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ppt

合集下载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常用微生物知识)ppt课件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常用微生物知识)ppt课件
呼吸作用
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途径进行 ,少数真菌可通过无氧呼吸产 生能量。
物质代谢
能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等复杂 有机物,同时合成自身所需的 营养物质。
生长发育
包括菌丝的生长、孢子的形成 和萌发等过程。
常见真菌种类及其特性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可发酵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 碳,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等领域。
蘑菇
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疱疹病毒等。
病毒的危害
导致人类和动植物疾病,如流感、艾滋病、口蹄疫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 命安全。同时,病毒也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05 微生物在自然界 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
促进土壤形成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和 矿物质,促进土壤的形成 和发育。
微生物的收多 、转化快和生长旺等特点。
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参与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促 进动植物生长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01
02
03
有益关系
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农 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如制作面包、酿造啤酒、 生产抗生素等。
有害关系
属于担子菌门,是一种大型真菌,具有食用 和药用价值。
霉菌
多细胞真菌,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 状,可引起食品、衣物等物品的霉变。
青霉
属于半知菌类,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真菌,可 引起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腐烂。
04 病毒
病毒的结构与分类
病毒的基本结构
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无细胞结构。
某些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 动植物的病害,如细菌引 起的痢疾、病毒引起的流 感等。
中性关系
许多微生物与人类和平共 处,不引起疾病,也不产 生明显的益处或害处。

《微生物学》PPT课件

《微生物学》PPT课件

营养类型
根据微生物对营养需求的不同,可分为自养型、 异养型和兼性营养型。
2024/1/24
12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与测定方法
生长曲线
描述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 生长繁殖的四个阶段,即 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 和衰亡期。
2024/1/24
测定方法
包括直接计数法(如显微 镜计数法、平板菌落计数 法)和间接测定法(如比 浊法、生理指标法等)。
2024/1/24
31
20
微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影响环境,如分解有机物、 转化无机物等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pH值等对微生物的生长 和代谢具有重要影响
微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既有互利共生也有竞争关系
2024/1/24
21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和废气,降低污染物浓度
命名规则
采用双名法,即属名和种名,用斜体拉丁文表示,属名在前,种名在后。例如:Escherichia coli(大肠埃希氏菌 )。
2024/1/24
24
微生物的鉴定方法与步骤
鉴定方法
表型鉴定(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遗传学鉴定(基因型、DNA序列分析)、血清学鉴定(抗原抗 体反应)等。
鉴定步骤
采集样品、分离纯化、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等。
遗传物质传递
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14
04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 控
202代谢与呼吸作用
能量代谢途径
ATP合成机制
包括发酵、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等, 不同微生物采用不同的代谢途径获取 能量。
微生物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 酸化两种方式合成ATP,为细胞提供 能量。

微生物基础ppt课件

微生物基础ppt课件

细菌
真菌
病毒
原虫
4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微生物大小的直观感觉
可见范围
微生物的相对大小
肉眼
真核细胞型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原核细胞型
病毒
5
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
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有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病毒
细 胞 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6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
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 食品酿造 医疗制药 作为正常菌群,维持人体正常功能 特定情况下,某些微生物可以导致疾病
UU) 生殖器支原体(M.genitalium, MG)
55
支原体---特点和致病
✓ 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
✓ 无细胞壁
✓ 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
✓ 支原体可引起生殖道感染,不孕,流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和胎儿畸形,新生儿结膜炎和肺炎。
支原体肺炎
无论是免疫功能正常还是有免疫功能不全的人均可发生呼吸道感染
2.细胞膜
磷脂双层生物膜
3.细胞质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 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4.核质
核质包含染色体,是细菌的遗传物质21
请说出下面细菌的结构
核糖体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22
连连看
细胞壁
核糖体
细胞膜
DNA
细胞质
肽聚糖
核质
脂质双层生物膜
23
目录
微生物简介 细菌的特点和结构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临床常见的致病菌介绍 非典型病原体的概念 细菌感染与人体防御
45
革兰阴性杆菌——军团菌属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病毒缺乏独立的代谢和能量系统 ,必须利用宿主细胞的酶系统、 原料和能量进行复制。
形态多样 结构简单 寄生生活
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粒子形态各异,有球形、杆 状、砖形、蝌蚪形等。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复 制和增殖。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注入、脱壳、生物合 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变异机制
病毒的变异机制包括错误复制、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 。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微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
许多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都来源于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等。
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药 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06
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Chapter
实验诊断方法与技术
细菌学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 清学试验等,用于鉴定细菌种
类和检测细菌感染。
病毒学诊断方法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用于鉴定 病毒种类和检测病毒感染。
免疫学诊断方法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用于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
03
人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和消灭有害微生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如疫苗接种、消毒灭菌等。
02
细菌学
Chapter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微生物基本知识》ppt课件

《微生物基本知识》ppt课件

自然界中各类环境适应性分析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功能
包括氮循环、有机物分解等。
水体中的微生物生态
如淡水、海水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探讨高温、低温、高盐、低氧等极端条件下微生物的生存机制。
人体内外环境中共生关系探讨
01
人体正常菌群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如肠道菌群对消化、免疫的贡献。
02
在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的生理特性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缺氧条件下,一些微生物会进行厌氧呼吸,产 生乳酸或酒精等代谢产物;在高温条件下,一些微生物会产生耐热性酶和蛋白质,以适应高温环境。
04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遗传物质基础:DNA和RNA
1 2
DNA作为遗传物质 大多数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它们携带 着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转录过程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遗传信息 被转录成mRNA,为后续的蛋白质 合成提供模板。
翻译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遗传信 息被翻译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突变类型及影响因素
基因突变类型
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 缺失突变和倒位突变等,这些突 变都可能导致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与细菌相比,真菌的 细胞结构更为复杂,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真菌的繁殖方式
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如芽殖、裂殖等。
病毒形态与结构
01
02
03
病毒的基本形态
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 复制方式增殖。
病毒的结构
包括核酸(DNA或RNA) 和蛋白质外壳。部分病毒 还有包膜结构。

微生物技术及应用PPT课件-2024鲜版

微生物技术及应用PPT课件-2024鲜版
生长曲线的调控与优化 讲解如何通过改变培养条件或使用特定的生长因子等手段, 调控和优化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以满足实验或生产需求。
10
03
微生物代谢与发酵技术
2024/3/28
11
微生物的代谢途径与调控
糖代谢途径
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 环等,产生ATP和还原
力。
2024/3/28
氮代谢途径
包括氨基酸、核苷酸和 蛋白质的代谢,合成细
2024/3/28
33
微生物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生产抗生素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用于治疗 各种细菌感染。
生产疫苗
利用微生物培养技术生产疫苗,如麻疹疫苗、流感疫苗等,用于预 防传染病。
生产酶制剂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酶制剂,如淀粉酶、蛋白酶等,用于促进药 物合成和分解。
2024/3/28
研究微生物生长、底物消耗和 产物生成的动力学关系。
发酵设备与技术
包括发酵罐设计、传质与传热、 在线监测与控制等。
2024/3/28
13
发酵产品的分离与纯化
预处理
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杂质等, 提高后续分离纯化效率。
2024/3/28
分离方法
包括萃取、吸附、膜分离等,根 据目标产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 离方法。
医学领域
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疫苗和诊断试剂, 预防和治疗各种传染病和慢性病。此 外,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技术在医 学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2024/3/28
农业领域
利用微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等技术,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学肥 料和农药的使用。
环境领域
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和废气等环境污 染物,以及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等工 作。

微生物学最完整经典ppt课件

微生物学最完整经典ppt课件
疫苗研制原理
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品。 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预防相应疾病的发生。
疫苗类型与特点
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不同类型的疫苗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如灭活疫苗安全性较高,但免疫效果相对较弱;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微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新型疫苗的研发与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疫苗的研发和应用成为微 生物防治领域的重要趋势。如基于mRNA技术的疫苗、重 组蛋白疫苗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2 03
微生物组学在防治中的应用
微生物组学是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在微 生物防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解析微生物群落 的组成和功能,可以为微生物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 思路和方法。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包括延滞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 期。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温度、pH、氧气、渗透压等。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与特点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01
包括发酵、呼吸和光合磷酸化等。
微生物的代谢特点
02
代谢旺盛、代谢途径多样、代谢产物独特等。
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03
抗生素、维生素、酶等。
微生物的能量转换与物质运
真菌的基本形态
菌丝、孢子等。
真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真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真菌的特殊结构
菌丝体、子实体等。
其他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原生动物的形态与结构
藻类的形态与结构
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 核。

微生物学课件ppt

微生物学课件ppt

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延迟期
微生物适应环境,繁殖 速度较慢,数量增长缓
慢。
对数生长期
微生物快速繁殖,数量 呈指数增长。
稳定期
微生物繁殖速度减慢, 营养物质消耗殆尽,环 境压力增大,死亡数量
增加。
衰亡期
微生物大量死亡,数量 下降。
微生物的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适用于工业发酵和实验室研究, 可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有性繁殖
通过两个细胞的结合,经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再经过受精作用形成新的个体, 如真菌的孢子生殖。
Part
05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微生物遗传变异的重要来 源之一,是指基因序列中发生的碱基 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 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通常是不定向的,但也可以 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诱变剂的作用 )发生定向突变。
环境污染等,这些行为可能导致某些病原菌的抗药性和生态失衡。
Part
07
微生物的应用与危害
微生物在工业上的应用
01
02
0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微生物发酵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生产食 品、饮料、饲料、抗生素、氨
基酸等产品。
生物转化
利用微生物将原料转化为燃料 、化学品、塑料等工业品。
生物冶金
利用微生物从矿石中提取金属 。
微生物学课件
• 微生物学简介 •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 • 微生物的代谢与繁殖 •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 微生物的生态与分布 • 微生物的应用与危害
目录
Part
01
微生物学简介
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基础知识ppt课件

微生物基础知识ppt课件

微生物基础知识ppt课件目录CONTENCT •微生物概述•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微生物的生态与环境•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01微生物概述定义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低等生物体的总称。

分类根据形态和结构,微生物可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几大类。

特点微生物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代谢旺盛、繁殖快、易变异等特点。

功能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参与物质循环、促进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降解有机污染物等。

微生物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历史微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到巴斯德提出疾病的微生物理论,再到科赫建立纯培养技术,微生物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研究现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涉及到环境、医学、农业、工业等多个领域。

同时,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如利用微生物生产抗生素、酶制剂、有机酸等。

02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010203真菌的基本形态真菌的结构特殊结构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菌丝、孢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菌丝体、菌核、子实体010203病毒的基本形态:球形、杆形、砖形、蝌蚪形等病毒的结构:核酸(DNA或RNA)、蛋白质外壳特殊结构:包膜、刺突03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80%80%100%提供微生物合成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的碳素来源。

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含氮物质。

维持细胞渗透压、酸碱平衡及酶的活性等。

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分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代谢反应。

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质。

温度影响微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的速率和酶的活性。

pH值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酶的活性。

氧气好氧微生物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厌氧微生物则需要在无氧环境下生长。

微生物ppt课件

微生物ppt课件
适的药物治疗。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发酵工程
01
微生物学在发酵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利用酵母
菌发酵生产酒精、醋酸等。
食品加工
02 微生物学技术可用于食品加工和保存,如利用乳酸菌
制作酸奶、泡菜等。
化学品生产
03
微生物学方法可用于生产许多重要的化学品,如利用
霉菌生产青霉素等。
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废水处理
真菌的形态通常包括菌丝、子实体和孢子等。菌丝是真菌的 繁殖结构,子实体则是产生孢子的结构,孢子是真菌的繁殖 体。
真菌的结构
真菌的结构通常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真菌的细胞壁通常由几丁质、纤维素等多糖组成,细胞膜则 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真菌的繁殖和培养
真菌的繁殖
真菌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进行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配子结合产生孢子的方式,无 性繁殖则是通过孢子直接萌发产生菌丝的方式。
真菌的培养
真菌的培养通常需要在一定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进行。常用的培养基包括沙土培养基、麦芽汁 培养基和琼脂培养基等。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湿度和通气等条件,以保证真菌的正常生长和繁 殖。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及利用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复杂多样,既有对人 类有益的一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 。有些真菌可以用于生产食品、饮料和 调味品等,如酵母菌可以用来发酵面包 和酒类;但也有些真菌可以引起人类和 动物的疾病,如引起脚气的真菌。
固体培养基形成琼脂平板 ,用于菌落的分离和观察 ;液体培养基用于大规模 的培养和发酵。
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技术
纯培养技术
通过划线接种、稀释涂布等方法 ,将微生物从混合样品中分离出
来,获得单一菌株。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2、微生物的分类
(1)根据其进化水平和各种性状上的明显差别,可分为: ★原核类:仅有原始核质,无核仁或核膜,细胞器很不完善。
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等。
★真核类: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器完整。如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藻类 等。
★非细胞类:体积微小,能通过除菌过滤器。如病毒和朊病 毒等。
9
大肠菌群
➢ 大肠菌群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 起肠道外感染。
➢ 生存环境:大肠菌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15~46℃均 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水和土壤中大量存在, 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主要污染肉类、水产品、蔬 菜、药品等。
金黄色葡萄球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水、地面、 物体表面、人和动物的体表、粘膜等处均有存在。能在 12~45℃生长繁殖,最适生长温度为37℃。
➢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类的传染病约75%是由病 毒引起的。有些病毒传染性强,可引起世界大流行(如流 感、艾滋病等)。
12
葡萄球菌
酵母菌(芽痕)
棒状杆菌
大肠杆菌
弧状菌
链球菌
13
14
菌落形成单位(cfu)
菌落就是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而形成的 一堆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 团,常以cfu(菌落形成单位)为计数单位。
过滤除菌法: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
菌除去,以达到除菌目的。 ➢ 滤菌器含有微细小孔≤0.22微米,只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
而大于孔径的细菌等颗粒不能通过 。
➢ 适用范围: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等的除菌。
20
化学消毒法法:一般化学药剂无法杀死所有的微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随着微生物群落序列数据呈指数增长,样 本的元信息(寄主临床信息、DNA提取、 测序等详细信息)在数据库比对中尤为重 要。 the Genomic Standards Consortium 最近引入了一套元信息的描述标准,如: (x)序列的最小信息,这套标准已经被 the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the Earth Microbiome Project所接受。
六.结论与展望
• 为了阐明基因、微生物、人体生理或疾病 状态之间的关系,人体微生物研究需要大 量与人类共生的微生物样本。 • 随着研究模型分辨率的提高,今后许多普 遍的微生物只需要几个基因就可以揭示, 而对于特殊微生物则需要更深入的分析。 这种高灵敏度微生物检测技术,能用于多 个方面,比如分析多个条件致病菌,了解 这些细菌在侵入机体,引发疾病之前,位 于机体的哪个位置。
人体微生物组学 研究的实验和分析工具
主要内容
人体微生物 综述目的及意义
分子生物学一般研究策略 人体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人体微生物
• 人体内有两个基因组,一个是从父母那里遗传 来的人基因组,编码大约2.5万个基因;另一 个则是出生以后才进入人体、特别是肠道内的 多达1000多种的共生微生物,其遗传信息的总 和叫“微生物组”。 • 人体微生物与人体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体 与其菌群之间进行着活跃的代谢交换以及 “co-metabolism”过程,因此在人体病理学 等研究中,必须考虑人体微生物群体的组成及 其行为对宿主的影响。
• 为了弥补短读取带来的限制,Illumina 测序 平台推出了末端配对测序,读取长度为 76,101,或125个碱基。但也导致了重复读 取和总片段长度增加或是中间序列缺口。 • 454焦磷酸测序技术使得更大规模的测序成 为可能,它实现了样品每百万个读取及每 数千次运行,降低每个样品的成本。但同 时也需要越来越高水平的自动化样品制备 和数据处理软件。
三.生物样品的处理及DNA的提取 1.样品采集,这是与人类相关微生物研究的 限制步骤,具有争议。它需要人类研究机 构的批准以及志愿者的同意,要求抽样过 程尽量降低感染几率,同时采取微创刮取 法(如胃、肠道的取样)。 2.DNA提取,基本步骤有细胞溶解、去除非 核酸的大分子物质以及DNA收集。细胞溶 解步骤值得注意,溶解的强度可能导致结 果偏向特定的分类群体。复杂微生物的溶 解可借助多种方法或是采用有效的试剂盒。
聚类方法有: • de novo OTU picking • reference-based OTU clustering 这两种方法相似,但reference-based OTU clustering的优点是能联合不同16S rDNA基因 的不同区域以及将不同测序方法得到的序列进 行分类。同时,将序列进行OTU分类操作能 减少嵌合序列以及错误序列。 • 可参考数据库有: VAMPS, MG-RAST,the QIIME database 等。
综述主要内容及意义
主要内容 主要叙述以DNA为基础的分子学研究方法。
目的 在微生物研究的实验设计和分析工具的使用 以及当实验者进行研究调查时涉及到微生物方 面时可以提供指导。 正如人类基因组测序能帮助我们分析个体基 因如何保护,或者干扰机体一样,人体微生物 组的研究也能用于解析人类健康的风险。
人体微生物分析流程
• 随着靶基因的研究,对于宏基因组数据的 研究一大障碍是不能在群体中识别那些不 同的显著特征,但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 通过对在基因水平差异的统计来推测代谢 途径的不同来区分显著特征。 • 目前我们对人体微生物的认识还十分浅显。 在今后的研究中,用于参考比对基因组的 大量积累以及使用共组装的方式从短读取 中构建新的基因组是加快人体微生物研究 的关键。
3.错误率 错误率会影响到下游数据分析,可能会影 响物种的丰度,或是新物种的误断, 错误率来 源分为几种: • 微生物基因组的片段可能只被读取一次而随机 产生的错误。 • 基于PCR的嵌合序列的产生。 一般来说高错误率的序列会首先被滤除, 评价的参数有:测序的平均质量得分、均聚物 的数量和长度、引物的不匹配数量等。
研究方法
• 微生物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这些方 法包括微生物识别(区系调查)、与人类 相关的微生物群落分析以及微生物相关的 基因方法(如宏基因组学)。 • 同时也对RNAs、蛋白质和代谢物质等进行 研究,这些也可以为人体微生物学研究提 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尤其是将它们与 区系调查和宏基因组数据进行结合分析。
1.通用PCR引物的选择 PCR引物的设定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 生物分类学覆盖的需要 • 扩增片段产生的系统发育信息的长度 • 测序平台对片段长度的兼容性 • 与宿主序列相比,微生物扩增序列的特异 性程度 • 根据分析的需要,使特定区域中分类学上 的和系统发育上的信息都要得到反应,如 16S rDNA中V6可变区对于全长序列的分类 地位反应较低。
• 使用下一代测序方法使得测序的数据量增加 到每个样品数亿个碱基,但它的限制在于这 些数据只有小部分的短读取片段可以被拼接 成长片段,然而这些长片段大多数也小于 2Kb. •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这些数据中占优势的不 是微生物序列,而是包含了大量的宿主DNA. 如:人粘膜部位样品中可以包含超过80%的 人DNA。
• 目前使用的宏基因组研究方法包括通过短 距离的复合读取来增加读取长度、重叠末 端配对序列或是长读取和短读取结合的混 合方法。 • 尽管Tb级单位的宏基因组在不久的将来会 广泛使用,但宏基因组序列组装的问题不 是仅仅通过日益增加的测序深度和覆盖面 可以解决的。真正的提高依赖于测序原理 和数据质量的提高以及新测序技划分
多样性分析及 分类地位鉴定
DNA提取及测 序
距离矩阵的计 算
系统进化树的 构建
序列质量控制
序列比对
群落结构的分 析
一 以DNA为基础的微生物研究
DNA为基础的微生物研究通常分为两类。 1.特异性扩增方法,其研究集中在一个或少 数几个标记基因,并使用这些标记基因揭 示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这种方法优势 在于提高了微生物群落中特异性的分辨率。 2. 宏基因组策略,由于获得的基因组序列是 随机的,有时也会被称为鸟枪宏基因组学, 能在微生物群落中具有潜在功能方面研究 提供更为丰富的数据,但分辨率较低。
五.生物信息数据分析工具 经过DNA测序后大量的数据需要分析和解读, 不同的的扩增方法其分析工具也不尽相同。 1.特异性扩增数据的分析工具,使用QIIME, mothur、VAMPS 等工具与大量DNA序列数据 进行比对。但高通量测序会带来较大的错误率, 可使用AmpliconNoise 、Denoiser等工具进行 降噪处理。 2.将扩增序列分类到操作分类单位(OTU),这 是从序列推测物种的关键步骤。 OTU是把达 到或超过给定分类水平上的序列相似性阈值的 序列归位一类的分类方法。
• 人体微生物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用来识别和 分析微生物群落组成技术的新进展很大程度上 提高了我们对微生物群落以及它们不同生活环 境的认识,包括人类。 • 在过去的2年中,人体微生物的研究已经开始 如: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和MetaHIT, 这些研究获得了大量的临床数据,并使用先进 的算法,联系微生物特征与临床状态,以期探 明微生物与人体生理状态之间的联系。
5.宏基因组序列的功能注释
微生物潜在功能可以通过比对大型的新 陈代谢注释库来进行分析。 the Genomic Standards Consortium 最近在制定一项比 对方法的标准。考虑到用户的需要及计算 机资源,功能注释方法可以下载并能在本 地进行操作,或是通过特殊工具将序列数 据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在线比对,分析工具 如MG-RAST, CAMERA或 IMG/M 。
3.推断系统发育关系 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关系可以通过数据库比 对或软件计算推断,如: 参考公共数据库, greengenes 或 SILVA 数据推断, NAST和FastTree 系统发育分析:UniFrac 和 Phylogenetic Diversity context of QIIME, mothur 或者其他方法。 传统的方法还可以用主坐标分析法将微生物之 间的联系可视化。或是使用rarefaction curves 显示群落内的多样性。
• • •
• •
4.宏基因组数据分析工具
宏基因组方法的优点在于能产生与潜在功 能如代谢性质、群落动态相关的编码序列。 • 为了确定微生物群落之间的分类关系,可以用 一些免费软件包进行分析,如使用BLAST或 interpolated Markov models进行最佳身份的 匹配,然后确定最可能的起源序列。 • 另一种方法是从宏基因读取中找到并提取系统 发育标记,然而物种中缺乏代表性的测序基因 组,不能对任意的宏基因组片段进行分类操作。 可将16S rDNA分析以及大型的参考数据库作 为补充。
引物选择对目标基因扩增测序的影响
2.真核生物及病毒的扩增
• 利用高通量分析与人体相关的真核生物和 寄生生物是非常有限的,并且难以避免宿 主基因的扩增。可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 案是通用引物和阻碍寄主序列扩增探针的 联合使用。 • 在人体微生物中,病毒是不可忽视的。多 数病毒普遍缺乏一个基因,对病毒基因的 完整扩增结果不能作为描述病毒特征的依 据。可以使用特定分支的病毒基因来识别 病毒的亚型。
3. 减少污染 • 防止外源污染,戴手套,尽量在无菌环境 中操作并保证仪器的清洁。使用提取试剂 盒可减少污染几率。 • 样品的存放时间也有一定影响,样品长期 储存的影响还没有详尽研究,所以样本采 集后最好尽快处理。
四.DNA的测序方法
人体微生物的研究多使用16S rDNA为基础 的分类分析以及鸟枪法宏基组分析,其中测序 方法有多种: • capillary (Sanger) sequencing (such as the Applied Biosystems 3730xl DNA analyser) • 焦磷酸测序(such as the Roche 454 Genome Sequencer GS, FLX and FLX Titanium) • Illumina’s 克隆序列(such as the Illumina GAIIx and HiSeq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