑的直流电压。

本电路采用的是电容滤波电路。

由变压器将220V的交流电压降压成13V,再由稳压管,单相桥式整流整流通过电容C1滤波成12V的直流电压。

其原理图如图3所示。

根据要求电源电路最大输出功率为5w,即P=5w。

由P=U2×(U2−U D5)得R1在此处键入公式。

图3 电源电路原理图2.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

由555时基电路和二极管D 6控制电池的充电。

当电池电压不足时即R p2滑动端时基电路2脚电平小于时U D5/2,时基电路置位,3脚输出高电平,D 6导通,电池充电,同时LED 发光指示;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即时基电路6脚电平大于U D5,时基电路复位,3脚输出低电平,D 6截止,充电停止,同时LED 熄灭。

图4 控制电路原理图V1220 Vrms 50 Hz 0° C12000µFR121ΩD502BZ2.2D11B4B421243T1345U1LM7812CTLINE VREGCOMMONVOLTAGE12908图4 控制电路原理图VCCOUTU1555_TIMER_RATEDGNDDIS RSTTHR CONTRI VCC12V R121ΩD502BZ2.2LEDR21.2kΩR520kΩKey=A 50%V12 V1Q12N2219R360ΩD61N4001R45kΩKey=A 50%6VCC7832453.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如图5所示。

由于555输出的电流无法达到电池要求的充电电流,所以用三极管Q 1将电流放大。

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 p1调节充电电流,D6防止充电完成后电流反灌。

图5 电池充电电路4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图6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VCC OUTU1555_TIMER_RATEDGNDDIS RSTTHR CONTRI VCC 12V R121ΩD502BZ2.2LEDR21.2kΩR520kΩKey=A 50%V12.8 V1254VCCVCC OUTU1555_TIMER_RATEDGNDDIS RST THR CONTRI VCC 12V V12 VQ12N2219R360ΩD61N4001R45kΩKey=A50%67843VCC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如上图6所示。

555内部的两个比较器的基准电压由5脚的外接的稳压管D 5提供。

所以电路的复位电平为D 5的稳压值即2.8v 。

当电池电压不足时R p2滑动端即时基电路2脚电平小于U D5/2时,时基电路U 1置位,3脚输出高电平经R 2,LED 发光指示。

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即时基电路6脚电平大于U D5,时基电路U1复位,3脚输出低电平,LED 灯熄灭。

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即时基电路6脚电平大于U D5,时基电路U 1复位,3脚输出低电平,LED 熄灭。

5.电阻分压电路为了充电进入每一阶段都有显示,我们利用窗口比较器实现,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基准电压1.8v ,2.0v ,2.4v ,2.8v ,此电压以电阻分压获得,同时使用稳压二极管提供5.6v 的基准电压。

图7 电阻分压电路其中R9与 R23间的节点电压为5.6v ,R23与R10之间的节点电压为2.8v ,R10与R11之间的节点电压为2.4v ,R11与 R12之间的节点电压为2.0v ,R12与 R13之间的节点电压为1.8v 。

此电压对应一节电池的1.4v~1.2v ,1.2v~1.0v ,1.0v~0.9v 。

为电池充电的三个阶段 6.窗口比较器电路窗口比较器包括差分电路级和负载电路级。

差分电路级根据输入电压生成一对差分电流,当输入电压为一参考电压时,差分电流根据具有一最大值和一最小值的输入电压变化,负载电路级从参考电流和与从差分电流中选出的电流相对应的电流生成输出电压。

通过产生参考电流和所述电流,按第二电流是否大于参考电流来确定一电压范围。

由于窗口比较器的窗口按所述电流和参考电流形成,从而输出电压电平根据输入电压是否落入电压范围发生变化。

如果电池电压处于其中一个阶段,则电压比较器相应的阶段输出低电平,通过非门得到高电平,再接一个发光二极管与分压电阻,则此阶段的电压比较器对应的二极管便会亮。

R91kΩR10400ΩR11400ΩR12200ΩR131.8kΩR232.8kΩD131N4734AVCC 12V图8 电压比较器电路7.一小时计数电路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能产生矩形波的自激振荡器,也称矩形波发生器。

“多谐”指矩形波中除了基波成分外,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成分。

多谐振荡器没有稳态,只有俩个暂稳态。

在工作时,电路的状态在这俩个暂稳态之间自动地交替变换,由此产生矩形波脉冲信号。

此电路利用多谐振荡器产生秒脉冲,再通过计数器计数3600得以实现。

图9 一小时计数电路D1RGP30JD2RGP30JR1100ΩR2100ΩD302BZ2.2VDD1.8VU5OPAMP_3T_BASIC U6OPAMP_3T_BASICU1OPAMP_3T_BASICU2OPAMP_3T_BASICU3OPAMP_3T_BASICU4OPAMP_3T_BASICVDD12.4VU7A7404N U8A 7404NU8B7404N R3100ΩR4100ΩR5100ΩLED1LED2LED3D4RGP30JD5RGP30JR6100ΩR7100ΩD602BZ2.2D7RGP30JD8RGP30JR8100ΩR9100ΩD902BZ2.2VCC2VVEE2.8VV12.1 VVCCOUTU11555_TIMER_RATED GNDDISRST THR CONTRI C210nFR6100kΩR72.1kΩVCC5VC310µFU1274LS163N QA 14QB 13QC 12QD 11RCO15A 3B 4C 5D 6ENP 7ENT 10~LOAD 9~CLR 1CLK2U1374LS163N QA 14QB 13QC 12QD 11RCO15A 3B 4C 5D 6ENP 7ENT10~LOAD 9~CLR 1CLK2U1474LS163NQA 14QB 13QC 12QD 11RCO15A 3B 4C 5D 6ENP 7ENT10~LOAD 9~CLR 1CLK2U15A4012BD_5VVDD2.4V8.控制电流电路此电路通过控制电压的高低电平选不同支路,通过设定相应支路的电阻来控制充电时不同阶段的电流值。

图10 控制电流电路四、性能的测试1.电源电路的测试由图13仿真原理图可知,如图12示波器所示U1=11.816V≈12V,,输出电压验证是正确的。

由图11功率表演示结果可知P=5.093≈5w,电源输出功率验证是正确的。

仿真图如下所示。

图11 功率表演示图图12 示波器演示图2.控制电路的测试当电池电压不足时,电池充电,同时LED 发光指示;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充电停止,同时LED 熄灭。

图10和图11分别为充电和停止充电的控制电路仿真图。

图13 仿真原理图V1220 Vrms 50 Hz 0° C12000µFR121ΩD502BZ2.2D11B4B421243T1345XWM1VIU1LM7812CTLINE VREGCOMMONVOLTAGE12986图14 充电时控制电路仿真图图15 充电完成仿真图 3.电阻分压电路的测试稳压二极管的电压为 5.6v ,设计电阻分压电路,得到 1.8v ,2.0v ,2.4v ,2.8v 的基准的电压。

图16图17图18图19为电压测试图。

VCC OUTU1555_TIMER_RATEDGNDDIS RSTTHR CONTRI VCC 12VR121ΩD502BZ2.2LED2R21.2kΩR520kΩKey=A 50%V12 V1Q12N2219R360ΩD61N4001R45kΩKey=A 50%6VCC783245VCC OUTU1555_TIMER_RATEDGNDDIS RSTTHR CONTRI VCC 12VR121ΩD502BZ2.2LED2R21.2kΩR520kΩKey=A 50%V12.8 V1Q12N2219R360ΩD61N4001R45kΩKey=A 50%6VCC783245图16 电压测试图 图17 电压测试图图18 电压测视图 图19 电压测试图4.电压比较器测试如图20所示,当电池充电至2.1V 时,此时第二个窗口比较器工作,输出低电平,经过7404N 非门变成高电平,二极管发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