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3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2023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2023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7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第6次会议通过,1989年9月1日起实施。

A.全国第八届人大常委会B.全国第七届人大常委会(正确答案)C.全国第五届人大常委会D.全国第九届人大常委会2、(单选)哪个病属于乙类传染病?()A.霍乱B.手足口病C.黑热病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正确答案)3、(单选)()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首要方针A.治疗为主B.防治为主C.预防为主(正确答案)D.控制传染病4、(单选)哪个病属于丙类传染病?()A.麻风病(正确答案)B.百日咳C.麻疹D.肺结核5、(单选)同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家畜家禽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由()负责。

A.各级医疗机构B.各级政府畜牧兽医部门(正确答案)C.公安部门D.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单选)鼠疫是主要通过下列哪种媒介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烈传染病:()A.老鼠B.鼠瘙(正确答案)C.蚊子D.家鼠7、(单选)传染病流行指的是:()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人病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正确答案)D.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8、(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A.39种B.40种(正确答案)C.35种D.41种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A.甲类、乙类及丙类(正确答案)B.甲类和乙类C.甲类、乙类、丙类及丁类D.一类、二类、三类10、(单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感染的肺炎属于()类传染病。

A.甲类B.丙类C.其他传染病D.乙类(正确答案)11、(单选)对甲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予以()A.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B.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C.隔离治疗(正确答案)D.及时转院12、(单选)流行性感冒的高发季节为:()A.夏秋季B.秋冬季C.冬春季(正确答案)D.春夏季13、(单选)流行性感冒是:()A.消化道传染病B.呼吸道传染病(正确答案)C.虫媒传染病D.自然疫源传染病14、(多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本法的行为。

2020年法宣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套题及其答案(含答案)

2020年法宣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套题及其答案(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单选题)《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

A.A类B类和C类B.甲类和乙类C.甲类、乙类和丙类D.A类和B类正确答案:C2、(单选题)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批准。

A.医疗机构B.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正确答案:D3、(单选题)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病源携带者是指()。

A.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B.接触病原体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人正确答案:C4、(单选题)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A.国际B.国家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以上政府正确答案:B5、(单选题)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部门报告。

A.当地人民政府的B.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急救中心D.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正确答案:B6、(单选题)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A.甲类B.A类C.丙类D.乙类正确答案:C7、(单选题)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对患者、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患者应统一集中治疗C.对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D.拒绝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正确答案:B8、(单选题)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需由()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制定。

A.市级卫生行政部门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国务院正确答案:C9、(单选题)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的()制度,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预检、隔离B.预检、分诊C.消毒、隔离D.分诊、消毒正确答案:B10、(单选题)传染病暴发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2023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2023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2023年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及答案一、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试题(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A. 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B. 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C.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种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A. 艾滋病B. 炭疽C. 霍乱D. 肺结核答案:C3. 以下哪项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本策略?()A. 预防为主B. 分类管理C. 群防群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以下哪种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A. 麻疹B. 流行性感冒C. 猩红热D. 水痘答案:A5. 以下哪项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A. 加强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B. 完善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C. 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预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以下哪项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A. 综合治理B. 科学防治C. 社会参与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以下哪种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A. 肺炎B. 淋病C. 肠道病毒感染D. 流行性腮腺炎答案:C8. 以下哪项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A. 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B. 组织实施传染病防治工作C. 保障传染病防治经费投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以下哪项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内容?()A. 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B. 传染病防治知识C. 传染病防治政策措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防治责任主体?()A. 各级人民政府B. 企事业单位C.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人民政府报告传染病疫情。

()答案:正确1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患者实行隔离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含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一、单选题(每题1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修订的。

[单选题]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正确答案)D、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为()。

[单选题] *A、1989年2月21日B、 2004年12月1日(正确答案)C、1989年9月1日D、2004年8月28日3、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为主的方针。

[单选题] *A、治疗B、控制C、预防(正确答案)D、防治结合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

[单选题] *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丙类(正确答案)C、A 类、B 类、C类D、甲类、乙类、丙类、丁类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类传染病。

[单选题] *A、甲类B、乙类(正确答案)C、丙类D、丁类6、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单选题] *A、鼠疫、艾滋病B、鼠疫、霍乱(正确答案)C、鼠疫、霍乱、艾滋病D、鼠疫、霍乱、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有()种。

[单选题] *A、35B、37C、39(正确答案)D、408、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单选题] *A、甲类B、乙类C、丙类(正确答案)D、丁类9、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单选题] *A、鼠疫、霍乱B、艾滋病、麻风病C、肺结核、百日咳(正确答案)D、狂犬病、伤寒10、()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单选题]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住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正确答案)D、所有医疗机构工作人员11、()在治愈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科(所)姓名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依照本法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2.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3.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4.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5.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6.国家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

(√)7.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售、运输。

(√)8.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9.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1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以下那组传染病是甲类传染病?(C)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B.狂犬病、麻疹C.鼠疫、霍乱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应当依法取得(B)A.资格证书B.卫生许可证C.合格证书3.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哪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一、填空题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 2004 年 12 月1 日起施行。

⒉除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 37 种传染病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⒊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传染病防治法》中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⒋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传染病疫情信息应当及时、准确。

⒌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不少于两人,并出示执法证件,填写卫生执法文书。

文书经核对无误后,应当由卫生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

二、选择题⒈国家对传染病实行以( A )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A.预防B.控制C.治疗 D. 管理⒉艾滋病属于( B )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⒊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 C )。

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D.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的工作⒋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 C )A.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B.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D.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强制消毒处理⒌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都应当及时向( D )报告。

A.政府卫生部门B.公安部门C.当地卫生监督部门D.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⒍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B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B.全部免费C.全部收费D.由政府和儿童的监护人双方共同承担⒎流行性感冒属于( C )传染病。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1)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1)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一、单选题(小学组,20题)1.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的方针是()A.依靠科学B.监督管理C.服务群众D.预防为主(正确答案)2.经检验,属于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食品,应当予以()A.封存B.消毒C.销毁(正确答案)D.备案3.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B.实行免费(正确答案)C.全部收费D.家庭生活苦难者免费4.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正确答案)B.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麻疹D.猩红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5.甲类传染病是指()A.猩红热、淋病B.鼠疫、霍乱(正确答案)C.艾滋病、鼠疫D.霍乱、登革热6.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正确答案)D.饮食和托儿工作7.《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病原携带者”是指()A.急性期传染病病人B.能排出病原体的人C.恢复期传染病病人D.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正确答案)8.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A.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正确答案)B.统一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C.国务院统一管理D.卫生部门统一管理9.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报告。

A.社区服务机构B.社会团体及其人员C.社会福利机构及其人员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正确答案)10.《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疫点”是指()A.传染病首发病例B.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正确答案)C.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D.某些可能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11.“医源性感染”是指:()A.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B.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正确答案)C.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2.()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传染病防治法-基本知识及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基本知识及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基本知识及试题为帮助大家了解传染病防治法,以下是CN人才网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传染病防治法:基本知识及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哪几类(C)A.一类B.二类C.三类D.四类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2.甲类传染病包括(A)。

A.鼠疫、霍乱B.霍乱、非典型肺炎C.鼠疫、非典型肺炎D.霍乱、疟疾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3.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ABC)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A.采集、保藏B.携带、运输C.使用D.销毁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国家建立传染病菌种、毒种库。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4.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B)罚款。

A.10万元以上B.10万元以下C.20万元以上D.20万元以下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条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未经检疫出售、运输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A)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A.畜牧兽医行政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政府办公室D.卫生监督所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五条未经检疫出售、运输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6.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C)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D.诊断解析:《传染病防治法》第二条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哪几类?A. 一类B. 二类C. 三类D. 四类答案:C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发布由哪个部门负责?A.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B. 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C.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 医院答案:A3.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下哪项不是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科学防治C. 及时报告D. 强制隔离答案:D4.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当如何处理?A. 立即报告B. 隔离治疗C. 转诊至定点医院D. 所有选项答案:D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下哪项不是传染病防治的措施?A. 健康教育B. 疫苗接种C. 环境卫生整治D. 限制人员流动答案:D二、判断题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个人有权拒绝接受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错误)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

(正确)3.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病人在治疗期间可以自由选择医疗机构。

(错误)4.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

(正确)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病人在隔离治疗期间,可以自由出入医院。

(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传染病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传染病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环境卫生整治、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等。

2. 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医疗机构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采取哪些措施?答:医疗机构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并采取隔离治疗、消毒、防护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四、案例分析题某市发生一起流感疫情,当地卫生健康部门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疫情进行控制。

请分析该市卫生健康部门在控制疫情中可能采取的措施。

答:该市卫生健康部门在控制疫情中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及时发布疫情信息,指导公众采取预防措施;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加强医疗机构的疫情防控能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等。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科(所)姓名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2、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3、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4、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可以采取封闭公共饮用水源的临时控制措施。

()5、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6、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

()8、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

()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10、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在48小时内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按照预防、控制预案进行防治,切断什么途径?()A、伪劣消毒剂销售途径B、传染病的传播途径C、外来人员入境途径2、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其尸体应作怎样处理?()A、火化B、冰柜保存,待检 C 、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3、疫区: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称之为()A、疫点B、疫区C、疫源地4、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称之为()A、传染病控制区B、疫区C、自然疫源地5、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称之为()A、病媒生物B、病原微生物C、传染源6、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称之为()A、院内感染B、医学感染C、医源性感染7、从事实验室工作时,因接触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称之为()A、实验室感染B、医学感染C、医源性感染8、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什么制度()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9、人与脊椎动物共同罹患的传染病称之为()A、疫源性传染病B、人畜传染病C、人畜共患传染病10、新的传染病防治法于何时起开始实施()A、20XX年12月1日B、20XX年10月1日C、20XX年10月1日11、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法做出怎样行政处罚?()A、予以取缔B、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C、吊销卫生许可证D、以上都是12、下列采供血机构的那些行为属于违法?()A、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B、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因输入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C、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13、下列哪些行为违法了传染病防治法?()A、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B、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C、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D、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14、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那些?()A、住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B、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C、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E、以上都是15、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及策略是什么?()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按计划实施三、问答题(每题17.5分,共35分)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那些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防控?2、传染病防治法对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的权利有哪些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答案一、判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和答案解析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和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传染病法是从哪年开始实施,又是哪年重新修订:( D )A、1998年,2003年B、1989年,2003年C、1998年,2004年D、1989年,2004年2、新修订的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 C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3、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下列哪一类:( B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4、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下列哪一类:( B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5、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乙类:( C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6、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丙类:( A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7、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A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D、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甲类传染病是指:( A )A、鼠疫、霍乱B、猩红热、淋病C、艾滋病、鼠疫D、霍乱、登革热9.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 B )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A.地方范围B.责任范围C.指定范围D.全国范围10、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B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B、全部免费C、全部收费D、家庭生活困难者免费1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为:( D )A、两类,39种B、三类,35种C、三类,37种D、三类,39种12、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下列哪项:( C )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D、饮食和托儿工作13、谁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 )A、任何单位和个人B、护士C、医生D、防疫人员14、按照分类管理原则,对甲类传染病就实行何种管理:( A )A、强制管理B、严格管理C、监督管理D、加强管理15、病原携带者是指:( D )A、急性期传染病病人B、恢复期传染病病人C、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16、传染病法中的“疫点”是指:( A )A、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范围较小或者单个疫源地B、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散时所能波及的地区C、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D、传染病首发病例17、传染病法中的“病媒生物”是指:( D )A、患病的生物B、感染了病原体的生物C、疾病的传染源D、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18、“医源性感染”是指:( B )A、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B、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C、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D、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9、( A )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

(完整版)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姓名科室成绩(一)填空题(每空2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年月日修订通过,于年月日正式实施。

2.甲类传染病是包括和。

3.对乙类传染病中,,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4.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的罚款?5.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政策。

6.《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对因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而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给予,。

7.《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制度。

8.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标准。

9.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该在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10.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拒绝消毒处理的,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处理。

(二) 问答题:1.我国乙类传染病包括哪些疾病?(至少写出10 种,15分)答:2.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应当包括哪些主要内容(15分)?答:3.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哪些措施(15分)?答:4.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卫生行政部门可对其生产及经营的单位采取何种处罚(15分)?答:答案1,2004 年8 月28日,2004 年12 月1日2、鼠疫、霍乱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4、十万元以下5、医疗救助,减免医疗费用6、补助、抚恤7、预防接种证8、国家质量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进行强制消毒二、1、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2、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2)传染病的监测、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的任务和职责;(4)传染病爆发、流行情况的分级以及相应的应急工作方案;(5)传染病预防、疫点疫区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用。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为哪几类?A. 一类、二类B. 一类、二类、三类C. 一类、二类、三类、四类D. 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2.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违反传染病防治法?A. 故意传播传染病病原体B. 隐瞒疫情C. 拒绝接受隔离治疗D. 依法开展传染病监测3.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哪些单位和个人应当接受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A. 所有单位和个人B. 仅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C. 仅传染病患者D. 仅政府工作人员4.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疫情信息的发布应由哪个部门负责?A. 卫生行政部门B. 公安机关C. 教育部门D. 新闻媒体5.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应由谁进行?A. 患者本人B. 患者家属C. 医疗机构D. 患者所在单位### 答案:1. B2. D3. A4. A5. C##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6.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下哪些属于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C. 科学防治D. 依法防治7.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下哪些措施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A. 健康教育B. 疫苗接种C. 环境卫生整治D. 传染病监测8.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A. 制造、散布传染病谣言B. 拒绝执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C. 非法获取传染病病原体D. 泄露传染病患者个人信息9.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采取隔离措施?A. 对疑似传染病患者B. 对确诊传染病患者C. 对传染病密切接触者D. 对传染病患者的家属10.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下哪些情况下可以采取紧急措施?A.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B. 传染病疫情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时C. 传染病疫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传播时D. 传染病疫情涉及国际传播时### 答案:6. ABCD7. ABCD8. ABCD9. ABC10. ABCD##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患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单选题)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需由()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制定。

• A.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B.国务院•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2、(单选题)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部门报告。

• A.急救中心• B.当地人民政府的• C.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3、(单选题)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病源携带者是指()。

• A.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B.接触病原体的人• 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D.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人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4、(单选题)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

• A.甲类• B.丙类• C.乙类• D.A类5、(单选题)传染病暴发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B.把易感人群转移• C.将患者从流行地区转移到未出现疫情的地区• D.易感者接种疫苗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6、(单选题)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A.对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B.对疑似患者应统一集中治疗• C.拒绝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D.对患者、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7、(单选题)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批准。

• A.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医疗机构•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正确答案:C 用户选择:C8、(单选题)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的()制度,对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答案)传染病防治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传染病不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 A. 艾滋病 B. 淋病 C. 麻疹 D. 伤寒正确答案是:B. 淋病。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下列哪种行为之一,但尚未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处()的罚款。

A. 5000元 B. 1万元 C. 2万元 D. 5万元正确答案是:B. 1万元。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菌苗、疫苗等生物制品,由哪个机构统一管理? A. 卫生部 B. 公安部 C. 国家疾控中心D.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确答案是:A. 卫生部。

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铁路、交通、民航、公安等部门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承担的责任是()。

A. 对流动人口进行预防接种 B. 对传染病人进行强制隔离治疗 C. 指导、帮助有关救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 D. 及时扑灭疫源地内疫情正确答案是:C. 指导、帮助有关救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

5、《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的卫生处理。

A.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的预防性消毒 B. 医疗保健机构组织的预防性消毒 C. 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性消毒 D. 专业人员组织的预防性消毒正确答案是:A.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的预防性消毒。

6、《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何种情况下,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疫区实行封锁? A. 甲类、乙类传染病疫区形成时 B. 甲类、乙类传染病疫区形成后 C. 甲类、乙类传染病疫区形成前 D. 甲类、乙类传染病疫区形成时或形成后正确答案是:A. 甲类、乙类传染病疫区形成时。

7、《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国家可以禁止从事哪些活动? A. 旅游 B. 水产养殖 C. 游泳 D. 划船正确答案是:B. 水产养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医院感染相关法律知识习题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由哪次会议首次通过()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D.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2.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施行日期是()A.1989年2月21日B. 2004年12月1日C.1989年3月21日D. 2004年8月28日3.国家对传染病实施以什么为主的方针( )A.治疗B.控制C.预防D.以上都是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可分()A.甲类、乙类B. 甲类、乙类、丙类C.A类、B类D. A类、B类、C类5.艾滋病属于哪类传染病()A. 甲类、B. 乙类、C.丙类D.以上都不是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哪类传染病()A. 甲类、B. 乙类、C.丙类D.以上都不是7.流行性感冒属于哪类传染病()A. 甲类、B. 乙类、C.丙类D.以上都不是8.下列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霍乱B.艾滋病、炭疽C.肺结核、麻风病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性腮腺炎9.传染病流行是指()A.一个地区短期内突发多例同一种传染病B.一个地区突发某种历年从未或很少发生过的传染病C.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D. 一个地区某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的最高发病率水平10.疫区是指()A.发生传染病的那个村子 B. 发生传染病的那个医院C.传染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播撒时所能波及的地区D.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其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时已经传染到的地区11.病源携带者是指()A.接触病原体的人B.接触传染病患者的人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感染病原体有临床症状也能排出病原体的人12.传染病暴以是指()A.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多种传染病B.短期内在一个家庭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C.短期内在局部地区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D. 短期内在一个医院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传染病13.对违返《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处理办法是()A.个人检讨B.批评教育C.依照刑法处理D.向受害人道歉14.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及卫生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需经哪个部门批准()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C. 医疗机构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5.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法定管理传染病有多少种()A.35种B.39种C.37种D.40种16.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的什么制度,结传染病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A.预检、分诊B.分诊、消毒C.预检、隔离者D.消毒、隔离17.下列传染病中,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是()A.艾滋病 B.脊髓灰质炎 C.炭疽中的肺炭疽 D. 伤寒和副伤寒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是由下列哪个组织颁布的()A. 全国人大B.国务院C.卫生部D.省人民政府19.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对患者、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患者应统一集中治疗C.对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应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D.拒绝治疗时,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20.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传染病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是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诊断标准的人B.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级排出病原体的人C.疫区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向周围播散的单个疫源地D.自然疫源地是指某些可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长期存在和循环的地区21.发现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应向哪个部门报告()A.急救中心B.当地卫生行政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的D.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2.增加或减少乙类、丙类传染病,需由哪个部门根据情况制定()A.国务院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D.市级卫生行政部门23.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是由哪里进行()A.各级卫生防疫机构B. 各级人民政府C.各级各类医疗机构D.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24.哪类人员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居住的人员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居住和短期居住的人员25.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B. 全部免费C.全部收费站D.以上都不是26.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谁规定的卫生标准()A. 国际B.国家C.省级D.市级27.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A.任何工作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D.以上都不是28.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都应当及时向哪个部门报告()A.政府卫生部门B.公安部门C.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D.安全部门29.对可能导致甲型传染病传播的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保藏、携带、运输,必须经哪个部门的批准()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际卫生组织C.省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D.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单位领导报告疫情30.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必须()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B.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政府报告疫情C.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立即对患者进行观察治疗D.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单位领导报告疫情31.对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患者、炭疽中的肺炭疽患者,予以()A.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B.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C.隔离治疗D.以上都不是32.病原携带者是()A.恢复期传染病患者B.急性期的传染病患者C.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但能排出病原体的人D. 感染病原体无临床症状的人33.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由哪里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宣布疫区()A.县级以上地方政府B.市级以上在方政府C. 省政府D.以上都是34.标志着我国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C.传染病事件D.以上都不是35.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事件是()A.食物中毒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传染病事件D.以上都不是36.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根据其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宣布为法定传染病;宣布为法定传染病的,由哪里决定()A.全国人大B.省级政府C.国务院D.市级政府37.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对传染病应做到哪些方面,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A.早发现、早治疗B.早隔离、早报告C. 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D.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38.患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应当将尸体()A.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B.按常规死亡尸体处理C.带回原籍处理D.以上都可以39.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D.病原体、环境和易感人群40.作为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有()A.患者、隐性感染者、病源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B.患者和隐性感染者C.患者和病原携带者D.患者41.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A.经血传播、围生期母婴传播B.性传播C.密切接触传播D.以上均包括42.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性接触传播,经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传播C.共同进餐和接吻传播D.注射传播43.下列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A.同桌进餐B.静脉吸毒C.共用剃须刀D. 不洁性行为44.肺结核是通过哪种途径传播的()A.消化道传播B.空气传播C.虫媒传播D.接触传播4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一种新发现的什么传染病( )A.肠道B.呼吸道C.经血液传播的D.以上都是46.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应()A.置之不理B.在家中隔离C.在指定的场所单独隔离治疗D.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47.对传染病患者污染的场所应()A.不消毒B.简单消毒C.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D.以上都不是48.传染病暴发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其首要措施是()A.将患者从流行地区转移到未出现疫情的地区B.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C.把易感人群转移D.易感者接种疫苗49.紧急措施的解除应由哪里宣布()A.任何人B.任何机关C.原决定机关D.医疗机构50.对于甲类传染病严重的疫区可()A.实施封锁B.只许进不许出C.只许出不许进D.以是都不是51.必要时对传染病患者的尸体进行解剖查验的机构是()A.医疗保健机构B.卫生防疫机构C.A B两个机构D.A B两个机构均无权52.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A.3万元以下B.5万元以下C.8万元以下D.10万元以下53.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A.进行严格消毒处理B.按照领导提出的要求进行处理C.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D.以上都行54.在国家确认的自然疫源地兴建水利、交通、旅游、能源等大型建设项目未经卫生调查进行施工的,或者未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意见采取必要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罚款()A.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B.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C. 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D. 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55.关于人禽流感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B.人、禽、畜共患疾病C.人流感病毒毒素与禽流感病毒毒素不同D.病禽信健康带毒的禽是其主要的传染源56.禽流感的主要传播信息途径是()A.密切接触传播B.空气飞沫传播C.粪-饮水-口D.虫媒传播5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染源为()A.隐性感染者B.患者C.潜伏期感染者D.慢性感染者5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人间传播途径不包括()A.近距离飞沫传播B.接触传播C.气溶胶传播D.虫媒传播59.流行性感冒疫情监测的主要目的不包括()A.及早发现病原变异B.及早发现患者C.及早采取预防措施D.确定疫苗接种对象60.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B.流行性感冒流行前接种流感疫苗C.流行前给所有感冒人群使用金刚烷胺进行药物预防D.减少公众集会活动二、多选题1.对传染病患者和疑似患者应当采取()A.就地隔离B.就地观察C.就地治疗D.以上都不是2.制定传染病防治法的目的是()A.预防消除传染病B.控制和消除传染病C.消灭传染病D以上都是3.下面哪些是乙类传染病()A.狂犬病B.百日咳C.细菌性疾病D.梅毒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A.疾病预防控制体系B.医疗救治体系C.监督管理体系D.以上都不是5.县级以上地方人同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A.传染病的防治工作B.监督管理工作C.流行病学调查工作D.以上都是6.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的工作有()A.传染病的监测、预防B.流行病学调查C.疫情报告D.其他预防、控制工作7.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防治传染病的活动有()A.宣传教育B.疫情报告C.预防控制D.隔离治疗8.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哪些预防、控制措施()A.调查B.检验C.采集样本D.隔离治疗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需进行无害化处置的有()A.污水B.污物C.土壤D.空气E.粪便10.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哪些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A.传染病患者B.病原携带者C.疑似传染病患者D易感人群11.国家建立传染病的有关制度包括()A.监测制度B.消毒制度C.隔离制度D.预警制度12.各级疾病预防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进行监测的内容是()A.传染病的发生、流行B.影响其发生、流行的因素C.国外发生、国内尚未发生的传染病D.国内新发生的新传染病13.传染病防治中的哪些内容,《传染病防治法》未规定的,分别适用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A.食品与水B.药品C.血液D.医疗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管理E.动物防疫和国境卫生检疫14.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预防控制中履行的职责有()A.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方案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的监测信息,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B.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其效果评价C.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诊断、病原学鉴定D.实施免疫规划,负责预防性生物制品的使用管理费用,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15.设区的市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A.预防控制规划、方案的落实,组织实施免疫、消毒、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B.普及传染病的防治知识C.负责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D.开展流行油学调查和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16.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A.传染病的疫情报告B. 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为C.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D.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17.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动物中,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售、运输的有()A.野生动物B.家畜C.家禽D.以上都不是18.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哪些部门和机构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职责,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疫情()A.人民政府有关部门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企事业单位D.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D.医疗机构1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区采取紧急措施,并可以对出入疫区的什么实施卫生检疫()A.人员B.物资C.交通工具D.以上都不上20.医疗机构的哪些条件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A.基本标准B.建筑设计C.人员结构D.服务流程21.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提供()A.医疗救护B.现场救援C.接诊治疗D.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2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A.调查取证B.查阅或者复制有关资料C.采集样本D.以上都不是23.国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有内容包括(A.对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分布进行监测B.对重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C.提出预防控制对策,参与并指导对暴发的疫情进行调查处理D.开展传染病病原学鉴定E.建立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卫生评价24.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 )A.不少于两人B.出示执法证件C.填写卫生执法文书D.卫生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2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级政府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的日常经费项目包括()A.预防B.治疗C.监督工作D.控制26.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确定全国传染病的项目有()A.预防、控制B.救治C.监测、预测、预警D.监督检查27.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储备哪些物品,以备调用()A.防治传染病的药品B.医疗器械C.其他物资D.以上都不是28.对哪些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并给予适当的津贴()A.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人员B.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C.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D.以上都不是29.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如()A.蚊B.蝇C.蜘蛛D.蚤类30.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之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什么报告()A.内容B.程序C.方式D.时限31.传染病非典型肺炎医务人员三级防护适用于()A.发热门(急)诊B.隔离留观C.为患者实施吸痰D.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32.医院感染暴发的可能途径有()A.医务人员携带特殊的耐药菌B.共用呼吸机治疗C.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污染33.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婴幼儿及老年人C.营养不良者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E.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34.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A.疑似病例B.临床诊断病例C.实验室确诊病例D.病原携带者和检测阳性者35.关于预防人禽流感,下列选项正确的有()A.加强体育锻炼B.对鸡肉等食物应煮熟C.密切接触预服达菲后不需要隔离观察D.密切接触者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应警惕禽流感的可能36.人禽流感抗病毒治疗药物包括()A.金刚烷胺B.金刚乙胺C.利巴伟林D.奥司他韦(达菲)37.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措施包括()A.隔离患者B.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C.注射疫苗D.加强疫情报告38.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个人防护措施包括()A.加强工作场所和居室通风B.注意个人卫生C.通过适量运动增强机体贸免疫力D.注射干扰素39.切断霍乱传播途径中合理的措施为()A.不去疫区旅游 B.改善卫生设施C.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 D.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三、判断题1.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