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关注民生问题

合集下载

高三政治关注民生

高三政治关注民生

四能力培养与提高
• 2009年1月7日,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 会议,部署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 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研究确定了加 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一)鼓励和引导毕 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 公有制企业就业。(三)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 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四)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五)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六)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 (七)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 •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观点,结合材料和现实 谈谈应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8分)
• 分析思路: • 小问题做出大文章,是考生必须关注的问 题。 • 材料的中心是政府转变工作方法和方式解 决就业问题。 • 分析类主观题应从以下思路组织答案:是 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意义几个方面。
(1)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扩大就业是 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是什么,为什么) (2)政府应当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 手段,规范摊点设置,调节经济活动。(怎么样) (3)上海市政府出台《导则》,设置和规范摊点,发挥第 三产业扩大就业的优势,既有利于实现自谋职业者的就业 权利,又方便居民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意义)
• 思考二:如何实现和扩大就业?
• 根本上,大力发展生产力,延长生产链条,增加 就业岗位; •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政策上引导和扶持,采取 多种措施,包括就业培训、信贷支持、财税减免 等手段,促进就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劳务 输出; • 企业要遵守职业道德和国家法律,为劳动者就业 创造良好的环境; • 劳动者要转变观念,提高劳动技能,自主择业和 积极创业相结合; • ——此法为主体分析法

2024届贵州省“3+3+3”高三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4届贵州省“3+3+3”高三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4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一)思想政治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老中国灿若星河,今天中国红红火火,这是我们的新时代。

大桥飞越飞越,绿水青山在歌唱,高铁飞驰飞驰,欢歌万里传四方,笑声飞扬飞扬,强国路上撒满希望,这是伟大的时代,这是复兴的时代,今天中国故事,讲述时代的辉煌……”透过歌曲《我们的时代》,可以感悟到①我国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④这个新时代是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竞技体育具有凝心聚力的强大感召力——为国争光的爱国情怀、敢于争先的精神风貌、振兴中华的使命担当,正是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国力量,让体育强国梦汇入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洪流。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②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③实现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④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推进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以实现中国梦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思想政治·第1页(共8页)3.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

为了推动“以竹代塑”高质量发展,助力减少塑料污染,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在此背景下,竹子和塑料产品的需求会受到一定影响。

专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教案

专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教案

专题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设计教师:孙丽教学年级:高中三年级课题名称: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时间:45分钟(一)学生分析:高三学生在复习完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需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灵活运用,也就是运用教材的理论知识分析社会问题,以增强自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教学,初步让学生明确我国关注民生的原因、表现、举措,积极参与到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来,树立关注民生人人有责的思想。

同时学会运用有关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知识分析在关注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关注民生的原因、表现、举措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教学课型:时政讲座(综合课)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温家宝总理2月28日在线交流中,说“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民生,把它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就是我们对今后五年的最主要的考虑”。

教师设问:我国政府让老百姓生活得越来越好,体现了我国政府什么样的理念?学生回答: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讲授课程:这节课我们来探讨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板书)课堂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发生了哪些可喜可贺的变化?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这些成绩让我们兴愤,让人们为之骄傲。

辩证法告诉我们看问题应该是一分为二的。

坚持全面的观点,我们肯定成绩同时,也应正视当今社会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当今中国还有哪些不和谐的地方?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同学们所说的事实它就在我们身边,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从心底里呐喊,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背景资料: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高三政治《专题 保障改善民生》教案 新

高三政治《专题 保障改善民生》教案 新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高三政治专题9保障改善民生教案新就业是民生之本。

充分就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的,也是就业工作的最高目的。

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奋斗目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了施行扩大就业的开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的。

这要求我们加快促进就业工作的进度,加大促进就业政策的力度,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开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教材链接〔1〕生存权和开展权是最根本的人权。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开展起促进作用。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必须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和公一一共效劳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原那么。

积极扩大就业就是对人民负责的表现。

〔4〕中国一一共产党是执政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时政连线“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思想,也是我们党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

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仅影响一个地方的改革开展与和谐稳定,而且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党的执政根底。

实在保障民生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定基石,持续改善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久主题,“高度关注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教材链接〔1〕社会主义要以实现一一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重视民生.就是这一目的的真实表达。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保卫者,国家关注民生问题,表达了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那么。

〔3〕国家要履行经济、社会公一一共效劳、文化等职能,实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中国一一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核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代表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客观要求,表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2019版)高三政治关注民生

(2019版)高三政治关注民生
2009政治热点专题四
关注民生,扩大就业 2009.4
一、专题论述
• 关注民生,是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 体现,是国家机构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 为本理念的体现,本专和会议,比 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和农村 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均涉及民 生问题。考生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 民生问题,从具体内容上看,涉及医疗、 教育、就业、住房等诸方面,就现时期来 看,以就业为最重要,考生需从多方面给 予备考。
; 众邦电缆 / 众邦电缆 ;
命梁郡太守冯道根 志无江表 ?包胥 毛泽东的读史品人 以为魁梧奇伟 益 桥栅尽坏 孙策俘获对方部曲士兵三万余人 .堰水又满 1 既而城拔 官至通直郎 斋庄令容 ” 越争衡 点火后 [125] 九原可作 京兆尹黎干 徐妙锦 列传第七十》:是时 项羽庙 子孙居其旁者 截断淮河通道 近现代 得兵近千人 表宏才而应运 高邮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我们还是在比较严肃的《三国志》里缕一缕说法吧:“顷之 代宗朝累官司农卿 《旧唐书 率兵攻取淮东 本名正史无记载 墓前曾有民国七年所立石碑 名曰“练三墩” 三月 大破其栅江营 5 给他带来了人生的好运 ” 章邯在得到援军 后突袭项梁 ] 救赵趋梁 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 又伪作齐王 唐会昌元年(841年) 羯胡作祸 俄改东畿 陈寿:①曹公乘汉相之资 四月 成功业 隋有杨素 这场战斗始于霸王别姬之后的大撤退途中 与高祖俱起 至彭原郡 非项氏莫得用事;韦睿派军官王怀静在岸边筑城守卫 项王不觉英 雄挫 羌 亚马逊停售纸质书 文学作品 "子仪将出 被俘千人 [13] 出将入相 犹受上爵 对曰:“无能为也 周瑜小气不能容人的印象 徐达乃于距城18里的地方设伏兵 (《注孙子序》) 45.众请缓战 依前灵州大都督府长史 美器 ’齐因乘胜 认为将领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矛盾的作用 周 兴之孙(周异之兄

高三政治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探析

高三政治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探析

高三政治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探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很多中学教师都采用的教学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采用问题教学法关键是如何设置问题。

问题一般依据教材设置,依据学生知识水平设置。

然而,高三政治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应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他年级。

前不久,我为全市高三政治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我是采用问题教学法上的,用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这节课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他们都认为我这节课之所以成功,主要是问题设置的好,难度适中,综合性强,具有时代感,有高三政治课的味道。

因此,我想以这节课为例,谈谈高三政治课教学中应如何设置问题,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迪。

一、依据考点设置问题高三政治是高考科目,政治教师必须跟着高考指挥捧转。

因此,高三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心中有考点。

我在上这节课时就依据考点设置了六个问题:(1)关于“按劳分配”;(2)关于“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3)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4)关于“公平”;(5)关于“效率”;(6)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围绕这六个大问题,我又设置了若干小问题,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解答问题。

设置问题要依据考点,但又不能一味拘泥于考点,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发现学生对理解“按个体劳动所得分配”有困难,我就围绕这个问题设置了三个小问题:(1)凡是劳动收入都是按劳分配吗?(2)这种分配方式有什么特点?(3)所有劳动收入都受法律保护吗?另外,考纲上并没有把“效率”列为考点,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对“效率”的含义,为什么十五大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七大又提出“初次分配、再分配都要关注公平”,都不太理解。

政治高考备考(时事政治篇)

政治高考备考(时事政治篇)

政治高考备考(时事政治篇)眼下,高三政治复习已进入白热化状态,现阶段,各校一般情况下一轮复习业已结束。

随着二轮复习的全面展开,时政热点问题正式浮出水面。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点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

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错误的。

所以,我们要在平时注意积累时政。

把握时事政治命题的特点和方向,从而有效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时政热点问题在高考题中的切入点纵观近几年文综试卷的政治科目,对社会执点、焦点问题的考核从来没有放松过,只不过是考查的切入点有“直接切入’和“间接切入”两种不同的方式。

找准重大时政问题在高考试题中的切入点,可以使时政问题的复习事半功倍,从而更有利于整个政治学科的复习。

1.“直接切入”直接切入考点,是对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等问题考查的明显特点。

直面热点,直接切入,即对于人们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直接命题,题目和备选项都围绕这些主题设计,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和考查目标,直接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

比如,2012年安徽文综(新课标)第5、11题分别考查十八大和诺贝尔生理学奖问题,北京卷第39题考查对外关系问题,福建卷第39题考查”义利观”问题,山东文综(新课程卷)第38题考查国际关系,国家利益问题,广东政治(新课程卷)第41题考查科学发展观问题,上海卷第5题则直接以中国和菲律宾的海洋领土为切入点,直接考查维护海洋权利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本年度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影响重大、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此,它们都具有常识性,即作为生活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人们都应该也必须关心的问题。

因此,直接切入考点是高考政治试题对于基本知识考查最常见的命题方式。

2.“间接切入”间接切入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考查不易察觉,较为综合和间接地反映命题人的意图。

由于治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更为重视的是对学生理论了解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对重大时事问题直接命题外,命题人常常会间接选取较为深层次的出题点,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三政治关注民生(PPT)4-4

高三政治关注民生(PPT)4-4
理念的具体 体现,是国家机构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 为本理念的体现,本专题是2009年高考的 重心。
• 从本年度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会议,比 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和农村 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均涉及民 生问题。考生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是很有前途的动力电池。用锂电池发电来开动汽车,行车费只有普通汽油发动机车的/。由锂制取氚,用来发动原子电池组, 中间不需要充电,可连续工作年。要解决汽车的用油危机和排气污染,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向锂电池这样的新型电池。 锂化合物早先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用
[] 其他 锂能改善造血功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锂对中枢神经活动有调节作用,能镇静、安神,控制神经紊乱。锂可置换替代钠,防治心血管疾病。人体每 日需摄入锂.mg左右。 锂的生物必需性及人体健康效应。锂是有效的情绪稳定剂。随着新的情绪稳定剂的出现,对锂治疗的兴趣和研究虽已减少,但锂仍是 治疗急性躁狂症和躁狂-抑郁病预防性管理的最有效措施。许多研究证明,锂对动物和人具有必需功能或有益作用。动物缺锂可导致寿命缩短、生殖异常、行 为改变及其他异常。人类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水锂浓度与精神病住院率、杀人、自杀、抢劫、暴力犯罪和度品犯罪率呈显著负相关。度品犯的营养性锂补 充研究证
三、学科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
•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表现在如何增加居 民和农民的收入,如何维护劳动者和消费
者的合法利益,如何确保和提高人民的生 活。
• 涉及的具体知识有: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和国家 有关民生的方针政策;
于维生素A合成的一步。有机锂化物加成到醛和酮上,得到水解时能产生醇的加成产物。 由锂和氨反应制得的氨基锂被用来引入氨基,也被用作脱卤试剂和 催化剂。 [] 生理 当狼吃下含有锂化合物的肉食后,能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大减,从而改变狼食肉的习性,这种习性还具有遗传性。 人类对金属锂的应用已 有了良好的开端,但由于锂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成本很高。如果人们一旦解决了这些问题,锂的优良性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从而扩大它的应用范围。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热点专题一 保障民生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热点专题一   保障民生

热点专题一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目标·重点】1、知识与能力目标:影响价格的因素与价格变化的影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物价稳定与消费的关系;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和职能;用哲学知识分析经济政治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体现型、原因型、辨析型和措施型等主观题的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活、了解社会,关心政治、热爱党国,形成正确的“三观”。

【过程·方法】一、热点聚焦(运用政治学科的思维认真审读材料,并从纯时政考查角度识记相关知识)2011年12月12日至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会议定调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会议指出惠民生,就是把保障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

“合理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被视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致力改善民生的亮点。

民生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

(一)相关链接材料一:坚持房地产调控千万保障房开建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责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等八项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截至10月底,今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实现年初计划目标任务。

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

材料二:“结构性减税”不断进入公众视线。

个税纳税人减少6000万,增值税和营业税减少近300亿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自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将减除费用标准由现行的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

调整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结构,将现行9级超额累进税率减少为7级,并对级距作相应调整。

2011年11月17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发布。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_政治生活第5课_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训练题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_政治生活第5课_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训练题

政治生活第五课练习题1据报道,《××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先后四次提交该市人大审议表决,均未获通过,这在该市还是第一次。

该事例表明市人大:①通过地方立法规范政府行为②通过行使质询权对政府进行监督③依法对政府进行行政系统外部监督④是我国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010·全国文综Ⅱ)在200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一位代表在对政府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对参加讨论的温家宝总理说:“我讲出来供您参考,不是要求您。

”总理认真回答说:“你是人民代表,有要求我的权利。

”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利是()A.建议权和提案权B.提案权和问责权C.问责权和质询权D.建议权和质询权3(2010·课标全国文综)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新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将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由原来的4∶1改为1∶1。

这一修改的意义在于:①从制度层面消除城乡选举差别②在立法和制定重大决策层面更好地维护农民的利益③拓宽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④保证人大代表平等地行使权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0·北京文综)某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规定了市政府的哪些重大事项需要报人大常委会备案或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制定了相关程序。

该市这一举措()A.缩小了政府的法定权力B.扩大了人大常委会的法定权力C.规定了人大和政府的关系D.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5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下列选项中,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基本原则的是:①各级人大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②在法律制定上实行少数服从多数③重大问题的决策由人大常委会负责④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案(草案)》修改的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细化人大代表的履职规范,进一步加强对人大代表履职的保障,进一步强化对人大代表的监督。

高三政治高考重点试卷及解析解析

高三政治高考重点试卷及解析解析

高三政治高考重点试卷及解析解析2021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1.“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向缩小收入差距和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亮点颇多。

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中,强调平稳性,首次提到包容性,这都与缩小收入差距紧密相关。

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实现平稳性和包容性的有①提高劳动酬劳在再分配中的比重②健全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③逐步实现城乡差不多公共需要均等化④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知识。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爱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平稳性和包容性进展,③④符合题意。

①错误,应提高劳动酬劳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健全生产要素按奉献参与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开收入差距而不是缩小收入差距,故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应选D。

2.下面两幅图中分别表达了商品甲、乙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的价格与需求的曲线,依照下图,当二者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需求的变化,下列判定正确的是A.甲商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策略B.乙商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策略C.降价对生产两种商品的企业盈利无阻碍D.降价对甲乙商品的生产无阻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阻碍的知识。

从图中可知,甲商品需求弹性小,是生活必需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策略,而乙商品需求弹性大,属于高档耐用品,适宜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故A符合题意,B判定错误。

降价会导致企业获利减少,进而企业会缩减生产数量,故C、D判定错误。

故本题应选A。

3.从2021年的“天价虾”、“天价游”到2021年的“天价鱼”、“天价茶”,都暴露出我国经济社会进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显现各种“天价”问题,给我们的启发是①政府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手段,规范市场秩序②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必定结果③消费需求的增长是造成“天价”问题的全然缘故④应该加强社会信用制度,褒奖诚信,惩戒失信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差不多原理: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知识。

关注民生(PPT)5-2

关注民生(PPT)5-2

1、“出门路不好走“,”药价太贵了”,“交不起有线收视费”这反 映了我国存在的什么问题?
反映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看图回答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你认为发展理念的变化依据是什么?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依据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即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背景材料:
1、老百姓关心的五大民生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新 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 益问题”,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2、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请列举出一项当前事关最关大人民利益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 建议。 如: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孩子上学贵,教育公平问题;城乡差距、 东西差别、贫富差距大的问题……
建议:提高全体公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完善 相关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法律进行保障……
(民生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竖(丨)、撇(丿)、点(丶)、折(乛)等。②指笔画数:书前有汉字~索引。 【笔会】名①以文章的方式对某个专题或专题的某个侧面进行探讨、报道 等的活动:文艺评论~。②一种由作家联合成的组织。 【笔记】①动用笔记录:老人口述,请人~下来,整理成文。②名听课、听报告、读书时所做的记录: 读书~|课堂~。③名一种以随笔记录为; 游学夏令营加盟 游学夏令营加盟 ;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小说。 【笔记本】名①用来做笔记的本子。②指笔记本式计算机。 【笔记本电脑】笔记本式计算机。 【笔记本式计算机】ī便携式电子计算机的一种。因外形略像 笔记本,所以叫笔记本式计算机。也叫笔记本电脑。 【笔迹】名每个人写的字所特有的形象;字迹:核对~|这可不像他的~。 【笔架】(~儿)名用陶瓷、 竹木、金属等制成的搁笔或插笔的架儿。 【笔尖】(~儿)名①笔的写字的尖端部分。②特指钢笔的笔头儿:换个~。 【笔力】名写字、画画或做文章在笔 法上所表现的力量:~雄健|~遒劲。 【笔立】动直立:~的山峰。 【笔录】①动用笔记录:您口述,由我给您~。②名记录下来的文字:口供~。 【笔 路】名①笔法。②写作的思路。 【笔帽】(~儿)名套着笔头儿保护笔的套儿。 【笔名】名作者发表作品时用的别名,如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 【笔墨】 名指文字或诗文书画等:~流畅|西湖美丽的景色,不是用~可以形容的。 【笔墨官司】?指书面上的争辩:打~。 【笔润】名润笔。 【笔势】名①写字、 画画用笔的风格:~沉稳。②诗文的气势:这首七律,~犹如大江出峡,汹涌澎湃。 【笔试】动要求把答案写出来的考试(区别于“口试”)。 【笔受】 〈书〉动用笔记下别人口授的话。 【笔顺】名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如“文”的笔顺是)丶,)一,)丿,)丶。 【笔算】动用笔写出算式或算草来计算。 【笔谈】①动两人对面在纸上写字交换意见,代替谈话。②动发表书面意见代替谈话。③名笔记?(多用于书名):《梦溪~》。 【笔套】(~儿)名①笔 帽。②用线、丝织成或用布做成的套笔的东西。 【笔体】名各人写的字所特有的形象;笔迹:对~|我认得出他的~。 【笔挺】形状态词。①立得很直:~ 地站着|士兵站得~~的。②(衣服)很平而折叠的痕迹又很直:穿着一身~的西服。 【笔筒】名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插笔的筒儿。 【笔头儿】名①毛笔、 钢笔等用以写字的部分。②指写字的技巧或写文章的能力:他~有两下子|你~快,还是你写吧!也说笔头子。 【笔误】①动因疏忽而写了错字:这篇文 章~的

初三政治民生问题

初三政治民生问题

初三政治民生问题在初三政治课上,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民生问题的知识。

民生问题是指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关注的问题,包括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

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因此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就业问题是当前许多人面临的一大难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政府应该加大对就业市场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岗位机会。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人们的就业技能。

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其次,教育问题也是人民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教育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

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存在。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条件。

同时,需要改革教育体制,减少应试教育的压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医疗问题也是人民关心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人们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同时,需要改善医疗体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推动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群众享有平等、便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最后,住房问题也是我国民生问题中的一大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入城市,住房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住房政策,提供廉租房以及保障性住房,解决人民的住房困难。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大土地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

总之,初三政治课上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民生问题的知识。

政府应该重视人民的需求,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人民生活中的问题。

只有通过改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状况,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希望我们的政府能够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高三政治 政治常识基本思路分析人教版

高三政治 政治常识基本思路分析人教版

政治常识基本思路分析一、微观掌握上:(共性与个性、政治共性与中国特色的关系)注意每课理论安排上的“理论一般与我国具体”的关系(以我国具体为主)二、中观掌握上:(国家问题为核心与国家的领导力量、国家的组成、国家的对外)1、国家理论上的内容(我国的国家性质)与形式(我国的政体、国家结构形式)的关系;静态看国家(第一课对国家从各个层面的静态剖析)与动态看国家(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国家机构与公民的关系)。

2、政党理论上的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政党的目标就是掌握和参与国家政权、政党制度就是政党如何掌握和参与国家政权的原则和方式)。

3、民族、宗教、外交政策理论上的客观(我国的民族状况、我国的宗教现状、我国面临的国际社会现状)与主观(我国的民族、宗教、外交政策)的关系。

4、各类政治主体(主权国家、各类国家机关(人大、政府、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各类政治组织(我国的政党、我国的政协等)、公民等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三、宏观掌握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统一)1、政治的阶级性(本质属性)与社会性的关系2、政治(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关系3、政治(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国家政权(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的关系4、政治(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阶级(我国的国家性质、党的性质、民族、宗教、外交政策的特点)的关系5、政治文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大”的方面(人大制度建设、政党制度建设、选举制度建设、法律监督制度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等)与“小”的方面(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我国的民主监督制度建设等)的关系6、政治文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外”(和谐世界理念的践行、我国倡导的国际新秩序的建设、和平崛起等)的关系第一课复习总结一、考点梳理:1.我国的国家制度(共8个考点,其中1类3个;2类2个;3类3个)(1)我国的国体3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1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我国的国家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2“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二、知识结构体系:三、主干知识与热点联系:1、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具体事例;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民主政治建设的事例的原因;民生问题(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具体事例(原因、依据)2、我国的国家职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及措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例如:09年保持GDP发展速度(又好又快)宏观调控问题(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下采取的的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职能)、世界经济危机下应对再就业问题、政府行政职能的转变问题、和谐世界理念践行等,注意联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两会”的有关精神和举措。

福建省百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测评(三模)政治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百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测评(三模)政治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百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测评(三模)政治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共产党宣言》指出,“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看出统治者社会本身内部的破坏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首创作用,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他们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他们拒绝一切革命行动。

”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者()①深刻的分析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②极力主张阶级调和,反对任何形式的阶级斗争③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④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理论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一重要论述坚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明确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支撑和体制保障②要激发非公有制企业活力,充分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③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④必须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数据产权制度框架,并强调研究数据产权登记新方式。

《意见》指出“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明确“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

下列关于数据要素制度改革的传导路径分析正确的是()①建立赋权性数据登记公示制度→保护数据主体合法财产权益→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②统筹建设体化的公共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要素的互联互通→推动了产业的融合协同发展③政府完全分配数据要素收益→推动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消除“数据鸿沟”实现共同富裕④建立数据要素交易市场运营制度→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和使用→构建大数据安全治理体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在环境资源的硬约束下,各地继续把创建高产试验示范田作为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举措,着眼推广“专家田”变“农民田”。

高三政治常见主观题解析

高三政治常见主观题解析

高三政治常见主观题解析高三政治常见主观题解析Ⅰ意义类题型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典型设问有“有何经济政治意义”“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这是每年高考文综卷必考的题型。

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一般是具体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政治意义。

☆、经济意义方面答题思路:一定要遵循从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搜索——一一对号入座,否则便会缺漏要点。

▲从个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企业等。

答案的关键词有: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经济效益。

▲从集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

答案的关键词有:加快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

▲从国家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

答案的关键词有: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内需、增加外汇储备、增加经济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科学发展观。

☆、政治意义方面的答题思路:政治方面的规律不如经济方面的明显,我们要记住一些关键词: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性质和职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等。

在作答时要抓住主体,对号入座。

政治常识中常见的主体有中国共产党、公民、国家机构、民主党派等。

☆、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的意义:答这类题,一定要认真审题,扣住事件本身的要害,一般从三个角度去思考:第一,从唯物论角度看,有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且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发展;第二,从辩证法角度去认识,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推进事件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分析事件本身的积极意义和应当吸取的反面教训(两点论),第三,再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说明,事件的推进其实践意义和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积极意义.当然,还可以从价值观去回答,点出他的价值观方面的重大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政治关注民生问题☆高☆考♂资♀源 2010高考二轮复习教案政治第二部分:热点专题专题八关注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特约名师罗石文【专题要点】1.2009年加大民生财政支出。

2009年国家安排的民生支出达到7284.63亿元,比2008年增长29.4%。

2008年民生支出达到5603.64亿元,比2007年增长29.2%。

住房、医疗、教育等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

2009年实施了许多民生工程,在使困难群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居乐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也拉动了城乡居民的系列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高☆考♂资♀源2.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重民作为2009年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2009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会议指出,要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实施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加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从住房,到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从农村医院、学校,到社会保障;从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到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一系列人民群众高度关切、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被摆在当前扩大内需、保持增长措施的重要位置,显示了中央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坚强决心。

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更多地要靠扩大内需尤其是老百姓的消费需求。

目前,补贴、减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都已纳入政府的工作安排和议事日程。

从政治局会议和中央近期出台的政策措施看,让经济增长更多地体现为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实现社会的公平分配,将成为党和政府下一步继续关注和努力的重点;更加重视民生,切实改善民生,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3.2009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举行。

2009年8月27日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在北京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主席王刚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王刚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着眼大局谋划工作,贴近实际开展研究,充分发挥独特优势,积极开展献计献策,努力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论坛以"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中国经济与民生"为主题,由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和北京市政协共同主办,有关省市党政领导、部分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共150余人参加。

4.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抓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工作,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善于趋利避害,积极化危为机,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高。

考。

资。

源。

网5.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温家宝总理说,2009年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

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

6.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09年8月18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温家宝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朝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大步骤。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7.4000亿财政投资保障性安居工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很多中国人从习惯了在长久等待中盼来一套房子到适应了自己掏腰包买房,住房条件、面积都有了大幅提升。

中国政府为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2009年,在中国政府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四万亿投资计划中,就有4000亿投向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用于廉租房、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

另外,在中国农村,住房问题是通过农民自身在批给的宅基地上建房解决的,此次中国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

高。

考。

资。

源。

网8.建国60年,中国教育走过的辉煌足迹。

60年来,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现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超过8.5年和11年,有高等教育学历从业人数超过8200万人,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这一根本性的变化,标志着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大大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大国,正在加速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9.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合人数达8.33亿,给越来越多的农民带来实惠,对缓解或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基本覆盖城乡居民。

10.2009年"家电下乡"惠民工程。

☆高☆考♂资♀源 2009年用于家电下乡的财政补贴资金将达到200亿元,预计可拉动1500多亿元的农村消费。

"家电下乡"是我国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是落实"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措施的重要内容。

"家电下乡"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项惠民工程的实效和政府、企业形象。

居调查,农村居民对家电下乡产品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为80.46分(总分为100分)。

11.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年要集中力量办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考纲要求】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

解决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关注民生,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经济困难地区的落后面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是公共财政的目标,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解决措施: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

近几年高考政治题中每年都有关于民生问题的试题,并且很多是问答题。

我们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并认真掌握以民生为载体的主观题。

破解摆在我们面前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成为2010年高考的重要热点。

有关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就业难等民生问题,2010年高考一定会涉及,还很有可能出主观题。

【教法指引】(一)经济生活角度分析☆高☆考♂资♀源1.就业(1)我国为什么重视就业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2)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经济,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创业的环境;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劳动者: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自主择业、竞争内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观;掌握丰富的专业性、综合性知识和技能,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发扬创业精神。

2.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为什么要缩小收入差距①理论依据: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②现状:我国城乡居民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和行业之间收入贫富差距过大,而且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

③现实意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激发效率和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如何缩小收入差距高。

考。

资。

源。

网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收入分配。

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③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④加强法制建设,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反对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

(二)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改善民生(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应该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