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学考研参考书目,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

一,思想解放

反思惨痛教训:关键在政治粗暴干涉,不尊重艺术规律和创作自由

钟《电影文学断想》

译介外国电影理论,参与国内论战

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银海游》

郑雪来《电影美学问题》

二,电影两次大论战

中国电影史第一次关于电影本体的大论战

白景成《丢掉戏剧的拐杖》对传统戏剧式电影发起冲击

张暖淅,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深化,推崇巴赞的纪实美学

谢飞、郑洞天

一场关于电影文学性的讨论

1980,张俊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提出“电影就是文学”三,发展

对本体关注,促进电影视觉造型研究的长足发展

倪震,周传基(电影声音)

随着市场化改革,向娱乐片、电影制片与发行扩展

西方现代电影理论引入,发展成一种独立于电影制作的电影美学

从事译介:李幼蒸、李迅、王志敏

青年电影理论家:戴锦华、胡克、张卫、杨远婴

90年代及其后,王一川、张颐武对张艺谋、陈凯歌的后殖民批判

四,民族特色电影理论

三四十年代费穆

十七年,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郑君里《画外音》

赵丹《银幕形象的创造》

八十年代

陈犀禾《中国电影美学的再认识》

钟大丰《“影戏”理论历史溯源》

罗艺军中国诗电影、意象造型等

中国电影的第一个世纪,如何引进、吸取和融合西方电影理论,洋为中用。建立中国电影理论体系。

另外一种归纳点:

之前,商业浪潮,游离于时代

三四十年代的电影理论:有了比较完整的雏形

强化政治目标,强化民族意识

党的电影小组

与软性电影论战

对电影艺术的本体特征有一定认识,

早期:影戏

如史东山注重形式美

田汉的白日梦都未能动摇

此时,实践、好莱坞和苏联蒙太奇传入

如对苏联书籍的翻译

注重视觉形象性

也初步显露现实主义纪实倾向

十七年

延续了进步电影优良传统

但是审美观念一体化形成,单一化格局

成就:剧本:夏衍

古典美学总结:史东山《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问题》

民族化:郑君里

从民族绘画、戏曲、诗词等方面戏曲

著作: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部具有通史性质的电影历史著作

不足:电影批评的深化、僵化和异化

八十年代

对电影本体的理论探索

一,对电影本体论的重视和译介

夏衍、陈荒煤反思电影与政治的关系

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理论引入:长镜头和纪实美学

多是融合了长镜头和蒙太奇两派的长处,创造了自己的理解体系

并且,第四代的长镜头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长镜头,而是诗化处理了的

(中国传统美学“移步换景”)

二,对戏剧电影模式的讨论

白景《丢掉戏剧的拐杖》

钟“电影和戏剧离婚”

张暖淅、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纪实美学

克拉考尔的“照相本体论”和巴赞长镜头

三,关于电影和文学关系的讨论

张俊祥《用电影手段完成的文学》

【影戏观::】

概念:

电影是戏剧的一种,是用摄影机照下来的戏剧。以简单的拍摄方法再现戏剧。

再现戏曲艺术的载体。

以戏剧观念、戏剧程式理解电影、创作电影;

情节设计与表现方式的戏剧化,

如:激烈热闹的动作场景、起承转合的情节结构。

固定的摄影机位、银幕画面以中景为主、缺少时空变换。

发展历程

20年代

从2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的电影生产开始逐渐走上轨道。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也开始在艺术上逐步形成了一套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它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对以后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影戏”

“影戏”是30年代年代中期以前中国人对电影的通用名称,直到30年代中期左翼电影运动兴起之后才逐渐被“电影”一词所取代实际上,“影戏”这一名称很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电影创作的特点,也反映当时电影工作者的电影观念.中国电影传统的形成正是与当时的戏剧有着直接的关系的。这一点在当时郑正秋、张石川等人为代表的电影创作主潮中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不仅继承了传统,也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了这一传统。

特别是在大量商业电影中,影戏作为主流电影的地位并没有丧失。

与此同时,把电影与中国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更多样、更深入的尝试也开始出现。

代表人物作品:郑正秋《姐妹花》的成熟

蔡楚生的继承《都会的早晨》《渔光曲》《迷途的羔羊》

以情节曲折、结构完整、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而见长。

在具体的叙事和时空结构处理上又比初期影戏更注重剪裁,使节奏的起伏张弛有致。

较之初期“影戏”,以各种手段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以蔡楚生的这一类创作为代表,反映了30年代年代电影对初期影戏传统继承的基本方向。

即在创作中更多贯注鲜明的进步倾向和时代精神,在注重市民观众的欣赏趣味和剧作叙事经验方面继承影戏传统的主要方面,而在技巧表现的层次上则大量吸收蒙太奇的思维方法和艺术技巧,使创作更具电影的艺术特色。

40年代

战后风格各异。但其一致即继承和发展了影戏传统。尤以昆仑为首。

进步的电影艺术家们都把电影表达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的工具当然,这种表达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自我渲泄,而是有着明确的社会功利目的的。决定了中国电影创作的明显的理性主义色彩。也决定了电影创作题材内容上与当时社会政治思潮热点有关基于这种功能上的目的,影片创作便追求能让观众直接、明确地接受和理解作者意图的表现方法。

从政治社会的功能出发,以叙事(特别是戏剧性叙事)为核心,使电影视听构成服从和服务于叙事,成为一种叙事技巧,这是中国“影戏”传统的基本原则。

到40年代后期的电影中,这些原则得到普遍的运用并达到了娴熟的程度。

所以我们说这一时期是“影戏”电影在艺术上成熟,并确立了其主流电影的地位的时期。

代表影片:昆仑出品的一系列影片

如蔡楚生在这时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影戏特点:

1,这些影片大多披着一层社会教化功能的外衣,鼓吹所谓“含有褒善贬恶之意义”的主旨。

以此为依据来编演故事。

郑正秋开创“文以载道”,以褒善贬恶为主题;

2,影片的创作原则是以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的。(依照戏剧原则、冲突叙事)

它们把“讲故事”——即情节的曲折生动作为衡量影片叙事成功的基本标准,

注重影片叙事中的传奇、巧合等因素的应用,注意结构的跌宕起伏和严密有致。

同时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于情节叙事的需要,常常把人物明显地分为善恶两方,在双方的冲突和撞击中展开情节,其结果则大多数都是以善良战胜邪恶而告终。

3,在影片的时空表现上以较大的叙事段落的戏剧性场面中展开的故事来完成影片主要的表意任务,并把影片镜头语言的时空构成主要用于展现这种戏剧性的段落场面。

舞台空间、平面展开人物调度;(多横向)

4,在环境造型中重指示性轻再现性。

摄影造型上重展现性轻表现性。

表演与场面调度上注重单向、平面和大景别等等。

5,镜头语言方面多以中近景为主,焦点载第三像部的中间,所谓“中近景语言体系”。

地位:

中国初期电影所积累的这些经验和形成的这些特点,为后来电影创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电影艺术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开始起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