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感冒对照表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治感冒对照表

中医治感冒对照表

轻度感冒
轻度感冒时,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头 痛、身体不适、喉咙痛等症状,但这 些症状通常较轻,容易被忽视。
中度感冒
重度感冒
重度感冒时,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头 痛、喉咙剧痛、全身酸痛等症状,这 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 工作,需要积极治疗。
中度感冒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 嗽、流鼻涕、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 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感冒的病因与病机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通常是由于患者受到风 寒邪气的侵袭,导致肺气失宣所 致。病机在于肺气失宣,邪滞肌
表。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通常是由于患者受到风热 邪气的侵袭,导致肺卫受病所致。 病机在于肺卫受邪,热毒内盛。
暑湿感冒
暑湿感冒通常是由于患者受到暑湿 邪气的侵袭,导致湿热内蕴所致。 病机在于湿热内蕴,卫气同病。
针灸治疗
总结词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调整经络气血,以达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对 感冒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感冒常用的穴位包括大椎、合谷、风池等。根据感冒的不同证型,针灸 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风寒感冒可采用温针灸或艾灸疗法,以温通经脉、散 寒解表;风热感冒可采用点刺放血疗法,以清热解毒、泄热开窍。
02
中医治疗感冒的方法
中药治疗
总结词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感冒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口服或外敷 中药,以达到清热解毒、疏风散寒、止咳化痰等功效。
详细描述
根据感冒的不同证型,中医开具不同的中药处方。例如,风 热感冒常用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风寒感冒常用感冒 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此外,中药还可以通过外敷法 治疗感冒,如使用感冒贴等。
04
中医治疗感冒的案例分析

中医感冒ppt课件完整版

中医感冒ppt课件完整版

感冒在中医体系中地位
感冒在中医体系中的重要性
感冒是中医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中医辨 证施治的重要实践场所。
感冒与其他疾病的关联
感冒可单独发病,也可引起其他多种疾病,如咳 嗽、哮喘、肺炎等。
现代医学对感冒分类与诊断
现代医学对感冒的分类
现代医学将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其中普通感冒又可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
中医感冒ppt课件完 整版
目录
• 感冒概述与中医认识 • 感冒病因病机分析 • 临床表现与辨证施治原则 • 中药治疗策略与方法探讨 • 现代医学视角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感冒概述与中医认识
感冒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感冒定义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 咳嗽、发热等症状。
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 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而 发病。
年龄与性别
老年、儿童、妇女等特定 人群因生理特点不同而易 感外邪引发感冒。
03
临床表现与辨证施治原则
风寒感冒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
临床表现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 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 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辨证要点
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 流清涕、苔薄白等为主症,结合季 节、气候及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辨 证。
辨证要点
以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等为主症,结合季节、 气候及患者体质等因素进行辨证。
虚人感冒特点和处理方法
特点
素体虚弱、易反复感冒、感冒后缠绵难愈,或反复发热、或恶风怕冷、或鼻塞流涕、 或头痛身痛、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浮无力。
处理方法

感冒的中医调理PPT课件

感冒的中医调理PPT课件
新加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银花、连翘)。 风邪兼暑,因暑多挟湿,故用厚朴,如果只属暑热, 可改六一散。
霍香正气散(藿香、紫苏、桔梗、厚朴、白芷、 白术、陈皮、半夏曲、茯苓、大腹皮、生姜、红 枣)。风寒兼湿。化肠胃湿浊,亦有解毒作用
.
14
治感冒效方 4、体虚感冒方
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生姜、红枣)。调 和营卫,加强体力以止其出汗。
3.对症而治 清利头目、止痛、利咽、生 津止渴、祛风止痒、保暖、 温饮、冷敷、按摩等
.
8
4.生活调理 注意休息、调节寒温、通风、 洗手、洗鼻腔、食醋熏蒸、 饮食清淡、多饮温水、足浴 等
.
9
感冒治疗的误区
1、抗生素、输液的利弊。
2、误用解热镇痛药。
3、清热解毒中药都适用吗?
4、风寒用辛凉、风热用辛温、当
疏散表邪时反而用收敛之药。
结果导致:
①阳气受损,卫阳不固
②郁热不解,结滞不通
③湿邪不化,膜原不畅
.
10
感冒易反复的原因
1、卫气循行不畅,能固护肌表 —正气不足
2、表邪迁延不退,正邪难分胜负 —邪气纠缠
3、饮食起居不慎 (如饮酒、辛辣肥腻饮食、清冷单薄饮食、劳倦思虑、
作息不规律、触冒浊气,违逆寒暑) --内政不明
感冒的中医调理
李长远
.
1
感冒:触犯风邪等六淫之邪或时 行疫毒,邪犯卫表
—肺卫失调、邪正相争 表现:鼻塞、流涕、喷嚏、咽痛、 咽痒,咳嗽、头痛、周身酸楚、 恶寒、发热、脉浮
.
2
.感冒与气候 .感冒与地理环境 .感冒与体质 .感冒与肌表、经络、脏腑 .感冒与生活方式 .感冒与饮食结构
.
3
感冒如何调理? 1、调动抵抗力 2、疏散外邪、祛除邪实 3、对症而治 4、生活调理

《感冒的中医治疗》课件

《感冒的中医治疗》课件

环境因素
气候突变、湿气过重、过 度劳累等环境因素也会影 响人体的抵抗力,从而引 发感冒。
中医对感冒的辨证分型
暑湿感冒
风热感冒
发热重、微恶风寒、汗出不畅、 头胀痛、咳嗽痰黄、咽燥或咽喉 乳蛾红肿疼痛、鼻塞黄涕、口渴 喜饮、舌质红苔黄。
夏季感冒,身热汗少、肢体酸重 或疼痛心中闷热、小便短赤、舌 苔黄腻。
感冒的症状与表现
鼻塞、流涕、打喷嚏
发热、头痛、乏力
感冒时,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鼻 塞,并伴有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感冒病毒会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导 致发热、头痛、乏力等症状。
咳嗽、喉咙痛
感冒时,喉咙黏膜也受到刺激,导致 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感冒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流感 病毒、鼻病毒等。
《感冒的中医治疗》ppt 课件
• 感冒的概述 • 中医对感冒的认识 • 中医治疗感冒的方法 • 感冒的预防与保健 • 感冒治疗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01
感冒的概述
感冒的定义与分类
感冒的定义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鼻 塞、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
感冒的分类
感冒可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两种类型,根据症状和病因的不 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
咙痛等症状。
如辛辣、油腻、烟酒等 刺激性食品,以免加重
症状。
05
感冒治疗的误区与注意事项
感冒治疗的误区
误区一:感冒是小病,可自行随意用药
不科学用药
许多人在感冒时,会自行购买感冒药,甚至随意增减剂量。然而,不同的感冒症状需要不同 的药物,且药物剂量也需严格控制。不科学的用药方式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其他疾 病。

感冒中医治疗 ppt课件

感冒中医治疗 ppt课件

2、辨不同兼夹:(结合不同时令辨证)
五气与五季相应
春季:多为风热 夏令:多为风热夹暑热。身热有汗,心烦口 渴,小便短赤,苔黄腻 长夏:多兼湿。身热不扬,头重如裹,骨节 痛重,胸闷,口淡或甜
秋季:多兼燥。身热头痛,鼻燥咽干,干咳 无痰,舌红少津 冬季:多为风寒,或外寒里热。
夹食滞:身热,胸脘涨闷,纳呆,泛恶,腹 泻,苔腻
10学习交流ppt鉴别诊断1与风温鉴别病情发热不高或不发热预后服解表药后汗出身凉脉静起脉数不静感冒11学习交流ppt辨证论治1辨寒热虚实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苔薄白脉浮紧表寒证恶寒轻发热重少汗或有汗咽红肿痛苔薄?体虚感冒气虚感冒多在感冒的诸症基础上兼恶寒甚及倦怠无力气短懒言无汗等气虚症状


内二科
张丙超
概述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苔薄白脉浮紧----表寒证 恶寒轻,发热重,少汗或有汗,咽红肿痛,苔薄 黄脉浮数----表热证
•体虚感冒-----气虚感冒多在感冒的诸症基础上,兼恶寒甚及倦 怠无力、气短懒言、无汗等气虚症状。阴虚感冒:在感冒的诸 症基础上,兼见身痛微热及心烦口干、手足心热、少汗等阴虚 症状。
腠理空虚 卫气不固
肺失宣肃 肺气上逆 肺系症状 肺卫失调 正邪相搏 全身症状
感 冒
病因病机
△感冒的主要病因是风邪。 △感冒的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 入。 初起多见鼻塞、声重、流涕、喷 嚏、恶风、头痛,继之出现发热、咳嗽、 咽痒或咽痛。病程一般一周左右。
治疗原则
感冒病在肺卫,病性属表证,故解表宣 肺是基本治疗原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 发之”之意。 注意:解表,不可表散太过,以免伤正。 补虚,不可补益过甚,恐其留邪。 时行感冒,常易化热,发生传变,故清 热解毒至为重要。 兼夹证,夹湿者、夹暑者应兼化湿和胃 清暑,以免湿邪中阻。

中医内科感冒PPT课件

中医内科感冒PPT课件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风阳上扰: 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阴虚风动:平素头晕耳鸣,腰疼,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 利,手指 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主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 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 咳嗽 .
兼证: 咽痒,痰吐稀薄色白,口不 渴或渴喜热饮,
舌脉: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2、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3、治 法:辛温解表。 4、代 表 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3
风热犯表证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代表方剂:左归丸加减。
24
中风
中风的诊断要点
1.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 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等特定的临床 表现。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 半身不遂等。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 木等先兆症状。
29
水肿
阴水和阳水的鉴别要点
(1)阳水病因多为风邪、疮毒、水湿。发病较急, 每成于数日之间,肿多由面目部开始自上而下, 继及全身,肿处皮肤缓急光亮,按之凹陷即起, 兼有寒热等表证,属表、属实,一般病程较短。
(2)阴水病因多由饮食劳倦,先天或后天因素所 致的脏腑亏损。发病缓慢,肿多由足踝开始,自 下而上,继及全身,肿处皮肤松弛,按之凹陷不 易恢复,甚则按之如泥,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 病程较长。
26
3.厥证 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 现,一般而言,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 伴有四肢逆冷,一般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无

中医感冒完整ppt课件

中医感冒完整ppt课件
风热证 感风热之邪
相同点
恶寒 发热 鼻塞 流涕
主症
不同点
恶寒重,发热轻, 无汗,鼻流清涕, 口不渴,舌苔薄白, 脉浮紧
发热重,恶寒轻, 有汗,鼻流浊涕, 口渴,舌苔薄黄, 脉浮数
完整版ppt课件
10
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病因
发病季节 流行情况 症状
传变情况
普通 感冒
风邪为主
冬春季多发 常呈散发 发热不高或不 病情较轻,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 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8片,一日2-3次。
完整版ppt课件
22
银黄颗粒
成分: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
功能主治:清热疏风,利咽解毒。用于外感风 热,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干、咽痛、喉核肿大、 口渴、发热。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 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诸症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3次, 小儿酌减。
禁忌症: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完整版ppt课件
28
板蓝根颗粒
成分: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 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见 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5~10克,一日3~ 4次。
完整版ppt课件
兼证: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痰黏或黄, 面赤,口干欲饮.
舌脉: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2、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3、治 法:辛凉解表。
4、代 表 方:银翘散或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桔梗汤加减。
完整版ppt课件
18
中成药
柴胡滴丸
成分:柴胡皂苷及挥发油。 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用于外感发热,症见身 热面赤、头痛身楚、口干而渴。 用法用量:含服。每次1袋,一日3次。

中医感冒辨证施治精品PPT课件

中医感冒辨证施治精品PPT课件
咽部不适,恶风、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症; 继而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肢体酸重等,或有 胃肠道症状,纳差、腹泻、恶心呕吐,但以表症 为主。
3、相关检查
血象:病毒性感冒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 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有 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增多及核左移现 象。
胸部X线检查:胸片X线显示血管阴影增多, 但无肺浸润阴影(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 或双肺弥漫性、结节性阴影(流感病毒肺 炎)。
感冒
目的要求
掌握感冒的病机、诊断要点、 以及风寒、风热、暑湿、秋燥感冒的 证治方药。
【概 述】
一、定义 感冒是因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
引起肺 卫失和,出现鼻塞、流涕、喷 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疾病。
二、源流
(一)病名:
1.感冒一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 粘”。但此感冒为感受之意。
加减运用:
发热甚者,加黄芩、石膏、知母以 加强清热。
头痛重者,加桑叶、菊花清利头目。
咽喉红肿疼痛酌配板蓝根、土牛膝、 元参解毒利咽;
口渴重者,重用芦根,加花粉。
时行热毒症状明显,配大青叶、蒲公英、 蚤休等清热解毒;
3、暑湿感冒
临床表现 主症:夏令发病,身热汗少,微恶风,
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 兼症: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粘,渴
(二)治疗原则
治疗总则:解表达邪。
凉解
风寒—辛温解表 风热—辛凉解表 时行感冒—多属风热重证,除辛 表外,清热解毒至为重要。
(三)分型论治
1.风寒束表
【临床表现】
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 酸疼。
兼症: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痰薄 色白

感冒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感冒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感冒的分类
❖ 风寒感冒的治疗:应祛风散寒解表,代表方 是荆防败毒散。
❖ 荆防败毒散由荆芥、防风、柴胡、川芎、枳 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前胡、甘草 组成。
❖ 中成药有可选用风寒感冒冲剂、荆防冲剂、 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伤风感冒冲剂、 杏苏感冒冲剂、荆防败毒丸等。
感冒的分类
❖ 风热感冒患者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头 胀痛,咽喉红肿、肿痛(或胀痛),汗出不畅, 鼻流黏涕或黄涕,咳嗽,痰黄稠,口干,舌 苔薄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 中药热奄包疗法:中药热奄包疗法是将加热 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身体的 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 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 利用其温热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 驱寒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 拔罐疗法:拔罐是以各种罐为工具,利用燃 烧、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罐内 负压,使其吸附于人体一定部位,达到扶正 祛邪、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散 寒除湿、行气活血等作用,是治疗疾病的一 种物理性的外治疗法。
❖ 阴虚感冒的治疗:应滋阴解表、疏风宣肺 , 代表方是加减葳蕤汤。
❖ 加减葳蕤汤由玉竹、葱白、豆豉、桔梗、薄 荷、白薇、甘草、大枣组成,心烦口渴甚者, 可加黄连、竹叶、天花粉。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
❖ 常见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有板兰根、大 青叶、薄荷、菊花、银花、连翘、丹皮、栀 子、紫草、秦皮、胖大海、蚤休、贯众等。
中医常见适宜技术
❖ 中医的适宜技术有针灸、温针、艾灸、刮痧、 拔火罐、中药热奄包、放血、推拿、挑治等 治疗。
❖ 腹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的 一种针刺方法。祖国医学重视人的整体调整,认为 “邪气所凑,其气必虚”,局部病变反映了整体运 行中的薄弱环节。腹针疗法根据以神阙穴为中心的 腹部先天经络系统理论,寻找与全身部位相关的反 应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轻微刺激,从而达到治疗 疾病的目的。具有调补脏腑气血、强壮机体、疏通 经络、行气血、健脾、化湿、祛痰、清热解毒等作 用

《中医治感冒对照表》课件

《中医治感冒对照表》课件

感冒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
中药配方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 阴阳平衡来缓解感冒症状,提 高免疫力。
针灸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经络,增强 体内的气血运行,促进康复。
中医推拿
中医推拿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穴 位,活血化淤,改善感冒症状。
西药和中药的区别
1 西药
西药通常是通过给予人工 合成的化学物质来治疗疾 病。
2 中药
中药是由天然草药配方制 成的,强调整体调理和平 衡。
《中医治感冒对照表》PPT课 件
这份PPT课件将为您介绍中医治疗感冒的方法。我们将深入探讨感冒的症状、 中医药的优势以及中医的防治原则。
感冒的症状
1 打喷嚏
感冒时,人们经常会频繁打喷嚏,这是身体排除病原体的一种自然反应。
2 鼻塞
感冒会导致鼻腔充血和分泌物增多,使得呼吸变得困难。
3 喉咙痛
感冒引起的病毒会刺激喉咙,导致疼痛和不适。
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保持身体温暖,预防感冒的发生。
3
加强锻炼
适当锻炼身体,增加体力,提高免疫力。
中医药预防感冒的方法
太极拳
太极拳以柔和的动作和深呼吸来 增强体内的气血循环系统。
姜茶
人参补益
喝一杯温暖的姜茶可以温阳驱寒, 增强体内的阳气。
服用人参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 感冒的发生。
中医药治疗感冒的注意事项
3 区别
西药效果快,但副作用较 大;中药温和,副作用较 小。
感冒的中医治疗对照表
症状 打喷嚏 鼻塞 喉咙痛
西医治疗 使用抗组胺药物 采用鼻黏膜收缩剂 含漱抗病毒药水
中医治疗 消痰化湿中药 通鼻利肺中药 润肺清热中药
中医的防治感冒原则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冒治症》简易图表.ppt

《感冒治症》简易图表.ppt
小时半再服一碗…余此类推。半日内可喝完三碗。若是病情比较严重,可以早晚各服用一帖药(共六碗)。 • 照顾者要在旁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若是病状有改善,但仍未消除,可以继续服用桂枝汤。或是汗一直不出,可以
连续服用到两、三帖药都可以。 • 服用葛根汤者忌食:生冷、 粘滑、肉面、五辛(辛辣)、酒、酪、臭恶等物
咳嗽 黄痰 黄鼻涕
怕冷 不咳嗽
怕冷 咳嗽 黄痰 黄鼻涕
怕冷 不咳嗽
麻杏 甘石汤
桂枝汤 +厚朴 +杏仁
大青龙 汤
小青龙 麻杏 汤 甘石汤
桂枝汤 大青龙 +葛根 汤
葛根汤
注1:女子月经期感冒一律使用小柴胡汤,若咳嗽加厚朴杏仁、喉咙痛加葛根 注2:小青龙汤症但表症(恶寒发热头痛)不明显→射干麻黄汤 注3:咳嗽/喉咙痛 +无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麻黄附子细辛汤
每次剂量 0.3 ~ 0.5 公克 每次剂量 0.5 ~ 1.5 公克 每次剂量 1.5 ~ 2 公克 每次剂量 3 公克 每次剂量 4 公克 每次剂量 5 公克
此剂量仅供参考, 请依体格及医师建议,酌量加减. 2.服用多久,仍然无效时应该停服? a.若对证, 多半24小时以内,病情改善, 如连续服用2日仍然无效
感冒治症简易图表(一)
发 发烧烧
肠胃型感冒 上吐下泻
有汗
无汗
女子经期感冒or 忽冷忽热+恶心
咳嗽
无咳嗽
咳嗽
无咳嗽
口渴 黄痰 黄鼻涕
怕冷 口不渴 白痰 白鼻涕
怕冷 口渴
怕冷 口不渴
怕冷 口渴 黄痰 黄鼻涕
怕冷 口不渴
白痰 白鼻涕
怕冷 口渴
怕冷 口不渴

中医辨证治感冒PPT课件

中医辨证治感冒PPT课件
不宜用 银翘解毒丸, 桑菊感冒片, 大青叶片, 苦甘冲剂, 双黄连等。
(四)风热感冒:
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头痛,口干, 口渴,咳痰黄稠,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 浮数。
治疗:辛凉解表,清热宣肺。 方药:双花 15g 连翘 10g 桔梗10g 薄荷 6g 芦根 20g 竹叶 6g 杏仁 10g 生甘草 10g 牛蒡子10g 公英20g 菊花10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三)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全身痛, 鼻塞,声重,咳嗽痰稀,舌苔白,脉浮紧。
治疗:祛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荆芥 10g 防风 10g 柴胡 12g 前胡 10g 桔梗 12g 杏仁 10g 陈皮 10g 炙甘草 10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中成药:通宣理肺丸, 风寒感冒冲剂, 荆防冲剂, 杏苏感冒冲剂, 荆防败毒丸等。
谢谢!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普通感冒:
(一)伤风感冒: (二)寒邪感冒: (三)风寒感冒: (四)风热感冒: (五)署邪感冒: (六)湿邪感冒: (七)秋燥感冒: (八)胃肠型感冒:
(一)伤风感冒:
鼻塞严重,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怕 风,舌苔薄白,脉浮缓。
治疗 应以疏解风邪为主 方药:葱白12g 淡豆豉10g 薄荷10g 生姜3g 水煎服 每日一剂。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中医感冒ppt课件完整版x

中医感冒ppt课件完整版x

合理饮食,避免诱因
饮食有节
饮食要有规律,避免过饥过饱, 以免损伤脾胃功能。
营养均衡
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 物质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豆
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避免诱因
避免食用过于寒凉或辛辣的食物 ,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诱发感
冒。
保持良好作息,增强免疫力
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修复和恢复免疫力。
经典方剂与药物选用
经典方剂
新加香薷饮加减。该方剂具有祛暑解 表、清热化湿的功效,适用于暑湿型 感冒的治疗。
药物选用
香薷、银花、连翘、厚朴、扁豆等中 药,可根据具体症状进行加减使用。
预防保健措施
饮食宜清淡,少油腻,以清暑利湿的食物为主,如绿 豆汤、西瓜、冬瓜等。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生冷
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02
风寒型感冒症状及治疗
风寒型感冒诊断依据
症状表现
01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
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脉象
02
脉浮紧。
病因
03
由于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经典方剂与药物选用
经典方剂
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中药
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羌活、桔梗、川芎、白芷、葛根等。
感冒类型与临床表现
风寒感冒
临床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 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风热感冒
临床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பைடு நூலகம்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 、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中医辨证治感冒》课件

《中医辨证治感冒》课件

治疗效果
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如体温下 降、咳嗽减轻等。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或副作用。
专家点评与建议
专家分析
对病例的病因、病机、辨证要点进行深入剖析。
治疗方案评价
评估当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患者教育
指导患者如何预防感冒,感冒后如何自我调理。
THANKS
感谢观看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 排毒和缓解症状。
休息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 度劳累。
合理用药
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避免烟 酒。
感冒的饮食调理
01
02
03
04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如柑橘类水果、草莓、西红柿
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适量摄入蛋白质食物:如鱼、 肉、蛋、奶等,补充营养,提
金银花露
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咽 痛、咳嗽痰黄、苔黄脉数。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症见发热 咽痛、咳嗽痰黄、苔黄脉数。
扶正解表剂
人参败毒散
当归六黄汤
用于治疗气虚感冒,症见恶寒发热、 头痛身痛、苔白脉浮缓。
用于治疗阴虚感冒,症见发热恶寒、 头痛身痛、苔少脉细数。
玉屏风散
用于治疗气虚感冒,症见恶寒发热、 头痛身痛、苔白脉浮缓。
暑湿感冒的治疗
总结词
清暑祛湿,解表和中
详细描述
暑湿感冒多因夏季暑湿之邪,导致脾胃受病,出现发热、身重、腹胀等症状。治疗时应以清暑祛湿、 解表和中为原则,常用藿香正气散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体虚感冒的治疗
总结词
扶正祛邪,调和营卫
详细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之投影片,實際使用量請依合格中醫師處方。小孩 服用量依照與成人體重之比例。如60公斤成人需喝 一碗,30公斤小孩則喝半碗。
張孟超敬筆2-20-2010
4
桂枝湯處方
• 桂枝9克(3錢) 白芍9克(3錢) 炙甘草6克(2錢) 生薑切片9克(3錢) 大棗擘(用手掰開)12枚
• 桂枝湯加葛根:
桂枝湯再加入-葛根9克(3錢),用法同桂枝湯。
感冒治症簡易圖表(一)
發發燒燒
腸胃型感冒 上吐下瀉
有汗
無汗
女子經期嗽
無咳嗽
口渴 黃痰 黃鼻涕
怕冷 口不渴
白痰 白鼻涕
怕冷 口渴
怕冷 口不渴
怕冷 口渴 黃痰 黃鼻涕
怕冷 口不渴
白痰 白鼻涕
怕冷 口渴
怕冷 口不渴
五苓散
麻杏 甘石湯
桂枝湯 +厚朴 +杏仁
桂枝湯 +葛根
桂枝湯
附:感冒药的煎服法 常見問題與說明【一】
首先感謝倪海廈恩師無私的教導、張孟浩的精心制作, 及葉昭呈完美的slides show,才有此圖表的誕生.
※讀表的方法:請由最上方之有汗無汗開始讀起,
再依症狀分支往下走到對應方劑為止。 1. 服用科學中藥的劑量,及方法為何?
a.每日三次,早中晚餐飯前,空腹,溫開水送服 b.若病情較重,可于睡前加服一次. c.
(可兼有發燒)
有汗
無汗
有汗
無汗
口渴 黃痰
怕冷 口不渴
白痰
怕冷 口渴 黃痰
怕冷 口不渴 白痰
咳嗽 黃痰 黃鼻涕
怕冷 不咳嗽
怕冷 咳嗽 黃痰 黃鼻涕
怕冷 不咳嗽
麻杏 甘石湯
桂枝湯 +厚朴 +杏仁
大青龍 湯
小青龍 麻杏 湯 甘石湯
桂枝湯 大青龍 +葛根 湯
葛根湯
註1:女子月經期感冒一律使用小柴胡湯,若咳嗽加厚朴杏仁、喉嚨痛加葛根 註2:小青龍湯症但表症(惡寒發熱頭痛)不明顯→射干麻黃湯 註3:咳嗽/喉嚨痛 +無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麻黃附子細辛湯2
• 若微出汗後,病狀消失,則可以停藥,不用再服。若是兩小時後汗仍不出,可服第二碗;再不出汗,每一小時到一
小時半再服一碗…餘此類推。半日內可喝完三碗。若是病情比較嚴重,可以早晚各服用一帖藥(共六碗)。
• 照顧者要在旁觀察病人病情的變化。若是病狀有改善,但仍未消除,可以繼續服用桂枝湯。或是汗一直不出,可以 連續服用到兩、三帖藥都可以。
• 桂枝湯加厚朴、杏仁:桂枝湯再加入-厚朴9克(3錢)、北杏仁9克(3錢) ,用法同桂枝湯。
• ※桂枝湯使用時機:有汗,怕冷 ,頭痛,有點發燒,肌肉有些酸痛
• ※桂枝湯煮法及注意事項:
• 以上五味藥,用七碗水煮成三碗。每次溫服一碗。服完藥後再喝一碗熱稀飯,以幫助藥力。
• 喝完藥後以全身微微出汗為最佳。切記不可使病人流太多汗。 汗出後須擦乾,避免吹風受涼.
大青龍 湯
小青龍 湯
葛根湯
註1:發燒+有汗+口渴欲飲冷+怕熱→白虎湯
註2:發燒+無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麻黃附子細辛湯
注3:发烧+泻肚子(且有恶臭)→葛根芩莲汤
※ 漏了一個大柴胡湯, 應用時機就是小柴胡湯的症狀加上便秘.
麻黃湯
小柴胡 湯
1
感冒治症簡易圖表(二)
咳咳嗽嗽
(可兼有發燒)
喉喉嚨嚨痛痛
此劑量僅供參考, 請依體格及醫師建議,酌 量加減. 2.服用多久,仍然無效時應該停服? a.若對證, 多半24小時以內,病情改善, 如連 續服用2日仍然無效時,應該轉方或停服,並到 診所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浸泡膽巴或硫磺薰製(氧化硫)的中藥,與防腐劑 一樣,都會嚴重損傷肝腎,請務必慎選葯材.
3. 服葯後, 退燒,不再惡寒身痛(表解), 但有後 遺症,如咳嗽不癒,聲啞怎麼辦? a. 若是咳嗽不癒,表示此人平時即多有痰飲 體質. ---如(寒性)白痰,則用苓甘姜味辛夏仁湯. ---如(熱性)黃痰,則用千金葦莖湯. 《蘆根、 冬瓜子、桃仁、苡仁》 b. 如(津虧)聲啞,或乾咳無痰, 表示此人平時多 晚睡, 貪食炸烤食物,或服抗生素,傷到津 液,則用麥門冬湯.
• 服用桂枝湯者忌食:生冷、 粘滑、肉麵、五辛(辛辣)、酒、酪、臭惡等物
用法:服桂枝汤约半小时后,须喝热稀粥1小碗,以助药力而使溱溱汗出。上五味,切碎三味。以水700毫升,微火煮取 300毫升,去滓。适寒温,服100毫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温覆(盖被子)一时许,遍身微汗者为佳。 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服一剂尽, 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鼻呜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现 禁忌: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表实无汗,表寒里热,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者, 均忌用。 方论:桂枝汤方中桂枝为君,辛温通阳,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之邪以调卫。芍药指白芍,作为臣药,酸苦微寒,益阴和 里,敛固外泄之营阴以和营。桂芍等量相合,相须为用,一治卫强,一治营弱,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使表邪得解,营卫 调和。生姜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可温胃止呕;大枣助芍药益阴养血,姜枣相配,补脾和胃,调和营卫,共为佐药。甘草调 和诸药,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是为佐使药。 有老中医在原方的基础上,加黄芪30g,糯稻根10g,治疗老年自汗,效果非常明显。加入黄芪补肺固卫以培本,糯稻根 止汗以治标。
感冒治症簡易圖表(三)
鼻咳塞嗽
(可兼有發燒)
頭、咳嗽身痛 (可兼有發燒)
有汗
無汗
有汗
無汗
口渴 黃鼻涕
怕冷 口不渴 白鼻涕
怕冷 口渴 黃鼻涕
怕冷 口不渴 白鼻涕
怕冷 口渴
怕冷 口不渴
怕冷 口渴
怕冷 口不渴
麻杏 甘石湯
桂枝湯
大青龍 湯
小青龍 湯
桂枝湯 +葛根
桂枝湯 葛根湯
麻黃湯
註1:鼻塞嚴重則另加【辛夷+蒼朮+石菖蒲】 註2:女子月經期感冒一律使用小柴胡湯 註3:鼻塞/頭身痛 +無汗+口不渴+怕冷+四肢冰冷+疲累→麻黃附子細辛湯 3
4. 病症看起來像似表寒桂枝湯證(有汗,惡寒, 口不渴) . 又有鼻流黃涕看似有熱證的麻杏 甘石湯證該如何選方? a.恭喜, 您已進入合方運用的殿堂. 請用 桂枝湯加麻杏甘石湯但總劑量不變.
5. 月經期間感冒喉痛,可否用小柴胡湯合葛根湯? a. 正確答案, 但小柴胡湯量要大一些。
6. 嚴重之喉痛,如扁桃腺化膿, 可再加桔梗,玄參,石膏 7. 若服用水藥,各方之參考劑量及使用法請詳見後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