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课件2_11-13
1.4速度的测量 课件-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知1-讲
2. 猜想与假设
在猜想时,应该先想后猜,也就 是猜的要有依据,不能胡乱猜。
小车开始静止,后来运动,据此猜想小车速度越来越快。
3. 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v=st。 (2)测量工具:
vAB=__0_._2__m/s;vBC= __0_._5__m/s。
解析:sAB=100.0 cm-60.0 cm=40.0 cm,sBC=60.0 cm- 10.0 cm=50.0 cm,tAB=2 s,tBC=1 s,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ts20
cm/s=0.2
测量速度 偏小
知1-讲
方法技巧 测量平均速度时分析误差的步骤: (1)在操作过程中,确定测量的s、t 是偏大还是偏小。 (2)结合公式v=st,分析测量的速度是偏大还是偏小。
知1-练
例 1 【母题 教材P28 图1.4-2 】小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 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3 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 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 顶端由静止下滑, 图中的圆圈是小 车到达A、B、C 三处时电子秒表的示数。
知1-练
解题秘方:平均速度的测量和分析都是围绕公式v=
s t
进行的。
知1-练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v_=_s_t _进行速度计算的。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小___ (填“大”或
“小”)。
知1-练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4_0_.0__cm;tBC=____1__s;
①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②用秒表测量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第一章第4节 速度的测量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从公式
可知
测算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路程(s)和时间(t)两个物理量。 在公路一段固定距离的路段两端分别放置一个摄像头,当车辆经 过这两个摄像头时,都会被拍照。系统根据这两张照片的拍摄时 刻就能算出车辆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从而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 这就是区间测速的原理。
课题体验
滚动的足球、下落的雨滴它们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想想议议
1.滑滑梯时做什么运动? 2.滑滑梯时,从上到下速 度怎么变化?
3.怎样测量下滑的平均速 度呢?
课堂探讨
速度公式
刻度尺 (测量路程S)
停表 (测量出运动时间)
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 小车的速度越来越快。 实验原理:
器材: 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挡板。
算出小车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
车从斜面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 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 上半段路程S2的平均速度v2.
某同学想测出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提 出可以把小车从斜面的中部开始释放,进行测量。想 一想:这样测得的平均速度与上面的实验中小车在下 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说明原因。
课堂小结
(教材27页)
1.要测量某同学从滑梯顶端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需要 测量哪些物理量?用什么测量工具?
答: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下滑的路程s,下滑的时间; 该测量中用到的测量工具:卷尺和停表。
(教材27页)
2.某同学利用如图1.4-5所示的装置测量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 速度。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并记录小球在A、 B、C三个位置的时刻。小球在AB、BC、AC各段运动的平均速 度分别是多少?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架解一、测量平均速度实验(间接法):1.实验原理:tS v;2.实验器材: 刻度尺、停表、小车、斜面、挡板; 3.实验步骤:(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 1;(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 1;(3)根据测得的S 1和t 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 1;(4)将挡板移至S 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 2所用的时间t 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 2。
4.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具体测量过程和记录表格:得出的结论: 小车从斜面滑下是越滑越快;【例题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将小车从斜面上端A 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 点,用电子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小车在下落的过程中,受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km/h ;(3)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 。
(5)如果在实验中,先释放了小车,才开始计时,那么测得的平均速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v=st;(2)非平衡力;0.72;(3)小于;(4)小;时间;(5)偏大。
【解析】解:(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及对应的时间,该实验的原理是v=st;(2)由题意可知,小车是由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而且运动过程中没有维持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小车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小车不是受平衡力的作用;由图示知,小车通过的全部路程为0.5m+0.5m=1.0m,所用的时间为5秒,所以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st =1m5s=0.2m/s=0.72km/h;(3)由图示知,上半程和下半程的路程都是0.5m,但通过上半程所用的时间为3s,下半程所用时间为2s,所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并减小测量时间造成的误差,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较长,测出的时间误差较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一章《机械运动》(学生版)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一、要点梳理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s t测量器材: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1)使斜面保持____________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__________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和t1,利用公式v=st,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挡板移至斜面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3.常见机械运动的图象: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速直线运动二、重点解读一、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例题1】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相机每隔0.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1)小球在做___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3)小球在______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二、匀速直线运动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有两种,路程—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
【例题2】如图是某汽车通过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B.乙C.丙D.丁【例题3】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B.4 s~8 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0 s~8 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 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三、同步练习一、基础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分)1.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A.甲与乙B.甲与丙C.丙与丁D.乙与丙2.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ab段B.bc段C.cd段D.de段3.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A.v甲=0.6 m/s,v乙=0.4 m/sB.经过6 s两小车一定相距6.0 mC.经过6 s两小车一定相距4.8 mD.经过6 s两小车可能相距2.4 m二、实验题(每空1分,共10分)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___。
运动的快慢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路程越短,运动的时间越长 B.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C.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小 D.速度的大小不受路程和时间的影响
9、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l0m,则这个
物体在6s内的速度是( A )
A.2.5 m/s B.5m/s C.40m/s
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挡板的 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 的平均速度V1。
4.将小车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 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 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如何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
小车运动越来越快,速度逐渐增大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 s t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金属挡板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保证每次都让小车 从 同一位置 静止开始下滑。
三、实验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
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
解:已知前50 m路程s1=50 m,用时t1=6s;后50 m路程s2=50 m,用时
t2=7 s,全程s3=100 m,用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
前50m平均速度:
v1
s1 t1
50m 6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3m/s
后50m平均速度:
v2
s2 t2
50m =7.1m/s
7s
答:小明前、后50 m 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 别为8.3 m/s、7.1 m/s和7.7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速度的测量
第4节速度的测量【A层基础必会】考点一测量平均速度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小车沿斜面从A处由静止下滑,在A、B、C三处均有电子表的显示时间(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并标记在图中。
已知AB段距离为0.4 m,AC段距离为0.9 m。
(1)实验的原理是v=s。
t(2)小明发现为了方便计时,还需在斜面上放置金属片。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4)实验时,小明发现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松手后小车不动,这时他应该适当增大斜面的坡度(选填“用手推一下小车”“适当增大斜面的坡度”或“适当减小斜面的坡度”)。
(5)设小车在AB段、BC段和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AB、v BC和v AC,则v AC=0.3 m/s,v BC> (选填“>”“=”或“<”)v AC。
(6)如果在测量过程中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AC段的平均速度相对于真实值会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
(7)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B 。
(8)小明实验时,又选用了形状相同、轻重不同的小车,在同一个斜面上做了多次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的平均速度与小车的轻重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说出你的依据: 因小车从较轻→较重→更重,所通过的路程和时间都相等,由v=s可知,小车t的平均速度相同。
实验序号小车的轻重运动距离运动时间1 较轻 1.00 m 2.5 s2 较重 1.00 m 2.5 s3 更重 1.00 m 2.5 s考点二平均速度的计算2.(2024·南通期末)如图所示为测试飞机滑跑阶段动力性能的监控屏幕示意图,图中计时器(格式“时:分:秒”)表示飞机到达感光装置的时刻,飞机长度约为教室长度的2倍,结合图片信息,估算飞机的滑跑速度最接近(B)A.10 m/sB.30 m/sC.60 m/sD.90 m/s3.用皮尺和秒表测量一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时,4位计时员记录了这个人跑步通过10 m、20 m、30 m、40 m处的时间,并记录在表中,根据上面的数据,计算出在各段路程上,这个人跑步的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
+
1
2
设上、下半程的路程各为s,则对应的时间分别为:
t1=
、 t2=
1
2
由平均速度公式推出结果如下:
= =
2
1+2
=
2
+
1 2
=
212
1+2
3. 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
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
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0.2s。
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
度v1=0.35m/s。
s1=0.70m
t1=2.0s
v1=0.35m/s
②测量上半段的平均速度
将金属片移至斜面
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
属片的距离s2=0.35m.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
滑过斜面上半段s2所用的
如果障碍物质是运动的物体,超声波测量仪还可以测出物体移动的速度。
二、扩展实验:用位置传感器测速度
03
PART
课堂小结
二、扩展实验:用位置传感器测速度
测量
速度
测量平均
速度
现代测速
s
测量原理: v
t
测量的物理量:长度s、时间t
测量工具:刻度尺、秒表
用位置传感器测速
雷达测速
二、扩展实验:用位置传感器测速度
实验目的
①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②测量人的手掌移动时速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器材
位置传感器、小车、斜面、计算机等。
二、扩展实验:用位置传感器测速度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速度的测量-++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节速度的测量过基础知识点实验: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测量类必做实验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测量原理: .(2)实验思路:①测路程.a.全段路程s₁:用测量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b.上半段路程s₂:将移到斜面一半的位置,测量小车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c.下半段路程s₃:用减去,就是下半段的路程.②测时间.a.全段时间和上半段时间:用测出小车通过全段和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b.下半段时间:用减去就是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3)收集实验数据.填写下表空白处.(平均速度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4)数据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在不同路段,平均速度的大小 (填“相同”或“不同”),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5)交流反思金属片的作用是什么? ;斜面的坡度为什么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2雨后小豪看到一只蜗牛在教室外栏杆上爬行,想到物理课上刚刚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就想研究一下蜗牛爬行速度有多慢,于是在蜗牛爬行的路径旁放了一把刻度尺,记录的蜗牛在一定时间间隔爬行的位置如图所示,请你结合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识和他一起完成速度测量操作.(1)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要测出蜗牛的运动速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蜗牛从A运动到B通过的路程为 cm.(3)实验中小豪测得蜗牛从A到C的爬行时间为50s,则蜗牛在AC段爬行的平均速度为 mm/s;若在测量 AC 段平均速度时,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 (填“偏大”或“偏小”).这个过程中蜗牛做的 (填“是”或者“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过能力1 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时,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图片经处理后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50 m/sB.15 m/sC.1. 5m/sD.0.15m/s2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下列选项中,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t 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滚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工具.滚尺主要由计数器和滚轮组成,当滚轮沿着路径滚动时,通过记录的圈数可以得到路径的长度.小华想利用滚尺和手机秒表,测量自己步行的平均速度.(1)将滚尺示数清零后,推动滚尺,手机同时计时,测出某次步行距离13.8m,对应的时间为11.5s,这段时间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m/s;(2)已知该滚尺滚轮直径为D,用s表示滚尺测出的距离,则上述测量中轮子滚过的圈数n= (用字母表示);(3)长期使用后,滚轮的轮胎磨损严重将导致测量出的步行速度偏 .素养提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丙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10.某同学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
用了4s,跑完100m用了12s,该同学百米
跑的平均速度约是
(B )
A. 6m/s;
B. 8. 3m/s;
C. 7. 15m/s; D. 7.75m/s.
1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
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
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
5. 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闪频照 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 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
D点用时0._3___s,平均速度为1_.0_0___m/s,小
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______。
6.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
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
最好的是
均速度分别是
( D)
A. 6m/s、7.5m/s B.5m/s、7.5m/s
C.5m/s、6m/s D.7.5m/s、5m/s
14.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s钟内
通过5m的路程,接着静止5s,再在5s钟内
通过10m的路程,物体在这15s内的平均速
度是
(A)
A. 1m/s B. 15m/s C. 2m/s D. 1.5m/s
图1-4-2
A.图中AB段的路程sAB=50.0 cm B.如果测得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tAC=2.5 s,则AC段的平均 速度vAC=32 cm/s 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
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 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由
度可能是
(C )
A.1.5m/s B.2m/s C.1m/s D.2.5m/s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节 温度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第4节 眼睛和眼镜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章 机械运动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节 质量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节 声的利用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2021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7页 0185页 0223页 0278页 0350页 0433页 0519页 0569页 0660页 0700页 0788页 0838页 0904页 1034页 1062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3节 声的利用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5节 光的色散 第1节 透镜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第1节 质量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习题课件
10.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实验中: (1)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 cm,所用的时间 为7 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0.08 m/s。
甲
10.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实验中: (2)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 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 慢 (选填“快”或 “慢”)一些。
止的?如果说是静止的,请说明理由;如果说是运动的,请说明运动的方向。
运动的;向下。
解析:(5)因为塞子相对于气泡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所以,塞子是运动的。因气 泡是在上升过程中,所以若以上升的气泡为参照物,塞子是向下运动的。
解析: (2)由图可知,从A到F,连续两点之间时间相同,距离先变大后不变,故
从A到F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
8.(20-21·平顶山期中)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要测量 纸锥下落的速度。他用每隔相等时间拍照一次的相机(相机 说明书上的相关描述如下:“每秒拍照2次,像成在同一底片 上”),拍下如图所示的照片,请回答: (3)右侧为纸锥从E到F的过程放大图,EF段纸锥运动的路程是 20.0 cm,EF段纸 锥下落的速度是 0.4 m/s。
6.(20-21·洛阳孟津期末)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 钟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小车 在A、B、C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 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大 (选填“大”或“小”)。
解析: (4)由照片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间隔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 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测量平均速度
释放。同学听到乒乓球第一次
撞击地面的声音开始计时,听
到第二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停止
计时,并比较计时结果。
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
1.实验目的: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2.实验原理:= 。
3.实验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秒表、金属片。
说明:斜面的作用是让小车做变速运动(使小车获得速度),金属片的作用
表、木块。
(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
时间
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选填“路程”或“时间”)
便于测量时间
时造成的误差。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
大
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
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4.表格设计
路程
s1=
s2=
运动时间
t1=
t2=
平均速度
v1=
v2=
5.实验步骤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 ,把和后
面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2)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 、 ,利用公式 = 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引 入 新 课
公路上有许多速度监测设备,其中一
种测速设备采用的是区间测速的方法
(如图所示),即通过测算车辆在两个
监测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判断车辆在
该路段是否超速。这种测速设备是如
何测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的?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1章第4节 速度的测量1.4速度的测量
合作交流
实验数据分析
你的数据结果与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不相同;①斜面坡度不一样;②选取测量的路程不一样……
路 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1=0.6
t1=4
v1=
s2=0.3
t2=2.5
v2=
s3=s1–s2=
t3= t1– t2=
重点
欣赏:古代、现代测量距离、时间、速度相关仪器图片。
故事“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个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发现乌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思考:在整段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等吗?
相等。
思考:高速上的测速设备是如何测量出车辆的平均速度的呢?
某同学想测出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提出可以把小车从斜面的中部开始释放,进行测量。想一想:这样测得的平均速度与上面的实验中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说明原因。
任务一、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掌握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
知识开拓
你知道用传感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原理是什么吗?
接触式测速传感器需要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才能测量速度。非接触式测速传感器可以在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的情况下进行速度测量。它通过光学、磁性或声波等原理进行测量,无需物理接触。如光电传感器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进行测速的传感器。它通过发射激光或红外线光源,然后接收光源经过反射后返回的光信号。根据接收到的光信号的变化,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速度。
任务一、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掌握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
交流归纳
通过观察分析试验数据,归纳得到了什么结论呢?
路 程(m)
《测量平均速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车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形成脉冲信号,根据 这个信号和车轮半径就可以测算出汽车当 下的运动速度。
课堂小结
用刻度尺 测出运动
路程
用停表测 出运动时
间
测量 小车 计算 运 动 时的 平均 速度
平均速度在不 体会 同时间内或不
正确测量小车的 运动距离的方法 是从车头量到车
头。
3.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 离s2和所用时间t2 ,将数据填入表中。
5.整理器材。
路程 s1=1m s2=0.5m
实验记录表
运动时间 t1=3s t2=1.8s
平均速度 v1=0.33m/s v2=0.28m/s
分析与论证 思考讨论: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 后半段的平均速度?
2. 陈老师喜爱环绕白云湖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 四十分钟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下, 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一步的长度,下列 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A是 ( )
A. 6 km/h ,65 cm
B. 1.5 km/h,1.2 m
C. 6 km/h,20 cm
D. 15 km/h ,0.6 m
C 小于
4. 汽车以4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到 达坡顶后接着又以6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 回,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 ) A.4.8m/s B.5m/s C.4.25 m/s D.2.75 m/s
同学们再见!
同路程内大小 会不同。
知道 利用物理公式 间接测物理量 的方法。
随堂小测
1.(2020·吉林中考)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 为方便计时,应让小车下滑速度慢些 (1)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 刻度尺 。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使斜面坡度较 小 些。 (3)小车在3s内运动了0.9m,则它通过这段路程的 平均速度为0.3s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