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

凡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只是因为被妄念相缠。凡人未能达到无心(无心就是外不著相,内不会被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所诱惑,内心不起贪、嗔、痴、欲的妄念),达不到这个境界,终为阴阳所束缚,不能超越阴阳,五行,数理的范围,安得无数。

唯有平凡的人有定数,那极善之人,数就拘他不定;而极恶之人,数也拘束他不定。

命数是可以逃得过的吗?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孟子曰:求则得之。道德仁义是心中本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乃身外之物,如何求得到呢?六祖慧能在《檀经》中所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只要能回头,向自己内心里面去求,内心有感,外面自然有应,感应道交,没有不通的。那就不是只求道德仁义,也可以得到外面的功名富贵,内外双得,这样如理如法的去求才真正有利益,真正能够得到。若不能反过来向内心去反省,而只有向外面去攀援去追求,这样求之固然有很多方法门道,而能够得到的还是原来命中有的,并不是求来的。命中没有的,还是求不到的。内外双失,内心失去道德仁义,外面失去功名富贵,不从内心去求,所以没有利益。

立命之学

关于生儿子。有修百世福德的人,一定有百世的孝子贤孙,来保持他的家道不衰;有修十世福德的人,一定有十世的孝子贤孙,保住他的家道;有修三世二世之福德的人,一定有三世二世的子孙来保持他的家道;那个没有后代的人或者出了不肖子孙的,那是没有修福德或福德很薄的缘故。

关于科第。世间能够享受千金之财的人,一定是千金人物;能够享受百金之财的人,一定是百金的人;应该饿死的人,一定是饿死的人物。天道只不过因应其材而顺其自然,几时曾经加丝毫的意思在上面。

你如今既然知道自己福薄没有儿子的原因,从今以后尽情把它改过洗刷,把一向不登科第没有儿子的原因作一个大的改变:

务必要,积功累德;

务必要,包容别人的过失;

务必要,爱惜自己的精神。

从前种种过失,譬如昨日死,从今以后种种改过自新,譬如今日之再生,这就是义理再生之身。血肉之身,尚然有个数理在,义理之身,岂不能以感格天然之道。《太甲》曰:天作孽,尤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诗经》上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算命算你不能登科第,不能生子女,这是天作之孽,尤可得而违之。你如今扩充德性努力行善事,多积累阴德,这是自己所造之福,哪里会有不享福报的道理呢。

《易经》为君子说,谋求趋吉避凶之道。能改过迁善,自然逢凶化吉。若言天命有常,不能改变。吉,如何可趋向;凶,又何以可避免。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相信的到吗。

符箓家说:不会画符,被鬼神笑。这个当中有一个秘传,只是不动念头而已。在执笔画符之前,要先把万缘放下,内心一念不生,从此念头不动处,下一点,谓之混沌开基,从此一笔挥成,这道符变灵验。

凡是祈天立命,都要从无思无虑处去感格。孟子谈论立命之学,说:夭寿不二。在我们一般人的观念中,夭折与长寿,这是两樁事情,是至二,是两个不同的极端。当我们不起心,不动念,什么是夭折,什么是长寿,这就说明外面这一切差别对立的现象,都是从我们自己妄想、分别、执着所生起。若不起心,不动念,这一切的差别对立,都不存在了。

丰歉不二,可以立贫富之命。夭寿不二,可以立生死之命。人生在世,唯有生死,最为大事。所以说讲到夭寿,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大事,如是我们的一切顺逆的境界,也全都包括了。

修身以俟之。修,就是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俟,就是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等待。不能有一丝一毫觊觎非分之妄念,不能有一丝一毫将迎攀援的妄心。如果有这些妄念起来,皆应当把它斩除断绝掉。修学如果达到这个地位,直接造入先天清净的境界,这便是真实的学问。

你还不能做到无心。可持《准提咒》,没有妄念,念到妄念不动。

南(na)无(mo)飒哆喃

三藐三菩陀

俱胝(zhi)喃,怛(ta)侄他

唵,折戾主戾

准提婆娑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