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磨损与润滑试卷A-答案
摩擦学试卷B
内蒙古科技大学2006/2007学年第 1学期 《摩擦、磨损与润滑》考试试题(B ) 课程号:040224-0 考试方式:开卷 使用专业、年级:机械04—1、2、3、4、5、6 任课教师:侯文英 考试时间:一、名词解释(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 粘着磨损的机理是什么? 2、 赫兹接触是什么意识? 3、 何为固体表面形貌? 4、 边界润滑的定义? 5、 何为润滑系统? 考生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生学号:□□□□□□□□□□□□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6、何为添加剂?7、什么叫粘着摩擦?二、填空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润滑条件下,相对运动表面虽然不直接接触,也可能发生()磨损。
2、降低表面粗糙度能有效地提高抗()的能力。
3、粘度是液体流动时在液体分子之间的(),即流体膜的剪切阻力。
4、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这种性质叫润滑油的()。
5、合成油不是用石油炼成的,而是用()合成的。
6、动物油的油性最好,植物油的油性次之,而一般()的油性最差。
7、滚动摩擦阻力的组成有四种即:()、()、()、()。
三、问答题(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1、金属表层的组成结构是:2、根据破坏机理,磨损的类型有:3、石油基润滑油的质量指标有那几种:4、一般情况,有那几种润滑方法?5、有那三种微凸体模型?6、说出摩擦理论的几种假说:四、简述下列各题(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机械--粘着假说:2、简述润滑油的炼制工艺?3、简述流体动压润滑形成的过程和所条件:4、简述化学吸附膜与化学反应膜的不同。
润滑管理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1、油脂能保证各类系统设备正常运行,能减少设备的摩擦、磨损、防止锈蚀。
2、确认选用油脂的方法有磨擦面、润滑方式、油脂选择等三要素。
3、相对运动磨擦面较大的滑动轴承,由于其间隙较大,为减少油量的泄漏损失,要选用粘度较高的油。
4、滑动轴承速度较高,注入油就多,油楔效应好,用粘度较低的油就可以使磨擦面分离。
5、按照润滑给油方式,可分为非循环润滑和循环润滑二种。
6、油脂选择最基本的要求是油质及粘度的选择。
7、油脂消费量的确认管理要求达到的目的是:设备运转可靠性及经济性。
8、油脂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油脂中添加剂的损耗和氧化。
9、微粒的加入使润滑油加剧氧化,并也加剧相对运动体的摩擦。
10、相对运动体润滑条件是油量和油质。
11、在运转条件基本固定的情况下,润滑与结构条件是磨损劣化的主要因素。
12、机械裂纹来源于设备在长期的动静载荷作用下疲劳状态的表现。
13、在金属腐蚀试验时其试验条件是:“试件材质、腐蚀液性质以及试验时间”,这三者关系确定了腐蚀状况。
14、机械及构件由于长期受内外应力的作用,使其外形发生变化,也可受高温的长期影响或冷热温差交替骤变而产生。
15、通常称作的故障有两种:一种是影响主作业线停止运行;而另一种是不影响主作用线运行的。
16、所谓疑难故障其故障点较隐蔽,一般发生在带有辅助系统的大型设备上,对这一类故障的判断首先应从整个系统着手。
17、在运用排除干扰和系统分析判断无法判断故障时就需采取解体确认。
18、机械设备的摩擦副往往需要使用润滑油(脂),以期望降低摩擦副之间摩擦系数,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量,延长设备的寿命。
19、详细记录润滑油的补充量:对于全损式润滑装置,润滑油减少为正常。
20、对润滑油的品质和粘度等级进行比较,将相近的油种汇总一块,尽可能减少油的种类。
21、粘度偏高,常常会使轴承温度上升,产生振动、蜂鸣、轴承磨损等。
22、禁止润滑油温过高,一般超过60℃,每上升10℃,其氧化速度就是2倍。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50分,每空1分)1、摩擦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的相互阻碍作用现象。
22、磨损的后果是降低机器的效率和可靠性,甚至促使机器提前报废。
23、点蚀过程:产生初始疲劳裂纹→扩展→微粒脱落,形成点蚀坑。
34、润滑油的特性有:粘度、润滑性、极压性、闪点、凝点、氧化稳定性等。
45、在润滑剂中加入添加剂为了改善润滑剂品质和性能,其作用是提高油性、极压性、延长使用寿命、改善性能。
46、润滑油常用的润滑方法有人工润滑、滴油润滑、浸油润滑、飞溅润滑、喷油润滑等。
47、设备润滑规定中的“五定”是指:定人、定点、定质、定时、定量。
58、循环润滑油箱油位应保持在油箱的2/3以上。
19、滤网应符合下述规定:透平油、冷冻机油、压缩机油、机械油一级过滤为60目,二级过滤80目,三级过滤为100目,汽缸油、齿轮油一级过滤为40目,二级过滤为60目,三级过滤为80目。
610、常用阀的丝杆与螺母之间,要定期润滑,不常用阀门的丝杆与螺母之间,应用润滑油脂封死。
211、写出下列换热管及其在管板上的排列名称分别为:4(a)正三角形(b)转角正三角形(c)正方形(d)转角正方形12、钢在冶炼时按脱氧程度可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特殊镇静钢)。
413、单级离心泵消除轴向力的方法有(叶轮上开平衡孔)、(平衡管)、安装平衡叶片和(采用双吸叶轮)。
平衡多级离心泵轴向力常用的方法有(叶轮对称布置)、(采用平衡盘)。
514、碳素结构钢Q235AF牌号表示中Q表示(屈服强度)、235表示(屈服强度值为235MPa)、A表示(质量等级)、F表示(沸腾钢)。
415、滚动轴承的润滑有(脂润滑)、(油润滑)和固体润滑三种形式。
2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下列关于磨损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B、C)。
A、磨合阶段:包括摩擦表面轮廓峰的形状变化和表面材料被加工硬化两个过程。
B、稳定磨损阶段:零件在平稳而缓慢的速度下磨损。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设备润滑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姓名:得分:一、填空题(共50分,每空1分)1、摩擦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表面间的相互阻碍作用现象。
22、磨损的后果是降低机器的效率和可靠性,甚至促使机器提前报废。
23、点蚀过程:产生初始疲劳裂纹→扩展→微粒脱落,形成点蚀坑.34、润滑油的特性有:粘度、润滑性、极压性、闪点、凝点、氧化稳定性等。
45、在润滑剂中加入添加剂为了改善润滑剂品质和性能,其作用是提高油性、极压性、延长使用寿命、改善性能。
46、润滑油常用的润滑方法有人工润滑、滴油润滑、浸油润滑、飞溅润滑、喷油润滑等。
47、设备润滑规定中的“五定"是指:定人、定点、定质、定时、定量.58、循环润滑油箱油位应保持在油箱的2/3以上。
19、滤网应符合下述规定:透平油、冷冻机油、压缩机油、机械油一级过滤为60目,二级过滤80目,三级过滤为100目,汽缸油、齿轮油一级过滤为40目,二级过滤为60目,三级过滤为80目.610、常用阀的丝杆与螺母之间,要定期润滑,不常用阀门的丝杆与螺母之间,应用润滑油脂封死。
211、写出下列换热管及其在管板上的排列名称分别为:4(a)正三角形(b)转角正三角形(c)正方形(d)转角正方形12、钢在冶炼时按脱氧程度可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特殊镇静钢).413、单级离心泵消除轴向力的方法有(叶轮上开平衡孔)、( 平衡管)、安装平衡叶片和(采用双吸叶轮).平衡多级离心泵轴向力常用的方法有(叶轮对称布置)、(采用平衡盘)。
514、碳素结构钢Q235AF牌号表示中Q表示(屈服强度)、235表示(屈服强度值为235MPa)、A表示(质量等级)、F表示(沸腾钢)。
415、滚动轴承的润滑有(脂润滑)、(油润滑)和固体润滑三种形式。
2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下列关于磨损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B、C)。
A、磨合阶段:包括摩擦表面轮廓峰的形状变化和表面材料被加工硬化两个过程。
摩擦、磨损和润滑
摩擦、磨损和润滑§1 摩擦在一定的压力下,表面间摩擦阻力的大小与两表面间的摩擦状态有密切关系,不同摩擦状态下,产生摩擦的物理机理是不同的。
一、摩擦状态按摩擦状态,即表面接触情况和油膜厚度,可以将滑动摩擦分为四大类,干摩擦、边界摩擦(润滑)、液体摩擦(润滑)和混合摩擦(润滑),如图所示。
1.干摩擦两摩擦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净金属接触时的摩擦,称为干摩擦。
在工程实际中没有真正的干摩擦,因为暴露在大气中的任何零件的表面,不仅会因氧气而形成氧化膜,且或多或少也会被润滑油所湿润或受到"污染",这时,其摩擦系数将显著降低。
在机械设计中,通常把不出现显著润滑的摩擦,当作干摩擦处理。
2.边界摩擦两摩擦表面各附有一层极薄的边界膜,两表面仍是凸峰接触的摩擦状态称为边界摩擦。
与干摩擦相比,摩擦状态有很大改善,其摩擦和磨损程度取决于边界膜的性质、材料表面机械性能和表面形貌。
3.液体摩擦两摩擦表面完全被液体层隔开、表面凸峰不直接接触的摩擦。
此种润滑状态亦称液体润滑,摩擦是在液体内部的分子之间进行,故摩擦系数极小。
这时的摩擦规律已有了根本的变化,与干摩擦完全不同。
关于液体摩擦(液体润滑)的问题,将在滑动轴承中进一步讨论。
4.混合摩擦两表面间同时存在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液体摩擦的状态称为混合摩擦。
二、干摩擦理论干摩擦理论主要有:(1)机械理论认为摩擦力是两表面凸峰的机械啮合力的总和,因而可解释为什么表面愈粗糙,摩擦力愈大;(2)和表面分子相互吸引分子-机械理论认为摩擦力是由表面凸峰间的机械啮合力F1两部分组成,因而这一理论可解释为什么当接触表面光滑时,摩擦力也会力F2很大。
但上述两种理论不能解释能量是如何被消耗的;(3)粘着理论;(4)能量理论等。
a) 结点b) 界面剪切c) 软金属剪切a) 结点b) 界面剪切c) 软金属剪切大量的试验表明,工程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约为名义接触面积的10-2~10-3,这样接触区压力很高,使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表面污染膜遭到破坏,从而使基体金属发生粘着现象,形成冷焊结点(如图a 所示)。
邱宣怀《机械设计》(第4版)(章节题库 摩擦、磨损、润滑)【圣才出品】
第4章 摩擦、磨损、润滑一、选择题1.现把研究有关摩擦、磨损与润滑的科学与技术统称为()。
A.摩擦理论B.磨损理论C.润滑理论D.摩擦学【答案】D2.当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A.随之升高B.随之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视润滑油性质而定【答案】B二、填空题1.按摩擦状态不同,摩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
【答案】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2.机械零件的磨损过程一般分为______、______及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跑合磨损;稳定磨损;剧烈磨损3.按建立压力油膜的原理不同,流体润滑主要有______、______及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流体静力润滑;流体动力润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4.获得流体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及______。
【答案】两滑动表面间必须具有收敛状的楔形油楔;移动件必须有足够的相对速度,且其速度方向应使润滑油从楔形大口流入,从小口流出;油具有一定的黏度,且供油充分5.在______润滑状态下,磨损可以避免,而在______及______润滑状态下,磨损则不可避免。
【答案】流体;边界;混合6.磨损按破坏机理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四种基本类型。
【答案】黏着磨损;磨粒磨损;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7.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计算是在流体动力润滑基础上又计入的主要因素有______及。
【答案】弹性变形;压力对黏度的影响8.工业用润滑油的黏度主要受______及______的影响。
【答案】温度;压力9.工业用润滑油的黏度因______而降低;在一定压强下,又因______而提高。
【答案】温度升高;压力增加10.润滑油的黏度是度量液体______的物理量。
【答案】内摩擦大小11.流体的黏性定律是______。
【答案】流体作层流运动时,油层的切应力r与其速度梯度成正比12.黏度指数M越大的油,其黏度受______变化越小。
工程师题库:摩擦学
摩擦、磨损与润滑填空1、一般认为滚摩擦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___________;(2)_________ ; (3)________;(4) __________。
答题时间2难易级别1标准答案微观滑移;弹性滞后;朔性变形;粘着作用2、材料的________,在________中比在金属中显著。
答题时1难易级别2标准答案弹性滞后损失;粘弹性材料3、在高应力强度下,滚动摩擦阻力主要由__________生;而在低力强度下,动摩擦阻力由_____________产生。
答题时间难易级别2标准答案表面下的朔性变形;材料本的滞损耗4、动摩擦力基上是__________的量度。
答题时间1难易级别1标准答案朔性变形力5、摩擦损耗的能量大部分作为______释放出来。
答题时间1难易级1标准答热量6载荷的增加减少了___________,增大了摩擦表面微凸体接触的可能性,必然_ _______。
答题时间1难易级别2标准答案润滑液膜厚度;加剧磨损、表面粗糙的影响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发生很大变化。
答题时间1难易级别1标准答案摩擦;磨损;表面损伤、根据位移式的不同动擦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时间1难易级别1标答案滑动摩擦;滚动摩擦9、根据摩擦面间存在润滑剂的情:滑动摩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
答题时间1难易级别2标准答案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摩擦10当摩擦表面处于_______和_____混合状态时,称为混合摩擦。
答题时间1__________,又要克服__________。
答题时间2难易级别2标准答案分子相互作用力;机械作用的阻力21、磨损是伴随_____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它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表面材料不断发生损耗的过程或产生_________的现象。
答题时间1难易级别1标准答案摩擦残余变形22、工程上有不少利用磨损作用的场合,如精加工中的__________,机器的__________磨损的有用方面。
机械设计习题二 零件强度、摩擦、磨损、润滑
作业二(零件强度、摩擦、磨损、润滑)一、选择与填空题1. 零件的截面形状一定,当增大截面尺寸时,其疲劳极限将随之 。
A. 增高B. 不变C. 降低D. 随材料性质的不同或降低或提高2. 在载荷和几何形状相同的情况下,钢制零件间的接触应力 。
铸铁零件间的接触应力。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无法确定3. 变应力特性可用五个参数中的任意 个来描述。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4. 下列四种叙述中, 是正确的。
A. 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B. 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C. 变应力是由静载荷产生D. 变应力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5. 在进行疲劳强度计算时,其极限应力为材料的 。
A. 屈服极限B. 疲劳极限C. 强度极限D. 弹性极限。
6. 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
A. 流体摩擦B. 干摩擦C. 混合摩擦D. 边界摩擦;7. 当温度升高时,润滑油的粘度 。
A. 升高B. 降低C. 保持不变D. 升高或降低与润滑油的牌号有关8. 两表面处于边界润滑时,其膜厚比λ大致范围是 。
A. 01λ<≤B. 13λ<≤C. 35λ<≤D. 5λ>9. 可用来表征润滑油滚动阻力的指标是 。
10. 润滑油的粘温性是指润滑油的 与 之间的关系。
二、判断题11. 零件的跑合磨损对零件的工作性能是极为不利的。
【 】12. 表征润滑脂粘稠度的性能指标是其运动粘度。
【 】13. 造成零件疲劳磨损的主要原因是零件中产生的接触应力。
【 】14. 零件的耐磨性是指零件抵抗磨损的能力。
【 】15. 两个表面间形成了流体润滑时它们不直接接触。
【 】16. 机械化学磨损是指由机械作用及材料与环境的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共同引起的磨损。
【 】17. 两个相对运动表明形成了流体动压润滑状态后,两表面间的产生了压力流和剪力流。
【 】18. 降低表面粗糙度对于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润滑题库
1.机械设备(c)%的磨损失效与润滑有关。
A. 40B.60C. 80D.903.润滑是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磨擦面之间形成(),将直接接触的表面分隔开来,变干磨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内磨擦,达到减少磨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即谓之润滑。
A.润滑膜B.润滑油C.润滑剂 D.摩擦答案:A5.任何用于运动表面或运动表面之间以实现(减少摩擦)的做法都称为润滑。
6.任何用于运动表面或(B )之间以实现减少摩擦的做法都称为润滑。
7.设备中各摩擦副的(ADE)不同,对于润滑的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
8.根据摩擦副的工作条件和作用性质,选用适当的润滑剂。
(√)9.润滑剂可以吸热、传热和(散热),因而能降低磨擦热造成的温度上升。
10.机械零件的粘着磨损、表面疲劳磨损和腐蚀磨损与润滑条件没有关系。
×)11.作为电绝缘材料的电绝缘油的电阻率比水的电阻率小,有绝缘的作用。
(×)12.润滑剂不具备传递动力的功能。
(×)13.润滑剂在摩擦副受到(冲击载荷)时,可以吸收冲击能14.按照摩擦副表面润滑状态,可把润滑类型分为(ADE)。
15.在两摩擦面之间加有液体润滑剂,润滑油把两摩擦面完全隔开,变金属接触干摩擦为液体的内摩擦,这就是流体润滑。
(√)16.在两摩擦面之间加有液体润滑剂,润滑油把两摩面完全隔开,变金属接触干摩擦为液体的(内摩擦),这就是流体润滑1.机械设备(c)%的磨损失效与润滑有关。
A. 40 B.60C. 80D.903.润滑是在相对运动的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加入润滑剂,从而使两磨擦面之间形成(),将直接接触的表面分隔开来,变干磨擦为润滑剂分子间的内磨擦,达到减少磨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目的,即谓之润滑。
A.润滑膜B.润滑油C.润滑剂D.摩擦答案:A5.任何用于运动表面或运动表面之间以实现(减少摩擦)的做法都称为润滑。
6.任何用于运动表面或(B )之间以实现减少摩擦的做法都称为润滑。
摩擦学原理与润滑技术试题
摩擦学原理与润滑技术试题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摩擦学原理复习题整理1.简述摩擦种类及机理2.简述磨损种类及机理1.答:摩擦的分类:按摩擦副的运动状态:动摩擦,静摩擦按摩擦副的运动形式:滚动摩擦,滑动摩按摩擦副的润滑状态: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摩擦产生机理:1)机械啮合理论:摩擦力源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粗糙的峰相互啮合、碰撞以及产生的塑性或弹性变形,特别是硬的粗糙峰嵌入软表面后在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形变会引起较大的摩擦力。
2)3)分子作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分子的活动性和分子作用力使固体粘附在一起而产生滑动阻力。
被称为粘着效应。
3)粘着理论:人们从机械——分子联合作用的观点出发建立了粘着理论。
2.答:磨损种类:点蚀磨损、胶合磨损、擦伤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冲蚀磨损、腐蚀磨损、磨料磨损。
磨损产生机理:1)磨粒磨损机理:微观切削、挤压剥落、疲劳破坏2)粘着磨损机理:通常摩擦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只有表观面积的~%。
对于重载高速摩擦副,接触峰点的表面压力有时可达5000MPa,并产生1000度以上的瞬现温度。
而由于摩擦副体积远大于接触峰点,一旦脱离接触,峰点温度便迅速下降,一般局部高温持续时间只有几个毫秒。
摩擦表面处于这种状态下,润滑油膜、吸附膜或其他表面膜将发生破裂,使接触峰点产生粘着,随后在滑动中粘着结点破坏。
这种粘着、破坏、再粘着的交替过程就构成粘着磨损。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和流体动压润滑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两个作相对运动物体的摩擦表面,用借助于相对速度而产生的粘性流体膜将两摩擦表面完全隔开,由流体膜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荷, 称为流体动力润滑。
所用的粘性流体可以是液体(如润滑油) ,也可以是气体(如空气等), 相应地称为液体动力润滑和气体动力润滑。
流体动力润滑的主要优点是,摩擦力小, 磨损小,并可以缓和振动与冲击。
(试卷真题)第3章_摩擦
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一、选择题1.干摩擦时,摩擦力与所受载荷及表观接触面积的关系为:____A.与表观面积无关而与载荷成正比B. 与表观面积有关而与载荷无关C. 与表观面积有关而与载荷成正比选A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1节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62.摩擦副表面为液体动压润滑状态,当外载荷不变时,摩擦面间的最小油膜厚度随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加而____。
A.变薄B.增厚C.不变选B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1节摩擦的性质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63.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____。
A.干摩擦B.边界摩擦C.混合摩擦D.液体摩擦选B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1节摩擦的判别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64.减少磨损的一般方法有很多中,其中____是错误的。
A.选择合适的材料组合B.生成表面膜C.改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D.增加表面粗糙度选D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2节减少磨损的方法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65.表面疲劳磨损(点蚀)的发生与____有关。
A.酸碱盐介质B.瞬时速度C.硬质磨粒D.材料浅层缺陷选D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2节磨损的性质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76.各种油杯中,____可用于脂润滑。
A.针阀油杯B.油绳式油杯C.旋盖式油杯选C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3节润滑的分类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77.零件表面在混合润滑状态时的摩擦系数比液体润滑状态时的摩擦系数____。
A.大B.小C.可能大可能小D.相等选A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1节摩擦的性质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78.为了减轻摩擦副的表面疲劳磨损,下面措施中,____是不合理的。
A.降低表面粗糙度B.增大润滑油粘度C.提高表面硬度D.提高相对滑动速度选D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第2节磨损的判别来源:机械设计学习要点与习题解析P179.采用含有油性和极压添加剂的润滑剂,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
机械设计题库 摩擦 磨损及润滑概述
动力黏度的单位是 N s / m 2 ,运动黏度的单位是 m2 / s 。
(6) 润滑剂中加入添加剂的作用是什么 ?请举出三种常用的添加剂。
答:润滑剂中加入添加剂是为了提高它们在一些恶劣的工作条件下 品质和使用性能。
常用的添加剂有抗氧化添加剂、降凝添加剂、油性添加剂等。 (7) 润滑油和润滑脂各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 ? 答: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黏度、油性、闪点、燃点和凝点。 滴点。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一 选择题
(1) 摩擦副表面为液体动压润滑状态,当外载荷不变时,摩擦面间的最小油膜厚度随相对滑动速度的
增加而
B。
A. 变薄
B. 增厚
C. 不变
(2) 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B。
A. 干摩擦
B. 边界摩擦
C. 混合摩擦
D. 液体摩擦
(3) 减少磨损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
(11) 在润滑油中加入抗氧化添加剂可 点。
抑制润滑油氧化变质
;加入降凝添加剂可 降低油的凝
(12) 在润滑油中加入油性添加剂可
提高油性 ;加入极压添加剂可 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以减轻磨损 。
三 是非题
(1) 润滑油的黏度与温度有关,且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F)
(2)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锥入度和滴点。
产生,是一种理想的摩擦状态。
边界摩擦是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摩擦性质不取决于流体黏度,而与边界膜和表面
的吸附性质有关,其摩擦规律基本与干摩擦相同,但摩擦系数要小一些,但仍伴有磨损产生。
混合摩擦是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混合状态。
(2) 减少磨损应采取哪些措施 ?
濮良贵《机械设计》要点讲解及考研真题解析(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动进行中的摩擦。 (2)按运动形式的不同,动摩擦又分为 ①滑动摩擦 根据摩擦面间存在润滑剂的情况,滑动摩擦又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边界润滑)、流 体摩擦(流体润滑)及混合摩擦(混合润滑),如图 4-1 所示。
7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主要有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2)润滑油的主要性质 ①粘度 润滑油的粘度是表示油液内部相对运动时产生内摩擦阻力大小的性能指标,它是润滑油 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a.动力粘度 摩擦定律(粘性定律) 在流体中任意点处的切应力均与该处流体的速度梯度成正比。用数学形式表示这一定律, 即为 τ=-η∂u/∂y。 式中:τ——流体单位面积上的剪切阻力,即切应力;u——流体的流动速度;∂u/∂y—— 流体沿垂直于运动方向(即流体膜厚度方向)的速度梯度,式中的“-”号表示 u 随 y(流 体膜厚度方向的坐标)的增大而减小;η——比例常数,即流体的动力粘度。 b.运动粘度 运动粘度 v(单位为 m2/s)是指工程中将流体的动力粘度 η 与同温度下该流体密度 ρ (单位为 kg/m3)的比值,即 v=η/ρ。 在 C.G.S.制中,运动粘度的单位是 St(斯),1St=1cm2/s。百分之一 St 称为 cSt(厘 斯),它们之间有下列关系 1St=1cm2/s=100cSt=10-4m2/s 1cSt=10-6m2/s=1mm2/s c.粘度的影响因素 第一,温度对粘度的影响十分明显,润滑油粘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可用粘度指数表示。 第二,粘度指数值越大,表明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越小,即粘一温性能越好。
5 / 1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濮良贵《机械设计》章节题库(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圣才出品】
第4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一、选择题1.温度升高时,滑润油的粘度()。
A.随之升高B.随之降低C.保持不变D.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答案】B【解析】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和压力而变化,润滑油的粘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为了减轻摩擦表面的疲劳磨损,下列措施中()不是正确的措施。
A.合理选择表面粗糙度B.合理选择润滑油粘度C.合理选择表面硬度D.合理控制相对滑动速度【答案】D【解析】疲劳磨损是指由于摩擦表面材料微体积在重复变形时疲劳破坏引起的机械磨损。
与相对滑动速度无关。
3.粘度较低的润滑油适合()的场合。
A.载荷较大B.速度较高C.温度较高D.表面粗糙度较大【答案】B【解析】载荷较大,工作温度较高时宜选用高黏度的润滑油;速度较高的场合宜选用黏度较低的润滑油。
4.流体的粘度是指流体的()。
A.强度B.刚度C.流动阻力D.油性【答案】C【解析】粘度是流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
5.润滑油牌号L-AN100中的100是表示这种润滑油()的平均值。
A.动力粘度B.条件粘度C.运动粘度D.闪点【答案】C【解析】牌号采用的是润滑油在40°C时的运动粘度中心值。
6.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A.液体摩擦B.干摩擦C.混合摩擦D.边界摩擦【答案】D【解析】当运动副的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摩擦性质取决于边界膜和表面的吸附性能时的摩擦称为边界摩擦。
二、填空题1.根据磨损机理,磨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粘附磨损;磨粒磨损;疲劳磨损;流体侵蚀磨损【解析】粘着磨损是零件运转过程中,表面微凸体发生接触导致的材料转移;磨粒磨损是由于磨粒在金属表面产生微切削导致的磨损现象;疲劳磨损是摩擦表面材料微体积在重复变形时疲劳破坏而引起的机械磨损;流体侵蚀磨损是指由液流或气流的冲蚀作用引起的机械磨损。
2.一个零件的磨损大致可以分为______磨损、______磨损、______磨损三个阶段,在设计或使用时,应力求______、______、______。
技能认证设备技术员考试(习题卷3)
技能认证设备技术员考试(习题卷3)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4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离心泵的效率等于( )。
A)机械效率+容积效率+水力效率B)机械效率×容积效率×水力效率C)(机械效率+容积效率)×2答案:B解析:2.[单选题]在下列四种类型的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以及可以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的是( ) 。
A)凸缘联轴器B)齿式联轴器C)弹性套柱销联轴器答案:C解析:3.[单选题]滚动轴承的温升不得超过( ),温度过高时应检查原因并采取正确措施调整。
A)60~65℃B)40~50℃C)25~30℃答案:A解析:4.[单选题]( )是手弧焊最重要的工艺参数,是焊工在操作中唯一需调节的参数。
A)焊接电流B)电弧电压C)焊条直径答案:A解析:5.[单选题]压力容器必须定期检验,分为( )。
A)1年B)2年C)3年答案:C解析:6.[单选题]特种设备在使用前( )日内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
A)30B)40C)60答案:A解析:B)0.1mmC)0.02mmD)0.01mm答案:C解析:8.[单选题]下列现象中不是满水事故的症状( )。
A)水位表内看不到水位,但表内发暗B)水位报警器发出高水位警报C)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D)过热蒸汽温度升高答案:D解析:9.[单选题]锂基润滑脂适用于( )。
A)低温低速B)中温中速C)高温高速D)高温低速答案:B解析:10.[单选题]射线探伤用符号( )表示。
A)RTB)UTC)MTD)PT答案:A解析:11.[单选题]电梯的维护保养单位未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以及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电梯维护保养的,处( )罚款。
第88条A)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B)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C)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D)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答案:A解析:12.[单选题]圆柱齿轮传动的精度要求有运动精度、工作平稳性( )等几方面精度要求。
福建农林大学机械设计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选择判断
C、恩氏度(E)
D、帕∙秒(Pa.s) 7、运动粘度ν是动力粘度η与同温下润滑油()的比值(
A、密度ρ
B、质量 m
C、相对密度 d
D、速度 v
8、当压力加大时,润滑油的粘度(
)
A、随之加大
B、保持不变
C、随之降低
D、升高或降低视润滑油性质而定
9、当温度加大时,润滑油的粘度(
)
A、随之加大
B、保持不变
对
错
13、切向键的工作面是键的侧面。
对
错
14、切向键是由两个斜度为 1:100 的单边倾斜楔键组成。
对
错
15、普通平键的定心精度高于花键的定心精度。
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错
16、楔键因具有斜度所以能传递双向轴向力。
对
错
带传动
试卷编号:05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长: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
C、在周向相隔 180°
D、在轴向沿同一直线
二、判断题(每题 5 分,共 80 分) 1、普通平键是标准件。
对
错
2、普通平键的剖面尺寸是根据轴的直径按标准选取的。
对
错
3、圆头平键槽用圆盘形铣刀加工。
对
错
4、导键固定在轮毂上而轴可沿着键侧移动。
对
错
5、滑键固定在轮毂上随轮毂一同沿着轴上的键槽移动。
对
)
A、液体摩擦
B、干摩擦
C、混合摩擦
D、边界摩擦
4、两摩擦表面间的膜厚比λ>3-5 时,其摩擦状态为(
)
A、液体摩擦
B、干摩擦
C、边界摩擦
D、混合摩擦
机械设计试题及答案第三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_OK
答: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粘度、油性与极压性、氧化稳定性、闪点 和凝固点。 润滑脂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针入度、滴点。 3-11 润滑油的牌号越大,其粘度越大还是越小? 答:根据“几种常用油的粘——温曲线”可以得出:润滑油的牌号越大,其 粘度也越大。 3-12 选用润滑剂的原则是什么? 答:(1)工作载荷;(2)相对滑动速度;(3)工作温度;(4)特殊工 作环境。
形成硫、氯、磷的化合物,在油和金属的界面处形成一层薄膜。这种边界 膜具有低剪切强度和高熔点,比前两种吸附膜都更为稳定,可在十分恶劣 条件(高压、大滑动速度)下保护金属。2021/9/8 Nhomakorabea4
3-5 磨损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怎样跑合可以延长零件的寿命?
答:磨损过程分为跑合阶段、稳定磨损阶段和剧烈磨损阶段。
答:公式f= B / HB适用于软金属零件和硬金属零件的干摩擦状态。式中B 为软金属的剪切强度极极,HB为硬件材料的布氏硬度。
3-4 边界摩擦的特征为摩擦表面间形成一层很薄的边界膜,试问有几种边 界膜?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本题使读者了解边界膜的种类、形成机 理、特点及适用场合]
答:边界膜有物理吸附膜、化学吸附膜、化学反应膜三种。 (1)物理吸附膜。润滑油在两摩擦表面间,在油与金属接触时,在两者分 子吸引力的作用下,油紧贴到金属表面上而形成的,它可以是单分子层或 多分子层。具有长链的碳氢化合物(如硬脂酸),其分子一端带有强电荷 的极性团,有对金属垂直取向特性,这些极性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薄膜。 只适用于低速、轻载的场合。
在跑合阶段,应当严格遵守跑合规程,载荷由轻到重逐渐增加;跑合 期满,要把零件清洗干净并更换润滑油,以免磨下的金属粉末起磨粒 作用。 3-6 按破坏机理分,磨损的基本类型有哪四种?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小磨损?
摩擦学原理与润滑技术试题
摩擦学原理与润滑技术试题(总6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摩擦学原理复习题整理1. 简述摩擦种类及机理2. 简述磨损种类及机理1. 答:摩擦的分类:按摩擦副的运动状态:动摩擦,静摩擦按摩擦副的运动形式:滚动摩擦,滑动摩按摩擦副的润滑状态: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混合摩擦摩擦产生机理:1)机械啮合理论:摩擦力源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粗糙的峰相互啮合、碰撞以及产生的塑性或弹性变形,特别是硬的粗糙峰嵌入软表面后在滑动过程中产生的形变会引起较大的摩擦力。
2)分子作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分子的活动性和分子作用力使固体粘附在一起而产生滑动阻力。
被称为粘着效应。
3)粘着理论:人们从机械——分子联合作用的观点出发建立了粘着理论。
2. 答:磨损种类:点蚀磨损、胶合磨损、擦伤磨损、粘着磨损、疲劳磨损、冲蚀磨损、腐蚀磨损、磨料磨损。
磨损产生机理:1)磨粒磨损机理:微观切削、挤压剥落、疲劳破坏2)粘着磨损机理:通常摩擦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只有表观面积的 0.1~0.01%。
对于重载高速摩擦副,接触峰点的表面压力有时可达 5000MPa,并产生1000度以上的瞬现温度。
而由于摩擦副体积远大于接触峰点,一旦脱离接触,峰点温度便迅速下降,一般局部高温持续时间只有几个毫秒。
摩擦表面处于这种状态下,润滑油膜、吸附膜或其他表面膜将发生破裂,使接触峰点产生粘着,随后在滑动中粘着结点破坏。
这种粘着、破坏、再粘着的交替过程就构成粘着磨损。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和流体动压润滑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两个作相对运动物体的摩擦表面,用借助于相对速度而产生的粘性流体膜将两摩擦表面完全隔开,由流体膜产生的压力来平衡外载荷, 称为流体动力润滑。
所用的粘性流体可以是液体(如润滑油) ,也可以是气体(如空气等), 相应地称为液体动力润滑和气体动力润滑。
流体动力润滑的主要优点是,摩擦力小, 磨损小,并可以缓和振动与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科技大学考试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摩擦、磨损与润滑考试班级:机械09—1-9
:
一.名词解释(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答:磨粒磨损是指在摩擦过程中,由于摩擦表面上硬的微突体或摩擦界面上的硬颗粒而引起材料损耗的一种磨损现象。
2.答:所谓赫兹接触指得是圆弧形物体的接触。
这一理论将弹性物体的接触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处理,并假设①材料完全弹性②表面光滑③接触物体没有相对滑动④接触物体不传递切向力。
3.答:固体表面形貌的含义:是指描述固体表面特征的量,又称表面图形,表面结构、表面粗糙度或表面光洁度,它是研究固体表面几何形状的细节。
4.答:指两摩擦表面之间存在着一层与工作介质性质不同的薄膜——边界膜的摩擦润滑状态。
5.答:指向润滑部位供给润滑油的一系列给、排油及其附属装置的总称。
6.答:为了改善和提高润滑剂的性能,或使之获得某种新的性能而添加到润滑剂中的化学物质。
7.答:粘着原理认为,在载荷作用下两表面接触时,某些接触点的单位压力很大产生的塑性变形,致使这些点形成冷焊结点。
当摩擦副
滑动时,克服摩擦阻力的切向里必须首先剪开结点,与此同时还要克服犁沟阻力。
因此摩擦力为两种阻力之合。
8.答:滚动体不传递或传递很小的切向力沿另一个表面滚动,称为自由滚动。
9.答:滚动摩擦是指在力矩作用下,物体沿接触表面滚动时的摩擦。
10.答:是指由含有减磨剂、抗氧剂等多效添加剂,以精制石油润滑油或合成油作为基础油,用锂基,复合锂基或聚尿化合物等稠化剂制成的。
二.填空(10个空每空2分共20分)
1.疲劳;2.磨损;3.内摩擦;4.不断损失;5.化学方法;6.矿物油;7.微观滑动、弹性滞后、塑性变形、粘着效应;
三.问答(8小题每题2.5分共20分)
1.答:(1)油润滑;(2)脂润滑;(3)固体润滑(低速、高低温、真空、辐射、腐蚀);(4)气体润滑。
2.答:(1)粘着磨损或粘附磨损;(2)磨料磨损或磨粒磨损;(3)疲劳磨损或表面疲劳磨损;(4)腐蚀磨损或摩擦-化学磨损。
(5)其他。
包括侵蚀磨损或冲蚀磨损和微动磨损等。
3.答:球形模型、柱形模型、锥形模型。
4.答:(1)工作温度;(2)工作速度;(3)工作载荷;(4)空气湿度;
(5)压力;(6)真空(0.013Pa;0.0013Pa)
5.答:粘度、粘度指数、闪点、燃点、酸值、凝点、残碳。
6.答:分为粘着摩擦、磨料摩擦、疲劳摩擦、腐蚀摩擦、微动摩擦、冲蚀摩擦、气蚀摩擦。
7.答:㈠滑动摩擦:1.机械啮合学;2.分子吸引学说;3.分子机械学说;4.粘着学说;5.机械—粘着—犁闪;㈡滚动摩擦:1.微观滑移效应;2.弹性滞后效应;3.塑性变形效应;4.粘着效应。
8.答:(1)摩擦与润滑材料以及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测试技术;(2)摩擦表面测试分析技术;(3)磨损微粒分析技术。
四.简述(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⑴减压蒸馏:降低蒸馏的压力,将重油分馏,然后根据成品的性质用几个侧线的溜分经精制后再调和成所需的基础油。
⑵润滑油的精制:去掉溜分后润滑油的不良成分,主要方法有硫酸精制剂和溶剂精制。
⑶润滑油的脱脂:去处润滑油中的蜡类物质,常用方法有冷榨脱蜡,溶剂脱蜡,尿素脱蜡,微生物脱蜡。
2.依靠运动副两个滑动表面的形态,在相对运动时产生收敛形油楔,借助粘性流体的动力学作用,产生具有足够压力的流体膜平衡于外载荷,并将两表面分隔开。
这种润滑状态称为流体动压滑动。
其润滑系统的摩擦学特性主要由两个特定决定:①运动阻力主要来自流体分子间存在的内摩擦;②两滑动表面的几何形状在相对运动形成
收敛形油楔产生足够的承载压力。
3.机械咬合理论认为,摩擦主要是由表面的凹凸形状所造成的,即当两个表面接触时。
其凹凸部分互相咬合而形成摩擦,若要使表面滑动,则必须顺着其凸起部分滑动或把这些凸起部分破坏掉,这就是产生摩擦力的原因。
分子吸引理论认为摩擦的产生是由于表面滑动时,表面上的分子运动键断裂而消耗了一定的能量。
4.化学吸附膜是由润滑油中的极性分子与金属表面通过电子交换而形成的吸附膜或者说润滑剂的极性分子靠化学力吸附表面时形成的膜;化学反应膜是高速重载的摩擦副中,润滑剂中加入的活性元素的添加剂,这些活性元素在表层进行化学反应而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