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球公转导学案
公转导学案第一课时1
第一单元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2.通过分析理解“黄赤交角”及其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关系;3.掌握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掌握节气的判断以及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
【学习重、难点】1.公转的运动规律及其特点;2.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地球公转(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概念: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由向运动。
2.方向:自向。
北极上空俯视为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俯视为时针方向。
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或不同)3.轨道:近似正圆的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交点或焦点)上对地球的影响:近日点:月初,远日点:月初。
问题探究1:1月份地球距太阳最近,而北半球却是严寒的冬天,这是为什么呢?4.速度:(1)平均速度平均角速度:平均线速度:(2)速度变化近日点最,角速度是线速度是远日点最,角速度是线速度是问题探究2:公转速度变化对两极极昼和极夜天数的影响?讨论:9月1日到次年5月1日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5.周期:日时分秒一个年(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知识拓展: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二)黄赤交角及影响1.黄赤交角的定义由于地球运动时地轴总是倾斜的,且倾斜的角度和方向总是不变,因此,地球自转的轨道---- 面与地球公转轨道------ 面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夹角,即黄赤交角,目前角度为 。
2.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 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 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 之间往返移动。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 ; 日,位于南纬 ;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为 日。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为 日 时 分 秒 ,又叫做 。
活动:(1)阅读课本15页“黄赤交角”图和“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然后在图1-3-1中绘制“太阳直射点周年回归运动”曲线,注明A 、B 、C 三点处的日期,并在各点间画箭头表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苏教版》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原理及对四季变化的影响。
2. 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倾角等基本知识。
3. 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及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季节变化现象。
导学内容:一、地球的公转运动1. 地球的公转轨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且轨道呈椭圆的一部分,称为近日点,另一部分为遥日点。
2. 地球的公转速度: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约为每秒30公里,但由于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速度并非恒定。
3. 地球的公转倾角:地球的公转轴与垂直轨道的夹角称为倾角,地球的公转倾角约为23.5度。
二、四季变化的原因1. 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导致了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
2. 地球公转速度的不均匀:地球公转速度的不均匀也会影响不同季节的长度和气温。
3.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也是导致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四季变化的特点1. 春季:春分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气温逐渐回暖,植物开始发展。
2. 夏季:夏至时,北半球阳光最强,气温较高,南半球则是冬季。
3. 秋季:秋分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气温逐渐降低,植物开始落莫。
4. 冬季:冬至时,北半球阳光最弱,气温较低,南半球则是夏季。
导学任务:1. 请结合所学知识,诠释为什么地球的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季节变化。
2. 请绘制一个地球公转轨道的示意图,并标注出近日点、遥日点以及地球的公转倾角。
3. 选择一个地区,描述该地区在四季变化中的气候特点,并诠释其原因。
4. 思考:如果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完全圆形,会对四季变化有什么影响?导学案答案:1. 地球的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季节变化是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倾斜,导致太阳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别。
2. 示意图略。
3. 以北京为例,北京地处北半球,春季气温逐渐回暖,夏季气温高,秋季气温降低,冬季气温寒冷。
这是因为北京在不同季节受到太阳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导致气温变化。
《地球的公转》 导学案
《地球的公转》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四季更替、五带划分等。
3、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解释地球公转与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
二、知识梳理(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 365 天 6 小时 9 分 10 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3、速度地球公转的速度不是均匀的,近日点(1 月初)速度较快,远日点(7 月初)速度较慢。
(二)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四季更替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始终保持 665°的夹角,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从而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在一年中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同,形成了四季更替。
在北半球,一般把3、4、5 月划分为春季,6、7、8 月划分为夏季,9、10、11 月划分为秋季,12、1、2 月划分为冬季。
但对于南半球来说,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2、五带划分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温带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寒带位于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寒冷。
3、昼夜长短的变化随着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和秋分日(9 月 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与北半球相反。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由于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一地点在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地球的公转》 导学案
《地球的公转》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轨道形状。
2、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等地理现象。
3、能够运用地球公转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地理现象。
二、知识梳理(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 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3、轨道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每年 1 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每年 7 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二)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昼夜长短的变化(1)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2)春分日到秋分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3)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4)春、秋分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四季更替(1)从天文含义看,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2)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 3、4、5 月划分为春季,6、7、8 月划分为夏季,9、10、11 月划分为秋季,12、1、2 月划分为冬季。
地球的运动(公转)导学案
地球的运动(公转)导学案孙吴县第一中学地理学科湘教版第一册 1.4地球的运动(公转) 导学案编写: 校审:【学习目标】1.说明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基本特征。
2.运用图示说明黄赤交角的形成,绘制并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轨迹。
3.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4.阐述四季更替的原因以及五带划分的依据和界限。
5.学会判读和绘画日照图。
【学习重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及产生的地理意义。
【学习难点】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我自信我能行地球公转基本特征1.概念:地球围绕的旋转运动。
2.轨道:接近正圆的轨道,太阳位于其中一个上。
地球公转轨道叫,公转轨道平面叫。
3.方向:自向。
4.周期:一个年,365日6时9分10秒。
5.速度:线速度约是30km,s,角速度约1?,天。
每年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 ;每年地球经过近日点,公转速度较。
黄赤交角1.概念: 平面与平面的交角。
2.意义:使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移动。
其周期是一个回归年,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
3.大小:目前是。
日期节气(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纬度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4.说出当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A、B、C、D位置时的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5.观察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图,总结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并在右面纬线简图上用曲线把规班级: 姓名:孙吴县第一中学地理学科湘教版第一册 1.4地球的运动(公转) 导学案编写: 校审:律表现出来。
6.请大家讨论并完成下表。
日期太阳直射的半球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3月21日,6月22日6月22日,9月23日9月23日,12月22日12月22日,3月21日在一年中太阳直射两次; 太阳直射一次;太阳不直射。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1.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的高度角。
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是。
地球公转导学案
地球公转导学案
课题:地球的公转
学习目标:地球公转的特点
地球公转带来的自然地理现象
自学指导:
1、按要求读初课本(要求:眼、笔一致,眼看到哪里,笔指到哪里,对关键词语要圈、点、勾、画。
)
2、再读课本,并完成思考题:
①地球公转的特点有哪些?(同学们在组内演示地球公转)
②地球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会导致什么现象?(同组同学可以把自己的眼睛当做太阳,边演示边记录)
③太阳直射点在什么范围内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导致什么现象发生?(组内可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④地球上某一地点(以北京为例)一年中在太阳直射点移动时太阳的高度有何变化?(组内可讨论,并记录讨论结果)
⑤太阳高度的高低对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热量有何影响?
⑥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热量的多少对气温有何影响?气温的高低的变化就会形成四季的变化。
学情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自学情况,每组的发言人来发言,其他组来补充拓展,每组的同学要做好笔记。
质疑探究(老师精讲)
当堂训练。
《地球公转导学案》
《地球公转》导学案一、导入引入1. 观察实验:请同砚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地球上,感受地球公转的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地球是如何公转的呢?2. 提出问题:你知道地球公转的原理是什么吗?地球公转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二、观点诠释1.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盘绕太阳运动的过程,地球沿着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公转周期为一年。
2. 地球公转的原理是太阳的引力作用下,地球盘绕太阳做椭圆运动。
3. 地球公转对我们的影响包括季节变化、昼夜交替、时间计算等。
三、实验探究1. 实验目标:通过模拟地球公转的实验,观察太阳的光线对地球的照射情况。
2. 实验材料:手电筒、地球仪、小球等。
3. 实验步骤:a. 将手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小球代表地球上的物体。
b. 将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小球在不同位置时受到的光线照射情况。
c. 旋转地球仪,模拟地球公转的过程,观察太阳光线对地球的照射情况的变化。
4. 实验结论:地球公转是导致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不同季节地球接受太阳光线的照射水平不同。
四、拓展延伸1. 了解地球公转的历史:提及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椭圆轨道定律。
2. 探究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干系:说明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导致季节变化。
3. 讨论地球公转对生物的影响:如气候变化、植物发展等。
五、小结反思1. 总结地球公转的原理和影响。
2. 反思地球公转是如何影响我们平时生活的。
3. 对地球公转的认识是否有了更新和深化?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地球公转的知识。
2. 观察太阳在不同季节的高度角变化,思考其与地球公转的干系。
3. 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对地球公转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到?2. 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理解水平如何?3. 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必定和改进的地方?。
地球公转导学案
地球公转导学案教学案:地球公转一、导入地球公转是我们学习天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地球公转的原理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与其他天体的相互关系。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并探索地球公转对于地球产生的影响。
二、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1. 地球公转的定义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作椭圆形轨道运动的现象。
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即365.24天。
2.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地球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地球公转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约29.8公里。
3. 地球公转的倾角和季节变化地球的公转轨道与黄道面倾斜约23.5度,这个倾角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不同位置接收到的阳光量有所不同,从而引起四季的变化。
三、地球公转对地球的影响1. 影响温度与昼夜的交替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昼夜交替现象。
公转过程中,地球的自转使得太阳只能同时照射到地球的一半,所以地球的各个地区经历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2. 引起季节变化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使得太阳光照在地球上的角度不同,从而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当地球公转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时,太阳直射的区域面积最大,温度升高,形成夏季;当地球公转到离太阳最远的位置时,太阳直射的区域面积最小,温度降低,形成冬季。
3. 影响生物生长与生态系统地球公转对生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大。
不同季节的气温变化和日照时间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活动规律,也间接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实践探究1. 利用模型演示地球公转的方式通过制作模型,模拟地球公转的轨迹和速度,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感受地球公转的过程,并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原理。
2. 分析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通过观察并记录不同时期的气温和日照时间,让学生发现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并总结出规律。
3. 探究地球公转对生物生长的影响观察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动物的行为规律,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对生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思考如何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
(完整版)地球公转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
3、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了解五带的划分及各带日照情况。
4、能够准确画出两分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学法指导】1、独学〔15分钟〕〔1〕读课本及相关资料用黑色笔做相关标记。
〔2〕填写导学案。
2、对学〔5分钟〕相互检查预习结果,提出预习疑问。
3、群学、小组展示〔20分钟〕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老师补充指导〔5分钟〕。
【自学导航】梳理主干知识一、地球公转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地球公转。
二、地球公转的特征1、方向:_______________ (在图中用箭头标出)2、旋转中心:___________3、周期:一恒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4、速度5、沿着地球公转的方向,从远日点——近日点——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____再变_____.(选:快慢)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过地心且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______________;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黄赤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____________。
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是有变化的。
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_________,最南到达______________。
北半球__________(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____________;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到了__________〔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__________;冬至日〔__________〕太阳直射_________;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_____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___________;到了__________,太阳再次直射23°26′N。
《地球公转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地球公转》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公转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掌握地球公转的特点和影响;3. 理解地球公转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地球公转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这一运动轨迹呈椭圆形,且地球的轨道倾斜度为23.5度。
地球公转是地球日照、季节变化和时间计量的基础。
2. 地球公转的特点和影响地球公转的特点包括:地球绕太阳运动轨道呈椭圆形、地球轨道倾斜度为23.5度、地球公转速度约为每秒30公里等。
地球公转造成了地球的日照分布不均匀,导致了地球的季节变化,影响了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3. 地球公转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地球公转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公转带来了四季交替,不同季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
同时,地球公转也是人类制定时间计量的基础,如日历、钟表等的制定都与地球公转有关。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地球公转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习:讲解地球公转的定义、基本原理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和气候形成的影响。
3. 实践:通过实际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光线的角度变化,让学生感受地球公转对日照的影响。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地球公转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思考地球公转对季节、气候和时间计量的影响。
5. 总结:总结地球公转的定义、特点和影响,让学生对地球公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导学延伸:1. 了解其他行星的公转运动,比较地球公转与其他行星的异同点;2. 探究地球公转对不同地区气候的影响,了解地球公转对气候的调节作用;3. 研究地球公转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地球公转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导学作业:1. 观察记录一周内太阳的位置和光线的变化,写出对地球公转的理解;2. 制作一份关于地球公转的海报,展示地球公转的定义、特点和影响;3. 搜集关于地球公转的资料,撰写一篇关于地球公转的科普文章。
《地球公转导学案》
《地球公转》导学案一、导入1. 展示一张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发生等问题。
2. 提出问题: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久?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二、进修目标1. 了解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观点。
2. 掌握地球的公转周期和自转周期。
3.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生活的影响。
三、进修过程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自转周期为大约24小时,造成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
-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公转周期为大约365.25天。
2.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对地球生活的影响- 地球的公转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导致不同季节的出现。
- 地球的自转造成了地球的昼夜交替现象,影响了生物的发展和活动规律。
3.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在不同时间会有所变化。
- 地球的公转速度约为每秒29.8公里,在1年内完成一圈。
4. 地球自转的轴倾角和影响- 地球的自转轴倾角为23.5度,造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
- 赤道地区气候温暖,四季不分明;极地地区则有极昼极夜现象,导致气候寒冷。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什么意思,以及它们对地球生活的影响。
地球的公转决定了季节变化,而地球的自转则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的轴倾角和公转速度也对地球生活产生了影响。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和气候变化来感受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带来的影响。
五、拓展1. 请观察家附近的树木、花草等植物,看看它们在不同季节的发展状态有什么变化。
2. 了解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比较它们与地球的不同的地方。
六、作业1. 完成教室练习题,稳固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2. 用一张图片或图表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标注重要观点和数据。
《地球公转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地球公转》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地球公转》。
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地球公转这个词,但是你知道地球公转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地球会公转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吧。
二、观点诠释1.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盘绕太阳运动的过程。
地球盘绕太阳运动的轨道称为地球的公转轨道,公转周期为一年。
这个过程是不息重复的,同时也是地球季节变化的原因之一。
2. 地球公转的原因是由于太阳的引力作用,使得地球盘绕太阳运动。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同时也自转着,这两个运动共同造就了我们所处的日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三、地球公转的影响1. 地球公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当地球自转使得某一地区面向太阳时,就是白天;当地球自转使得某一地区背向太阳时,就是黑夜。
2. 地球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所以地球离太阳近的时候会感受到更多的阳光,这就是夏季;地球离太阳遥的时候会感受到较少的阳光,这就是冬季。
3. 地球公转也影响了气候的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周期性变化,不同季节的气温、降水量等都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到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的生活。
四、实践活动1. 观察地球公转对日照时间的影响:在不同时间观察太阳的位置,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干系。
2. 制作地球公转模型:利用简单的材料如卡纸、铁丝等制作一个地球公转的模型,加深对地球公转的理解。
3. 钻研地球季节变化:通过观察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了解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五、总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公转的观点、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地球公转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影响着我们的平时生活和周围的环境。
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观察,深入理解地球公转的奥秘。
感谢大家的参与,我们下节课再见!。
《地球的公转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
《地球的公转》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的基本观点;2. 掌握地球公转的特点和规律;3. 理解地球公转对生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4. 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地球的公转?2. 地球的公转特点和规律;3. 地球公转对生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4. 如何观察和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公转的动画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是如何运动的,为后续进修做铺垫。
2. 进修地球的公转:- 什么是地球的公转?让学生描述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盘绕太阳运动的过程。
- 地球的公转特点和规律:讲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如公转轨道、公转速度等,并引导学生探讨地球公转的规律。
- 地球公转对生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思考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昼夜交替等的影响,并讨论地球公转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3. 观察和实验:- 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公转运动对白昼和黑夜的影响;- 让学生观察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并总结规律。
4. 拓展延伸:- 让学生探究其他行星的公转运动规律,比较地球和其他行星的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公转对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影响,如农业、交通等方面。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的基本观点、特点和规律,以及地球公转对生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同时,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思考地球的公转运动对你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影响;2. 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白昼和黑夜的变化,分析其规律;3. 搜集其他行星的公转运动资料,了解其他行星的运动规律。
第1章 1.3《地球的公转运动》导学案
第1章 1.3《地球的公转运动》导学案
第1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和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特点;2掌握全
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3.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理解四季、五带的形成 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 (书 p11页)
自主学习1.概念:地球绕_____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2.公转轨道:近似_____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3.方向:______;
4.周期: 相对于太阳公转一周,时间______ 二.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书12页)
1 一年之中太阳( )总是在( )23.5度和( )23.5度之间来回移动。
2 23.5°N 纬线是太阳能够( )照射的最北界线称为( )回归线
3 23.5°S 纬线是太阳能够( )照射的最北界线称为( )回归线
三、四季的
形成.昼夜长短和太阳光热的变化(书12,13页)
日期要
第1章1.3《地球的公转运动》导学案
第课时学习目标1、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2、理解五带划分的依据。
一 、自主探究 五带的划分和界限(书14页)
1五带的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 、( ) 二·、五带的天文特征和气候特征 合作探究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观点及特点;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影响;3. 能够诠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日照、季节和气候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观点及特点;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影响;3.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日照、季节和气候的影响。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同砚们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和四季更替的现象,这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什么干系?第二步:进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盘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自转周期为约24小时,造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2. 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盘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运动,公转周期为约365天,造成四季更替的现象。
第三步: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影响1. 地球自转的原理:地球自转是由于地球自身的自转而产生的,自转速度不同导致地球各地昼夜长短不同。
2. 地球公转的影响: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太阳照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更替的现象。
第四步:讨论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日照、季节和气候的影响1. 日照: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地区太阳照射角度不同,影响地球各地的日照时间和强度。
2. 季节:地球公转导致不同季节地球不同位置相对太阳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现象。
3. 气候: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各地气候产生影响,如赤道地区气候炎热,极地地区气候寒冷。
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观点及特点,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和影响,能够诠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日照、季节和气候的影响。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天空和气温变化,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五、拓展练习1. 请同砚们自行查找资料,了解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情况,并与地球进行比较。
2. 请同砚们观察周围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思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这些变化有何影响。
六、课后作业1. 回答以下问题: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别是什么?它们对日照、季节和气候有何影响?2. 完成拓展练习中的内容,并比照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情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讲地球的公转导学案
一轮复习四《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导学案一、主题与目标(一)学习主题: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二)学习课时:2学时(三)课程标准和素养要求1.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核心素养要求:(1)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特征。
(2)综合思维: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说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解释四季和五带的成因及意义。
(3)地理实践力:结合生活中的观察,以示意图的形式描述地球公转的特点。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四)基本考点第一课时【思】课前完成考点13: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地球公转的特征定义方向速度周期轨道考点14: 地球公转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是什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
一天中太阳高度_______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
甲太阳高度角示意图乙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是什么?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所在纬度向南北两方降低。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方降低。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方降低。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方降低。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有何特点?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及其以北各纬度各纬度冬至及其以南各纬度各纬度春、秋分南北两极点【议】考点13: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探究以下问题:1、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并说出公转的轨道特征;2、指出图中ABCD各点对应的节气分别是;3、由“劳动节”到“国庆节”公转速度如何变化?考点14: 地球公转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如何?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计算公式:H=90˚两地纬度差(同减异加)5、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日影________,地方时是____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学案一、导入你是否曾经想过地球是如何运转的呢?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今天我们就来进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探索这个奇奥的世界。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观点;2.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和方向;3.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三、进修过程1. 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盘绕自身轴线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所以太阳似乎是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2. 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运动。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365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圆形,所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不息变化的。
3.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生物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影响了植物的发展和人类的生活作息。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影响了气候和气温的变化,从而影响了生物的繁殖和生存。
四、小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观点、周期和方向,以及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转的基础,也是我们生活和生存的重要条件。
五、练习与思考1. 为什么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2. 为什么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六、拓展延伸1. 了解其他行星的自转和公转运动;2. 探索地球的倾斜角度对季节变化的影响;3. 钻研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七、课后反思通过今天的进修,你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吗?你觉得地球的运转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希望你能继续探索这个奇奥的世界,不息进修和思考。
《地球公转》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地球公转》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特点及其影响。
2. 理解地球公转的原理。
3. 掌握地球公转所造成的季节变化。
导学重点:1. 地球公转的运动特点。
2. 地球公转的原理。
3. 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导学难点:1. 地球公转的原理。
2. 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导学内容:一、地球的公转运动特点及其影响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的现象,公转周期为365.25天。
地球公转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离地球近的点称为近日点,离地球远的点称为远日点。
2.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倾斜的,轨道倾角约为23.5°。
3.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逆时针方向的。
地球的公转对我们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如季节变化、日照时间长度等。
二、地球公转的原理地球围绕太阳作公转运动是由于引力作用。
太阳是地球的引力中心,地球受太阳的引力作用,围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动。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稳定的,保持着规律性的运动,这种规律性的公转运动保证了地球季节变化的有序进行。
三、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地球的公转是导致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轨道的倾斜和公转速度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不同季节的出现。
在北半球,夏至时地球南半球远日点与太阳夹角较小,此时北半球接受到的阳光较多,为夏季;冬至时地球南半球接受到的阳光较多,为冬季。
而春分和秋分时,地球赤道附近接受到的阳光最为平均,为春秋季。
导学案练习题:1.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少天?2.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的?3. 地球的公转对季节变化有什么影响?解答:1.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365.25天。
2.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
3. 地球的公转对季节变化有重要影响,不同季节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
本节课学习重点和难点较为明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特点及其影响,理解地球公转的原理,掌握地球公转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地球公转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粤教版2001》
《地球公转》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公转运动。
2. 理解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
3. 掌握地球公转的周期和方式。
导学内容:一、地球的公转地球是围绕太阳做椭圆形轨道运行的,这一运动称为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24天,即一年。
地球每天绕着它的自转轴自西向东旋转一周,这个过程我们称为地球的自转。
二、地球公转的季节变化地球的轨道呈椭圆形,离近日点最近时是冬至,这时南半球最接近太阳而北半球最远离太阳,所以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是冬季。
离远日点最近时是夏至,这时北半球最接近太阳而南半球最远离太阳,所以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三、地球公转的周期和方式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24天,但人们通常取四舍五入,将一年定为365天。
地球的公转方式是顺时针方向。
地球是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的,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以我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
导学问题:1. 地球的公转运动是什么?2.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久?3. 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是如何产生的?4. 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它的运动方式是什么?导学练习:1. 地球的公转运动是什么?2.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久?3. 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是如何产生的?4. 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它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拓展阅读:地球的公转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运动之一,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地球的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学习地球的公转运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现象,并且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学生自我检测:1.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久?2. 地球的公转方式是什么?3. 地球公转引起的季节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对地球的公转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季节变化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我会更加关注地球运动带来的影响,努力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公转的定义和影响。
2. 掌握地球公转的基本知识,包括公转轨道、公转速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规律及特点。
2、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成因及其纬度变化规律。
3、理解五带的形成原因,了解五带的划分及各带日照情况。
4、能够准确画出两分两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并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学法指导】
1、独学(15分钟)
(1)读课本及相关资料用黑色笔做相关标记。
(2)填写导学案。
2、对学(5分钟)相互检查预习结果,提出预习疑问。
3、群学、小组展示(20分钟)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老师补充指导(5分钟)。
【自学导航】梳理主干知识
一、地球公转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地球公转。
二、地球公转的特征
1、方向:_______________ (在图中用箭头标出)
2、旋转中心:___________
3、周期:一恒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速度
5、沿着地球公转的方向,从远日点——近日点——远日点,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____再变_____.(选:快慢)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过地心且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______________;
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黄赤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____________。
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称____________)是有变化的。
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_________
,最南到达______________。
北半球__________(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____________;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到了__________(9月23
日前后),太阳直射__________;冬至日(__________)太阳直射_________;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_____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___________;
到了__________,太阳再次直射23°26′N。
3)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纬23°26′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北回归线。
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
2、昼夜长短
1)昼夜长短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是北半球的夏半年,也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_________的季节;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________________,纬度越高,________________,北极四周出现____________,其中夏至日北半
球昼______,夜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
3)自________至__________,是北半球的冬半年,也是也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_________的季节;在此期间,北半球各纬度________________,纬度越高___________,北极四周出现___________,其中冬至日北半球昼______夜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
4)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____________,获得日照时间_______,都是_____小时。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变化规律:从所在纬度向递减。
2)随季节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_____
夏至日一年中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___及其以北各纬度
一年中的最小值出现在___________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_向南、北两侧_____
冬至日一年中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___及其以北各纬度
一年中的最小值出现在___________各纬度
春、秋分日: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4、四季更替和五带
1) 球同纬度地区(除赤道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________
2) 球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_________,据此可划分为________。
3) 天文含义上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_________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季节,也是获得太阳辐射_________的季节;________和_______是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4) 在北温带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把_________划分为春季,_________划分为夏季,_________划分为秋季,_________划分为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_______。
(你知道吗?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
②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③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最明显。
)
5)仔细阅读教材,在图中标出五带、及特殊的纬度线和南北极圈。
北极
南极
公转位置时间公转速度
A点近日点___________ 最_________
B点________ ___________ 最_________
我展示我精彩我快乐我成功
【合作探究】知识的深层剖析
探究一、根据教材16页的内容和活动提示,画出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轨迹。
探究二、教材19页“读图思考”
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夏至日太阳直射______________,此时66°34′N纬度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66°34′S纬度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
(你能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与纬度之间的关系吗?)
2、分别归纳二分二至日此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你还记得计算昼长的方法吗?)
3、极昼、极夜分别的什么时候出现?且相应出现在什么地区?
4、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探究三、黄赤交角对五带的影响。
黄赤交角不是固定不变的,
(1)当黄赤交角=30°时,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分别是多少?此时五带该怎样划分?
(2)当黄赤交角=20°时,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分别是多少?此时五带该怎样划分?
你能总结出五带随黄赤交角的变化趋势吗?【展示提升】
1、各组进行所分配任务的展示(5分钟)组长主持参照展示议题分派好组员任务,同时进行组内预演,准备精彩展示。
2、各组进行展示(15分钟)
3、点评组进行点评(10分钟)
4、质疑、教师升华(10分钟)
5、总结归纳、整理笔记(5分钟)
【课堂检测】
1.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
持续天数。
时间日地距离角速度线速度
1月初(近日
点)
1.471亿km 61′/d 30.3km/s
7月初(远日
点)
1.521亿km 57′/d 29.3km/s
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
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
长),回答2—5题:
2.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4.上空最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5.三个月后,贵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读右图”极地投影太阳光照图”(虚线表示极圈和回归线,阴
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反映的日期是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是。
(2)abc是晨昏线,其中晨线为段。
(3)此时A、B、D、E四地的地方时应
是、、、。
(4)此时A、E昼夜长短是A昼长小时,E昼长小
时。
(5)再过三个月,B地处在季节。
23°26′N
0°
23°26′S
E
我展示我精彩我快乐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