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老行当博物馆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传统工艺结构在展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榫卯博物馆为例

传统工艺结构在展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榫卯博物馆为例
视觉设计
ART EDUCATION RESEARCH

摘 要:该文作者通过对传统工艺结构——桦卯的研究,探索传统工艺结构的功能和构成形式,以及展览文物 口
的时代特征、艺术特性;并通过对桦卯工艺博物馆的展示设计研究,旨在以桦卯的形态设计博物馆,使桦卯工艺深 沈

入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让桦卯工艺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推广。 关键词:传统工艺结构 功能形态 桦卯博物馆

早在新石器时期,河姆渡人已在建筑上使用樺卯工艺;春秋 位,整体牢固完整。如,在展区的实物展示部

战国时期,人们将樺卯工艺从建筑沿用到家具;秦汉时期,樺卯 分,利用樺卯工艺中的直材交叉结合打造展
样式发展趋于成熟,出现了樺卯砖、企口砖、楔形砖等丰富结构; 架,承载展品的木托可在展架上任意移动。可

隋唐时期,樺卯、家具和建筑发展同时进入鼎盛时期,高型家具 迅速发展,木构建筑精密坚实;宋元时期,宋代美学发展到了巅
2.形态分析 (1) 形态的造型语言
不同的樺卯形态给人不同的感觉。圆形给人圆润和谐之
的部分室外空间覆盖,微微拱起的凹凸构件不仅起到了装饰天 感,方形给人稳定严肃之感。展厅顶部、展架等多为方形,给人
花与结构的作用,而且与建筑表面完美呼应。
稳定可靠之感;而休息座椅皆为圆形,给人亲切和谐之感。
二、 樟卯在展示设计中的功能分区与形态应用
一、 樺卯工艺的发展现状
用、拆分、变形、重复等手段设计博物馆内的吊 顶、展示道具、陈设等。镂空隔断和通透玻璃 的有机结合,在分隔区域的同时,将相邻空间 联系起来。
(2) 展具设计 樺卯简洁的造型,不仅能够突出展品的效 果,而且能够很好地结合展品的信息、色彩、功
卯 博

古建筑毕业设计

古建筑毕业设计

古建筑毕业设计
古建筑毕业设计可以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古建筑保护与修复设计:选择一个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通过调研和分析其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结构特点等,提出合理的保护和修复方案,包括建筑元件的修复、材料的选择、防水处理等。

2. 古建筑再利用设计:选择一个废弃或闲置的古建筑,通过设计改造,使其具有新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如将废弃的庙宇改造成艺术馆、将废弃的官衙改造成博物馆等。

3. 古建筑的景观规划与设计:以古建筑为基础,设计周边的景观环境,包括庭院、围墙、门楼、街道等,使其与古建筑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考虑景观元素的布局、植物配置、材料选择等。

4. 古建筑的室内设计:以古建筑为背景,设计其内部空间的布局、装饰、家具等,使其与古建筑的建筑风格相匹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5. 古建筑的文化旅游开发设计:以古建筑为核心,设计周边的文化旅游设施,包括参观路线、展示陈列、停车场、商业设施等,为游客提供舒适便利的旅游体验。

以上仅为一些古建筑毕业设计的例子,具体的设计内容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选择。

古建展馆建筑设计方案模板

古建展馆建筑设计方案模板

古建展馆建筑设计方案模板项目名称:古建展馆建筑设计方案项目描述:古建展馆作为传承和展示古代建筑文化的场所,需要具备与古建筑相匹配的设计元素和风格。

本文将提供一个古建展馆建筑设计方案模板,以供参考。

1. 设计理念:古建展馆的设计理念应突出古代建筑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同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以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展览空间。

设计方案应充分考虑古建馆的功能需求,如展示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文化背景等。

2. 建筑外观:(1) 建筑形式:可采用传统的庭院式建筑形式,或是结合现代建筑语言的展馆式建筑形式。

(2) 建筑材料:应选择与古建筑相符合的材料,如青砖、木材等,并可运用现代建筑材料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 外墙装饰:可使用传统的粉刷、雕刻等技法以彰显古建筑的特色,同时可将一些现代建筑装饰元素融入其中。

3. 室内空间:(1) 展览区域:应根据展览内容进行分区,创造出不同的展览空间氛围,并结合灯光设计以突出展品的特点。

(2) 参观流线:设置合理的参观流线,确保参观者能够便利地浏览展厅和展品,并提供必要的导览设施。

(3) 多功能区域:除了展览区域,还应提供多功能区域,如教育培训区、休息区等,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参观者。

4. 建筑布局:(1) 整体规划:根据古建展馆的功能需求,合理规划建筑布局,确保空间的完整性和通畅性。

(2) 考虑环境因素:如地形、气候等,进行合理的建筑布局,以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5. 照明设计:(1) 自然光利用:充分利用自然光,设计大面积的采光窗,让展区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线。

(2) 人工照明设计:根据展览内容,采用合适的照明方式和照明设备,以突出展品的艺术效果,并提供适宜的参观环境。

6. 改善无障碍设施:为了确保古建展馆适应所有群体的访问需求,应设计并合理设置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无障碍卫生间等,以便残障人士和老年人能够便利参观。

7. 绿化和景观设计:在古建展馆周围设置绿化带,与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融为一体,创造出舒适的参观环境。

博物馆建筑设计实例图文

博物馆建筑设计实例图文
六、博物馆设计要点
1、现代博物馆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总体布局:建筑紧凑布局,用地留有余地; • 内部空间:高大空间具有较好的应变可能; • 灵活性实现的手段:优先采用双向全框架及其它大跨结
构体系;标准化、通用化的轻质幕隔结构体系;人工照 明;考虑设备安装和拆换可能性。
• 2、总平面布置
• 第2.0.2条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 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
• 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小型馆若与其它建 筑合建,必须满足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并自成 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
• 三、馆区内宜合理布置观众活动、休息场地;
• 四、馆区内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若职工生活 用房毗邻馆区建筑布置,必须加以分隔,并各设 直通外部道路的出入口;
6、保存环境: • 它的研究客体是物。目的在于找出藏品损害的原因,提出
预防措施,延缓损坏过程。
• 藏品保存必须防止三种变化:环境的变化(温湿度、空气 污染、灰尘等)、内部的变化(生物学的物理的化学的)和人 为的变化(运输、处理等)。
• 通常,主要工作是控制温湿度和有害气体等的允许范围。 全面的空气调节是创造理解保存环境的最佳手段。此外, 红外线和电子监控报警系统等亦得到大量运用,有效防止 了藏品损坏的人为因素。
建筑造型设计不能仅从形式美的原则出发,还必须综合考虑设计中的 各种因素,如文化、功能、环境等,其主要的构思点主要归纳为五点。
文化内涵与地域特色 博物馆建筑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意味,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
功能,将传统文化理念、意向通过概括、隐喻、抽象等手法体现在 博物馆的造型中,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鸣,创造出为人们所认 同的“地方性”的建筑形式,是博物馆建筑常用的构思方式

传统文化的传承博物馆设计

传统文化的传承博物馆设计

传统文化的传承博物馆设计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和艺术表达。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博物馆作为展示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博物馆设计,从空间布局、展品陈列和体验交互等方面分析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有效传递传统文化的博物馆环境。

一、空间布局传统文化的传承博物馆设计中,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博物馆应该考虑到不同展览区域的连贯性,以便观众能够有一个流畅的参观体验。

其次,要尽量区分不同展览区域的功能,比如古代器物区、传统服饰区等,以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最后,要考虑观众的参观需求,提供足够的休息区、导览区和互动体验区,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和学习传统文化。

二、展品陈列展品陈列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博物馆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为了更好地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博物馆应该注重展品的选取和陈列方式的独特性。

首先,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品,包括书法、绘画、剪纸等,以便观众能够通过观赏这些作品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与意义。

其次,应该注重展品的陈列方式,比如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进行展示,采用仿古风格的展架和展示场景,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氛围。

三、体验交互传统文化的传承博物馆设计应该注重观众与展品之间的交互体验。

观众参观博物馆的目的不仅仅是查看展品,更希望通过互动的方式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体验。

因此,博物馆应该提供一系列的互动设施和活动,比如书法写作体验、音乐演奏互动等,让观众能够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此外,博物馆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比如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导览等,为观众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方式。

总之,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博物馆设计中,空间布局、展品陈列和体验交互都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观众可以在一个流畅的环境中参观和学习传统文化;通过精心选择和陈列的展品,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丰富的体验交互,观众可以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互动。

古化石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

古化石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

古化石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古化石博物馆是一个特殊的博物馆,专门收藏和展示与化石有关的文物和资料,包括化石标本、古生物模型和化石化石化石,以及与其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历史文化遗产。

在建筑设计方案中,需要考虑展示、保护和传播化石文化的特殊性和独特性。

以下是一个古化石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的简要示例。

首先,古化石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应该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

建筑外观可以采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化石的特点进行创意。

例如,可以设计成大型化石的形状或使用石材和玻璃材料,以呈现出古老和神秘的感觉。

此外,可以在建筑外墙上雕刻或点缀一些化石的图案,为整个建筑增添一种学术和历史的氛围。

其次,建筑内部的展示空间和布局需要合理安排。

博物馆可以分为多个展厅和陈列区,分别展示不同时期和类型的化石。

每个展厅可以根据主题和展览内容进行设计,比如地质时代、不同地区的化石、古生物的进化过程等等。

展厅内可以设置不同大小的展示柜和展示墙,用于陈列化石标本和模型。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科学实验室和研究区域,供学者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和交流。

另外,博物馆的空间和环境需要优化展示化石的效果。

可以通过合理的光线设计、展品的摆放和环境的氛围营造,将化石展示得更加生动和真实。

例如,可以利用天窗或玻璃屋顶引入自然光,使化石看起来更加明亮和自然。

同时,可以利用照明设备和投影技术进行灯光表演和影像展示,增强观众的参观体验。

此外,博物馆的设施和服务也需要考虑。

可以设置观众休息区、咖啡厅和礼品店等设施,为观众提供舒适的休息和购物环境。

同时,应该提供足够的导览和解说服务,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化石的知识和历史。

可以设计交互式的展览和多媒体设备,提供丰富的展品信息和互动体验。

最后,博物馆的安全和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化石是珍贵的文物和遗产,在展示和保护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防护措施。

可以采用特殊的展柜和展览技术,保护化石免受外界环境和触碰的损害。

博物馆应该设置监控系统和安全人员,确保展览和观众的安全。

历史博物馆设计方案

历史博物馆设计方案

历史博物馆设计方案历史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它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和学习过去的历史,还能让人们体验历史的魅力。

一个成功的历史博物馆设计方案应该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展品陈设、空间布局、互动体验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展品陈设是历史博物馆设计的核心。

优秀的博物馆设计方案应该能够合理地展示展品,并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赏和学习体验。

展品的陈设可以通过整齐的展柜、合适的灯光和良好的展览说明来实现。

陈设布局应该合理分配不同展区的展品,确保观众能够有序地浏览,同时也要给观众一定的参与感,鼓励他们主动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

其次,空间布局是历史博物馆设计不可忽视的部分。

一个好的空间布局可以增加观众的舒适度和参与度。

博物馆设计方案应该根据展览内容和观众流量合理划分不同的展厅和展区,同时留意观众导览系统和休息区的设计。

在交通流线方面,应该合理设置入口和出口,并确保观众能够方便地从一个展品区域过渡到下一个展品区域。

再次,互动体验是历史博物馆设计方案中的一个重要要素。

通过互动展示方式,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互动体验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触摸屏、虚拟现实等方式实现。

此外,设计方案也可以考虑通过工作坊、讲座和表演等方式提供更多的互动体验,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历史文化中。

最后,可持续发展也是历史博物馆设计方案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应该注重环保和资源利用,同时也注重社会责任。

在设计方案中应该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和水资源,使用环保材料,并注重博物馆的社会责任,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历史文化的盛宴。

综上所述,一个成功的历史博物馆设计方案应该综合考虑展品陈设、空间布局、互动体验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合理的考虑和处理,才能够真正实现历史博物馆的宗旨,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并体验历史的魅力。

历史文化博物馆 (毕业设计作品完整版)

历史文化博物馆 (毕业设计作品完整版)
,道的,成审师悉养这 快路火感熟查们心,四 乐。炬谢,。 指感年 健愿照老从我对导谢来 康您亮师无们我,老学 幸桃了,知从毕感师校 福李我您走幼业谢们对 永满前用向稚设评对我
·
历史文化博物馆
工图
施工图
施工图
施工图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效果图部分
结束语
远天进教文走计委我的感 。下的育明向的老的培谢

老字号博物馆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201108

老字号博物馆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201108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Ⅲ》课程设计任务书京城老字号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的1.巩固和发展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在掌握建筑设计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中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提高综合把握影响建筑的社会、环境、经济、技术、文化、功能等诸多因素的能力。

2.关注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该建筑作为文化类型的建筑,具有社会、文化方面的象征意义。

应结合具体地段,发掘建筑在文化和艺术上的特点和潜力。

3.培养建筑设计的创意能力设计的任何前提条件,都有可能成为创造的契机。

希望在设计中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巧妙利用各种设计的要素,在满足建筑功能和文化性要求的同时,设计出具有创意的形式和空间。

二、设计任务概况1.前言博物馆建筑是供搜集、保管、研究、陈列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实物与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是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自然标本的储存场所,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科学研究,用现代化的陈列方法对科学技术与文化进行展示陈列,以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文化基地。

博物馆建筑除对藏品进行收集、整理、科学研究、组织陈列外,还肩负着对各种文物、古迹、文化遗存的收集、保护和发掘的任务。

因此,藏品的收集保管、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就成为了博物馆建筑的三大中心任务。

由于各博物馆的类型与性质的不同,其使用功能各有侧重。

2.设计任务概况“老字号”是指历史悠久,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我国老字号主要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医药、服务等行业,是我国商业文明的光辉成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目前北京市有老字号企业近300家,老字号在拉动消费需求、展示古都风貌、倡导商业文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这句旧时流行于北京城的顺口溜反映出当时的消费时尚,也表明品牌消费和品牌崇拜左右着人们的消费行为。

博物馆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概述

博物馆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概述

博物馆建筑设计及结构设计概述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博物馆框架结构摘要:此次的博物馆设计的用地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博物馆主题为“黑水国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属于文化类的建筑,对于空间的品质与场所感是设计重点。

主要的功能有门厅接待、展览区、藏品库以及办公管理用房。

在立面的设计方面主要是表达出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感。

为满足平面灵活布置的要求,建筑采用框架结构。

屋顶天窗出采用平板网架结构。

通过博物馆建筑的设计,掌握和了解博物馆建筑的使用功能,已经框架结构和网架结构的基本知识及使用范围。

1.建筑设计部分1.1建筑设计类型:展览型建筑---遗址博物馆1.2建筑设计的背景及周围环境:此次的博物馆设计的用地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博物馆的主题定位黑水国遗址博物馆。

黑水国遗址位于张掖西北12.5公里处,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10公里,是新石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

因傍黑河故名黑水国黑水国分南北两城相聚两公里。

图1黑水国遗址1 图2黑水国遗址21.3建筑设计原则博物馆建筑属于文化建筑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以一定的主题展示某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时博物馆建筑业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向社会公众传播某种方面的的知识,并且也是为市民提供休闲的交往空间的一个场所。

所以博物馆类型的建筑,应该除了要满足合理的交通流线,方便的使用外,对建筑的精神性场所感的构筑也尤为主要。

空间的品质,营造的氛围均是博物馆设计的重点内容。

1.4建筑设计思路概述1.4.1建筑总平面此次基地的面积为3150㎡,建筑面积为4200㎡,建筑占地面积为1488㎡,容积率0.77。

建筑主入口在南侧的道路,次入口为北侧到路。

1.4.2 建筑平面功能及流线分析通过对建筑功能及流线的分析,本方案博物馆建筑总面积为4200平方米。

建筑共有4层,其中三层在地上,一层在地下。

建筑总高度为16m。

主要的功能有门厅接待、展览区、藏品库以及办公管理用房。

入口门厅兼接待处约100㎡,主要用作是对游客进行引导,方便其进入各自不同的展区,并且具有人流的集散作用。

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

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第一篇: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任务书博物馆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述中国北方某历史文化名城在近些年来经考古工作出土数量众多文物,原有博物馆规模和设施都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经政府研究决定,易地另建博物馆新馆。

新馆规模控制在5000㎡,(±5%)。

二、用地概况该项目地处该市规划的文化中心区中心广场东侧,该地段南临城市干道(宽36m),其余三面为次干道(宽皆为24m)。

占地1.0h㎡,东西长105m,南北宽96m。

地段南面隔路为城市水系,西面隔路为中心广场,北面隔路为政府办公楼,东面隔路为科技馆。

该地段地势平坦。

三、规划设计要求1.设计规范要求。

查阅并严格遵守下列规范中的有关条款:(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3)参考《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2.规划建筑退让东西两侧道路红线各不得小于10m,退让北侧道路红线不得小于8m。

3.建筑密度不大于40%。

4.规划建筑高度不得大于18m。

5.规划布局应与中心广场相对话。

应充分考虑博物馆不同出入口与城市环境的有机关系;组织好室外广场的人流与车流以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停放。

6.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7.配建停车位控制指标:机动车泊位:不少于8辆/1000㎡建筑面积;自行车泊位:不少于30辆/1000㎡建筑面积。

四、建筑组成及设计要求1.展览区 2300㎡,(1)地方历史陈列厅400㎡;(3)珠宝玉器陈列厅400㎡;(4)陶瓷器陈列厅400㎡;(5)民间艺术陈列厅400㎡;(7)临时展览厅300㎡;(8)报告厅240㎡;(9)接待50㎡;(10)保安室30㎡;(11)讲解员休息室30㎡;(12)展具储藏间50㎡。

2.服务区200㎡,(1)商店150㎡;(2)售票处30㎡(可设在大门处);(3)门卫20㎡(可设在大门处)。

主题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

主题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

主题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博物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设施,是展示历史、艺术和科学的场所。

在设计方案中,建筑师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博物馆的功能需求、建筑风格、展览布局和可持续性等。

下面将介绍一个关于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的示例。

该博物馆位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心,周围环绕着独特的建筑和风景名胜。

设计师的初衷是在保留城市历史特色的同时,打造一个现代化、开放式的博物馆空间,以吸引游客和展示丰富的文化资源。

首先,设计师决定采用保留和修复现有建筑物的方式。

博物馆所在的建筑物是一座古老的工厂,具有独特的工业风格。

设计师将保留和修复这座建筑,并将其与现代化的建筑元素相结合。

这不仅能够保留城市历史的痕迹,还能为参观者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

其次,设计师将博物馆的功能需求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博物馆不仅需要展览空间,还需要包括办公区域、活动室和教育工作坊等功能区域。

设计师将这些功能区域分布在建筑内部,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连通性,使游客能够轻松地找到所需的空间。

此外,为了提升游客体验,设计还考虑了博物馆的开放性和互动性,增加了休息区和室外花园等设施。

在建筑风格方面,设计师考虑到了城市的历史氛围。

他们选择了一种现代建筑风格,与周围的建筑和景观相协调,但又不失独特性。

设计师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和钢结构,使建筑看起来轻盈而现代。

此外,设计师还注重细节的处理,运用了传统建筑元素,如雕塑和陶瓷等,以增强博物馆的艺术氛围。

可持续性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考虑因素之一。

设计师在方案中应用了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材料。

例如,博物馆采用了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筑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和冷却等用途。

此外,设计师还注重了建筑的保温和通风效果,以减少能源的消耗。

总之,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功能需求、建筑风格、展览布局和可持续性等。

这个示例方案采用了保留和修复现有建筑、注重功能需求和开放性、兼顾历史和现代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

某博物馆结构设计

某博物馆结构设计

第50卷 增 刊 建筑结构Vol.50 S2某博物馆结构设计杨 飞,胡洁婷,李明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4)[摘要] 某博物馆为钢框架体系,由多组不同跨度和高度的钢拱结构组合而成。

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且属于特别不规则结构,需进行性能化设计,分析过程中采用YJK 和MIDAS GEN 两种软件进行了对比。

根据分析结果对薄弱环节及关键构件采取了相应的加强措施,保证结构安全。

[关键词] 钢框架体系;拱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程分析;关键构件中图分类号:TU3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8X(2020)S2-0085-04Structural design of a museum YANG Fei, HU Jieting, LI Mingjuan(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44, China)Abstract: A museum is a steel frame system composed of multiple sets of steel arch structures with different spans and heights. The design service life is 100 years, and it belongs to a particularly irregular structure.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is required. During the analysis, two softwares, YJK and MIDAS GEN, were used for comparis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corresponding strengthening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for weak links and key components to ensure structural safety. Keywords: steel frame system; arch structure;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time-history analysis; key structural member1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四川省,总建筑面积约为2.4万m 2,地上三层,地下一层。

非遗展示馆空间设计论文

非遗展示馆空间设计论文

非遗展示馆空间设计论文提纲:一、非遗展示馆空间的设计原则二、非遗展示馆空间的功能划分三、非遗展示馆空间的人流布局四、非遗展示馆空间的展陈设计五、非遗展示馆空间的照明设计一、非遗展示馆空间的设计原则非遗展示馆是为了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建立的,其空间设计需要充分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同时也需要考虑参观者的体验。

以下是非遗展示馆空间设计的原则。

1、展现文化特色。

非遗是人类文化的主体和载体,它是由人类特殊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共同形成的文化现象。

在设计中,应从文化特色方面入手,坚持突出非遗元素,展现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

2、提升参观体验。

展示馆的空间应该注重参观订单体验,体现情境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要出色的体现人与参展文物的互动,同时也应适当提供互动工具。

3、注重对环境影响。

非遗展示馆的环保要求很高,应该力求装修、材料、设备等方面均符合环保要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展示和保护的平衡。

非遗展示馆的展示与保护的关系比较敏感,因此在空间设计中应该真正意义上的考虑及坚持保护和展示的平衡,提升展示文物的价值和魅力。

二、非遗展示馆空间的功能划分非遗展示馆的空间划分应综合考虑展示、互动、配套服务等多个因素。

在此基础上,应确立基本的功能布局,如前台、接待区、展厅、活动区等。

以下是空间功能的划分。

1、前台:前台是参观者、工作人员的接待区域,需要具备文化氛围与趣味元素。

接待区要体现非遗文化特色,以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服务。

2、展厅:展厅是非遗展示的核心区域,应按照基本展示规则和展示需要的装修、配套服务和环境要求划分空间。

在展厅中,可以设置高科技互动装置,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3、活动区:非遗展示馆应该体现非遗文化的特性和趣味性。

活动区通常是为游客提供互动机会、展示表演、演讲等活动,以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印象。

4、休闲区:游客在走完全馆的展览之后,需要进入休闲区域,将身心放松,这里可以安排一些小吃、书店、饮品等娱乐设施,让游客得到舒心的放松。

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

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

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博物馆的建筑设计方案提供一个全面的概述。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场所,不仅需要提供恰当的展览空间,并体现与展品相匹配的建筑风格,还需兼顾游客的参观体验。

因此,本设计方案将关注以下几个重点:博物馆建筑的功能布局、建筑风格的选择、展览交流空间的设计以及环境友好的建筑材料的选择。

2. 功能布局博物馆的功能布局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

本设计方案将博物馆的功能布局分为以下几个区域:2.1 展厅区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是展示和陈列文物和艺术品。

因此,展厅将占据博物馆的主体空间。

展厅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展品进行划分,以提供不同风格和氛围的展示空间。

此外,展厅区还需要考虑人流量、防盗、防火等安全设施。

2.2 教育区博物馆旨在向公众传播文化知识,因此教育区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区应该包含多功能教室、电影放映厅和讲座厅等。

这些区域将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以满足不同年龄和兴趣的公众需求。

2.3 行政办公区博物馆的运营需要一个行政办公区域,用于管理博物馆的日常事务。

行政办公区应该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区和储藏室等。

此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行政办公区还应提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

3. 建筑风格选择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应该与展示的文物和艺术品相协调,同时也需要注重当地文化和历史的融入。

本设计方案推荐以下几种建筑风格:3.1 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以简洁的几何形状和大量的玻璃为特点,使建筑与环境相融合。

这种风格适合展示现代艺术品和前卫的创作。

3.2 古典风格古典风格以对称、比例和装饰元素为特点,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传统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这种建筑风格适合展示古代文物和艺术品。

3.3 区域特色风格如果博物馆位于具有独特区域文化特色的地区,可以考虑采用区域特色风格。

这种风格将使博物馆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增添独特的魅力。

4. 展览交流空间设计展览交流空间设计旨在提供一个舒适和互动的参观体验。

毕业设计垂直循环立体博物馆设计

毕业设计垂直循环立体博物馆设计

毕业设计垂直循环立体博物馆设计1. 简介这份文档旨在介绍毕业设计项目-垂直循环立体博物馆的设计方案。

垂直循环立体博物馆是一种创新的建筑概念,将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为垂直层叠的结构,使参观者能够在不同高度和角度观赏展品。

该设计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充满惊喜和多样性的参观体验。

2. 设计理念- 利用垂直空间:垂直循环立体博物馆通过设计多个楼层和连接通道,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并创造出不同的展示主题和氛围。

- 循环参观路线:博物馆内设置循环参观路线,使参观者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逐层参观,同时也可以选择跳跃性参观,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感兴趣的展品。

- 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博物馆的每一层都采用不同的展示方式,例如传统的展览柜、交互式展示、VR体验等,以吸引不同类型的参观者。

- 人与空间的互动:在博物馆内,设置休息区和观景点,使参观者可以在欣赏展品的同时,感受空间的美感和舒适。

3. 建筑设计- 垂直结构:博物馆的建筑结构采用垂直层叠的形式,每层之间通过楼梯、电梯和滑道等垂直通道相连,确保参观者能够方便地到达每一层。

- 开放式平台:在博物馆的不同层次设置开放式平台,供参观者休息、观景和进行互动活动。

- 智能系统:博物馆内应用智能系统监控展品的运行状态,并提供多媒体导览设施,为参观者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

4. 展示设计- 多样化的展示主题:博物馆的每一层设有独特的展示主题,涵盖艺术、历史、科学等多个领域,为参观者提供全方位的文化体验。

- 创新展示方式:除了传统的展览柜陈列方式,博物馆还引入交互式展示、虚拟现实技术、实物模型等创新的展示方式,增加参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 参观体验的个性化:博物馆将根据参观者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参观体验,例如根据兴趣偏好为参观者推荐展示内容等。

5. 结语垂直循环立体博物馆设计方案是一个创新而又充满想象力的毕业设计项目。

通过充分利用垂直空间、循环参观路线和多样化的展示方式,该设计方案旨在为参观者提供一个独特、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博物馆体验。

博物馆毕业设计

博物馆毕业设计

博物馆毕业设计博物馆毕业设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任务。

在我看来,一个成功的博物馆毕业设计需具备以下几个关键因素:首先,设计的博物馆需与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相符。

近年来,博物馆开始更加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

一个优秀的博物馆毕业设计应该融入现代科技,采用智能化和虚拟化技术,以提供更好的观展体验。

例如,可以采用增强现实技术来呈现历史场景或文物重现,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魅力。

其次,设计的博物馆需具备独特的主题和风格。

在众多博物馆中脱颖而出,需要有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主题。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文化底蕴或独特价值的领域,例如某个历史时期、某个特定的民族文化等等。

同时,设计的博物馆还应该注重其建筑和展陈风格的设计,以实现与主题的统一。

再次,设计的博物馆应注重教育与普及。

博物馆既是展示文物和历史的场所,也是人们学习和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观众的教育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教育活动和资源。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互动展示区域,让观众能够亲自参与和体验历史文化,以增加他们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最后,设计的博物馆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博物馆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展陈物品和空间的规划,还需要考虑展览的更新和维护等方面。

在设计中,应该结合博物馆的预算和资源情况,为其未来的运营和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策略。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确保博物馆的持续运营和发展。

总的来说,一个成功的博物馆毕业设计需要符合现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具备独特的主题和风格,注重教育与普及,以及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一座有着独特魅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设计作业

博物馆建筑设计作业

博物馆建筑设计作业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保存场所,其建筑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功能布局:博物馆的功能包括陈列展览、收藏、学术研究、教育
活动等。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不同功能区域的布局,确保流线顺畅、展览空间充足,并提供足够的存储和保护设施。

2. 展览空间设计:博物馆的展览空间需要考虑到展品的大小、数量
以及观众的流动,以展示和保护文物和艺术品。

灯光、展台、展架、展示墙的设计都需要协调,以便清晰展示展品并提供良好的观赏体验。

3. 环境控制:文物对环境的要求严格,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光照
以及空气品质等因素。

建筑设计中需考虑采用恒温恒湿系统、防紫外线玻璃、空气净化设备等,以保护展品不受损害。

4. 安全保护:博物馆建筑需要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来确保展品和参观
者的安全。

这包括安全防火系统、监控系统、安全出口和紧急疏散通道的设置等。

5. 形式与风格: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可以根据所展示的内容和文化背景来确定。

传统的建筑风格或现代风格都可以用来突出展品或者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建筑形式也可以体现出博物馆的特殊性和独特性。

6. 可持续性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可持续性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采用高效的能源系统、可再生材料、雨水收集和利用、绿色屋顶等设计都是可以推动博物馆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以上是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一些要点,具体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博物馆的规模、预算、地理位置等因素。

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并与专业建筑师或设计团队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老行当博物馆结构设计毕业设计目录1 建筑工程概况 (1)1.1 工程地质勘探资料 (1)1.2 气候条件 (1)1.3 地震烈度 (1)1.4 结构设计资料 (1)1.5 主要构件建筑做法 (1)2 结构设计 (2)2.1 建筑材料的选用 (3)2.2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 (4)2.3 竖向荷载计算 (5)2.3.1 竖向荷载总图 (5)2.3.1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力计算 (11)2.3.3 活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18)2.4 横向风荷载作用 (23)2.5 水平地震作用 (30)2.6 横向框架力组合 (38)2.6.1 框架梁力组合 (38)2.6.2 框架柱力组合 (43)2.7 截面配筋设计 (50)2.7.1 框架梁 (50)2.7.2 框架柱 (54)2.7.3 楼板设计 (60)2.8 基础设计 (63)2.8.1 选择基础材料 (63)2.8.2 选择基础埋置度...................................................................... . (64)2.8.3 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64)2.8.4 初步选择基底尺寸 (64)2.8.5 验算持力层地基承载力 (65)2.8.6 计算基底净反力 (66)2.8.7 基础高度 (66)2.8.8 变阶处抗冲切验算 (67)2.8.9 配筋计算 (68)参考文献 (72)致谢 (73)1 建筑工程概况1.1 工程地质勘探资料地表填土为0.25m,填土下为1.3m厚的亚粘土层,承载力设计值为250KN/m2;再下层为1.5m中砂层,承载力设计值为320KN/m2;再往下为基岩,承载力设计值为400KN/m2。

地下水位在中砂层顶面。

冻土深度按照附表说明中实际建设区域的情况确定。

1.2 气候条件基本风压为: W0=0.45kN/m[1]。

基本雪压为: 0.5KN/㎡1.3 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6度[2]。

场地类别为Ⅱ类1.4 结构设计资料结构设计题目为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框架柱平面布置图如图1-1所示相关尺寸为:a=6600mm,b=2500mm,c=6600mm。

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层数为6层,标准层高为3.6m,底层高4.2m,建筑总高度22.2m。

1.5 主要构件建筑做法(1) 屋面做法刚性防水层:40厚C20防水细石混凝土;隔离层(干铺玻纤布或低强度等级砂浆)一道0.1厚; 防水层:a.1.2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保温层: 40厚(最薄处)1:8(重量比)水泥珍珠岩找坡层2%;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 楼面做法○115厚水磨石面层;○2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3 1.5厚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防水层;○420厚1:3水泥砂浆抹平;○560厚LC7.5轻骨料混凝土填充层并找坡; ○6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3) 墙做法墙涂料:○17厚1:2.5水泥砂浆压实赶光;○27厚1:3水泥砂浆找平扫毛 ;○37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 ;○4砖墙(4) 外墙做法陶瓷锦砖(马赛克):○1用5厚1:1水泥细砂浆粘贴,擦缝材料擦缝;○2刮水泥膏结合层;○36厚1:2.5水泥砂浆找平;○49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或划出纹道;○5砖墙。

图1-1 框架柱平面布置图2 结构设计2.1 建筑材料的选用混凝土:梁、柱混凝土强度采用)mm 43N .1f ,mm 3kN .14f (C -2t -2c 30⋅=⋅=。

钢筋:梁、柱纵向受力钢筋均采用HRB335,箍筋及其他用筋采用HPB235墙体:外墙和墙采用普通砖墙,重度-2m kN 19⋅=R 。

窗户均采用铝合金窗,门采用钢门和木门。

墙体厚度:外墙240mm ;墙和隔墙为180mm 。

楼面及屋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150mm ,梁截面高度按跨度的1/812/1~估算,尺寸见表2-1:表2-1 梁截面尺寸(mm )柱截面尺寸可根据式c N f ][NA c μ≥[2]估算,因为抗震烈度为6度,总高度24m ≤,博物馆属于乙类建筑,查GB50011-2010表6.1.6可知该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三级,查表GB50011-2010表6.3.6得其轴压比限值85.0][N =μ。

柱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n g F N •••=β,F 为简支状态下柱的负载面积,g 为折算在单位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以近似取-2m 14K N ⋅,n 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β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中柱取1.25。

由公式可得第一层柱截面面积为:边柱 23c m m 21345814.385.0610143.32.73.1A =⨯⨯⨯⨯⨯⨯≥ 中柱 23c m m 28299414.385.06101455.42.725.1A =⨯⨯⨯⨯⨯⨯≥ 取柱截面为正方形,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本设计框架柱截面尺寸取值均为550mm 550mm ⨯。

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标高-2.0m ,室外高差定为-0.45m 。

2.2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梁的线刚度计算:对于中框架梁:02I =I ;对于边框架梁:05.1I =IAB(CD)跨梁: 24371068.36.6126.03.01035.1m kN l E i c ⋅⨯=⨯⨯⨯⨯⨯=I = BC 跨梁: 24371096.125.2126.03.01032m kN l E i c ⋅⨯=⨯⨯⨯⨯⨯=I = 柱的线刚度计算:底层柱: 24371045.52.41255.055.0103m kN l E i c ⋅⨯=⨯⨯⨯⨯=I = 标准层柱: 24371035.66.31255.055.0103m kN l E i c ⋅⨯=⨯⨯⨯⨯=I = 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图2-1 一榀框架(○6号轴线)结构计算简图2.3 竖向荷载计算2.3.1 竖向荷载总图(1)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4]○1屋面(不上人)找平层:40mm 厚1:3水泥砂浆找平 280kN/m .0040.020=⨯防水层:(刚性)40厚C20细石混凝土 20kN/m .1 防水层:(柔性)1.2mm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 2kN/m 170.00012.041=⨯ 保温找坡层:40mm 厚水泥珍珠盐找坡2% 240kN/m .0040.010=⨯ 结构层: 150mm 厚现浇混凝土板 2m /kN 75.351.025=⨯ 合计 2.97kN/m 5 ○2标准层楼面楼面层:15mm 厚水磨石面层 2m /kN 30.0015.020=⨯找平层:20mm 厚1:3水泥砂浆 2m /kN 40.002.020=⨯防水层:1.5mm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21kN/m 20.00015.041=⨯找平层:20mm 厚1:3水泥砂浆 2m /kN 40.002.020=⨯填充层:60mm 厚轻骨料填充并找坡 2m /kN 60.006.010=⨯结构层:150mm 厚现浇混凝土板 2kN/m 75.351.025=⨯ 合计 5.472kN/m○3构件自重横向框架梁 截面尺寸:600mm 300mm ⨯自重: 2m /kN 5.46.03.025=⨯⨯ 粉刷: 2m /kN 153.01715.0-6.010.02=⨯⨯⨯)( 合计 4.6532kN/m ○4纵向框架梁 截面尺寸:500mm 250mm ⨯自重: 2m /kN 125.325.05.025=⨯⨯粉刷: 2m /kN 119.01715.0-5.010.02=⨯⨯⨯)( 合计 3.2442kN/m ○5基础梁 截面尺寸:500mm 250mm ⨯自重: 2m /kN 125.325.05.025=⨯⨯ 合计 3.1252kN/m ○6框架柱 截面尺寸:550mm 550mm ⨯自重: 2m /kN 5627.755.055.025=⨯⨯ 粉刷: 2m /kN 374.02.201.071=⨯⨯ 合计 7.93652m /kN ○7外墙重:锦砖外墙(砖墙)标准层:墙身自重: 2m /kN 68.136.0-6.324.091=⨯⨯)( 锦砖重: 2m /kN 432.06.312.0=⨯ 侧粉刷: 2m /kN 51.06.0-6.301.071=⨯⨯)( 合计 14.622m /kN○8底层:墙身自重: 2m /kN 416.166.0-2.424.091=⨯⨯)( 侧粉刷: 2m /kN 612.06.0-2.401.071=⨯⨯)( 锦砖重: 2m /kN 504.02.412.0=⨯合计 17.532m /kN ○9墙重:水泥砂浆抹面墙(砖墙)标准层:墙身自重: 2m /kN 26.106.0-6.318.091=⨯⨯)( 粉刷: 2m /kN 02.16.0-6.301.0712=⨯⨯⨯)( 合计 11.282m /kN○10标准层:墙身自重: 2m /N 31.126.0-2.418.091k =⨯⨯)( 粉刷: 2m /kN 224.16.0-2.401.0712=⨯⨯⨯)( 合计 13.542m /kN(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不上人屋面均布荷载标准值 0.52m /kN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3.52m /kN走廊活荷载标准值 3.52m /kN雪荷载不考虑为 0.502m /kN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取较大值(3)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受荷总图计算屋面板传给梁的荷载[5](板传梯形或至梁上的三角形荷载可等效为均布荷载):本结构楼面荷载的传递示意图[6]如图2-2所示;各层梁上作用的恒荷载、活荷载示意图如图2-3所示:图2-2 板传荷载示意图(a ) (b )图2-3 (a )梁上作用的恒载示意图(b )梁上作用的活载示意图○1B A ~(C ~D )轴间框架梁屋面板传给梁的荷载恒载: m /kN 625.248597.56.6=⨯⨯活载: m /kN 0625.2855.06.6=⨯⨯楼面板传给梁的荷载恒载: m /kN 56.228547.56.6=⨯⨯ 活载: m /N 44.14855.36.6k =⨯⨯梁自重标准值: 4.65m /kNB A ~(C ~D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屋面梁:恒载=梁自重 + 板传荷载 = 4.65 + 24.63= 29.28m /kN活载 = 板传活载 =2.06m /KN楼面梁:恒载=梁自重 + 板传荷载 = 4.65 + 22.56= 27.21m /kN活载 = 板传活载 = 14.44m /KN○2C ~B 轴间框架梁屋面板传给梁的荷载恒载 m /kN 33.98597.55.2=⨯⨯ 活载: m /kN 78.0855.05.2=⨯⨯楼面板传给梁的荷载恒载: m /kN 33.98547.55.2=⨯⨯ 活载: m /kN 47.5855.35.2=⨯⨯梁自重标准值: 4.65m /kNC B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屋面梁:恒载=梁自重 + 板传荷载 = 4.65+9.33= 13.98m /kN活载 = 板传活载 = 0.78m /KN楼面梁:恒载=梁自重 + 板传荷载 = 4.65+5.88=13.20m /kN活载 = 板传活载 = 5.47-1m kN ⋅○3A (D )轴框架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顶层柱: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1000mm ,100mm 的混凝土压顶)kN/m 45.512.0)24.021.1(24.01.025190.124.0=⨯+⨯+⨯⨯+⨯⨯顶层柱恒载 = 墙自重 +梁自重 + 板传恒载 =N62.1373.35.06.6-2.72.797.5)55.02.7(24.345.52.7k =⨯⨯+⨯+-⨯+⨯)(顶层柱活载 = 板传活载 =N 44.63.3)6.6-2.72.7(5.05.0k =⨯+⨯⨯标准层柱恒载 =墙自重 + 梁自重 + 板传恒载 =N17.1893.35.06.6-2.72.747.5)55.02.7(24.362.14)55.02.7(k =⨯⨯+⨯+-⨯+⨯-)(标准层柱活载 = 板传活载 =kN 05.453.35.06.6-2.72.75.3=⨯⨯+⨯)(基础顶面恒载 = 底层外纵墙自重 + 基础梁自重 +柱自重=Nk 97.1656.394.755.0-2.713.355.0-2.753.17=⨯+⨯+⨯)()(○4 B (C )轴框架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顶层柱恒载 =梁自重 + 板传荷载 =kN78.1425.025.15.2-2.72.797.597.55.03.3)6.6-2.72.7(24.3)55.02.7(=⨯⨯+⨯+⨯⨯⨯++⨯-)(顶层柱活载 = 板传活载 =kN94.65.0)5.2-2.72.7(25.15.05.05.03.3)6.6-2.72.7(=⨯+⨯⨯+⨯⨯⨯+标准层柱恒载 = 梁自重 + 板传荷载 +墙自重+柱自重=N22.2366.394.755.0-2.728.11)5.22.72.7(5.025.147.55.047.53.3)6.62.72.7(24.3)55.02.7(k =⨯+⨯+-+⨯⨯⨯+⨯⨯-++⨯-)( 标准层柱活载 = 板传活载 =Nk 08.71.52-2.72.725.15.05.35.06.6-2.72.73.35.3=+⨯⨯⨯+⨯+⨯⨯)()( 基础顶面恒载 = 底层纵墙自重 + 基础梁自重 + 柱自重Nk 21.1442.494.755.0-2.713.355.0-2.754.13=⨯++⨯)()(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受荷总图如下图2-4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