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必修一第一章复习学案+练习+习题答案2021.1.7(CLJ)

人教(新)必修一第一章复习学案+练习+习题答案2021.1.7(CLJ)
人教(新)必修一第一章复习学案+练习+习题答案2021.1.7(CLJ)

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归纳2021.1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分类法和分类法。

(1)物质的分类树状分类图(金P4、书P7)

▲金属的化学通性: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最外层电子容易,单质表现出:

①与非金属单质(O2、Cl2、S等)发生化合反应;

②与某些酸(盐酸、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③与某些盐发生置换反应。(金属以强换弱)

④某些金属(活动性在H之前)与水反应生成氢气(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容易)

金属活动性顺序:

▲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都属于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

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就是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化学性质①少数

....(如Na2O、K2O、CaO、BaO)..碱性氧化物+ 水→相应的可溶性碱

②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对应的盐

③碱性氧化物+ 酸→盐+ 水

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

..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O、C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

化学性质①多.数.酸性氧化物+ 水→相应的可溶性

...酸.(如CO2、SO2、SO3)

②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对应的盐

③酸性氧化物+ 碱→盐+ 水

▲酸的通性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②酸+ 金属→盐+ 氢气

③酸+ 碱性氧化物→盐+ 水④碱+ 酸→盐+水

⑤酸+ 盐→新酸+ 新碱(一般较强酸制较弱酸)

▲碱的通性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②碱+ 酸性氧化物→盐+ 水

③碱+ 酸→盐+水④碱+ 盐→新盐+ 新碱

⑤不溶性碱

....受热分解出相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

..反应生成盐和水

▲盐的通性①盐1+ 金属1 →盐2 + 金属2(盐要可溶于水,金属以强换弱)

②盐+ 酸→新盐+ 新酸③盐+ 碱→新盐+ 新碱

④盐+ 盐→新盐+ 新盐(通常盐和盐、盐和碱反应,反应物都必须是可溶的))(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模型(金P6)

2、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种组合方式。

①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②分离悬浊液与溶液或悬浊液与胶体的方法:

分离胶体与溶液的方法:

渗析:把混有离子或分子杂质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浸入溶剂中,使离子或分子从胶体里分离出去

例、如何把泥沙、淀粉胶体、氯化钠溶液一一分离?用流程图写出分离的过程。

3、胶体:

(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牛奶、淀粉溶液、墨水、云、烟、雾、水晶、有色玻璃等。

(2)Fe(OH)3胶体的制备: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溶液。继续至溶液呈色,停止加热。

反应原理:

(3)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胶体中有一条,这是由于

胶体粒子对光线的而形成的,这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

法。

②介稳性主要原因:有些胶体粒子因吸附同种电荷而带电,相互排斥;但是胶体不带电。

③电泳: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工业上可用静电除尘。

④聚沉: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

聚沉方法:加热或搅拌、加入电解质溶液、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

第二节离子反应

1、记住常见的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及离子符号

+1价:H+、K+、Na+、Ag+、Cu+(亚铜离子)、NH4+(铵根)

+2价:Ba2+、Ca2+、Mg2+、Zn2+、Fe2+(亚铁离子)、Cu2+; +3价:Fe3+、Al3+

—1价:Cl-、F-、Br-、I-、OH-、 NO3-、ClO3-、MnO4-、ClO-(次氯酸根)

—2价:O2-、S2-、SO42-、SO32-、CO32-、MnO42-;—3价:PO43-

2、记住常见酸、碱、盐的水溶性:钾(K+)、钠(Na+)、铵(NH4+)、硝(NO3-)(盐)都可溶

硫(SO42-)盐不溶铅(Pb2+)和钡(Ba2+),氯(Cl-)盐不溶银(Ag+)、亚汞(Hg+)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或.能导电的。

1、化合物常见的电解质:酸、碱、盐、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非电解质: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也。(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

(3)物质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或离子。

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有: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和石墨。

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如:Al2(SO4)3=2Al3++3SO42-

从电离角度对酸碱盐下定义:

酸→+ ;碱→+ ;

盐→+ ;

二、离子反应:有参加或有生成的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生成、或难电解物质(如水、弱酸、弱碱)。

②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离子的价态发生变化。(如Fe放入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Fe2+。)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三大强酸(),三大强碱(),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难溶物、气体、水、单质、氧化物、弱酸弱碱)一律保留化学式;

▲对于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成离子符号,若是浊液写化学式;作为生成物,写化学式(标↓号)例如:澄清石灰水——写成离子形式石灰乳——写化学式

③删:”按数”删除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价态不变和存在形式不变的离子)

④查:检查书写离子方程式等式两边是否守恒、守恒。

★3、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看几看)

①看是否符合反应事实(能不能发生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对不对)。

②看是否可拆。

③看是否守恒(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④看“↑”“↓”是否应用恰当。

⑤看是否漏掉参加反应的离子

★4、离子共存问题(会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弱电解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①生成难溶物:AgCl、BaSO4、BaCO3、CaCO3、Mg(OH)2、Al(OH)3、Fe(OH)3、Cu(OH)2等。

②生成易挥发物质(气体):H+与CO32-、HCO3-、SO32-、HSO3-、S2-、HS-等弱酸根不能大量共存(分别生成气体CO2、SO2、H2S)。

③生成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水):

a、H+和OH-生成H2O。OH-和NH4+生成NH3.H2O

b、CH3COO-和H+生成CH3COOH(弱酸)、NH4+和OH-生成NH3·H2O(弱碱)等。

c、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HSO3-、HS-等既不能和H+共存,也不能和OH-共存。

如:HCO3-+H+=H2O+CO2↑,HCO3-+OH-=H2O+CO32-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共存。当溶液中有H+和NO3-时,相当于溶液中含HNO3,此时,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具有强还原性的离子(如Fe2+等)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Fe3+与S2-、I-也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3)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离子:Cu2+、Fe3+、Fe2+、MnO4-(常见这四种有色离子)。

②挖掘某些隐含离子:酸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H+,碱性溶液(或PH>7)中隐含有OH-。

③NO3-、MnO4-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

4、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

还原剂(具有性):电子,元素化合价,被,发生,生成。氧化剂(具有性):电子,元素化合价,被,发生,生成。★还原剂:失→升→氧→生成氧化产物氧化剂:得→降→还→生成还原产物;

氧化剂+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数目

(1)线桥要跨过“=”,两个线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方向是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一方,首尾是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同种元素。桥上要注明得失电子数(化合价的升降或所发生的反应)。

(2)得失电子总数:原子个数×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

..............,得失电子数必相等

........,电子用e-表示。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间只标转移电子总数

........,不标得与失(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单箭号起点为被氧化(失电子)元素,终点为被还原(得电子)元素;

三、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常见的氧化剂:(1)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Br2等

(2) 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如FeCl3

(3) 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2SO4、HNO3、KMnO4

常见的还原剂:(1) 活泼或或较活泼的金属:K、Ca、Na、Al、Mg、Zn 等

(2) 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如Fe2+(3) C、H2、CO

⑷含某些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如SO2、H2S

★如果使元素化合价升高,即要使它被氧化,要加入 才能实现;

如果使元素化合价降低,即要使它被还原,要加入 才能实现;

四、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其余见《金》P20)

注意: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

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判断:

越活泼的金属单质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五、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规律(其余见《金》P25、21)

1、价态规律:(1)①某种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如Fe 3+

②某元素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如Fe 、S 2-

③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S 、SO 2、 Fe 2+ 、H 2O 2

(2)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价归中不交叉。

★2、电子守恒规律 (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氧化剂) 得电子总数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

【学案答案】

第一节1、交叉;树状 2、(1)9;(2)<1nm 、1-100nm 、>100nm ;能、能、否;能、否、否;分散质粒子大小 ;过滤;渗析 例(答案略);3、(2)沸腾、FeCl 3、煮沸、红褐、①光亮的通路、散射、物理;

第二节 一、1、水溶液、熔融状态、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水;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NH 3;(1)不是电解质、不是非电解质;(3)自由移动的电子;

酸根离子+氢离子;金属阳离子+氢氧根离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 二、1、气体、难溶物;2、HNO 3、H 2SO 4、HCl ;KOH 、NaOH 、Ba(OH)2;各元素原子个数、电荷

第三节 一、1、电子的转移;2、元素化合价的升降;4、还原性、失、升高、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氧化性、得、降低、还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三、氧化剂、还原剂

FeCl 3 + 3H 2O = Fe(OH)3(胶体) + 3HCl

【巩固习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不正确的有( )

①漂白粉、纯净矿泉水、胆矾、盐酸均为混合物

②H 2CO 3、CH 3COOH 、H 2SO 4、H 2S 均为酸

③Mg(OH)2、NaOH 、Cu 2(OH)2CO 3、NH 3·

H 2O 均为碱 ④干冰、NO 、SiO 2、H 2O 均为酸性氧化物

⑤NaHSO 4、AgCl 、AlCl 3、CaCO 3均为盐

⑥乙醇、四氯化碳、氯气,均为非电解质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⑤⑥

D .⑤⑥

2.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91.310m -?)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钻酞菁”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 .分子直径比钠离子小

D .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 和HCl 都是电解质,所以它们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B .电解质在通电时发生电离

C .CO 2、Na 2O 、Cl 2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所以它们都是电解质

D .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发生电离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4.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不正确...

的是( ) A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化合物本身是否能导电

B .溶液与胶体: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C .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前后是否有变化

D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物质

5.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

A .蚌医附院血透中心用透析机减轻尿毒症患者的痛苦

B .豆腐圣地安徽八公山豆制品厂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C .淮河文化广场美丽的追光灯 D

D .玻璃设计研究院研发导电玻璃用于蚌埠奥体中心场馆建设

6.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单质只体现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只体现氧化性

B .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必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D .某元素在反应中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该元素不一定被氧化

7.下列现象或事实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在食品袋中放入铁粉,防止食物氧化变质

B .钠和四氯化钛反应制备金属钛

C .钟乳石的形成

D .钢铁生锈 8.古诗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下述转化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Na 2O ????→Na 2O 2H O ???→NaOH 3CH COOH

????→CH 3COONa B .Mg 2O ????→MgO 2H O

???→Mg(OH)2HCl ???→ MgCl 2 C .C 2O ????→CO 22H O ???→H 2CO 32Cu(OH ????→)

CaCO 3 D .S 2O ????→SO 22H O ???→H 2SO 32Na O

???→Na 2SO 3 10.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u(NO 3)2=Cu +2+23NO -

B .K 2SO 4=K ++2

4SO - C .FeCl 3=Fe 3++3Cl - D .NaHCO 3=Na ++H ++23CO - 11.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

A .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B .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硫酸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

D .盐酸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

12.实验过程中,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

A .Ba(OH)2溶液中滴入H 2SO 4溶液

B .水中滴入盐酸

C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 2

D .HCl 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 固体 13.可用2-3CO +2H +=H 2O+CO 2↑表示离子反应的是

A .稀硫酸和碳酸钙

B .稀硫酸和碳酸氢钠

C .醋酸和碳酸钠

D .硫酸氢钠和碳酸钾

14.下列反应的现象描述与离子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A .将 CO 2通入 CaCl 2溶液:CO 2+H 2O+Ca 2+=CaCO 3↓+2H +

B .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 +=2Fe 3++3H 2↑

C .钠与冷水反应: 2Na+2H 2O=2Na ++H 2↑

D .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 2反应制Cl 2:MnO 2+2H ++2Cl -

Cl 2↑+Mn 2++H 2O

1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将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2+323CaCO +2H =Ca +H CO

B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2+2+Cu +Fe=Cu+Fe

C .碳酸氢钠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OH -+H + = H 2O

D .向Ba(OH)2溶液滴加NaHSO 4溶液至Ba 2+恰好沉淀:

Ba 2++2H ++2OH -+SO 2-

4=BaSO 4↓+2H 2O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2+Cu+Ag Ag+Cu =

B .3NaHCO 与4NaHSO 溶液反应:-+322 HCO +H =CO +H O ↑

C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

-2222O +2H O=4OH +O ↑

D .过量的CO 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2OH -+CO 2 =CO 32-+H 2O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222Ca(OH)2H =Ca 2H O ++++

B .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2H =H O OH -++

C .碳酸钡与醋酸反应:BaCO 3 +2H + = Ba 2+ +H 2O + CO 2↑

D .硫酸铜溶液和氨水: Cu 2+ + 2NH 3?H 2O = Cu(OH)2↓ + 2NH +4

18.下列各组溶液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3BaCO 和HCl ;3BaCO 和24H SO

B .2BaCl 和24H SO ;2Ba(OH)和24H SO

C .3HNO 和23K CO ;HCl 和3NaHCO

D .32Ca(HCO ) 和少量KOH ;2Ca(OH)和少量3KHCO

19.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Na +、K +、SO 2-4、NH +4

B .酸性溶液中:Ca 2+、I -、SO 2-4、NO -3

C .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Ca 2+、K +、HCO -3、NO -

3

D .在含大量Ba 2+的溶液中:Mg 2+、Na +、Cl -、NO -3

20.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溶液中: K +、 Na +、4MnO -、24SO -

B .强碱性溶液: 3HCO -、 Na +、Cl -、 3NO -

C .强酸性溶液: Fe 2+、 K +、ClO -、3NO -

D .在碳酸钠溶液中: K +、 4NH +、Cl -、24SO - 21.根据反应:①2Fe 3++2I -=2Fe 2++I 2,②Br 2+2Fe 2+=2Fe 3++2Br -,③Br 2+2I -=I 2+2Br -,判断离子

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Br -、Fe 2+、I -

B .I -、Fe 2+、Br -

C .Br -、I -、Fe 2+

D .Fe 2+、I -、Br - 22.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Fe+CuSO 4=FeSO 4+Cu

B .Cl 2+2NaOH= NaCl+Na ClO+H 2O

C .H 2O 2+Ba(OH)2=BaO 2+2H 2O

D .2KMnO 4ΔK 2MnO 4+MnO 2+O 2↑

23.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4.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②“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已知丹砂化学式为HgS )( ) A .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B .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Fe+3Cu =2Fe +3Cu

C .根据①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D .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二、填空题

25.现有下列物质 ①碳酸钙;②氧化镁;③熔融KCl ;④()243Fe SO ⑤氨气;⑥硫酸氢钠;⑦铜;⑧硫酸溶液;⑨氢氧化钡;⑩乙醇

(1)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

(3)写出④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 。 26.(1) 分别从物质类别和物质价态的角度写出至少4种制备硫酸亚铁的反应方程式,并分别

改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2)写出Cu 2+ + 2OH - = Cu(OH)2↓的化学方程式

(3)分别用双线桥法标明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

(4)实验室里通常用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27.在反应Cu+4HNO 3=Cu(NO 3)2+2NO 2↑+2H 2O 中,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元素的原子_____电子,_____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该反应转移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时, 消

耗铜的质量为 ______。(相对原子质量Cu-64)

28.“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曾经风靡网络,揭露了某些行业用烂皮鞋制造酸奶或毒胶囊的不法行为。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Cr),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Fe(CrO 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___价。

(2)-2CrO 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 2)2属于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请写出Fe(CrO 2)2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 。

(3)明胶的水溶液和K 2SO 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都不稳定,密封放置沉淀

b .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 .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29. 饮用水中的NO 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 3-的浓度,可以在碱性

条件下用铝粉将NO 3-

还原为N 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l + 6NaNO 3 + 4NaOH = 10NaAlO 2 + 3N 2↑ + 2 H 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

(2)用双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 。

(3)请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_____Fe 2++_____H ++_____NO 3-=_______Fe 3++_______N 2O↑+_______H 2O

30.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①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Ⅱ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Fe 2+、Cu 2+、Ag +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2)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永远值得炎黄子孙骄傲。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

下反应:2KNO 3+3C +S===K 2S +N 2↑+3CO 2↑。其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

(3)人体内的铁元素是以Fe 2+和Fe 3+的形式存在。Fe 2+易被人体吸收,服用维生素C ,铁元

素有利于人体吸收,说明维生素C 具有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市场上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还原性铁粉,铁粉在人体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的作

用下转化成易吸收铁元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易吐酸水,服用适量的小苏打(NaHCO 3),能治疗

胃酸过多,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如果病人同时患胃溃疡,为防胃壁穿孔,此时最好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如胃舒平)离

子方程式: 。 还原剂是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巩固习题答案】:1-10:BADAD,DCABC 11-20:ADDCB,BDDDD 21-24:BBDC 25.(1)③⑦⑧(2)①②③④⑥⑨;⑤⑩

SO ;Ba(OH)2=Ba2+ +2OH-

(3) Fe2(SO4)3=2Fe3++32

4

26.(1) 略(2)略(3)(4)

27.HNO3,Cu(NO3)2,NO2,Cu ,失去,Cu ;2:1;16 g;

CrO(3)c

28.(1)+2价(2)盐Fe(CrO2)2=Fe2++2-

2

29.(1)Al ,N2;(2)

(3) 8 10 2 8 1 5

30.(1)①Fe+Cu2+=Fe2++Cu ②红色铜丝上有银白色金属附着,无色溶液变为蓝色

③Ag+>Cu2+>Fe2+(2)K2S、N2(3)还原性

(4)Fe+2HCl=FeCl2+H2↑

(5)HCO3—+ H+═ CO2↑+ H2O ;Al(OH)3 +3H+=Al3+ + 3H2O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