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的管理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儒家管理哲学
摘要:儒家管理哲学在长期的封建政治管理实践中一直是居于主导地位的管理思想。儒家管理哲学一贯强调以人为全部管理活动的中心,采用为政以德的管理模式,以“正名”的方式实施管理,以中庸的思想作为管理的理念和目标,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现管理职能的基本途径。正是这些构成了儒家管理哲学有别于其他管理流派的核心理念。本文简单介绍了儒家哲学的发展过程,并对儒家管理哲学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与辨析!
关键词:儒家;管理哲学;人性;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一、儒学管理哲学的发展简史
儒家理论先由孔子开创并提出了主体的思想架构,再经较晚的孟子和荀子进一步补充,正式形成了一门学科——儒学。儒家的学术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正统的理论,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对儒家学说进行了限制,如惨无人道的焚书坑儒事件,对儒家进行了彻底的否定。汉代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理论进行了完善,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及“大一统”、“天人感应”的教育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为汉武帝所采纳,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与法家形成了“内儒外法”的局面,成为了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到了宋明代,儒学理论又加上了以程朱理学、阳明心学为代表的宋明理学,这样儒家的理论就进一步地得到了完善。
儒家的理论在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封建社会的发
展,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在不断地充实完善,使得其成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一直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世界的东方以至于整个世界。
儒家的文化毕竟是对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统治有着巨大贡献的文化,它同样也积聚着管理这样一个庞大社会团体的人类智慧、哲人的思索和管理的精要。接下来我将从儒家人性的管理思想、为政以德的管理模式、克己复礼的管理方式、以中庸思想为特征的管理理念和目标,、以及实现管理职能的基本途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几个方面对儒家的管理哲学进行分别论述。
二、儒家管理哲学分述
(一)、人性的管理思想
研究管理就必须研究人性,因为管理理论是建立在人性理论上的。因此,我首先讨论儒家管理哲学的人性论。
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的三个代表人物,他们分别坚持“性相近”、“性本善”和“性本恶”。虽然他们对于人性有不同的认识,但三者的人性论共同指向了“人性可塑”。
孔子对于人性的经典论述是:“性相近,习相远”。他认为人初生时的本性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就像一张白纸。但是由于人的后天的即成长过程中的不同经历,人性之间的差距才拉开了。孔子强调的是人的成长过程和环境要素影响了人性的发展。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其中蕴含的道理就是交往对个人成长产生的重要影响。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孟子主张性善论,其经典论述为:“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通过流水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人性本善。对于现实中那些不善的人和现象,孟子解释说:“若夫为不善,菲才之罪也”,就像通过外力改变水流一样,人干坏事不是因为本性的原因,而完全是因为受外界的影响造成的。
苟子主张性恶论,其对人性的经典论述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苟子认为人“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苟子提出必须要用礼义法度来加以约束,礼法并施。
尽管儒家三位代表人物对于人性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但他们在人性塑造的终点上却是殊途同归,最终的价值取向却不约而同地向了人的善行。儒家期望人能够通过影响、教育、教化而最终成就“善”。如此的“人性论”决定了其“以人为本”的管理特征。“以人为本”在儒家思想中表现为“以民为本”,“民贵君轻”,人民是国家的根本,统治者即皇帝在儒家的观念中虽然受命于天,替天行道,但治理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人民的需求,解决人民的困苦。没有人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统治就会遇到内忧外患,社会矛盾激化,统治者就不得安宁,其统治地位也就无法得到。
(二)、“为政以德”的管理模式
儒家提倡为政以德,实行以徳教为主的政治统治。德治,是儒家
的基本原则。
“为政以德”的首倡者为孔子,他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在指出“德治”可使人民诚心归服统治者管制,强调为政要以道德教化为根本,而不应该片面强调刑法杀戮,并以此作为治理国家的基础方针。“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孔子看来,以道德为准则来处理政务,便能自然而然地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所以他强调处理政务,治理国家要坚持道德原则,重视对人民进行道德上的教化。
从“为政以德”的思想出发,孔子斥责和反对“苛政”,主张慎重刑法,实行“宽猛相济”的统治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孔子反对刑罚,他反对的是“刑罚不中”。孔子认为“德”能之本,而“刑”能去标,以“德”为主,辅之以“刑”,先徳而后刑,便能天下大治,四海归心。
孟子对孔子的“为政以德”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将其“德政”思想发展成了完整的“仁政”学说。孟子已不是简单地将“为政以德”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要求,而是将能否做到为政以德、推行仁政,与天下的得失和国家的兴旺联系起来。孟子指出,统治者要保有天下,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推行仁政,广施仁义,“以德行仁者王”,“行仁政者王”。只要实行仁政来统一天下,没有人能阻止它。因为只有推行仁政才能得到民众拥护,而民心向背又关系到天下得失,所谓“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其天下矣。
(三)、克己复礼的管理方式
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这里的“礼”指的是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
孔子十分注重礼仪规范,他指出人们的行为规范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父要有父的样子,子也要有子的样子。要做到“四不为”,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于那些逾越礼制的行为,孔子说道“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其实是想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有条不絮的秩序之中,使社会、国家的管理更为容易有效。以遵循社会行为准则为人生目标,对形成中国人特有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那种以献身社会放弃自我为荣的信念,使很多传统的中国人在为家庭、亲友和社会献出自己的劳动、财富甚至生命的时候,不是体会到了痛苦,而是感到了自豪。从这方面讲,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对传统中国人在困境中保持心身平衡有着积极的意义。
(四)、中庸的管理理念和目标。
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内容含有相当丰富的人生哲理,可以说是非常实用的学问。
中庸思想作为儒家重要的管理理念和目标,一直为世人所推崇。对于中庸的含义,程颐解释道:“不变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简而言之,便是和谐之意,是为人处事的一种方法,一种理念。
中庸思想所强调的一种重要原则是从实际出发,因时因事因境而发。孔子曾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时无所不中,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