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练习题
第三章物态变化练习题(2024)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三章物态变化练习题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一、填空题1.午餐前老师向我们的双手喷洒消毒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我们手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此时酒精发生了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此物态变化是一个热过程。
2.体温计利用了液体的原理;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为℃。
3.水资源缺乏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区,人们巧妙收集、使用露水,露水是(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形成;果农们常用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一是可以节约用水,二是能有效减少水分的。
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利用盐可以(“提高”或“降低”)冰雪的熔点。
4.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甲此时的示数为℃。
5.如图所示,干湿温度计是一种既能测量空气温度,又能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仪器: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安装在同一刻度板上,乙的测温泡外裹有湿纱布,为“湿”温度计;甲的测温泡直接裸露在空气中,为“干”温度计。
通常情况下,由于湿温度计上浸湿棉纱的水蒸发,湿温度计的示数会比干温度计的示数稍低。
有关资料:①饱和气:一定温度下,一定数量空气中所能最大限度容纳的水蒸气量;②某一温度下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中水蒸气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根据以上资料,如果发现干、湿温度计示数相同,说明此时空气相对湿度为%。
6.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游玩,开了空调后发现前挡风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
打开雨刮器后,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水雾”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物态变化会热量(吸收/放出),当天的季节应是(夏天/冬天)。
7.在温度为0℃的室内,有一杯久置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层碎冰块。
此时水的温度(选填“大℃的冰扔到杯中,过一会,这块冰的体积(选填“会”或于”“等于”“小于”)0℃,如果把一块5“不会”)减小。
二、单选题8.如图所示的是四位同学在物理实验室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几种做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9.“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练习题第三章物态变化(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练习题第三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
1.青蒿素的提取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而青蒿素因高温易失去活性,所以应采用的措施是()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沸点升高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D.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沸点降低2.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后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便液化成为小水滴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中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液化成微小的冰晶,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飘落大地3.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必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③4.关于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相同B.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完全相同C.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都不同D.玻璃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结构不同5.关于下列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久的灯丝变细是汽化现象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时只有液化现象C.蒸发和沸腾是液化的两种方式D.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凝华现象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A.干冰变小B.湿衣服变干C.树上结霜D.冰雪消融7.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的示数为94℃.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A.18℃B.20℃C.22℃D.26℃8.两盆水里都装有冰块,甲盆里冰块比乙盆里冰块少,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阴凉处,在两盆水中的冰都没有熔化完以前,则()A.两盆水的温度相同B.乙盆中的水温度高C.甲盆中的水温度高D.无法确定9.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那么在0℃时,水的状态是()A.固态B.液态C.气态D.都有可能10.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完整word)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清单及复习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清单及复习练习题知识清单考点一:温度1.温度表示。
2.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
3.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根据待测物体的温度选择。
(2)使用前认清_____和。
(3)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或_______。
(4)待示数_____再读数。
(5)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视线与。
考点二:熔化和凝固5.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____,要_____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_____,要_____热。
6.叫熔点。
7.固体分为_____和,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_____,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质称为。
考点三:汽化和液化8.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_____,这一过程要_____热。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_____,这一过程要_____热。
9.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和_____,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10.蒸发是在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指液体在_____温度下在液体发生的汽化现象。
1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考点四:升华和凝华12.物质由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_____热。
13.物质由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要_____热答案:1. 物体的冷热程度2. 0 1003. 热胀冷缩4. (1) 合适的温度计(2) 量程分度值(3) 浸没在被测液体中容器底容器壁(4) 稳定(5) 留在被测液体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 熔化吸凝固放6.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7. 晶体非晶体晶体非晶体8. 汽化吸液化放9. 蒸发沸腾降低温度压缩体积10. 任何表面一定表面和内部同时11. 液体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上空气的流速12. 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13. 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复习练习题1.(2014,上海)上海一年中最高气温约为( )A.20 ℃B.30 ℃C.40 ℃D.50 ℃2.为了预防禽流感,某校要求学生每天早上用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测量体温,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图中所示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
第三章 《物态变化》练习(二)
第三章《物态变化》练习(二)一.选择题(共27小题)1.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入被密封在玻璃瓶内的酒精中,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 B.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并都低于室温C.甲、乙示数相同,都等于室温 D.甲、乙、丙示数都相同,都等于室温2.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B.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C.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3.餐馆在烹炸食品时有三种食用油可供选择,分别是沸点较高的豆油,沸点较低的色拉油,沸点低的菜籽油.那么最好选用()A.豆油 B.色拉油 C.菜籽油 D.都一样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热敷”、体育场上的“蜡浴”.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下列有关“蜡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凝华放热 D.升华吸热5.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不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这是因为不仅冰块的温度低,而且冰块熔化成水时吸热B.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汗液蒸发吸热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C.我国北方冬季树枝上出现的雾淞是凝华现象D.在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的熔化来吸热降温7.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O℃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的水珠,形成“白气”8.食用冻豆腐时,发现豆腐内有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和熔化 B.液化和升华 C.凝华和熔化 D.凝固和汽化9.冬天,医生检查患者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患者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镜子接触患者口腔时患者感到太冷 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10.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 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11.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再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 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12.把一杯水和一杯花生油分别放在略低于它们熔点的低温环境中.在它们凝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从底部开始凝固,油从上部开始凝固 B.水从底部开始凝固,油从中部开始凝固C.水从上部开始凝固,油从底部开始凝固 D.水从上部开始凝固,油从中部开始凝固13.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 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14.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0℃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 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0℃不变 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15.成都的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原理是()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小,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16.两个相同的容器,内盛放相同体积、相同温度的热水,一个容器的表面是白色的,另一个表面是黑色的,把它们放在同一个房间内,让它们自然冷却,则()A.白色容器里的水冷却得快 B.黑色容器里的水冷却得快C.两个容器里的水冷却得一样快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7.把在阳光下正在熔解的冰拿到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最全面的是()A.冰继续熔解 B.冰停止熔解 C.冰表面的水开始凝固 D.上述现象都有可能18.一小盆温度是20℃的水放在室温是20℃的通风良好的大房间内,在水不断蒸发的过程中()A.水温保持不变,水也不从空气里吸收热量 B.水温和室温越来越低,但水跟空气之间不发生热传递C.水温不断降低,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 D.水温保持不变,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19.如下物质体积相同,当温度都升高10℃时,体积膨胀得最多的是()A.100℃的水蒸气 B.4℃的水 C.0℃的水 D.﹣20℃的冰20.星期天,小李到厨房帮助妈妈炒菜,他发现当热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B.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C.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 D.溅入的水滴温度较高21.有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0℃的水、水蒸气和热空气,若不小心把手在上述三种环境中放置相同的时间,最不易烫伤的是()A.100℃的水里 B.100℃的水蒸气里 C.100℃的热空气里D.后果都一样22.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C.停火后大量水蒸气液化的小水珠 D.停火后水开始大量汽化的水蒸气23.甲、乙两物体接触时,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分开,并用一玻璃水银温度计先测量甲的温度,又立即测量乙的温度,如果温度计的第一个读数比第二个读数小,则()A.物体甲原来的温度比物体乙低 B.温度计原来的温度比物体甲高C.物体乙原来含有的热量比物体甲多 D.温度计原来的温度比物体乙低24.如图所示是伽利略温度计.当气压不变,气温升高时,若不考虑液体的蒸发,则()A.管内液面降低管外液面升高 B.管内液面升高,管外液面降低C.管内外液面都升高 D.管内外液面都降低25.图中液体温度计内液体上方为真空,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正确的结论是()A.液体密度减小,液体对玻璃泡压力也减小 B.液体密度减小,液体对玻璃泡压力增大C.液体密度减小,液体对玻璃泡压力不变 D.液体密度和液体对玻璃泡压力都不变26.为了测定固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和要求是()A.采用混合法,利用热平衡原理,可测出固体所具有的任何温度B.可将温度计固定在固体表面,经过一定时间后,就得到固体的准确温度C.可将温度计放在固体的上表面,利用热传导的三种方式使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与固体相同,即可测出固体的温度D.采用混合法,利用热平衡原理,通过计算得到固体的初温度,但固体的初温度不能高于所用液体的沸点27.在保温桶内有一个放在冰块M上的铝锅,锅内全部是水.把两支质量可靠的温度计a、b插入水中,其中温度计a的玻璃泡与锅底接触,如图所示.则()A.如果a、b的读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度数可能是4℃B.如果a、b的读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度数可能是0℃C.a、b的读数不可能相等,且a的度数较小 D.因a接触锅底,所以无法读取二.填空题(共3小题)28.用体温计测出病人甲的体温是38.0℃,现在马上用这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测量病人乙的体温,如果病人乙的真实体温是37.5℃,则体温计的示数是℃;如果示数是38.5℃,则病人乙的体温是℃.使用未甩过的体温计准确测量体温,主要因为体温计中的液体自动回到玻璃泡内.(最后一空选填“能”或“不能”)29.将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并将其中一支温度计的下端包上湿纱布,就做成了“干湿温度计”.在同一室温下,干湿温度计的“湿”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温度计的示数(选填“高”或“低”),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值越大,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选填“多”或“少”)30.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问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根据上文,请回答:(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三.解答题(共1小题)31.干湿温度计是一种既能测量空气温度,又能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常用测量仪器,仪器上有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地安装在同一刻度板上(图乙为其背面),其中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外面裹有被水浸湿的棉纱,这一支温度计即为“湿”温度计;另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直接裸露在空气中,这一支温度计即为“干”温度计.还有一个可根据干、湿温度计的示数来确定空气相对湿度的转盘式标尺.(1)通常情况下,湿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温度计的示数稍低一些,这是为什么?(2)转盘式标尺由两个同轴的圆盘组成,其中外盘是固定的,上面标有对应“湿温度计”温度值的0~40刻度线及表示相对湿度值的10~100刻度线;内盘可以绕轴转动,上面标有对应“干温度计”温度值的0~40刻度线及“相对湿度%”字样.转动内盘,当内、外盘上的相同温度值对准时,“相对湿度”的箭头正好指向100,表明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说明如何根据干、湿温度计的示数,使用这个转盘式标尺来确定出空气的相对湿度.(3)中午,小宏看到干温度计的示数为26.0℃,湿温度计示数为22.0℃.到了晚上,小宏看到干温度计的示数为16.0℃,湿温度计示数为12.0℃.请思考并回答:①关于中午和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中午和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相同B.因为中午和晚上气温不同,所以无法比较中午和晚上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C.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大. D.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大.②请你简要地说明选择该答案的理由.第三章《物态变化》练习(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7小题)1.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入被密封在玻璃瓶内的酒精中,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 B.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并都低于室温C.甲、乙示数相同,都等于室温 D.甲、乙、丙示数都相同,都等于室温2.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B.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C.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3.餐馆在烹炸食品时有三种食用油可供选择,分别是沸点较高的豆油,沸点较低的色拉油,沸点低的菜籽油.那么最好选用( A )A.豆油 B.色拉油 C.菜籽油 D.都一样【解答】解:因为豆油的沸点较高,食物烹炸时间短,豆油的汽化时间短,豆油损失较少.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热敷”、体育场上的“蜡浴”.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下列有关“蜡浴”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B )A.熔化吸热 B.凝固放热 C.凝华放热 D.升华吸热【解答】解:“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蜡凝固放热,人体吸热后,加快血液流动,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5.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D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同,示数不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这是因为不仅冰块的温度低,而且冰块熔化成水时吸热B.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大汗淋漓,是人体自我保护的生理现象,汗液蒸发吸热使体温不致升得太高C.我国北方冬季树枝上出现的雾淞是凝华现象D.在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的熔化来吸热降温7.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D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O℃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的水珠,形成“白气”8.食用冻豆腐时,发现豆腐内有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 )A.凝固和熔化B.液化和升华 C.凝华和熔化 D.凝固和汽化9.冬天,医生检查患者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患者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C )A.防止镜子接触患者口腔时患者感到太冷 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D.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10.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B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内能增加,温度很高 B.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C.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更多的热量 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分析】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1.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罐,要求在钢罐内表面牢牢地压接上一层0.25mm厚的铝膜.技术人员联合攻关提出了以下方案: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排出铝膜与钢罐之间的空气,再向钢罐内灌满水并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铝膜就可以与钢罐接触牢了.对于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方法,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D )A.铝膜与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使铝膜焊接在钢罐表面上了C.大气压的作用把铝膜压接到钢罐上了 D.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压力把铝膜与钢罐紧紧地压牢在一起了12.把一杯水和一杯花生油分别放在略低于它们熔点的低温环境中.在它们凝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水从底部开始凝固,油从上部开始凝固 B.水从底部开始凝固,油从中部开始凝固C.水从上部开始凝固,油从底部开始凝固 D.水从上部开始凝固,油从中部开始凝固【解答】解: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水结冰时从上部开始凝固,并浮在水面上.而油凝固后密度变大,会下沉所以从底部开始凝固.13.如图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器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B )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 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14.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0℃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 B )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 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0℃不变 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15.成都的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藏等环节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原理是( D )A.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B.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C.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D.真空环境的气压很小,因而大大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16.两个相同的容器,内盛放相同体积、相同温度的热水,一个容器的表面是白色的,另一个表面是黑色的,把它们放在同一个房间内,让它们自然冷却,则( B )A.白色容器里的水冷却得快 B.黑色容器里的水冷却得快C.两个容器里的水冷却得一样快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解答】解:深色的物体吸热快,放热也快,或者说吸热多,放热也多,已知热水通过容器向外放热,所以黑色容器中的热水放热快,即黑色容器中的热水冷的快.17.把在阳光下正在熔解的冰拿到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最全面的是( D )A.冰继续熔解 B.冰停止熔解 C.冰表面的水开始凝固 D.上述现象都有可能【解答】解:温度达到0℃,冰就可能熔化.在阳光下正在熔解的冰,拿到房间里.房间里的温度可能等于0℃,小于0℃,也可能高于0℃.可能有三种情况.18.一小盆温度是20℃的水放在室温是20℃的通风良好的大房间内,在水不断蒸发的过程中( D )A.水温保持不变,水也不从空气里吸收热量 B.水温和室温越来越低,但水跟空气之间不发生热传递C.水温不断降低,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 D.水温保持不变,并从空气里吸收热量19.如下物质体积相同,当温度都升高10℃时,体积膨胀得最多的是( A )A.100℃的水蒸气 B.4℃的水 C.0℃的水 D.﹣20℃的冰【分析】物体因温度改变而发生的膨胀现象叫“热膨胀”.通常是指外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在相同条件下,气体膨胀最大,液体膨胀次之,固体膨胀最小.20.星期天,小李到厨房帮助妈妈炒菜,他发现当热油锅中溅入水滴时,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起油来,而在沸水中加入油时,不会发生以上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 )A.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低 B.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C.溅入的水滴温度太低D.溅入的水滴温度较高【分析】因为水的密度比油大,所以它就会沉入锅底,而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而锅底的油通常是接近200摄氏度,因此水会变成气体,体积膨胀,将油溅起.21.有质量相同、温度均为100℃的水、水蒸气和热空气,若不小心把手在上述三种环境中放置相同的时间,最不易烫伤的是( C )A.100℃的水里 B.100℃的水蒸气里 C.100℃的热空气里 D.后果都一样【解答】解:A、100℃的水温度很高,人如果在100℃的水里很容易被烫伤,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100℃的水蒸气本身温度很高,并且容易液化放热,因此人处在这样的环境里容易被烫伤,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人身体的温度在37℃,皮肤表面仍低于100℃,可以形成汗珠,汗珠到100℃有个过程,还没升到100℃就蒸发没了,不用担心烫伤,不过持续的时间不长,该选项符合题意.22.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C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C.停火后大量水蒸气液化的小水珠 D.停火后水开始大量汽化的水蒸气【分析】“白气”不是气,它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降低温度,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说明此时水面上的温度降低了.23.甲、乙两物体接触时,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然后将这两个物体分开,并用一玻璃水银温度计先测量甲的温度,又立即测量乙的温度,如果温度计的第一个读数比第二个读数小,则( D )A.物体甲原来的温度比物体乙低 B.温度计原来的温度比物体甲高C.物体乙原来含有的热量比物体甲多 D.温度计原来的温度比物体乙低【分析】发生热传递的前提条件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有温度差.甲乙两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说明两物体温度相同.当用温度计与甲接触时,温度计和甲物体之间发生了热传递,导致先后测量的甲乙两物体测量温度不同.D、如果温度计原来的温度比物体乙低,由题意可知甲乙温度原来相同,温度计与甲物体接触时甲物体降温,温度计升温,最后温度计温度低于甲原来温度,再将此温度计与乙物体接触,示数会再次升高,符合题意,故D正确.24.如图所示是伽利略温度计.当气压不变,气温升高时,若不考虑液体的蒸发,则( A )A.管内液面降低管外液面升高 B.管内液面升高,管外液面降低C.管内外液面都升高 D.管内外液面都降低【分析】此温度计不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它是靠气体作为膨胀物质,液体的受热膨胀忽略不计.【解答】解: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管中液面将向下运动;即此时管内液面下降,管外液面会升高.25.图中液体温度计内液体上方为真空,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正确的结论是()A.液体密度减小,液体对玻璃泡压力也减小 B.液体密度减小,液体对玻璃泡压力增大C.液体密度减小,液体对玻璃泡压力不变 D.液体密度和液体对玻璃泡压力都不变【解答】解:(1)液体密度将减小.因为温度上升,液体体积变大,根据ρ=,温度升高时,玻璃管内液体质量m没有变,体积V增大,那么根据公式,我们就可以知道,液体密度变小了;(2)液体对玻璃泡压力增大.可采用极端假设法:如果温度非常高,那么里面的液体充分膨胀,造成里面没有真空区域,如果温度再高,可能要爆炸.为什么会爆炸呢?是由于玻璃管内压力过大.里面压力很大,说明液体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力的确是变大了.26.为了测定固体的温度,正确的做法和要求是( D )A.采用混合法,利用热平衡原理,可测出固体所具有的任何温度B.可将温度计固定在固体表面,经过一定时间后,就得到固体的准确温度C.可将温度计放在固体的上表面,利用热传导的三种方式使温度计指示的温度与固体相同,即可测出固体的温度D.采用混合法,利用热平衡原理,通过计算得到固体的初温度,但固体的初温度不能高于所用液体的沸点【分析】采用混合法,利用热平衡原理,把被测固体放到一定质量、一定初温的水中,当物体与水达到热平衡时,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固体的初温度.注意固体的初温度不能高于所用液体的沸点,防止液体吸收热量后沸腾.27.在保温桶内有一个放在冰块M上的铝锅,锅内全部是水.把两支质量可靠的温度计a、b插入水中,其中温度计a的玻璃泡与锅底接触,如图所示.则( B )。
初二上册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复习及随堂例题
第三章物态变化§3.1 温度一、温度(1)定义: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二、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1、工作原理: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温度计中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等.2、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三、摄氏温度(℃)——温度的单位1.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记作0℃、100℃,平均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 读法:(1)人的正常体温是37℃——37摄氏度;(2)水银的凝固点是-39℃——零下39摄氏度或负39摄氏度.四、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 使用前“两看”——量程和分度值;Ⅰ.实验室用温度计:-20℃~110℃、1℃;(一般)Ⅱ.体温计:35℃~42℃、0.1℃;Ⅲ.寒暑表:-35℃~50℃、1℃.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如果待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就会涨破温度计;反之则读不出温度。
3. 温度计使用的几个要点:(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泡在待测液体10 2040 30仰视:结果偏低 俯视:结果偏高 中,不能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不能在示数上升时读数,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五、体温计1. 量程:35℃~42℃;分度值:0.1℃.2. 特殊结构:玻璃泡上方有很细的缩口。
使用方法:用前须甩一甩。
(否则只升不降)☆典型例题 1. 如右图所示,图1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6℃ ;图2中的示数为 -9℃ 。
分析:首先判断液柱的位置:可顺着液柱上升的方向观察,若数字越来越大,则说明液面在0℃以上,应该从0℃向上读;反之则说明液面在0℃以下,应该从0℃向下读。
2. 用体温计测量小强同学的体温是37.9℃,若没有甩过,用它只能测出以下哪位同学的体温( C ) A.小红:37.6℃;B :小刚:36.9℃;C :小明:38.2℃;D :小华:36.5℃分析:体温计只升不降的特点。
初中物理《八上》第三章 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考试练习题
初中物理《八上》第三章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考试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如图所示,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致冷剂氟利昂经过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发生物态变化使冰箱内温度降低。
之后,气态的氟利昂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内,在这里再次发生物态变化。
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氟利昂在冷冻室的管子内发生汽化,并吸热B .氟利昂在冷冻室的管子内发生升华,并吸热C .氟利昂在冷凝器内发生液化,并吸热D .氟利昂在冷凝器内发生凝华,并放热知识点:升华和凝华【答案】A【详解】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化是放热过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AB.电冰箱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发生物态变化使冰箱内温度降低,故氟利昂从冰箱内部吸收热量,故在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可能是升华,而只能是汽化,故 A正确, B错误;CD.之后,气态的氟利昂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内,在这里再次发生物态变化。
氟利昂这样循环流动过程中,即氟利昂由气态又变为液态,故在冷凝器内,电动压缩机使氟利昂蒸气压缩而液化,放出热量,故 CD错误。
故选 A。
2、如图,在插有小树枝的密闭烧瓶中放一些白色的樟脑丸粉末,将它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白色粉末直接消失后停止加热,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会出现了洁白的人造“雪景”。
“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先______后 ______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知识点:升华和凝华【答案】升华凝华【详解】[ 1]樟脑丸粉末和小树枝放在封闭的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樟脑丸粉末受热就会升华变为气态,所以樟脑丸粉末越来越少;[ 2]停止加热,气态的樟脑丸就会重新凝华为固态的樟脑丸粉末,粘在树枝上,形成“雪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市区夏季最高气温达到70℃2.我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自然界赋予我们许多美景。
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B.仲夏露珠晶莹C.深秋雾气缥缈D.寒冬冰花剔透3.某人直接用一支示数为37.6℃的体温计,先后测量温度分别为37℃和38.5℃的甲乙两人体温,则测得数据分别为()A.37℃和38.5℃B.37℃和37.6℃C.37.6℃和38.5℃D.37.6℃和37.6℃4.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5.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可能是沥青C.在第2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该物质的熔点是80℃,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6.如图所示,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B.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C.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D.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7.为抑制扬尘、改善空气质量,城市道路上经常用如图所示的雾炮车向空中喷出水雾,其工作过程是喷雾筒口周围有一圈出水孔喷出细小水流,在筒内吹出的高速气流作用下成为更小的雾状水滴,将其抛向空中。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雾炮车喷出的水雾是液化形成的B.雾炮车喷出的水雾是汽化形成的C.部分水雾在空中消失是由于发生了汽化D.部分水雾在空中消失是由于发生了升华二、多选题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温度可达-45℃的北方,不可以用水银温度计B.每一种固体都有自己的熔点C.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D.冰的温度升高到0℃,它就会熔化9.碘锤是由装有少量碘的密闭玻璃管制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3章物态变化 练习题(解析版)
第三章物态变化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40分)1. 下列各种常见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 春天,清晨河面淡淡的白雾B. 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变干C. 秋天,日出后薄雾渐渐消散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2. 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 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 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了热量D. 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儿,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3. 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
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A. 熔化B. 凝固C. 蒸发D. 凝华4. 今年5月份以来,据怀化市气象局工作人员统计,有20多天的阴雨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在自然界中,雨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则雨形成的物态变化过程主要是A. 汽化B. 液化C. 熔化D. 升华5. 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 农业灌溉中用地下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6.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A. 先熔化,后液化B. 先升华,后凝华C. 先汽化,后液化D. 先汽化,后凝固7. 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上升的图示是A. B.C. D.8. 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热力学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K,热力学温度100K相当于A. C. D.9.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
(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知识题库
(附答案)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知识题库单选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冬天,人嘴里呼出“白气”B.夏天,人吃冰棒感觉凉爽C.用纸锅烧水,水沸腾但锅不会燃烧D.游泳的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3、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4、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板上小水滴不见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干冰能够降温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D.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5、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6、下列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寒冬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B.湿衣服被太阳晒干是汽化现象C.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空气液化形成的D.冬天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凝华现象7、歌曲(云在飞)唱道∶“水是流淌的云,云是飞翔的水”“水是前世的云,云是来生的水”歌词描绘了大自然美丽的轮回。
下列关于“水循环”中的物态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液化形成的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有可能形成冰雹落到地上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固成微小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起来形成雪花飘落大地8、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
第三章练习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2、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3、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 B.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D.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4、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6、如图5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雾的形成 B.露的形成C.冰的形成 D.霜的形成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9、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A .(1)(2) B.(2)(4) C.(3)(4) D.(1)(3)10、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严冬,湖水结成冰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D.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11、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
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凝固C.液化D.凝华12、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A.先凝华后升华B.先蒸发后凝固C.先升华后凝华D.先汽化后液化13、右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14、下列物质中,全都属于晶体的是( )A.松香、萘、冰B.石英、蜂蜡、冰C.固态酒精、食盐、海波D.铁、铜、玻璃15、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冰的消融 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16、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基础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期末复习基础训练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1.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使用前应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必留在被测液体中.其中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C. ②④D. ①②③【答案】D【解析】解:①观察温度计包括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要估计所测液体的温度,两者结合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故这种说法正确。
②放置温度计时,要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故这种说法正确。
③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故这种说法正确。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
故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综上分析,故选D。
2.我国的低温超导科技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1989年实验得到的最高转变温度已达到−141℃,这个温度读作( )A. 零下141度B. 零下摄氏141度C. 负141摄氏度D. 摄氏负141度【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摄氏温度的相关概念,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是一个完整的单位,读作摄氏度。
解答:−141℃表示温度低于0℃,读作“负141摄氏度”或“零下141摄氏度”,故选C。
3.下列关于温度和温度计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冰比0℃的水冷B. 水银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01℃;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35℃C. −6℃读作“零下6摄氏度”D. 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答案】CA.0℃的冰与0℃的水温度相同,所以冷热程度相同,故A错误;B.水银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错误;C.−6℃表示温度比0℃低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故C正确;D.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故D错误。
故选C。
4.以下温度最接近23℃是( )A.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 常州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答案】A【解析】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常州地区冬季最低气温远低于23℃.C不符合题意;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习题
一、选择题1.小明在地铁施工现场发现:为防止扬尘对空气污染,有专门高压造雾除尘设备。
高压水流经除尘设备,形成数十米半径的均匀云雾覆盖到工地表面,达到非常理想的除尘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现场看见的云雾是大量水蒸气聚集的效果B.除尘设备中水发生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C.云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吸热D.夏天人造雾容易消散是因为水蒸气重新液化成小水珠2.夏季,小李打开冰箱的冷冻室看见一股“白气”向下飘出,联想到了烧开水时壶嘴里向上冒“白气”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两股“白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C.两股“白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两股“白气”形成的过程都要放热3.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3dm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C.中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D.快速眨眼1次的时间约为5s4.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树叶上的霜B.护目镜上的“水雾”C.湿衣服晾干D.冰雪消融6.下列说法正确是()A.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深秋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北方的冬天,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人工降雨经历了升华、凝固和熔化三种物态变化过程7.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水中(试管未碰底),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给出的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的沸点的表格,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几种物质的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物质沸点/℃物质沸点/℃水100甘油290煤油150酒精78A.酒精B.水C.煤油D.酒精或水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C.云的形成涉及的主要物态变化为液化和凝华D.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9.“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估测值符合实际的是()A.课间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minB.百米冲刺后,人的心率约为60次/minC.一根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0cmD.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来的鸡蛋的温度约为3℃10.在如图温度计所示的恒温环境下进行实验。
第三章+物态变化++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 图中各温度计(温度单位都是摄氏度) 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解析
甲图中液面位置在0℃以下,温度低于0℃,示数为-5 ℃ ; 乙图中液面位置在0℃以上,温度高于0℃,示数为9℃ ; 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 ,示数为12℃ 。
3.在教室里挂一支寒署表,在每节课前测出教室的温度,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以 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在图上描点并分别画出晴天及阴天两种天气的温度-时间 图像。通过比较,你能发现这两种天气温度变化的规律吗?
解析
水蒸发的快慢与其表面积大小、温度、表 面空气的流速有关。坎儿井在地下,可以 降低水的温度、减慢水上方空气流动的速 度,同时井口很小,也减小了水的蒸发面 积,从而减少水的蒸发。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1. 观察碘的升华时,为什么利用浇热水或浇凉水的方式而不用酒精灯直接 加热含有碘颗粒的玻璃容器呢?请你查阅碘的熔点和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说明原因。
解析
【解析】此题是一道实际操作题,可先分别读出一天当中不同时刻教室内的温度,描绘 出温度一时间变化曲线。然后比较阴天和晴天的温度变化,得出规律。
4. 不同物质在升高同样温度时,膨胀的多少通常是不同的。如 果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 弯曲。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就是用双金属片做感温元 件的。怎样用上述原理制成一做下面的实验,并思 考形成霜的条件。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 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 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 度低于0°C。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 白霜。
解析
美丽的树挂、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在盛有冰的易拉罐里面放入盐后,会使冰的凝固点降低,所以会有大量的冰 熔化成水,冰熔化成水时要吸热,因此易拉罐的表面温度也会变低(低于 0°),所以易拉罐表面会让空气里的水蒸汽凝华,从而形成了白霜。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习题(含答案)印刷版(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 用液 体 水 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气固液凝固 放热熔化 吸热 液化 放热汽化 吸热升华 吸热凝华 放热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答案:DA.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降低温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A不符合题意;B.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减小蔬菜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B不符合题意;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减小农田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可以使蒸发变慢,故C不符合题意;D.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提高温度可以使蒸发变快,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坐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
坐垫内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就会慢慢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
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温度不变时不需要吸热B.坐垫内物质是非晶体C.坐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D.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答案:CA.由题意可知,人坐上该坐垫后,坐垫内的物质温度不变,但能让人感觉凉爽,说明吸收了热量,故A错误;B.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再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属于晶体,故B错误;C.坐垫内物质熔点低于人体温度,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从人体吸收热量熔化,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故C正确;D.人坐上去后,坐垫内的物质发生了熔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3、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
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A.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B.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D.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答案:BA.陶罐隔热效果较好,铁导热性好,不适合,故A不符合题意;B.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利用了水蒸发吸热,使食物的温度降低,故B符合题意;CD.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或湿热环境内不容易蒸发,所以不适合,故C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题库(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题库单选题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利用液化放热的是()A.蒸气熨斗熨烫衣服B.干手器把湿手吹干C.食品冷冻保鲜D.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答案:AA.蒸气熨斗熨烫衣服时,蒸气熨斗放出热的水蒸气,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故A符合题意;B.干手器把湿手吹干是手上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过程,汽化吸收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C.食品冷冻是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D.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冰变成水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
这一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A.熔化吸热B.凝固放热C.液化吸热D.凝华放热答案:B由题意可知,王亚平老师将一个液体球“变”成了固体球,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所以发生的物态变化为凝固,凝固过程放热,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将氮和氧放在﹣200℃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慢慢提高环境的温度,氮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C.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D.将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答案:BA.氮的熔点是﹣210℃,沸点是﹣196℃,﹣190℃高于氮的沸点,所以是气体,故A错误;B.氮的沸点是﹣196℃,氧的沸点是是﹣183℃,随着升温,氮会先沸腾,变成气体分离出来,剩下液态的氧,故B正确;C.酒精的沸点是78℃,水的沸点是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水在沸腾时,酒精会变成气体,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C错误;D.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并沸腾,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4、初冬的早晨,山林变成了冰清玉洁的银色世界,树枝上出现了雾凇,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物质存在的状态不仅与物质所处的温度有关,还与其所处的压强有关,如图是碘物质的状态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图像。
OA、OB、OC分别是三种状态的临界曲线,O点称为三相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t>114 ℃时,碘物质一定处于气态B.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液态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先熔化再汽化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碘蒸气凝华并对外放热答案:DA.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气态,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碘物质可能处于液体碘的最低温度为114 ℃,当t<114 ℃时,碘物质可能处于固态或者气态,故B错误;C.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室温(25 ℃)下碘物质缓慢热到100℃时,碘不会出现液态,而是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即升华,故C错误;D.1个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将100 ℃的碘蒸气冷却至室温(25 ℃)时,点碘不会出现液体,而是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即凝华,凝华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时=4min时,水开始沸腾B.在t时=6min后停止加热,水温仍会保持100℃C.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D.实验时,气压值低于1标准大气压答案:DA.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在第3min时开始吸热温度不再变化,所以第3min 开始水沸腾,故A错误;B.在第3min和第6min之间,水保持沸腾状态,水不断吸收热量,由图像可知,温度没有达到100℃,在t 时=6min后停止加热,水的温度将降低,水温不会保持100℃不变。
故B错误;C.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温度没有达到100℃,所以水的沸点不是100℃,故C错误;D.由图像中的数据知,水的沸点低于100℃,根据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可知,实验时的气压值低于1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必考考点训练(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必考考点训练单选题1、“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已被列入联合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要吸收热量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要吸收热量答案:CA.露的形成是液化,故A错误;B.“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从气体变为固体,故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雪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实验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B.甲在ab段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C.甲的温度达到48°C时,不断吸热,内能不变D.乙是海波,因为海波是非晶体答案:AAD.海波是晶体,蜡是非晶体,海波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熔点,而蜡烛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故甲是海波,乙是蜡烛,并且在0~4min,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甲在第2min时海波是固态,故A正确、D错误;BC.在4~8min即ab段,温度保持48°C不变,但仍然在吸收热量,进行熔化,因此海波的内能在增加,故BC错误。
故选A。
3、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一朵雪花”为轴线,呈现出诗人李白诗句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浪漫、夸张场景。
北方冬季常见的雪花的形成与下列自然现象的形成属于相同物态变化的是()A.露生成B.雾产生C.霜形成D.冰消融答案:C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
AB.露、雾都是空气中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AB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凝华成的小冰晶,与雪相同,故C符合题意;D.冰消融是冰吸热发生的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图中属于凝固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形成C.滴水成冰D.雾凇结枝答案:CA.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水蒸气遇冷变成液体的水,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滴水成冰是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C符合题意;D.雾凇是固态的小冰晶,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6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及练习题
物态变化知识点第一节:温度一.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计:用来测量温度的仪器.二.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摄氏1℃.* 摄氏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用℃表示。
三.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结构特点:玻璃泡容积比玻璃管大,并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的缩口。
(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内)最小单位: 0.1℃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四.温度使用应注意:1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1选2 看温度的最小刻度值2看3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且不能离开被测物,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测(量)4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到容器壁及容器底4 壁5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 读1..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
用它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示数为-2℃;用它测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为103℃。
如果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是19℃,那么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A.16.2℃B.18.1℃C.19℃D.20℃2.图2-1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
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B.冰的温度是0oC C.所有的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今年上海的最高气温可达摄氏40度4.下列关于温度计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摄氏温度的规定可知,只有标有100oC和0oC的温度计,其读出的温度才为多少摄氏度 B.-18.6oC可以读作零下18.6摄氏度或负18.6摄氏度 C.-18.6oC 可以读作摄氏零下18.6度或摄氏负18.6度 D.-18.6oC可以读作零下18.6度5.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里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玻璃管的内径粗细却不相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时,它们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的示数分别是() A.上升的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示数也大 C.内径细的升得高,但它们的示数相等 D.内径粗的升得高,它的示数大6.夏季将一杯自来水放了约1h,估计这杯水的温度最接近于()A.5C B.10C C.20C D.40C7.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室温下的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将()A.先增大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C.一直增大D.一直减小8.常用温度计玻璃泡里的液体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不宜用它直接测量固体物块或颗粒的温度,而宜于用测液体、气体的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物态变化: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梳理:1. 温度: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只有高低,没有“有、无”之分。
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2. 温度计(1)工作原理:根据液体(水银、酒精、煤油等)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⑵种类:①按用途分: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 C至42 C,每一小格是0.1C)、寒暑表。
体温计做成棱柱状类似放大镜,对极细液柱放大便于观察读数。
②按测温物质分: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
(3)使用方法①选: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取适当量程的温度计。
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便于准确读数。
②中: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者容器壁。
③候: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④留: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⑤平:视线与管内液柱凹面(酒精、煤油的凹面)最低点或凸面(水银的凸面)最高点相平。
不能仰、俯视。
记:准确记录数据和单位(a零上零下区分开b最后一位是最小分度值,是准确值不估读)。
3. 摄氏温度温度的常用单位,符号C,读作“摄氏度” 。
(1)0 C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 (2)100 C的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C. ⑶「C的规定:把0 C到100 C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为「C.4. 物态变化固、液、气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三者可相互变化。
5. 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要放出热量。
⑵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不同晶体熔点(凝固点)不同。
晶体中如果有杂质也会使它的熔点(凝固点)降低。
例如冬天下雪后,在大桥桥面上的雪上洒些盐,盐可以使雪水的凝固点降低,防止桥面结冰,保证行车安全。
⑶熔点和凝固点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时的温度(4)晶体和非晶体AD 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 段处于固态, 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用来完成熔化), 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 段处于液 态;而DG 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 段于液态, EF 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 共存状态,FG 处于固态。
6.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
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吸热过程)①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蒸发,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 快慢。
③ 制冷作用: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物体和自身中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和自身温 度降晶体非晶体物质举例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矶、 萘、各种金属松香、玻璃、蜂蜡、沥青熔点和凝固点 有无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凝固过程 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吸收热量 凝固条件 温度到达凝固点,继续放热放出热量图像『尊此 |f/mir(5)熔化和凝固曲线图:晶体和非晶体最重要的区别: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
低。
(2)沸腾①特点: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这个温度叫沸点。
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 随气压上升而上升,下降而下降)③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⑶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7.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
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1)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温度: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②压缩体积:在一定条件下,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2)液化现象(白气、雾露等)是热气体遇冷形成的。
例如烧水做饭时会看到盖子上方冒出大量“白气”,有人误认为这是水蒸气,其实水蒸气和空气一样,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无色透明气体,我们看到的“白气”是热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冬天镜片模糊、水管外壁的小水珠、从冰箱取出的杯上出现的水珠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8. 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 (干冰制冷)常见的升华现象:①冬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②固态碘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汽;③放在衣服里的樟脑球不见了;④用久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
9. 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是放热过程。
〈下雪不冷(水蒸气—雪放热)化雪(熔化吸热)冷〉常见的凝华现象:①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的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②冰花的形成。
10示意图11 •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水的各种形态云: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故云的形成既包括了液化又包括了凝华•这两个过程放热.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浮尘颗粒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植被表面;雨: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冰晶就熔化形成雨•所以雨是冰晶熔化形成的•熔化吸热.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雹:是雨在下落的过程中遇冷凝固而成(凝固)冰雹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冰:是由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物态变化》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关于0 C 的水和0 C 的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 C 的水比0 C 的冰热B. 0 C 的冰比0 C 的水冷C. 0 C 的水和0 C 的冰冷热程度一样D.无法比较水和冰的冷热程度()2. 一位经验不足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C 。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三个人体温都是 39.5 CB.甲的体温一定是 39.5 C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C 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 39.5 C()3.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海波在CD 段是固态B.海波的熔点是48 CC.海波在BC 段不吸收热量D.海波熔化经历了 12 min()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C.晶体在熔化时,0 6 12 18ItiiQ/mm吸热但温度不变D.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 )5.玻璃在200 C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300 C时还没有熔化完。
由此可A.玻璃难熔化B.玻璃太大了C.玻璃是晶体D.玻璃是非晶体()6.如图所示,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时,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
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多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 一点儿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7.关于沸腾和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时不需要吸收热量B.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汽化的快慢与温度有关C.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液体温度升高 D.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进行()8.许多房间都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
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C. “水雾”在甲房间外表面,在乙房间内表面 D. “水雾”在甲房间内表面,在乙房间外表面()9.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1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早餐常常吃鸡蛋和牛奶。
小明同学在家煮鸡蛋时,第一次在水沸腾后继续用急火煮直到鸡蛋被煮熟;第二次在与第一次相同的情况下当水沸腾时即将炉火调小(仍保持水处于沸腾)直到鸡蛋被煮熟。
两次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次比第二次省燃料又省时间B.第一次比第二次费燃料但省时间C.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但费时间D.第二次比第一次省燃料,两次所用时间相同()11.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
“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升华C.凝华D.汽化( )1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D. 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二、填空题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规律制成的。
15. 北京元月份的平均气温为“ -4.7 C”,读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___________ 物质是晶体,该晶体0 15 30 时nun的熔点是 _______ C,该晶体加热___________ min后开始熔化。
17.夏天吃冰淇淋是利用冰降温解暑的;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____________ 时 ________ 使菜窖里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致冻坏。
18. 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所示,当时室温为___________ 。
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____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打开电风扇加快了人体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加快了人体上汗水的_________ ,也就加快了从人体_________ 热,而没有改变室内空气的_____________ 。
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沸腾时的特征是水中形成大量的_______ ,上升并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水面__________ ,里面的____________ 散发到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