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城市综合体与城市空间要素的整合研究——以北京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为例

合集下载

北京市中心城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北京市中心城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北京市中心城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设计策略研究城市的高速发展正受到人口迅速增长、环境资源浪费严重和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等多种问题的困扰。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被证明是缓解空间危机的有效途径。

合理地开发、充分地利用地下资源空间,建立三维模式的城市空间,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此基础之上,投资建设城市地下综合体,有机地联系城市地面空间和地下空间,借以改善城市交通问题,合理地将城市商业部分、服务设施等置于其中。

这种模式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

以往,存在于地下综合体中的许多过渡空间总是被视为综合体中的附属物,视为简单的功能及空间补充。

实际上,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确在某些方面直接影响着地下综合体整体的空间环境和运作情况。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地下综合体中会发现这些过渡空间经常因为缺乏直接经济效益或是管理上的其他原因,被遗忘甚至封闭起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国内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的设计往往被忽略,其空间的功能价值也未被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对于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很多学者还未将此作为一项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分析。

关于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合理设计和利用,这一课题就成为必要的研究。

通过详细的实地调研北京市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的利用现状,以实地调研的结果为参考,总结现存的问题,分析研究解决方案。

探索充分利用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的重要意义。

总结归纳出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的设计策略,对已建成的地下综合体的过渡空间合理化改造提供设计参考,对新建的地下综合体的过渡空间利用提供合理建议。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北京市中心城地下综合体的过渡空间,研究重点是发挥过渡空间的功能价值。

从地下综合体和过渡空间的概念入手,详细分析国内外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设计的成功案例,总结其成功的理论和经验。

对北京市中心城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的设计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

对调研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结合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的形成机理、空间类型和空间形态等方面的解析,提出地下综合体过渡空间所具有的多种功能价值,针对每一种功能价值展开详细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

地下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构成及整合策略--以北京中关村购物中心为例

地下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构成及整合策略--以北京中关村购物中心为例

地下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构成及整合策略--以北京中关村购物中心为例缑小涛;谢凯旋;孙天轶【摘要】随着社会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容积率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大。

当城市的集约化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必须通过城市再开发加以缓解。

因此,城市的一部分交通功能和市政公用设施与商业、娱乐等建筑功能综合在一起,被布置于城市地下空间中。

本文针对地下综合体空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北京中关村购物中心设计案例,提出对于地下城市综合体在空间构成整合上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technology, economy and urban intensive degree , the city volume rate and population density is increasing.When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reaches a certain level,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the city to solve problems.Therefore, part of the city traffic functions, municipal public facilities and commercials, entertainments and other building functions are integrated together. They are arranged in the urban underground space.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particular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underground complex spaces and combining with Beijing Zhong Guancun shopping center design,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n the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complex and the space composition integration.【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6(000)004【总页数】2页(P76-77)【关键词】地下综合体;空间;构成;整合【作者】缑小涛;谢凯旋;孙天轶【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1.地下综合体概念及发展趋势随着轨道交通近年来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2024年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范文

《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众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体中,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由于其独特的空间布局和功能特点,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从城市视角出发,对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二、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的概念及发展地下城市综合体是指在城市地下的某一空间内,集中布局各类公共设施和建筑空间,通过地铁、步行等交通方式与其他地面空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发展模式。

它既可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又能缓解城市空间资源短缺问题。

近年来,地下城市综合体在国内外的发展越来越快,从最早的单一用途(如地铁站、商业广场等)向复合化发展(如交通、商业、办公、娱乐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其具有多种优势:一是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二是能够有效减少地面交通压力;三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四是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的原则与方法1. 设计原则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应遵循整体性、可持续性、人性化和生态化的原则。

整体性要求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地下的各种因素,确保各功能区之间的协调与互补;可持续性则要求在设计中注重环保和节能;人性化和生态化则要求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舒适度,同时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2. 设计方法(1)空间布局设计:地下城市综合体的空间布局应遵循人性化、便捷性和高效性的原则,合理规划交通流线,保证空间通透且视线通畅。

同时应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居民的出行习惯,合理安排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

(2)功能区域规划:地下城市综合体内部的功能区域包括交通枢纽区、商业娱乐区、办公区和停车区等。

应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合理布局各项设施和设备,以实现不同区域间的无缝衔接和相互补充。

(3)生态环境保护:在地下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设备,同时通过绿植等手段,营造出宜人的自然环境。

《2024年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范文

《2024年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范文

《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缓解城市发展压力,北京逐渐将目光转向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地下空间的开发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同时也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就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进行浅述。

二、北京地下空间的发展历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最初主要为满足地下交通、防空等基本需求,如地铁、防空洞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发展需求的增长,北京的地下空间利用逐渐扩展到商业、能源、市政设施等多个领域。

三、北京地下空间发展的主要趋势1. 地下交通网络的完善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大,北京的地铁网络正在不断扩张,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其他地下交通设施的建设,如地下通道、地下停车场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2. 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随着城市用地的紧张,地下商业空间成为了一种新的商业形态。

通过开发地下商业空间,可以有效利用闲置的地下资源,同时为市民提供便捷的购物环境。

目前,北京已经有一些地下商业中心投入使用,未来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3. 地下能源及市政设施的建设为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北京正在积极推进地下能源及市政设施的建设。

如天然气、供热等管网的铺设以及变电站等设施的建设都将在地下进行。

这些设施的建设将有效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效率,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发展需求的增长,北京的地下空间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二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将更加注重与地上空间的协调发展;三是地下空间的开发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五、结论总的来说,北京的地下空间发展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发展需求的增长,北京的地下空间发展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2024年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范文

《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与优化变得愈发重要。

地下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用地紧张问题,还能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城市视角出发,对地下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未来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提供参考。

二、地下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及特点地下城市综合体是指在城市地下空间中,集交通、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

其特点主要包括空间布局紧凑、交通便利、环境友好、绿色可持续等。

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建设对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的关键要素1. 选址与规划:地下城市综合体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经济、文化等因素,规划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布局各种功能区域。

2. 交通组织:便捷的交通是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的关键。

应充分考虑地铁、公交、步行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与转换,实现人车分流,提高交通效率。

3. 功能布局: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布局应遵循人性化、多元化的原则,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商业区、文化区、娱乐区、服务区等,使人们在地下空间中也能享受到便利的生活。

4. 环境设计:地下空间的环境设计对于提高人们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至关重要。

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防灾等因素,营造宜人的地下环境。

5. 绿色建筑技术:在地下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中,应积极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如绿色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生态绿化等,以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四、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的实践案例以某城市地铁上盖物业为例,该项目将商业、办公、住宅等多种功能与地铁交通紧密结合,实现了人车分流和空间的高效利用。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和防灾等问题,营造了舒适的地下环境。

同时,该项目还积极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如太阳能利用、雨水收集等,以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若干思考_季翔

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若干思考_季翔

1 引言随着现代城市更新,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城市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城市必须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而当种种制约因素使得城市不能再向高空拓展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就成了医治“城市综合症”、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在国外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无论技术、艺术都趋于完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若干思考Reflec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季翔 孙琪琦 田国华JI Xiang SUN Qi-qi TIAN Guo-hua文章编号:1009-6000(2010)12-0062-09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基金项目:江苏省第六批“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学科技术项目计划(2009-K1-4)。

作者简介:季翔(1961-),男,徐州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研究方向:现代建筑艺术、技术及交叉学科研究,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孙琪琦(1985-),女,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城市规划;田国华(1980-),男,江苏省建筑节能工程中心,工程师。

摘要:为了解决城市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城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则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依托轨道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因缺乏整体规划体系的指导与管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旨在以专业的视角,来探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原则和布局特征,以期有更多的建筑师参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原则;布局特征Abstract: City must tak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 in order to solving the crisis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at the city is confronted,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history to exploit the underground space.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has got great success based on rail construction in China, but many problems still existed because of the lacking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system. 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discussed professionally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and composition feature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xpecting more architects to take par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Key words: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lanning principles; composition features地下空间UNDERGROUND SPACE62现代城市研究 2010.12善。

城市综合体—以北京华茂中心为例

城市综合体—以北京华茂中心为例

CITY COMPLEX 城市综合体
2.3.7 写字楼—T3
CITY COMPLEX 城市综合体
2.3.7 写字楼—T3
CITY COMPLEX 城市综合体
2.3.8 华贸购物中心
华贸购物中心位于华贸写字楼 裙房,建筑面积约4万平米,营业 楼层共五层,购物动线流畅无碍, 购物环境宁静幽雅,提供高档流行 商品及尊贵服务,形成设施齐全、 配套合理的时尚中心。华贸购物中 心汇VERSACE、Malo、兰博基尼、 捷豹等众多国际品牌,更融合多家 定制服务品牌概念店,旨在打造京 城首家具有定制特色与文化艺术感 的会所型购物中心。
CITY COMPLEX 城市综合体 日本大阪难波公园
1.2 从 城 市 起 源 到 当 代 城 市 综 合 体 的 演 变 脉 CITY 络 COMPLEX
城市综合体
1.3 CBD、城市副中心区与城市综合体的关系
1) 城市的CBD具有最高的中心性。 2) 城市副中心可以同时存在几个, 城市副中心 副中心与CBD、副中心之间以城市主 要交通干道紧密相连。 3) 副中心承担CBD部分功能,可以 以某种功能为主,与CBD形成差异性。 4) 都市综合体可以存在于CBD中, 可以存在于都市副中心内,也可以 位于CBD和副中心之外的优越区位。
WHAT
HOPSCA ?
城市综合体 ?
COMMERCIAL COMPLEX ?
CITY COMPLEX ?
商业综合体 ? 建筑综合体 ?
TOD ?
CITY COMPLEX 城市综合体
对话卢济威 DIALOGUE WITH LU JIWEI
卢济威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华贸中心街景 华贸中心鸟瞰

基于业态类型的北京老城地下商业空间形态研究

基于业态类型的北京老城地下商业空间形态研究

基于业态类型的北京老城地下商业空间形态研究基于业态类型的北京老城地下商业空间形态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老城区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开发地下空间,其中包括地下商业空间。

然而,北京老城区的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与业态存在一定的矛盾与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北京老城区地下商业空间的业态类型的研究,探讨其形态特征与发展趋势,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城区,地下商业空间,业态类型,形态特征,发展趋势一、引言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老城区是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北京市的重要经济中心。

然而,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老城区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提供更多的商业服务和娱乐场所,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北京老城区地下商业空间的业态类型1. 零售业地下商业空间中最常见的业态就是零售业。

这包括超市、商场、百货公司等。

由于老城区人口密集,日常生活的购物需求很大,因此地下零售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 餐饮业老城区是北京的风味小吃集中地,因此地下商业空间中的餐饮业也是一大特色。

传统的小吃摊位和餐馆在地下商业空间中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

3. 娱乐业地下商业空间中的娱乐业也越来越受欢迎。

包括电影院、KTV、游戏厅等。

这些娱乐场所的开发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为老城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4. 文化艺术业老城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地下商业空间中的文化艺术业也逐渐兴起。

包括美术馆、书店、文化展览等。

三、北京老城区地下商业空间的形态特征1. 空间布局多样性由于老城区地下空间狭窄,地下商业空间的形态特征呈现出多样性。

有的地下商业空间呈标准化的商业园区,有的地下商业空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地下街道。

2. 设施配套齐全北京老城区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注重设施的配套建设。

不仅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安全措施,还有舒适的空调、照明等。

《2024年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范文

《2024年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范文

《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城市发展与空间利用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空间的日益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就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进行浅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现状北京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有悠久历史,从古代的地下水道到现代的地铁系统,都体现了对地下空间的利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北京地下空间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目前,北京地下空间主要用于交通、市政设施、防空等用途,但仍存在开发不足、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三、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1. 交通网络扩展与升级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大,地下交通网络的扩展与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未来,北京将进一步加大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的投入,构建更加完善的地下交通网络。

同时,地下道路、停车设施等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2. 市政设施优化与整合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市政设施的优化与整合成为地下空间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北京将进一步优化地下管网布局,提高市政设施的运营效率。

同时,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

3. 防灾减灾能力提升防灾减灾是地下空间发展的重要考虑因素。

未来,北京将进一步加强地下空间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包括完善防空设施、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

同时,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低碳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地下空间的发展中,应注重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如地源热泵、雨水收集等。

同时,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综上所述,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交通网络扩展与升级、市政设施优化与整合、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加速,北京地下空间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地下商业街空间调查与分析

地下商业街空间调查与分析

未通过

进行施工招标
修改


定标
项目工作流程


施工准备工作


审查承包商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


地下空间开发技术审查委员会提出意见


监督工程进度,检查工程质量

竣工验收


项目工作流程
装修工程阶段
160
规划决策阶段 110
设备安装阶段
150
商业地下街
WBS-工程工作100 分解结构图
勘察设计阶段 120
子系统 权重
智 力 支 持 0.2941 子 系 统
主题 权重 F1 0.6250 F2 0.3750
V=(7×0.4167+7×0.2500+9×0.3333)×0.1764+ (8×0.2858+8×0.3571+9×0.3571)×0.2941+
(7×0.3750+8×0.6250)×0.2354+ (8×0.6250+6×0.3750)×0.2941 =7.775
场地准备阶段 130
土建施工阶段
140
规划决策阶段 110
市场及环境调查 建设意向及构想策划 编制项目建议书 项目可行性研究 勘察设计招标发包
111
112
113
114
115
WBS-工程工作分解结构图
勘察设计阶段 120
地质勘察 121
方案设计 122
初步设计及审批 123
施工图设计 124
施工招标发包 125
地铁每天160万人的客流量带来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商机! 由于地铁本身就是一个便利的配送网络,在许多发达国家,地铁
甚至承担了社区便利店商品配送的任务以及代收各种费用 地铁九号线为我们的地下商业街提供更多挖“钱”的机会

《2024年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范文

《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

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实现更多的功能集成与资源配置是当下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

而地下城市综合体以其集约高效的空间利用、强大的功能性、绿色环保的特性和丰富的经济价值等优点,正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本文将针对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进行研究。

二、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基本概念地下城市综合体是指在城市地下的各种建筑、设施及服务的集中空间。

这种综合体往往集合了商业、文化、娱乐、交通等各类城市功能,有效地节约了城市用地,改善了交通拥堵状况,并为居民提供了方便、舒适的休闲与工作环境。

三、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思路首先,综合体设计要紧密结合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发展战略,以实现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次,要充分考虑地下空间的特殊性,如地质条件、环境因素等,确保综合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最后,要以人为本,注重综合体的功能性、便捷性和美观性,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的关键要素1. 交通组织:地下城市综合体的交通组织是设计的关键。

要充分考虑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的衔接,实现人车分流,提高交通效率。

同时,要设置合理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人群。

2. 功能布局:地下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布局要充分考虑各类功能的需求和特点,合理分配空间资源。

商业区、文化区、娱乐区等要相互协调,形成互补的格局。

同时,要充分考虑采光和通风,保证空间的舒适性。

3. 绿色生态:地下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要充分体现绿色生态的理念。

可以通过绿化植被的种植、水系景观的布置等方式,改善地下空间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质量。

4. 安全性:地下空间的安全性是综合体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防灾减灾等因素,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和应急预案,确保综合体的安全运行。

五、实例分析以某地下城市综合体为例,该综合体结合了城市规划、交通组织、功能布局和绿色生态等多个方面进行设计。

《2024年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范文

《2024年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范文

《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人口密集、用地紧张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解决城市空间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浅析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以探寻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可能性。

二、北京地下空间发展现状北京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地窖、地道等设施。

然而,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缓解城市压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北京的地下空间主要应用于交通、市政设施、商业、能源等方面。

其中,地铁、地下通道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尤为突出,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三、北京地下空间发展趋势1. 交通网络持续完善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大,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的地下化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地下道路、地下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也将进一步完善,形成立体化的交通网络,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2. 市政设施逐步完善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市政设施的地下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例如,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设施的地下化,不仅可以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还能有效减少对城市地面的占用。

3. 商业空间逐步拓展随着地下交通网络的完善和市政设施的地下化,地下商业空间的发展也将成为可能。

未来,北京的地下商业空间将逐步拓展,形成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地下商业综合体。

4. 绿色能源利用在能源方面,北京将进一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中的绿色能源。

例如,地热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四、结论总体来看,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绿色化的特点。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将在城市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议与展望针对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管理,确保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地下商场和购物中心的建设

地下商场和购物中心的建设

地下商场和购物中心的建设随着城市发展的迅速推进,地下空间的利用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开发方式。

相比传统的地上商业中心,地下商场和购物中心的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吸引力。

本文将探讨地下商场和购物中心的建设,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引言如今,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商场和购物中心的兴起源于城市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购物和休闲场所的需求。

地下空间利用不受地域限制,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还能够提供安静、舒适的购物环境。

因此,地下商场和购物中心的建设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市场需求。

二、地下商场的建设地下商场是在地下空间建设商业设施,提供购物、餐饮、娱乐等服务。

地下商场的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环境选择:选择地理环境对地下商场的建设至关重要。

地铁站、交通枢纽等人流聚集地是地下商场的理想选址,人群密集度将直接影响商场的客流量和经营业绩。

2.地下空间规划:地下商场的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商家租赁空间、通道布局、消防设施等因素,确保运营安全和方便性。

3.设计与装修:地下商场建设需要注重设计与装修的细节,以营造舒适、时尚的购物环境。

合理的照明、空调、绿植等装饰元素,都能够增强商场的吸引力。

4.设施与管理:地下商场需要配备先进的设施和合理的管理体系。

包括消防、安全监控、停车设施等,以保障商场的顺利运营和顾客的安全与便利。

三、购物中心的建设购物中心是集商业、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购物中心的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与定位:购物中心的规模和定位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要根据区域的经济状况、人口密度、消费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购物中心的规模和所提供的服务。

2.商户与品牌:购物中心的吸引力来自于商户和品牌的选择。

拥有多样性的商户和知名品牌将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光顾。

3.设计与布局:购物中心的设计与布局需要符合人流量流线和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合理的商铺设置、舒适的休闲区域、便利的停车设施等,都能够提升购物中心的用户体验。

地下空间与城市文化创意的融合探讨

地下空间与城市文化创意的融合探讨

地下空间与城市文化创意的融合探讨嘿,咱们今天来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地下空间与城市文化创意的融合。

不知道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走进一个地下商场,发现它只是一排排毫无特色的店铺,灯光昏暗,氛围沉闷,让人完全提不起兴趣。

但要是这地下空间能来点创意,那感觉可就大不一样啦!就拿我上次去的一个城市来说吧,那里的地下通道原本普普通通,就是人们匆匆走过的过道。

可后来经过一番改造,哇塞,简直像变魔术一样!通道的墙壁上绘制了一幅幅巨大的城市历史画卷,从古老的建筑到现代的地标,仿佛在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成长故事。

而且,每一幅画的色彩都特别鲜艳,细节处理得超级棒。

每次经过那里,我都会放慢脚步,仔细欣赏一番,感觉就像在逛一个特别的艺术画廊。

咱们来说说为啥要把地下空间和城市文化创意融合起来。

您想啊,城市地面上的空间越来越紧张,交通拥堵,高楼林立,能让咱们自由发挥的地方不多了。

可地下呢?那可是一片广阔的未开垦之地!把文化创意融入进去,既能充分利用这些空间,又能给城市增添独特的魅力。

比如说,可以把地下停车场改造成主题式的。

像汽车文化主题,墙壁上展示各种经典车型的图片和介绍,地面画上赛车跑道的图案,让停车也变得有趣起来。

或者弄个音乐主题的,播放着不同风格的音乐,让车主们在停车的时候也能享受一场音乐之旅。

还有地下商业街,别再只是卖卖衣服、鞋子这些常规的东西。

可以设置一些特色小店,比如手工艺品店,店主现场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让顾客能亲眼目睹一件作品的诞生过程。

或者是复古玩具店,摆满了我们小时候玩过的那些玩具,勾起大家的童年回忆。

再说说地下文化活动场所。

可以搞个地下小剧场,定期上演本地的特色戏剧、小品。

演员们在舞台上尽情表演,观众们在台下沉浸其中,感受着本土文化的魅力。

或者是地下图书馆,打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空间,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与城市相关的书籍,让人们在书的海洋里了解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

另外,地下空间的设计也很重要。

要注重采光和通风,不能让人感觉压抑。

精细化地下空间规划探讨以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地下空间为例

精细化地下空间规划探讨以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地下空间为例

精细化地下空间规划探讨——以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地下空间为例杨天姣吕海虹【摘要】文章从北京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精细化地下空间设计理念,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核心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细化设计,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第二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同时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和延伸,规划应予以重视。

本文以北京市丰台科技园三期地下空间规划为例,详细探讨精细化地下空间规划的设计要点,从如何促进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引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导则的编制,到导则中刚性与弹性控制要素确定再到地下空间如何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和规划实施管理与维护,精细化体现在地下空间规划全过程中。

文章是对我国现阶段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一点尝试,以期为建立成熟的城市立体化规划体系积累一些经验。

【关键词】精细化规划;地下空间;刚性控制;弹性指引;北京近年来,中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举世瞩目的快速发展时期,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地下空间建设也开展起来,中国已经迈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之列。

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土地资源的稀缺,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热点。

从1965年轨道2号线建设至2012年,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已经超过5000万平方米,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但是地下空间的品质却不尽如人意,在交通组织、利用效率以及空间形态等方面均有待提升。

在用地资源极为宝贵的北京,如何利用好地下空间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1.北京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 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的现状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大致分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人防工程为主体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2001年地下空间的探索时期,2001年至今为地下空间进入发展战略重新调整时期。

2001年是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的转折点,我国于2001年公布的《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五”规划纲要》和2006年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1,都明确指出合理开发地下空间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4年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范文

《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地下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形态,其设计理念和建设方式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城市视角出发,对地下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二、地下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及发展地下城市综合体是指将商业、办公、文化、交通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的地下建筑群。

其发展源于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地下城市综合体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原则1. 整体性原则:地下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应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实现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2. 功能性原则: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3. 安全性原则:确保地下空间的通风、消防等安全设施完善,为人们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

4. 舒适性原则:注重空间布局和视觉设计,营造舒适的地下环境。

四、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中的关键要素1. 交通组织:地下城市综合体的交通组织应与地面交通相衔接,实现便捷的交通换乘。

2. 功能分区: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划分商业、办公、文化等功能区域,实现功能的互补和协同。

3. 空间布局: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实现空间的充分利用和优化。

4. 景观设计:通过绿化、照明等手段,营造宜人的地下景观。

五、实例分析以某城市的地下城市综合体为例,该项目将商业、办公、文化、交通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实现了空间的综合利用。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整体性、功能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原则,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营造了宜人的地下环境。

同时,该项目还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实现了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协调。

六、结论与展望基于城市视角的地下城市综合体设计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4年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范文

《2024年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范文

《浅谈北京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趋势》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居住、交通、商业等需求,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本文将就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进行浅谈。

二、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历程北京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有地窖、地下水道等设施。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北京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逐步扩展到地铁、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场等多个领域。

三、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1. 地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北京将继续加大地铁网络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地铁线路,提高地铁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也将推动地铁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协同发展。

2. 地下商业的蓬勃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地下商业的兴起为缓解土地压力、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提供了新的途径。

未来,北京的地下商业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发展多元化业态,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购物体验。

3. 地下停车场的普及停车难是北京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难题。

未来,北京将加大地下停车场的建设力度,提高停车场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停车场的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

4. 地下管网的智能化建设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行。

未来,北京将加强地下管网的智能化建设,实现管网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网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四、结论总的来说,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规模化、智能化的特点。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北京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提高城市的空间利用率和运行效率,北京需要继续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力度,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保障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022.北京活力地区城市基调及多元化研究及应用——以中关村科学城为例

022.北京活力地区城市基调及多元化研究及应用——以中关村科学城为例

北京活力地区城市基调及多元化研究及应用——以中关村科学城为例周文,刘璐摘要:城市基调和多样性即城市的总体印象,是城市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延风貌环境的基本定位和丰富表现。

在对城市活力地区的城市基调及多元化课题研究中,我们认识到了当代城市设计的一项重要目标——即是创造有活力、有人性的城市空间,为城市中人群的聚集提供有利的场所。

本文提出了活力地区的定义,并辨识北京的活力地区,采取了以人群需求为导向的分析视角,剖析了商业、商务、科技、文化四种活力地区的人群需求,确定核心基调与分区基调所形成的4+N的基调指标体系,构建了8大基调主题共123项管控内容体系。

最后文章以中关村科学城为例,演示了在城市建成区的城市更新活动下,如何实践这一基调管控体系。

关键词:活力地区,城市基调,多元化,中关村,城市更新1引言2017年9月,按照中央领导指示精神,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加强研究“首都规划建筑设计中如何把握好多样化与掌握好总基调”的问题,北京市规划与国土委组织开展北京城市基调和多元化的课题研究。

课题邀请了在京12家规划设计院及高校,旨在建立广泛共识,进一步彰显大国首都风貌特色,提升宜居城市空间品质,为北京下阶段城市设计的各项工作的逐步开展提供依据与指导。

按照组织方要求,本轮研究应达到整体把握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管控相结合、基本要素与特定地区相结合的要求。

笔者所在课题组承担了城市基调的整体解读和一项基本要素、一个特定地区的专题研究,本文即是展示“城市活力地区”专题研究成果。

城市基调和多样性即城市的总体印象,是城市内在精神气质和外延风貌环境的基本定位和丰富表现。

纵观城市发展规律及规划学科的新进展,在“存量发展”、“治理大城市病”、“新型城镇化”等主题的背后,是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理论在我国登上主流舞台。

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理论对功能主义和高速高效城市的追求,像所有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发展趋势一样,后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理论展现了对人的尺度、人的活动、人的心理的温情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h o n g g u a n c u n Pl a z a a n d t h e e l e me n t s o f t h e c i t y . Ke y wor ds :u r b a n u n d e r g r o u n d c o mp l e x;ur b a n e l e me n t s ;c o n t e n t o f i n t e g r a t i o n;p o i n t o f i n t e g r a t i o n
城 市土地与空 间集约 化使 用策 略下 , 城 市 立
必 须 以城市设 计理 论 中的整 合方 式令其 与地 上地下
( S c h o o l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U r b a n P l a n n i n g ,B e i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B e i j i n g 1 0 0 0 4 4)
第2 9卷 第 3期
2 0 1 3年 9月
北 京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j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C i v i l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Ar c h i t e c t u r e
高 天
( 北京建筑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京 1 0 0 0 4 4 )
摘 要 : 在 城 市土地 与 空间 集约化使 用策略 的影 响下 , 城 市的和谐 、 有 效发展 以及 城 市环境 的 高品
质、 高效 率使 用 , 要 求城 市地 上 、 地 下各 要 素之 间构 建协调 、 有机 的秩 序.本 文运 用城 市设 计 的整 合 思维, 通 过 对地 下城 市商 业综合 体 的 实例 “ 中 关村 广 场 购物 中心” 与城 市要 素 的整 合研 究 , 探 讨 地
e f f e c t i v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a l s o t h e h i g h q u a l i t y a n d e ic f i e n c y us e o f t h e u r b a n e n v i r o n me n t ,i t d e ma nd s
V0 l _ 2 9 No . 3 Se p .2 01 3
文 章 编 号 :1 0 0 4— 6 0 1 1 ( 2 0 1 3 ) 0 3— 0 0 0 5— 0 7
地 下 城 市 综 合 体 与城 市 空 间要素 的整 合 研 究
— —
以北京 中关村 广 场 购物 中心 为例
下城 市综合 体与城 市要 素 整合 的 内容 与要 点. 关键 词 : 地 下城 市综 合体 ; 城 市要 素 ;整合 内容 ;整合要 点 中图分 类号 : T U 2 8 ;T U 9 2 2 文献 标 志码 : A
Re s e a r c h o n I nt e g r a t i o n o f Un de r g r o u nd Ur b a n Co m pl e x a n d t he El e me nt s i n Ci t y
t o c r e a t c o o r d i n a t i v e a n d o r g a ni c o r d e r o f t h e e l e me n t s wh i c h a r e o n a nd u n d e r t h e g r o u n d. Th e a r t i c l e wi l l d i s c us s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u nd e r g r o u nd u r b a n— c o mp l e x a nd t he e l e me n t s i n c i t y b y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 o f u r b a n un d e r g r o un d c o mm e r c i a 1 c o mp 1 e x — — t h e S ho p p i n g Ce n t e r o f
— —
A C a s e S t u d y o f t h e S h o p p i n g Ce n t e r o f Z h o n g g u a n c u n P l a z a i n B e i j i n g
Gg o Ti a n mu
Abs t r a c t :W i t h t he s t r a t e g y o f i n t e n s i v e us e o f t h e u r b a n a r e a. a n d s p a c e,t h e h a r mo n y o f t h e c i t y a n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