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
税法考试基础知识培训-第68讲_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
![税法考试基础知识培训-第68讲_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https://img.taocdn.com/s3/m/29a10c2327d3240c8547ef1e.png)
【例5-2】假定某居民个人纳税人为独生子女,2019年交完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后共取得税前工资收入20万元,劳务报酬1万元,稿酬1万元。
该纳税人有两个小孩且均由其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纳税人的父母健在且均已年满60岁。
计算其当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答案】(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200000+10000×(1-20%)+10000×(1-20%)×70%-60000-12000×2-24000=213600-108000=105600(元)(2)应纳税额=105600×10%-2520=8040(元)。
【综合案例分享】丈夫赵贤和妻子韩冰在北京工作,他们当年度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年收入分别为50万元和25万元。
他们关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基本情况如下:(1)两人名下都没有住房,两人每月发生固定住房租金支出(夫妻二人都是承租人)。
(2)他们共同育有一儿一女,且两个孩子均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3)两人都是独生子女,而且两人的父母都已年满60周岁。
(4)赵贤和女儿在当年度由于身体欠佳,分别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8.5万元和4.5万元。
根据以上情况,他们可以享受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如下:(1)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
(2)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每年18000元)。
(3)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每人每月2000元(每年24000元)。
(4)赵贤和女儿的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即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万的部分,在8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分析:如果将子女教育、住房租金、赵贤及女儿的大病医疗全部由丈夫赵贤来扣除。
丈夫赵贤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赵贤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年收入)-6万元(年基本减除费用)-2.4万元(子女教育)-1.8万元(住房租金)-2.4万元(赡养老人)-7万元(赵贤的大病医疗)-3万元(女儿的大病医疗)=27.4(万元)此时,丈夫赵贤的适用税率是20%,速算扣除数为16920。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课件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8a6b4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8.png)
财产 转让 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 产的收入额-财产原值
和合理费用
利息、 股息、
红利 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与抵扣
专项扣除
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 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专项附加扣除
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 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 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等支出。
其他法定扣除项目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为每一纳税年 度的收入总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各项法定扣除后的余额。
个人所得税的起源与发展
个人所得税起源于英国,现已成 为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一个税种。
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始于 1980年,经过多次改革和完善, 已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 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 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 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03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与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财产租赁所得
经营所得
实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按年计 算,按季(次)预缴,由单位代 缴代扣。
综合所得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按年计算, 按月(次)预缴,由单位代扣代缴。
税收效率原则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应该尽 可能减少征纳成本,提高 税收效率。
02 个人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但在境内居 住满一年的个人。居民纳税人应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外的所 得,依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居民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以纳 税人一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税法规定的各项扣除后, 以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 型养老保险等。
基本财税知识点总结大全
![基本财税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43bf5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8.png)
基本财税知识点总结大全导言财税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了解财税知识。
掌握基本的财税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合理地处理财务和税务问题,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本文将从个人和企业两个角度,总结基本的财税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认识相关知识。
一、个人财税知识点1. 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个人和企业征收各种税收的规定体系。
税收制度通常由税法、税则和财政预算等法律法规构成。
在中国,税收制度包括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等。
个人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纳税,不得逃税。
2.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从各种收入中应当纳税的一种税种。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股息红利所得等。
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按时足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3. 财产税财产税是指个人拥有的房产、车辆、金银首饰等财产按一定税率计算纳税的一种税收。
财产税是建立在财产的基础上征收的税收,个人应根据自己的财产情况按时足额缴纳财产税。
4. 财务规划财务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资产状况和未来的发展需求,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实现财务目标的过程。
个人应理性消费,合理规划财务,避免因过度消费或投资而导致财务困难。
5. 财产继承财产继承是指个人因各种原因导致离世后,其财产应由合法继承人继承的过程。
个人可通过遗嘱等方式合理安排财产继承,确保家庭财产安全。
二、企业财税知识点1.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从其经营所得中应当纳税的一种税种。
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纳税,不得逃税或偷税漏税。
2. 增值税增值税是指在商品流通环节中,按照货物增值额和劳务报酬额按一定税率计算纳税的一种税收。
企业应按照增值税法规定,按时足额缴纳增值税。
3. 企业财务报表企业财务报表是指企业根据其经营活动编制的年度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税务基础知识
![税务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c77fc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d.png)
税务基础知识税务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税务基础知识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税务基础知识的一些重要方面。
一、税种分类1.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从各类收入获得的所得,如工资、劳务报酬、稿费等。
个人所得税根据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2.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从各类收入获得的所得,如营业收入、利息、股息等。
企业所得税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
3.增值税:增值税是一种按照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额逐级加征的一种消费税。
增值税适用于生产、流通环节中的商品和劳务的销售行为,并通过逐级扣除已纳税额的方式进行计算。
4.消费税:消费税是对特定商品和劳务征收的税收,如烟草、酒类、汽车等。
消费税主要针对一些对公众健康和环境有一定负面影响的商品和劳务。
5.关税:关税是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关税有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之分,用于控制国际贸易,保护国内产业和调节经济发展。
二、纳税义务纳税义务是公民和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纳税的一种法定义务。
纳税义务包括及时履行纳税申报义务、支付税款义务和配合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稽查的义务。
1.纳税申报义务:纳税人需要按照国家税收法规定的期限和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自己应纳税款的情况,准确、真实地填写报表并进行报送。
未按时申报可能会导致滞纳金和罚款等后果。
2.支付税款义务:纳税人需要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将应纳税款及时缴纳纳税机关。
逾期未缴纳税款将被征收滞纳金,并可能面临其他法律后果。
3.税务稽查配合义务:纳税人需要积极配合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查验和稽查工作,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
拒不配合将面临处罚和课以罚款等法律后果。
三、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为鼓励和支持特定行业、个人或地区发展而实施的税收政策。
对于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或免税待遇。
常见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政策、税收抵免政策和退税政策。
个人所得税基础必学知识点
![个人所得税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83a0a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b.png)
个人所得税基础必学知识点
1. 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
的一种税收。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自然人,包括中国境内的居民
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2.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表和预扣率
表进行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分为7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税率。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个人所得额×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
数 = 应纳税额。
3.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工资、薪金所得等来源于企
事业单位和机关的所得,由单位代扣代缴;另一种是个体工商户和个
人独资企业的所得,由个人提供的相关纳税申报资料自行申报和缴纳
税款。
4.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包括:基本减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等费用的扣除,以及其他特定情况下
的扣除和减免政策。
5.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
居民个人可以选择每月或每季度预缴个人所得税,也可以在年度汇算
清缴时进行缴纳。
6.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管理措施,
如对于离退休人员、外籍人员以及非居民个人的个人所得税管理等,
有特殊规定和政策。
7.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纳税申报和缴纳纳税款的材料和信息,并接受税务机关的
监督检查。
8. 对于个人所得税的违法行为,税务机关有权进行税务调查和审查,
并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包括税款追缴、滞纳金、罚款等。
对于严重违法者,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问答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5b11b46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0.png)
个人所得税知识咨询答一、个人所得税根底知识咨询:什么是个人所得税?答: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咨询:实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哪些个人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答:实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应税所得包括:〔1〕工资、薪金所得;〔2〕劳务酬劳所得;〔3〕稿酬所得;〔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5〕利息、股息、红利所得;〔6〕财产租赁所得;〔7〕财产转让所得;〔8〕偶然所得;〔9〕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咨询: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答: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工程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每月取得工资薪金收进后,先减往个人担当的全然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国家有关规定的比例或标准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往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教职工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学校聘用的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例:王老师当月取得工资收进6000元,当月个人担当住房公积金、全然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1600元,那么王老师当月应纳税所得额=6000-1000-1600=34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400×15%-125=385元。
咨询:什么是劳务酬劳所得?答:劳务酬劳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播送、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效劳、介绍效劳、经纪效劳、代办效劳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教师税务教案教授税收基础知识
![教师税务教案教授税收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a8ebd9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1.png)
教师税务教案教授税收基础知识教师税务教案——教授税收基础知识教案一: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范围和纳税义务;3.理解个人所得税税率和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1.个人所得税的定义和特点;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范围;3.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4.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1.导入简要介绍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和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个人所得税的定义、特点和纳税人范围,帮助学生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
3.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并计算个人所得税。
4.概念澄清解释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包括税款的申报和缴纳义务,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5.税率和计算方法解析介绍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和计算方法,以便学生理解个人所得税的具体计算过程。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个人所得税的重要性和应缴税款的义务。
教案二:增值税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增值税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增值税纳税人范围和纳税义务;3.理解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和税率。
教学内容:1.增值税的定义和特点;2.增值税的纳税人范围;3.增值税的纳税义务;4.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和税率。
教学步骤:1.导入引出增值税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增值税的定义、特点和纳税人范围,帮助学生对增值税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增值税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计算应缴纳的增值税。
4.概念解释解释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包括纳税申报和缴纳义务,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5.计税方法和税率介绍详细介绍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和税率表,以便学生理解增值税的具体计算过程。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增值税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纳税义务的履行。
教案三:企业所得税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企业所得税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范围和纳税义务;3.理解企业所得税的计税方法和税率。
基础税务知识点总结
![基础税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1522af4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0.png)
基础税务知识点总结一、税收的种类1.直接税和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缴纳的税,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间接税是指由生产商或者销售商先行缴纳,最终由消费者承担的税,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2.中央税和地方税中央税是由中央政府收取的税收,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地方税是由地方政府收取的税收,如地方各项税费、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3.收入税和消费税收入税是根据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征收的税种,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消费税是根据商品的销售额或者消费行为征收的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二、个人所得税1.纳税人和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是指由个人按照一定的税率和扣除数缴纳的税收,纳税人包括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在一定的纳税期内取得的各项所得之和,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2.税率和起征点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根据不同的收入水平而定的,通常分为多个档次,超过每个档次的部分按照相应的税率计征。
起征点是指个人所得税适用的最低收入标准,低于该标准的收入不用交纳个人所得税。
3.免征额和减除费用免征额是指个人所得税适用的免税额度,超过该额度的部分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减除费用是指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减去的各项费用,如子女教育、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
三、企业所得税1.纳税人和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税率和扣除数缴纳的税收,纳税人包括中国境内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纳税期内取得的各项所得之和,减去成本、费用、损失、税法规定的免征和减免税款等。
2.税率和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的税率是根据企业的类型和营业收入而定的,通常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不同类型的企业适用不同的税率。
同时,企业所得税还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对高科技企业、小微企业、环保产业等实行税收优惠。
3.税前扣除和税后扣除企业所得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一定的成本、费用、损失、税法规定的免征和减免税款等,计算税前所得;在确定实际应纳税额时,还可以享受税后扣除的政策,如与境外税收相抵免税、对境外经营所得实行差别对待等。
2020年经济法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
![2020年经济法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b3a28203d8ce2f006623bf.png)
第五章第二节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知识点1:个人所得税基本内容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和纳税义务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含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和合伙企业自然人合伙人等。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对投资者个人或个人合伙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上述纳税人依据住所和居住时间两个标准,分为:(1)居民个人(2)非居民个人1.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提示1】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住所≠住房=习惯性居住地)【提示2】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提示3】无住所个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累计居住天数,按照个人在中国境内累计停留的天数计算。
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当天满24小时的,计入中国境内居住天数,在中国境内停留的当天不足24小时的,不计入中国境内居住天数。
2.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
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3)纳税义务的其他规定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任一年度中有一次离境超过30天的,其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的连续年限重新起算。
2.所得来源的确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2)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3)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4)转让中国境内的不动产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5)从中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以及居民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及热点问题解答知识讲解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及热点问题解答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b4c22695901020207409cdf.png)
• 工资薪金所得计算 • 以每月收入额减除法定扣除费用(从2011年9
月1日起减除费用为3500元)以及按照国家规 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 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 金之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中国境内 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工作的外籍人员、 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专家、在中国境内有住 所而在中国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 所得的个人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它人员,减除 4800元费用,超过部分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资、薪金所得的征税问题,按下述情况掌握
执行:(一)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按照国 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国务院规定
免纳个人所得税的补贴、津贴,免予征收个
人所得税。其他各种补贴、津贴均应计入工
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另根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有关政策问 题的通知》(财税[2005]183号)规 定,工资、薪金所得应根据国家税法统 一规定,严格按照“工资、薪金、奖金、 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 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的政 策口径掌握执行。除国家统一规定减免 税项目外,工资、薪金所得范围内的全 部收入,应一律照章征税。因此,企业 以现金或实物发放的防暑降温费等补贴 都要并入个人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个 人所得税。
4、单位给出差人员发放的交通费、 餐费补贴和每月通讯费补贴,是否 计征个人所得税?
• 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单位
以现金方式给出差人员发放交通费、餐费 补贴应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如果单位是根 据国家有关一定标准,凭出差人员实际发 生的交通费、餐费发票作为公司费用予以 报销,可以不作为个人所得征收个人所得 税。
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基础税收知识点必考点归纳
![基础税收知识点必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ab79f8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b.png)
基础税收知识点必考点归纳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调节经济和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掌握基础税收知识对于理解国家经济政策和个人财务管理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基础税收知识点的必考点归纳:1. 税收的定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程序,强制地、无偿地从纳税人那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 税收的分类:- 直接税:如个人所得税,是直接从个人收入中征收的税种。
- 间接税:如增值税、消费税,是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转嫁给消费者。
3. 税收的三大特性:- 强制性: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不得拒绝。
- 无偿性:纳税人缴纳税款后,不能直接获得等价的回报。
- 固定性:税种、税率和征收方式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
4. 税种的分类:- 个人税:如个人所得税,针对个人收入征收。
- 企业税:如企业所得税,针对企业利润征收。
- 流转税:如增值税,针对商品或服务的增值部分征收。
- 财产税:如房产税,针对财产价值征收。
5. 税率的类型:- 比例税率:税率固定,税额随应税所得额的增加而增加。
- 累进税率:税率随应税所得额的增加而递增。
- 定额税率:对每单位应税物品或服务征收固定金额的税。
6. 税收的征收方式:- 预扣法:由支付方在支付时预先扣除税款。
- 自行申报:纳税人自行计算并申报应纳税额。
- 代扣代缴:由第三方代为扣缴税款。
7. 税收的作用:- 财政收入:为政府提供资金,用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 经济调节:通过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投资等经济活动。
- 社会公平:通过累进税率等手段,实现收入再分配。
8. 税收优惠政策:- 免税:对某些特定收入或税种实行免税政策。
- 减税:对特定行业或群体给予税率上的优惠。
- 退税:对已缴税款的部分或全部退还。
9. 税收的法律责任:- 逃税:未按规定缴纳税款,可能面临罚款或刑事责任。
- 抗税:拒绝缴纳税款,同样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10. 国际税收:- 避免双重征税:国际间通过协定避免同一收入被两个国家重复征税。
个人所得税实务操作与合法节税技巧读书札记
![个人所得税实务操作与合法节税技巧读书札记](https://img.taocdn.com/s3/m/2e86539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6.png)
《个人所得税实务操作与合法节税技巧》读书札记一、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个人所得税是一种针对个人所得的税收,是国家对纳税人因多获得而产生的消费能力进行征收的一种形式。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包括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其所得包括工资、生产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稿酬所得等多种类型。
基础知识是理解和应用个人所得税实务操作与合法节税技巧的前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即哪些人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我国的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外国公民,以及从我国港澳台地区取得所得的个人。
需要了解应税所得的种类,如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等,以及各种所得的计税方法和税率。
还需要了解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和扣除项目,如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支出等。
在理解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我深感税法之复杂和精细。
税法对于不同类型的所得有详细的分类和规定,对于纳税人的权益也有详尽的保护措施。
税法也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个人所得税实务操作与合法节税技巧。
在个人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来合理规划自己的财务和税务筹划。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来合理规划自己的开支和储蓄,以达到合理避税的效果。
我们也需要了解各种税务违规行为及其后果,以避免因不了解税法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是理解和应用个人所得税实务操作与合法节税技巧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税务筹划和合理避税。
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1. 个人所得税的定义与特点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的收入进行征税的一种财政税收方式。
它是对在中国境内居住的个人或在中国境内有所得达到一定标准的非居住个人,就其所得的各类应税收入进行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主要针对工资、生产营业收益、财产租赁或转让所得等设定一定税率进行征收。
所得税基础知识梳理
![所得税基础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1b61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f.png)
所得税基础知识梳理所得税是一种按照个人或者企业所得额来征收的税收制度。
在大多数国家中,所得税是国家主要的税种之一,用以筹集政府的财政收入。
本文将对所得税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从税收对象、税率、税基、税前扣除和税后计算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所得税制度。
一、税收对象1.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从各种形式的所得中支付的税收。
一般来说,个人所得税是按照个人所得额计算和征收的,所得额的计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财产租赁、利息红利等各种收入。
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中,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税率等级,即根据个人所得额的不同,设置不同的税率水平。
同时,个人所得税也会根据个人的纳税义务和减免政策进行税前扣除和税后计算。
2.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其企业所得额缴纳的税收。
企业所得税是按照企业的所得额计算和征收的,所得额的计算包括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以及非居民企业的分支机构所得等。
与个人所得税类似,不同国家的企业所得税也存在不同的税率等级。
另外,企业所得税也会针对企业的规模、性质和地域等因素,实行差别化的税收政策,以鼓励企业的发展和投资。
二、税率税率是计算和征收所得税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税率是根据税收对象的所得额设定的,即随着所得额的提高,税率也相应提高。
税率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因素。
较低的税率能够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刺激个人和企业发展;而较高的税率则能够压缩收入差距,促进财富的再分配。
在实际征收中,税率的调整需要经过合理的程序和决策,确保税收的稳定和公正。
三、税基税基是指用于计算所得税的基础。
对于个人所得税来说,税基通常是个人所得额;对于企业所得税来说,税基通常是企业的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的税基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财产租赁、利息红利等各种收入。
企业所得税的税基包括营业利润、非营业利润以及非居民企业的分支机构所得等。
税基的确定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原则和财务规定,保证税收的公正和合理。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11a6046af45b307e87197dc.png)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例题:黄先生为我国驻美国大使馆一等秘书,任期4年。
赴前,他在原户口所在地的户籍管理部门办理了户口吊销手续,已属于在中国没有户籍且在境外居住。
那么,黄先生在驻美期间,是否属于我国的居民纳税人?虽然黄先生已经没有了中国户籍,但是处于其家庭或主要经济利益仍在国内,并且他只是为了履行职务才在美国居住,当其任期届满,必然要返回中国。
因此,他在美国期间,仍属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
例题:一个外籍人员从某年1月1日起到中国境内的公司任职,任期四年。
当年中曾有三次离境回国向其总公司汇报工作,时间分别是4月1日至4月23日,7月1日至7月23日,10月1日至10月23日。
该外籍人员当年在中国境内任职期间,是否属于我国的居民纳税人?该外籍人员在境内无住所,该纳税年度在境内居住满1年,为我国的居民纳税人。
虽然曾三次离境,但是每次均不超过30日,三次累计69天,未不超过90日,属于临时离境,应视同在华居住,不扣减其在华居住的天数。
例题:一个美国人,某年在中国一外商投资企业工作100天(美国与中国签订税收协定),其工资薪金所得是否应当在中国纳税?该美国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在中国境内连续居住不超过1年,为非居民纳税人。
若其工资均由该雇主在中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则其工资正常在中国境内申报纳税。
若其工资由境外雇主支付或负担,则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题:某年某外籍人员在华工作8个月,其在华期间与中国某公司签订协议,将其在新西兰的游船出租给该公司在新西兰的机构使用,并由该公司向其支付租金。
那么,该外籍人员出租游船的收入是否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是否应当在中国纳税?该外籍人员为非居民纳税人,由于该游船被出租后,是在新西兰使用的,其取得的收入不是来源于中国的收入,不必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题:某外籍人员在将自己位于上海的一栋别墅出售,取得的收入是否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是否应当在中国纳税?该外籍人员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而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境内,均为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应当在中国纳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长,居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税收负担能力,而且在我国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日益增多,我国在国外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
劳务的人员也逐渐增加,因此,个人收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收入渠道多样化,已经出现了一些高收入者。为了调节个
人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适应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需要,1980年以后,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
税种,最早于1799年在英国创立,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这一税种。
•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较迟,1950年政务院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曾列举有对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定名
叫“薪给报酬所得税”,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长期实行平均主义的低工资制,没有对个人所得征税的
物质基础,因此,虽然设立了税种,却一直没有开征。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个人收入的
人大多不用负担个人所得税。
•
4、计算简便
•
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采取总额扣除法,免去了对个人实际生活费用支出逐项计算的麻烦,而且各种所得项目
实行分类计算,各有明确的费用扣除规定,费用扣除项目及方法易于掌握,计算比较简单,符合税制简便原则。
•
5、采取课源制与申报制两种征纳方法
•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应纳税额分别采取由支付单位源泉扣缴和纳税人自行申报两种方法。对凡是可以在
调整和完善。
•
为了规范和完善对个人所得课税的制度,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和借鉴国外有益
做法的基础上,本着“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调节”的原则,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同时公布了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新的《个人所得税法》
得实行不同的征税方法,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
•
2、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
比例税率计算简便,便于实行源泉扣缴;累进税率可以合理调节收入水平,体现公平原则。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根
据各类个人所得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将两种税率结合使用。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
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采用累进税率,量能负担。对其他所得项目,采用
•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居民纳税义务人:
•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所谓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
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停征企业所得税,只对其投资者的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制定了《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
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明确从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将依法缴纳个人所
得税。
第一节 概 述
1.2 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主要特点
•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
1、分类征收
•
个人所得税制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混合所得税制。三种税制各有所长,结合我国国情,
我国选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即将个人取得的各种所得划分为11类,分别适用不同的费用减除规定、不同的税率和不同的
计税方法。实行分类课税制度,可以广泛采用源泉扣缴办法,加强源泉控管,简化纳税手续,方便征纳双方。对不同的所
比例税率,等比负担。
•
3、费用扣除额较宽
•
本着费用扣除从宽、从简的原则,采用定额扣除和定率扣除相结合的费用扣除方法。对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减除费用
800元,对劳务报酬等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800元费用,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按照这
样的标准减除费用,实际上等于对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工资、薪金所得予以免税,也使得提供一般劳务,取得劳务报酬的个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形成了
我国对个人所得课税三个税收法律、法规并存的状况,这三个税收法律、法规的施行,对于促进我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
合作,缓解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增加财政收入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改革
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1994年1月28日国务院第142号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1999年8月
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二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2000年9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有关“对个人
住或居住不满1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
个人(包括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
•
为了有效地行使税收管辖权,根据国际惯例,我国对上述纳税义务人依据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
划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2.1.1 居民纳税义务人
开放的不断深化,这三个税收法律、法规逐渐暴露出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同属个人所得,区别对象,分别适
用不同的税种,法律上显得不规范,没有体现税收公平性原则;费用扣除偏低,名义税率过高;由于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
诸多变化,三个税收法律、法规在征税范围、应税项目以及免税政策等方面,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需要加以
应税所得的支付环节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均由扣缴义务人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同时,又规定了纳税人应自行申报纳税的情
况。
•
说明:以下文中所说的税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所说的条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
例》
第二节 纳义务人
•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1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沿革,居民纳 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义务人的界定以及各自所承担 的纳税义务;按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等税制要素 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作简单介绍,同时对超额累 进税率、速算扣除数、加成征收等专业术语作简单介 绍。
第一节 概 述
1.1 概念
•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是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