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文献综述1

合集下载

大豆异黄酮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 I O 简 介 S
1 1 黄酮 类 和 异 黄 酮 类化 合 物 结构 . 黄酮类 化合 物泛指 具有 l 5个 碳 原 子 的 多 元
径 合 成 异 黄酮 类 化 合 物 , 此 途 径 中 , 还 原 型 辅 在 需 酶 1 NAD H) 微 粒 体 细 胞 色 素 P 5 I( P 和 4 0酶 [ 称 又
n l) 异 黄 酮 类 ( sf v n s 、 尔 酮 类 ( h l os 、 i l oe) 查 oa ca —
tae2HI ) , hs,- S ] 简称 异 黄 酮 合 成 酶 (sf v n y — i l oesn oa
tae I S 催 化 。4 异 黄 酮 类 化 合 物 因其 种 类 比 hs , ) F ) 较 多 , 能也 多 样 , 究 比较 多 的 是 IO。 与 异 黄 功 研 S 酮 类 化 合 物 相 比 , 酮 类 化 合 物 抑 制 芳 香 化 酶 细 黄 胞色素 P5 4 0酶 ( 酶 是 催 化 雄 激 素 转 变 为 雌 激 素 该 的关 键 酶 , 定 雌 激 素 的 水 平 ) 泌 , 酮 类 化 合 决 分 黄
动物营养学报 2 1 ,3 1 ) 18 —80 0 12 ( 1 :84 19
C ieeJ u n l fA i l ur in h s o r a n n o ma t t N io
d i 0 3 6 /. s .0 62 7 .0 1 1 . 0 o: . 9 9 ji n 1 0 -6 x2 1 . 1 0 6 1 s
2一羟基 异 黄 酮 合 成 酶 ( _y rx i n v n n y — 2 h do ys a a o esn o
酚 化 合 物 。芳 环 ( 环 、 环 ) 问 以 一 个 三 碳 环 A B 之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2017年第11期(上)农业纵横式存在,共有9种,分别为金雀异黄苷、大豆苷、黄豆苷、6”-O-乙酰基大豆苷、6”-O-乙酰基金雀异黄苷、6”-O-乙酰基黄豆苷、6”-O-丙二酰基大豆苷、6”-O-丙二酰基黄豆苷、6”-O-丙二酰基金雀异黄苷。

结合型糖苷大部分以金雀异黄苷、大豆苷、丙二酰基金雀异黄苷、丙二酰基大豆苷4种形式存在。

这4种结合性糖苷占异黄酮总量的95%。

(二)大豆异黄酮的理化性质纯的大豆异黄酮为无色晶体状物质,是大豆带有苦涩味的因子之一。

染料木素呈无色片状结晶,大豆苷元呈无色针状结晶,工业上生育过程酮的含因素1.大豆品种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大豆品种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尤为显著。

不同的品种大豆异黄酮含量也有所不同。

大豆不同品种异黄酮总量和种类的分布有很明显的差别,异黄酮总含量变化幅度为0.1%~0.5%,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美国,日本大豆品种的异黄酮含量为1.2%~2.3%,美国为2.1%~4.2%。

异黄酮总量表现为美国品种大于日本品种。

我国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大多在1.2%~2.5%,其中东北大豆中的异黄酮含量为最高,在1.8%~2.3%。

2.种植环境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对于大豆中的异黄酮总含量和种类分布有直接影响的就是种植环境,这类影响主要通过种植年份、种植季节和种植地区来反映,对异黄酮总含量和种类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是种植年份。

通过研究异黄酮含量与不同种植地区的经纬度和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含量与纬度和海拔高度呈正相关的关系,当然,不同品种中所表现的作用各有不同。

研究还发现,光照因素对大豆中异黄酮的积累有积极作用,而高温和充足的水分却显著降低异黄酮的含量。

综合来说。

纬度越高,日照时间越长,降水量越少,大豆中异黄酮的含量越高。

二、大豆异黄酮生物学活性(一)抗癌目前,医学界和营养学界提出的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癌作用机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类雌激素样作用;二是抑制肿瘤细胞合成过程中所需酶;三是抗氧化作用;四是调节细胞周期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五是抑制肿瘤血管生 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大豆异黄酮的作用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的作用研究进展

分析检测T logy科技大豆异黄酮的作用研究进展植物大豆黄素异黄酮种子是植物大豆的成熟生长种子,是植物大豆的成长生产分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类次生物和代谢物的产物。

大豆也是覆盖我国乃至覆盖全世界的主要营养食物之一。

大豆中的异黄酮由于能够和植物雌激素相互结合,故也可以称为大豆植物性雌激素。

最近几年,我国大豆医学界及行业学者对各种大豆以及其他大豆油中异黄酮的临床研究中,可以明显发现存在大豆中的异黄酮确实具有很好的一种生物治疗效应,只可以治疗和不能预防而在癌症中它也有着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大豆异黄酮还具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改善女性更年期疾病,帮助人体增强免疫力。

因此现在我国很多临床医学家和学者都普遍认为单独同时服用或者直接配合多种化疗同时应用这种大豆异黄酮药物是一种比较有效的人体抗癌药物疗法,本文就大豆异黄酮的抗肿瘤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这种大豆素类异黄酮是属于大豆一类黄酮家族化合物的化学总称,大豆素类异黄酮的分子结构和大豆雌激素酮的结构几乎十分相似,并且都是具有和大豆雌激素相同的天然活性化学物质,因此这种大豆素在异黄酮里被人们称为一种植物性的雌激素。

它们具有比较广泛的自然营养学应用价值和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重要作用,最近几年大豆异黄酮因其特殊性,生物化学活性因子比较高,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医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大豆异黄酮与癌症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对于在全球乳癌病历上的调查,可以明显发现亚洲地区居民的慢性乳腺癌、前列腺癌以及慢性结肠癌的临床发病率都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地区少很多,在之前对于医学界的研究着一直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亚洲地区居民日常饮食脂肪中的总反式脂肪和各种饱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比较低,膳食中的纤维物质含量比较高的造成原因,但最近几年研究发现美国大豆的高脂肪消耗量也是亚洲地区居民在这几类慢性疾病临床发病率低的主要造成原因,一些亚洲工作人员如果移居美国到西方发达地区国家以后,饮食习惯方面也会逐渐趋向靠近西方发达国家的饮食习惯,乳腺癌和慢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发病率就是也会明显的相比升高不少。

源森生物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源森生物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生理特性及其食品应用研究进展大豆异黄酮在具有防癌抗癌功能之外,对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以及更年期综合症同样具有预防甚至治愈的作用,然而自然界中大豆异黄酮资源十分有限,大豆是唯一含有异黄酮且含量具有营养学意义的食物资源。

本文基于这一点,对近年来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相关食品中的存在形式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一、源森生物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

1931年,从大豆中首次分离提取出大豆异黄酮—染料木黄酮,随后又发现另外两种大豆异黄酮—黄豆苷原和大豆黄素。

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见图 1在大豆籽粒中只有少量异黄酮以游离形式存在,大部分以β-葡糖苷的形式存在,其结构见图2。

由于葡萄糖上的C- 6羟基可以被丙二酰基或乙酰基取代,因此,共有9种大豆异黄酮葡糖苷。

各种异黄酮葡糖苷在β-葡糖苷酶作用下,可水解为游离的大豆异黄酮。

二、大豆异黄酮在大豆和大豆产品中的含量以及存在形式大豆籽粒的异黄酮含量受大豆品种、产地、生产年份的影响,其变化范围约为0. 5mg~7. 0mg /g干大豆。

大豆籽粒的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的大豆产品中,其异黄酮含量各不相同。

不同类型的异黄酮以及不同存在形式的异黄酮所占比例除与大豆品种、生长环境有关外,也受大豆籽粒部位、分离提取方法、大豆产品加工工艺的影响,见表1。

由上表可见,大豆胚轴(包括胚根和胚芽)中异黄酮的百分比含量约为子叶的6倍,但由于子叶占大豆籽粒重的95%以上,因此大豆子叶中异黄酮的绝对含量远远大于胚轴。

大豆籽粒中约50%~60%的异黄酮为染料木黄酮,约30%~35%的异黄酮为大豆苷原,约5%~15% 的异黄酮为大豆黄素。

在大豆加工中,由于不同的异黄酮流失损失程度不同,因此大豆产品中各种异黄酮所占比例与未加工的大豆有所不同。

但除个别产品外,大多数大豆食品中,染料木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大豆苷原,大豆黄素的含量相当少。

不同类型的大豆产品之间,异黄酮含量差别较大。

大豆异黄酮对癌症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

大豆异黄酮对癌症药理作用研究进展.doc

大豆异黄酮对癌症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本科毕业生学位论文大豆异黄酮对癌症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专业:05 中药制药学生:王伟学号:05401318指导教师:陈洁2009年4 月目录摘要、关键词 (3)引言 (3)1 抑癌作用及其机制 (4)1.1流行病学调查 (4)1.2实验研究 (4)2. 促癌作用及其机制 (5)3. ...................................................................................... 结论6参考文献. (7)致谢, 由于其摘要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类雌激素样作用, 富含大豆异黄酮豆类食品因其对癌症具有生物效应. 本文就大豆异黄酮抑癌促癌在其作用机制、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的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关键字大豆异黄酮,抑癌,促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abstract soybean isoflavones is one oihypo-metabolize production which produced during soybean growth progress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soybean isoflavones have estrogen-like biological activities .soybean isoflavon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influence of soybean isoflavones on the cancer.this article reviewed research advancement on soybean isoflavones in recent years.key words soybean isoflavones; tumor suppressor; promoter; medical function; resarch progress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保健. 大豆异黄酮对人体生理代谢有益的调节功能, 为其开发利用展示了广阔前景. 它对于低激素水平者可起到雌激素样功能, 预防妇女更年期后激素消退产生的疾病, 如骨质疏松,血脂升高等;对于高激素水平者可产生抗激素功能. 大豆异黄酮有利于预防肿瘤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抗炎,降低胆固醇, 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豆生产国( 产量仅居美国、巴西之后) 。

关于大豆异黄酮的研究综述

关于大豆异黄酮的研究综述

吸循环的不利影响,注意持续气腹压不宜太高及监测血气变化。

②气腹形式应缓慢,使老年患者对CO 2气腹有一适应过程。

③腹壁穿刺时应防止皮下气肿,术毕挤压腹部排尽腹腔内C O 2气体,可有效地预防高碳酸血症。

④术毕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继续监测呼吸循环功能,防止肺部感染。

⑤LC 应由配合熟练、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尽可能缩短手术和麻醉时间。

214 术后护理21411 一般护理:LC 通常采用全麻,术后应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率等变化。

术毕回房后按全麻术后观察护理,3小时内注意不让病人入睡,以防止“麻醉后作用”导致病人窒息等严重并发症。

输液总量及速度宜控制,避免因输液量过多,速度过快而导致病人出现急性心肺功能不全。

21412 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术后2~3d 应行心电监护,检查血压并通过干预保持血压稳定,高血压患者恢复服降压药,如病情不允许口服,则可静滴硝酸甘油等控制血压,如为起搏心律,则应观察起搏信号后有无QRS 波伴随及漏波现象,出现心律失常及血压变化及时通报医生处理。

21413 合并呼吸系疾病患者的护理:呼吸系疾病大多有病史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多数病人常认为是老毛病而未加重视,术后应鼓励病人积极排痰,作有效咳嗽,协助病人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祛痰药物、雾化吸入等促进排痰,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口唇、肢端紫绀情况,视缺氧情况合理给氧,一般给予低流量吸氧,严重者应监测血气,如氧分压低于60kPa,CO 2分压高于50kpa,结合呼吸、血氧饱和度、紫绀等,则应考虑呼吸衰竭,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总之,尽管合并心肺功能疾患的病人行LC 难度较大,但只要做好术前处理,术中及术后监测,具备熟练的LC 技术,LC 不失为老年人胆石症病人的优秀手术方式,是一种损伤小,安全可靠,恢复快的微创手术,我们认为老年胆囊切除更适合于LC 。

参考文献[1] 费庆铨.老年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J ].中华外科杂志,1989127:150~152.[2] 孙石.肝胆胰外科杂志,1999,11(1):6.收稿日期:2005-09-12文献综述关于大豆异黄酮的研究综述蒋蔡滨(贵阳中医学院2003级研究生,贵州贵阳 550002) 内容提要:本文综述了大豆异黄酮的组成结构、吸收和代谢、物理和化学性质、含量测定方法、药理作用,分析了目前大豆异黄酮的市场状况,以及我国大豆异黄酮的研究前景。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综述)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综述)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摘要:本文介绍了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包括大豆异黄酮的分布和组成、物理化学性质、生理作用、毒理作用等,大豆异黄酮具有抗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功能。

关键字: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药理作用毒理作用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很多癌症和心血管等疾病,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大豆资源丰富,豆制品作为传统饮食一直受到亲赖。

由于近年来对黄酮类物质的研究的深入,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很多生理,药理功能,成为近来研究的热点。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一种具有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随着其保健作用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大豆异黄酮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的机理正逐渐被人们认识。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国外最早报道始于1931年,Walz[1](1931)用90%甲醇首先从豆奶中提取了7,7,4'-三羟基异黄酮-7-葡萄糖苷;Walter[2](1941)最早报道了大豆片商业制品中异黄酮的含量。

后来Gyogy[3]等(1964)、Naim[4]等(1973;1974)、Eldridge[5]等(1982)分离测定了丹贝(tempe)、大豆分离蛋白、脱脂蛋白、大豆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中的异黄酮,分离出的异黄酮为大豆苷原(daidzein)、大豆苷(daidzin)、染料木黄酮(genistein)、染料木酮苷(genistin)、大豆黄素苷(glycitin)。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制备、检测、应用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前已达到一定深度。

1 大豆异黄酮的来源、分布与组成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是一种植物化学素,属植物黄酮类,主要来源于豆科植物的荚豆类,大豆中的含量较高,为0.1%-0.5%。

主要是指3-苯并吡喃酮为母核的化合物[6],大豆中天然存在的大豆异黄酮总共有12种,可以分为3类,即黄豆苷类(Daidzin groups)、染料木苷类(Genistingroups)、黄豆黄素苷类(Glycitin groups)。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刘晓林;李芳;樊海梅【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18)13【摘要】Soy isoflavone( SIF )is a kind oi natural estrogen, a secondary metabolite produced dining the process oi soybean growth. It mainly exists in two iorms in nature,a iree glycosidic ligand and the combined one,and has a variety oi biological effects and clinicalapplications,including anti-atherosclerosis,anti-tumor, preventing osteoporosis, neuiopiotective and anti-nerve degeneration, anti-bacteria and anti-inflammatory improving immunity, resisting radiation and estio gen-like effects. With the study oi SIF gradually deepening and maturing,the applications oi SIF will be more and more extensive.%大豆异黄酮(SIF)是一种天然的雌激素,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型的糖苷配基和结合型的糖苷两种形式存在,且具有多种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应用.主要包括: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神经保护和抗神经退变的作用、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的作用、防辐射及雌激素样作用.随着对SIF 研究的逐渐深入并日趋成熟,SIF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总页数】4页(P2099-2102)【作者】刘晓林;李芳;樊海梅【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4.9【相关文献】1.大豆异黄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刘葵;张恩娟2.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 [J], 王守英;李志春;卜勇军3.硒的生物学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王俊东;洪建华4.硒的生物学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吴寿林5.microRNA-149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进展[J], 李银凤; 刘晓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基因型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基因型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基因型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大豆异黄酮 (Soybean Isoflavones)是一种生物类黄酮,人体内不能合成。

在自然界中分布有限,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以大豆中的含量为最高,故称大豆异黄酮。

大豆是唯一含有异黄酮且其含量在营养保健学上有意义的食物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基因型角度:许多国家的学者对本国大豆品种进行了异黄酮含量分析,均表明不同基因型间大豆异黄酮含量有较大差异。

在中国从地区分布上看,南方地区的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比黄淮夏大豆和东北及北方春大豆低。

孙君明等人研究证明了大豆种子中异黄酮含量的遗传方式属数量性状基因控制,遗传机制呈累加效应,其遗传受一个主基因和多个微效基因控制。

环境效应角度:国内外研究的栽培环境主要通过栽培时期和生长地来反映。

研究者Wang, H.J.等人分别在1989年、1990年、1991年种植了同一品种(Vinton81)测得收获大豆中的异黄酮总量分别为3309μg/g、2776μg/g、1176μg/g,换言之,1989年种植的大豆中异黄酮的含量是1991年的近3倍。

其它一些品种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年份不同,其异黄酮的含量差异十分显著。

Wang, H.J.等人对Vinton81品种进行了不同生长地(A、B、C三地)的试验,测得其异黄酮含量的变幅为1176—1749μg/g。

国内学者研究了异黄酮含量与栽培地的经纬度和海拔的关系,发现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与纬度和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与经度呈负相关,但不同品种达到的显著程度不同。

李卫东等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5个试点,以豫豆25号为材料分13期播种,将109个大豆样本的异黄酮含量与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等33个生态因子进行了逐步回归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9个生态因子与大豆异黄酮含量密切相关。

并证明了在夏大豆鼓粒成熟期较低的均温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异黄酮的积累;在出苗期较多的日照和较低的均温有利于异黄酮的形成;出苗期降水与异黄酮含量呈二次抛物线曲线关系,75mm是最佳值;分枝期较小的昼夜温差利于异黄酮的形成;土壤中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和较低的硫含量也有利于异黄酮含量的提高。

文献综述-大豆异黄酮提取及体外清除自由基研究

文献综述-大豆异黄酮提取及体外清除自由基研究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应用化学大豆异黄酮提取及体外清除自由基研究1前言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营养丰富。

古今中外的医学书籍中将大豆列为能使人类长寿的首要食品。

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认为食服大豆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 加气力,补虚能食、能宽中益气、和脾胃。

近年来,西方膳食结构引起的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

研究表明,膳食大豆异黄酮与癌症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染料木素(Genistein,G)和大豆甙元(Daidzein,D)作为大豆异黄酮甙元主要成分,具有多种生理作用,应用价值很高[1]。

2大豆异黄酮的成分及结构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一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是一类具有广泛营养学价值和健康保护作用的非固醇类物质。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分布在大豆种子的胚轴和子叶,胚轴中含量为1%~2%,子叶含量为0.1 %~0.3%[2]。

自然界中大豆异黄酮的资源十分有限,仅存于豆科蝶形花亚科的极少数植物中,大豆是唯一在营养学上有意义的食物资源。

自1931年Walz首次从大豆中分离提取出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Genistein,又称金雀异黄素)以来,迄今已从大豆中分离出9种异黄酮葡萄糖苷和3种相应的糖苷配基(即游离异黄酮)共12 种大豆异黄酮。

并根据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分析确定出这些组分的结构(见图1、2以及表1、2)。

大豆异黄酮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有限,其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生长季节、气候、培养条件和储存方式等。

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仅为千分之几,而且97%~98%以糖苷形式存在,苷元仅占2%~3%。

OOHOHR23O图1 大豆中游离异黄酮结构式O OH HOHO OH OOH CH 2OR 1R 3R 2O图2 大豆中含糖苷异黄酮结构式表1 大豆中游离异黄酮的名称[3]英文名称R 1 R 2 中文名称 GenisteinOH H 染料木素 DaidzeinH H 大豆甙元 Glycitein H OCH 3 黄豆素甙元表2 大豆中含糖苷异黄酮的名称英文名称R 1 R 2 R 3 中文名称 GenistinOH H H 染料木甙 DaidzinH H H 大豆甙 GlycitinH OCH 3 H 黄豆甙 6″- o - AcetylgenistinOH H COCH 3 乙酰染料木甙 6″- o - AcetyldaidzinH H COCH 3 乙酰大豆甙 6″- o - AcetylglycitinH 0CH 3 COCH 3 乙酰黄豆甙 6″- o - MalonylgenistinOH H COCH 2COOH 丙二酰染料木甙 6″- o - MalonyldaidzinH H COCH 2COOH 丙二酰大豆甙 6″- o - Malonylglycitin H OCH 3 COCH 2COOH 丙二酰黄豆甙3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和功能作用近年来研究得出大豆异黄酮实验室最佳提取方案如下:称取大豆粉若干克,置于平底烧瓶中,加入100mL70%乙醇,于45℃水浴,用70%的乙醇溶液浸提2h,1:20(W/V )的料液比,浸提后用60%的超声功率(400W),超声温度为25℃超声40分钟,抽滤得到初提取液,重复以上操作3次,合并滤液。

大豆异黄酮对人体健康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对人体健康作用的研究进展

异黄酮对人体健康作用的研究进展专业:食品营养与安全学号:B100106001 姓名: 陈秀金摘要:本文综述了异黄酮的结构、代谢、测定方法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概况,并对大豆异黄酮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异黄酮的功能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异黄酮;更年期症状;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肿瘤Advances in study on effects of isoflavones on human health ABSTR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ructure, metabolism and determination of isoflavones and research of it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rospects its problems in the future and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eply investigating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isoflavones.KEY WORDS: Isoflavones; Menopausal symptom;Osteoporosis;Cardiovascular disease;Cancer异黄酮(isoflavones)是一类主要分布于豆科植物的天然多酚化合物,因大豆中含量较多,故常称为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s,SIF)。

因其是从植物中提取,而且主要成分的结构与人体内的雌激素(如雌二醇)相似,能与体内的雌激素受体选择性结合,具有雌激素样的生物活性作用,因而被归为植物雌激素。

早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低与其大豆摄入量高有关,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异黄酮的广泛关注。

早先的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具有弱雌激素活性,抗氧化活性和抗辐射作用[1],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骨质疏松、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疾病的发生[2]。

关于大豆异黄酮的研究综述

关于大豆异黄酮的研究综述

2008年第9期科技论坛关于大豆异黄酮的研究综述詹吉昌(九三油脂集团哈尔滨康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0)1大豆异黄酮的结构和含量分布大豆异黄酮[1](soybeanisoflavones,SiF)是多酚类混合物,大豆异黄酮的组成、存在形式主要包括染料木素(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大豆黄素(daidzein)和黄豆黄素(gly2citeln)。

天然情况下它们大多以β-葡萄糖苷形式存在,近年来发现发生乙酰化、丙二酰化、琥珀酰化转变的异黄酮苷。

其中起到生理功效的主要是染料木素、大豆黄素及其苷。

通常,在天然状态下,大豆中只有少量异黄酮以游离苷元形式存在,90%以上是以β-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

现已确证了3种SIF苷元和9种SIF葡萄糖苷,共12种SIF。

其中部分SIF葡萄糖C6位上的羟基还可被乙酰基或丙二酰基取代生成酰化SIF。

成熟大豆中[2]总异黄酮的含量常因其品种、产地、生长环境和储存条件而各不相同,一般为0.2%~0.14%。

其中,以大豆胚轴(包括胚芽和胚根)含量最高,其百分比含量约为子叶(大豆瓣)的6倍。

不同大豆品种中,黄皮大豆的总SIF含量最高,黑皮大豆次之,绿皮大豆最低。

大豆中不同异黄酮成分的比例以染料木黄酮为主。

约占50%~60%,黄豆苷元为30%~35%而大豆黄素只占5%~15%。

2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2.1超临界萃取技术。

超临界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离提取技术,它是利用临界或者超临界状态的流体及被萃取的物质在不同的蒸汽压力下具有不同的化学亲和力和溶解能力所进行的分离纯化操作。

异黄酮的超临界萃取以CO2为溶剂,它的提取率往往与萃取温度、压力、CO2消耗量、夹带剂的种类和使用量、原料的装填方式以及粒度大小等很多因素紧密相关。

它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方法相比有一系列优点:提取分离步骤简单、异黄酮得率和含量较高、提取条件温和、不会使异黄酮的生物活性成分发生变化、提取周期短、没有有机溶剂残留、环境友好等。

关于大豆异黄酮的研究综述

关于大豆异黄酮的研究综述
3 药理作用 31 抗肿瘤作用 。 . 大豆异黄酮有明显 的抗肿瘤作用, 特别是与激素相关的 肿瘤 , 如乳腺癌 和前列腺癌。在前列腺细胞增殖阶段 , 大豆蛋白对其有抑 制作用, 从而可减少前列腺 肿瘤 的发生 。 32 心血管作用 。从 2 . O世纪 7 0年代起 , 人们开始观察各种蛋白对血胆固 醇的影响。 o 首次报道 了大豆蛋白可降低血 ‰Tu 胆固醇 。 现在研究发现其中
维普资讯
民营科技

科技论坛
2 o 。’ 。 — ‘ ’ 。。 。。 。 。 ̄g 9— 。 8 。 。’ 0 。。 。 。 z ’
关于大豆异黄酮 的研究综述
詹吉 昌
( 九三油脂集 团哈 尔滨康食 品有 限公 司, 黑龙江 哈 尔滨 10 6 ) 5 00
低密度脂蛋白( D 、 L L)极低密度脂 蛋白( L L 、 V D )载脂蛋 白 B A o ) 著下 (pB 降, 高密度脂蛋白( D ) H L、 载脂蛋白A A o ) ( p A 等抗动脉硬化成分明显提高。 3 雌激素样作用及对更年期综合 征作用 。大豆研究 目 . 3 前主要集 中在异 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的作用 。由于长期使 用激素 ,使子宫癌的发生率提 高, 因此正在寻找替代药物。青春期妇女食用含有异黄酮的大豆蛋白 , 卵 泡相延长 , 月经周期推迟 , 黄体相缩短 。 34 抗炎作用。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文献就记载了大豆有治肠炎的作用。 . 现代研究表明这种作用 主要与染料木素有关 。慢性炎症疾病通常伴有氧 自由基和 N O提高 , 诱导型 N O合成酶( S促进 N  ̄ ) NO O形成 。iO N S与酪蛋 白激酶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相联系。 染料木素作为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 , 起到一定的抑制 N O形成的作用 。 3 抗骨质疏松症作用 SF可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 的骨质疏松症。通常 , . 5 I 成骨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破 骨细胞 中均存在雌激素 B受体 , 当体内雌激素量不足时, 雌 激素对女性骨代谢平衡的调节作用随之丧失 , 从而引发进行性骨量丢失 , 使骨密度降低 , 导致骨质疏松。 I S F可阻止破骨细胞酸的分泌 , 减少骨质消 溶。 3 抗早老年性痴呆作用。早老年性痴呆症 ( . 6 阿茨海默氏症 ) 目 是 前最常 见的一种痴呆症 , 以绝经后女性为多患。医学研究表 明, 胆碱能神经在人 类认知 和记忆过程 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 与胆碱 乙酰转移 酶( A ) 该病 c T 的 h 活性和胆碱能神经减少密切相关 。此类患者用 SE I 进行治疗 , 可明显降低 该病的发病率 , 缓解症状 , 恢复认知。 4 开发及其应用前景 S I F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天然活性物质 , 其独特的保健功能 和防治多种疾病 的作用已普遍受到世人关注。国外就 S I F的生理功能、 药 中杂 质含量 高、产品成分 复杂等诸多缺点 ,导致异黄酮产品分离纯化困 效学、 作用机理 、 试验及高 SF 临床 I 含量转基 因大 豆品种 的培育等方面的 难。 针对以上 问题提出了酸水解法提取异黄酮的新工艺。 该方法利用异黄 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 目的成就 。 I 原料易得 , SF 价格低廉 , 具有很高的开发 酮甙和异 黄酮甙元在分子极性上 的明显差 异,采取非极性溶剂提取和酸 利用价值和广 阔的发展前景 。 国盛产大豆 , F资源十分丰 富, 国内就 我 S I 但 水 解结合的方法 , 选择性地提取出低分子极性 的大豆异黄酮甙元成分。 SF I 的研究有待 深人 , 大量 S 资源亟待开发 , 在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 I F 其潜 2 酶解法。它是指在异黄酮提取过程中, . 6 通过加入适 当的酶发生转糖反 效益是显而易见 的。 国是癌症病人绝对数字很 高的国家, 我 许多地区 已 进 应和酶解反应, 从而使产品异黄酮得率和含量大大提高的新兴技术。 传统的 人老年社会 , 人群 数量大 , 老年 对患有骨质疏松症 的老年人 , 以及对妇女 都需要大豆异黄酮产品。相信 , 大豆异黄酮产品的开发在我 醇提法, 适宜提取以糖苷为中心的水溶性异黄酮, 许多油溶 眭的异黄酮很难 健康的保护 , 提取出, 致使提取率低下。此时如 选用适 当的酶加人 , 不仅可以将油溶性的 国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异黄酮转化为易溶 于水的糖苷类N- 利于提取 , 4 g 而且还可通过酶反应把植 参考文献 物组织分解 , 使提取传质阻力减小, 有利于提取。另外也可使提取液中的杂 [】张延坤 , 1 马燕. 大豆异黄酮的特性及其特殊 生理功 能叨.( 下转 1 3页 ) 4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文献综述1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文献综述1

大豆异黄酮开发及研究进展[摘要]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类具有广泛营养学价值和健康保护作用的多酚化合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具有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作用,并且在抗肿瘤、预防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流行病学和实验数据的有力支持。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分析整理,同时对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代谢以及发展前景做了介绍。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大豆异黄酮已成为大豆最引人注目功能成分之一,也是食品与营养学研究热点之一。

该文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结构、性能、分布、提取分离、检测技术,糖苷水解方法及大豆异黄酮国内研究现状,且分析大豆异黄酮市场状况及研究前景。

[关键字]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糖苷;大豆;功能性食品1 大豆异黄酮概述1.1 大豆异黄酮组成及结构大豆含有大量活性成分,被人们称为“功能性成分宝库”。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中异黄酮类成分,主要是指以3–苯并吡喃酮为母核化合物。

迄今为止,从大豆中共分离出12 种大豆异黄酮异构体,分为游离型苷和结合型糖两类,其中苷元占总量2%~3%,包括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苷元(Daidzein)和黄豆黄素(Glycitein)三种。

结合型糖苷由三种苷元衍生而成,占总量97%~98%,主要以染料木苷(Genistin)、大豆苷(Daidzin)和6”–O–丙二酰基染料木苷等九种形式存在(Philippe 等,2004;Chung 等,2005)。

其中主要成分有三种,染料木素、大豆苷元和黄豆黄素,它们具有共同母核结构,染料木素为母核5、7、4 位被羟基取代三羟异黄酮,大豆苷元和黄豆黄素均为7、4 被取代二羟异黄酮,其中黄豆黄素母核6位存在甲氧基。

在天然状态下,这三种异黄酮母核与葡萄糖以β–糖苷键连接,以异黄酮葡萄糖苷形式存在于大豆中,分别称为染料木苷(Genistin)、大豆苷(Daidzin)和6–甲氧基黄豆苷(Glycitin)。

大豆异黄酮活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活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活性作用的研究进展(一)什么是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类重要成分总称,它主要包括:一、二羟异黄酮(又称大豆素、黄豆苷原,daidzein);(又称金雀异黄素、染料木黄素genistein);二、二羟异黄酮(又称大豆素、黄豆苷原,daidzein);三、黄豆黄素(glycitein)等12种化合物以天然状态存在。

上述这些成分常以糖苷结合形式、乙酰基结合形式和丙二酰葡萄糖苷结合形式存在。

照片名称:39x57林蛙卵油?照片描述:林蛙油滋阴壮阳好产品大豆在加工、发酵或水解过程中,会释放出游离的三羟异黄酮和二羟异黄酮。

这两种游离的成分更易被人体肠道所吸收。

近10多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动物实验研究和体外实验研究均一致显示,大豆异黄酮对多种肿瘤具有抗癌作用,其中对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及白血病等较为明显。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具有雌激素活性的植物性雌激素,系由大豆及黑豆等豆类植物中提炼而出,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尤其与女性一生的健康关系更为密切。

能够减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延迟女性细胞衰老、使皮肤保持弹性、养颜、减少骨丢失,促进骨生成、降血脂等。

长期的临床实验证明:大豆异黄酮对低雌激素水平者,表现弱的雌激素样作用,可防治一些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的疾病的病症,如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血脂升高等;对于高雌激素水平者,表现为抗雌激素活性,可防治乳腺癌、子宫内膜炎,具有双向调节平衡功能。

研究发现,中年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很快,而补充植物雌激素可确保骨质量、骨密度,以预防骨质疏松。

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和波动,易导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出现烦躁、失眠、心血管功能失调、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所以,雌激素在女性的一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年后补充大豆异黄酮这种安全、有效的植物雌激素,将会大大提高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机能减退,体内雌激素合成与分泌不足,会导致脂肪和胆固醇代谢失常,使绝经女性血脂和胆固醇升高,易患心血管疾病。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论文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论文

大豆异黄酮的研究进展【摘要】大豆异黄酮在药理毒副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使我们对大豆异黄酮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利用其独特的药理作用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q8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648-02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iavones)主要存在于豆科类植物中,其中大豆的含量最高,故特别称为大豆异黄酮[1]。

大豆异黄酮不仅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素成分,早些年研究还显示具有显著的防治癌症效果[2]。

目前,大豆异黄酮的研究以及应用已经十分广泛。

1 大豆异黄酮的主要作用1.1 防治癌症研究证明,二羟异黄酮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生长,三羟异黄酮能广泛抑制多个器官如乳腺、前列腺、大肠、皮肤的多种激素依赖性和非激素依赖性肿瘤细胞[3-4]。

癌症的防治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分裂、抑制细胞生长、抑制血管生长、抑制癌细胞侵袭与转移、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

大量研究表明[5-8],大豆异黄酮能特异性地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的活性,抑制拓扑导构酶ⅱ的活性,抑制肿瘤生长因子(tgf)的功能、抑制fgf作用、通过抑制akt,nf-κb 和 bax/bcl-2 等的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趋化运动、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抑制血管形成等作用方式发挥抗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有效地防治乳腺癌、子宫癌、肠癌、白血病、前列腺癌等。

大豆异黄酮的抗癌活性是多种分子效应以及基因水平调节的协同作用,至今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

1.2 抗衰老作用研究显示[9],三羟异黄酮治疗肌萎缩脊髓侧索硬化有一定疗效。

这种疾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别(男女比例为2:1),病变广泛累及皮层、脑干、脊髓。

三羟异黄异黄酮治疗(16mg/kg,bird)动物侧索硬化症模型动物,可有效地阻止雄性动物疾病的发展,防止雄性动物的衰老。

同时,由于异黄酮具有人体雌激素的功能作用,在低剂量时能于与人体雌激素受体结合[10],发挥一定的雌激素样作用,能有效地防治女性更年期综合症,具有美容保健、抗衰老的作用。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大豆异黄酮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文献综述专业班级:应用化学(2)班(涂料方向)作者:谢福平指导老师:徐莱教授大豆异黄酮(CatheRine Genistein)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它属于异黄酮类,也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

由于主要是从植物中提取得到,又与雌激素具有非常相似的结构,因此大豆异黄酮又被称作植物雌激素。

早期的研究认为,大豆异黄酮的存在使豆制品具有苦涩味,被认为是抗营养因子。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了大豆异黄酮的功效后,大豆异黄酮的功能开始引起人们关注。

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色斑的形成。

本文就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以揭示大豆异黄酮延缓衰老的可能机理。

笔者通过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百度文库键入关键词“大豆异黄酮”“酪氨酸酶”“黑色素”“抑制”等关键词搜索到了60篇相关文献,其中有直接参考价值的有20余篇。

如《大豆异黄酮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血脂和过氧化状态的影响》、《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作用》、《白僵菌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酪氨酸酶的研究进展》、《新型酪氨酸酶抑制剂筛选及其活性测试》等等。

相关文献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大豆异黄酮的性状及药理作用、酪氨酸酶性状及其在黑色素形成中的作用、大豆异黄酮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大豆异黄酮在化妆品及医学保健的应用(主要是在化妆品方面)等。

笔者总结了国内若干研究所及高等院校专业人士撰写的众多的相关文献,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大豆异黄酮的性状及药理作用大豆异黄酮主要来源于大豆类植物的胚芽,物理性状呈浅黄色粉末,气味微苦,略带涩味,它主要成分为大豆甙(Daidzin),大豆甙元(Daidzein),染料木甙(Genistin),染料木素(Genistein),黄豆黄素(Glycitin),黄豆黄素甙元(Glycitein)。

大豆异黄酮防治疾病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防治疾病研究进展

时间会在34 后消退 ,同时阳性反应会逐年减弱 , ~年之后消失。 —d 在35
结核病 作为一种 恶性 传染病 ,经过多年 的临床诊 治,相关理论和 实践经验有 了很 大的突破 ,相 信随着人类 医疗技术 的进 步 ,我们诊治
结 核病 的水平一定可 以迈上更高 的发展 平台。
[] 郑 少 仁 , 涛 , 峰 等. 核 病 的 防治 [ . : 民卫 生 出 2 王海 赵志 结 M] 北京 人
2 2l文献综述 1
中国 药指南2 1 年 1 压 00 0月第8 第2 期 G i f hn dc eO t e2 1, o8No 9 卷 9 ud oC i Mein, c br 00V 1, . e a i o . 2
Is eJ.rcI EE2 0 ,O2 :2 —3 . su [] o . P E ,0 29 ()1 11 2
4 雌激 素样 作用 及预 防妇 女更 年期 综合 征 更年期综 合征是人进入 更年期后 ,由于体 内性 激素水平 下降所引
版社 ,0 53 —5 20: 4. 4
[] 秦海 . D技术 在结 核 病检 测 中 的运用 [ . : 3 P P M】 北京 中国 人 民0
参考 文献
【】 L ie Nilo ,o a i A.a k t doNewok p ca 1 en r BM, esnDLT b g P c eRa i t r sS e il F
19 年世 界卫生 组织 ( O)通 过调查 研究 ,结论证 实人体大 95 WH 豆异 黄酮的摄取量 与骨密度呈正 相关。通过大量 动物实验发现 ,大 豆
异黄 酮能够选择性 的预防骨质疏松 ,而没有刺 激子宫 内膜 的作用 。方
西方国家例如美 国人罹患癌症 的 比例显着高 于发展 中国家 ,其 中类型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天然存在的植物雌激素,近年来在营养学、食品科学、医学等多个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从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食物来源出发,深入探讨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益处,特别是在预防慢性疾病、维护心血管健康、改善更年期症状等方面的作用。

本文还将关注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利用度、安全性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前景。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旨在为研究者和消费者提供关于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的全面、深入的了解,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二、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也被称为大豆黄酮,是一类具有独特化学结构和广泛生理活性的天然植物雌激素。

它们主要存在于大豆的种子中,特别是大豆胚芽,是大豆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

大豆异黄酮主要包括大豆苷元(Ddzein)、黄豆黄素(Genistein)和染料木黄酮(Glycitein)这三种主要形式,它们各自通过糖苷键与不同的糖分子结合,形成相应的糖苷型异黄酮,如大豆苷(Ddzin)、黄豆黄素苷(Genistin)和染料木黄酮苷(Glycitin)。

大豆异黄酮的化学结构特点在于其酚羟基的存在,这些酚羟基是大豆异黄酮发挥其生理活性的关键。

大豆异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等,这些生物活性与其酚羟基的数量和位置密切相关。

大豆异黄酮的性质稳定,但受到光照、高温和氧气等因素的影响,其生物活性可能会降低。

因此,在储存和加工大豆及其制品时,需要注意避免这些因素对大豆异黄酮的破坏。

大豆异黄酮的水溶性和脂溶性均较好,这使其在人体内能够被充分吸收和利用。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主要归功于其与人体内的雌激素受体的结合能力。

虽然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与人体内的雌激素相似,但其生物活性较弱,因此被称为植物雌激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异黄酮开发及研究进展[摘要]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类具有广泛营养学价值和健康保护作用的多酚化合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具有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双重作用,并且在抗肿瘤、预防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以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流行病学和实验数据的有力支持。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了分析整理,同时对大豆异黄酮的结构、代谢以及发展前景做了介绍。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大豆异黄酮已成为大豆最引人注目功能成分之一,也是食品与营养学研究热点之一。

该文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结构、性能、分布、提取分离、检测技术,糖苷水解方法及大豆异黄酮国内研究现状,且分析大豆异黄酮市场状况及研究前景。

[关键字]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糖苷;大豆;功能性食品1 大豆异黄酮概述1.1 大豆异黄酮组成及结构大豆含有大量活性成分,被人们称为“功能性成分宝库”。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中异黄酮类成分,主要是指以3–苯并吡喃酮为母核化合物。

迄今为止,从大豆中共分离出12 种大豆异黄酮异构体,分为游离型苷和结合型糖两类,其中苷元占总量2%~3%,包括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苷元(Daidzein)和黄豆黄素(Glycitein)三种。

结合型糖苷由三种苷元衍生而成,占总量97%~98%,主要以染料木苷(Genistin)、大豆苷(Daidzin)和6”–O–丙二酰基染料木苷等九种形式存在(Philippe 等,2004;Chung 等,2005)。

其中主要成分有三种,染料木素、大豆苷元和黄豆黄素,它们具有共同母核结构,染料木素为母核5、7、4 位被羟基取代三羟异黄酮,大豆苷元和黄豆黄素均为7、4 被取代二羟异黄酮,其中黄豆黄素母核6位存在甲氧基。

在天然状态下,这三种异黄酮母核与葡萄糖以β–糖苷键连接,以异黄酮葡萄糖苷形式存在于大豆中,分别称为染料木苷(Genistin)、大豆苷(Daidzin)和6–甲氧基黄豆苷(Glycitin)。

大豆在加工、发酵或体外水解时,糖苷基脱离可释放出游离异黄酮糖苷配基〔1〕。

Hosny等曾从大豆醇法提取乳清中分离鉴定出三种新的异黄酮,使大豆中异黄酮数量增加到15种。

但由于它们不是从大豆中直接分离而出,是否是大豆特征成分还有待进一步证实〔2〕。

1.2 大豆异黄酮来源及分布大豆异黄酮是生物黄酮一种。

自然界中异黄酮资源十分有限,主要来源于豆科植物荚豆类、葛根等少数植物〔3〕,其中以大豆含量较高,为0.1%~0.5%;并且大豆又是唯一含有异黄酮,且含量在营养学上有意义的食物资源,其变化范围约为0.5~0.7 mg/g 干大豆,不同大豆品种其大豆异黄酮含量不同。

大豆中异黄酮主要分布于大豆种子子叶和胚轴,子叶约含0.1%~0.3%,胚轴所含异黄酮种类较多,且浓度较高,所占比例却很少(10%~20%);种皮中异黄酮含量极少〔4-5〕。

1.3 大豆异黄酮理化性质纯大豆异黄酮呈无色、具苦涩味晶体状物质,染料木素为无色片状结晶,大豆苷元为无色针状结晶,工业上大豆异黄酮产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品尝时具有苦味、收敛性和干涩感觉。

大豆异黄酮苷元,尤其是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比糖苷具有更强不愉快风味。

合成大豆苷元熔点为320℃ ~321℃,合成染料木素熔点为295℃ ~296℃,合成及从大豆胚芽提取黄豆黄素熔点为337℃ ~339℃。

常温下大豆异黄酮性质稳定,易溶于醇类、酯类、酮类溶剂和稀碱中,不溶于水,难溶于石油醚、苯、正己烷等非极性有机溶剂〔7〕。

大豆异黄酮中葡萄糖苷在高温强酸或酶存在条件下水解去掉葡萄糖基而转变成葡萄糖苷配基形式。

大豆异黄酮对盐酸―镁粉或钠汞试剂呈鲜红色、紫色,与金属盐试剂如铝盐、铬盐、铅盐等可生成带色络合物。

大豆异黄酮苷元具有多酚羟基结构从而发挥还原效应〔8〕。

1.4 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1.4.1 抗癌目前提出大豆异黄酮抗癌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类雌激素样作用;(2)抑制肿瘤细胞合成过程中所需酶;(3)抗氧化作用;(4)调节细胞周期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5)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9〕。

1.4.2 抗心血管疾病目前较成熟机制有以下几种:(1)大豆异黄酮可使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发生正向调节,从而促进胆固醇清除;(2)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过度氧化,染料木素对脂质过氧化体系中脂质自由基有显著清除作用;(3)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4)抗血栓生成,染料木素可通过对酪氨酸激酶抑制作用以抑制血小板激活和凝聚〔10〕。

1.4.3 抗骨质疏松症近年来,大豆异黄酮对预防骨质疏松效果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既可刺激骨形成,也可抑制骨再吸收。

异黄酮能激活雌激素受体以提高成骨细胞活性,并能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产生,而IGF–I 能提高人体成骨细胞活性。

经免疫学研究及动物试验证实,大豆异黄酮具有明显预防骨质疏松症效果〔11〕。

1.4.4 抗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活性,能缓解妇女更年期因雌激素分泌量急剧下降而引起更年期综合症。

临床调查显示, 日本女性更年期综合症与欧美国家女性相比,其症状较轻, 这是因日本女性血液中异黄酮类物质含量高于欧美国家女性,而大豆异黄酮能缓解因雌激素分泌不平衡所形成临床症状〔12〕。

1.4.5 其它生理功能大豆异黄酮还具有抗早老年性痴呆,抗机体免疫力下降,抗菌消炎,抗机体功能衰老,抗溶血等作用。

此外,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还包括:(1)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有效改善代谢紊乱;(2)能提高加压素水平,因而具有抗利尿作用,而对下丘脑R–内啡肤分泌没影响;(3)可减轻斑形脱发易感性;(4)能改变脑的形态学参数和生殖内分泌参数,并使视网膜增厚等〔13~14〕。

2 大豆异黄酮提取、分离及检测方法2.1 大豆异黄酮提取提取大豆异黄酮方法很多,主要是依据大豆异黄酮糖苷和苷元性质及伴存杂质而选择合适方法,如溶剂萃取法、超声波和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溶剂萃取法是目前最常用提取方法,该法优点是提取率高,且产品不易变性,所选用有机溶剂有乙酸乙酯、丙酮、乙醇和甲醇等。

超声波辅助提取快速、价廉、提取率高,在各种样品中,无论是对有机物还是无机物,超声波辅助提取都有较广泛应用;但这种应用目前还多是手工操作,且主要用在小型实验室。

微波萃取技术应用于大豆异黄酮提取,可加快传质速率,提高提取率,有效缩短萃取时间;但此技术尚未实现工业化,仍处实验室小型研究阶段。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具有提取率高、产品纯度好、流程简单、能耗低、无有机溶剂残留等优点;但对设备要求较高,不易形成工业化生产〔15〕。

2.2 大豆异黄酮分离为得到高纯度大豆异黄酮及其单体成分,需对大豆异黄酮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

目前,对大豆异黄酮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1)柱层析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3)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4)固相萃取法(SPE)等〔16〕。

2.3 大豆异黄酮检测大豆异黄酮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很多,主要有:(1)紫外分光光度法(UV);(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3)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4)气相色谱法(GC);(5)毛细管电泳法(CE);(6)薄层扫描色谱法(TLCS);(7)双向纸层析色谱法;(8)医学上检测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17〕。

3 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研究进展3.1 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方法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方法主要有:(1)大豆异黄酮糖苷酸水解。

丁芳林等研究乙醇―水体系提取大豆异黄酮后,再经酸水解最优工艺条件。

酸水解效率很高,但酸性条件下大豆异黄酮苷元稳定性值得怀疑;另外,强酸条件下不易进行工业化生产。

(2)大豆异黄酮糖苷酶水解。

谢明杰等由Absidia sp. R 菌株通过液体发酵方法得到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酶,并确定酶法水解最佳条件。

酶专一性很强,酶水解条件温和,多采用弱酸性缓冲溶液,大豆异黄酮苷元不易变性,酶法水解是工业上制备富含大豆异黄酮苷元产品十分有前途途径。

(3)大豆异黄酮糖苷其它水解方法,如碱水解和Smith 降解〔18〕。

3.2 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意义近年来,随着大豆异黄酮保健作用研究不断深入,大豆异黄酮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机理正逐渐被人们认识。

研究表明,天然存在大豆异黄酮有97%~98% 是以β–葡萄糖苷形式存在,只有2%~3% 是以游离型苷元形式存在,包括染料木素、大豆苷元和黄豆黄素。

据研究,大豆异黄酮苷元比糖苷形式具有更高生物活性,且起主要作用的是染料木素和大豆苷元。

大豆及大豆食品中大豆异黄酮主要以糖苷型形式存在,人体一般较难吸收此种形式异黄酮,将其水解成相应苷元则易被人体有效吸收利用。

因此,将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为异黄酮苷元具有重要意义〔19〕。

4 大豆异黄酮研究现状4.1 国外研究大豆异黄酮现状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天然植物保健品,正处于开发阶段,其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出现大豆异黄酮热,美国和日本对大豆异黄酮开展大量研究工作。

1995 年11 月,世界上第一个以大豆异黄酮为主要原料功能性食品在芬兰市场出现。

1996年,美国FDA 批准大豆异黄酮可作为健康食品上市。

美国ADM 公司1999 年在加州建立第一家大豆异黄酮生产厂,推出纯度为30% 大豆异黄酮原料。

目前以大豆异黄酮为主要成分保健食品已成为一种新型畅销食品,国外市场上含有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达数百种之多,如含有大豆异黄酮片剂、口服液、粉剂等;高纯度大豆异黄酮已应用于医药产品开发。

资料显示,目前美国市场已有300 多种大豆异黄酮功能性食品,年销售额近60 亿美元。

据CMR 估计,全球各种大豆异黄酮制品总销售额已达70 亿~80 亿美元,该类产品最大生产厂家是美国ADM 公司。

1998 年世界大豆异黄酮生产能力仅为30吨/年,1999年达到70吨/ 年。

当前国际市场对大豆异黄酮年需求量已达l,500 吨,但实际年产量仅为500 吨,可见其需求增长很快。

4.2 国内研究大豆异黄酮现状近年来,我国对大豆异黄酮研究已成为热点。

国内大豆异黄酮作为食品、保健品、特别是医药中间体,被用作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和药物组分。

近两年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概念开始升温,黑龙江九三油脂、山东三维油脂、华北制药、辽阳博丰等十几家企业加入到开发大豆异黄酮产品行列。

据了解,目前,商业化生产大豆异黄酮原料纯度为40% 左右,也有部分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已生产出含量不等多层次大豆异黄酮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