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教学资料-第3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教学资料-第3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15c3124ca98271fe910ef9eb.png)
综合案例解析
雀巢巧克力博物馆
分析:
从下图可以看出,雀巢巧克力博物馆的形状既像折叠的 纸鸟,抑或像一艘宇宙飞船,根据前来参观者的想象力可以 不断变化,这是雀巢巧克力博物馆的特征也是当时设计师设 计它的设计理念。 以多面体的外部结构所营造出来的视觉空间既在色彩对 比上突出雀巢巧克力的色彩特征,而且形体上的也充满了趣 味和视觉张力。
一、 量 感
同样体量的物体因空间的排列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知识链接
物体的体量美是作品是否有艺术性 的关键。量感是主体对客体的缘于 内心的感受,是使抽象形态具象化 的核心。对于设计者来说,就是通 过物理量感获得美的感受。
过去的很多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多将艺术分为空间的和时间的,这种认 识是片面的,因为空间与时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通过 感觉经验去理解事物的天赋。 人类的空间观念,是各种感官相互协调的后果,是外界事物与人的自身相 互协调之后确定的空间的存在。没有身体运动的经验就谈不上空间的知觉,如 图所示,近大远小的空间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经验下获得的判断。人对空间的 距离、大小的判断,最终无须触觉的介入,凭视觉就能大致解决问题,这是眼 睛运动经验积累的结果,当人们感知到,经过眼睛运动经验的积累,人们能够 很清楚在图中看出空间感。
二、 空 间 感
近大远小的空间感
人们对空间的概念不仅仅局限在三维空间中,而是通过人的意识形态的作 用将空间的概念延续。人们对空间的概念大概分为两类: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 物理空间是实际存在的物体的空间,心理空间是指实际不存在但人的思维活动 能够感受到的空间。 心理学证实,视觉形象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 造性把握,它把握道德形象是具有想象力、独创性和敏锐性的美的形象。 对于设计者而言,所创造的视觉形象应该努力留给观赏者发挥想象空间并 进行的暗示、启发、诱导。一件好的作品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和精神的满足, 这种联想是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
5立体构成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5立体构成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8b875f492f60ddccdb38a045.png)
34
六、联想与意境
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事物引领思 维延伸到另外的事物上,是一种观念上的再 造和创造自然形象的心理能力。
意境是人们对形态外观认识的心理要求, 即感情需要,是长期观察生活的综合结果。
五、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以物体垂直或水平中心线为轴,其形态上下或左右对应,又称 均齐。
对比形的积聚
对比形的积聚更为自由,主要是 平衡感觉;
对比的范围有:形状、大小、动 静、垂直等;
可以以中轴线为依据,也可以从 各方面看来都是自由的、均衡的形体;
31
调和 调和是指造型要素在组织或结合时,各要素无论是部分与部分之间, 或部分与整体之间都能相互协调而达到统一与和谐的美感; 包括两立统 一规律在艺术中的应用,是所有艺术领域中 的一个总原理。
[统一] 统一的形式法则的功能在于将造型的各个要素统整化,使得整体
的造型要素彼此产生关联而形式富有秩序,产生单纯而和谐的美感;
20
三、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中的节奏表现为基本形按设计好的骨格进行起伏、交错、 渐变、厚薄等有秩序、有规律性的变化。
在触、味、听和心理的错觉。 在立体构成和雕塑装置中,同样也可以让错觉感 发挥其魔幻般的魅力。比如:利用光影、重叠、 视点变动、空间进深、静止和运动等这些手段都 能产生错视。
6.色彩感
立体造型中的色彩不同于色彩绘画和色彩构成设计,它是在普通的色彩学基础之上,因 为它存在于三维空间中,要受到空间环境、光影效果、工艺技术、材质本身等多方面的制约 影响。
27
四、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在一个造型中包含着相对的或相互矛盾的要素。对比要 素包括形、色、质的对比,如直与曲、圆与方、动与静、明与暗、黄 与紫等。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共43页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共43页](https://img.taocdn.com/s3/m/2fc49db958fafab068dc02b4.png)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af3cf6cbc281e53a5902ff46.png)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是把形式美的感觉、 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建立在功能、构造材料、及加工 技术等物质基础上。
人类在创造美的活动中所形成的规律和秩序性, 称为形式美法则。
第一节 单纯化
立体构成中,单纯的含义是指构成要素少,造型简单, 形象明确。单纯美的形态同样能创造出丰富的信息内容和 变幻莫测的立体形态。这就是追求单纯美的价值。
第三节 对比与统一
对比: 强调物体形态的丰富多样性,突出形态之间的差
异性、对抗性因素。如大小、远近、上下、疏密等。这 种现象会在视觉心理中产生刺激的美感。
统一: 要求物体形态应具有的整体协调感。强调物体形
态的共同性、一致性,产生整体和安定感。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第四节 强调性
强调含有夸张的意思,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重 点,让视觉一开始就注意到最主要的部分。运用强调手 法要有节制,只能突出夸张一个重点,不能滥用,否则 会喧宾夺主,以致失去审美价值。
自然的启示
3、对称与平衡 对称是相等均齐——表现一种安定、庄重、严肃。 平衡是一种均衡——表现出整体与局部、实体与空间的 一种稳定。
秩序的实质就是生命活力的运动表现,秩序性的表 现手法有:平移、发射、旋转、渐变等形式。
平移:把一个形状的单元体向上下或左右位移或是同时移动。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单纯美原理一:将复杂的结构简洁化、秩序化,这 是因为人的视觉心理比较容易识读秩序化的形态;
原理二:将主要的结构特征突出化、强调化,这样 可以引人注目,增强视觉感,这也是立体构成的基本原 则。
自然的启示
线形表达着不同心情,强调 空间形态的本质内容,用省 略归纳、夸张等手法打造形 态,用简洁单纯的方法创造 形态,同样可以表达丰富的 空间。
立体构成形式美
![立体构成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156d7b2558fb770bf78a5520.png)
的印象有关。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是指同一现象有规律地周期
反复或交替。音乐的艺术感染力是内节 奏和韵律产生的。节奏在艺术中通过音、 形、色诸元素以时间性、变化性来体现。
表现节奏感的关键是控制度,以渐变构
成节奏韵律美是更为强烈鲜明的形式,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以对比方式各 自展示其面貌和特点,对比在立体构成中
的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表现形式,既有形
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对比,也有实体 与空间的对比等。 调和是与对比相反的概念,是指立体形态
构成要素共性的加强及差异性的减弱,以
求获得统一。 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是 矛盾的统一、辩证的统一。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比与调和
万神庙(罗马)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马)
对比与调和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比与调和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平衡
在立体构成中,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
杂的形体,如果以形体的垂直或水平 线为轴,当它的形态呈现为上下、左 右或多面均齐就称之为对称。对称形
式的特点是整齐、统一,具有极强的
规律性。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平衡
平衡是指形体的左右两部分形不同而量
相同或相近。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与平衡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比例与尺度 比例一词源自数学上的定义,在立体构 成中它是指形体部分与部分、局部与整
体数量上的比率关系,体现出形态的美
感。 形体的比例不单存在于外部形态, 而且存在于内部空间。 形体尺度的把握和选择往往与人对尺度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364799126edb6f1aff001f70.png)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一、对比与调和对比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以对比方式各自展示其面貌和特点,以“一石激起干层浪”的效果形成视觉上的张力,使原有的个性更加鲜明、更加强烈、同时也增强了形体对人的感官的刺激.造成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效果。
对比是形式美感重要的生动语言,它可改变形怂的呆板,造成富有生气、活泼、动感的造型,在对比中原有的构成要素最大限度地保持要素间的差异性。
可以说,形态构成缺乏对比就没有活力,失去运动感。
对比在立体构成中的各个方面展示自己的表现形式,既有形体、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对比,也有实体与空间的对比等。
调和是与对比相反的概念,是指立体形态构成要素共性的加强及差异性的减弱,以求获得统一。
形态构成一味强调对比,势必走向认识上的绝对化,不可能从全局的角度去控制造型表现,构成的作品从整体上看是杂乱无章、矛盾重重、支离破碎、毫无整体性的,不可能把人的视觉和触觉带到引人入胜的境地。
这就是说,艺术作品的表现不仅需要量,也需要质才能实现形态构成的价值,需要设计师协调统一形态构成的各个要素。
事实上,方体形态的构成往往包含着不同的要素。
根据一个立体形态的实际有目的性地去创造,其多元化的要素必须体现形式上的统一,既要设计新颖的外观,又要将形态的外观与内部结构、空间、形状、体积统一。
如同建筑一样,要体现平面与立面的统一。
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休戚与共的.是矛盾的统一、辩证的统一,立体构成从许多方面体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1.形体的对比与调和不同形状和体量的形态构成使形体呈现出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反映这种关系最典型的是简单的几何形体。
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圆锥体。
它们之间具有统一感和整体性,使人最容易认识和理解对比与调和。
几何原理的形式美感不仅从它本身得到体现,还在其他艺术中、建筑小表现得淋漓尽致。
世界上许多著名建筑因为很好地运用了几何原理成为建筑艺术史上的丰碑。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罗马的万神庙,还有古罗马大角斗场。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https://img.taocdn.com/s3/m/f06f572abb68a98271fefab1.png)
形式法则的存在是人类对于自然和人为的美感现 象进行有组织有系统的研究,并经长期验证所得 到的共同结论。一件作品如果具有美的形式,就 能马上吸引人的视觉,唤起人们的美感而产生愉 悦的心理。形式不美,无法使人得到审美的愉悦, 也妨碍内容的表达及人们对内容的接受。因此, 立体构成应将各种形式要素(点、线、面、体、 色彩、肌理和空间等)的组合,遵循美学原则, 以便最大可能的增强美感效能。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渐变韵律——造型要素按照一定规律渐次发展变 化。如形态大小渐变、方向渐变、位置渐变、厚 薄渐变等,渐变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自然扩张和收 缩的感觉(图3-3-2、图3-3-3、图3-3-4)。 交错韵律——造型要素按照一定规律做有条理的 交错、相向旋转等变化,这种韵律动感较强,易 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图3-3-5)。 起伏韵律——造型要素做高低、大小、虚实的起 伏变化,即为起伏韵律,这种韵律较活泼且富有 动感(图3-3-6)。 特异韵律——造型要素在有规律的变化中求突破, 力求产生新奇感(图3—3-7)。
节奏是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 现象。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 充满着节奏感。如心脏的跳动、大海的波涛、动 物的奔跑、一下接一下的抡锤劳作、红绿灯有节 奏的变换等等。立体构成造型的节奏,是指造型 要素以统一形态的反复、渐变和反复交替来形成 有秩序、有规律的运动感。如一捆竹筷洒落在地 上,会使人觉得竹筷很多,而且很乱;若把竹筷 等距离有规律的排列在地上,或呈扇形,或呈列 状,让人觉得整齐而单纯。
第一节 对称与平衡
对称形式是一种力的平衡关系,在视觉上比较完美统一,在立体构成 中要灵活运用。对称能给人以庄重、严肃、条理、大方、静穆、完美 的感觉。但过于追求对称,会产生呆板、单调、沉闷的感觉,要在对 称的大环境中寻找一些有突破因素的形式,寻求一种小的合理的变化, 在视觉上感到量的相等。换言之,就是在保持整体平衡的基础上,局 部有一些小小的变化,这些变化并没有打破对称的大格局。 均衡是相对的平衡,是以支点为重心,保持形态各异却量感相同,达 到力学的平衡形式。在立体构成中,达到量感的平衡,不仅仅是指物 质形态在物理上的力量的平衡,它还包括来自于色彩、肌理以及心理 空间等构成要素对心理量感平衡的影响,往往心理量感的平衡才是平 衡效果的关键。一般来说,大的形比小的形具有更大的心理量感;彩 度高的形比彩度低的形具有更大的心理量感;明度低的形比明度高的 形具有更大的心理量感,这些都是处理均衡关系时应注意的地方。 对称是一种秩序、庄重、有条理的静止的美;而均衡则是打破静止局 面,追求一种活泼、轻快的富于动感的美(图3-1-3、图3-1-4)。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1b9c203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7.png)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是指在立体空间中,通过组合和排列不同的几何形状和体块,创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价值的形态。
它涉及到空间的分割、比例的协调、线条的流动以及体块的平衡等多个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1. 平衡:体块的分布要均衡,不要让某一方过于重或过于轻。
2. 对称:通过将镜像相互对称的体块放置在空间中,创造出稳定和谐的形态。
3. 不对称:通过不同大小、形状和材质的体块的组合,创造出有趣、富有变化和动感的形态。
4. 接近黄金分割:通常将立体空间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进行分割,能够营造出美感和和谐感。
5. 流线型:通过流畅的线条和曲线,创造出优雅、动态和有节奏感的形态。
6. 空虚和实体:合理的利用空间,通过体块间的空隙和间隔,创造出层次感和深度感。
7. 对比:通过将不同形状、尺寸、材质或颜色的体块相互组合,创造出对比和冲突,增强立体空间的吸引力。
8. 节奏:利用重复、循环、间隔等手法,创造出有序、连贯和有节奏感的形态。
这些形式美法则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设计目的进行灵活的运用和组合,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艺术感的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0a7fa5986bec0975f465e24f.png)
1、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取得变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使形态生动、活 泼、个性鲜明,产生强烈的刺激力和表现力。 调和又有着使对比的双方过渡综合的协调作用,使双 方彼此接近,产生强烈的单纯感和统一感。 只有对比,形态就显得杂乱,只有调和,形态则会奏的深化。 节奏表现了静态之美,韵律则表现的是动态之美。
• 谢 谢
纤维艺术作品
纤维艺术作品
2、对称与均衡
对称指形态的对称中心的周边各部分,在大小、形状 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对称是表现平衡最完 美的形态。
均衡是一种非对称平衡,它是通过支点、颜色、形 状、虚实等的变化所造成的一种心理平衡。均衡具有 活泼、轻快的形式美感。
榨汁机
雕塑
3、节奏与韵律 节奏是把近似的形式因素,按照某种秩序和规 律进行重复排列和延续,节奏的本质是有秩序的统 一、有规律的变化。 在节奏上加以动态变化或情态因素,就是韵律。 也就是使节奏具有强弱起伏、悠扬急缓的变化,赋 予节奏一定的情调。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及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026b3650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ba.png)
明星蜡像
(二)抽象形态
简单的说,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
抽象形态是不直接模仿原形,而是根据原形的概念及意义而创造的观念符号,使人无法直接明确原始的形象及意义。
康定斯基作品
点的立体构成 点的立体构成 点的概念及基本理论 在几何学上,点只代表位置,没有长度、宽度和厚度。它存在于线段的两端、线的转折处、三角形的角端、圆锥形的顶角等位置。 立体构成中的点不仅有位置、方向和形状,而且有长度、宽度和厚度。
攀岩的藤蔓长椅
美国史密森学会Kogod 庭院的“浮云屋顶”。
垂直构成
交叉构成
回旋构成
框架构成
框架构成 是独立线框的刚性空间组合。分为平面线框、立体线框和由平面线框插成的立体线框。组合方法有重复、渐变(求心、扩展)、自由组合。
曲线构成
缠绕构成
单元线材的构形—线材的排列 节点构造,相邻两根线材间的上下、左右、角度关系决定排列运动的方向。 构成的要点是:避免理想化的机械的重复排列,强调重复运动受环境和外力的干扰所产生的个性变化。当然,在此基础上如果再加上线材长短的变化,则会更加生动。
二.生命力的表现
生长感的表现:旺盛的生命力是由形态的自身生长来体现的。
”
运动感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但在人们的感觉中总把那些不可视的运动缓慢的物体当作是“静止的”。正因为如此,艺术家的兴趣与追求,就是要去表现那些“静止的”形态中的潜在内力变化关系。通过对物体材料的变形变质,去强调物体运动变化的本质。
在立体构成中,不可能存在真正几何学意义上的点,而只能是一种相对的比较,是一种最小的视觉单位。
点的构成,可因点的大小、点的亮度和点之间的距离不同而产生多样性的变化,并因此产生不同的效果。
第三章_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三章_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fe3868f827284b73f2425093.png)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节奏与韵律
第三章 立体构成 形式美法则 1.单纯化 2.节奏与韵律 3.对比 4.平衡 5.比例与秩序 6.强调 7.统一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1.单纯化
第三章 立体构成 形式美法则 1.单纯化 2.节奏与韵律 3.对比 4.平衡 5.比例与秩序 6.强调 7.统一
视觉观察物象由于条件,如光线强弱、距离 远近、物象大小、色彩纯度明度、刺激量大 小以及判断力等原因,在捕捉一个复杂的物 象时,视觉把一个整体摄入脑海,第一印象 反映出一个单纯构造的“形”,这个单纯的 形实质上就是抓住了物象的主要特征,其原 理就是尽可能用简单的结构去认识创造具有 生命力的形态。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节奏与韵律
第三章 立体构成 形式美法则 1.单纯化 2.节奏与韵律 3.对比 4.平衡 5.比例与秩序 6.强调 7.统一
发射韵律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节奏与韵律
第三章 立体构成 形式美法则 1.单纯化 2.节奏与韵律 3.对比 4.平衡 5.比例与秩序 6.强调 7.统一
立体构成 2011级工业设计1、2班
授课教师:张丽敏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任何造型的素材或材料,本来都是零散、杂乱的, 只有凭借一定的规律,给予合理的组织安排,才能 形成具有视觉美感的样式,这种规律就是形式美法 则。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在立体构成中都适用,立 体构成中形式美法则更是有特殊性,它不只要考虑 心理、知觉上的美感效能,更多的是将统一性以及 材料的性能和立体空间感建立在材料、加工、组构 等物质基础上。所以说,立体构成是创造性很强的 理性艺术活动,对美的感应以及形式法则的理解与 应用,要掌握其实质。
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3be2e65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9.png)
二、影响稳定与轻巧的相关因素
(一)接触面积与重心位置 (二)材料质地 (三)形体分割 (四)色彩
(一)接触面积与重心位置
底部接触面积较大的形态比较具有稳定感,给人一种牢靠、严肃的感觉;反之,底 部接触面积较小的形体轻巧感增强,给人一种飞升之势,充满动感与活力。
一般来说,当物体重心离开安置面距离超过物体总高的三分之一以上时,人们会感觉 物体比较轻巧;当物体重心处于物体高度三分之一处或三分之一以下时,则稳定感增强。 如下图由师菲利普·斯达克的设计作品,他通过提高作品重心,给人一种轻巧中的稳定 感。
(二)材料质地
不同的材料质地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材料的稳定与轻巧感觉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材料表面的肌理;二是材料密度。
(三)形体分割
材质本身处于没有空隙的实体状态时,感觉往往是沉闷而封闭的,因此显得很沉重。 利用点、线、面进行空间分割,能让原本笨拙的形态显得通透而轻巧。
(四)色彩
材料表面色彩明度低,则稳定感强;材料表面色彩明度高,则轻巧感增强。
三、实体与空间的对比与调和
实体与空间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示各自的存在,它们是辩证互补的关系。 实体是客观的,它存在于空间中;空间是宏观的,没有具体的实体就很难感觉到空间。 在立体构成中,实体给人以封闭、厚重的感觉,空间则给人以通透、轻巧的感觉。实 体与空间的对比与调和主要通过形的凹凸、正负、虚实等方面去实现。
立体构成
四、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在立体构成中,由于形体的形状、大小、位置、肌理不同从而形成了丰富的色彩对 比。人在感觉色彩的过程中伴随着心理活动,导致出现冷暖、进退、轻重、厚薄、扩 张与收缩、动与静的对比与调和的关系。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一、重复节奏
三、起伏节奏
鞋靴设计中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的应用
![鞋靴设计中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dcac6f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e.png)
鞋靴设计中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的应用
三立体构成形式美法则即“三立体的原则”,是一种经过综合讨
论决定的鞋靴美学理论。
它将人体本身的尺度作为理论标准,结合鞋
靴结构、材料和设计,给出最能够架空人体本身的“美”与“功能”
品质要求。
三立体的原则是从三个维度研究鞋靴形状的美感:一是立体鞋靴
的累积高度“V”的能量曲面,使服用者的面部可以体现上衣腰线的变化,而产生出走线的感觉,以达到美的效果;二是鞋靴鞋跟的高低古穰,侧边的腰线的外拐长短,这是推动足部位置改变的一个因素,使
服用者脚掌坐在前围之内,这样脚会进入更舒适的位置,从而达到更
好的感知效果;三是鞋靴里子鞋垫厚度,里子材料松紧软硬,用于现
代鞋靴设计中,修饰脚心、尖头、足形及舌条,使用者更有舒适感。
三立体构成形式的美法则的应用有三点:一、让鞋底紧贴风格,
使其能与自身的衣服形成一种协调,形成一致的美学气质;二、完善
平衡曲线,配置鞋跟的高低,保证接触点的超薄设计,同时又不失稳
定性;三、合理利用材料,考虑材料的附着力,强度,灵活性等参数,将人体本身的形体整合研究,使鞋子可以兼具性能、感知与美学。
总而言之,三立体构成形式美学重视毕竟完善的流线形状,鞋部
设计与穿着的仪式感,让人形成美的体会。
它不仅能够补充一体的衣
着感,而且还能保护我们的足部,舒适服用,让我们在美学、功能都
兼备的情况下保持帅气。
空间立体构成美的形式法则
![空间立体构成美的形式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a72a34f8f61fb7360b4c65ff.png)
1.空间立体构成美的形式法则
美的形式法则,是一切造型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则。
凡是带有形象的设计,不论是平面设计或是立体设计,都要表现其美感。
美的表现形式,从总的说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秩序美,这是大量的,所以是主要表现的形式;另一类,是打破常规的美,这是个别的,少量的,但也是很突出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两类表现美的形式,都能给人们以视觉刺激作用,会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从而起到吸引人的作用。
具体表现如下:
1形象的重复:在人们观察事物的过程中,重复形象会扩大人们的视野,能够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容易形成为视觉中心,因此,也往往会成为表象对象的重点。
2整体的韵律:韵律这种形式的本身,就是表现一种协调的秩序,使人们看了以后,感到柔和而优雅。
3对比与调和:它是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中,对立统一规律在造型设计中得具体表现。
4构图的平衡:平衡,也就是一件作品的整体布局,能够安定,平稳,最完美的平衡形式,就是对称。
5形象的特异:特异,就是处在秩序性很强的设计形象群体中,有个别异质性的形象看,就会突出地显示出来。
空间立体构成美的形式法则
![空间立体构成美的形式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2d3dd869f46527d3240ce0eb.png)
空间立体构成美的形式法则美的形式法则:是一切造型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则,凡是带有形象设计,不论是平面设计或是立体设计,都要表现出其美感。
美的表现形式,从总的说可归纳为两大类,即,一类是与秩序的美,这是大量的,所以是主要的表现形式,另一类,是打破常规的美,这是个别的,少量的,但也是很突出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两类表现美的形式,都能给人们以视觉刺激作用,会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从而起到吸引人的作用。
1、形象的重复在人们的观察事物过程中,重复形象会扩大人们的观察视野,能够引起人们的视觉注意,容易形成为视觉中心,因此,也往往会成为表现对象的重点。
从美学角度来说,重复的造型,能表现一种有秩序的视觉形象。
由于这些相同的形象,所产生的相互呼应的作用,在客观效果上,使人感到有一种和谐的气氛。
2、整体的韵律在各项设计的整体关系上,都可以表现出韵律的美。
韵律这种形式的本身,就表现一种协调的秩序,使人们看了以后,感到柔和而优雅。
3、对比与调和它是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中,对立统一规律在造型设计中具体的表现。
造型中的对比,也就是形象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就表现出设计形式的多种变化。
一件好的作品要有新奇的变化,这才能吸引人们的视觉兴趣,作品的变化越丰富,就越能博得人们的观赏欲望。
但是,这种变化不是无限度的,如果变化的过多,其造型之间的差异太大,就会产生琐碎凌乱的感觉。
对比,是多方面的,在一件作品里,要有形象的大小的对比,以及长短的对比、间距宽窄的对比等。
形象前后层次的安排,要有第一、第二获第三的排列次序,和有窄有宽的间距变化,与此相联系的,就是空间对比。
调和,就是在对比中,找出统一的因素。
是涉及的各个组车股份制件,具有一定的联系。
4、构图的平衡平衡,也就是一件作品的整体布局,能够安定、平稳。
在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发展之中,因此,总会不断的产生不平衡状态,但事物的本能,又要求调整这种不平衡的状态,而达到新的平衡。
在人们的视觉经验里,不平衡的状态是不稳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的启示
3、对称与平衡
对称是相等均齐——表现一种安定、庄重、严肃。
平衡是一种均衡——表现出整体与局部、实体与空间的 一种稳定。
秩序的实质就是生命活力的运动表现,秩序性的表 现手法有:平移、发射、旋转、渐变等形式。
平移:把一个形状的单元体向上下或左右位移或是同时移动。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发射:即从中心向四周发射,可采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体进行反复组合。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旋转:弧度越大,动感越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渐变:基本体向外或向内部中心扩大或缩小,有规律的循序渐进的变化。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第三节 对比与统一单纯美原理一:将复杂的结构简洁化、秩序化,这
是因为人的视觉心理比较容易识读秩序化的形态;
原理二:将主要的结构特征突出化、强调化,这样 可以引人注目,增强视觉感,这也是立体构成的基本原 则。
自然的启示
线形表达着不同心情,强调 空间形态的本质内容,用省
略归纳、夸张等手法打造形
态,用简洁单纯的方法创造 形态,同样可以表达丰富的
第四章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是把形式美的感觉、
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建立在功能、构造材料、及加工
技术等物质基础上。 人类在创造美的活动中所形成的规律和秩序性, 称为形式美法则。
第一节 单纯化
立体构成中,单纯的含义是指构成要素少,造型简单, 形象明确。单纯美的形态同样能创造出丰富的信息内容和 变幻莫测的立体形态。这就是追求单纯美的价值。
对比: 强调物体形态的丰富多样性,突出形态之间的差
异性、对抗性因素。如大小、远近、上下、疏密等。这
种现象会在视觉心理中产生刺激的美感。 统一:
要求物体形态应具有的整体协调感。强调物体形
态的共同性、一致性,产生整体和安定感。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第四节 强调性
强调含有夸张的意思,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主题重
点,让视觉一开始就注意到最主要的部分。运用强调手
法要有节制,只能突出夸张一个重点,不能滥用,否则 会喧宾夺主,以致失去审美价值。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第五节 意境与联想
创作中设计者着力表现作品的内容情节,营造一
种独有的色彩环境,建构一个奇妙的空间,强调关注 视觉中心的内容表现,设定一个明确的思维岛向。从 而引导观众凭借感觉,走进意境之中完成由意境到联 想的过程。 意境的形成大都取决于形式的夸张和独俱匠心的 设计构思。
空间。
自然的启示
自然的启示
第二节 秩序性
所谓秩序,就是指变化中的统一因素。 变化是事物存在的最根本形式——事物在变化中发展、 改变。在造型上变化是丰富和创新。 秩序是规律和条理,秩序构成和谐。 秩序性的形式法则有:
1、节奏与韵律 节奏——有规律的重复形式的出现。 韵律——在重复中加人不同的组合变化,使它产生
和谐、优美的韵律感。在造型视觉艺术中,线条的疏
密、刚柔、曲直、粗细、长短和体块形状的方、圆、 角、锥、柱的秩序变化、形式感和一致性则意味着
“韵律” 。
自然的启示
2、比例
比例可以解释为造型中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
间的关系。
有关比例美的法则,在国际上一致公认为:古希腊时期 所发明的黄金率1∶1.618的比例关系,具有标准美的感 觉。许多造型物体与空间只要近似于这个数字,在视觉 心理上就能产生整体与局部的比例美感。在立体构成中 黄金分割率的应用为2∶3,3∶5,5∶8的近似值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