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微胶囊论文

微胶囊论文

复合维生素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Preparation and Attribution of Compound Vitamin Microcapsules1 引言1 Introduction1.1 微胶囊技术及其研究现状1.1 Microencapsulation and its research situation1.1.1 微胶囊技术的基本概念1.1.1 Basic conception of microencapsulation微胶囊技术是指利用天然的或者合成的高分子包囊材料,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包埋在微小、半透性或密封的胶囊内,使内容物在特定条件下以可控的速率进行释放的技术(Benita,1996)。

这一微小的胶囊就称为微胶囊,其大小一般都在5~200μm范围内,但在某些情况下此范围可扩大到0.25~1000μm。

最近,已出现了上至数毫米大的毫米级微胶囊,下至0.1~1nm的纳米级微胶囊(武伟等,2001)。

微胶囊的结构大致可分为芯材和壁材。

所谓芯材即被包埋的物质,也称为核、囊芯或内容物;壁材即用于包埋的物质,也称为被膜、壁膜或壳。

芯材多为液态或固态物质,也可以是气态物质。

微胶囊粒子的壁膜厚度通常在0.1~200μm,与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有关(李延辉等,2003)。

微胶囊可呈现各种形状,如球形、粒形、肾形、谷粒形、块形或不规则形状。

囊壁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可以是单核也可以是多核。

芯材为一种液态物质的微胶囊呈球形。

芯材如果是固体或晶体,微胶囊的形状就可能会不规则。

图1-1为不同结构的微胶囊示意图(张永波等,2001)。

图1常见的微胶囊的形状和结构示意图Fig. 1-1 Schematic diagram for shape and structure of common microcapsules1.1.2 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历史1.1.2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icroencapsulation微胶囊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

药用微型胶囊研究进展

药用微型胶囊研究进展

药用微型胶囊研究进展前言微型胶囊简称微囊,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棍悬物的微小颗粒(即囊心物质)的周围,包上一层薄膜(也称包料)形成极为微小的胶囊,其直径从零点几微米至5000微米。

微囊膜具有改变物质外观及性质,以及延长和控制膜内物质的释放,提高储存稳定性,将不可混溶成分隔离等作用。

微囊根据其囊材的不同分为不透微囊和半透微囊,不透微囊的囊材相对比较厚,为芯材提供适合的内部环境,并将芯材和外部环境隔离开来,防止其同外部环境的物质发生反应,当需要释放的时候,用加压、加温或辐射等方法破坏囊材。

半透微囊在使用的时候不需要破坏囊材,芯材或外部环境中的小分子物质能够自由的通过囊材,并快速达到平衡,因而可以达到缓释和控制释放的功能。

对于半透微囊,微囊的表面结构、膜厚度、多孔性和芯材分布等物理性质是决定芯材缓释性能的主要因素。

1.薄荷素油缓释微囊取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薄荷素油微囊。

具体方法为:将EC溶于适量的乙酸乙酯后,加入薄荷素油,搅拌备用。

另取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SDS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致孔剂PVPK30适量,以一定的速度搅拌。

将上述乙酸乙酯乳化液缓慢加入水中,连续搅拌4h,沉降,抽滤,用少量5%乙醇溶液洗涤,干燥即得固体微囊。

【1】通过在光学显微镜以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微囊呈球形,表面光滑、致密,无裂隙及孔洞,少粘连,流动性好,分布均匀。

2.胸腺肽明胶微囊乳化冻凝法制备胸腺肽明胶微胶囊过程中。

将明胶和药物制成水溶液,再加入到含乳化剂的石蜡油中使其成为乳状液。

利用在冰水浴中浓明胶水溶液降温剑其胶凝点以下发生胶凝,再用甲醛进行古化处理可得到硬明胶壁材的原理。

可以制备明胶壁材的微胶囊。

在乳化冻凝法制备胸腺肽明胶微胶囊时,通过相分离从胶体水溶液体系生成凝聚相的过程是溶胶与凝胶之问可逆变化的过程,如果平衡被破坏.凝聚相就会消失。

为使在囊心周围凝聚的凝胶不再溶解,需要同化处理。

常片的甲醛,戊二醛等固化剂的作片机理都是使明胶发生蛋白质变性反应而交联。

药用微型胶囊研究进展报告

药用微型胶囊研究进展报告

药用微型胶囊研究进展前言微型胶囊简称微囊,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混悬物的微小颗粒(称囊心物质)的周围包上一层薄膜(称包料)形成极为微小的胶囊,其直径从零点几微米到5000微米。

用于药物的微胶囊最初是外用,接着发展到口服及内部肌肉组织。

用于医药的微胶囊主要是缓释微胶囊,也就是将药物活性分子与高分子载体结合后投入到生物活性体内通过扩散和渗透等方式,药物活性分子再以适当的浓度和持续时间释放出来,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药效的目的。

[1] 微型胶囊是在传统的胶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大约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50年代取得重大成果,在70年代中期得到迅猛发展。

微胶囊具有改善和提高物质表观及其性质的能力,能够储存微细物质,延缓和控制释放,并具有保护芯材料免受环境影响、降低毒性、屏蔽气味等作用。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人Wurster首先采用空气悬浮法制得了微胶囊,并成功运用到药物方面。

[2]目前,微型胶囊在医药方面主要是研究微型胶囊在药物的控制释放、靶向功能等的应用以及微型胶囊的可生物降解性。

由于物质微胶囊化后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如今,微胶囊技术已从最初的压敏复写纸扩展到医药、食品、农药、饲料、涂料、化妆品、添加剂、纺织、阻燃剂、生物固定化等多个领域,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1. 薪艾油药用微型胶囊薪艾油是从传统中药薪艾中通过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

[3] 具有平喘镇咳、消炎、抗过敏、抑菌等功能。

[4、5] 还可用于日用化工行业作为香料添加剂,具有一系列保健功能。

但由于薪艾油为易挥发的液体物质,不便于贮藏、运输和剂型多样化,限制了应用范围。

将其制成微型胶囊将解决上述问题。

将新采集的薪艾叶阴干,置于提取器中充分湿润,用水蒸汽蒸馏法蒸出挥发油经油水分离、脱水干燥等步骤,得到淡黄色澄清液体,有薪艾的特异香味。

单凝聚法制备薪艾油微型胶囊:用蒸馏水溶解硫酸钠,另用蒸馏水溶解明胶,溶胀12h ,制成溶液。

微胶囊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微胶囊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微胶囊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药领域的不断发展,微胶囊制剂作为一种重要的药物控释系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对微胶囊制剂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微胶囊制剂的概念和特点微胶囊制剂是指将药物包裹在微小的胶囊中,形成固体或液体微胶囊。

其主要特点包括控释性能好、药物稳定性高、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减少药物用量等。

在药物控释性能方面,微胶囊制剂能够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实现持续性的药物作用。

同时,由于药物包裹在胶囊内部,可以避免与外界环境接触,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和降解速度。

此外,微胶囊制剂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

由于药物在胶囊中缓慢释放,能够降低药物在体内的峰浓度,减少对机体的刺激,从而减轻了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

最后,微胶囊制剂还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

由于药物包裹在胶囊中,有效地控制了药物的释放速度,增加了药物的利用率,使得同样的药效可以达到更低的药物用量。

二、微胶囊制剂在药物领域的应用微胶囊制剂在药物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多个领域,如药物传输、药物治疗和药物输送等。

1. 药物传输微胶囊制剂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药物的传输,如经口给药、皮肤透皮给药和静脉注射等。

通过控制微胶囊的结构和成分,可以调整药物的释放速度和方式,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2. 药物治疗微胶囊制剂在药物治疗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抗癌治疗中,微胶囊制剂能够将化疗药物包裹在胶囊中,实现靶向传输,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提高治疗效果。

另外,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微胶囊制剂可以将神经营养因子包裹在胶囊中,通过植入体内实现持续释放,促进神经再生和修复。

3. 药物输送微胶囊制剂还广泛应用于药物输送领域。

例如,通过将药物包裹在可降解的胶囊中,可以实现肠道靶向输送,提高药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率。

此外,微胶囊制剂还可用于控制药物在局部的释放,如眼药水、鼻腔喷雾等,实现药物的长效治疗。

三、微胶囊制剂的研究进展目前,微胶囊制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胶囊的合成材料、制备工艺和应用性能等方面。

微胶囊加工技术论文(2)

微胶囊加工技术论文(2)

微胶囊加工技术论文(2)微胶囊加工技术论文篇二微胶囊技术的功能特性及耐高温型微胶囊的研究现状摘要:微胶囊技术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生产技术,通过对食品成分的微胶囊化,可以有效保护其功能成分,增加产品的稳定性。

本文综述了微胶囊技术的特点,功能,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微胶囊制备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关键词:微胶囊功能应用食品工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飞速发展,微胶囊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微胶囊技术就是指利用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包裹起来,形成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粒子处于2-1000μm范围内的技术[1]。

微胶囊内部包埋的物质称为芯材,外部包囊的囊膜称为壁材[2]。

微胶囊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药、材料、日化、农业方面,尤其是在食品行业,许多由于技术屏障而难以利用的产品,通过微胶囊技术便得以实现,使原有产品的品质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3]。

1. 微胶囊的功能与作用微胶囊的功能作用很多,很多产品利用微胶囊技术,其潜力可以得到大大提高。

总的来说,微胶囊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1.1 改变物质的质量、体积、状态和性能液体物质或者气态物质由于自身物理性质的决定,在运输、应用、保存方面有较大的限制。

但是若能将其制成微胶囊产品,便可以改变其物理状态,由自由流动的液体、气体等物质变成固态,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在保藏、运输方面的优势[4]。

1.2 控制芯材释放微胶囊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控制芯材释放[5]。

因为微胶囊是具有半透性或全封闭式囊膜的微小粒子,因此在其中包裹的芯材,其释放能够得到一定的控制。

可以通过渗透原理,选择合适的壁材或合适的制备方法制造出以设计好的释放速度释放芯材物质的微胶囊,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很好的调节目标物质的释放速度和释放方式[6]。

如在医药行业中使用某种药品时,若想在一定时间内慢慢释放出药物,就可以采用微胶囊技术,用具有一定半透性作用的材料为壁材,所制备出的微胶囊制剂就会在进入人体后以一定的速度释放出药物,以达到调节控制药物释放的作用,这样便可以制备出高质量、具有一定控释作用的药品,增大了药物的应用空间[7]。

微胶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微胶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微胶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摘要微胶囊技术近几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不仅制作工艺趋于成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文章简要介绍了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微胶囊制备工艺应用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利用天然或是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甚至是气体物质包埋起来,形成具有半通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技术。

形成的微小粒子称之为微胶囊。

微胶囊技术可以改善被包裹物质的物理性质,使活性成分与外界环境隔绝开来,增强稳定性,降低挥发性,延长保存期,此外还具有控制释放功能。

由于它的这些独特的优点,微胶囊技术在医药、香料、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的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微胶囊技术研究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D.E.Wurster用物理方法以明胶为壁材在液体石蜡中制备鱼肝油形成明胶微胶囊,20世纪40年代末,微胶囊技术得到突破发展开始应用于药物制剂包衣,1954年美国的B.K.Green受到微胶囊在药物上的应用启发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于无碳复写纸的生产,并取得重大成果[1]。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更是应用在香精缓释、新型染料、食品加工等繁多的行业及领域中。

1微胶囊壁材的分类微胶囊的壁材是构成囊的外壳。

不同的应用领域壁材也不尽相同,目前在微胶囊技术中常用的壁材主要有三类:天然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全合成高分子材料。

选择壁材的原则是: 壁材能与芯材互相配伍,能性稳定耐高温, 耐磨擦, 耐挤压。

壁材要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吸湿性、溶解性。

1.1天然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作壁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主要有明胶、阿拉伯胶、虫胶、紫胶、淀粉、糊精、蜡、松脂、海藻酸钠、玉米朊等。

天然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具有无毒,对环境危害小,稳定,易成膜等优点。

2.2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作壁材的半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缩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则具有毒性小,粘度大,成盐后溶解度增加等优点,但是它易水解,不耐高温,需临时配制。

3.3 全合成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作壁材的全合成高分子材料主要有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丙烯、聚醚、聚脲、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酰胺、聚丙烯酰胺、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吡咯烷酮、环氧树脂、聚硅氧烷等。

药用微型胶囊研究综述

药用微型胶囊研究综述

药用微型胶囊研究综述前言药物开发越来越困难、成本越来越高促使给药系统的迅猛发展,为了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改善药物的体内药动学(PK)行为和体内分布(BD),需采用新型给药系统,对于抗肿瘤药物和生物大分子药物而言,新型给药系统尤为重要。

给药系统的设计通常是以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药动学性质为基础,传统制剂雉以在要求的日寸问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随着对疾病时辰节律认识的加深,将药物在期毕的时间和位置释出的给药系统同益受到重视。

微囊系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成为的直径1~500μm药库型微型胶囊。

微囊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固化液态药物,方便使用;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一些微囊还可将活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裹在内。

应用最多的是通过微囊化方法形成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

副作用大的抗癌药和需要频繁给药且不可口服的生物制剂若制成微囊制剂可提高靶向性,减少副作用和给药次数。

但是,缓释制剂在体内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微囊粒径的控制,7μm以上的微囊容易分布在肺部,5μm左右的微囊容易分布在肝部,而要使微囊在血液里不断循环,需要粒径在1μm以下。

因此,要提高靶向性必须严格控制微囊粒径[1] 。

1.壳聚糖药用微型胶囊临床上使用的抗菌药物经各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大多分布于全身,而且它们进入细胞的能力较弱,感染部位(或细胞内)药物浓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加上抗药菌株日益增多,使抗感染治疗效果差且易复发,有的往往会引起毒副作用。

因此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技术将抗菌药物直接介导至细胞内。

新的给药系统的应用可使抗菌药物靶向性增强,可选择性分布于感染病灶,从而降低药物全身毒副作用(如脂质体,纳米粒),或使感染部位或血液获得持续的高浓度药物和呈多次释放产生多次冲击剂量(如缓释微球)[2]。

而壳聚糖,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是自然界存在的唯一碱性多糖,通常甲壳素的脱乙酰度超过55%时就叫壳聚糖,而作为工业品的壳聚糖,N-脱乙酰度在70%以上,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可溶于pH<6.5的稀酸。

微胶囊制备及研究进展综述

微胶囊制备及研究进展综述

微胶囊制备及研究进展综述微胶囊制备及研究进展综述(标题具体一点)摘要: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微胶囊制备的新工艺、微胶囊性能分析的新方法、微胶囊形貌结构和孔结构的表征方法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本文综述了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微胶囊;制备;研究进展;综述引言:微胶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囊材将囊芯物(固态、液态、气态)包裹而成的微小容器。

微胶囊技术从应用于无碳复写纸开始,至今已普及至包括医药、农药、香料、涂料、食品、化妆品等不同领域。

近年来,随着学科的交叉,微胶囊技术应用、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

如微囊化的胰岛能够保持活力并能在有糖尿病的动物体内长时期不断分泌胰岛素;临床上已将包裹的活性炭进行体外循环,对肾衰竭或肝功能失调的病人解毒;将风味物包埋在纳米粒中,再将其与部分水溶性配料或风味物质共同包在微球中,可以实现多组分包埋和连续的控制释放等等。

特别地,膜乳化法和微通道法使得单分散乳液制备和单分散微胶囊合成得以实现,促进微胶囊在生物医药、微细加工和电子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对微囊的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的引用要标注。

)1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节没有新意,是科普知识)大致可分为3类:聚合反应法、相分离法、物理及机械法。

聚合反应法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和悬浮胶联法;相分离法包括水相相分离法和油相相分离法;物理及机械法包括熔化分散冷凝法、喷雾干燥法、溶剂或溶液萃取法等。

1.1界面聚合法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的原理是通过适宜的乳化剂形成油包水(或水包油)乳液,使水溶性(或油溶性)反应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分散进入油相(或水相),在油包水(或水包油)乳液中加入非水溶性(或水溶性)反应物以引发聚合,在液滴表面形成聚合物膜,这样含水微胶囊(或含油微胶囊)就会从水相(或油相)中分离。

微胶囊的研究现状

微胶囊的研究现状

微胶囊的研究现状摘要本文综述了微胶囊研究进展中实现的突破,分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微胶囊的修复机理、合成方法、影响因素,探究微胶囊的类型与在各个层面上的应用并展望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微胶囊在更多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提供全新的机遇。

关键词微胶囊;自修复;影响因素前言微胶囊技术是指将某一目的物(芯或内相)用各种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连续薄膜完全包覆起来,而对目的物的原有化学性质丝毫未损的一项技术应用。

微胶囊合成受到表面活性剂等因素的影响。

在诸多领域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众多科研人员从反应机理的综合性应用方向入手研究微胶囊。

White[1]等在2001 年首先提出利用微胶囊技术将修复剂包封在高分子膜内制成自修复微胶囊。

万健等[2]利用掺加修复微胶囊来实现混凝土的自修复,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评价了自修复的效果。

1 微胶囊的制备微胶囊自修复技术通过在拌制混凝土时加入内含液态修复剂的微胶囊来实现。

根据微胶囊造粒原理的不同,可将造粒方法归为三类。

物理方法包括喷雾干燥法、喷雾凝冻法、静电结合法等;化学方法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分子包囊法和辐射包囊法等。

物理化学方法包括水相分离法、油相分离法、复相乳液法等;微胶囊的影响因素包括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乳化剂的影响、芯材的影响。

伲卓[3]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加入量与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大小成反比,随张力减小,芯材液滴分散程度更好,形成的胶囊颗粒度也更小。

赵鹏[4]研究表明采用一步原位聚合法合成以脲醛树脂为囊壁,以桐油为囊芯的自修复微胶囊,当乳化剂用量超过12 %后,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化稳定作用以及界面张力基本没有变化,因此微胶囊粒径减小的趋势不太明显。

张姚等[5]采用PV A 为乳化剂,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探讨芯壁比(MDPO∶MIPDI)对微胶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当芯材量过多时,微胶囊在干燥及抽真空过程中会出现破损,无法观测到规则的胶囊形状.当芯材量过少时,微胶囊表面会出现大量凹陷,可能是由于壁材浓度过大导致反应过于剧烈致使表面褶皱不规整。

微胶囊综述

微胶囊综述

微胶囊制备技术综述安源摘要:本文介绍了微胶囊的常用天然壁材和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天然壁材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 3 大类,其中传统天然壁材有海藻酸钠、壳聚糖、明胶等,新型天然壁材包括脂质体、微生物细胞壁( 酵母菌细胞壁) 、多孔淀粉等。

微胶囊的常规制备方法包括: 复凝聚法、单凝聚法、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锐孔-凝固浴法、喷雾干燥法等,微胶囊的新型制备方法有: 分子包埋法、微通道乳化法、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酵母微胶囊法、层-层自组装法、模板法等。

但是微胶囊技术还存在诸多不成熟之处,有些关键问题还有待解决。

关键词:微胶囊;天然壁材;制备方法1 引言微胶囊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研制而成的具有聚合物壁壳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

其大小在几微米至几百微米范围内( 直径一般在 5~200μm),需要通过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将成膜材料(常选用热塑性高分子材料) 作为壳物质,用固体、液体或气体为芯物质包覆成核壳形态结构的胶囊,壳的厚度为0.2~10μm 。

这种壳核结构使微胶囊具有保护、阻隔性,使受外壳保护的芯物质既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侵入影响,同时又具有不会向外界逸出的阻隔性能。

微胶囊的制备技术始于20世纪30年代,70年代中期得到了迅猛发展。

微胶囊由芯材和壁材构成。

芯材通常是需要包覆的物质,如有机溶剂、增塑剂、生物材料、食品、农用化学剂、泡涨剂、防锈剂等。

壁材通常是由天然或者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用作壁材的物质应具有成膜性好和无色的特点。

微胶囊粒子的大小和形状与其制备工艺有关。

微胶囊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呈球形,有的呈谷粒或无定形等形状。

囊芯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构成。

壁材也可以是单层、双层和多层。

微胶囊最基本的形态为单核微胶囊和多核微胶囊。

还有其他诸如多壁微胶囊、不规则微胶囊、微胶囊簇等( 图 1 ) 。

20世纪50年代,美国国家现金出纳公司(NCR)首次向市场投放了利用微胶囊技术制备的第一代无碳复写纸,开创了微胶囊技术应用的新时代。

乳酸杆菌微胶囊制备及其耐热性能的研究_

乳酸杆菌微胶囊制备及其耐热性能的研究_

摘要乳酸杆菌是一种无芽孢的革兰氏阳性菌,是人与动物肠道内重要的生理菌群之一,乳酸杆菌具有抵抗病原菌定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控制炎症反应、增强先天免疫、降低血清胆固醇等生理功能。

乳酸杆菌作为饲料添加剂,能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免疫功能与肠道黏膜形态。

本试验旨在研究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微胶囊化包被技术提其耐高温特性。

选择海藻酸钠和壳聚糖,通过双层包埋并经挤压法制作LGG 微胶囊,研究海藻酸钠浓度(0.5%、1%、2%)、LGG 菌液与海藻酸钠比例(1:0.5、1:1、1:2、1:4)、壳聚糖溶液pH 值(pH4.0、pH 5.0、pH 6.0)、壳聚糖浓度(0.5%、1%、2%)和CaCl2 浓度(0.5%、1%、2%)等五个包被条件因素对LGG 微胶囊的耐热性能影响。

具体步骤:以生理盐水悬浮菌液作为包埋菌液,菌液与海藻酸钠溶液按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加入CaCl2 溶液中固化,搅拌、充分凝固,加入壳聚糖溶液并搅拌,制成双层LGG 微胶囊。

以柠檬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溶液作为微胶囊释放剂。

以游离LGG 照组,在80℃高温下加热15min,检测微胶囊化LGG 的存活率。

结果显示:1)壳聚糖的pH 值为pH4.0 与pH6.0 制备的微胶囊耐热性显著高于pH5.0 组(P<0.05)。

2)LGG 菌液与海藻酸钠溶液体积比为1:0.5 制得的微胶囊耐热性最佳,显著高于其它比例(P <0.05)。

3)海藻酸钠浓度为2%的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耐热性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

4)不同的壳聚糖浓度(0.5%、1%、2%)的条件下,0.5%浓度的壳聚糖制得的微胶囊的耐热性最差(P<0.05),2%的壳聚糖浓度较1%耐热性能较好(P>0.05)。

5)CaCl2 浓度为1%或2%时,制得的微胶囊耐热性显著高于浓度为0.5%组(P<0.05)。

基于单因素试验结合包被材料的使用效率综合分析,LGG/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的最优微囊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LGG 菌液与海藻酸钠溶液比例1:0.5、壳聚糖浓度2%、壳聚糖pH 4.0、CaCl2 浓度1%,通过微胶囊显著提高了LGG 的耐热性。

药用微型胶囊研究进展

药用微型胶囊研究进展

药用微型胶囊研究进展1前言微型胶囊简称微囊, 就是将固体、液体或棍悬物的微小颗粒(称囊心物质)的周围包上一层薄膜(称包料)形成极为微小的胶囊, 其直径从零点几微米至5,000 微米[1]。

用于药物的微胶囊最初是外用,接着发展到口服及内部肌肉组织。

用于医药的微胶囊主要是缓释微胶囊,也就是将药物活性分子与高分子载体结合后投入到生物活性体内通过扩散和参透等方式,药物活性分子再以适当的浓度和持续时间释放出来,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药效的目的。

[2]微囊可以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固化液态药物,方便使用;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一些微囊还可将活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裹在内。

应用最多的是通过微囊化方法形成缓释制剂和靶向制剂。

副作用大的抗癌药和需要频繁给药且不可口服的生物制剂若制成微囊制剂可提高靶向性,减少副作用和给药次数。

2常用囊材微囊的囊材要有无毒无刺激、化学性质稳定、具有适宜的释药性、有一定的强度、有合格的粘度等特性。

常用的囊材主要有天然高分子囊材,如明胶、阿拉伯胶、琼脂、海藻酸及其盐、壳聚糖等;半合成高分子囊材,如羧甲基纤维素钠、醋酸纤维素碳酸酯、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合成高分子囊材包括生物降解的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糖、丙交酯一乙交酯共聚物、聚乳酸一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非生物降解的聚酰胺、硅橡胶等。

[3]2.1 天然高分子囊材天然高分子囊材包括明胶、阿拉伯胶、琼脂、海藻酸及其盐、壳聚糖等。

Dong等[4]以阿拉伯胶明胶为囊材,复凝聚法制备多核薄荷油微囊,许多工艺参数都会影响微囊的形成:包括囊心物和囊壁的比例,囊材的浓度,pH值,成囊时的搅拌速度,粒度分布,产率和载药量,当囊材的浓度或囊心物和囊壁的比例增加时,形态学上多核微囊则从球形转变成不规则形状且平均粒径增加。

最适的囊材浓度是l%,囊心物与囊材的比例为2:1。

多核球囊的平均粒径可以通过调节pH值和改变搅拌速度来达到。

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的研究

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的研究

β-胡萝卜素微胶囊化的研究学生:陈瑛导师:代斌(教授)1.文献综述1.1研究胡萝卜素的意义关于β-胡萝卜素(β-carotene,BC)的研究最初始于20世纪初。

最早人们发现的一个现象是,植物中维生素A(VA)的活性总是伴随着黄色物质的出现,于是就吸引人们来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

30年代初β-胡萝卜素才和VA的结构相继被阐明,二者之间的转变关系也从化学角度得以确定和说明。

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和真菌中,动物和人体不能合成β-胡萝卜素,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委员会认定的A类优秀的营养性食品添加剂。

国内外学者自50年代以来对β-胡萝卜素的化学特性、机体内的生理代谢、生理功能、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90年代以来,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

β-胡萝卜素在对心血管疾病、某些肿瘤、衰老、光敏性疾病、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预防、延缓、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目前,β-胡萝卜素已被作为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增补剂,其临床应用及预防功效已多次被欧盟、日本和WHO等专家认可,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用于食品、医药、化工、保健、饲料和化妆品等行业。

目前世界市场供应严重不足,市场紧俏,价格高昂[2]。

1.2微胶囊技术及其应用1.2.1 微胶囊技术的概念微胶囊技术是指把分散的固体物质、液滴或气体完全包封在一层致密膜中形成微胶囊的方法。

所得到的微小粒子称为微胶囊。

被包在微胶囊内部的物质称为囊心,其大小一般在微米或毫米范围内。

包覆在微胶囊外部的材料称为壁膜,其厚度一般在0.2-10微米范围内。

通常壁膜是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

含固体的微胶囊形状一般与固体相同,含液体或气体的微胶囊的形状一般为球形。

微胶囊的大小一般在2~200μm范围内,但理论上可制成0.01~10000μm的微胶囊。

囊壁的厚度一般在0.5~150μm,0.5μm以下囊壁也可生产1.2.2 微胶囊化方法微胶囊技术从20世纪3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

微胶囊

微胶囊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姓名:张蒙蒙班级:09生物工程(2)班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食品工业中食品微胶囊化的壁材、方法及作用,并阐述了摘要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前景。

关键词:微胶囊;食品加工;应用Microencapsu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basic principles,and material of mircroencapsulation in food industry.And the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food industry were introduced.Keywords:Mircroencapsulation Food Process;Application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分散的固体、液体甚至是气体物质包裹起来,形成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的技术。

微胶囊技术起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Wurster用物理方法制备了微胶囊。

到20世纪70年代,微胶囊技术的工艺日益成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今天它已从最初的药物包覆和无炭复写扩展到了医药、食品、日用化学品、肥料、化工等诸多领域。

目前,微胶囊技术在国外发展迅速,美国对它的研究一直处领先地位。

在美国约有60%的食品采用这种技术。

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也逐步赶上来,每年申报的有关微胶囊技术方面的专利可达上百件。

全球对微胶囊技术的研究机构从02年的2%增长到06、07年的22%充分说明微胶囊技术在全世界引起的广泛重视。

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在 20 世纪 80 代中期引进了这一概念,虽然在微胶囊技术应用方面也有许多发展,但同国外相比,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进口微胶囊在生产中仍占主导地位。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上的研究【论文】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上的研究【论文】

微胶囊技术在纺织上的研究摘要:综述了微胶囊技术近几年的应用发展,描述了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复合凝聚法等几种常用微胶囊制备技术,以及微胶囊应用技术近几年在实际研究中的作用。

着重介绍了微胶囊在纺织后整理、印花、染色中的作用。

通过几种研究技术的比较和在各个领域应用的综述,找出微胶囊技术在纺织领域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它本身存在的技术局限性,并对微胶囊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微胶囊技术;后整理;应用;局限1微胶囊技术随着现代纺织企业的发展,人们早就不满足于现有的纺织品,各种功能性纺织产品接踵而出。

微胶囊技术在现代纺织功能性研究中是一种重要手段。

微胶囊是一种可以将三相包封在微型胶囊内而形成的固体微粒分子。

颗粒壁的厚度可小于1μm,颗粒尺寸在5~300μm之间。

2微胶囊的主要制备技术界面聚合法制备原理:在水溶性反应物中适当加入乳化剂形成油包水乳液,在油包水体系中加入非水溶性反应物以引发聚合,在液滴表面形成聚合物膜,这样含水微胶囊就会从水相中分离。

这个聚合反应一般都是在相界面上发生的。

研究表明,单一乳化剂的乳化液不稳定,因此要选择复合乳化剂。

界面聚合法可以制备水性囊芯微胶囊,也可以制备油性囊芯微胶囊。

原位聚合法是在囊芯内外有单体和催化剂,直接进行原位聚合形成聚合物,聚合物会集聚在囊芯表面,形成微胶囊。

但此方法要求单体可溶并且生成的聚合物不溶,聚合物积聚在囊芯表面并包覆形成微胶囊。

原位聚合法可以在水、有机溶剂或气态介质中进行[1]。

复合凝胶是用两种带有相反电荷的物质做包埋物,芯材分散其中,当pH或温度改变、添加非溶剂或电解质化合物时,两种壁材由于电荷之间的作用溶解度下降而凝聚成微胶囊析出。

这个方法制作微胶囊有解散、乳化、凝聚、凝胶化、硬化、冲洗、过滤、干燥等过程。

制得的微胶囊主要分类有:单核和多核微胶囊[1]。

锐孔凝固浴法通常是用可溶性高聚物做原料包覆囊芯,在凝固浴中固化形成微胶囊。

固化过程可能是化学反应,也可能是物理变化。

文件检索论文--微胶囊

文件检索论文--微胶囊

食品微胶囊技术摘要食品微胶囊技术是利用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或者气体包裹的现代技术。

该技术发明于20世纪30年代,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在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得到不错的发展。

关键词:食品、微胶囊技术1、食品微胶囊技术概要随着高新科技高速发展,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化工、医药、生物技术等许多领域中已得到成功的应用,尤其在食品工业,许多由于技术障碍而得不到开发的产品通过微胶囊技术得以实现,使得传统产品的品质得到大大的提高,由于此项技术可以改变物质形态、保护敏感成分、隔离活性物质、降低挥发性、使不相溶成分混合并降低某些化学添加剂的毒性等,为食品工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展现了良好前景。

[2]最近纳米微胶囊技术成为食品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微胶囊颗粒微小,易于分散和悬浮在水形成均一稳定的胶体溶液,并且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缓释作用。

[3]在功能食品领域,运用纳米微胶囊技术对功能食品中的功能因子进行包埋,既可以减少功能因子在加工或贮藏过程中的损失,又能有效地将功能因子输送到人体的胃肠道位置。

纳米胶囊特定的靶向性可以使功能因子改变分布状态而浓集于特定的靶组织,以达到降低毒性、提高疗效的目的,并通过控制释放功能因子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同时保持食品的质地、结构以及其感官吸引力。

[4-5]微胶囊技术(Macroencupsulutaon technology)是指将分散的固体颗粒、液滴甚至气体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包裹成微小的、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的技术。

所得到的微小粒子叫做微胶囊(microcapsule),其内部所包裹的物料称为芯材或囊芯,芯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者气体,也可以是他们的混合体外部的囊膜称为壁材或囊壁,通常是单层结构,也可由多层结构包埋。

微胶囊粒径一般为1μm一1000μm,小于1μm的微胶囊称为纳米微囊。

[6]微胶囊化后可以实现许多目的:改善被包裹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外观、表观密度、溶解性)使物质免受环境的影响,提高物质的稳定性;屏蔽味道和气味;降低物质毒性;将不相容的物质隔离;根据需要控制物质的释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变储能微胶囊性能的研究进展摘要:首先介绍了微胶囊技术以及其发展历史和趋势,并综述了相变材料微胶囊芯材和壁材的选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性能改进以及其应用领域,最后对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微胶囊技术;制备方法;应用领域;研究进展前言微胶囊技术是一种用成膜材料把固体或液体、气体包覆形成微小粒子的技术。

其制备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由美国国家现金出纳公司(NCR)的BarretGreen于1954年研究成功,并用于生产无碳复写纸,开创了微胶囊新技术的时代。

60年代,利用相分离技术将物质包裹于高分子材料中,制成了能定时释放的微胶囊,推动了微胶囊技术的发展。

尔后西欧、日本等国家花费了很大投资,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取得了突破,并将微胶囊技术的应用领域拓宽到医药、农药、日化、感光材料、食品、生物制品等领域,使微胶囊技术在70年代中期迅猛发展。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并且已在医学、药物、农药、染料、颜料、涂料、食品、胶粘剂、肥料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关于微胶囊方面的文献每年以数以千计的速度增长。

运用此技术使许多传统产品提高了档次,具有更新的功能⑴。

1微胶囊芯材和壁材的选择1.1芯材的选择微胶囊由芯材和壁材两部分组成。

目前,可作为微胶囊芯材材料的有结晶水合盐,直链烷烃、石蜡类、脂肪酸类、聚乙二醇等,其中结晶水合盐和石蜡类较为常用。

结晶水合盐的熔点一般在O〜100 C,具有储热密度高、导热系数大和相变体积变化小等优点,但是存在过冷、相分离和具有腐蚀性等缺点。

其研究成果较少[2-3]。

石蜡具有相变潜热大、化学稳定性好以及无毒性等优点,并且廉价易得,是最常用的芯材。

短链脂肪酸、多元醇和酯类,具有和石蜡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是较常用的芯材。

有时为了得到不同温度范围的相变材料,可将几种材料进行复合。

目前,已经微胶囊化的相变材料中,石蜡占的最多,其中正十八烷、正二十烷和正二十六烷因其相变温度在室温上下、具有相变潜热较大和无毒等特点,被研究得也比较多。

1.2壁材的选择微胶囊壁材会对微胶囊产品的性能产生决定性影响。

一般要根据芯材的性质来初步选择相应的壁材。

选择时,需要充分了解壁材的化学结构,考虑周围介质的影响;了解壁材的固化方式使微胶囊具有一定的强度;壁材的包裹性和渗透性要好,使芯材在相变过程中不发生外泄;壁材的熔点要高于芯材的相变温度和可能遇到的最高使用温度⑷。

目前,常用的壁材多为高分子材料。

其中蜜胺树脂、脲醛树脂最为常用,该类壁材的分散性和热稳定性较好。

Zhang等[5]用蜜胺树脂做成的微胶囊的屈服应变约为19%,发生破损的临界应变值在70%左右。

Jiang等⑹制得了以十六烷为芯材、酚醛树脂为壁材的相变微胶囊,先是合成酚醛预聚体,然后在一定条件下用乙醇、乙酸乙烯酯和蒸馏水洗涤,经干燥等热处理后得到微胶囊。

ChaiyaSat等⑺用一定比例的二乙烯苯基、丙烯酸酯类作为单体制备了二乙烯基苯-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为囊壁的正十六烷微胶囊。

此外,聚丙烯树脂、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醇、环氧树脂等也可作为壁材。

2常用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传统的微胶囊制备方法从原理上大致可分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三类。

目前,常用的相变材料微胶囊制备方法有原位聚合法、界面聚合法。

2.1原位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是指在微胶囊的过程中,反应单体及催化剂全部位于芯材液滴的内部或外部,单体在微胶囊体系的连续相中是可溶的,而聚合物在整个体系中是不可溶的,所以聚合物在芯材液滴的表面发生。

Zhang等⑹利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出了正十八烷-三聚氰胺甲醛微胶囊,该胶囊的芯材所占的质量分数达到70%。

随着搅拌速率和乳化剂含量的增加,胶囊的粒径分布变小,热稳定性增强;Song等[9]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聚酰胺塑料为壁材、溴代异十六烷为芯材的纳米微胶囊。

结果表明,相比于其它胶囊,此种微胶囊的强度显著提高,并且不易团聚、热稳定性强。

单旭涛等[10]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尿素、甲醛、三聚氰胺共聚物为壁材,以石蜡为微胶囊芯材,制备出了微胶囊结构的相变控温材料,并得到实验室优化的工艺条件。

Shin等[11]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正二十烷为芯材、三聚氰胺一甲醛树脂为壁材,粒径小、相变热较佳的相变微胶囊。

经强度测试,相比于其它包覆方法,原位聚合法制得的微胶囊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2.2界面聚合法界面聚合法至少需要两种单体,而且两种单体要分别存在于不相溶的相变材料乳化体系中,一般采用水、有机溶剂乳化体系。

该体系可分为连续相和分散相,相变乳液通常位于分散相中。

HOng等[12]采用界面聚合法利用4种不同的乳化剂:明胶、斯盘80、聚乙烯醇、十二烷基硫酸钠,成功制得含有卵清蛋白的聚脲微胶囊。

兰孝征等[13]以甲苯、2, 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为反应单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壬基苯基醚(OP)为乳化剂,合成了正十烷为相变材料的聚脲包覆微胶囊。

测得空心微胶囊直径约为0.2 μm,含正二十烷微胶囊的直径为2〜6ym,正二十烷的包裹效率约为75%。

尚建丽等[14]以相变石蜡为芯材,廉价的聚脲和聚氨酯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单层和双层壁材相变材料微胶囊。

结果表明双层壁微胶囊的温度稳定性优于单层壁相变材料微胶囊。

双层壁微胶囊的相变温度为19.02 C,与实际建筑墙体使用的温度一致,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中。

界面聚合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对反应单体纯度要求不高,对原料配比要求不严,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3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应用3.1相变材料微胶囊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采用微胶囊法将相变材料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复合,能够很好解决相变材料易泄露、不稳定等问题。

此外,二者复合还具有如下优点:可增大相变材料的比表面积和热导率;有效消除“相分离”现象;提高相变材料稳定性、耐久性、降低一些相变材料的毒性;有效避免相变材料与建筑材料的不相容性,以免对建筑材料承重能力造成影响等。

3.2相变材料微胶囊在伪装技术中的应用当今军事领域,伪装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技术。

相变材料微胶囊在伪装技术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热红外伪装相变纺织品[15]和热红外示假。

可以将相变材料微胶囊以粉状或悬浮液的形式与需要伪装的基体相结合,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吸附、聚合、喷涂等方式进行。

当基体放出热量时,相变材料微胶囊可将部分或全部热量吸收以躲避红外监测。

MCkinney等[16]将不同熔点的相变材料微胶囊与可见光迷彩涂料混合,涂抹在坦克上,当坦克使用时,在不同发热部位会呈现特殊的红外迷彩效果。

3.3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电子器件冷却中的应用在微型计算机领域电子元件发挥着核心作用。

一般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低于70 C,最高不能超过120 C,随着温度的增长,其失效率呈指数增长。

大多电子芯片运行时发热量较大,采用风扇等传统冷却方法往往效果甚微。

相变材料微胶囊制成的温控冷却装置为散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捷径[17]。

3.4相变材料微胶囊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相变材料微胶囊还可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可以制成一些用于支撑关节或整形用的装置。

在储藏与运输领域,可将相变材料微胶囊与金属、聚氨酯等材料复合制成温控箱。

此外,相变材料微胶囊在航空与航天[18]导热增强体等方面都有应用[19]<4展望相变材料微胶囊以其优异的性能在建筑、服装、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逐渐得到应用。

为了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仍需重视如下几项工作:(1)继续寻找或研制具有高相变潜热、适当熔点的新型相变材料。

可以尝试将有机、无机相变材料进行复合,消除或减少相变材料的过冷现象,降低其腐蚀性和毒性。

(2)开发新型壁材,可尝试寻找能与芯材在界面处发生聚合反应的壁材,这样便可提高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强度和稳定性。

(3)完善和探索更加有效的成膜技术,提高微胶囊的包裹率,使胶囊外壳具有高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

(4)继续提高相变材料微胶囊与复合基体的相容性。

在充分发挥相变材料微胶囊储热能力的条件下减少其毒性和挥发性,获得环境友好型材料。

(5)加大相变材料微胶囊在各项领域中的研究力度,尤其是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拓宽其使用范围。

参考文献[1] 李卓•聚脲微胶囊的研制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D]∙东华大学,2002.[2] 吴晓森,张学骜,刘长利,等•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世界,2006,02:108-112.[3] 毛华军晏华,谢家庆.微胶囊相变材料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2006,07:1022-1026.[4] 杨超,张东,李秀强.相变材料微胶囊研究现状及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4,03:203-209.[5] Zhang Z,SUn 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lamine-formaldehyde microcapsules[J]. JoUrnal OfMiCroe ncapsulatio n,2001,18(5):593-602.[7] Jiang Y B,Wang D J,Zhao T.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minent thermal StabiIity of PhaSe-Change microcapsules With PhenoIiC resin shell and n-hexadecane core[J]. Journal of APPIiedpolymer SCie nce,2007,104(5) :2799-2806.[7] ChaiyaSat P,Ogino Y,Suzuki T,et al. PreParatiOn Of divinyIbenzene copolymer PartiCIeS Withen CaPSUIated hexadeca ne for heat StOrage applicati on[ J]. Colloid and PolymerSCie nce,2008,286(2):217-223.[8] Zhang X X,Fan Y F,Tao X M,et al. FabriCation and PrOPertieS of microcapsules and nanoCaPSUIeSCon tai ning noctadeca ne[J]. MateriaI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4,88(2):300-307.[9] SOng Q,Li Y,Xing J,et al. ThermaI StabiIity of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microcapsulesin corporated With SiIVer nan O-PartiCles[J]. PoIymer,2007,48(11):3317-3323.[10] 单旭涛,李世伟,王菲,等.原位聚合法制备石蜡微胶囊相变材料[J].电子科技,2011,9(15):94-96.[11] Shin Y ,Yoo D I,SOn K. Development of thermoregulating textile materials With microencapsulated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 II.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CM microcapsuIes[J]. Journal of APPIied Polymer SCie nce,2005,96(6):2-3[12] Hong K,Park S. PreParatiOn Of polyurea microcapsules Containing ovalbumin[J]. MateriaISChemiStry and PhySiCS,2000,64(1):20-24.[13] 兰孝征,杨常光,谭志诚,等.界面聚合法制备正二十烷微胶囊化相变储热材料[J].物理化学学报,2007,23(4):581-584.[14] 尚建丽,王争军,李乔明.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的试验研究[J].材料导报,2010,24(6):92-94.[15] 王执乾王月祥,白翰林.红外隐身用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制备[J].山西化工,2013, 33(5):47-50.[16] MCKinney R A,Bryant Y G,Colvin D P. Method Of reducing infrared VieWability OfObjeCts:US,6373058[P]. 2002-04-16.[17] Kandasamy R,Wang X Q,Mujumdar A S. APPIiCatiOn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in thermal manageme nt of electro nics[J]. APPIied ThermaI En gi neeri ng,2007,27(17):2822-2832.[18] 潘艾刚,王俊彪,张贤杰.相变温控技术在航天热控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材料导报,2013,27(23):113-119.[19] 姜恒丽,崔元璐,齐学洁,齐云,丁舒.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载体在组织工程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3): 412-4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