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

合集下载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简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简介
纺织大学、湖北科技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长江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孝感学院 【湖南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南华大学、湖南工业大学、衡阳师范学院 【广东省】中山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深圳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暨南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理工大学 【海南省】海南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学院 【陕西省】西安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延安大学 【甘肃省】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农业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
(3)高分子合成方向:
我校高分子合成以新型橡胶、涂料与粘合为主要方向。本专业方向培养能在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各部门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高分子材料改性、功能与特种高分子合成与表征等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主要学习以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改性为主体的聚合物合成工艺、聚合反应工程、功能与特种高分子材料设计、聚合物改性原理与方法等专业知识。
专业咨询邮箱:gaofenzi@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聚物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知识。
二、专业综合介绍
材料物理(Material Physics)专业,一般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院下辖的专业之一。所涉及到的方面主要是材料的宏观及微观结构,尤其是微观结构,材料的物理性能基本参数以及这些参数的物理本质。 材料物理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里面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支撑万丈高楼的基石,材料支撑着人类文明。很多人觉得新世纪是“信息技术”的世界,不过任何技术赖以实现的物质基础还是材料,这一重要地位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任何阶段都无法改变,而且必将越来越重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正朝着微型化、功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在颇为流行的纳米材料、环境材料、电子材料、信息材料,大部分都是材料的物理性能在各特殊领域的应用。比如纳米材料,可以说就是纳米尺度下的材料物理学。材料物理专业所研究的磁学及光学性质在信息材料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是现代半导体、微电子、光电子产业发展的理论及应用基础。因此,随着材料产业以及信息产业在新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精品课程高分子物理网络辅助教学实践报告

精品课程高分子物理网络辅助教学实践报告
[ "] 果 ,名称 为“ &..9 B2193:27 &. G: 5 =8:3” , 它 认 为 与 传统 教 学 相 比, 从 网 上 学 习学 生 不 仅 成 绩
好 ,而 且对于 开发 学生 学习 的自 主性 、创 造性 等更 为有 利。 网 络教育 特别 是软 件资 源目 前在 国内 属薄 弱环 节, 应积 极应 用网 络教育 技术 ,在 教育 系统 实 现优 质资 源共 享, 缩小 我国 与国 外大学 教育 模式 的差 距。 “高 分 子 物理 ” 是 我校 传 统 强势 专 业 高 分子 材料 科学 与工 程、 新建 专业 生物 功 能 材料 的 核 心基 础 课, 该 课 程于 "$$( 年 获 得 “国 家 精 品 课 程” 称号。 在课 程建 设和 应用 过程 中, 我们 不断 尝 试教 学 方 法改 革 和 现代 化 教 学手 段 的 应 用, 采用 启发 、互 动式 教 学、 讲 解 与讨 论 结 合、 课 堂 讲 授 与网 络 自 学 结 合 等 方法 , 取得 了 很 好 的 效 果 。本 文旨在 对该 课程 在网 络辅 助教 学上 的应 用进 行统 计分 析、 教学 效果剖 析及 提出 一些 思考 。
! 收稿日期 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 — $"— !H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校 级 教 改 项目 资 助 ( 项 目 编 号 : *"$F$+ , I$"$F!" ) # 吴 丝 竹 (!%’( 5 ) 女 , 海 南 詹 县 人 , 教 授 ,主 要 从 事 聚 烯 烃 取 向、 结 晶 对 力 学 性 能 的 影 响 之 模 型 、 加 工 中 的 流 变 性 能 与 介 孔 材料 的 研 究 #
题 。文 章讨论 了国 家精 品课 程 “高分 子物 理” 网络 运行 一年 后的 教学 实践情 况, 包括 网络 教学 的 设 计思 路、使 用情 况统 计分 析及 对改 进的 思考 等。 关 键词 网络 教学 &’(" # ) 教 学现 代化 高 分子 物理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

一、工科:偏合成的:浙江大学(国内高分子鼻祖,尤其在合成方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理科: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偏性能形态研究的: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5-10年这个行业发展都会不错。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分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一览表【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天津市】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辽宁省】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吉林省】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市】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江苏省】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江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烟台大学六【河南省】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湖北省】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大学【湖南省】中南林学院【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华大学、株洲工学院、茂名学院、中山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工学院【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学院【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三、理论高分子搞的比较好的是北大、浙大、吉大,各有各的长处;中科院系统的研究所的高分子专业也都不错,华南理工实际应用搞的非常好,和国内一些企业有很多技术合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在全国高校中在高分子领域领先工科偏合成的浙江大学国内高分子鼻祖尤其在合成方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理科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偏性能形态研究的中科院北化所明显领先、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述为网上摘录不一定全面简单评述下浙江大学是出高分子院士最多的学校。

北京大学合成做的好特别是高分子液晶。

复旦大学的研究偏向理论研究有杨玉良和江明两位院士实力不凡。

华南理工和北京化工大学研究领域较广在橡胶、塑料、纤维方面做的都不错。

华南理工大学有3 位中科院院士程镕时、姜中宏生、曹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 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 人、博士生导师43 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7 人高分子加工实力很强的。

在全国排前3 名。

四川大学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塑料的加工改性实力虽有下滑但仍然很强毕竟其根基很厚。

东华大学的研究重点在纤维方面建有纤维素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共同建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应化所在一直是在做合成方面比较强。

化学所在前两年还有个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过现在降格为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了。

所以化学所的合成和加工做的都还不错。

青岛科技大学在高分子方面主要的特色是其橡胶2003 年建成了教育部橡塑工程重点实验室也是多年来对青岛科技大学研究工作的肯定。

研究生的方向很多大的方面大概一下几个树脂合成环氧丙烯酸聚苯聚酯等每个方向都很多塑料/纤维加工加工工艺川大最强的模具和机械华南理工及北化都不错生物医用高分子华东理工等高分子理论及表征中科院化学所及南京大学最强液晶高分子吉大北大北科大等导电高分子化学所等纳米高分子化学所碳纤维/碳纳米北化清华有机硅化学所等等而在珠三角这一带华南理工中山大学都是不错选择有志在高分子领域深入了解的同学可以报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材料类学科。

本专业面向传统和新兴的诸如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石油化工、纺织、新能源、海洋、国防等各类行业,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

高分子材料正在向高性能化、高功能化、智能化、低污染、低成本方向发展,逐渐渗透到航天航空、现代通讯、电子工程、生物工程、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新兴高技术领域,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有高等数学、外语、普通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化工机械基础、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基础课实验、化工原理,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科学实验、聚合物加工工程、聚合物制备工程、聚合物表征,专业方向分为塑料加工工程、弹性体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制备工程、复合材料四个模块课程群,学生可在四年级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学习。

专业开设有二十余门研究性前沿课程和多门国际化课程,学生在校内就能接受到国内外学术大师的培养和熏陶。

本专业非常注重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实践课程有金工实习、社会实践、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高分子专业实验、毕业环节、素质拓展与创新、应用软件实践、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开设的工程设计类课程有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自动化仪表、化工原理以及四个专业方向的工艺课、设计课以及实践课。

此外,专业课程学习还涵盖了英语、计算机、通识教育、素质拓展、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等,使学生在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个人素养、管理能力等方面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型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高分子材料专业排名

高分子材料专业排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排名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D+等级的学校有: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D等级的学校有:高分子材料专业排名高分子材料专业是二级学科,分布院校:【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天津市】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华北工学院【辽宁省】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工业学院【吉林省】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市】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江苏省】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江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东船舶工业学院【浙江省】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江西省】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山东省】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烟台大学【河南省】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湖北省】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学院、武汉化工学院、武汉科技学院、湖北科技大学【湖南省】中南林学院【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华大学、株洲工学院、茂名学院、中山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工学院【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学院【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以上红色是高分子专业最为出色的大学,蓝色为较为出色的大学。

大学_北京化工大学专业设置_1

大学_北京化工大学专业设置_1

北京化工大学专业设置
北京化工大学相关专业设置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类别毕业五年平均薪资工作地点男女比例材料类¥6408薪酬超过43%的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专业推荐
北京化工大学优势专业由北京化工大学历届学长学姐实名推荐:
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推荐指数: 4.7(333人推荐)
2、化学工程与工艺推荐指数: 4.8(295人推荐)
3、材料科学与工程推荐指数: 4.7(231人推荐)
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推荐指数: 4.5(228人推荐)
5、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推荐指数: 4.4(172人推荐)
6、自动化推荐指数: 4.5(108人推荐)
7、应用化学推荐指数: 4.6(106人推荐)
8、国际经济与贸易推荐指数: 4.0(63人推荐)
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 4.5(59人推荐)
10、法学推荐指数: 3.5(56人推荐)
11、测控技术与仪器推荐指数: 4.3(38人推荐)
12、生物功能材料推荐指数: 4.2(38人推荐)
北京化工大学好专业设置
本科类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
法学
文学
英语
理学
数学类 | 应用化学
工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功能材料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通信工程 | 自动化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制药工程 | 能源化学工程 | 环境工程 | 安全工程 | 生物工程类 | 工业设计
管理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工商管理类 | 公共管理类 | 物流管理
艺术学
产品设计。

2023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方向1. 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物理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加工工艺和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探索和创新能力,可以在科研、高等院校、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 高分子材料加工与成型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在高分子材料加工与成型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应用,掌握塑料加工制品、橡胶、纤维等高分子材料的成型、组装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从事高分子材料加工与成型方面的研发、生产、管理、技术等工作的能力。

3. 高分子材料工艺与装备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高分子材料制备和加工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薄膜加工、复合材料制备等工艺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具有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装备的各类硬件及软件的设计、研发、维修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4. 高分子材料工程该方向主要培养学生深入掌握高分子材料及其成型加工的基本理论,掌握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的科学、技术、规律,具有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生产、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可以在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开发领域、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管理及技术咨询等工作。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院校排名1.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是国内首批高等学校建设的“211工程”重点支持高校,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国内最早开设的该类专业,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研究优势。

2.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是一所著名的全国重点大学,其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内一流的重点学科,以体系广、细节齐全、学科融合为特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毕业生。

3. 天津大学天津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院校之一,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天津市“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学科,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

4. 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是国内著名的工科大学之一,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涵盖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理论、应用探究和产业化开发等多个领域。

北京化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公示

北京化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公示

北京化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公示摘要:一、背景介绍二、培养目标三、培养方案概述四、课程设置五、实践环节六、论文要求七、毕业要求八、总结正文:【一、背景介绍】近日,北京化工大学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公示,旨在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我国材料科学领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二、培养目标】根据培养方案,研究生将系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相关部门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三、培养方案概述】培养方案分为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论文研究三个部分。

课程学习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共计30多个学分;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论文研究是研究生阶段的重点,学生需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并撰写学位论文。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涵盖了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如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加工等。

【五、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实践和科研项目等。

实验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实习实践将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践,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科研项目则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其科研能力。

【六、论文要求】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课题,开展深入研究,撰写学位论文。

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并在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

【七、毕业要求】研究生需完成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论文研究等培养环节,并达到所要求的学分和论文要求,方可申请毕业。

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

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

工科试验班(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
本专业为学院本科招生时大类招生专业名称,适用于本科前三年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及外语能力,为后续工程师教育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引进法国工程师预科教育体系,数学、物理、化学实行大平台教学制度,从而使学生有宽阔的眼界和灵活的思路。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法卓越工程师班)
本专业依托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是国家“211工程”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五名,享誉国内外。

北京化工大学在工艺开发、装置设计、控制操作、综合优化的理论和方法领域拥有较强的学科优势。

法国合作院校在现代化工工艺、仿真计算、工艺模拟、绿色化工以及能源优化等领域世界领先。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法卓越工程师班)
本专业是全国高校中创建最早的高分子材料专业和最早的两个全国高分子材料重点学科之一,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全国同类学科和专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北京化工大学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等领域享有盛誉。

法国合作院校在高分子催化合成、高性能高分子工程材料以及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有明显的优势。

生物工程(中法卓越工程师班)
本专业是国家“211工程”和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学科。

北京化工大学在生物炼制、生物资源与生物能源、生物催化、新型生物分离技术、环境友好材料等领域享有声誉。

法国合作院校在化妆品、生物制品、药品研发领域成果显著。

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

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

作者: 孟文庆
出版物刊名: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F002-F003页
主题词: 教务处;教学管理人员;电教中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副校长;学校建设;学科;主管;业务;登记工作
摘要: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下设教学科、教务科、电教中心、教材中心,现有教学管理人员24人(主管教学副校长1人,教务处23人)。

全体教学管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熟练,忘我工作,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评为“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登记工作先进集体”、“北京市高等学校先进教务处”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

北京化工大学2014-2016年专业录取情况

北京化工大学2014-2016年专业录取情况

科目
2016年:投档分数532,排位9982
2015年:投档分数584,排
文史
最高分 541 538 536 542 533 535 535
最低分 541 533 536 535 533 532 532
平均分 541 535 536 539 533 534 533
最高分 590 589 591
590 597
平均分 565 562 559 560 566 577 559 559 566 568 572 565 559 566 561 562 565 559 559 567 560 573 561 562
最高分 612 608 608 623 609 606 628
理工
609 615 614 613 614 612 607 619 611 614 610 606
583 592 584 587 589 592 582 586
585 583
2014年:断档
580 580 最低分 平均分
583 581
5年:投档分数584,排位9801
最低分 590 584 586
590 586
平均分 590 586 589
590 589
最高分
591 596 583 589
582 585 581 583
科目
2016年:投档分数558,排位22221
2015年:投档分数606,排
最高分 565 562 559 561 577 577 561 560 570 572 572 565 560 569 562 563 565 560 561 571 563 573 565 568
最低分 565 561 559 560 562 577 558 558 561 563 572 565 559 563 560 560 565 559 558 564 559 573 559 559

2023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全国比较好的大学排名

2023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全国比较好的大学排名

2023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全国比较好的大学排名2023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全国比较好的大学排名此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理工交叉的特点,可以从事材料制备、加工工艺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全国比较好的大学排名,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全国比较好的大学排名清华大学(排名第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2)、武汉理工大学(排名第3)、北京科技大学(排名第4)、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5)、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6)、浙江大学(排名第7)、西北工业大学(排名第8)、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9)、北京化工大学(排名第1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专业简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组成、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充满活力的材料类学科,其工业和研究体系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身心健康并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学习高分子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计算机的应用等现代科技和设计手段;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理工交叉的特点,学生既可以从事新型聚合材料的研究,又可以从事材料制备、加工工艺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主要专业课有: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等有机化学、物质结构、材料学概论、材料科学基础、聚合物成型加工与应用等课程。

高分子材料是任何行业不可或缺的,小到穿衣吃饭、电脑手机,大到建筑楼房、航空航天。

社会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在不断扩大,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对口的工作并不难找。

未来人才缺口最大的专业-材料学

未来人才缺口最大的专业-材料学

未来人才缺口最大的专业:材料学我们身处材料的世界。

在奥运会上,许多运动员手拿的球拍都是镍钛金属球拍,富有强度和韧性;撑竿跳运动员拿着的是碳素长杆,这种杆的柔韧性比竹子强了数十倍;游泳运动员穿着鲨鱼皮泳衣,这种泳衣能将水的阻力减到最小;在生活中,材料更是不可或缺,比如你的眼镜—树脂镜片、镜框都是复合材料。

数据显示,电子信息材料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生物医用材料以约20%的速度递增。

此外,新型能材料、生态环境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新材料的需求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增加。

你适合学习材料专业吗材料学包罗万象,是国内外各行各业发展都离不开的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

目前据相关专家分析^p ,我国在材料成型设计方面的人才缺口在20万~30万之间,并且呈逐年递增趋势,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成了“抢手货”。

目前我国整个材料行业都缺少高精尖人才,人才缺失问题已经成了众多企业发展的桎梏。

材料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如此的迫切,那么也可以想象材料学的就业趋势非常好,想要进入材料行业的学生也很多,那什么性格的人适合进入材料学院呢笔者列出了如下的性格需求度表格,同学们不妨参考一下。

概述:材料学究竟是什么材料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涵盖的范围很广,子学科多。

所以想要回答“材料学究竟学什么”这一问题很难。

总的来说,材料学就是研究材料结构、性质和性能,以制造出更好的材料或更好地使用材料的学科。

材料学具体分为三个大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因此,大部分高校会开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专业下又分出几个方向,针对性地学习这三大类的知识,并且它还与其他一些工程科学相重叠,因此在各大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都有若干分支。

从这三大类可以看出,材料学是典型的工科专业,课程安排和其他工科专业大同小异。

大学一、二年级会安排基础科目的学习,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大学英语、C语言、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电子电工学这样与材料生产设备相关的课程:到了大三大四,则会偏重专业课,比如材料物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力学等,都是必须要学习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制备以及结构、性能和加工应用的材料类学科。

本专业面向传统和新兴的诸如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石油化工、纺织、新能源、海洋、国防等各类行业,培养具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

高分子材料正在向高性能化、高功能化、智能化、低污染、低成本方向发展,逐渐渗透到航天航空、现代通讯、电子工程、生物工程、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新兴高技术领域,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有高等数学、外语、普通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化工机械基础、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基础课实验、化工原理,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科学实验、聚合物加工工程、聚合物制备工程、聚合物表征,专业方向分为塑料加工工程、弹性体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制备工程、复合材料四个模块课程群,学生可在四年级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学习。

专业开设有二十余门研究性前沿课程和多门国际化课程,学生在校内就能接受到国内外学术大师的培养和熏陶。

本专业非常注重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实践课程有金工实习、社会实践、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高分子专业实验、毕业环节、素质拓展与创新、应用软件实践、生产实习、军事训练,开设的工程设计类课程有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材料力学、自动化仪表、化工原理以及四个专业方向的工艺课、设计课以及实践课。

此外,专业课程学习还涵盖了英语、计算机、通识教育、素质拓展、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等,使学生在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个人素养、管理能力等方面均衡发展,培养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型高级科学和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按物理化学属性,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不同类型材料所组成的复合材料。

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信息、材料和能源被誉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以高技术群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这主要是因为材料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

材料又是信息、能源的重要物质基础,例如磁记录、芯片等信息技术的硬件要有材料作为物质保证;太阳能、燃料电池等能源技术要依靠材料提供的催化等功能。

未来人们对材料的结构可以进行更为精细的分析,从原子层次深入到电子层次,从而对材料性能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根据性能需求制备出特殊结构的材料,如纳米复合结构,满足不同场合对材料性能的特殊需要,如智能材料、催化材料、能源材料、信息记录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

这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包括:
基础化学、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应用电工学、化工原理、材料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VB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文献查阅与科技写作、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科技报告与演讲、材料概论、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合成制备
与加工、材料科学研究方法、电化学原理及应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腐蚀与防护学、表面工程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粉体工程、热工基础及设备、精细陶瓷材料
特色课程包括:
电化学研究方法、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无机材料工厂工艺设计、水处理技术与缓蚀剂应用、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碳材料及其应用
专业实践包括: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材料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学习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
通识教育课程、导师制、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与创新、应用软件实践、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功能材料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功能材料专业”前身是2004年教育部批准在北京化工大学设立的全国第一个“生物功能材料专业”,该专业2009年被认定为北京市特色专业。

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新的专业设置目录,原“生物功能材料专业”并入“功能材料专业”。

从2013年开始,我校“生物功能材料专业”以“功能材料专业”在全国招生,入学学生仍按我校原有“生物功能材料专业”培养计划进行培养。

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科学是二十一世纪的重点学科领域,生物材料学作为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是研究与生命、医疗技术相关的材料制备、结构和功能及其加工应用的高新技术学科,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之中。

未来十年,生物材料特别是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将以高于每年15%的增长率快速发展,成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这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包括:基础化学、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科学实验、材料导论、生物医学材料学、生物材料性能评价方法、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聚合物表征、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必修课,以及材料概论、工程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绘图、应用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VB语言程序设计、化工原理、文献查阅、控制释放理论与应用、技术经济与企业管理、聚合物改性、微机原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精细化工、生物可降解功能高分子、生物材料前沿、生物医学伦理研讨、科技报告与演讲、聚合反应工程、复合材料及工艺、组织工程学等选修课。

特色课程包括:生物化学、细胞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材料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生物材料综合实验等6门核心课程。

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也是本专业的特色主干课程。

专业实践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生物医学材料课程论文,生物材料综合实验,生物医学工程课程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等。

课程学习与综合素质能力提高的途径包括:通识教育课程、研讨课程、导师制(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与创新、应用软件实践、毕业设计、“萌芽杯”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