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额济纳旗呼伦西白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地质特征
隐爆角砾岩与角砾岩型金矿(构造与成矿作业)

角砾岩筒与角砾岩型金矿摘要:角砾岩筒是一种重要的构造类型,许多矿床中均发现有隐爆角砾岩筒,并且存在隐爆角砾岩中的是富矿石。
本文通过介绍隐爆角砾岩的一般特征、形成机制、隐爆角砾岩筒的类型,并简要分析该构造类型的找矿标志。
关键字:角砾岩筒特征形成机制类型找矿标志角砾岩是一种孔隙度极大的岩石,是热液矿床良好的通道和容矿构造。
隐爆角砾岩是角砾岩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成岩作用常常伴随热液成矿作用,构成金属矿床中重要类型。
隐爆角砾岩研究历史悠久,美国地质学者洛克(1926)提出矿化崩落假说;Y.X.艾孟斯、B.C.别尔巴克等提出爆发假说;前苏联地质学者伊万京(1965)提出了爆发-热液假说。
后来,A.E.莱特和D.R.鲍斯(1968)的研究成果是最具指导意义的,其基本结论主要有三点:(1)许多爆发角砾岩筒是深处形成的,有的从来就没有到达过地表;(2)引起角砾岩化的气体本质上是岩浆成因的,他们主要是由H2O、CO2和其他少量挥发分组成;(3)爆发活动是由于气体压力的增加引起的,角砾岩化作用通常是许多次连续的爆发造成的结果。
国内的研究者如刘家远等对我国的隐爆角砾岩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一、隐爆角砾岩筒的一般特征隐爆角砾岩主要是以岩筒的形式产出的,另外少量呈脉状产出。
其产出多受构造控制,筒状体多产在两条或多条断裂构造的交叉部位,而脉状体多受控于一条断裂。
岩筒平面形态以近圆形或椭圆形为主。
剖面上以圆筒状、漏斗状、扁漏斗状居多,但都随着深度的增加而趋于尖灭。
岩筒直径多在几十米至数百米之间。
且有成群分布的特点。
国内部分隐爆角砾岩筒的特征如表1。
趋势。
角砾岩成分与围岩关系密切,当围岩是沉积岩时,含有较多的沉积岩角砾;当围岩是火成岩时,则含较多的火成岩角砾。
角砾岩中常常可看到多次破碎的特征,即早期形成并被蚀变胶结的角砾岩,又被重新破碎和胶结。
在隐爆角砾岩筒的上部,往往可见到来自下部或深部的角砾。
二、角砾岩型金矿床与角砾岩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产地甚多,分布广泛。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金矿床之一。
该金矿床地质特征独特,找矿标志明显,其开发潜力巨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勘探工作提供参考。
一、地质特征1.地质构造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处阿拉善盆地西部,为典型的内陆盆地-断裂-岩浆活动矿床。
区内构造地貌特征鲜明,主要构造有罗布泊断裂带和额济纳花海—罗布泊地区的南北向走向大断裂带。
这些断裂构造在区内发育有较为复杂的构造活动,为金矿的形成及成矿条件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2.地质岩性该矿床主要富集在地层接触带,矿石呈脉状产出。
矿脉产于中生代花岗质岩浆岩和构造岩组成的岩浆热液脉。
金矿床以石英脉和石英角闪岩矿化为主,伴生有斑岩矿、辉钼矿、碳酸盐化物矿和硫化物矿。
矿体多以细颗粒与粒状为主,呈网状、块状和簇状分布。
3.地质构造变形矿区地层结构复杂,存在明显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地层产状弯曲,断裂变形严重。
由于区内地质构造变形较为明显,金矿床产出在断裂带、褶皱和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了特殊的地质环境,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4.成矿作用古硐井金矿为典型的花岗质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主要成矿作用是岩浆热液和断裂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区内大规模的花岗岩中释放的金属元素和深沉积层中复合流体的混合作用,通过断裂构造和岩浆热液的作用,形成了金矿床。
二、找矿标志1.构造找矿标志断裂和褶皱构造是金矿床形成的最主要构造因素。
在矿区周边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具有多期构造活动的特点。
在地质调查和勘探中,需要重点关注构造的发育程度、构造带特征、构造作用类型等,以确定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及产状特征。
2.地质岩性找矿标志岩性是决定金矿床成矿作用和矿体类型的重要标志。
在地质勘探中,需要通过岩性的分析和鉴定,找出区内石英脉和石英角闪岩矿化较为发育的地段,以确定矿床产出的位置和规模。
额济纳旗呼伦西白外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岩 体 岩 性 为 灰 黑 色 中细 粒 辉 长 岩 、 辉绿 岩 , 结 构 为辉 绿 结 带 。 其 中 I、 Ⅲ、 Ⅳ号 铜 矿 脉产 于 岩体 内 , Ⅱ、 V号铜 矿化 无 定 向排 列 , 孔 隙 间分 布有 自形— —半 自形 的角 闪石 , 斜 长
石 聚片 双 晶发 育 , 局 部 可见环 带 状结 构 , 角 闪石 部 分 已次 闪 石化 , 副 矿 物有 榍 石 和少 量 金 属矿 物 , 在微量元素中, 铁 族
粉 砂岩 中发育 有大 量石 英脉 、 碳 酸盐 细脉 , 并伴 随 有孔 雀石 呈小 的透镜 体 断 续 出露 , 走 向N W、 N E向 , 个 别石 英 脉 见 星 化、 铁锰 质化 现象 。
点状 孔雀石 化 、 褐 铁矿 化 。 1 . 3构造
乌兰苏海组分布于测区低洼部位 , 构成平坦 的戈壁滩 地基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为棕红 、 紫红色砾岩、 泥砂岩 、 泥质粉砂岩 、 板
矿脉 产 于 角 闪辉 长 岩 体 中 , 岩体 呈 脉 状 、 枝 权状 、 岩 株
投稿电话 : 0 4 7 l 一 3 2 6 1 5 6 5/ 3 3 1 6 1 1 7 l 3 9 4 7 l 1 9 4 9 1 投稿 邮箱 : 2 2 7 3 3 6 7 1 9 5 @q q
硫化 物 型 、 泥 岩细碎 屑岩 型等 。
关键词 : 呼伦 西 白外 围铜 多金 属矿 ; 矿床 成 因 : 热液 脉型 ; 斑岩 型 ; 铜镍 硫化 物 型 ; 泥岩 细碎 屑岩 型 1 . 矿 区地质特 征
1 . 1 地层
区提供 了矿 液 的通道 以及 有利 的储 矿空 间 , 因此 , 矿床 的成 因也 具 复杂化 , 不 同矿体 的成 因类 型有 热液 脉 型 、 斑岩 型 、 铜镍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是内蒙古自治区一处重要的金矿矿床,其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对于金矿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两个方面对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进行详细的描述。
地质特征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处额济纳旗南部,属于阿拉善盆地,地质构造以北西向的断裂为主。
地层构造上,主要为上古生界地层和第三系地层。
古硐井金矿区岩性主要包括片麻岩、变质岩、花岗岩等。
在构造上,主要为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
在古硐井金矿区的地球化学特征上,矿区内主要矿物包括黄铁矿、闪锌矿、磁铁矿、方解石等。
以及,大量富含金、银、铜、铁等金属元素的矿体,且富集程度较高。
古硐井金矿脉石规模庞大,形成了数百米宽的矿脉,且矿体多分布于断裂带附近。
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为断裂带控矿、矿体富集、矿脉规模大。
这些地质特征为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找矿标志在古硐井金矿区,可以根据地表的一些标志物来判断可能存在金矿的地质构造和矿体富集的位置。
一般来说,找矿标志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表矿化和水文地质等方面。
地质构造上,可以通过对地形的观察,发现断裂、褶皱等构造迹象,从而判断可能存在金矿的位置。
对地质地貌的分析也可以发现一些构造迹象,如破碎带、褶皱带等。
这些构造迹象往往是金矿存在的重要标志。
地表矿化上,可以通过对矿产地表的野外观察,发现与同位素测年、化石记录和地球化学特征相符的矿产迹象。
在古硐井金矿区附近可以看到大量的石英脉和赤铁矿化带,这些都是金矿存在的重要标志。
水文地质上,可以通过对地下水的勘察和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来判断可能存在金矿的地质构造和矿体富集的位置。
在古硐井金矿区,地下水中常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往往是金矿存在的重要标志。
总结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为断裂带控矿、矿体富集、矿脉规模大。
找矿标志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表矿化和水文地质等方面。
这些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为金矿的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有利于提高金矿勘查的效率和质量。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一、地质特征:
1. 地理位置:古硐井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距离首府呼和浩特市约400公里,地处长城腹地。
2. 矿体类型:矿体主要呈似层状展布,具有高纵横比的特点。
整个矿区主矿体发育在碎屑岩夹杂的石英岩中。
3. 地层岩性:矿区的地层主要由奥陶系地层和前寒武系地层组成,其中以奥陶系火山碎屑岩和砂岩为主要矿化岩系。
4. 矿化类型:矿床主要以石英脉型金矿为主,石英脉常伴随着辉石、长石和黑云母等带状伪柱状伴生矿物。
二、找矿标志:
1. 石英脉:石英脉是古硐井金矿中最为明显的找矿标志之一。
这些石英脉呈层状、鳞片状或肥橙状分布,与周围的岩层形成鲜明的界线。
2. 脉状矿体:在矿区中,常可以看到一些呈脉状的金矿体,这些矿体多与石英脉相伴随存在,并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延伸性。
3. 矿体赋存特点:金矿主要以浸染形式分布于石英脉中,呈点状、脉状、似层状的赋存方式,其中石英脉的宽度和矿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往往有较高的金品位。
4. 矿体地质构造:矿区内存在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构造破碎带和韧性剪切带。
这些构造带往往与矿体的形成和发育密切相关,是矿体富集的重要通道。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较为典型,石英脉、脉状矿体以及构造破碎带等是找矿标志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综合分析,可以找到潜在的金矿化目标区域,为后续的矿产勘探提供指导依据。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是研究金矿资源的重要课题。
该矿区的地质背景包括地质构造和岩石组成等方面,为金矿形成提供了条件。
矿区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砂岩、页岩和石英脉等岩石类型,这些岩石与金矿形成有密切关系。
金矿找矿标志包括矿石产状、矿化脉体和伴生矿物等,为找矿提供重要线索。
成矿规律研究金矿的形成机制和运移路径,有助于指导勘探工作。
找矿前景展望了未来金矿勘探的方向和重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具有重要意义,为金矿资源开发和勘探提供了重要指导。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金矿找矿标志、成矿规律、找矿前景、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1. 引言1.1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金矿之一,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具有重要意义。
该金矿地处额济纳旗东部,属于典型的太古宙花岗岩型金矿。
矿区地质背景复杂,岩性多样,构造活动频繁,是金矿形成的有利条件。
金矿赋存主要载体为花岗斑岩、石英脉和石英脉岩,金矿找矿标志主要包括石英脉、黄铁矿、方解石等。
成矿规律表明,金矿主要富集在断裂带和变质岩体接触带,构造控矿作用显著。
未来的找矿前景十分广阔,需要加强地质勘探,深入研究矿床成因,寻找新的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对金矿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正文2.1 地质背景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背景: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最大的盆地之一——额济纳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地区地处阿拉善腹地,地形复杂多样,地势平坦,盆地气候明显。
受东西向的沉积运动影响,在不同阶次的构造断裂和褶皱的作用下,形成了多种岩性和构造风貌。
在该地区,地质构造发育,岩性复杂,金矿资源潜力大。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金矿区域。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地区的地质概况,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矿区分布等;接着详细描述了矿床类型和产状及建筑特征;然后列举了一些重要的找矿标志,如矿石产状、矿物特征等;最后介绍了在该矿区进行找矿工作时常用的找矿方法,如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等。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总结,为相关研究和勘探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地质概况、矿床类型、产状及建筑特征、找矿方法、总结1. 引言1.1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是一处重要的金矿资源。
该矿床地质特征独特,具有一定的找矿价值。
本文将对其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来看一下该矿床的地质概况。
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属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物,在地质构造上呈深大浅小的褶皱构造。
矿区岩石主要为片麻岩、闪长岩和花岗岩等,具有良好的矿床形成条件。
该矿床属于热液型金矿,是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床。
金矿主要以石英脉和石英脉型矿化带形式存在,矿石中含有的金、银、铜等金属元素丰富,矿床类型独特。
该矿床的产状及建筑特征明显,金矿主要产于石英脉中,呈脉状、层状或块状分布,矿石中含有的金粒粒度较细,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具有明显的找矿标志,主要表现为石英脉、金矿石中的金、银等金属元素富集等。
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分析,可以为今后的矿产勘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正文2.1 地质概况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西北地区较为重要的金矿之一。
该矿床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呈东西向走向,为古生代地层基础上叠覆的中生代沉积岩。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构造类型及找矿标志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构造类型及找矿标志
艾霞
【期刊名称】《矿床地质》
【年(卷),期】2002(0)S1
【摘要】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多产在中生代断块隆起与拗陷的过渡带中,受浅成、超浅成侵入杂岩控制,也受断裂构造及爆发角砾岩筒控制。
矿化既可以产在角砾岩筒中,也可以产在围岩之中,具有一体多型、一筒多型矿化特征。
该文提出了7条找矿评价标志。
【总页数】4页(P569-572)
【关键词】成矿地质条件;构造类型;找矿标志;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作者】艾霞
【作者单位】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祁雨沟J5隐爆角砾岩型矿床控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浅析 [J], 朱超群;闫文生;付彩云
2.吉林三道溜河冰湖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J], 陈兆仁;于洪斌;郭丕夷;时国辉;孟祥秋
3.湖南老鸦巢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曹琼;庞绪成;宛克勇;
罗华彪;司江涛
4.吉林省桦甸市冰湖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曹建锋;宁林;孟祥秋;牛庭瑞
5.卡尔却卡地区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赵宗骁; 李斐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是一座大型金矿床,被誉为“北方第一大金矿”。
本文将介绍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一、地质特征地质构造:该矿床区位于额济纳旗东北部,属于南北走向的古硐井断裂带。
该断裂带为次级东北向推覆构造带,总体倾向约030°,宽度1~2km,以石灰岩和页岩为主要围岩。
金矿化主要发生在推覆板与下伏盘之间的倒冲断层带和伸展蚀变断裂带内。
岩性特征:古硐井金矿区位于北华山造山带北缘,为中央特提斯地区的晚白垩世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岩性为全套泥质灰岩、灰白色细晶变晶灰岩、泥灰岩和灰岩等。
矿床类型:古硐井金矿床为蚀变型金矿床,在断裂带内分布有多个金矿化带,以伸展蚀变断裂带上的金矿化带为主要产矿带。
矿石主要为黄金矿石、黄铁矿石和白钨矿石。
二、找矿标志1. 地质构造古硐井金矿地区地质构造活跃,断裂带发育异常。
在找矿过程中需以断层、蚀变带等活动构造带为主要寻找目标。
倒冲断层带和伸展蚀变断裂带通常形成富含金矿化带,常与绿帘石、底辉石、钒钛磁铁矿等矿物伴生。
2. 岩性特征古硐井金矿地质条件复杂,但其岩性特征比较明显。
在找矿过程中,需对区域内各个岩性进行详细的细致研究,掌握地区内岩性的分布规律和矿物组成特征,才能更准确地确定矿床分布位置。
3. 矿化特征矿化特征是找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方面。
古硐井金矿地区,金矿化主要产生在大断裂带附近的绿岩蚀变带内。
在矿化带内,常有金、绿帘石、钡铁矿、硫化物等矿物伴生出现。
因此,对于绿岩蚀变带的观察和分析是找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4. 地球物理方法地球物理方法也是找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在古硐井金矿地区,利用电磁法、重力法、磁法等方法可以找到深部的矿化体。
据资料显示,该矿床深部具有较强的电磁异常现象,因此电磁法可成为矿产资源勘查中的一项有效方法。
总之,找矿工作需要全面考虑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矿化特征以及地球物理方法等各方面因素,以尽可能地准确地定位矿体位置,为后续勘探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是中国重要的金矿之一、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额济纳旗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41°50′20″至41°51′30″、东经102°12′至102°13′。
该金矿地质特征独特,具有较高的找矿价值。
古硐井金矿的地质构造属于额济纳地块乌兰布和纳日都格特地区,地质时代主要分布在早古生代,岩性以变质岩和沉积岩为主。
变质岩主要为石英、云母片岩,沉积岩主要为粉砂岩、砂岩和泥质岩。
该区域地壳以灰白色和黑色片岩为主,常见的矿物有石英、碧玉、金红石等。
矿石主要分布在片岩的贫矽质脉中,以硬石金矿为主。
古硐井金矿的找矿标志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物体及矿脉等。
地质构造是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表明,矿区内的构造主要为北东向、东东北向的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这些构造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理条件。
岩石类型也是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表明,矿区内的变质岩和沉积岩是金矿形成的主要岩石类型,特别是变质岩中的石英、云母片岩是金矿的主要宿主岩石。
矿物体是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表明,矿区内的石英、碧玉和金红石等矿物是金矿的主要伴生矿物,它们常常出现在金矿脉中。
矿脉是找矿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表明,矿区内的硬石金矿主要分布在片岩的贫矽质脉中,这些矿脉具有较高的金矿化程度。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明显的找矿标志,研究这些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对于金矿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矿区内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物体及矿脉等的详细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金矿的成因特征和分布规律,为金矿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呼伦西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模式

内 蒙 古 自治 区 额 济 纳 旗 呼 伦 西 白金 矿 成 矿 地 质 条 件 及 找 矿 模 式
杨 富林 ,娄 晨 ,刘 雁 青 ,李 万 忠 ,徐 海 山。
( . 内 蒙 古 国 土 资 源勘 查 开 发 院 ,内 蒙 古 呼 和 浩 特 1 00 2 ;2 1 0 0 .河 南 省 地 质 矿 产 勘 查 开 发 局
矿局 第七地 质 大队 ,新 疆 乌 苏 502 .
830 ) 3 0 0
摘 要 :额 济纳 旗 呼 伦 西 白金 矿 床 位 于 呼 伦 西 自 一珠 斯 楞 反 “ ”型 弧 形 构 造 的 西 端 ,北 西 向断 裂 规 模 s 较 大 , 是 主 要 的 控 岩 、控 矿 构 造 , 是 热 液 活 动 的 主要 通 道 ;后 期 叠 加 的 北 东 向 次 级 构 造 ( 次 火 山 既 也 与 岩 活 动 或 岩 体 的深 部 隐 爆 作 用 有 关 ) 本 区 重要 的储 矿构 造 。 体 赋存 在 侏 罗 纪 斑 状 黑 云母 花 岗 岩 、 是 矿 正 长 斑 岩 内或 与 地 层 接 触 的 内 外 带 的 不 同构 造 部 位 , 矿 物 质 主 要 来 源 于 该 期 次 火 山岩 活 动 , 于 岩 浆期 成 属 后 热 液 碎 裂 蚀 变 型 、次火 山岩 型 ( 或岩 浆 隐爆 角 砾 岩 型 )金矿 床 。矿 区 内 已 发 现 的 1 3条 金 矿 脉 产 出环
我国 1 6个 国家级 成矿 带之 一 , 有较 优越 的成 矿地 具 质 构造条 件 , 已发现 铜一 金属 、 镍 、富铅锌 、 、 多 铜 铀 优 质锰 等矿产 地几 十处 ( 杨合 群等 ,2 0 ) 0 8 ,岩金矿
床 ( )及 矿 化 点 1 1处 ( 点 O 田争 亮 等 , 0 1 。因 此 , 20 )
呼伦西白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此 外 , 内还 有 一组 几 乎 是等 间距排 列 的北东 区
向断层 , 地表 出露 长 约 1k 宽 0 5~1 走 向北 m, . 2 m,
区 内岩浆岩 活动较 强烈 , 侵入 岩 以岩基 、 岩株 状产 出
任 浩 (9 1一) 男 , 程 师 ,6 0 1 建 省 龙 岩 市 。 17 , 工 34 0 福
5 3
总 第 4 7期 9 2 3 岩 浆岩 .
现代矿 业
21 0 0年 9月第 9期
要断 裂受 控于辉 森 乌 拉环 形 构 造 , 以 N 向 断裂 尤 W 表现更 为 突 出。北西 向断层 以是 F 、 断裂 带最 发 F 育 , 者斜 贯勘查 区西 南部 , 二 为压 扭性 断裂 。带 内见 有滑 动面 、 断层粉 末 、 揉皱 现象 , 属早期 导矿 构 造 , , F 产 状 N 0 E/8 。 F 3。 0 , 产状 N 0 E 4 。 2 。 4 。该 断 裂具 长期活 动特 点 。S A ) ( u 矿化 蚀变 带 、 金 矿脉 即产 Ⅶ 于 此带 。
摘
要: 通过 对呼伦 西 白金 矿 成矿 地质 背景 、 床 地质特 征 、 体特 征 、 矿 矿 成矿地 质和 物理化 学条
件等 方面 的分析 , 认为本 区成 矿物 质 来 自燕 山 晚期 岩 浆及 其 后 的热 液 流 体 , 呼伦 西 白 一珠 斯楞 反 “” S 型弧形 构造控 制 了成矿整 体格局 , 后 的次级 构造体 系为主要 导矿及 容 矿 构造 , 其 多期 次 的含 矿 热液相 互 叠加 形 成 了 中低 温热液金 矿 。 关 键词 : 矿床 地质特 征 ; 床成 因 ; 矿 中低 温热液矿 床 中图分 类号 :6 8 5 P 1.1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6 46 8 (0 0 0 - 5 -3 17 —0 2 2 1 ) 90 30 0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额济纳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是一个中心城市。
该地区地质条件良好,草原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
古硐井金矿位于额济纳旗北部,是该地区重要的金矿之一。
该矿床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于晚白垩世岩浆侵入和岩浆活动期间。
矿体主要分布在各种变质岩和火山岩围岩中,以脉状、层状和斑状分布为主。
该矿床的岩石类型多样,包括大理岩、麻粒岩、石英石、石英角闪岩等。
其中,大理岩是该矿床的主要岩石类型,主要分布在矿体上部和周围。
麻粒岩和石英石呈层状和脉状分布,是该矿床的次要岩石类型。
在该矿床的富矿脉中,石英和钠长石是主要的矿物组成,含有金、银、铜等金属元素。
石英和钠长石的粒度和形态变化很大,具有典型的云母化特征。
石英脉呈脉状和散状分布,赋存于大理岩和火山岩中。
富矿脉的厚度不一,常在1~5米之间。
该矿床常见的找矿标志有以下几个:1. 岩浆活动带该矿床形成于岩浆的侵入和活动过程中,故岩浆活动带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附近岩石进行地质调查和采样分析,可以找出岩浆活动带的分布情况和赋矿性质。
2. 变质带和变质岩该矿床围绕着大面积的变质带和变质岩,这些岩石通常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云母化程度。
可以在变质带和变质岩附近进行地质勘查,找出富含金矿的区域。
3. 矿体分布规律在该矿床区域内,矿体主要分布在各种变质岩和火山岩围岩中,以脉状、层状和斑状分布为主。
通过对矿体的分布规律进行调查,可以找到更多的金矿矿体。
4. 石英石和麻粒岩的分布石英石和麻粒岩通常是该矿床的次要岩石类型,但也是含金矿的重要产出区。
可以通过调查这些岩石的分布情况,找出含有富矿脉的区域。
总之,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矿床,其地质构造复杂,找矿难度较高。
在找矿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地球化学、物理勘探等多种方法,找到更多的富含金矿的区域。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是中国著名的金矿之一,也是该地区重要的金矿资源之一。
下面将介绍该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古硐井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地处中国北方地区的北纬40°49’,东经110°26’,距离市中心约30公里。
该矿床属于中新世侵入岩型的金矿。
该金矿的地质特征主要包括:矿床主要出露于太古宙变质岩带内;寄生在侵入花岗岩岩脉中;与次生蚀变带交互分布;由脉状和块状矿体组成。
找矿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构造标志:矿区附近有多个构造线ament及骨干断裂带分布,这些断裂带是金矿形成的重要通道,矿区内地质构造发育,构造隆起和断裂变形明显,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2. 地质岩性标志:古硐井金矿主要寄生于侵入花岗岩中,而岩脉岩石的大小、结构、蚀变和矿物组成等特征都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在矿区中,花岗岩呈片麻岩和花岗闪长岩等不同形态,有些花岗岩具有蚀变圈和蚀变带等特征,这些都是有利于金矿的形成和富集的标志。
3. 矿石产状标志:古硐井金矿主要产于脉状和块状矿体中,矿体呈条带状或扁带状,有些矿体还有明显的板片状和角状。
在野外观察中,可以看到矿体显露在地表上,以及一些矿石和矿石破碎岩带的存在,这些都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4. 地球化学标志:地球化学标志主要是通过地球化学勘查提取的地球化学信息,如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金、银、铅、锌、铜、钼等元素的超标和异常,结合地质构造和岩性信息进行解析,可以为找矿提供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分析,可以为该金矿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找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内蒙古额济纳旗白山铁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RESOURCES/WESTERN RESOURCES2021年第一期基础地质1.区域地质背景白山铁矿位于额济纳旗—雅干晚古生代华力西期铁、铜、钼、镍成矿区(Ⅲ8)黑鹰山—乌珠尔噶顺铁、铜、金成矿带(Ⅴ81—1)上[2-3]。
按照板块构造的观点,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南部,属雅满苏—红石山构造区雅满苏—红石山晚古生代裂陷海盆褶皱带东段。
总体构造线方向近东西向,北东部以大面积的岩浆岩分布为特征,发育有华力西期中基性—中酸性侵入岩、石炭纪火山—沉积建造,构造样式简单,仅有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的脆性断层北东向展布。
南西部以地层发育为特征,主要有泥盆纪碎屑岩建造、石炭纪火山建造、火山—沉积建造和少量白垩陆相碎屑岩建造。
构造较为复杂,发育有北东向、近东西向断层和大规模片理化带,南部边缘发育有规模不大的背、向斜构造,主体北西—南东展布(图1)[4]。
图1区域地质图内蒙古额济纳旗白山铁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邵显1李风豪1蔡世祥1中国有色集团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铜绿山矿黄石435005摘要:白山铁矿属于典型的岩体控矿,磁铁矿体赋存于晚石炭世基性侵入岩体中,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较强,岩浆沿着断层运移或在虚脱部位岩体侵位以及在一些与大断层伴生多级小断裂的某些部位极易聚积成矿[1],本文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体地质特征分析白山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
通过分析矿区岩浆岩、脉岩、断层、褶皱的产状及产出特征和变化情况,以期对矿区后续的找矿工作做出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白山铁矿;辉长岩体;磁铁矿;褶皱;断层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BaishanIron Deposit in Ejinaqi,Inner MongoliaShao-Xian 1Li-Fenghao 1Cai Shi-xiang 1China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Daye Nonferrous Metals Group Holding Co.Ltd.Tonglushan mine,Huangshi,435005Abstract:The Baishan iron deposit is a typical ore-controlling rock body.The magnetite body occurs in the ba-sic basic intrusive rock body of the late carboniferous.The folds and faults a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area,and the mag-matic activity is strong,the magmas migrated along faults or emplaced in the collapsed part of the rock mass and easily accumulated in some parts of some minor faults associated with large faults [1],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e area and orebody analysis of ore-form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Genesis of iron deposit in Baishan.The occurrence,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magmatic rocks,dikes,faults and folds in the mining area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future prospecting work.Keywords:Baishan iron ore;Gabbro body;Magnetite;Fold;Fault 作者简介:邵显(1981~),男,湖北黄冈人,地质工程师,从事矿山地质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是一座具有丰富的已探明金矿资源的矿山。
该矿山地处呼伦贝尔高原南缘的乌兰察布盆地东缘,是由于金矿热液在混合碱性花岗岩岩体中的富集而形成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古硐井金矿的地质特征、矿床类型以及找矿标志。
一、地质特征1.矿区地质地貌古硐井金矿地处于总平原带的中段,为大面积的黄土地貌,距海拔400~1,000m。
该区域的岩性主要由新元古界-侏罗纪的太古界、中生界沉积物与第三纪的火山岩组成,发育了花岗岩体与斑岩体等。
2.矿床类型古硐井金矿的矿床类型为岩浆热液型矿床,主要特点为矿体形态规则,构造简单,黄铁矿、辉钼矿和方解石等伴生矿物。
3.成矿作用古硐井金矿的成矿时间大约在侏罗纪晚期-白垩纪早期。
金矿热液是由于斑岩体被加热而产生,在上升期间往往伴随着硅、钠等元素的增加,从而形成了固-液-气相组合的矿床环境。
金热液在岩石空隙和裂隙中富集,以形成金矿石。
二、找矿标志(1)岩性标志:矿区经济矿物的富集与产出和矿床与区域性变质带和断裂带等特点联系着。
金矿区的出露岩为混合碱性花岗岩,而矿化围岩为钾长石花岗岩。
(2)构造标志:矿区主要受轴线走向NNE-SSW,倾角60度左右的褶皱构造与岩浆侵染交代构造的控制,断层带与矿化带互相交错,表现为矿体在断裂的影响下形成多次叠置。
(3)矿物标志:在矿区不仅发育了多种色泽艳丽、结晶粒度较大的黄铁矿、辉钼矿等硫化金伴生矿物,同时也含有赤铁矿、碳酸盐矿等。
2.物化找矿标志(1)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电法勘探技术主要利用地下电性差异来探测矿体分布情况,最后得出一条棕色轮廓线圈定矿床范围;自然电化学勘探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测量地下自然电位差值,然后通过分析这些自然电场信息,推测矿床位置。
这两种勘探技术常常可以结合应用。
(2)地球化学勘探综合应用: 通过采集、分析土壤样品,分析其中元素以及矿物质的含量来判断有无矿化带、矿化性质等信息。
内蒙古额济纳旗马鬃山地区金及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

内蒙古额济纳旗马鬃山地区金及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远景额济纳旗马鬃山地区为中国西北地区一处重要的金及多金属矿集中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研究区金及多金属成矿受地层-构造-岩浆活动三重条件控制。
古元古界北山群、中奥陶统咸水湖组、下石炭统白山组、下二叠统双堡塘组具有形成金、银、铅(锌)、钨等矿产良好的地球化学条件。
金及多金属矿产的产出与区域上中酸性侵入岩体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关系。
矿床的形成时代与晚古生代岩浆活动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
区内北西向、北东向断裂构造对矿产的产出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指出了该区今后的找矿方向。
标签:金及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马鬃山内蒙古1大地构造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区域上发生了强烈的火山喷发、深成岩浆侵入活动以及强烈的构造变形。
按区域成矿带划分,其位于额济纳旗-兴安岭元古宙、华力西、燕山期铜、铅锌、金、银、铬、铌(二级)成矿区;额济纳旗-雅干华力西期铁、金、铜、钼、镍三级成矿带该地区具有十分有利的成矿地质条件。
2成矿地质条件2.1地层条件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北山群、中奥陶统咸水湖组、下石炭统白山组及下二叠统双堡塘组。
北山群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岩性组合以片岩、变粒岩、片麻岩为主,夹硅化褐铁矿化条带状大理岩、板岩条带状混合岩及变质砂岩。
咸水湖组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建造,岩性组合以安山质凝灰岩、安山岩、英安岩、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薄层状岩屑砂岩、大理岩、石英岩。
白山组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建造,岩性组合以安山岩、英安岩、安山质凝灰岩、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为主,见少量安山质晶屑熔结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
双堡塘组为一套浅海—滨海相碎屑岩建造,岩性组合以粗砂岩、砂砾岩夹砾岩、中细粒砂岩、粉砂岩、页岩为主。
据1∶50000 土壤化学测量结果显示,区内北山群、中奥陶统咸水湖组、下石炭统白山组及下二叠统双堡塘组分布区Au、Ag、Cu、Pb、Zn等元素浓集特征明显,显示强富集特征。
内蒙古额济纳旗呼伦西白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地质特征

内蒙古额济纳旗呼伦西白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地质特征
杨亮;杨富林;汤超
【期刊名称】《地质调查与研究》
【年(卷),期】2006(029)002
【摘要】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发现的呼伦西白金矿,矿脉产状陡、延深较大.多数矿脉产于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体内部或岩体与上泥盆统西屏山组地层的内接触带中,个别矿脉产于斑岩上覆的西屏山组安山质板岩中的构造破碎带内(下部隐伏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研究认为,矿体赋存在与华力西期花岗斑岩体隐爆作用有关的不同隐爆构造部位,属于与华力西期岩浆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具中低品位和厚度较大等特点,其找矿前景良好.
【总页数】7页(P100-106)
【作者】杨亮;杨富林;汤超
【作者单位】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呼和浩特,010010;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呼伦西白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J], 任浩
2.内蒙古呼伦西白-珠斯楞地区铜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潜力评价 [J],
3.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呼伦西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模式 [J], 杨富林;娄晨;
刘雁青;李万忠;徐海山
4.额济纳旗呼伦西白外围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J], 杨富林;袁晓鹏;张雪松
5.内蒙古阿拉善呼伦西白金矿的成矿时代 [J], 李俊建;骆辉;周学武;周红英;孙政平;王守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别矿脉产于斑岩上覆的西屏山组安山质板岩中的构造破碎带内(下部隐伏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
笔者最新研究认为:矿体赋存在与华力西期花岗斑岩体隐爆作用有关的不同隐爆构造部位,属于与华
力西期岩浆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具中低品位和厚度较大等特点,其找矿前景良好。
关键词:呼伦西白金矿;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隐爆构造部位;隐爆侵入角砾岩墙型
各条矿脉具体特征如下: 1)Ⅰ号矿脉:产于斜长花岗斑岩体上覆安山质板岩构造破碎带中的隐爆侵入角砾岩墙内,金 矿体由探槽控制长度 160 m,平均厚度 3.12 m,最大厚度 9 m,金平均品位 6.83 × 10-6,最高 品位 39.1 × 10-6(局部有 2 m 厚富矿段,平均品位 25.45×10-6);矿体走向 90°,倾向南,倾 角 70°左右。金矿石类型以硅化褐铁矿化碎裂岩或硅化孔雀石化角砾岩为主夹石英脉,另该矿 体局部伴生铜,最高品位可达 3.5 × 10-2,2005 年施工钻探在其 100 多米以下已见到斜长花岗 斑岩体。 2)Ⅱ号矿脉:产于斜长花岗斑岩体与上泥盆统西屏山组的内接触带隐爆侵入角砾岩墙中,共 圈出三条平行分布金矿体,最大的一条金矿体由探槽控制长度 320 m,平均厚度 3.24 m,最大厚
1
工作区西接东天山延东、土屋等大-超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黄山超大型铜镍矿床和蒙古 国塔林大型金矿,东北与蒙古境内欧玉陶勒盖特大型斑岩铜矿床位于同一成矿带上。另外,区 域范围内铁、金、铜、铅、镍、钨、钼、锑等矿化十分发育,并已经发现了包括珠斯楞海尔罕、 白山堂、乌珠尔嘎顺、额勒根乌兰乌拉、七一山、流沙山、小松山等一大批金、铜、铅、镍、 钨、钼等矿床(点)(图 1)。张义、聂凤军等将该区划归为中东亚金属成矿带[5、6],任秉琛、邬 阶人将该区划归为古亚洲成矿域天山—兴蒙成矿带[7],李俊建、燕长海等将该区划归为珠斯楞— 杭乌拉金、铜、铅、锌、锑成矿带(Ⅳ级)[8],陈毓川将该区划归为古亚洲成矿域额济纳旗—银 根华力西期铅、锌、铜、金成矿带[3],由此推测该区是一处极具找矿远景的有色金属和金矿成矿 区带。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专项资金 2004 年首批地质矿产勘查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呼伦西白金矿普查” (内国土资字[2004]905 号) 作者简介:杨亮(1964-),男,1988 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矿产普查专业,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 事金矿找矿、勘查、开发及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22—24023502—3026。 ①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呼伦西白金铜矿普查设计书. 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2004 ~ 2005 年。
在岩体内部、内接触带和该岩体的上覆围岩中发育多条隐爆侵入角砾岩墙(多数矿化好, 构成含铜金矿体),这种隐爆侵入角砾岩墙主要由花岗斑岩自身隐爆的碎裂岩和角砾岩组成,个 别岩墙(在上覆围岩中)为硅化褐铁矿化碎裂岩和硅化孔雀石化角砾岩,局部岩墙的裂隙中充
3
填石英脉或硅质脉。总体看碎裂岩和角砾岩成分比较单一,碎裂岩块和角砾岩块大小不一,多 呈不规则的棱角状,岩块内裂隙极其发育,胶结物以硅质为主,铁质次之。角砾岩镜下可见更 长石脆性破裂作用明显,聚片双晶纹发生弯曲、错位,并产生大量机械应力双晶,晶体呈< 1 mm 碎粉不规则粒状集合体,碎粉状的更长石晶体中裂隙发育,以铁质、硅质充填胶结,具明显的 “炸碎”结构;硅质分为两期,早期为大量细粒(0.2 ~ 1.5 mm)中低温齿状及柱状石英交代 并充填碎裂或角砾状斜长花岗斑岩,同时形成少量黄铁矿和自然金,这期石英分布不均匀,含 量很高(50% ~ 60%);第二期硅质形成大量宽度< 3 mm 细脉状和部分宽度小于 5 m 的石英 脉,石英粒度较粗(1 ~ 2 mm),未变形。这些角砾岩墙与斜长花岗斑岩和安山质板岩的接触 界线清楚,但成分却多与花岗斑岩一致或与其关系密切,上述特征显而易见表明这些角砾岩墙 是由斜长花岗斑岩深部隐爆作用沿次火山构造的断裂上升贯入的,所以花岗斑岩既是含矿围岩 之一,也是成矿母岩。
图 1 呼伦西白一带区域地质矿产简图 Fig.1 Regional geological and deposit sketch map of Hulunxibai area
1. 上白垩统;2.中生界;3.早古生界;4.晚古生界;5.元古宇;6.时代不明变质岩;7.晚古生代花岗岩;8.晚古 生代超基性岩体;9.深断裂或超岩石圈断裂; 10.铜矿床(点);11.钼矿床(点); 12.金矿床(点)
1. 上泥盆统安山质板岩、绢云石英片岩;2.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华力西期斜长花岗岩; 4.华力西期角闪辉长岩;5.硅质脉;6.金矿脉及 编号;7.地层产状
2)岩浆岩:矿区出露的岩体有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华力西早期斜长花岗岩和角闪辉长 岩,脉岩有石英脉、硅质脉、花岗斑岩脉、辉长岩脉。华力西早期斜长花岗岩和角闪辉长岩均 呈岩株状侵入到上泥盆统西屏山组,前者分布在矿区东侧,后者分布在矿区西侧;华力西期花 岗斑岩沿二者中间的地层顺层(局部切层)侵入将它们隔开,同时也侵入到上述两岩体中。
中图分类号:P618. 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4135(2006)02-
呼伦西白金矿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雅干一带,金矿点最初是 1998 年由内蒙古 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根据区域化探单点样分析结果,经沿Ⅰ级水系高值点查证追索发现的。多 年来,由于投入实物工作量较少,该金矿点一直没有较大突破,在类型上前人也多认为以石英 脉型为主,次为蚀变岩型[1、2]①,矿化以脉型和浸染型为主,成矿期为华力西中期,成矿时代为 319.5 ~ 348.84 Ma[2](李俊建采用单颗粒锆石 U-Pb 法和石英的 Ar40 /Ar39 法,样品采自含金石英 脉)。经 2005 年钻探地质工作证实,矿体延深较大,品位和厚度在深部均有变富、增厚趋势,初 步估算远景资源量(333 + 334)近 10 吨①。笔者根据矿区最新成果资料研究认为,矿区内的华 力西期浅成—超浅成次火山岩—斜长花岗斑岩体与呼伦西白金矿成矿关系密切。从岩体和矿体 产出部位、形态、规模、产状和岩石类型、结构、构造等特征来看,该岩体和矿体具典型的隐 爆性质。本文试图对该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希望对该区金矿 的找矿和勘查工作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内蒙古额济纳旗呼伦西白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地质特征
杨亮 1,杨富林 2,汤超 1
(1.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 300170;2.内蒙古国土资源勘查开发院,呼和浩特 010010)
摘要:近几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发现的呼伦西白金矿,已发现矿脉具有分布特殊,产状陡,延
深较大。多数矿脉产于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体内部或岩体与上泥盆统西屏山组地层的内接触带中,
1 区域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根据陈毓川将其划属为古亚洲构造域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3];潘启宇等
将其划属为天山地槽褶皱系,北山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的三级构造单元哈日苏海复向斜,即哈 珠—雅干深断裂与乌兰套海超岩石圈断裂之间[4](图 1)。其中,哈珠—雅干深断裂为北山中、 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分界;乌兰套海超岩石圈断裂为北山地槽与内蒙古中部地槽分界线,也为 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华北板块的对接带。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构造变形强烈,北西向、北东向、 东西向、近南北向的线型褶皱和断裂交织成十分复杂的区域构造格局,呼伦西白金矿就位于上 述四组构造交汇部位中呼伦西白—珠斯楞海尔罕反“S”型构造带的北西端。呼伦西白—珠斯楞 海尔罕反“S”型构造带总体构造线北西向,是控制本区金矿和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的导矿、 导岩构造。金矿体的产出严格受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的分布控制,成矿主要与华力西期岩浆 隐爆活动有关,花岗斑岩不同隐爆构造部位形成的隐爆侵入角砾岩墙既是控制金矿形成的容矿 构造,其本身也可构成金矿体。 1.2 区域矿产分布
矿区内共发现 6 条隐爆侵入角砾岩墙型金矿脉(图 2),根据产出环境及矿石性质可分为两 种类型:
A:产于斜长花岗斑岩体内部隐爆侵入角砾岩墙和斜长花岗斑岩体与上泥盆统西屏山组内接 触带的隐爆侵入角砾岩墙中,矿石类型为硅化黄铁矿化碎裂或角砾状斜长花岗斑岩,主要有Ⅱ、 Ⅲ、Ⅳ、Ⅴ号矿脉。
B:产于斜长花岗斑岩体上覆安山质板岩的构造破碎带中,构造破碎带被隐爆侵入角砾岩墙 充填,矿石类型为硅化褐铁矿化碎裂岩或硅化孔雀石化角砾岩,主要有Ⅰ、Ⅵ号矿脉。
3)构造:矿区位于由上泥盆统西屏山组地层组成的反“S”型构造带北西端的转折部位, 具体表现为一个倒转背斜,其枢纽在北西端扬起,向东南侧伏和倾伏;正常翼(东南翼)地层 走向 305°,倾向北东,倾角 25°;倒转翼(北西翼)地层走向 50°~ 60°,倾向南东,倾角 55°~ 65°。而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正是沿着该倒转背斜的核部侵入,其接触带和上覆地层 中的早期破碎带、岩体中同期破碎带是角砾岩墙最易侵入部位。故构造比较复杂,至少可以分 为三期:第一期北西向的呼伦西白~珠斯楞海尔罕反“S”型构造带为矿区最早的控岩、控矿构 造,华力西早期斜长花岗岩和角闪辉长岩、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的侵入与其紧密相关;第二 期为与斜长花岗斑岩体侵入有关的各种隐爆侵入碎裂岩墙或角砾岩墙,有北西、北东、近东西 向三组构造,这三组构造既是导矿构造,也是容矿构造,其中以北东向为主,从目前填图结果 来看,它们仅分布在平行等距排列的两个斑岩体之间,并靠近西南侧岩体一侧或该岩体内部, 而在西南侧斑岩体的外侧和北东侧斑岩体的外侧目前尚未发现这种隐爆碎裂岩墙或角砾岩墙 (也就是说还没有发现矿体),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与斑岩体自身 隐爆活动强度、范围、隐爆中心位置等有关,另一方面在两斑岩体所夹的地层中的先期断裂构 造也局部起到了导岩、导矿和容岩、容矿的作用;第三期以沿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 充填硅质脉为代表(无矿化),它们发生在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侵入以后,是成矿后构造,但 规模较小,对本矿区的破坏和改造作用不大。 2.2 矿床地质特征
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呈岩株和岩枝状在呼伦西白—珠斯楞海尔罕反“S”型构造带北西端 的转折部位侵入到上述地层和华力西早期斜长花岗岩、角闪辉长岩中,出露斑岩体有三处,两 处呈北西向平行等距分布,一处分布在其东南的延伸方向上,总体走向与呼伦西白—珠斯楞海 尔罕反“S”型构造带的走向一致,呈北西向带状延伸,岩体产状向东南倾伏,北西端扬起;东 南段顺层侵入,北西段正交切割地层侵入,总体北西端陡;每个岩体地表出露形态不规则,单 个岩体面积在 3 km2 以下;岩体之间被大面积地层间隔,局部保留大面积地层残留体(围岩顶垂 体),岩体间相互间距 500 ~ 1 000 m。另外,从斑岩体多处小面积出露,斑岩体内部和顶部断 裂构造(斑岩外侧没有)发育并被与其成分接近的花岗质碎裂岩或角砾岩、硅质脉或石英脉充 填(部分构成含铜金矿体),岩体之间被大面积泥盆系地层覆盖(深部经钻探验证为斜长花岗斑 岩体),说明该斑岩体剥蚀浅,其东南方向和深部成矿潜力可能更大,矿床类型和矿种也有可能 趋于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