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第2单元《写作》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第2单元《写作》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精品教案第2单元《写作》一. 教材分析《写作》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单元的主题是“情感的抒发”,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写作形式,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记叙文、议论文和散文等多种写作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文章,了解不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写作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但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写作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语言匮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手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美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难点:如何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表达准确、语言丰富。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文章,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教学材料,如优秀文章、写作指导书籍等。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章,了解写作主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优秀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写作话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学习写消息》教案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学习写消息》教案

新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作文《学习写消息》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有关消息的文章了。

我相信大家对消息有关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把知识学到手,用到手,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学习写消息”,一起浏览“学习写消息”的相关知识。

(出示第一屏:学习写消息,展示教学目标)(学生看书后,对“消息”的有关知识进行回忆、对照、讨论、交流、复述)。

明确:消息,就是新闻。

它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地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的一种文体。

(出示第二屏:消息的特点)
(二)讲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
1、知识讲座
消息的六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何、结果如何。

消息的结构: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2、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为例,分析它的主
体和导语,体会消息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体事实1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

事实2 西路军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事实3 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

作文教案我喜欢的季节

作文教案我喜欢的季节

作文教案我喜欢的季节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我喜欢的季节》。

本篇文章是一篇描写季节的作文,通过对作者喜爱的季节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通过实践运用描写季节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增进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通过课文学习,掌握描写季节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己喜欢的季节,表达出真情实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享自己喜欢的季节及其原因。

2. 课文学习(15分钟)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季节的喜爱。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如景物描绘、情感表达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篇优秀的学生作文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描写季节的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作文的结构、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季节为题材,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

5. 作文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季节描写方法景物描绘情感表达2. 作文结构开头:引入话题,表达喜爱之情中间:具体描写季节特点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以自己喜欢的季节为题材,运用所学方法写一篇作文。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学生掌握了描写季节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但在情感表达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待提高。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文修改,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景引入环节1. 内容补充:在情景引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季节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八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 学写说明文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作文 学写说明文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作文学写说明文教案新人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说明文写作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的兴趣1.2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3 教学步骤1.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说明文,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说明文的认识1.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强调说明文写作的重点和难点1.3.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学生了解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1.3.4 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第二章:说明文写作的准备工作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2 教学内容说明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法2.3 教学步骤2.3.1 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到说明文写作需要充分的准备工作2.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题、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等2.3.3 示例:展示一些成功的说明文作品,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准备的2.3.4 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充分的准备第三章: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表达事物的特征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的形象3.2 教学内容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语言的运用3.3 教学步骤3.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的重要性3.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包括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语言的运用3.3.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技巧和方法的3.3.4 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第四章: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事物的特征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4.2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修辞手法4.3 教学步骤4.3.1 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到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的重要性4.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强调准确性和表现力的结合4.3.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和表达的4.3.4 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准确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手法第五章:说明文的结构和布局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构建合理的说明文结构培养学生恰当的布局安排5.2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结构特点说明文的布局方法5.3 教学步骤5.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结构和布局的重要性5.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结构特点和布局方法,强调逻辑性和条理性5.3.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说明文作品,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构建结构和布局的5.3.4 练习:布置一道说明文写作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注意结构和布局的合理性第六章:说明文写作的修改和润色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说明文作品的自我审查能力培养学生修改和润色文章的能力6.2 教学内容说明文写作的常见问题修改和润色文章的方法6.3 教学步骤6.3.1 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到修改和润色对于提高文章质量的重要性6.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写作的常见问题,以及如何进行修改和润色6.3.3 示例:分析一些需要修改和润色的说明文片段,展示修改过程6.3.4 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篇说明文的初稿,课后相互交换并修改润色第七章:说明文的评价与反馈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说明文作品的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接受反馈并改进文章的能力7.2 教学内容说明文评价的标准接受反馈和改进文章的方法7.3 教学步骤7.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评价说明文作品的重要性7.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评价的标准,以及如何接受反馈和改进文章7.3.3 示例:评价一些说明文作品的优缺点,给出改进建议7.3.4 练习:学生分组评价彼此的说明文作品,并给出建设性反馈第八章:说明文写作的拓展与提升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提升说明文写作水平的能力8.2 教学内容说明文写作的拓展方向提升说明文写作水平的策略8.3 教学步骤8.3.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说明文写作的拓展和提升空间8.3.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写作的拓展方向和提升策略8.3.3 示例:分享一些创新性强、写作水平高的说明文作品,以供学习借鉴8.3.4 练习: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拓展方向,尝试创作一篇具有创新和探究性的说明文第九章:说明文写作的综合训练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完成说明文写作任务的能力9.2 教学内容综合训练说明文写作技巧独立完成说明文写作任务9.3 教学步骤9.3.1 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到综合训练说明文写作技巧的重要性9.3.2 讲解:详细讲解如何综合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以及如何独立完成写作任务9.3.3 示例:分析一些综合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优秀作品,供学生学习参考9.3.4 练习:学生自主完成一篇综合运用说明文写作技巧的作文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的持续兴趣和热情10.2 教学内容对说明文写作的持续兴趣和热情的培养10.3 教学步骤10.3.3 示例:学生分享自己在说明文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今后的写作计划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环节需要重点关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教版⼋年级语⽂作⽂教案 教学设计为沟通⼋年级语⽂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起到了桥梁作⽤。

下⾯是⼩编为⼤家精⼼整理的⼈教版⼋年级语⽂作⽂的教案,仅供参考。

⼈教版⼋年级语⽂作⽂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版初⼆年级上学期第⼆单元 ⼆、教学准备 1、学⽣通过学习第⼆单元课⽂,进⼀步了解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式,能揣摩记叙⽂的语⾔特点,从⽽⾃由、⽣动、科学地写作 2、教师预先下发相关优秀学⽣习作,供学⽣阅读品味,酝酿写作氛围 3、课堂写作,现时完成作⽂ 三、教学⽬标 1、学会运⽤描写、叙述等⼿段刻画⼈物形象; 2、认真观察⽣活,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 教学步骤 1、导⼊语(略) 2、学⽣课堂作⽂展⽰学⽣评价作⽂ 3、教师点评,指点写作要领 4、教师与学⽣同时下⽔写作 5、教师学⽣交流,相互点评 6、学⽣再次修订,教师⼩结 7、作业布置:⾃评,修改⾃⼰的习作 (⼆) 教师活动 1、展⽰习作,觇标 2、简要点评,指导要领 3、教师写下⽔⽂ 4、教师总结 (三) 学⽣活动 1、学⽣评价习作 2、学⽣按要求写⽚断作⽂,相互交流 3、再次修改⽚断⽂字 4、⾃评、修改全⽂ (四) 作业布置:学⽣修改⾃⼰的习作 (五)附:板书设计: 写⼈记叙⽂ ⾔之有物细节 发诸真情独特 ⼈教版⼋年级语⽂作⽂教学反思 作⽂讲评课的教学反思 欧阳毅 按照初中语⽂⼤纲要求,⽴⾜于当前中学⽣作⽂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个⼈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设计了这堂作⽂讲评课 (⼀)⼤纲要求 义务教育语⽂新课标指出:写作是为了⾃我表达和与⼈交流,“能具体明确、⽂从字顺地表述⾃⼰的意思”,重在学⽣⾃主表达,发展个性;“能根据⽇常⽣活需要,运⽤常见的表达⽅式写作” (⼆)⽬前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作⽂教学普遍存在两个⽅⾯问题:⼀⽅⾯,“教师命题学⽣写,学⽣作⽂教师改”,教师⽤⼀种固定不变的标准⾯对⼀个个鲜活的个体,不考虑学⽣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不体察学⽣丰富多彩的内⼼情感,按照预设的教学⽬标进⾏作⽂教学,这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学⽣⼀直处于被动状态:教师主动指导,学⽣被动接受;学⽣被动写作,教师主动评改;教师主动讲评,学⽣被动认同这样的作⽂教学往往导致学⽣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把作⽂视为畏途,“为⽂造情”,写假话、空话和⼤话,以⾄学⽣丧失了⾃觉性、⾃主性和创造性 另⼀⽅⾯,作⽂教学改⾰的实践中很难真正实现学⽣主体性:要么将作⽂教学仅仅看作是学⽣主体与学⽣之外的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突出学⽣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 (三)设计该课的理论依据 作为⼀种精神活动,作⽂是学⽣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主表达;但作⽂教学活动⼜涉及教师的“教”,因此,作为培养和促进学⽣写作⽔平的作⽂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教师是以学⽣为主体的作⽂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引导⼒量,学⽣主体性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和发展主体性作⽂教学是师⽣主体共同进⾏的促进学⽣主体发展,培养学⽣写作能⼒的教育活动过程虽然是作⽂讲评课,也始终突出这种“交互性原则”教师不是作为旁观者,⽽是积极引导、参与和指导 (四)课堂教学特⾊与不⾜ 该作⽂讲评课围绕“三维”⽬标进⾏教学,讲有重、难点,练有针对性,突出实效性下⾯结合教学过程具体谈谈 ⾸先,问题的引出不是教师主动⽣成提出的,⽽是学⽣阅读⽂字材料思考得出,这就是新课标对作⽂教学的基本要求⽆论是写作的题⽬的拟定还是讲评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均来⾃学⽣的讨论与思考并且,开头的设计教学直接引⽤学⽣的习作,我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引起学⽣注意的,这样改变了由名家的⽂章导⼊的做法,教学效果更真切、更直接也更容易让学⽣接受,容易引起学⽣思考兴趣 其次,让学⽣回顾所学的⼈物描写的篇章,谈写细节的精彩之处这样处理,既复习巩固了课⽂内容,⼜渗透了写作的相关知识⽼师不要过多讲解写作理论或者技巧之类但是,教师应该结合修改⽂,让学⽣明确精要之处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觇标我的体会是教学⽬标越是具体就越好,越是细化就越有针对性 在训练时我设计了分两步⾛的教学思路,使得学⽣的练有针对、有重点、有梯度第⼀步,让学⽣⾃选⾓度和适当地⽅进⾏修改,然后交流,学⽣互动点评,教师⼩结很多学⽣初次写的⽚段⽂不合要求,体现不出精彩与⽣动,不能把对⽣活的独特感悟表达出来第⼆步,教师亲⾃下⽔,和学⽣交流互动我适时把⾃⼰修改的两处⽂字展⽰给他们,让他们来评点教师的⽂字⽽不是仰视教师的“教”,觉得⾼不可攀新课标也是如此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于学⽣的实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单⽅⾯的知识传授为能⼒的全⾯提⾼;变教师“⼀⾔堂”为“茶馆式”的教学 不⾜之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的知识结构、⾝⼼特点等的考虑⽋⾜,如对⽚段的修改,教师如能从学⽣的年龄特点、⽣活历验来指导写作可能效果会更好另外,对个别学⽣下⽔⽂没有及时点评或者肯定(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课教案(非常实用)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课教案(非常实用)

第五单元作文课:学会说点儿道理一、学习目标:1、学会说点儿道理,写“一事一议”的记叙文。

2、练习写简单结尾点明中心的记叙文二、范例讲析怎么在记叙文中议论?方法一:先叙后议先叙后议(总结式)。

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

一叙一议1、示例:这个枕头刚做好的时候,我总觉得它不好,还觉得有点硬,所以就置之不用了.有一次吃晚饭时,我问妈妈:“这个枕头里装的是什么?”妈妈说是柏树的籽儿。

我又问:“怎么才装那么一点?”妈妈有点不高兴地说:“那么一点儿?让你爸爸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

那么一点儿?都是为了你,为了让你头脑清醒些,去去火。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

这小小的枕头,系着爸爸对我的爱,系着深深的父子情。

议论句:最后一句。

形式:先叙后议。

作用:点明了枕头中所蕴涵的亲情。

2、为下面这篇文章补写议论性结尾。

(100字以内)一件难忘的小事夏季将近来临,这天阳光明媚,暖暖的照在人身上。

记得那天我和妹妹没事在院子里玩,妈妈来到我们的面前说:“你们没事把院里的石头捡捡。

”我和妹妹都不想去干活,妈妈说:“捡一个小时给10元钱。

”10元钱对于我们来说可不是小数目,我们高兴地答应了。

我们开始装模作样的捡,心里想着反正一个小时到了,钱就会到手,管它捡不捡得完呢。

时间很快就过去半个小时了,我们没捡多少。

就在这时看到了妈妈满头大汗。

正在奋力的将石头装在担子里,然后一担一担的挑到院子外。

妈妈迎着太阳,迈着大步,汗珠顺着脸直往下淌,脸上还带着笑容。

在妈妈那里,似乎劳动就是一种快乐。

看到这,我惭愧极了,想想自己的行为,真是对不起日夜操劳的父母。

每天有事没事跟他们唱反调,叫我们做点事就牢骚满腹,在学校读书,还以为自己是天下最苦的人。

这件事过去了好几年,我都清楚地记得。

补写:因为是它,让我体会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更深含义。

父母之恩是山涧的一泓清泉,让你永远清凉。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人教版)

如何写好状物的文章(人教版八年级必修备课资料)一. 教学内容:如何写好状物的文章二、命题趋势(一)“状物”的含义这里所说的“状”是陈述,描摹的意思,“状物”就是描绘事物。

状物的记叙文,就是写动物,写植物,写实物,把它们的形状、状态、颜色、特征描绘出来。

当然,这种记叙文不是为状物而状物,而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就是通过描述某物,来表明作者的某种思想、某种感情。

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把比较抽象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具体、形象的事物当中,文中既有对所寄托事物的具体描述,又有对所寓之理和情的充分阐发。

(二)状物的记叙文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1、描述植物植物包括花、草、藤、树,也包括蔬菜、瓜果、粮食、作物等等。

例如《爱莲说》、《石榴》、《白杨礼赞》。

2、描述动物动物包括鱼、虫、鸟、兽。

它们有的在水中游,有的在空中飞,有的在山中跑……这些形形色色、无奇不有的动物都是我们描述的对象。

例如《海燕》、《白鹅》、《鹤群》。

3、描述物品物品多指日常生活中的小东西,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食品等等。

4、描述建筑设施建筑设施是指建筑而成的东西,如桥、塔、喷水池、纪念碑、房屋等。

例如:《陋室铭》(三)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将物的特征人格化,体现质的特征;借物抒情——由物的特征引发情思,侧重情感的抒发。

三、探究写作方法:阅读例文,并回答问题。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和层次描写的?问: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的?问:这段文字中,作者除了运用了直接描写之外,还运用了什么方法使紫藤萝更加形象生动?问:语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从以上例文,可总结出写作方法如下:了解事物的特征;静动结合;注重顺序;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融情于物,真切感人(结尾托物言志,抒发感情)四、写作方法指导1、了解事物的特征。

初中作文课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

初中作文课教案 初中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

初中作文课教案初中作文教学教案精选11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这11篇初中作文教学教案是来自于作者的初中作文课教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初中作文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通过片段训练,使学生能进行细致的描写。

二、教学重点:片段练习三、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进行细致描写的技巧。

四、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较可怕的是写作文,往往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词语。

其实,你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前人留给我们太多的宝藏,“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金钗,只要我们能多读好书,再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又何愁写不好作文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怎么进行细致的描写”?(二)讲授新课1、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个纸飞机,用力射出去,然后飞机掉教师演示到了地上。

要求:(1)同学们要仔细观察,然后用一段话进行描写。

(2)同学们之间交流、分享。

2、摘录例句:a、老师把纸飞机用力的射了出去,飞机在空中飞了一圈,掉到了地上。

b、老师右手拿一个纸飞机,高高向斜后方举起,身体向右倾斜45度角,右脚后退一小步,头微微抬起,向斜上方看,用力的将飞机射了出去。

飞机在空中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女子,画了一道优美的弧线,轻轻地站在了地上。

3、分析:这两段话,你认为哪段写的好?为什么?4、教师引导分析:得出“描写三原则”。

师总结:描写是什么呢?我认为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场景,告诉没有看到的人。

如果你要告诉别人什么,首先一定要告诉别人。

师总结:描写时,除了告诉别人“有什么”“怎么样”外,还要告诉别人“像什么”(板书:像什么)运用一定的修辞,这样才能使你的作文生动形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写传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写传记》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写传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想要了解某个特别人物的故事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传记文学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传记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平衡,以及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传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传记写作的对象、如何收集素材等。
-突破方法:通过分析课本例文,引导学生学会在真实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如合理安排结构、运用修辞手法等。
-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细节描写等多方面展现人物形象,避免平面化、单一化。
-突破方法:指导学生观察身边人物,学会捕捉典型特征,运用多种手法进行描绘。
-写作技巧的灵活运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表达需求,灵活运用所学技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写传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单元《学写传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了解传记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掌握传记写作的基本方法。
2.结合课本中的例文,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细节描写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人物的个性、经历和成就。
具体内容包括:
-传记的定义及特点
-传记的分类及写作要求
-传记写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课本例文分析:《我的老师》
-学生实践:以自己的老师或亲友为对象,撰写一篇简短的传记

人教版初二下册作文教案全套

人教版初二下册作文教案全套

八年级下单元作文教案一、(人教版八下)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作文指导与范文评析《献给母亲的歌》课堂实录教师导语:同学们好!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胡适的《我的母亲》,你们又在课外读本《随鸟走天涯》上学了好多有关母亲的文章,从中了解了朱德的母亲,老舍的母亲和邹韬奋的母亲,从中我们感悟到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与母亲息息相关,受到了母亲良好的教育和影响,都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可贵的品质。

因此,这节课我们结合第一单元综合性实践课,上一节活动课,主题是“献给母亲的歌”目的就是锻炼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母爱的深深反思。

和以前一样,我们还是分成四组,每个小组一个活动主题,分别由四个小组长带领同学们活动。

活动主题是:诠释母爱。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下面请大家欣赏一组动物中的母爱:(展示八幅图画)1、这一幅图画是鸟妈妈正在哺育小鸟。

2、这一幅图画是鸟妈妈张开双翼保护自己的小鸟宝宝。

3、这一幅图画是两只大鸟正在教小鸟飞翔4、这是小猴子躲在猴妈妈温暖的怀抱里面5、小马正在跟马妈妈亲热6、袋鼠妈妈正在温柔地看着她的孩子们7、母斑马正跟小斑马散步动物中的母爱尚且如此,人类中的母爱呢?下面请我们组的同学来诠释一下母爱。

(屏幕上出现)母亲的诠释(组内同学每人说一句)M(many)妈妈给了我很多很多O(old )妈妈为我操心,白发已爬上了您的头T(tears)您为我流过不少泪H(heart)您有一颗慈祥温暖的心E(eyes)您注视我的目光总是充满着爱R(right)您总是教导我们去做正确的事情.几个感人的故事。

《血色母爱》的报道中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下岗了,但是她不忍心看着她的女儿整天闷闷不乐,便决定带她的女儿去滑雪,还买了两件银色面包服,让她女儿高兴。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教案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重点讲解了过渡句、关联词的运用等知识点,并通过案例分析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实际操作时仍然存在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方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让他们在写作中不断尝试和应用这些方法。
在新课的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不过,我也注意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有些学生似乎没有完全投入到讨论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在下一次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语言要连贯》这一章节,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部分,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表述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语言连贯的概念还不够熟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尝试用更生动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通过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连贯实例,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3.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语言文字的连贯表达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连贯的语言表达个人情感和观点,提升写作的艺术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过渡句的使用、关联词的正确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语言连贯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方法使文章语言连贯。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案

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写作《学写传记》教案
4.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传记,使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的历史人物,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传承意识。
5.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传记创作与分享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合作的能力,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传记的定义与特点:理解传记的真实性、客观性、典型性等特点,并能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对于传记结构的难点,可以通过分析《张学良传》的结构,讲解如何围绕主题选取材料,以及如何通过悬念、转折等手法增加文章的吸引力。
-在传记语言的运用上,可以对比《鲁迅自传》和《鲁迅传》的语言风格,讨论如何在传记中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来增强表达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学写传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被别人误解或想了解一个新朋友更多情况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传记写作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记写作技巧。从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来看,有几点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环节,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而,在问题设计上,我意识到可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更有代入感,从而提高课堂参与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平衡,以及如何进行人物描绘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传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选择传主、如何安排传记结构等。

八年级语文下册 记叙文写作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记叙文写作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记叙文写作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学会运用记叙文的写作技巧;(3)能够独立完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优秀记叙文,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2)通过课堂练习和修改过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的态度;(3)培养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1)解释记叙文的定义;(2)分析记叙文的特点:真实性、生动性、有序性。

2. 记叙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1)介绍记叙文的结构:引子、主体、结尾;(2)讲解记叙文的组织方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记叙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3)运用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记叙文的写作技巧;(2)如何把握记叙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3)如何使记叙文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对散文的理解;(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记叙文写作。

2. 课堂讲解:(1)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讲解记叙文的结构和组织方式;(3)举例分析优秀记叙文的特点和技巧。

3. 课堂练习:(1)布置写作任务:以“一次难忘的旅行”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2)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修改自己的作品。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素材;(3)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修改课堂练习的作品,完善细节;3. 选择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分析其写作技巧;4. 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日常生活。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作文教案2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作文教案2
媒体的选择与
运用
运用ppt演示文稿
课前
准备
从课文找寻典型材料,并制作ppt演示文稿课件。




知识与能力:1、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2、学习动作描写的方法。(重点)
3、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描写的技巧,并运用到习作中去。(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并善于在细微的动作中捕捉写作灵感。
1、诗中描写慈母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
2、歌颂了深挚的母爱。
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4、密密缝。
▲引名人诗句导入新课,让学生明确训练重点,提高认识。
二、名段欣赏。选取课文中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
“我们现在就去爬吧!”有个孩子叫道。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走)而去。
我终于爬(登)上去了,蹲(站)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走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2、“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张之路《羚羊木雕》
(五)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1、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周国平《白兔和月亮》
2、他在水上像一个车轮似的不停地旋转着,同时把自己的脖子高高地向他们伸着,发出一种响亮的、奇异的叫声——安徒生《丑小鸭》
朱自清《背影》
(二)选择准确的动词(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1、能体现人物特点;2、符合生活实际)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根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写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写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写作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写作。本章节以“写景状物”为主题,内容包括:《春》、《三峡》、《敬畏自然》三篇课文的阅读感悟与写作实践。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写景技巧,学习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自然风光,培养观察力和表达力。同时,结合课内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提升写作水平,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写景状物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如何观察自然、运用修辞手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关于写景状物的写作课后,我深感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观察自然、描绘景物的兴趣还是挺高的,他们在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相当积极。这让我觉得,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能够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写景状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有时会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修辞手法训练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运用这些技巧,提升文章的表现力。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教案
一、写作技巧探究:
八年级第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叙事散文、传记和随笔,都是写人的文章。

那么,写人的文章有哪些要求呢?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

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

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

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

第三、比较观察。

有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的目的是求异。

二、写作训练
成长的路上,我们品味过人生的百味:妈妈的一碗热汤;同学递来的一方手帕;花儿的芬芳;浩瀚书海的书香;“千里共婵娟”的情怀……带给我们许多感动。

请以“味道”为题作文。

字数不少于600,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
一是从提示语入手,选择与众不同的“味道”。

二是从情感入手,写出感人至深的“味道”。

有人说生活是一杯蜂蜜,饱含着香甜;有人说生活像一杯牛奶,充满温馨;有人说生活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幽香弥漫;有人说生活像一杯咖啡,苦涩中略带甘甜。

你感受最深的是哪种味道呢?你准备选取哪几件事来写出自己对这种味道的感受呢?你能写出一个漂亮的开头或结尾吗?你能不能在文章中刻画一个美丽的细节呢?
注意了这几个问题,你的文章也许就步入了优秀的行列。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
-解决方法:教师应提供思维导图或写作框架,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创作。
-个性化表达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难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找到并强化自己的个性化表达。
-解决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同伴评价,让学生相互启发,教师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
-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往往对文章的美感把握不足,难以从审美角度评价和提升自己的作品。
总之,今天的课堂让我看到了学生的进步,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结合课本内容,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风采。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依据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要求,进行深入的写作训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研读单元内各篇课文,提炼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背影》中的细腻情感描写;
-《安塞腰鼓》中对民俗风情的生动刻画;
-《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说明方法和逻辑结构。
-解决方法:教师需提供优秀的文章范例,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情感等方面进行审美品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的成长故事”写作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难忘的事情?”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写作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将成长故事生动地表达出来。
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互评互改中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作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作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作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作文1:拟写有特色的作文标题1、用修辞方法拟题:例:《人生如瓶》《人是一本书》《爱如潮水》《幸福就像花一样》《父亲那座山》——比喻《星星点灯》《诚信出走》《地球在呻吟》《河水的哭泣》《让爱导航》——拟人《我是谁?》《成才全靠父母吗?》《你是成功人士吗?》《我需要表扬吗?》——反问《驿路梨花》《苦咖啡》《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双关——好处:生动传神、富有文学色彩2、用俗语拟题:例:《志当存高远》《知识能改变命运》《天才是勤奋造就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道酬勤》《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响鼓还须重锤敲》《笑一笑,十年少》——好处:有震撼力,号召性;生动活泼,饶有风趣3、用数学(教学案例,试卷,,教案)公式拟题:例:《花+刺=生活》《99+1=0》《成绩=/=素质》《7+1>8》——好处:新颖别致,富有寓意,给人产生一股强劲的吸引力4、借用标点,妙增形式美例:《那人,那山,那路》《成功的伴侣——诚信》《生活——网?网!》《爱心•童心•我所欲》《星光•希望》《感受四季•感悟芳香》《可爱又“可恨”的妈妈》《我不是“龙”,请别逼我成“龙”》——好处:增加标题意蕴,使标题耐人寻味5、套用流行歌词拟题:例:《男儿当自强》《走近新时代》《谁不说俺家乡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的未来不是梦》《祝你平安》《都是答案惹的祸》《诚信:我的眼里只有你》《从零开始:想说爱你不容易》——好处:容易吸引人,清新优美,充满诗情画意6、反弹琵琶——反向思维拟题例:《感谢你的敌人》《渴望停电》《流行的东西真害人》《真想做个后进生》《往事并不如烟》《以胖为荣》——好处:与众不同,立意新颖人教版八年级作文教案2:选用“异样”结构形式流行写法:1、题记式2、体3、书信式4、小标题式5、段落排比式另类写法:1、文学剧本2、医生病历3、采访札记4、求证式5、实验报告——特别提醒:根据自己的写作水平,大胆选用人教版八年级作文教案3:让你的作文内容更引人1、通过联想、引申拓展话题内涵:例:“家”——学生宿舍;我的班级;社会;国家“老师”——书籍(《》《十万个为什么》);电脑(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聪明的乌鸦(教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丰收”——一次失败的打击,我们收获教训;警察的艰辛,人民收获平安,社会收获和谐奥运健儿夺金,国人收获民族自豪感;“神六”的成功,国人收获自信心“财富”——知识是财富;朋友是财富;健康是财富;亲情是财富;关系是财富“阳光”——父母的爱、理解;社会关怀与帮助;人间的真与善2、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怀:例:《现代科技带来的喜怒哀乐》《一个少年的心声》《快乐存折》《我想飞翔》《假如我不是差生》《孤独的味道》《我渴望成功》3、写出做人的道理,升华主题:例:《责任》《习惯》¬《理解万岁》《尊重,永远的情感》《学会赏识、赞美他人》《懂得珍惜》《合作的意义》《回报》《做人要宽容》4、凸现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情:例:①《关注20xx——致撒马兰奇爷爷的一封信》(20xx年考题,表达申办“20xx年北京奥运会”的心情)②《“打工”现象谈》 (分析打工热背后的利与弊)③《与sars一起走过——一位护士长的日记》(记录20xx年人们抗击非典的日日夜夜)④《在迎接香港回归的日子里》(记录1997年香港回归的喜悦之情)⑤《哭泣,也是一种享受》泪在伊拉克的空中弥漫 (美军入侵伊拉克——我看清了真善美与假丑恶)泪在雅典的天空飞扬 (中国奥运健儿增荣誉——我看到了体育健儿的骄傲)泪在印尼的海水中飘荡 (印尼海啸——我看到生命不堪一击)——题记⑥《我家住在荞麦地》《卢沟桥边的沉思》《我是龙川河的女儿》(富有地域特征)⑦《彝人古镇——梦想的家园》《新观念•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人教版八年级作文教案4:小结拟写有特色的作文标题:1、用修辞方法拟题2、用名言俗语拟题3、用数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公式拟题4、借用标点,妙增形式美5、套用流行歌词拟题6、反弹琵琶——反向思维拟题选用“异样”结构形式:流行写法:1、题记式2、日记体3、书信式4、小标题式5、段落排比式另类写法:1、文学剧本2、医生病历3、采访札记4、求证式5、实验报告。

人教版八年级作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作文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作文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八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结构。

2. 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

3.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作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结构。

2. 学会使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和句型来丰富作文内容。

3.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

2. 作文范文和写作技巧的教学资料。

3. 学生作文练习册。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介绍作文的重要性和作文的基本要素,如主题、结构、段落等。

通过提问学生对作文的认识和理解。

Step 2: 讲解作文结构(10分钟)解释作文的结构,包括引子、主体和结尾。

给出几个例子并让学生分析每个部分的作用和特点。

Step 3: 分析范文(15分钟)选取一篇优秀的八年级作文范文,与学生一起分析其结构、语言运用和观点表达。

引导学生发现范文的亮点和写作技巧。

Step 4: 练习写作技巧(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句型,如使用比喻、对比、排比等手法来丰富作文内容。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练习,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写作技巧。

Step 5: 互评与修改(15分钟)学生交换作文,互相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教师也可以给予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作文。

Step 6: 作文展示(10分钟)邀请几名学生展示他们的作文,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优点。

Step 7: 总结和反思(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所取得的进展。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提出自己的感悟和改进方向。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作文,培养他们的写作素材和灵感。

2. 组织作文比赛或写作分享会,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写作练习,如写日记、写读后感等。

教学评估: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初二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
二、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学习第二单元课文,进一步了解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能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从而自由、生动、科学地写作
2、教师预先下发相关优秀学生习作,供学生阅读品味,酝酿写作氛围
3、课堂写作,现时完成作文
三、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描写、叙述等手段刻画人物形象;
2、认真观察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教学步骤
1、导入语略
2、学生课堂作文展示学生评价作文
3、教师点评,指点写作要领
4、教师与学生同时下水写作
5、教师学生交流,相互点评
6、学生再次修订,教师小结
7、作业布置:自评,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教师活动
1、展示习作,觇标
2、简要点评,指导要领
3、教师写下水文
4、教师总结
三学生活动
1、学生评价习作
2、学生按要求写片断作文,相互交流
3、再次修改片断文字
4、自评、修改全文
四作业布置: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五附:板书设计:
写人记叙文
言之有物细节
发诸真情独特
作文讲评课的教学反思
欧阳毅
按照初中语文大纲要求,立足于当前中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个人教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设计了这堂作文讲评课
一大纲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重在学生自主表达,发展个性;“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二目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命题学生写,学生作文教师改”,教师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标准面对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不考虑学生千差万别的实际情况,不体察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情感,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作文教学,这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教师主动指导,学生被动接受;学生被动写作,教师主动评改;教师主动讲评,学生被动认同这样的作文教学往往导致学生作文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把作文视为畏途,“为文造情”,写假话、空话和大话,以至学生丧失了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很难真正实现学生主体性:要么将作文教学仅仅看作是学生主体与学生之外的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
三设计该课的理论依据
作为一种精神活动,作文是学生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主表达;但作文教学活
动又涉及教师的“教”,因此,作为培养和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作文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
学生教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引导力量,学生主体性需要在教师
的引导下逐步培养和发展主体性作文教学是师生主体共同进行的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培养
学生写作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虽然是作文讲评课,也始终突出这种“交互性原则”教师不
是作为旁观者,而是积极引导、参与和指导
四课堂教学特色与不足
该作文讲评课围绕“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讲有重、难点,练有针对性,突出实效性
下面结合教学过程具体谈谈
首先,问题的引出不是教师主动生成提出的,而是学生阅读文字材料思考得出,这就
是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无论是写作的题目的拟定还是讲评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均来自学生的讨论与思考并且,开头的设计教学直接引用学生的习作,我是通过有感情的
朗读来引起学生注意的,这样改变了由名家的文章导入的做法,教学效果更真切、更直接
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容易引起学生思考兴趣
其次,让学生回顾所学的人物描写的篇章,谈写细节的精彩之处这样处理,既复习巩
固了课文内容,又渗透了写作的相关知识老师不要过多讲解写作理论或者技巧之类但是,
教师应该结合修改文,让学生明确精要之处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觇标我的体会是教学目标
越是具体就越好,越是细化就越有针对性
在训练时我设计了分两步走的教学思路,使得学生的练有针对、有重点、有梯度第一步,让学生自选角度和适当地方进行修改,然后交流,学生互动点评,教师小结很多学生
初次写的片段文不合要求,体现不出精彩与生动,不能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表达出来第二步,教师亲自下水,和学生交流互动我适时把自己修改的两处文字展示给他们,让他们来
评点教师的文字而不是仰视教师的“教”,觉得高不可攀新课标也是如此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变单方面的知识传授为能力的全面提高;变
教师“一言堂”为“茶馆式”的教学
不足之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等的考虑欠足,如对片段的
修改,教师如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历验来指导写作可能效果会更好另外,对个别学
生下水文没有及时点评或者肯定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