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
现行汇率制度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的情 况下 , 这种制度安排无疑是符合 中国当时经济
的实际。 然而 , 随着 我 国加 入 w r o, 在 开放 经 济 的大 趋势下 . 伴随着金 融全球 化 、 一 体 化 程 度 的 逐 步 提 高, 国内金融市场对 外开放 程度 的逐渐加 强 , 合 法 和违 规 的 资 本 大 量 涌 人 。 致 使 货 币 政 策 的独 立性 在 我 国逐 步 降 低 。 2 . 我 国 当 前 庞 大 外 汇 储 备 对 货 币 政 策 有 效 性 和主 动 性 提 出挑 战 。外 汇储 备 的增 加 主要 源 自于 我 国贸 易 顺 差 和 “ 热钱 ” 流 动 。截 至 2 0 1 2 年 9月 底 。 中
8 0 %基础 货 币 已被 各 种 货 币政 策 工 具 所 对 冲 ,那 另 外 没 有 对 冲 的基 础货 币 也 近 2 0多 万亿 人 民币 , 这么 庞 大 的货 币 超 发 , 将 给 国内 的 货 币 供 给 和 币 值 稳 定 造 成 重 大影 响 , 通货 膨 胀 压 力将 逐 渐 显现 。
大。三元悖论理论认为 , 在固定汇率制度、 资本 自由
流动和货 币政策 独立性 三者 只能实现其 中两个 目 标 。 因此 , 在 我 国经 济 内外 部 联 系 加 强 的过 程 中 , 以
及人民币汇率实质上仍盯住美元的情况下 , 汇率制
度 同货 币 政策 缺 乏 协 调性 。 正 是 现 行 汇 率 制 度 的 这
国际 资 本 自由流 动 、 汇率 稳 定 和货 币 政 策 独 立 性 这
三个 目标 不可 能同时实 现的矛盾 . 即“ 三元悖 论 ” 定 汇 率 与 货币政策独立性 . 对 国际 资 本 流 动 实 施 较 为 严 格 的 控 制 。在 一 国金 融 体 系 尚未 完 善 、 抗 风 险 能 力 较 弱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民币汇率制度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2019-09-27⼀、汇率制度改⾰前⼈民币汇率的阶段划分及特点⼈民币汇率制度改⾰是我国⾦融体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
新中国成⽴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个阶段:(⼀)1949-1952年建国初期的汇率制度其特点是实⾏外汇集中管理制度,通过扶植出⼝、沟通侨汇、以收定⽀等⽅式积聚外汇,⽀持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
(⼆)1953-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外汇管理体制其特点是对外贸易由国营对外贸易公司专管,外汇业务由中国银⾏统⼀经营,逐步形成了⾼度集中、计划控制的外汇管理体制。
(三)1979-1993年经济转型时期外汇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是由买卖双⽅根据外汇供求状况议定,中国⼈民银⾏适度进⾏市场⼲预。
(四)1994年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外汇管理体制其特点是⼈民币官⽅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然⽽,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名义上是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但其实质上却近似固定汇率制度。
近⼏年来,我国经常项⽬和资本项⽬双顺差持续扩⼤,加剧了国际收⽀失衡。
⾄200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5282.49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储备国,这势必将被推到国际经济⾦融错综复杂⽭盾的第⼀线,各种贸易摩擦进⼀步加剧。
持续增⾼的外汇储备,给当前⾦融调控带来了很⼤的难度。
正是鉴于上述内在因素,中国提出了汇率形成机制的改⾰,这对于缓解对外贸易不平衡、扩⼤内需以及提升企业国际竞争⼒,提⾼对外开放⽔平是⾮常有必要的。
⼆、2005年⼈民币汇率制度改⾰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2005年7⽉21⽇,我国开始实⾏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篮⼦货币进⾏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该项制度出台后⼈民币持续升值,截⾄2007年7⽉1⽇,扣除通货膨胀差异的⼈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96.32,较汇率改⾰前升值6.01%,较2007年1⽉升值2.26%。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演进
CAIXUN 财讯-111-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演进□ 山西财经大学 张 燕 / 文自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向着更大程度的浮动。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历程,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浮动的原因,为人民币汇制度率以后的管理提供相关的建议。
人民币汇率 浮动汇率制度 独立性人民币汇率的改革之路自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改革之路。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2。
在此期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采用爬行顶住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采用以国内外物价对比为基础的计算方法。
1953-1972。
在此期间,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
1955年3月1日,央行开始发行新币。
从发行新币后,人民币对美元一直都保持在一条直线水平上,汇率为2.4618人民币/美元。
这个时期其他国家汇率也相对稳定。
1973-1985。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采用了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但由于对货币篮子的币种权重和选择的客观判断不足,当时的汇率水平并不能反应真正的人民币汇率价值;1973年至1980年期间由于人民币汇率严重错误高估,致使我国错过了外汇调整的最佳时期,抑制了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1981一1984年期间,实行了外汇调节和官方牌价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年初,我国政府迫于人民贬值压力,取消了贸易对内的高结算汇率制,恢复建国初期的单一汇率制度。
1985-1993。
在此期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仍然并存于我国。
1994-2005。
在此期间,我国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
1994年1月1日,我国开始对外汇体制进行改革,对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进行并轨,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2008。
在此期间,我国实施了“参考一篮子”,“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及对相关政策的影响*世界银行研究局王水林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黄海洲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将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是自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汇率机制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市场反应,亚洲一些国家的汇率政策也相应跟进。
此次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制度性的,放弃了事实上钉住美元的做法而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
从短期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国际压力和贸易上的国际摩擦,遏制了市场上的投机和炒作,也为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灵活性创造了条件。
从长远来看,它对人民币汇率的制度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将更加深远。
如何看待此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以及对相关政策的影响,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对人民币汇率中长期水平的基本判断为了更好地认识此次汇率改革的作用和影响,我们需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长期水平有一个基本判断。
事实上,汇率水平是由经济、制度和市场因素决定的。
经济因素包括一国经济的基本面、不同货币之间的利差、相对购买力等; 制度因素则包括主权风险、汇率制度、以及一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等; 市场因素包括一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和价格形成机制等。
近一、两年来,关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争论一直很激烈,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种观点:第一种是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了,应尽快大幅度升值。
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美、欧、日等国的一些利益集团、政客、一些思想库的“学者”以及议会议员。
第二种是要求人民币汇率应增大浮动范围的,认为它符合世界经济利益,也符合中国本身的利益。
这种观点只提“弹性”,不提升值,许多国际学者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持这种观点。
第三种是认同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的目标,但强调目前应保持稳定,改革重点放在深化外汇市场,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第四种是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会引起通货紧缩并影响外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国际上是少数,在国际政策讨论中影响不大。
汇率制度与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分析
[] 务 院 专 题 研 究 突 破 中 小 企 业 融 资 困局 [ ] 4 国 W
. hn a c e m cJac .o
( 责任编 辑 : 邹定 宜)
综上所述,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一国实施固定汇率制和浮 动汇率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货币政策独立性缺失。
一 一
,
.
w . j.e c ynt w
w
10 0 万家, 0 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 9 其工业总产值、 销售收 入、 实现利税、 3 出1总额已分别占全国的6%、 %、 %和6% 0 5 4 7 0 0 左右; 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 %以上, 0 中小企 业还提供了大约 7%的城镇就业机会。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 5
二、 实践分析
以后,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又如何呢? 从实际情况来看, 05 7 2 起我国实行有管理 自20 年 月 1日
自 上世纪7年代以来, 0 西方各国纷纷放弃对汇率的管制,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浮动汇率制。我们以德国和 日本为 例, 从实践中考察浮动汇率制下一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前, 马克兑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由于 德国经济相对美国经济走强 , 为保持与美元 固定的汇率, 德国 政府不得不在市场上购入超额供给的美元, 美元资产的不断增 加和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增多, 威胁到国内物价稳定。因此, 对 国内通货膨胀深恶痛绝的德国货币当局不得不放弃当时4 马 克兑换 1 美元的固定比价, 1 1 3 从 9 年 月起多次对马克汇率进 6 行重估, 马克开始连续升值。在升值过程中, 德国坚持独立的 货币政策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让汇率自由浮动。1 2 9 年后, 7 借 助欧洲区域内的货币联动机制, 德国马克汇率较少受到投机资 本的冲击 , 欧洲其它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马克升值的压 力。如果不是欧洲区的货币联动机制, 德国能否承受汇率大幅 波动的风险、 能否避免国内的资产泡沫、 能否保持国内货币政 策的独立性, 则是一个未知数。 1 5 9 以美国为首的五个发达工业国家财政部长及 9 年 月, 8 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 达成五国政府联 合干预外汇市场, 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 以解决美 国巨额的贸易赤字。这就是有名的” 广场协议” 。在协议签订 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 美元兑 日 元贬值达 5%, 0 也就是说, 日元 兑美元升值一倍。为了对应升值可能继续带来的不景气效应, 日 本央行在一年左右的时间连续五次调低官方贴现率, 1 6 由 9 8 年1 月的5 %降至 1 7 月的25 9 年2 8 .%。由于出口 严重受挫, 资 本难以在这一块获得利润, 大量资本涌向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 场, 泡沫经济一触即发。这时, 追于日元升值压力的 日 本货币 当局又一次大幅下调利率, 希望能缓解 日 元升值压力, 同时也 希望借此减少汇率升值带给日 本经济的负面影响。但扩张的 货币政策还是没有改变 日 元升值的趋势, 相反地, 低利率向市 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 刺激着洪水般的资本涌向房地产和股票 市场, 由于在生产已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调低利率对刺激投资 和消费的作用不明显, 形成典型的流动性陷阱。此后, 日元长 期处于剧烈波动之中, 日本由此掉入“ 货币流动陷阱”货币政 , 策趋于无效, 经济也丧失活力, 形成了2 世纪 8 年代 日 0 0 本著名 的泡沫经济。这个经济泡沫在 1 1 9 年破灭之后 , 本经济便陷 9 日 入二战后最严重的不景气状态, 一直到现在, 日本经济仍然没
浅谈三元悖论下中国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
浅谈三元悖论下中国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摘要:本文对三元悖论的提出和发展进行了回顾,并讨论了三元悖论中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的自由流动和稳定的汇率制度这三个经济目标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三元悖论对我国政策组合的选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为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必须在资本流动和汇率稳定之间有所取舍、找到平衡。
关键词:三元悖论;汇率制度;资本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一、开放经济下的三元悖论三元悖论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
该理论认为对一国而言,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以及资本自由流动这三大政策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只能取其二。
从理论上说,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有助于达到低通胀且稳定的经济增长;稳定甚至固定的汇率制度降低了汇率风险,有助于价格稳定,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资本自由流动则能分散本国的金融风险。
因此,这三个目标对政府而言都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
三元悖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的二元冲突。
米德在其著作《国际收支》一书中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必须运用政策搭配才能同时实现内外均衡:政府选择固定汇率制度时无法运用汇率政策,仅依靠支出改变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导致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发生冲突。
米德认为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就必须实施资本管制,特别是对短期资本自由流动的控制。
米德的二元冲突指出了在支出改变政策有效的前提下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冲突。
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和弗莱明提出了著名的M-F模型,论述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和汇率是否固定对一国货币政策的使用产生的影响。
当一国资本完全流动并实行固定汇率制时,若央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下调利率,利率下降至低于他国会导致资本外流,本国的货币供应量故而减少,容易造成国际收支逆差。
此时央行必须抛售外汇资产并购买本国货币直至货币供应量回到最初水平。
可见在资本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的前提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无法实现。
从_三元悖论_看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由流动+固定汇率制+放弃货币政策的
独立性(货币政策无效)”。
模式二,即三角形的右边: “货币政
策的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放弃固定
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模式三,即三角形的左边: “固定汇
率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放弃资本自
由流动(实行资本管制)”。 模式三与我国 2005 年 7 月 流动,可以免除 国际资本市场对国内利率水平的影响, 并排除货币投机冲击的可能性。这样,当 局便可以在实现固定汇率目标的同时, 灵活的运用货币政策解决宏观稳定问 题。但是实行资本管制是存在巨大的机 会成本的,这会将生产经营性资本流动 和货币投机性资本流动一同管死,不利 于 该 国 失 去 全 面 参 与 国 际 经 济 活 动 ,阻 碍该国的国际化进程,从而导致经济结 构的扭曲和经济效率的下降,并最终使 该国在国际竞争中失去竞争力。
图 1 我国 PMI 与工业增加值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作为经济监测的先行指标,采购经理指数(PMI)的变化能 很好地对未来的经济走势进行预测。PMI 的经济容衰界限是 50% 。当 PMI 高于 50% 时,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信号。当指数 低于 50% ,尤其是非常接近 40% 时,则经济萧条的可能性将增 大。因此,从我国 PMI 的变化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前景做出一 个合理的判断。 由图 1 可以看出,从 2008 年 7 月开始,我国的 PMI 开始 在低于 50% 的经济容衰界限上徘徊。其中,去年的 11 月更是下 降至 38.8% 。PMI 连续低于容衰界限,清楚地反映了制造业企 业对我国经济下滑的预期。 虽然今年的一季度 PMI 重新踏上 50% 的界限,但是据国 家电网公司调度中心的统调数据显示,一季度发电量同比下滑 2.25% 。由于得不到用电量等先行指标的支撑,PMI 的短期反弹 可能是企业去库存化的原因,我国经济的全面回暖仍然存在不 确定性。 (二)货币政策困境分析
我国现阶段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二 、 予 ” 元悖 论 ” 学 含 义 赋 三 数
在上图中, 三个 顶 点 表 示 三 个政 策 目标 , 条 边 代 表 三种 政 策 三 搭 配 。其 中 , 表 示 货 币 政 策 的独 立性 ; v 示 固定 汇 率 ; c Ms E表 K 表 示 资 本 的 自由流 动 。根 据 等 边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 内 任 何 一 点 到 三 其 条 边 的 垂 直距 离 之 和 等 于 高 。 于是 , 们 可 以在 这 个 三 角 形 内进 我 行 政 策 搭 配 的选 择 。设 在该 等 边 三 角形 内 ( 端 点 或 边 ) 取 一 点 含 任 C C点 到 三 条 边 的距 离 分 别 为 :m、 kC , 们 分 别 表示 货 币政 策 , C C 、e 它
的 安 排 与 货 币政 策 的 有 效 性 之 间 的 中突 。 这 种 冲 突 不 仅 增 加 了 宏 观 调 控 的 难 度 . 且 不 同政 策 间 目标 的 冲 突 更 增 加 了 宏 观 政 策 调 节 机 制 发 而 挥 作 用 的 复 杂 性 。鉴 于 此 , 从 ” 元 悖 论 ” 发 分 析 我 国 现 阶 段 汇 率 我 三 出
政 策独 立 性 、 率 稳定 、 本 自由流 动三 者 之 间 的相 互 制 衡 关 系 : 汇 资 对
一
0 示 资 本 自由流 动 ,k 1 表 C - 表示 资 本 管 制 ;e 表 示 固定 汇率 C =0 通 过 以 上 的理 论 与 定 义 , 们 可 以将 理 论 和 实 际 相 结 合 分 析 我
我 国现阶段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容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第16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改革的具体事宜如下:第一,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第二,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
第三,2005年7月21日19:00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
第四,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
中国人民银行将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适时调整汇率浮动区间。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这次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1.人民币对美元当日升值2%。
人民币汇率由1美元兑换8.27元人民币变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升值2%。
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
2.实行更富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核心是由盯住美元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
一篮子货币是指选择与中国贸易和投资密切的若干主要货币,对不同货币设定不同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
国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
探究人民币汇率浮动对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影响——基于债券回购利率
R:a R f +b+c ( 1 )
从上面的分析数据求得的 R 为 0 .0 3 1 ,很 低 ,说明外 国利率变动 几乎不能解释本 国利率变动。 或者说 ,中国的货 币政 策从 总体上看不受 美 国的货币政策的影 响。D— w 统计量显示存在 自 相 关问题 ,但是前面 的时间序列分析发 现在这段 时间 内人 民币利率 和美元 利率存 在协 整关 系 , 因此 可 避 免 谬 误 回归 的可 能 。 回归 结 果 显 示 8值 较 低 ,低 于 O b s f - e l d等 人 ( 2 0 0 4 ) 文 章 中 的 钉住 制 国家 的 水平 ,说 明 外 国利 率 变 动 后 本 国利率仅作出较小幅度 的变化 ,这也说 明货 币政策的独立性较强 。下面 分情况讨论 中国实行钉住 汇率制度和非钉住汇率制度下的利率变动与美 国利率变动的关系。2 0 0 1—2 0 0 6年 ,人 民币汇率制 度可 以分为两 个时 期: 汇改前和汇改后 , 2 0 0 5年 7 月 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一个 重要 的 转折点 ,从该月起 ,人 民币汇 率 由钉 住单一 美元转 变为参 考一 篮子货 币。本文将人 民币汇率制度划分为 2 0 0 1年 1月 一 2 0 0 5年 6月的钉住制 和2 0 0 5年 7月 ~ 2 0 0 7年 1 2月 的 非 钉住 制 。
以货 币市 场 利 率代 表 货 币政 策 ,运 用统 计 分 析 软 件 S P S S分 析 了 2 0 0 1年 1月 一2 0 0 7年 1 2月 汇 率 制 度 的 变 化 对 中 国货 币政 策 的 独 立性 的 影 响 ,并得 出了人 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 ,汇率变动的灵活性增强并未使 中国货 币政策的独立性增强的结论。 关 键 词 :汇 率 ;货 币政 策 ;独 立性 ;货 币市 场 利 率
人民币汇率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与财政政策的关系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要话题。
人民币的汇率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内外贸易、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以及经济整体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财政政策是国家在实现经济调控和发展目标时的一项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汇率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可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为了更好地理解人民币汇率与财政政策的关系,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受到市场供需关系、国际资本流动、经济基本面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引导和稳定人民币汇率,包括调整货币政策、干预外汇市场等。
然而,这些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二、人民币汇率与财政政策的关系财政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财政政策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财政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增长、通胀率等经济基本面产生直接影响,进而间接影响人民币的汇率水平。
例如,通过减税降费等财政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可能吸引更多外资流入,从而增加人民币的需求,对人民币的汇率起到支撑作用。
2. 财政政策对外贸的影响财政政策的调整对外贸出口和进口的需求有直接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外汇市场和人民币的汇率。
例如,通过减少关税等财政手段来提升出口竞争力,可能导致外汇供应增加,从而影响人民币的汇率水平。
3. 财政政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财政政策的实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资本流动,从而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例如,各国资本市场的政策宽松和紧缩程度,直接影响外国投资者对本国资产的需求,从而影响人民币的需求和供给,进而影响人民币的汇率水平。
4. 财政政策对汇率市场的预期影响财政政策对市场预期的影响同样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财政政策的宽松或紧缩可能改变市场对经济发展和汇率走势的预期,进而引发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买卖行为,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人民币汇率与财政政策的互动效应人民币汇率与财政政策之间并非单向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效应。
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
它的波动对于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人民币汇率是指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是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价格。
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控制经济活动的政策。
人民币汇率与货币政策密切相关,通过货币政策调控汇率有助于维持经济稳定和促进国际贸易。
2.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1)市场供求关系: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形成,供求关系是决定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
如果人民币需求增加,汇率将上升;如果人民币供应增加,汇率将下降。
(2)经济基本面:国家的经济状况、利率水平、通货膨胀率等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经济表现良好的国家,其货币相对较强;经济不稳定的国家,其货币相对较弱。
(3)外部因素:国际经济环境、贸易关系、地缘政治等外部因素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3.(1)固定汇率制度: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维持汇率的稳定。
央行会出售或购买外汇以影响市场供求,从而维持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浮动汇率制度:在浮动汇率制下,央行可通过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汇率。
通过调整利率,央行可以吸引或抑制资本流入,从而影响市场需求,进而影响汇率。
4.人民币汇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出口导向型经济:如果国家希望通过出口刺激经济增长,央行可以通过贬值人民币来提高出口竞争力,增加出口数量。
通过人民币汇率调控,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2)通胀抑制:如果国家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可以通过升值人民币来降低进口成本,从而抑制通胀。
通过调节人民币汇率来稳定价格,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3)资本流动: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资本流动有重要影响。
如果央行希望吸引外资流入,可以通过升值人民币提高投资回报率;如果央行希望遏制资本外流,可以通过贬值人民币降低投资回报率。
浅析中国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作者 简介 : 王盼盼( 1 9 9 0 一 ) , 女, 安徽芜湖人 , 硕士研 究生, 从事金融理论与保 险研 究。
国内经济周期提高利率时 , 将诱导资本流人造成外汇储备增 加、 国内货 币供 给增加 , 即出现货 币供 给与利率 同方向变 动 的现 象 , 从 而违背 了中央银行提 高利率收紧银 根 , 使利率 与
国家选择 怎样 的汇率制 度 , 对该 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
替代的重要 作用 。 货币政 策属于一个同家重要 的宏观经济政 策, 它不仅是 国家调 控宏观经济 , 同时也 是同家稳定货 币的
重 要 金 融 工 具 。随 着 改 革 开 放 的 发 展 , 对 外 开 放 程 度 不 断 加
性。并且在汇率 目标 区下 , 市场 参 与者的心理预期必然诱导
性之间 , 同样存在着冲突。 经过汇率制度改革后 , 中国汇率制度的浮动弹性在逐渐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8 — 1 9
年以来 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动是货币数量 M1 变动的决定性原
因, 这表 明, 货 币政策 已经丧失了部分 自主性。另一方面 , 在
固定汇率制度下 , 随 着 资 本项 E t 的渐进 开放 , 中 央 银 行 针 对
、
中国现行 汇率制度 下货币政 策有效性 的分 析
历史数据 的分析表 明, 由于国际商品市场 和国际资本市
场的逐渐融合 , “ 三 i 元 困境 ” 约束会越来 越增强 , 实行 固定 汇
率的国家货 币政 策的独立性逐渐丧失 , 而自由浮动汇率闰家 的货 币政策 的独立性越来越 受到挑战 。 建立健全 以市场供求 为基础 的 、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 , 保持人 民币汇率在合理 、 均衡水平 的基本稳定 , 这是中围从 自身经济发展实际出发
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中央银行应在外汇市场干预、利率调整、外汇储备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操作,以应对汇率制度改革 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05
实证分析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 的影响。
数据来源
选取1990-2020年间的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政策数据,以及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 率制度下的汇率数据。
关注的焦点。
汇率制度的调整对一国货币政 策独立性产生重要影响,进而 影响该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和稳
定。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研究 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 影响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
经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探讨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机制,分析不同汇率 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程度,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建议 。
对中央银行施加压力,要求其采取符合政府意愿的货币政策。
02 03
媒体和公众舆论
媒体和公众舆论也会对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影响。如果媒体和公众对 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持批评态度,这可能会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造成压力。
国际因素
国际因素也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例如,如果一国加入货币联 盟或采用固定汇率制度,那么该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
浮动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分析
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相对较高,因为汇率波动可以自动调节国际 收支平衡,减轻货币当局的政策压力。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可以更加专注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而不必过 分关注汇率波动。
然而,浮动汇率制度也可能增加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因为汇率波动可能导 致资本大量流入或流出该国,给国内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_三元悖论_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浅析
中国经济金融观察
“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 制度改革浅析
从表 2 可以看出, 我国的净误差与遗漏账户 余额在 2001 年以前都保持负值, 表明存在隐性 资本的流出。据估计, 1989 ̄1997 年我国资本外 逃累计余额在 634.4 亿 ̄1915.3 亿美元之间。而 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由于存在人民币 贬值的预期, 我国的资本外逃规模进一步扩大, 其数额在 1997 年和 1998 年分别为 364.74 亿美 元和 386.37 亿美元。到 2002 年净误差与遗漏账 户余额成为正值, 并逐年递增, 并在 2004 年已 达到了 270.45 亿美元。但到 2005 年开始却又回 到了负值, 高达 167.7 亿美元。
刘敏李颖
内容提要: “三元悖论”作为经典的金融理论之一, 反映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
性、资本自由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的矛盾, 为我国 2005 年 7 月 21 日开
始实行的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提供
了理论依据。
通过对我国经济中的 “三元”即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独立性以及汇率制度进行 分
- 155.47
2826.2
- 5.50
1997
- 219.64
3191.2
- 6.88
1998
- 165.76
3239.3
- 5.12
1999
- 148.04
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
经济政策独立性与汇率制度
国商一班王莹晖 2017120468
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定义有多种方法。
衡量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一种
标准是:货币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依据本国经济情况(如预期产出水平
和实际产出水平的缺口,预期通货膨胀率和实际通货膨胀率的缺口)
还是受到外部因素(如国际收支、外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适度的货币供应量是实现币值稳定目标的重
要保证。
但在保持币值稳定、维持适度的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政策实施
过程中,钉住汇率制使货币政策独立性难以维持。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经常波动,要求中央银行必须经常被动的参与
外汇买卖,这必然造成货币供应量被市场上的外汇需求所左右,货币
政策独立性受到极大的限制,从而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
为缓解货币政策目标和汇率政策目标之间的冲突程度,充分发挥
两者的功能,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中央银行应继续完善人民币汇
率形成机制,扩大浮动空间,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完善中央
银行外汇干预机制,使中央银行尽快从外汇市场的参与者角色转换为
调控者,发挥其窗口指导作用;改革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使外汇市场
充分真实地反映实际经济对外汇的供求关系;完善外汇市场结构,促
进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当然,中央政府在推进汇率改革的同时,
还必须从治本入手深入改革,有的放矢,解决宏观经济中的不平衡,
实现增长方式的转换,并通过扩大内需,纠正贸易顺差过大带来的被
动局面。
开放经济下中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选择
contents •引言•中国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中国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国际比较•中国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优化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开放经济下,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中国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贸易摩擦、资本流动波动等,这些挑战需要有效的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来应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开放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方法1978年以前1978年以后1994年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历程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汇率既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升值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贬值,双向波动更加灵活。
双向波动市场化程度提高010203货币政策目标汇率制度选择资本流动管理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冲击03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协调内外均衡的矛盾0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内外均衡矛盾02政策传导机制主要发达国家的汇率制度美国01欧元区02日本03新兴市场国家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通过货币政策和外汇干预来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和国内经济。
发展中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但也有一些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货币政策和外汇干预是这些国家稳定本国货币汇率和国内经济的主要手段。
主要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中国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的国际比较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国际比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通过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减少外部冲击对汇率的影响,增强汇率弹性。
推动汇率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汇率的干预,逐步实现市场在汇率决定中的主导作用。
建立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通过引入更多的市场参与主体,增加市场活跃度,提高汇率的敏感性和反应速度。
010302实施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资本流动管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实施审慎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政策实施独立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优化货币政策目标建立货币政策沟通机制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加强政策信息的披露和解读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透明度研究结论1. 中国汇率制度在过去几年中逐渐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但当前中国汇率制度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仍存在一些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如缺乏灵活性和透明度等。
我国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分析
下 , 国 要 保 持 ; 率 稳 定 必 须 放 弃 货 币政 策 独 立 性 。 此 前 , 国选 择 的 一 1 2 我
是 货 币 政 策 独 立 和 汇 率 稳 定 而 放 弃 了 资 本 自 由 流 动 , 入 世 以 后 , 着 但 随 经 济 全 球 化 浪 潮 我 国 资 本 与 金 融 账 户 开 放 步 伐 逐 步 加 快 , 国 货 币政 我
我 国 汇 率 制 度 下 货 币 政 策 的 独 立 性 分 析
4- 凤  ̄玉
( 州商 学 院金 融 学 院 7 0 0 ) 兰 3 0 0
【 摘 要 】 蒙代 尔 弗 莱 明模 型 认 为 : 开 放 经 济 资 本 自 由 流 动 条 件 在
二 、 国 资 本 流 动 状 况 分 析 我 资 本与 金融 账户 是 指对 资产 所 有 权 在 同 际 间流 动 行 为进 行 记录 的 账户 。它 反映一 个 国家 对 资本 的管 制情 况 。在 1 4 以前 , 闰对 9 年 9 我 资本 流 动实行 严格 的管 制 。随着我 罔经济 对外 开放 , 同于 1 6 实 我 9 年 9 现 了人 民币经 常项 目下可 兑换 。与 此 同时 , 同资 本与 金 融 账户 的 开 我 放也 积 极有 序 的推进 。现 阶段我 同资本 流动 的特 点 主要表 现 存 :
一
20 年 上 升 为 56 美 元 , 20 年 增 长 6 倍 。但 是 在 20 08 5亿 比 01 . 8 09年 , 由于 美 国 次 贷 危 机 导 致 的 全 球 经 济 危 机 的影 响 , 国 对 外 直 接 投 我 资 降 为 4 1 美 元 。显 性 资本 的 流 人 在 国 际 收 支 平 衡 表 里 表 现 为 8亿 外 国 对 华 直 接 投 资 。20 年 外 国对 华 直 接 投 资 为 4 8 美 元 ;08 01 6亿 20 年 增 长 到 19 亿 美 元 , 20 年 的 3 倍 。 20 46 是 01 . 2 09年 f 于 全 球 经 济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摘要]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作出的选择,符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
不过,这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与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之间,存在着冲突。
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保持了较高的独立性,是与汇率的弹性增强、渐进资本开放以及中央银行的冲销操作分不开的。
为了继续保证货币政策的高度独立性,需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冲销干预机制以及培育成熟的货币与资本市场。
[关键词]汇率制度选择;固定汇率;浮动汇率;货币政策独立性1 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它是国与国经济之间最重要和最明显的联系中枢,一国经济条件的变化会通过汇率中介传递到另一国(为便于讨论,本文均采用直接标价法)。
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该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它是国际货币制度(也称国际货币秩序)的核心。
汇率制度大体可分为固定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和自由浮动汇率是汇率制度的两种极端形式,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被认为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道路。
目前,国际社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既没有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单一的汇率制度,也没有对各国任何时期都适用的一成不变的汇率制度。
实际上,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既然汇率制度如此重要,那么,一国应该如何选择或者说决定其汇率制度呢?1.1 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为了说明汇率制度的选择,首先来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制度如何影响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在开放经济中,政府通常把经济增长、资源充分利用(或者说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
其中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短期内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后三个,这三个目标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
内部平衡是指国内经济资源充分利用和物价稳定;外部平衡是指一国经常账户余额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既无过大的赤字,也无太多的盈余。
(1)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内外部平衡。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当局的根本任务是保持汇率的固定,为此,货币当局放弃了货币政策的使用,并往往将外部平衡目标置于内部平衡目标之上,以国内经济失衡的代价来保持汇率的稳定。
不论是金本位制,还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都具有这个特点。
(2)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内外部平衡。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作用是双重的。
一方面,汇率变动会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即贬值国商品相对便宜,升值国商品相对昂贵,从而有利于贬值国的商品出口,改善其国际收支状况。
另一方面,国际收支盈余引起货币升值,国际收支赤字引起货币贬值。
这将促使私人投机者把升值的货币兑换成贬值的货币,私人投机资金的运动有助于改善逆差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浮动汇率对国际收支调节的优点是:汇率的变动是迅速、自动和持久的,它能连续地对任何时候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进行及时调整,不至于产生累积性的国际收支困难。
通过改变货币的相对价格,可以对国际收支进行长期的结构调整。
汇率变动只涉及货币价格的变动,因而简单易行。
由于浮动汇率可以确保国际收支平衡,所以政府可以不受汇率和国际收支条件的限制,将所有的政策工具都用于实现内部平衡。
尤为重要的是,中央银行在浮动汇率下恢复了利用货币政策干预经济的能力,货币政策有效性加强。
例如,面对失业和经济萧条,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供给来刺激经济,由此导致的资本流出和货币贬值并不会遇到任何来自固定汇率的障碍;类似地,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也可以采取收缩货币供给的措施而不必担心不必要的资本流入和货币升值。
此外,浮动汇率使各国政府能够根据各自不同的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通货膨胀率而不是被动地进口国外的通货膨胀率,经济政策的独立性有所增强。
可见,浮动汇率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优点:①货币政策自主性。
中央银行不再承担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义务,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强,内、外平衡目标可同时达到。
此外,一国不再被动地从国外进口通货膨胀率。
②汇率成为自动稳定器。
即使不存在积极的货币政策,市场汇率的迅速调整仍有助于各国在总需求发生变动时,维持内部和外部平衡。
1.2 汇率制度的选择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究竟哪一个更好?在人类历史上,这两种汇率制度都存在过或正存在着,人们围绕不同汇率制度的利弊,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是否会造成通货膨胀。
②是否会导致外汇市场的不稳定。
③是否会因不稳定性损害国际贸易和投资。
④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可谓各有千秋。
在不同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这两种汇率制度各有用武之地。
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往往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的权衡。
研究表明,归根结底,是经济因素而非政治格局影响一国的汇率制度。
(1)一国经济规模的大小。
大国(用经济活动或GNP衡量)通常在经济上更独立从而更不愿意保持固定汇率而使国内经济政策受制于其他国家;另外,国际贸易量在大国GNP中所占份额通常低于小国,因而大国往往更少从汇率的角度出发考虑经济问题。
(2)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
开放是指一国经济对国际贸易的依赖程度。
贸易品在GNP中所占比重越大,一国越开放。
一国经济越开放,贸易品价格在整体物价水平中所占比重越大,汇率变动对国家整体价格水平的影响也就越大。
为了在最大限度上稳定国内价格水平,越开放的国家越易于选择固定汇率制度。
(3)通货膨胀率差异程度。
比其贸易伙伴国具有较高通货膨胀率的国家往往很难维持与其他国货币的固定汇率。
事实上,通货膨胀率高于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通常选择浮动汇率制,这样汇率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调整以弥补通货膨胀差异。
(4)贸易伙伴国的集中程度。
主要与一个国家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通常选择使货币盯住该国货币的价值,这样可使其在进出口收入上获得很大的稳定性。
贸易伙伴国较分散的国家则不会垂青于固定(盯住)汇率制度。
2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及其主要特征2.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单一盯住英镑、盯住一篮子货币再到单一盯住美元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币汇率制度又经历了官方汇率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存(1981—1984年)、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1985—1993年)两个双重汇率制时期。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05年7月21日,我国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适当收窄了人民币的波动幅度,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0年6月19日,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此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如上所述,开放经济条件中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存在差异。
一般认为,随着本币汇率变动灵活性的增强,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得到增强。
那么,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是否受到更灵活的汇率机制影响而增强?或者换句话说,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汇率制度的制约?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考察。
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增长带来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进而造成货币供给量的被动变动。
中国自2003年之后出现的巨额贸易盈余连同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导致了国际收支出现大规模顺差,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通过对冲操作进行大规模的官方干预,造成我国基础货币和潜在的银行贷款大规模扩张。
范从来、赵永清(2009)的研究表明,1998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是货币数量M1变动的决定性原因,这表明,货币政策已经丧失了部分自主性。
另一方面,在固定汇率制度下,随着资本项目的渐进开放,中央银行针对国内经济周期提高利率时,将诱导资本流入,造成外汇储备增加、国内货币供给增加,即出现货币供给与利率同方向变动的现象,从而违背了中央银行提高利率收紧银根,使利率与货币供给反方向变动的初衷,使得货币政策目标难以实现;而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大量国际资本为了规避低利率的国际资本市场以及赌人民币升值而涌入国内,上述现象更加凸显。
不过,是否有证据支持货币供给与利率同方向变动,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总的来说,并非本国货币供给受到国际收支差额的影响就意味着货币政策自主权丧失,只要冲销手段起作用而且冲销的成本可以承受,货币当局就依然掌握着货币政策自主权。
在开放经济下,在外部冲击是短期的、随机的时候,货币当局可以用一些冲销手段克服其影响;只有当所有冲销手段都已用尽,仍然不能克服外部冲击的影响时,才发生货币政策自主权丧失。
不过应当注意的是,外汇冲销干预的目的是为了维系汇率基本稳定,同时实现本国货币供给、货币政策的目标,解决内外均衡的冲突,保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但从发展中国家货币冲销的实践经验来看,在冲销压力很大的时候,货币当局很难维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换句话讲,货币当局在实践中很难保证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之间保持良好的协调性。
另外,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开放,政府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成本也明显提高,中国从2005年7月21日起重新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变,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货币当局疲于通过各种对冲手段收回由贸易盈余和资本流入而被动投入大量流动性的局面。
总之,中国货币政策保持较高独立性,是与汇率的弹性增强、渐进资本开放以及央行的冲销操作分不开的。
而对中国来说,保持货币政策高度独立性,对于维护经济的稳健运行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为了继续保证货币政策的高度独立性,需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冲销干预机制以及培育成熟的货币与资本市场。
参考文献:[1]夏德仁,李念斋.货币银行学[M].1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2]刘锡良,曾志耕,陈斌.中央银行学[M].1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3]易纲,张磊.国际金融[M].1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易纲,吴有昌.货币银行学[M].1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孙华妤.传统盯住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1998—2005[J].世界经济,2007(1).[6]钟伟.强化货币政策的独立性[J].金融博览,2003(6).[7]谢平,张晓朴.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