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高血压病患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高血压病患中医养生保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227be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e.png)
高血压病患中医养生保健方案
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养生保健方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调整身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养生保健方案,帮助高血压病患者管理自己的健康。
方案一:饮食调理
高血压病患者应注意饮食惯的调理,以促进身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饮食调理的建议:
- 控制盐的摄入:减少对食盐的使用,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降低血压有很好的效果。
- 限制咖啡因摄入:咖啡因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减少咖啡因的摄入量。
方案二:生活惯调整
改变生活惯也是管理高血压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生活惯的调整建议:
-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工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适量的运动: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等。
方案三:中医保健方法
中医保健方法是中医传统的疗法,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缓解症状。
以下是一些中医保健方法的建议:
- 中药调理: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有助于降低血压。
-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可以刺激身体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症状。
-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可以舒缓身体的不适感,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
结论
通过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和中医保健方法的综合应用,高血压病患可以有效管理自己的健康。
然而,本方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来定。
请高血压患者在尝试中医养生保健方案之前,先咨询医生意见。
中医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中医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eacae3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a2.png)
中医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多困扰。
传统中医学在高血压的治疗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有效性。
一、中医理论对高血压的认识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在治疗高血压时注重调节整个身体的平衡,而非仅仅针对症状进行治疗。
二、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基本原则包括调整情志、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等。
1. 调整情志中医认为,情绪波动会影响血压的稳定。
因此,保持平静、舒缓的情绪对于高血压的治疗非常重要。
患者应避免过度激动、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2. 饮食控制中医强调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治疗高血压的饮食原则包括低盐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和荤食、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等。
此外,中医还提供了多种中草药供选择,如决明子、山楂、金银花等,能够起到辅助调节血压的作用。
3. 药物治疗中医在治疗高血压时常采用中草药来调节患者体内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
中药方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选择,例如,龙胆泻肝丸、桂附地黄丸等,能够起到降低血压、调节血管张力的作用。
4.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并改善血管的舒张功能。
常用的穴位包括曲池、内关、合谷等。
三、中医治疗的有效性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备受争议。
有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对于轻度和中度高血压患者有效,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对于重度高血压患者,中医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因此,在应用中医治疗时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高血压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必须坚持治疗并耐心等待治疗效果的出现。
与西医药物治疗相比,中医治疗更加注重整体调节与个体差异的考虑。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情志、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等。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度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011658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d.png)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健康 管理的内容
中医体质辨识
体质类型:根据中医理论将体质分为九种类型,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 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
辨识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体型、声音、舌苔等方面,结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进行综合判 断
辨识意义:中医体质辨识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和预防,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 调理方案,改善患者体质,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健康管理理念普及:提高公众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政策扶持力度 科技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国际化发展
总结与建议
总结高血压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方式
推动中医药科技创 新:加强中医药科 技创新,探索更加 有效的中医药治疗 方法和技术,提高 中医药在高血压防 治中的疗效和安全 性。
加强中医药与西医 的协作:加强中医 药与西医的协作和 交流,充分发挥中 西医结合的优势, 为高血压患者提供 更加全面、有效的 健康管理服务。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推广中医药健康管理知识:加强中医药健康管理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患者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包 括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指导。
加强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监测和评估:定期对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 问题并调整管理方案。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健康 管理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高血压患者数量众 多,中医药健康管 理需求大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分析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ef45a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a.png)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分析中医认为,情志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情绪过度激动会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因此,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为主要目的的护理措施,其目标是消除或缓解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调节其精神状态,从而减轻或消除相关的症状和病变。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针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能够刺激人体经络系统和穴位,调节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缓解精神紧张和压力,舒缓情绪,有助于治疗高血压。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太冲、昆仑、内关等。
2.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治疗方法,具有温中散寒、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痰化痰等功效。
针对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病情和体质,中医医生会开出不同的方子,例如六味地黄丸、当归血脉丸、龙胆泻肝丸等。
3.按摩疗法:中医按摩疗法是一种通过推拿、捏揉和按摩等手法来调理身体和身心的一种疗法,有助于调节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舒缓压力和疲劳,改善睡眠质量,从而缓解高血压症状。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推拿、按揉、拿捏、轻点等,结合搭配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4.精神治疗:中医精神治疗是通过心理上的沟通和心理疏导等手段,调整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消除精神焦虑,缓解病情。
常用的心理疏导手段包括情绪宣泄、自我调节、认知疗法等,以及众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是一种有益于高血压治疗和预防的有效方法。
通过中医情志护理的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改善其情绪和心理状态,从而达到缓解高血压症状、减轻病情的效果。
因此,在日常的高血压护理中,合理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9a63ad8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a.png)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中医健康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和辅助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
医健康干预方法:
1.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火旺盛有关,因此应调理肝火。
患者应避免
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2. 中药治疗:中医常使用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如天麻、丹参、山楂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和平衡阴阳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
体内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有合谷、内关、太冲等。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缓解血压升高的症状。
常用的按摩穴位有风池、内关、涌泉等。
5. 气功练习: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来调整体内能量的方法,可以帮
助患者放松身心,平衡体内的阴阳,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常用的气功练习有四正气功、五禽戏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健康干预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不同的患者可能
会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接受中医健康干预之前,建议患者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同时,中医健康干预不能替代西医的治疗方法,患者仍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高血压病的中西医治疗
![高血压病的中西医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98aa3d8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c.png)
高血压病的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它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等,还可能对肾脏、眼睛等器官造成损害。
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中西医都有各自的方法和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西医治疗高血压病1、生活方式干预低盐饮食:减少钠盐的摄入对于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建议每天不超过 6 克。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提高心血管功能。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应尽量避免。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紧张、焦虑。
2、药物治疗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有氢氯噻嗪等。
钙通道阻滞剂: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作用与 ACEI 类似,但副作用相对较少。
常见的有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血压。
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
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血压水平、合并疾病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同时,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二、中医治疗高血压病1、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
其病机主要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湿内阻、瘀血阻络等。
2、中医治疗方法中药治疗: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如肝阳上亢型可用天麻钩藤饮,痰湿内阻型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瘀血阻络型可用血府逐瘀汤等。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曲池、太冲、足三里等,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降压的目的。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9c4e17303186bceb18e8bb77.png)
铁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属身心疾病之一,中医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各个阶段均有其优势点和优势环节,特别是将中医药理论、技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对于正常高值血压,食疗、导引、养生功法等可使平均血压下降。
对高血压病人,食疗、导引及养生功法助于血压的控制,配合中药内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对顽固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较多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方法可起到减轻症状,协助降压,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一、常用中成药及代茶饮推荐方高血压常见辨证分型参照附表1.阴虚阳亢证1.1 中成药:脑立清胶囊,重镇潜阳,平肝熄风。
每次3粒,每日2次,疗程4周。
牛黄降压丸,平肝潜阳,清热化痰。
每次1-2丸,每日2次,疗程4周。
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每次5粒,每日2次,疗程4周。
1.2 茶饮:菊花茶:白菊花、绿茶,开水冲泡饮服。
苦丁桑叶茶:苦丁茶、菊花、桑叶、钩藤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菊楂决明饮:菊花,生山楂片,草决明子各适量。
开水冲泡饮服。
1.3 推荐食物:芹菜、绿豆、绿豆芽、莴苣、西红柿、菊花、海蛰、山楂、荠菜、西瓜、茭白、茄子、柿子、胡萝卜、香蕉、黄瓜、苦瓜、紫菜、芦笋。
1.4 推荐食疗方:葛根粥:葛根、粳米、花生米,加适量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1小时,分次食用。
菊花粥: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
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2.气血两虚证2.1 中成药:归脾丸,益气养血,安神。
每次1丸,每日2次,疗程2周。
2.2 茶饮:龙眼红枣茶:龙眼肉,红枣,白糖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党参红枣茶:党参,红枣,茶叶各适量。
开水冲泡饮服。
亦可将党参、红枣、茶叶加水煎沸3分钟后饮用。
2.3 推荐食物:大枣、银耳、芝麻、桑椹。
高血压患者治未病干预方案
![高血压患者治未病干预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965b1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2.png)
高血压病稳定患者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其形成有遗传、环境、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的因素,从中医学角度来看,主要可以从起居、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进行自我调养。
一、生活调养原则:顺应四时,调节阴阳。
措施:①春季肝气当令,万物生发,血压易偏高,应多做户外活动,注意戒怒。
②夏季炎热,暑湿为邪,注意饮食勿过油腻及生冷,勿使大汗伤津。
③秋季干燥,阴虚之人当注意勿使津伤阴亏。
④冬季寒冷,肾阳不足之人当注重保护阳气,宜足浴。
⑤定时监测血压。
⑥作息规律。
二、饮食调养原则:清淡、均衡,低盐、低脂食材:高血压患者在季节变换中要少吃酸性食品,多吃能补益脾胃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水果、干果等;多吃韭菜、菠菜、荠菜和葱等新鲜蔬菜,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利于血压的调控;多吃甘温食物,如大枣、花生、玉米、豆浆等。
1、药膳推荐:1)菊花玫瑰百合粥(气郁质、血瘀质)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玫瑰花百合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2)归芪蒸鸡(气虚质)炙黄芪,当归,嫩母鸡 1 只。
将黄芪、当归装入纱布袋,口扎紧。
将鸡放入沸水锅内氽透、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
将药袋装入鸡腹,置于蒸盆内,加入葱、姜、盐、黄酒、陈皮、胡椒粉及适量清水,上笼隔水蒸约 1 小时,食时弃去药袋,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3)绿豆海带粥(湿热质、阴虚)绿豆、海带、大米适量。
将海带切碎与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当晚餐食用。
首乌豆枣香粥何首乌加水煎浓汁,去渣后加粳米、黑豆,黑芝麻,大枣 3—5枚、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服用不拘时。
4)杜仲羊肾汤(阳虚质)杜仲,五味子,羊肾,姜、葱、盐、料酒适量。
杜仲、五味子洗净包好,加水煮约 1小时后加入羊肾片(已去筋膜) ,加姜等调料再煮 30分钟,去药包调味即成。
高血压病中医药防治保健及干预措施
![高血压病中医药防治保健及干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0fea79e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4a.png)
高血压病中医药防治保健及干预措施一、高血压诊断标准:采用国际上统一标准≥19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需重复测定和进一步观察。
二、临床表现与并发症〔1〕一般表现:原发性高血压通常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病症,甚至多年自觉良好而在某次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
少数患者那么在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被发现。
高血压患者可有头痛眩晕、气急、心悸、耳鸣等病症,但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且常在患者得知患有高血压后才注意到。
体检时可闻及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主动脉瓣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起咔嚓音。
高血压病初期只是在精神紧张,情绪变动后血压暂升高,随后可恢复正常,以后血压升高逐渐趋于而持久,但一天之内,白昼与夜间血压水平仍可有明显的差异。
高血压的后期临床表现常与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并发症有关〔2〕并发症:血压持久升高,可有心、脑、肾功能不全或气管损害。
①心:左心室长期在高血压下工作,可致左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
高血压可促使冠状动脉样硬化的形成及开展,并是心机耗氧量增加,可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猝死。
②脑:长期高血压可形成小动脉的微血管瘤,血压骤然升高可引起破裂而致脑出血。
高血压也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动脉血栓形成。
血压极度升高可发生高血压脑病,表现为严重头痛、恶心、呕吐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昏迷或惊厥,血压降低即可逆转。
③肾:长期持久血压升高,可致进行性肾硬化,并加速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可出现蛋白尿、肾功能损害,但肾衰竭并不常见。
④血管:除心脑肾病变外,严重高血压可促使形成主动脉夹层并破裂,常可致命。
三.预防和行为干预1、合理膳食〔1〕限制过多纳盐摄入,首先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天食盐量〈6克为宜。
〔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
多食蔬菜和水果,摄入足量钾、镁、钙。
〔3〕限制饮酒,乙醇〔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现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饮酒。
高血压的中医调理方案有哪些
![高血压的中医调理方案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e160db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4.png)
高血压的中医调理方案有哪些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
在中医理论中,对于高血压的调理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的中医调理方案。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阴阳失衡等密切相关。
比如,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年老体衰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在中医调理高血压的方案中,中药调理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中药方剂。
例如,对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可能会使用天麻钩藤饮来平肝潜阳;对于阴虚阳亢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杞菊地黄丸,以滋阴潜阳;对于痰湿内阻型的患者,则可能会用到半夏白术天麻汤,来化痰祛湿。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中药需要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
针灸疗法也是中医调理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百会、风池、曲池、太冲等,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此外,艾灸对于一些虚寒型的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的帮助,比如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以温阳补气。
中医推拿按摩对于高血压的调理也有积极作用。
通过按摩头部、颈部、肩部以及背部的相关穴位和经络,可以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
比如,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脑部供血;按摩涌泉穴有助于引火下行,降低血压。
在饮食方面,中医讲究“药食同源”。
高血压患者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物。
比如,芹菜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平肝、降压利尿的作用;黑木耳能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助于降低血压;山楂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对高血压也有一定的益处。
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腻、甜腻的食物,避免饮酒和吸烟。
情志调节在中医高血压调理中也不可忽视。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肝阳上亢,从而加重高血压。
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方案
![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107f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2.png)
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方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传统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于气虚、痰湿、血瘀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中医健康管理来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中医健康管理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1.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肾气虚有关,因此宜少食盐、泡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
同时,还要注意限制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黄油等。
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低脂、高纤维食物为主,如杂粮、蔬菜、水果等。
2.药物调理:中医药物治疗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选用,常用的中药有丹参、龙胆草、黄芪等。
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个体的虚实寒热等情况,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当使用而导致不良反应。
同时,长期使用西药药物的患者可以结合中药进行辅助治疗。
3.穴位按摩:中医认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理体内的气血流动,从而调节血压。
常用的穴位包括内关穴、合谷穴、太冲穴等。
患者可以通过自我按摩或由专业人员按摩来进行穴位刺激,以达到舒缓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4.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降低体内脂肪含量,从而起到控制高血压的作用。
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包括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柔和的运动方式,患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
5.情绪调理: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上升,因此需要学会正确地面对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音乐欣赏、阅读、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减轻压力。
6.定期复查:中医健康管理并非一劳永逸,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了解自己的体质变化和血压控制情况。
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饮食、药物和运动等控制方法,以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保持血压的稳定。
综上所述,中医健康管理方案通过饮食调理、药物调理、穴位按摩、运动锻炼、情绪调理和定期复查等手段,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分析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a829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c.png)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的原理和具体方法,以及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和注意事项,揭示了中医情志护理在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对于控制病情发展、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具有积极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于进一步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的机制,完善其应用方法,并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以提高其在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手段,为高血压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高血压病,中医情志护理干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特点,原理,具体方法,效果,注意事项,重要性,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不得到有效控制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但是有一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不佳或存在不良反应,同时生活方式干预也存在实施不力的问题。
寻找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成为当前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作为中医传统护理理论的重要内容,倡导“治未病”,注重调整患者的情志状态,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通过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以调理人体脏腑功能,平衡气血,调和阴阳,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目前对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应用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及实践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此种护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意义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以帮助高血压病患者调节情绪、缓解压力,改善身心健康状况,从而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个体的情志特点和临床表现,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心理问题对疾病的影响,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和副作用。
高血压的中医脏腑调理秘诀
![高血压的中医脏腑调理秘诀](https://img.taocdn.com/s3/m/7cd940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d.png)
高血压的中医脏腑调理秘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健康问题。
虽然西医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血压,但是中医在脏腑调理方面却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血压的中医脏腑调理秘诀,希望对高血压患者有所帮助。
1. 肝脏调理中医认为,肝脏和高血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肝脏是情绪的主要调理器官,如果情绪长期处于亢奋或抑郁状态,容易导致肝气郁结,从而升高血压。
因此,调理肝脏对于高血压患者至关重要。
常见的肝脏调理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等。
此外,适量运动和按摩肝经穴位也是有效的调理方法。
2. 心脏调理心脏是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心脏的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通过调理心脏和心脏经络,可以有效控制血压。
中医认为,心脏主宰血液循环,故而情绪的失控容易导致心脏疾病和高血压。
因此,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尤其是对于易激动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饮食方面,中医强调少食偏嗜,以免过食油腻和辛辣食物对心脏造成负担。
并且,中医药物中有一些能够调理心脏的草药,如黄芪、丹参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脾胃调理脾胃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中医认为脾胃健康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容易导致体内湿浊的积聚,从而引发高血压等病症。
中医建议高血压患者应该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过食油腻和辛辣食物。
合理安排饮食时间和食量,避免过度饥饱,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
此外,一些中医草药如山楂、陈皮等,也能帮助调理脾胃。
4. 肾脏调理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肾脏调理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肾脏是人体的根基,肾气充足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因此,调理肾脏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十分关键。
中医建议高血压患者要保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此外,中医草药如桑葚、山药等,也具有调理肾脏的功效。
当然,在使用草药之前,还应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
总结起来,高血压的中医脏腑调理秘诀包括调理肝脏、心脏、脾胃和肾脏等脏腑器官。
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
![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0375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1.png)
运动锻炼:坚持适量的运动, 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 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定期监测血压:定期监测血 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
保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配合医生治疗,合理用药
遵循医嘱,按时服 药
定期检查,监测血 压
心理调适: 保持心情 舒畅,避 免焦虑、 紧张等不 良情绪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 血压、血 脂、血糖 等指标, 及时调整 方案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 需要,合 理使用降 压药、降 脂药等药 物进行治 疗
监测和评估健康管理效果
生活方式评估:评估患者生 活方式,如饮食、运动、睡 眠等
症状评估:观察患者症状, 如头晕、头痛、心悸等
中医药健康管理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发展
添加项标题
中医药健康管理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将中医药理论和现代医学技 术相结合,提高健康管理效果
添加项标题
现代医学技术在中医药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如基因检测、大数据 分析等,提高健康管理的准确性和个性化
添加项标题
中医药健康管理与现代医学的互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康复 等方面具有优势,与现代医学互补,提高健康管理效果
建议:针对高血压患者,建议采用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方面。
推广:建议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方案推广到更多的高血压患者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药健康管理 未来展望
中医药健康管理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前景
预防和治疗相结合:中医药健康管理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降低发病率。 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健康管理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降低医疗费用:中医药健康管理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 促进健康产业发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可以帮助促进健康产业发展,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内容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40eb3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19.png)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内容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生气,以减少肝气郁结和阴血暗耗。
在饮食上,应减少高盐、高油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五谷杂粮、豆类、坚果类食物。
适当增加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并戒烟戒酒。
2.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选择相应的药物以控制症状。
例如,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可选用天麻钩藤饮,瘀血内阻导致的头痛可选用通窍活血汤,痰浊导致的头痛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3. 针灸治疗:常用的穴位有人迎、曲池、太冲、合谷、足三里等,通过针灸这些穴位,可以缓解并调理眩晕、头痛的症状。
4. 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是高血压中医健康指导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患者建立起科学的生活方式。
包括控制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这些科学的生活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 定期监测:高血压患者应养成每日监测血压的习惯,以及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非专业医疗建议。
如有需要,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d7ba4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9.png)
高血压患者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诸多威胁。
中医药在高血压的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以下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份中医药保健指导方案,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一、情志调节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会使肝气郁结、肝阳上亢,从而升高血压。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
1、保持平和心态尽量避免大喜大悲、过度激动或焦虑。
遇到事情要冷静对待,学会自我安慰和排解压力。
2、培养兴趣爱好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休闲活动,如书法、绘画、下棋、听音乐等,以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
3、适度社交多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快乐,倾诉烦恼,获得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
二、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于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中医强调饮食的均衡和性味的搭配。
1、低盐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 6 克。
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
2、低脂饮食少吃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可适量食用橄榄油、鱼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
3、多吃蔬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压。
如芹菜、苦瓜、冬瓜、香蕉、苹果等。
4、适量摄入蛋白质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蛋类等,但要注意控制摄入量。
5、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咖啡、浓茶等。
根据体质的不同,饮食调理也有所侧重。
阴虚阳亢型:可多吃一些滋阴潜阳的食物,如甲鱼、海参、银耳、百合等。
痰湿内阻型:宜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米、芡实、冬瓜、山药等。
气血亏虚型:应多吃补气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当归、黄芪等。
三、起居有常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
1、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 7-8 小时为宜。
按时作息,避免熬夜。
2、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
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剧烈运动。
如何通过中医保健调理高血压
![如何通过中医保健调理高血压](https://img.taocdn.com/s3/m/d8b9863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3.png)
如何通过中医保健调理高血压关键信息项1、调理目标:明确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改善高血压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调理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饮食调理、运动调理、情志调理等。
3、调理周期:根据个体情况设定,一般为长期持续的过程。
4、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运动、按时作息、定期监测血压等。
5、责任与义务:明确患者和中医调理师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1、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中医保健调理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协议旨在规范中医保健调理高血压的方法和流程,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关怀。
11 中医保健调理高血压的理念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与肝、肾、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通过调理脏腑气血、平衡阴阳,达到降低血压、改善症状的目的。
12 适用范围本协议适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且患者病情相对稳定,无严重并发症。
2、调理方法2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方剂。
中药调理以平肝潜阳、滋阴降火、祛痰化瘀等为主要治法。
211 方剂组成包括天麻、钩藤、杜仲、菊花、熟地、山药、茯苓、泽泻等中药。
212 用药周期一般为 1-2 周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调整用药。
22 针灸推拿通过针刺穴位和推拿手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降低血压。
221 常用穴位如百会、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等。
222 推拿手法包括揉法、按法、推法等,重点在头部、颈部和背部进行推拿。
23 饮食调理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有助于控制血压。
231 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6 克。
232 低脂饮食减少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233 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34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食物等。
24 运动调理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
241 运动类型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属身心疾病之一,中医对高血压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各个阶段均有其优势点和优势环节,特别是将中医药理论、技术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具有广阔的前景。
对于正常高值血压,食疗、导引、养生功法等可使平均血压下降。
对高血压病人,食疗、导引及养生功法助于血压的控制,配合中药内服,能使部分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对顽固性高血压及合并有较多症状的患者,中医药方法可起到减轻症状,协助降压,减少减缓靶器官损伤的作用,从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作用。
一、常用中成药及代茶饮推荐方高血压常见辨证分型参照附表1.阴虚阳亢证1.1中成药:脑立清胶囊,重镇潜阳,平肝熄风。
每次3粒,每日2 次,疗程4周。
牛黄降压丸,平肝潜阳,清热化痰。
每次1-2丸,每日2 次,疗程4 周。
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每次5 粒,每日2 次,疗程4 周。
1.2茶饮:菊花茶:白菊花、绿茶,开水冲泡饮服。
苦丁桑叶茶:苦丁茶、菊花、桑叶、钩藤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菊楂决明饮:菊花,生山楂片,草决明子各适量。
开水冲泡饮服。
1.3 推荐食物:芹菜、绿豆、绿豆芽、莴苣、西红柿、菊花、海蛰、山楂、荠菜、西瓜、茭白、茄子、柿子、胡萝卜、香蕉、黄瓜、苦瓜、紫菜、芦笋。
1.4 推荐食疗方:葛根粥:葛根、粳米、花生米,加适量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1 小时,分次食用。
菊花粥: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
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
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2.气血两虚证2.1中成药:归脾丸,益气养血,安神。
每次1 丸,每日2 次,疗程2 周。
2.2茶饮:龙眼红枣茶:龙眼肉,红枣,白糖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党参红枣茶:党参,红枣,茶叶各适量。
开水冲泡饮服。
亦可将党参、红枣、茶叶加水煎沸3 分钟后饮用。
2.3 推荐食物:大枣、银耳、芝麻、桑椹。
2.4 推荐食疗方:当归炖猪蹄:将猪蹄洗净切成大块,在开水中煮两分钟,去其腥味,捞出。
然后再在锅内加水烧开放入猪蹄,加入当归及调料适量,用旺火烧开,改用文火煮至猪蹄熟烂。
归芪蒸鸡:炙黄芪,当归,嫩母鸡1 只。
将黄芪、当归装入纱布袋,口扎紧。
将鸡放入沸水锅内氽透、捞出,用凉水冲洗干净。
将药袋装入鸡腹,置于蒸盆内,加入葱、姜、盐、黄酒、陈皮、胡椒粉及适量清水,上笼隔水蒸约1 小时,食时弃去药袋,调味即成,佐餐食用。
3.痰瘀互结证3.1中成药:愈风宁心片,活血化瘀,通络定眩。
每次5片,每日3 次,疗程4周。
3.2茶饮:降脂益寿茶:荷叶、山楂、丹参、菊花、绿茶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陈山乌龙茶:陈皮、山楂、乌龙茶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3.3 推荐食物:白萝卜、紫菜、白薯、玉米、花生、洋葱、木耳、山楂、海带、海蛰、大蒜、冬瓜。
3.4 推荐食疗方:马兰头伴海带:马兰头洗净,用沸水烫至色泽泛青,取出后沥水,切成丝备用。
海带用温水浸泡12 小时洗净,用沸水烫10分种,取出切成丝,与马兰头同伴,加盐、味精、糖、麻油拌和均匀,佐餐用。
绿豆海带粥:绿豆、海带、大米适量。
将海带切碎与其它2 味同煮成粥,可当晚餐食用。
4.肾精不足证4.1中成药:健脑补肾丸,补肾益精,口服,一次15粒,一日2 次;4.2茶饮:杞菊茶:枸杞子、白(杭)菊花、绿茶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黑芝麻茶:黑芝麻、绿茶各适量,开水冲泡饮服。
4.3 推荐食物:银耳、枸杞子、黑枣、核桃仁、海参、淡菜、芝麻。
4.4 推荐食疗方:桑椹粥:桑椹、粳米各适量,煮成粥,可早晚2 次分服。
首乌豆枣香粥:何首乌、加水煎浓汁,去渣后加粳米、黑豆,黑芝麻,大枣3〜5枚、冰糖适量,同煮为粥,服用不拘时。
5.肾阳亏虚证5.1中成药:金匮肾气丸,温肾散寒。
每次2 丸,每日2 次,疗程4 周。
5.2茶饮:杜仲茶:杜仲、绿茶各适量。
用开水冲泡,加盖5分钟后饮用。
胡桃蜜茶:胡桃仁、茶、蜂蜜各适量。
将胡桃仁捣碎,与茶、蜂蜜共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饮。
5.3推荐食物:韭菜、芝麻、胡桃仁、龙眼肉、羊肉、狗肉、鹿肉。
5.4推荐食疗方:复元汤:淮山药、核桃仁、瘦羊肉、羊脊骨、粳米、葱白各适量,先羊脊骨半小时,加羊肉煮开,撇去浮沫,再加生姜、花椒、料酒、胡椒、八角、食盐即可杜仲羊肾汤:杜仲,五味子,羊肾,姜、葱、盐、料酒适量。
杜仲、五味子洗净包好,加水煮约1小时后加入羊肾片(已去筋膜),加姜等调料再煮30分钟,去药包调味即成。
6.冲任失调证6.1中成药:坤宝丸,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
口服,一次50粒,一日2 次。
6.2茶饮:归杞梅花茶:当归、枸杞子、白梅花各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以上所有的中成药、代茶饮及食疗方仅为推荐服用,中医为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因此社区医师在为患者做推荐时切勿盲目,对于某些不宜长期大量服用的药物请告知患者,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二、常用中医针灸保健疗法1.耳穴疗法1.1材料:一般常选用生王不留行。
1.2选穴:降压沟、降压点、肝、皮质下、高血压点(图)等,1.3操作方法:将王不留行置于相应耳穴处,用胶布固定,每穴用拇、食指对捏,以中等力量和速度按压30~40 次, 达到使耳廓轻度发热、发痛。
疗程:两耳穴交替贴压,3-5天一换,14天1 个疗程。
2.体穴按压:2.1原理:对于高血压病患者可辨证施穴,穴位按压可起到以指代针、激发经络、疏通气血的效果2.2选穴:阴虚阳亢证者可选用太冲、太溪、三阴交、风池、内关;气血两虚证者,可选用气海、血海、中脘、太阳、合谷、足临泣等。
痰瘀互结证,可按压中脘、丰隆、足三里、头维、血海、公孙;肾精亏虚者,可选用肾俞、命门、志室、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肾阳亏虚证者,可选用关元、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神阙、大椎;冲任失调者,可选用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蠡沟、中都。
2.3方法:用指尖或指节按压所选的穴位,每次按压5-10 分钟,以有酸胀感觉为宜,14 天1 个疗程。
三、推荐中医足浴疗法1、基本原理及要求1.1原理:泡脚水选用温热(热水),通过温热刺激使腿及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周围血液分布增多,循环阻力减少,全身血压也随之下降。
可以减轻高血压的症状。
1.2材料:足浴盆或桶尽量选用木质的为好,桶高应不小于40cm,泡脚水选用温热(热水),水温为40°。
1.3足浴时间:泡脚可每天2次进行,下午与晚间各1 次,每次30-40分钟。
1.4方法:双足浸泡,尽量让水没过足踝(有足浴桶者可至膝以下),水温保持在40°。
2、中药配方:阴虚阳亢证者可选用磁石降压方:磁石、石决明、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g,独活18g。
将诸药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1次,每次10〜30分钟,每剂药可用2〜3次;痰瘀互阻证,可法夏三皮汤:法半夏、陈皮、大腹皮、茯苓皮各30®水煎取汁,待温时足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2次,每日1剂,连续3〜5天。
肾精亏虚者,可选用杜仲木瓜汤:杜仲、桑寄生、木瓜各30g。
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用毛巾蘸药液热熨腰痛部位,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3〜5 天。
肾阳亏虚证者,可选用杜仲木瓜汤:杜仲、桑寄生、木瓜各30g。
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用毛巾蘸药液热熨腰痛部位,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1剂,连续3〜5 天。
冲任失调者,可选用三藤汤:香瓜藤、黄瓜藤、西瓜藤各30g。
水煎取汁,候温足浴,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 剂,连续7〜10天。
附:高血压足浴通用方——邓铁涛教授“浴足方”怀牛膝、川芎各15g,天麻、钩藤(后下)、夏枯草、吴茱萸、肉桂各10g。
上方加水2000ml煎煮,水沸后10分钟,取汁趁温热浴足30分钟,上、下午各1次,2-3周为1疗程。
四、季节更替养生中医理论中有“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季节更替时天气变化无常,如夏秋交替,冷热更迭,患者容易因气候突变而加重病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目眩、心悸等症状。
中医重在治未病,如能在气候多变的季节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在情志、饮食及运动方面加以调节,则可能起到比服用药物更好的效果。
由此说来,中医保健尤为重要。
1. 情志调摄人顺应四季变化规律,遵循四季养生法则,调摄情志,精神乐观、心境清净。
孙思邈在《千金方〃养性》中告诫人们“莫忧愁、莫大怒、莫悲恐、莫大惧……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悁悁怀忿恨……若能勿犯者,则得长生也。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均可益人心智、怡神养性,有助于高血压病的调治。
2. 平衡饮食高血压患者在季节变换中要少吃酸性食品,多吃能补益脾胃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水果、干果等;多吃韭菜、菠菜、荠菜和葱等新鲜蔬菜,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积,利于血压的调控;多吃甘温食物,如大枣、花生、玉米、豆浆等。
3. 运动调治高血压患者在季节变换中应当遵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以静为主”的原则。
坚持户外锻炼,以户外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锻炼等节律慢、运动量小、竞争不激烈,且不需要过度低头弯腰的项目为宜,并以自己活动后不觉疲倦为度。
4. 顺应季节在季节变化中,通过顺应四时变化,调整阴阳,使人与自然相和谐,从而达到阴平阳秘,养生保健之功效,使高血压患者在四季更替的过程中泰然自处,血压平稳少波动。
春季肝气当令,万物生发,血压易偏高,应多做户外活动,注意戒怒;夏季炎热,暑湿为邪,注意饮食勿过油腻及生冷,勿使大汗伤津;秋季干燥,阴虚之人当注意勿使津伤阴亏;冬季寒冷,肾阳不足之人当注重保护阳气,宜足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