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肥效试验报告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新型肥料田间肥效试验报告

新型肥料田间肥效试验报告

新型肥料田间肥效试验报告作者:黄刘峰李磊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年第01期按照原农业部《肥料登记管理办法》《肥料登记指南》和《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要求》(NY/T2544-2014)的要求,为验证“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河南省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为其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试验于2018年6月安排在河南省原阳县太平镇菜吴村吴振邦的水稻地。

供试土壤为潮土。

质地:中壤,土壤肥力中等。

耕层土壤基础养分:有机质12.9g/kg,全氮0.85g/kg,速效磷(P2O5)15.6mg/kg,速效钾(K2O)103mg/kg。

供试作物:水稻,水稻品种为新丰2号。

供试“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腐植酸≥30g/L,N+P2O5+K2O≥200g/L,剂型为水剂,由鹤壁市天元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

2.试验方法本试验设三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30m2。

处理1:常规施肥+每亩用供试肥料100ml兑水30kg,在水稻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各喷一次,共喷3次。

处理2:常规施肥+与处理1同期喷洒等量清水。

处理3:常规施肥。

试验在当地常规施肥的基础上进行。

常规施肥为:每亩底施45%(14-16-15)复合肥料50kg,移栽后返青期亩追尿素15kg。

试验地水稻于6月13日移栽,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分别于6月22日、7月24日、9月15日进行喷施肥液或清水,10月15日水稻成熟收获。

收获时各小区实收计产并同时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

试验除按方案要求的喷施肥液或清水外,其他管理措施均同一般水稻田。

二、结果与分析1.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水稻成产因素的影响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改善了水稻的成产因素。

经过试验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可增加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穗粒数平均增加9.2粒、9.6粒,千粒重平均增加0.6g、0.5g。

2.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不同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对比试验报告

不同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对比试验报告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 通过严格的田间肥效试验,明确供试肥料之间与习惯施肥处理间的施肥效果差异,进一步验证配方肥在小麦上施用的效果,达到节本增效,推广配方肥的目的,并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一、试验时间与地点1、试验时间2019年10月25日-2020年6月19日2、试验地点高密市大牟家镇西刘家村刘莉家庭农场二、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基本情况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土壤质地轻壤,地块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前茬作物为玉米,肥力中等偏上。

试验前取耕层土壤化验,土壤养分状况见表1。

2、试验作物小麦,品种为泰科麦33。

3、试验肥料习惯施肥(15-15-15),配方肥(20-15-10),控释肥A (20-10-10),控释肥B(26-12-10),尿素(46%)。

4、试验设计试验设四个处理,重复三次,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425m 2。

具体处理如下:处理一:习惯施肥;处理二:配方施肥;处理三:控释肥A ;处理四:控释肥B 。

5、试验操作在前茬作物玉米收获后,2019年10月25日按试验方案要求进行小区整地,随即种肥同播,亩播量12㎏。

亩施用基肥50kg ,在拔节期追施尿素15kg/亩。

试验期间各小区除施肥外其它一切田间农艺措施均一致。

植株成熟收获时,按照要求分小区进行测产工作。

三、结果与分析1、产量表现收获后对各个小区进行测产,折算出亩产,产量结果见表3。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配方肥的处理二产量最高,比常规施肥增产62.36kg ,增幅达13.7%。

2、投入产出比较小麦属于粮食作物,价格受国家调控,波动较小,根据小麦价格和投入折算出经济效益,可以有效指导今后的生产。

投入产出结果对比如下表4。

注:小麦价格按2.3元/kg 计算,尿素2.2元/kg ,复合肥(15-15-15)3.2元/kg ,配方肥(20-15-10)3元/kg ,控释肥A (20-10-10)3.2元/kg ,控释肥B (26-12-10)3.5元/kg 。

有机肥料肥效试验总结

有机肥料肥效试验总结

有机肥料肥效试验总结
方法和结论要具体有说明
一、实验背景
随着肥料的普及,有机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它不仅能改善
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还能提供植物所需要的营养,从而达到提高作
物产量的目的。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有机肥料的肥效,有必要对有机肥
料的肥效进行试验研究,以期得到有效的结论。

二、试验方法
(1)设计
本次实验选取了3类有机肥料作为实验材料,分别为有机复合肥、有
机磷酸肥和有机氮肥。

实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实验地点选取土地肥力良好、气温合适、湿度适宜、土壤条件相似的实验田,以水稻作为试验材料,共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对照、复合肥A、复合肥B、磷酸肥A、磷酸肥B、氮肥A和氮肥B,每个处理6个地块,每个地块10亩。

(2)施肥
实验中给田间施用有机肥料的方法有散施和粒施两种,复合肥和磷酸
肥采用粒施的方法,使用氮肥采用散施的方法,每个地块上施肥量为
120kg/亩,中间施用复合肥、磷酸肥、氮肥分别为20kg/亩、40kg/亩、
60kg/亩。

(3)测试
实验中,在田间施肥效果的观测,主要采用植物生长发育、土壤性质、产量等指标的观测,以达到研究有机肥料的施用效果。

肥料肥效试验报告基本要求PPT文档20页

肥料肥效试验报告基本要求PPT文档20页

重复
“金正 1 大”缓 2 控释肥 3
X
配方肥 1
2
3
X
常规施 1

2
3
X
苗高 cm 48.1 48.3 47.7 48.0 47.9 48.4 47.4 47.9 46.9 47.1 46.4 46.8
拔节期 叶色 叶片
数 黑绿 7.2 黑绿 7.2 黑绿 6.9 黑绿 7.1 黑绿 6.9 黑绿 7.2 黑绿 6.8 黑绿 7.0 绿色 6.8 绿色 6.9 绿色 6.8 绿色 6.8
4150 4150 4150 4150
穗粒数
485.6 490.5 485.2 487.1 482.1 485.4 479.9 482.5
465.4 464.7 467.4 465.8
千粒重 (克)
295.1 289.8 292.6 292.5 290.1 287.5 288.6 288.7
279.4 275.8 281.3 278.8
株高 cm 264 268 271 267.7 261 258 267 262 254 259 260 257.7
成熟期
茎粗cm 叶色 穗粗 cm
2.7
黑绿 6.1
2.8
黑绿 6.0
2.9
黑绿 6.1
2.8黑绿ຫໍສະໝຸດ 6.12.6绿色 5.9
2.7
绿色 6.0
2.5
绿色 5.9
2.6
绿色 5.9
2.4
黄绿 5.8
2.5
黄绿 5.7
2.4
黄绿 5.7
2.4
黄绿 5.7
秃尖 cm 0.3 0.2 0.2 0.23 0.5 0.4 0.6 0.5 1.0 0.9 1.1 1.0

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要求

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要求

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要求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要求•试验结果准确可靠•评价指标全面科学•数据分析合理可行试验设计•控制组和实验组•随机分组和重复试验•多因素设计试验操作•肥料施用时间和方法•施肥量和比例•肥料种类和成分试验评价指标•植物生长情况•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土壤肥力指标•经济效益数据分析•统计学方法•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例子解释以某种作物的肥料效果试验为例,假设有两种不同的肥料A和B进行对比评价。

1.设计控制组和实验组,例如将相同的土地和作物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肥料,另一组作为实验组分别添加肥料A和B。

2.随机分组和重复试验,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随机分配,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和可比性,并进行多次重复试验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3.在试验操作中,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需要,确定肥料的合理施用时间和方法,例如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不同方式的施肥。

4.根据试验的目的和肥料的种类,确定施肥量和比例,例如根据作物需求和肥料的含量配比确定合理的施肥量。

5.在评价指标中,考察植物的生长情况,例如测量作物的高度、叶片数量和叶片颜色等;考察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例如测量收获物的重量、大小和口感等;考察土壤肥力指标,例如测量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等;考察经济效益,例如比较不同肥料下的成本投入和产出情况。

6.在数据分析中,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例如计算平均值、方差和标准差;进行假设检验,检验肥料效果是否显著;进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肥料处理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针对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的要求包括试验设计的科学性、试验操作的合理性、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以及数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的使用。

这些要求能够确保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的可靠性和科学性,为农业生产提供实际指导。

复合肥肥效试验报告

复合肥肥效试验报告

复合肥肥效试验报告为了验证复合肥在西甜瓜上施用后的效果,特选择具有代表性种植作物西甜瓜为试验对象进行田间试验,以便更好的指导农民科学施肥,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一、试验环境,该地区年降水量仅为180.4毫米,年均蒸发量达2100mm—2400mm 之间。

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845小时,无霜期平均为153天,≥10℃的活动积温3178℃,昼夜温差在12-16℃。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1、供试作物:西瓜2、供试肥料:45%(15-15-15)S基复合肥和BB肥42%(22-12-8)CI基,“艳阳天”45%(15-15-15)复合肥。

3、试验设计:以当地传统的压砂地西甜瓜错行轮作方式进行试验。

共设两个试验点,每个试验点的试验面积为2亩,设12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11平方米,4个处理,即:处理(1)为不施肥作对照(CK)处理(2)为“艳阳天”复合肥处理(3)为45%处理(4)为BB肥42%每个处理设三次重复,随机排列。

各小区除试验肥料不同外,其他农艺措施和田间管理均一致。

5、试验地基本情况:前茬连作西瓜,土壤质地为沙壤土,春穴施磷酸二铵每亩3.5公斤,土壤质地为重壤土。

三、调查记录1、播种:方式为座水点种,播种前1—2天,穴浇水15公斤左右;时间为4月28日,5月4日。

2、施肥:方式为穴施在距种子15厘米两边,每亩10公斤;时间为4月30日,5月14日。

3、出苗时间:5月6日,5月8日。

4、出苗率(%)(5月23日调查):注:未出苗的皆陆续进行了补种,保苗率为100%。

5、生物学指标及其他调查记录与整理:(见附表Ⅰ、附表Ⅱ)四、数据整理、分析与结论1、从出苗率上看:①、试验点1比试验点2出苗率高。

②、各处理间试验点2差异较大,处理(2)最高,处理(1)CK最低;试验点1差异较小;处理(2)最高,处理(4)最低。

分析:①试验点1的质地比试验点2的质地保水性好。

②试验点2播种时地温低而试验点1是在地温升高后进行的播种。

肥料检验报告

肥料检验报告

肥料检验报告报告编号:FL2019001
报告日期:2019年4月15日
送样单位:XXX农场
样品名称:NPK复合肥
规格型号:15-15-15
检验标准:GB/T 23350-2009
检验结果:
1. 细度:细度合格
2. 水分:水分含量为0.5%,符合标准要求
3. 氮含量:氮含量为1
4.8%,符合标准要求
4. 磷含量:磷含量为14.6%,符合标准要求
5. 钾含量:钾含量为15.1%,符合标准要求
6. 总养分含量:总养分含量为44.5%,符合标准要求
7. 重金属含量:铅含量为0.005mg/kg,镉含量为0.002mg/kg,符合标准要求
8. 其他成分:挥发性物质含量为2.8%,符合标准要求
检验结论:
经检验,上述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GB/T 23350-2009的要求,检验合格。

检验人员:
签名:XXX
日期:2019年4月15日
审核人员:
签名:XXX
日期:2019年4月16日
备注:
以上检验结果仅对本批次样品有效,不得作为其他批次的检验结果。

本报告有法律效力,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或抄袭,一经发现,将追究法律责任。

四川省中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方案

四川省中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方案

附件:四川省中、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本,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在已经基本摸清土壤养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各地多点的田间中微量元素单因素试验,确定土壤中、微量元素临界值,潜在缺素面积以及微量元素适宜用量,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试验工作的开展。

二、试验处理(一)试验设臵供试肥料、作物、地点按照表1、表2进行。

每个试验项目县在本方案试验元素规定的含量分级范围内,参考当地骨干样测试结果、土壤酸碱性、成土母质等特征,选择含量相对高、中、低的三个点进行试验。

一般缺钼多发生在酸性土壤上,缺铁、锌等金属元素多发生在石灰性土壤上。

为保证供试中微量元素肥料的质量,肥效试验所用的肥料统一由省农业厅提供。

表1 中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用肥料和作物表2 中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用肥料和作物(二)试验处理每个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常规施肥(不施中、微量元素);处理2:常规施肥+中、微量元素(推荐用量);处理3:常规施肥+中、微量元素(推荐用量2倍,硼肥为推荐用量的1.5倍);常规施肥采用当地测土配方施肥推荐用量和施肥方式,氮肥用尿素、磷肥用磷铵、钾肥用氯化钾(柑橘用硫酸钾)。

中、微量元素推荐用量:柑橘为喷施0.5%的螯合铁溶液4次,油菜亩用1kg硼砂,水稻亩用含25kg有效硅(以SiO2)的硅钙肥,水稻、玉米亩用硫酸锌1kg。

施用方法:螯合铁喷施,钼肥拌种,其它中(微)量元素作基肥。

(三)试验重复与小区排列试验设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一致。

试验地应选择平坦或坡度平缓、整齐、肥力差异较小,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地块,应避开道路、堆肥场所等特殊地块。

选作试验地的地块最好要有土地利用的历史记录,以便详细了解地块的情况。

选择农户科技意识较强的地块布臵试验,以便与农户沟通和严格的管理。

并详细填写试验地基本情况调查表(见《技术规范》附表3)。

小区面积:大田作物小区面积一般为20~50平方米,密植作物可小些,中耕作物可大些。

玉米新型肥料肥效对比试验报告

玉米新型肥料肥效对比试验报告

玉米新型肥料肥效对比试验报告一、试验示范目的:通过不同新型肥料在玉米上应用试验示范,验证新型肥料的减肥增效、提质增产效果,为大田推广和化肥减量增效提供理论依据。

二、试验时间和地点:1、试验时间:2021年4月-2021年10月;2、试验地点:在伊宁县温亚尔乡上温亚尔村塔西买买提家玉米地。

3、试验面积:每个处理小区面积33.3㎡,试验总面积175㎡。

三、参试作物和参试肥料:1、参试作物:玉米,品种农华0322、参试肥料:“谷乐丰”聚谷氨酸微生物菌剂(聚谷氨酸22000mg/包核苷酸≧50%、有效活菌数≧5亿/g);常规肥料:64%(18-46)磷酸二铵,48%(16-16-16)复混肥,46%尿素。

3、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块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土壤类型为灰钙土;质地为壤土,土层厚度≥40cm、无明显土壤障碍因素。

4、试验示范设计:处理1:农民习惯施肥;处理2:新型肥料聚谷氨酸微生物菌剂5公斤+农民习惯施肥氮磷施肥量减少10%;处理3:新型肥料聚谷氨酸微生物菌剂5公斤+常规肥料氮磷施肥量减少20%,处理4:空白对照。

处理1:(1)基肥:二铵25kg/667m2,钾肥5公斤/亩。

(2)追肥:尿素30kg/667m2。

化肥施用总量:60 kg/667m2。

处理2:(1)基肥:二铵22.5kg/667m2(用量比处理1施肥量减少10%),钾肥5公斤/亩 +新型肥料聚谷氨酸微生物菌剂5kg/667m2。

(2)追肥:尿素27kg/667m2。

化肥施用总量:54.5 kg/667m2处理3:(1) 基肥:二铵20kg/667m2(用量比处理1施肥量减少20%),钾肥5公斤/亩 +新型肥料聚谷氨酸微生物菌剂5kg/667m2,(2)追肥:尿素24kg/667m2(用量比处理1施肥量减少20%)。

施化肥总量:49 kg/667m2。

处理4:空白对照不施肥田间排列图如下:西北东东五、农事操作2021年4月15日播种,行距52cm,株距20cm,播种量2公斤/亩,亩保苗5800株;5月13日中耕追肥,亩追尿素30公斤;6月2日浇头水,6月14日浇二水,6月29三水,7月14日浇四水,7月29日浇五水,8月13日浇六水,生育期浇水6次。

花生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方案

花生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方案

花生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方案一、实验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估花生微量元素肥料在花生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效果,为花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1)花生品种:选择适应该地区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常用花生品种。

(2)微量元素肥料:选用含有铜、锌、锰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料。

2.实验设计将实验区域划分为若干块相等大小的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相同,均为花生种植面积。

根据花生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等指标的测定要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立不同的处理组合,每个处理组合设3个重复。

3.实验处理(1)对照组:不施用任何微量元素肥料,仅使用基础肥料进行施肥。

(2)微量元素肥料处理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施肥水平,例如A组施用1倍微量元素肥料,B组施用2倍微量元素肥料,C组施用3倍微量元素肥料。

4.实验管理(1)土壤处理:在实验前进行土壤调查并进行基础施肥,使土壤养分达到适宜的水平。

(2)播种处理:确保每个小区的花生播种密度一致,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加速种子萌发和生长。

(3)灌溉管理:根据花生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度适宜。

(4)病虫害防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等措施。

(5)采收和测定:在花生成熟期,对每个小区进行独立的采收和测定,包括花生产量、壳分率、仁重、单株产量和养分含量等指标的测量。

三、预期结果分析预期结果将按照各处理组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不同水平进行比较。

根据花生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评估不同施肥水平下花生生产的效果,并进一步分析微量元素肥料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四、实验意义和应用价值该实验将为花生生产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评估花生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等指标,为花生栽培提供技术指导,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提高农田养分利用效率,减少肥料施用量和环境污染。

五、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本试验设计仅涉及微量元素肥料对花生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等方面的研究,未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缓释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技术要求

缓释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技术要求

缓释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技术要求
一、概述
缓释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是一种关于缓释肥料的研究与评估,从而掌握其特性和发挥最佳效果的方法。

缓释肥料具有以下优点,它可以有效地投放到土壤中,减少肥料损失,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节省人力和物力。

缓释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是以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基础,主要通过实验和观测等方法确定缓释肥料的特性,评估发挥最佳效果,指导有效利用缓释肥料,为解决土壤肥力及农作物需肥问题提供解决策略。

二、试验要求
1.缓释肥料效果试验需要依据缓释肥料的特性和物理性质,采用一定的实验设置,以及从根本上改变肥料投放量和时机,设置不同的施用量,或者采用与实际应用明显不同的施用方式,以验证缓释肥料的功效。

2.缓释肥料效果试验,以充分收集肥料的水土流失数据为基础,将改变肥料投放数量和施用方法后产生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以确定缓释肥料的最佳经济效果,充分发挥其节能环保、节水利用及增加耕地土壤有机质效果等优势。

小麦、玉米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方案

小麦、玉米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试验方案

小麦、玉米微量元素肥料肥效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标准>(2021 年修订本,以下简称技术标准), 在已经根本摸清土壤养分状况的根底上,通过各地多点的田间微量元素单因素实验,确定土壤微量元素临界值、潜在缺素面积以及微量元素适宜用量,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二、选点要求每个工程县选择两处地点进行实验.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微量元素取土化验结果,分别在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值和低值范围开展实验.时间:2021 年三、实验处理(一)供试肥料供试的微量元素肥料需要保证水平,实验前分析化验相应的养分含量.(二)实验处理每处实验设5 个处理:处理1:空白对照;处理2: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硫酸亚铁2 公斤/亩;处理3: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硫酸锰1 公斤/亩;处理4: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硫酸铜0.5 公斤/亩;处理5:当地测土配方施肥+硫酸锌1 公斤/亩;空白对照为了不施用微量元素的当地测土配方施肥配方处理.以上处理微量元素肥料全部作基肥使用.(三)实验重复与小区排列为了保证实验精度,减少人为了因素、土壤肥力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田间实验设3 个重复(或区组).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区组内土壤、地形等条件应相对小区面积:一般为了30-50 平方米.每个实验小区间隔开30-40cm.微量元素肥料田间实验中各处理的氮、磷、钾化肥用量采用当地测土配方施肥介绍用量和施肥方式.注意在进行微量元素肥料实验时,所用大量元素肥料中不能包含供试的微量元素.(四)样品采集1.土壤样品:每个实验播种(或种植)前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标准采集0-20cm 混合土样,同时填写采样标签,取样和制样过程中注意预防微量元素养分污染.2.植株样品:收获前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进行相应作物的样品采集和处理.(五)观测记载实验期间,记载播种期、出苗期、成熟期等生育期,同时,填写田间管理登记表.(六)考种和测产请根据“技术标准〞的技术要求进行相应作物的考种和测产.(七)分析测试播前土壤有机质、无机氮、有效磷、速效钾、实验所涉及的相应微量有效养分.植株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测试方法根据“技术标准〞要求.四、中微量元素使用建议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指出各种中微量元素介绍用量和施用方法.。

田间肥料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田间肥料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生产的条件下,在大田中研究作物对各项处理的 反应的科学试验方法。
2.任务: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耕作栽培条件下
来研究土壤、作物和肥料三者的关系及其调节措 施,为不断培肥土壤、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改 善品质、保护环境提供科学施肥依据。
二、特点
1.优点
试验结果可以直接指导生产,能反映当地农业 生产真实情况 不需要特殊设备,适于开展群众性科学研究
有专门记载本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调查项目,认真记录 应特别包括-环境变化、生长状况、意外情况 记录一般用铅笔,写错时用铅笔划去重写
五、实验的收获
1. 收获的准备工作
(1)适时收获-成熟前3-5天 (2)划出除地-小区局部地方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意外的损 失,如牲畜踏伤、病虫危害、缺苗断垄等,收获前可将该部分 剔除,这种措施叫做“除地” (3)保护行清除-在收获前1-2天先收获 (4)考种取样-收获前一天,在小区内随机取样,作好标 签,其产量计入小区总产量 (5)其它-标签、布(网)袋、收获、脱粒、工具等
20 m2 )
微型小区试验--小区面积4m2左右,条件易控制,但
农业技术方面不具备代表性,适于探索性、观察性或示 踪性肥料试验
第二节 田间试验方法设计
试验方法设计的核心是提高试验精 确度,而影响精确度的主要因素是试验 误差,误差只能缩小,不能消除。因此 ,田间试验方法设计始终有两点要求: (1)尽可能缩小试验误差;(2)正确 估计误差大小。
2. 小区的划分
试验必须设置保护行 小区间不需保护行
3. 施肥 4. 播种或移栽 5. 其它工作
试验布置后,必须重新检查一遍,发现错误或 缺点,应尽可能设法改正或补救,并记录下来 每小区要有试验牌,上写明小区号及处理代号
四、田间管理与观察

水稻肥料肥效试验报告

水稻肥料肥效试验报告

水稻肥料肥效试验报告作者:宿钦波来源:《吉林蔬菜》 2013年第11期宿钦波(松原市宁江区大洼农业技术推广站 138000)1 试验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合宁江区土壤的水稻最佳用肥,以及不同肥料的肥效,以便更好地指导农业科学施肥,达到增产增收,特设立此试验。

2 供试作物供试作物为水稻。

3 供试肥料3.1 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15-15-15,总养分≥45%)3.2 中东硫基复合肥(12-18-15,总养分≥45%3.3 水稻专用肥(15-13-12,总养分≥40)3.4 常规肥料(尿素、美国二铵、硫酸钾、硫酸铵)4 试验方法试验为正规小区试验,小区随机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30平方米,试验处理如下:处理1:施用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每小区用3.0千克,不追肥。

处理2: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作底肥,每小区3千克,不追肥。

处理3:施用水稻专用肥作底肥,每小区施用1.2千克,常规追肥。

处理4:当地常规施肥(底肥:尿素130千克/公顷、二铵130千克/公顷、硫酸钾85千克/公顷、追肥:硫酸铵300千克/公顷)。

处理5:空白对照(CK)。

5 试验调查项目5.1 试验地点:毛都试验田。

土壤类型:黑钙土。

土壤肥力:中上等。

前茬作物:水稻。

土壤养分状况:中上等。

作物品种:超级稻1号。

移栽期:5月18日。

分蘖期:5月25日至6月25日。

5.2 试验作物生物性状及产量性状调查(详见下表)。

6 结论6.1 从水稻植株长势看,各处理与对照比,株高明显高,但茎粗,叶龄差别不明显,叶色除施用除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和对照差别不大,其它处理均比对照叶色深,后期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和对照叶色表现为黄绿色。

6.2 从产量性状看处理1:即施用瑞霖牌硫基高效复合肥平均公顷产量最高,比对照高55.41%。

处理3:即施用水稻专用肥平均公顷产量最低,比对照高22.31%。

处理2:即施用中东硫基复合肥和处理4即常规施肥平均公顷产量比对照分别高29.06%、52.43%。

肥效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要求

肥效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要求

ICS 70.110B 11Q/HG 华中农业大学试验标准Q/HG 2555-2015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要求General regulations of efficiency experiment and assessment for fertilizer2015-11-03发布2015-12-01实施华中农业大学作物养分管理与施肥课题组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标准起草。

本标准由华中农业大学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作物养分管理与施肥课题组。

本标准起草人:张磊。

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通用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肥料效果试验相关术语、试验要求和内容、效果评价、报告撰写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

缓释肥料、肥料增效剂、土壤调理剂等特殊试验要求外应执行行业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微生物肥料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肥料fertilizers指用以提供植物必需养分,改善作物质量和品质并增强其抗逆性,改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肥料。

2.2肥料施用量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指施于单位面积耕地或单位质量生长介质中的肥料质量(以纯养分计)。

2.3常规施肥conventional fertilizer指按照当地普遍采用的肥料品种、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2.4肥料农学效率agronomic efficiency of fertilizer指肥料单位养分施用量所增加的作物经济产量。

2.5肥料效应fertilizer effect指肥料对作物产量或农产品品质的影像效果,通常以肥料单位养分施用量所产生的作物增产(或减产)量或农产品品质的增量(或减量)表示。

2.6肥料增产率yield increasing rate of fertilizer指所施肥料和常规肥料(或者空白对照)处理的作物产量差值与常规施肥(或空白对照)作物产量的比率(以百分数表示)。

缓释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技术要求

缓释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技术要求

缓释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技术要求缓释肥料是一种通过控制肥料的释放速度和时间,减少养分的损失和土壤环境的污染的肥料。

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为确保缓释肥料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效果试验和评价。

下面是缓释肥料效果试验和评价的技术要求:1.试验设计:试验应该设计合理,考虑到土壤类型、缓释肥料种类、用量、施肥时间和频率等因素。

应考虑设置对照组,与传统肥料进行比较,确定缓释肥料在提高产量和改良土壤环境方面的效果。

2.试验区域选择:选择试验区域应包括不同土壤类型和种植作物。

要求试验区域土壤质地和养分含量相对均衡,以排除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3.施肥方式和量:确定缓释肥料的施肥方式和用量,可以通过确定基于土壤质量和营养需要的合理施肥量。

施肥方法可以是封闭模式或覆盖方式,以确保肥料的缓释效果。

4.采样与分析:在试验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土壤和植物组织样品采集,并进行相应的理化分析。

通过分析土壤养分含量、植物生长状况、产量等指标,评估缓释肥料的效果。

5.监测肥料释放速度:通过监测缓释肥料的释放速度和时间,确定缓释肥料的释放规律。

可以采用重量法、试管批量法和土柱实验法等技术进行测定。

6.监测土壤环境变化:缓释肥料可以减少养分的损失和土壤环境的污染,因此需要监测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等指标,评价缓释肥料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7.评价农作物产量:通过对农作物产量的监测和统计,比较缓释肥料和传统肥料的施肥效果。

可以评估缓释肥料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作物品质方面的效果。

8.经济效益评价:还应考虑缓释肥料的成本效益。

通过评估缓释肥料的施用成本和作物增产效果,进行经济效益评价。

9.可持续性评估:评估缓释肥料对土壤持久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效果。

分析氮、磷、钾等关键养分的平衡和调控,以保证土壤肥沃度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10.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和评价缓释肥料的效果。

根据试验结果撰写报告,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
• 代表性因试验目的而定,适合于解决试验所提出的 任务 ➢验证土壤调理剂(如调酸型)效果,应选择在pH小于 5.5的酸性土壤上布置试验; ➢比较磷肥品种效应时,选择缺磷或比较缺磷的土壤。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 求
•2.地势平坦
➢不平坦地段地力很难一致,灌水、排水都有困难,若无 法找到平坦地,坡度不应超过2.5%
喷施
处理1:供试肥料+常规施肥 处理2:等量清水+常规施肥 处理3:常规施肥(不施任何叶面肥)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方式,各处理重复次数不少肥于料产3品次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

•一、小区试验
•(一)试验处理设计
项目
•表2、微生物肥料小区试验处理设 计
产品种类
微生物菌剂类产品
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
•免予登记产品,不需要开展肥效田间试验!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 求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 主管部门登记产品
•1、复混肥料(包括执行GB15063标
准的复混肥料、执行GB21633标准的掺 混肥料、配方肥料)
•2、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执行
GB18877标准)
•免交肥效 田间试验
报告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 求
二、肥料产品田间试验特点
一是区别于肥料科研试验和测土配方施 肥田间试验; 二是此类试验是企业用于办理肥料登记 证的依据; 三是具有法律效应,试验单位对所出具 的试验报告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 求
三、为什么开展肥料产品田间试验?田间 试验的种类?
肥料产品田间试验设计原则及基本要 求
(四)对照区设置
1. 设置对照目的

土壤肥料学实验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验报告

土壤肥料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土壤肥料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土壤的性质、养分状况以及肥料的作用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如下:1、熟悉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技术。

2、了解不同肥料对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3、培养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设备1、实验材料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包括耕地土壤、林地土壤等。

各种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等。

作物种子,如小麦、玉米等。

2、实验设备电子天平烘箱酸度计分光光度计凯氏定氮仪火焰光度计土壤筛玻璃棒、烧杯、量筒等玻璃仪器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在选定的采样区域,按照“S”形或棋盘式采样法,采集 0 20cm 深度的土壤样品。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混合均匀,去除杂质和石块,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量。

将处理好的土壤样品风干,过筛,备用。

2、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土壤质地的测定:采用比重计法测定土壤颗粒组成,计算土壤质地类型。

土壤酸碱度的测定:用酸度计测定土壤 pH 值。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全氮含量的测定: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

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速效磷含量。

土壤速效钾含量的测定: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土壤速效钾含量。

3、肥料肥效实验设计不同的施肥处理,包括不施肥(对照)、单施氮肥、单施磷肥、单施钾肥、氮磷钾配施等。

将处理好的土壤装入花盆,播种作物种子,按照设定的施肥方案进行施肥。

在作物生长期间,定期观察记录作物的生长状况,包括株高、叶色、分蘖数等。

收获作物后,测定作物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土壤质地:经测定,实验土壤样品的质地类型为_____,其中砂粒、粉粒和黏粒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

豆角肥效试验报告范文

豆角肥效试验报告范文

豆角肥效试验报告范文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豆角肥效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豆角肥效对植物生长的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实验材料:- 豆角种子- 不同种类的豆角肥效(即不同品牌或配方的肥效)- 培养土或花盆- 水-实验器材(如容器、标尺等)实验步骤:1. 准备容器或花盆,加入适量的培养土,并将豆角种子均匀撒在土壤中。

2. 根据实验设计的不同组别,将不同种类的豆角肥效分别添加至相应的容器或花盆中,同时留出一个作为对照组不添加豆角肥效。

3. 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并定期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4.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量、根系生长等方面指标的变化。

5. 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图表以直观地展示不同豆角肥效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可以对不同豆角肥效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比较和讨论。

比较不同肥效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植物生长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高度:某品牌的豆角肥效A处理组的植物平均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另一品牌的豆角肥效B处理组的植物高度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2. 叶片数量:豆角肥效A处理组的植物叶片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而B处理组的叶片数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3. 根系生长:豆角肥效A处理组的植物根系生长较为发达,而B处理组的根系生长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得出豆角肥效A对植物生长的促进效果较为显著,而豆角肥效B的效果则相对较弱。

由此可见,不同品牌或配方的豆角肥效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差异,选择适合的豆角肥效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豆角肥效对植物生长影响存在差异。

其中,豆角肥效A的促进效果相对更好,豆角肥效B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因此,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选择合适的豆角肥效对于提高植物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结论,还需进一步探究不同豆角肥效的添加量、施肥时间和施肥方式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作物肥效实验报告

作物肥效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施肥技术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日益显著。

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进行了作物肥效实验,旨在探讨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研究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2. 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3. 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施肥建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地点:本实验在XX农场进行,土壤类型为黄壤,肥力中等。

2. 实验作物:小麦3. 实验肥料:尿素、碳铵、复合肥、生物有机肥4. 实验方法:(1)施肥量:根据作物需肥量,设置以下施肥水平:A组:尿素100kg/hm²B组:碳铵100kg/hm²C组:复合肥100kg/hm²D组:生物有机肥100kg/hm²(2)施肥方式:将肥料均匀撒施于地表,然后进行旋耕。

(3)观测指标:株高、叶面积、产量、品质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肥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实验结果来看,A组(尿素)、B组(碳铵)、C组(复合肥)和D组(生物有机肥)在株高、叶面积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生长状态。

其中,A组、B组和C组的株高、叶面积均高于D组,说明在生长初期,氮肥对作物的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 不同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在产量方面,A组、B组和C组的产量均高于D组,说明氮肥对作物产量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A组产量最高,说明尿素对作物的增产效果最佳。

3. 不同肥料对作物品质的影响在品质方面,A组、B组和C组的蛋白质含量均高于D组,说明氮肥对作物品质具有较好的影响。

其中,A组蛋白质含量最高,说明尿素对作物品质的提升效果最佳。

4. 不同施肥方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在本实验中,施肥方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这可能是因为本实验施肥量较小,施肥方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较小。

五、结论与建议1. 结论(1)氮肥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尿素对作物的增产效果最佳;(2)生物有机肥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较小,但在提高作物品质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3)施肥方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来源: 试验任务从哪来的? 供试产品是什么? 供试产品是谁生产的?
试验目的: 产品登记? 效果验证? 适宜性检验? 同时,让读者判断你的试验设计、分析、结 论是否达到了你的试验目的
2.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土壤分析 供试肥料 供试作物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设计和方法:交待清楚、完整
3、试验结果与分析
广东省肥料肥效试验技术规程(试行) ……
5. 试验报告的撰写
5.1 试验报告格式:采用科技论文格式编写。 5.1.1 材料与方法
——供试土壤 ——供试肥料 ——供试作物 ——试验方法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不同处理对作物生育时期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作物生育性状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影响 ——不同处理经济效益分析比较 5.1.3 试验结论和建议
2.5
肥料肥效试验报告基本要求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4.4 试验报告撰写 4.4.1 试验来源和目的 4.4.2 试验时间和地点 4.4.3 材料与方法 ——供试土壤 ——供试肥料 ——供试作物 ——试验方案和方法 4.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不同处理对作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投入产出比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4.4.5 试验结论 4.4.6 试验执行单位、主持人
重复
“金正 1 大”缓 2 控释肥 3
X
配方肥 1
2
3
X
常规施 1

2
3
X
苗高 cm 48.1 48.3 47.7 48.0 47.9 48.4 47.4 47.9 46.9 47.1 46.4 46.8
拔节期 叶色 叶片
数 黑绿 7.2 黑绿 7.2 黑绿 6.9 黑绿 7.1 黑绿 6.9 黑绿 7.2 黑绿 6.8 黑绿 7.0 绿色 6.8 绿色 6.9 绿色 6.8 绿色 6.8
重复
“金正大” 1 缓控释肥 2
3
X
配方肥
1
2
3
X 常规施肥 1
2 3 X
亩穗数
4150 4150 4150 4150 4150 4150 4150 4150
4150 4150 4150 4150
穗粒数
485.6 490.5 485.2 487.1 482.1 485.4 479.9 482.5
465.4 464.7 467.4 465.8
株高 cm 264 268 271 267.7 261 258 267 262 254 259 260 257.7
成熟期
茎粗cm 叶色 穗粗 cm
2.7
黑绿 6.1
2.8
黑绿 6.0
2.9
黑绿 6.1
2.8
黑绿 6.1
2.6
绿色 5.9
2.7
绿色 6.0
2.5
绿色 5.9
2.6
绿色 5.9
2.4
黄绿 5.8
5.2试验报告要求 试验报告必须于作物收获考种后十日内完成,
试验主持人签名,一式三份报上委托试验单位。
田间试验报告 1.试验来源和目的 2.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时间和地点 ——供试土壤分析 ——供试肥料 ——供试作物 ——试验设计和方法 3.试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肥料种类、特点和功效选择项目: ——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作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处理的投入产出比 ——品质效果评价 ——抗逆性效果评价 ——土壤改良效果评价 4.试验结论 5.试验承担单位(盖章)、主持人(签字)。
株高 cm 264 268 271 267.7 261 258 267 262 254 259 260 257.7
成熟期
茎粗cm 叶色 穗粗 cm
2.7
黑绿 6.1
2.8
黑绿 6.0
2.9
黑绿 6.1
2.8
黑绿 6.1
2.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绿色 5.9
2.7
绿色 6.0
2.5
绿色 5.9
2.6
绿色 5.9
2.4
黄绿 5.8
重复
“金 1
正大”2
缓控 释肥
3
X
配方 1 肥2
3
X
常规 1 施肥 2
3
X
苗高 cm 48.1 48.3 47.7 48.0 47.9 48.4 47.4 47.9 46.9 47.1 46.4 46.8
拔节期 叶色 叶片
数 黑绿 7.2 黑绿 7.2 黑绿 6.9 黑绿 7.1 黑绿 6.9 黑绿 7.2 黑绿 6.8 黑绿 7.0 绿色 6.8 绿色 6.9 绿色 6.8 绿色 6.8
2.5
黄绿 5.7
2.4
黄绿 5.7
2.4
黄绿 5.7
秃尖 cm 0.3 0.2 0.2 0.23 0.5 0.4 0.6 0.5 1.0 0.9 1.1 1.0
“通过调查记载可以看出,施用“金正大”缓 控释肥的处理,拔节期苗高、叶色、叶片数均优 于常规施肥的处理,而其他两个处理之间差别不 明显。到了成熟期,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的 处理,植株生长健壮,茎杆粗壮,比施配方肥的 茎粗0.2cm,比常规施肥的茎粗0.4cm,增强了抗 倒伏能力”。
千粒重 (克)
295.1 289.8 292.6 292.5 290.1 287.5 288.6 288.7
279.4 275.8 281.3 278.8
1、领会透彻试验方案,为什么这么设计,为什么 如此操作
2、让数据为试验目的服务,利用数学统计对结果 进行量化描述,提高试验报告的技术水平
试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目的选择项目: ——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作物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处理的投入产出比 ——品质效果评价 ——抗逆性效果评价 ——土壤改良效果评价
1.试验来源和目的
2003-2004年XX省“爱密挺”蔬菜试验示范总结
XX省试验于2003年10月安排在XX无公害蔬菜 基地高效示范园日光温室内。供试土壤为褐土; 供试黄瓜品种为新世纪,2003年10月5日温室育 苗,黑籽南瓜嫁接;前茬作物为油麦菜,产量水 平为1500kg/亩。
(一)试验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金正大缓控释肥在XX市XX区玉米上的田间试 验示范报告
为验证“金正大”缓控释肥在玉米上施 用的增产效果,今年我站在XX区布置了玉米 试验示范.
处理一、亩底施“金正大”缓控释肥(2010-15)25公斤 处理二、亩底施配方肥(20-10-15)25公斤 处理三、常规施肥(亩追施尿素25公斤) 小区随机排列,3次重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