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章节题库(教学资源)【圣才出品】
第3章教学资源一、填空题1.搜索引擎是一个为人们提供________服务的搜索工具,它能够对用户提出的高中查询做出响应,提供用户所需信息。
[河北大学2011年研]【答案】查询服务2.基于资源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占有一定________的基础上,以解决某些问题或掌握知识为目标而进行的主动、灵活的学习方式。
[河北大学2011年研]【答案】网络教育资源3.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_________和________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河北大学2011年研]【答案】音频;视频二、名词解释1.流媒体技术[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研]答:流媒体技术,又称流式媒体技术,是指把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上网站服务器,让用户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而不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才可以观看的网络传输技术。
该技术先在使用者端的计算机上创建一个缓冲区,在播放前预先下一段数据作为缓冲,在网路实际连线速度小于播放所耗的速度时,播放程序就会取用一小段缓冲区内的数据,这样可以避免播放的中断,也使得播放品质得以保证。
2.教学媒体[河北大学2010年研]答:媒体是英文media的译名,是指信息的载体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二是指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
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
在教学系统中,包含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即教学信息)和教学媒体等四要素,这些要素之间通过教育信息的流动,维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网络教育[河北大学2010年研]答:网络教育,又称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
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课后习题及详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圣才出品】
第2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1.什么是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来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概况和特点?答:(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分析,教育技术历史的发展概况是:①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来把握教育技术的内涵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从技术角度来看,教育技术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与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它们构成了教育技术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
实际上,这与教育技术发展史上的“媒体论”和“过程论”的观点相对应,而且涵盖了教育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两个核心概念,视听媒体和系统方法,它们分别代表了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和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
这两个并行的发展方向此起彼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融合起来构成了教育技术学。
②从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来把握教育技术发展概况在人类文明史上,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不论技术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它都包含物化技术和观念技术两方面内容。
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起源于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所以可根据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将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以机电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并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分别简称为传统教育技术、视听媒体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技术。
(2)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来看,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特点如下:①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这个时期的教育技术主要是指教育者的言语技巧和教学技能以及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实物等的运用。
②视听媒体教育技术是以各种视听教学媒体的使用为标志,初期只重视硬件的使用,后来逐渐重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在视听媒体物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观念形态的技术也取得辉煌的成绩,教育技术中的“过程论”的观点逐渐形成。
这阶段的教育技术的领域既包括媒体又包括系统方法。
③信息化教育技术主要是指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为核心,并更加注重对人的作用。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章节题库(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圣才出品】
第2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一、填空题1.多媒体、数字化、________是信息化教育内容在呈现、存储和传递方式上体现的显著特征,它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内容呈现、存储和传递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内容。
[河北大学2011年研]【答案】网络化2.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________。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案】系统方法二、简答题1.简述信息化教育的特征。
[河北大学2011年研]答:信息化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表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1)信息化教育的特点首先体现在终身学习目标的确定。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可以使用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知识的平均寿命已经缩短到13年。
因此,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新世纪教育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2)信息化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学习者学习之后能够做什么,能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即学习效果导向问题。
效果导向是指把改善学习效果放在首要地位,内容是可以改变的。
因此,在教学中引入科学的效果导向才有可能打破传统的教学体系,吸收新鲜的教学内容,执行少而精的教学原则。
(3)信息化教育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辅导员,教师的作用是及时而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帮助。
学生所需要的帮助不只是简单的传递和获得信息,而是要把所获得的信息转化为自己能够运用的知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使得学生与教师能够同时获得多种最新的教学信息。
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要研究如何传输自己掌握的知识外,更多的是要持续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分析和研究学习者可能发生的种种学习困难,思考和设计出有助于学习者学习的系统科学方法。
(4)传统教育偏重于记忆和考试,信息化教育更多的强调思考、理解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获得知识。
(5)教育的整体结构将越来越不强调层次,而会越来越强调交叉和网络。
比如学校和社区的结合、不同背景学校的结合、乡村和城市的结合、社区与社区的结合等。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章节题库(教学系统设计)【圣才出品】
第5章教学系统设计一、填空题教学系统是为了实现特定的________而由多个组成要素通过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具有一定________的整体。
[河北大学2011年研]【答案】教学目的;教学功能二、名词解释1.系统科学[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研]答:系统科学(系统理论)是以系统为研究和应用对象的一门科学。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科学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开发的学科组成的学科群。
它着重考察各类系统的关系和属性,揭示其活动规律,探讨有关系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
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向社会科学广泛转移。
人们将系统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探讨系统科学的哲学问题,形成了系统哲学。
2.活动理论[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研]答:活动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
其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活动是人与形成社会和物理环境的事物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所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的过程。
人的意识与行为是辩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与人的外部行为活动是辩证统一的。
3.教学系统设计[河北大学2010年研]答:教学系统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应用系统分析方法来设计教学系统、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的方案,评价试行的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4.专家系统[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专家系统是与人工智能技术息息相关的计算机程序,能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在面临不同问题情境时做出一定的判断和决策。
要开发教学设计专家系统,最核心的任务就是知识库的建立,以事实和规则的形式清晰地表征各种问题情境。
5.教学设计[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课后习题及详解(学习资源)【圣才出品】
第3章学习资源1.简述学习媒体的特性,结合具体媒体说明学习媒体的分类。
答:媒体是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
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
媒体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物理实体;一是指非实物的、承载信息意义的符码系统。
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它是教学系统的四要素之一。
(1)学习媒体的特性各种学习媒体对受信者的感官刺激不同,不同的媒体具有各自固有的特性。
除此以外,学习媒体还具有以下特性:①固定性:可以记录存储,在需要时能再现信息;②散播性:可以被远距离传播,突破信息呈现的空间限制;③重复性:可以重复使用,使用者越多越能显示媒体所负载的信息的价值;④组合性:媒体可以组合使用;⑤工具性:媒体是工具,不能替代人(教师)的使用;⑥能动性:在特定时空下,媒体可以脱离人独立起作用。
(2)学习媒体的分类随着科技的发展,学习媒体种类越来越多。
由于分类标准不同,学习媒体的分类方法也不同。
①学习媒体按表达手段可以分为:a.口语媒体:指口头语言,如教师和学生所说出的话;b.印刷媒体:如教科书、报纸、杂志等;c.电子媒体:分为两类,模拟信息的电子媒体如录音磁带、录像带、电视等,数字电子媒体如VCD、DVD、计算机等。
②学习媒体按作用的感官及信息流向可分为:a.视觉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媒体。
如教科书、黑板、挂图、标本、幻灯、投影等;b.听觉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媒体。
如广播、录音等;c.视听媒体:指发出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媒体。
如电影、电视、视盘等;d.交互多媒体:指使用多种感官且具有人机交互作用的媒体。
如多媒体计算机。
此外,按历史发展可将学习媒体分为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
传统学习媒体如黑板、挂图等;现代媒体如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等。
2.“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data)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 ...................................................................................................... 34 第 1 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 34 第 2 章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40 第 3 章 教学资源 .................................................................................................................................. 46 第 4 章 学与教的过程 ........................................................................................................................... 54 第 5 章 教学系统设计 ........................................................................................................................... 65 第 6 章 教学系统开发 ........................................................................................................................... 70 第 7 章 教育技术运用 ........................................................................................................................... 74 第 8 章 教育技术管理 ........................................................................................................................... 82 第 9 章 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 83 第 10 章 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87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第2版)(教育技术运用)【圣才出品】
第7章教育技术运用一、单选题1.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中山大学2011年研]A.习题集B.录像带C.教室环境D.教科书【答案】C【解析】教育传播媒体是载有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
教室环境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
2.经验之塔可分为三大类,按直观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中山大学2011年研]A.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B.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C.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抽象的经验D.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做的经验【答案】A【解析】经验之塔的宝塔最底层是做的经验,宝塔中间是观察的经验,宝塔的上端是抽象的经验。
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直观,越往上升则越抽象。
3.防火墙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范()。
[中山大学2011年研]A.黑客攻击B.网络病毒C.火灾D.意外伤害【答案】A【解析】“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如Internet)分开的方法,它实际上是一种隔离技术。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内部网络。
4.下面的几种远程会议系统中,基于电话网的会议系统是()。
A.音频图形会议系统B.数据会议系统C.多媒体会议系统D.虚拟会议系统【答案】A【解析】基于电话网的会议系统是音频图形会议系统。
音频图形会议系统是在电话会议系统上增加了文字、图表、图形和静止图像的传送,可以用电子图形板、传真机或慢扫描等其他设备去获取图形图像,并通过电话线传输。
5.使用幻灯教学时,幻灯与银幕应相距()。
A.7米左右B.1米左右C.接近2米D.无距离限制【答案】A【解析】使用幻灯教学时,幻灯与银幕应保持一定距离,若银幕高为1.5米,与之距离可以为4~5米,光线高度宜超过学生头顶。
6.计算机网络中局域网的覆盖地理范围是()。
A.约几公里B.几百到几千万公里C.几至几百公里D.几千至几万公里【答案】A【解析】计算机网络中局域网的覆盖地理范围是约几公里。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版学习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版学习笔记以及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重要名词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技术两大类..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通过整体的研究来分析系统中的成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来实现某种控制作用;以达到有目的地影响系统的发展并获得最优化的效果..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原理、反馈原理和有序原理..传播理论的7W、六阶段、四律: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7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六阶段——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收解释、评价反馈、调整再传送及其教学传播基本规律四律——共识律、谐振律、选择律、匹配律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而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认知结构论和信息加工论;它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是要设法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共识:..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化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建构主义对学习理论的发展体现在:一、传统的学习观念是基于“世界是客观的、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观念;基于这种观念;知识被视作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有关世界的知识是可靠的;而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客观世界的现实映象..而建构主义则不将知识看作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在建构主义看来;知识主要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即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中的意义;于是学习过程是知识建构..二、区分了知识与信息或者说区分了简单知识和复杂知识;信息简单知识是稳定的、自足的、结构良好的、客观的;而知识特别是复杂知识;是以智慧的高度看待的知识是不稳定的、开放的、结构不良的、主观的..简单知识观把知识看成是可以以某种方式捕捉到、记录下来、可以积累、加工、储存、分配;可以分割;可以以语言和符号明示;可以以现成方式打包并加以传递;因而;教学就是对这种简单知识的传递、传授、传播;而学习就是对所教知识的复制与同化的过程..而复杂知识观则认为知识总是和认知者相关;与认知者在特定情境中孜孜不倦的求知过程相联系;因此;知识总是包括认知者对真理的质疑、对知识的渴求、对知识的建构与理解以及所有这一切发生的情境脉落;因而;知识难于直接访取或传递给他人;不可能以现成的孤立的方式掌握的;掌握这种知识需要掌握组织成系统形式的知识的不同方面..三、另外;知识同时具有个人与社会两个维度以上观点似乎只强调知识对个体的意义;但是建构主义者同样认为知识具有社会这个维度..四、知识的建构需要在情境中完成是针对复杂知识不能以孤立方式掌握而提供解决办法;在情境中建构知识;而不是其它形式的传递过程..五、知识还具有默会性;可以区分为明确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与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对建构主义的理解后现代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是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研究范式;它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密切相关;它所构想的课程设计遵从四个原则:课程应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思考与练习题1、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技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技术两大类..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这是三个相互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概念;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学科体系..2、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的看法..答: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它具有方法论性质;并且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为描述教育技术现象、揭示教育技术规律提供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从而做出科学的解释、预测和控制;建立理论;推进实践..教育技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方法有三类:1哲学的方法;如2一般研究方法A质的研究方法;如访谈法、观察法B量的研究方法;如统计法、测量法C综合的方法;如软件工程的方法3专门研究法;如内容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课堂信息分析法3、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概念的认识..答:按ATEC’94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是一个规定性的一般性定义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知识、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影响并促进学习既是教育技术的出发点;又是目的和归宿;教育技术所包含的各部分都要围绕学习来进行;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学习过程学与教的过程和学习资源人力和非人力的一切可资学习的资源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包括五个范畴:设计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开发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按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将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运用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和评价对计划、产品、项目、过程、目标或课程的质量、有效性或价值的正式确定..五个范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教育技术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4、为什么说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答:系统科学把事物、对象看作一个系统;通过整体的研究来分析系统中的成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来实现某种控制作用;以达到有目的地影响系统的发展并获得最优化的效果..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原理、反馈原理和有序原理..系统科学是教育技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系统科学对教学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遵循整体原理;教学系统设计应协调好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教学四要素的关系;成功的教学系统在于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再比如;遵循有序原理;教学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且能提供一个较大的可供选择的范围即远离平衡态;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系统的有序发展..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主要贡献是它对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7W——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产生什么效果、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六阶段——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收解释、评价反馈、调整再传送及其教学传播基本规律四律——共识律、谐振律、选择律、匹配律的归纳..由于教学过程在某种程度某种视角上说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所以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在认识教学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为改善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功能条件;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强化理论、认知主义认知结构论、信息加工论、建构主义学习者为中心、主动的、意义建构、协作、情境、资源..学习理论研究人类学习过程的内在规律;对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目的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教学理论着眼于如何优化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开发新的课程;以达到提高学习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样也是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理论基础..5、请谈谈你对因特网的出现及发展对传播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的影响..答:因特网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媒体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正得到飞速发展;这种数字化的媒体被称作第四媒体;第四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与获取..它与前三种媒体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多媒体化、实时化、交互性、及时反馈等..这些都对传播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提出了挑战..早期的传播理论中的7W、六阶段、四律都是在信息相对匮乏的时代形成的;而在信息极端丰富、交互及媒体呈现的手段同样极端丰富、观点意识形态多元共存共享的现代信息社会;早期传播理论中的许多原则都受到了冲击;有些冲击甚至涉及本质;如信息传播的PUSH与PULL的问题、信息源与受众群的模糊人人都是信息提供者的同时又都是信息获取者等等6、请你谈谈新三论、网络传播、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课程论对教育技术所带来的冲击..答:“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给教育技术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发展空间;如有人将教学系统视为一个混沌系统;其运动过程要受混沌科学所揭示的混沌系统规律的影响;因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有序和无序的统一;……网络传播对传播理论产生了冲击;这种冲击必然会传导到以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教育技术;然而;网络传播在给教育技术带来冲击的同时;却又正是教育技术借助网络传播技术而得到跨跃式发展的契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们目睹并参与了中国的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以“校校通工程”等信息化建设再快速发展并显示了其对于教育技术的跨跃式发展的推动力量..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它对于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同样巨大的影响..建构主义对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及相应的教育技术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而其所倡导的个性化、情境、协作、资源的重要作用等等对教育技术提供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只有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支持建构主义理论;为这一理论提供实践的广阔舞台..所以;重视并顺应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有力支柱..课程不再是跑道;而反映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理解的研究范式;是所谓的后现代课程观;它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密切相关;提供了课程设计四原则: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它对于目前广泛开展的网络课程建设;利用教育技术帮助学习进行研究性学习、综合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乃至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真正转变;意义是重大的..因而;教育技术需要去适应这种后现代课程观..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重要名词教育技术发展的2X3模型2是指二种教育技术的两种形态:物化形态的技术与观念形态的技术3是指三个教育技术发展阶段:手工技术时代的传统教育技术、机电技术时代的视听媒体教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时代的信息化教育技术..在这个2X3矩阵中;我们可以陈列一些典型的技术:手工技术时代的传统教育技术:物化形态的技术竹简、粉笔、黑板、印刷材料、实物、模型等;观念形态的技术口耳相传、诡辩术、讲演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法等..机电技术时代的视听媒体教学技术:物化形态的技术幻灯、投影、广播、电影、教学机器、电视、录像、卫星电视等;观念形态的技术经验之塔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标准参照评价、程序教学、先行组织者理论、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系统方法、细化理论、成分显示理论等..信息技术时代的信息化教育技术:物化形态的技术多媒体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校园网、因特网、虚拟现实等以数字化为标志的技术观念形态的技术网络课程开发理论、基于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绩效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等..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通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传授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视觉教学视觉教学强调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抽象概念以具体形式呈现;它与直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所用的媒体种类不同..视觉教学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视听教学强调利用视听设施提供具体的学习经验;把视听教材看做教师教学的传递工具和辅助教学工具;不强调完整的教学过程..它与视觉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异..戴尔经验之塔戴尔提出的经验金字塔模型;愈上层愈抽象;愈下层愈具体..该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以依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视听教学是沟通上层抽象与下层具体的利器..视听传播“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关注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它是教育技术观念从静止的媒体论走向动态的过程论的结果;也是受系统观影响教育技术观念从有形的媒体论走向无形的系统论的结果..视听传播的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和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视听传播论把对提高教学媒体教学效果的研究置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宏观框架中;改变了传统视听教学论对视听媒体进行孤立研究的方向..程序教学程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成若干小的学习单元;编制成教学程序;由学习者自主学习..其特点是:小的学习步骤、自定学习进度、积极反应、即时反馈等..思考与练习题1、什么是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来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概况和特点参见上面的重要名词2、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哪些启示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应该可以看作美国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要从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是一个不小的话题;只能试述一二:我们应该美国一样重视对教育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实践经验的不断总结;在教育技术的发展上;我们不应奢望追求所谓的终极真理;而是应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理论、发展理论;美国对教育技术的在各个不同阶段的不同定义体现了美国人对于理论发展的务实性..我们应该有一个类似AECT的组织;超越商业行为;组织优秀专家;持之以恒地发展教育理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技术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将科技发展的成果应用在教育之中;美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及在教育上的应用就是例证..我们还需要正确对待人本主义的思潮;美国在教育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与其所追求人本主义思潮不无关系;我们需要正确处理这些论调:教育的目标是个人的自我完成;使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教育不需要对公众、集体、社会承担任何责任……以上观点;管中窥豹;见树而未见林..3、我国教育技术的特点是什么当前我国教育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我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是在移植欧美视听教育的基础上;经过改造与创新逐渐发展起来的..我国的电化教育知识体系明显区别于国外的教育技术;让要着眼于现代教育媒体如何服务于教学目标;如何促进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结构比较严谨;有自己的特色..我国的教育技术在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前提下;正积极吸收国外教育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如80年代;我们发展了计算机辅助教育和卫星电视教育;90年代;我们成功借鉴了美国教育技术的核心理论——教学设计;并纳入了个别化教学、教学系统设计、系统方法..何克抗教授的教育技术学系统、完整地吸收了AECT’94的定义2001年..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我们国的教育技术也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完整的教育技术科专业体系..同时;我国通过国家意志政府行为来推进教育技术组织机构的发展;在中央及各级地方设立电化教育研究机构电教馆;及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和网络..当前我国教育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教育技术观念中存在有误区;主要有:重电轻教;重视电教设备的维修与保管而轻视其发挥教学功能及作用重硬不重软;重视硬件建设忽略软件建设重教不重学;重视在教的过程中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的支持与发展偏科技轻人文;重视技术水平考察而忽视人文修养;技术是双刃剑;需要人文素养的正确引导作用..二教育技术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教育技术没有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独立学科;教育技术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研究队伍..4、结合我国计算机教育应用和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谈谈你对构建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框架的设想..这个问题太难了;没有一点思路和线索;在网络上也找不相关的评论;暂时搁置第三章学习资源重要名词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其组成要素包括:Information; Material; Device; People; setting; Capital学习媒体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被称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而媒体泛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媒体这个概念在信息技术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物理实体;如书本教材、磁盘、光盘、U盘等;一是指非实物的、承载信息意义的符码系统;如文字、语言、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多媒体技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图文声像;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是多媒体技术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超媒体超文本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超媒体=多媒体+超文本..虚拟现实VR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可以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完全真实的感觉..流媒体流媒体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解决多媒体信息在窄带上的传输问题;它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以满足实时性及无盘工作站的播放..思考与练习题1、简述学习媒体的特征;结合具体媒体说明学习媒体的分类媒体一词源于拉丁语"medium";意为"二者之间";泛指能够承载并传递信息的任何载体或工具..也可以被看作是实现信息从信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手段..媒体这个概念在信息技术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物理实体;如书本教材、磁盘、光盘、U盘等;一是指非实物的、承载信息意义的符码系统;如文字、语言、图片、声音、视频等..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它是教学系统的四要素之一另三个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它具有如下特征:固定性:可以记录存储;在需要时能再现信息;散播性:可以被远距离传播;突破信息呈现的空间限制;。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课后习题及详解(教学系统开发)【圣才出品】
第6章教学系统开发1.请你谈谈AECT’94定义中的设计子范畴和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中的设计阶段这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答:AECT′94定义中的设计子范畴既包括微观水平的设计,又包括宏观水平的设计。
宏观水平的设计如教学系统设计,微观水平的设计如某一课、某一单元或者微观的讯息设计。
它有包含四个子范畴: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教学系统开发中的设计阶段主要指在教学方案的具体实施开发工作时,针对具体教学情景做的进一步的细化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三个“设计”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教学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设计可以比作是软件工程中的设计(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是系统开发中的重要步骤,以迭代的方式覆盖系统开发绝大部分的时间进程。
教学系统开发的“设计阶段”不仅包括宏观层面的教学系统设计,更强调微观层面的设计。
微观层面的设计指依据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策略,运用视觉思维理论、视觉学习理论、视觉传播理论、交互学习原则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教学讯息进行具体的设计。
这些内容原本是AECT′94定义中的设计子范畴中的三个方面。
(2)联系:AECT’94定义中的设计子范畴和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开发中的设计阶段都是服务于学习(教学)、面向学习(教学)系统,都属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性过程。
2.举例说明教学系统开发技术与教学系统开发模式之间的关系。
答: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教育技术开发范畴最主要的驱动力量。
教学系统开发技术指的是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整合技术等所提供的不同的有各自特征的技术形式。
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是在教学系统开发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再现教学系统开发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
教育技术学笔记(何克抗)附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技术学笔记(何克抗)附课后习题答案—1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教育技术已经从一种视听教学方法的改革运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实践领域的专业和学科。
第一节教育技术学的概述一、技术与教育技术★★(重在理解)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有形的无形的注意:不能把技术局限于有形的物质方面。
技术≠媒体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教学媒体)、方法技能有形技术(物化形态)(教学技巧、策略、方法)和知识经验(教学思想、理论)的综合体。
无形技术(观念形态)————基本含义、规定性定义二、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重在理解并记忆)(一) 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1994年,AECT(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出版了《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发表了教育技术定义: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对象————规定性的定义本书的各章就是根据这个定义而编排的,这个定义及其内容非常重要,是教育技术学的最基础知识。
(二)教育技术五个范畴的主要内容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其中,学习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知识、能力的相对持久变化。
学习过程包括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
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课后习题及详解(教学系统设计)【圣才出品】
第5章教学系统设计1.试谈谈你对教学系统设计含义的理解。
答:目前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主要还是强调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过程”或“程序”,教学系统设计是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是设计活动的一个子集合,是一种在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后理性认识活动,是理论的应用活动。
它与一般设计不同之处在于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丰富的个体差异性。
应用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
关于教学系统设计含义的几种不同观点:(1)“计划”说——把教学系统设计界定为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研究解决问题途径、评价教学结果的系统规划或计划的过程。
这种论点的代表当推美国学者肯普。
(2)“技术”说——“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这些经验和环境应该促进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和技能”(3)“方法”说——把教学系统设计看做是一种“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
(4)“过程”说——“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2.查阅近几年我国有关教学系统设计的文章和书籍,分析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试提出解决该问题的设想。
答: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展起来。
它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领域,因此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作为知识形态要素的核心成分在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1)我国教学系统设计的现状在我国,由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对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协同发展,理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课后习题(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圣才出品】
第10章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1.请你结合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的特点,谈谈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的关系。
答: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传统的教育体制不能满足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而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应用可以全面促进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生角色、教育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变革。
下面我就结合21世纪信息人才的需求特点,来谈谈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的关系。
(1)教育技术的应用能促进课程内容及形式的变革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所谓信息素养是指综合运用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而最能体现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质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教育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能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和高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从不同途径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成为对学生的第一素质要求,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变革,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教育技术能促进师生教与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1世纪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紧密联系,而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技术的发展和建构主义学习思想的共同影响,出现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这种教学结构的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教育信息化迄今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回顾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迄今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在数量上的快速发展,并对信息与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和教育、教学行政部门的普遍应用做了初步的探索。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教育技术学概述【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技术学概述1.1复习笔记一、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一)技术与教育技术1.技术的涵义在信息社会,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它包含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念形态的方法与技能。
2.教育技术由于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因此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有形技术(物化形态)有形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它往往通过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者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各种教育教学媒体表现出来。
(2)无形技术(观念形态)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
(二)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1.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1)AECT'94定义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所发表的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简称AECT'94定义)的内容为: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根据谢弗勒对定义的分类,AECT'94教育技术定义是一个规定性定义。
它规定了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其理论与实践领域,与其他定义相比,操作性比较强,更便于不同领域的教育技术工作者进行交流。
(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有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其中学习过程既包括无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又包括有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即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它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
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同伴、小组、群体等,非人力资源包括各种教学设备、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等。
(3)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标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标是影响并促进学习。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课后习题及详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圣才出品】
第10章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1.请你结合21世纪信息人才的需求特点,谈谈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的关系。
答: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传统的教育体制不能满足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而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应用可以全面促进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师生角色、教育思想理论等方面的变革。
下面我就结合21世纪信息人才的需求特点,来谈谈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的关系。
(1)教育技术的应用能促进课程内容及形式的变革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所谓信息素养是指综合运用图书情报检索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所形成的信息问题解决能力,而最能体现信息素养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质是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教育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能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和高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从不同途径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成为对学生的第一素质要求,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变革,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教育技术能促进师生教与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1世纪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紧密联系,而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技术的发展和建构主义学习思想的共同影响,出现以“学”为主的教学结构,这种教学结构的最突出的优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请你谈谈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答: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然会引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课后习题及详解(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圣才出品】
第9章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评价1.教育评价与教育技术领域的评价范畴的关系如何?答:教育评价是指根据教育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进程。
根据AECT’94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教育技术领域的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评价,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四个子范畴。
教育评价与教育技术领域的评价范畴的关系是教育技术通过教育技术领域的评价范畴的四个子范畴实现教育评价的功能。
2.学习资源评价和学习过程评价的着重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1)学习资源的评价主要是指根据教学目标,测量和检验教学产品所具有的教育价值。
学习资源评价的着重点在于评价方案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一般包括目标分解、归类合并、评价标准的建立、评价标准的描述、指标权重的设计等方面。
例如,对校园教育网络系统之类的教学产品的评价。
(2)学习过程的评价着重点是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针对不同的学习形式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采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描述,并根据教学目标对所描述的学习过程或结果进行价值判断。
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于小组成员的人际关系、收集资料的过程、讲解过程、课堂讨论和结论等各个环节进行评价。
3.查找有关资料,谈谈你对第四代教育评价的看法,它对教育技术的评价范畴有何启示?答:(1)美国印第安大学教授枯巴和维德比尔大学副教授林肯1989年合作出版了《第四代教育评价》一书,依据各种评价出现的先后时间顺序,将教育评价分为四代。
此书的出版标志着第四代教育评价的开始。
第四代教育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心理构建论;价值协调论;评价结果认同论;应答性模式;对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关注程度增大。
下面是我对第四代教育评价的看法:第四代教育评价是基于两点:应答模式和构建方法论。
应答式评价就是强调评价者都有权利提出他们的要求、担心以及争议,以便评论者对其进行思考及反应。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课后习题及详解(教育技术管理)【圣才出品】
第8章教育技术管理1.教育技术管理与一般管理有何区别与联系?为什么说教育技术管理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和评价的重要保证?答:(1)教育技术管理与一般管理的区别和联系①教育技术管理的含义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应用领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
其目的是充分调动教育技术系统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教育技术有效地开展,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②二者的区别教育技术管理在指导思想、地位作用、运行机制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在:教育目标的主导性、管理思想的现代性、管理工作的开放性、服务的广泛性、地位的从属性、管理的复杂性、事业的开拓性。
②二者的联系教育技术管理是一般管理在教育人培养人为特征的教育领域的具体的、特定的应用,它具有一般的共性。
(2)教育技术管理对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的水平,改进教与学的效果有重要意义,它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和评价的重要保证,具体原因分析如下:①推进教育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使教育技术有效地发挥整体功效,主要靠管理,特别是要实行科学化管理。
实践证明,教育技术发展的快慢和效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
②对整个教育技术工作起着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全面协调的重要作用要正确把握方向、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各种关系,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系统目标都取决于管理工作。
③实现教育技术目标的关键教育技术管理就是要有效地协调总体目标与分支目标、集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系统与环境等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使整体和谐一致地达到预定的总体目标。
④提高教育技术效率和效益的保证目前,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除了投入不足,设备更新缓慢以外,更主要的是管理不善,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
2.项目管理的精髓是什么?应包括哪些主要管理内容?假如你是课题负责人,你将如何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试提出你的项目管理方案。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教育技术学概述1.1复习笔记一、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一)技术与教育技术1.技术的涵义在信息社会,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它包含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念形态的方法与技能。
2.教育技术由于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因此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有形技术(物化形态)有形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它往往通过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者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各种教育教学媒体表现出来。
(2)无形技术(观念形态)无形技术既包括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又包括其中所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
(二)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1.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1)AECT'94定义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所发表的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简称AECT'94定义)的内容为: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根据谢弗勒对定义的分类,AECT'94教育技术定义是一个规定性定义。
它规定了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其理论与实践领域,与其他定义相比,操作性比较强,更便于不同领域的教育技术工作者进行交流。
(2)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有关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其中学习过程既包括无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又包括有教师参与的学习过程,即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它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
人力资源包括教师、同伴、小组、群体等,非人力资源包括各种教学设备、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教育技术学概述
1.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1)定义
①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包含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念形态的方法与技能。
②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技术两大类。
③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2)区别
①范畴不同。
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它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而教育技术学这门学科是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
②内涵不同。
教育技术和技术是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而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现象与规律的学科。
③历史背景不同。
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学科体系。
(3)联系
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这三个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它是技术在某一个特定领域的运用。
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技术发展,同时也扩大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和应用领域。
2.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的看法。
答: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我对这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的看法
①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它的理论部分包括与知识体系有关的概念、理论构架和原理等;实践部分是指这些知识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
②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研究层次,即教育哲学层次、教育科学层次和教育的技术学层次。
教育哲学的研究目的是探索教育的本质,研究内容是教育的本质、价值、目的;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教育的技术学层次研究在于探索如何分析、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办法,获取改善教学的处方。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内容是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所以,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③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标是影响并促进学习,它的学科特点在于达到既定目标而采用的方法——系统方法,所着重研究的
是运用系统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操作方法及方法论。
所以,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除此之外,教育技术学还具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
(2)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看法
教育技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类:
①哲学方法。
如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它是研究教育技术的宏观性的、指导性方法。
②一般研究方法。
它是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针对某类学科、某些问题而使用的方法。
一般研究方法又包括三种:
a.质性研究方法,如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实务分析法、行动研究法;
b.量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法、追因法、统计法、测量法、建模方法等;
c.综合的方法,包括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的方法、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软件工程的方法。
③专门研究法,是指针对专门问题所采用的特殊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以及课堂信息分析法,基于量规或者学生档案的评价研究法等。
3.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概念的认识?
答: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出版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一书,书中给出的教育技术的定义和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这就是著名的AECT’94定义。
(1)AECT’94教育技术定义与认识
①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程度理论与实践。
这个定义是一个规定性的定义,它规定了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其理论与实践领域。
②认识,该定义也存在一些不足:
a.局限于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与行业背景,强调了定义的实用性和规定性,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认识仍不够深入;
b.在一定范围内强调教育技术实践的道德规范性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避免矫枉过正。
(2)教育技术研究对象是有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但这里的学习过程是广义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与教”的过程。
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知识、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影响并促进学习既是教育技术的出发点,又是目的和归宿,教育技术所包含的各部分都要围绕学习来进行,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3)教育技术的范畴
教育技术的范畴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它们既是工作过程,也是工作方法。
这五个范畴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
4.教育技术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答: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为描述教育技术现象、揭示教育技术规律提供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从而为做出科学的解释、预测和控制,建立理论,推进应用实践创造条件。
教育技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方法有:(1)哲学方法。
这是研究教育技术宏观的、指导性的方法,如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2)一般研究方法。
是指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针对某类学科、某类问题而使用的方法。
一般研究方法包括三种:
①质性研究方法。
如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实物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
②量的研究方法。
如实验研究法、追因法、统计法、测量法、建模方法等;
③综合的方法。
如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定性定量结合的方法以及软件工程的方法。
(3)专门研究法。
是指针对专门问题采用的特殊研究方法。
如内容分析法、任务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简称ISM法)以及课堂信息分析法(S-P表分析法)、基于量规(Rubric)或者学生档案的评价研究法等。
5.为什么说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答: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受很多学科相关理论的影响,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逐渐形成了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
其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系统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系统论包括系统科学和系统方法两部分。
①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科学、生物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处理的共同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横断学科。
系统科学为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使
(来源:周伯通学习论坛大学课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