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情怀超然心境——由《定风波》解读苏轼其人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摘要:苏轼,这位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以儒家思想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长。
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以乐观、洒脱的态度去追求人生、追求美好事物。
其词作《定风波》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词人旷达、乐观、洒脱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苏轼;旷达;洒脱;人生态度;思想苏轼,这位北宋著名的大文豪,他的一生几起几落、坎坷不平,政治上很失意,但词人却能泰然处之、坦然面对,正如他在《定风波》里所写的那样:“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了解他的生平、把握他的思想、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悟他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的生平苏轼初入仕途,正是北宋政治与社会危机开始暴露,士大夫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时候。
宋神宗熙宁年间,宰相王安石实行变法,希望改革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苏轼虽主张改革,但又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理论,认为“欲速则不达”,因此遭到变法派的反对,被迫外调,先通判杭州,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的知州。
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语句以及他之前所作的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将其逮捕,打入牢中,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这次变故,对苏轼的生活、思想、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启用旧党,苏轼被召回朝,先后任礼部郎中、翰林学士等官职。
因主张新法“不可尽废”,反对宰相司马光废除一切新法,而又遭到旧党排挤打击,再次外调杭州。
元八年,新党得势,苏轼遭到更为严重的打击,被贬惠州、琼州(海南岛)。
直至元符三年,徽宗即位,苏轼才遇赦北归。
遗憾的是次年就死于常州,时年64岁。
这就是苏轼!既不取悦于推行变法的新党,又不见容于尽废新法的旧党。
他的两度“在朝—外任—谪贬”的经历,让人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他的正道直行的可贵品质。
二从《定风波》看词人的人生态度苏轼,这样一个历尽坎坷、屡遭排挤的失意之人,他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呢?本文仅就《定风波》一词,来分析词人苏轼的人生态度。
豪情·豪气·豪语——苏轼《定风波》词赏析
豪情·豪气·豪语——苏轼《定风波》词赏析苏轼的《定风波》是一首以豪情、豪气、豪语为主题的词作品。
这首词描绘了苏轼在被贬谪时,面对困难和逆境所表现出的豪迈和坚韧的精神,充分展现了他的风范和气度。
首先,词作品的开篇便展现出了苏轼的豪情。
他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开头,直言自己身处逆境,但并不愁眉苦脸,反而振奋精神,自娱自乐,表现出了一种豁达和自在的精神风貌。
其次,词中充满了豪气。
苏轼在词中用“山光忽西落,水色逐东流”等自然景象来比喻他的处境,用“风吹草低见牛羊,天气晚来秋”来隐喻自己的心情,表达出自己的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词中的豪语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苏轼用“一丝一线缕缕愁,千点万点淡淡愁”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他说:“欲把相思说断肠,已是黄昏独自愁”,表达出了自己的无奈和痛苦。
总之,苏轼的《定风波》不仅在词牌、词调、词句上都达到了高妙的境界,更是表现出了他的豪情、豪气和豪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 1 -。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从定风波一诗可以看出,苏轼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
他不畏困难,勇于面对挑战,在逆境中展现出坚韧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
苏轼的人生态度首先体现在他对困境的处理上。
在《定风波》一诗中,苏轼以自然界的风云变幻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变化,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受到的打击和困扰。
然而,他并没有被困境击倒,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
他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形容自己,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险阻,坚持追求理想的决心。
苏轼的人生态度还体现在他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上。
在诗中,他提到“忍将河洛云,心比天高。
”苏轼并没有沉浸在困境中,而是选择了积极乐观地面对,他用“心比天高”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表达了自己的豁达和乐观。
他认为人生犹如行船在大海上,无论遇到风浪还是逆境,都应该保持一颗豁达的心态,勇往直前。
苏轼的人生态度还体现在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上。
在诗中,他提到“谁人胜似韩退之,白发悔读书迟。
”苏轼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追求真理和修养自己的内心。
他以韩愈为榜样,认为韩退之以其博学多才和高尚的品德,胜过那些追逐权势和财富的人。
苏轼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年事已高的悔悟之情,提醒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及早修身养性,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总的来说,苏轼的人生态度从《定风波》一诗中可以看出他的乐观豁达和积极向上。
他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困境,在人生的起伏中保持坚韧的意志,不被外界的压力和困难所动摇。
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追求真理和修养自己的内心。
苏轼的人生态度对我们也有启示,即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和挫折,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勇往直前,追求内心的真善美。
从苏轼的词看苏轼的人生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士中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他文思敏捷,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他一生坎坷,但一直保持着达观旷放的心态;宦海沉浮,却仍不忘对社会,对人生怀抱一腔热情。
下面,我们通过他贬谪黄州时写的两首词,来看看他在人生逆旅中的天真和丰富感。
一、天真达观的赤子之心——赏析《定风波》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行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词的上阕写途中风雨突然袭来,且来势凶猛,按常理应该赶紧避雨才是,而词人却毫不在意。
在暴雨中吟诗徐行,悠闲自在。
下阕中既写了雨后的清冷,又写了夕阳的温暖。
此词描写的是词人途中突遇中暴雨,然后雨后天晴的场景和感受,但实际上是借此抒发词人的一种人生态度。
自然界风雨的突袭犹如人生中、政治上的突然打击,词人在面对自然风雨的悠闲态度,正是他面对人生风雨的平静心态。
“一蓑烟雨任平生”就是他一生的写照。
他始终是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始终保持一颗天真达观的赤子之心。
人生充满了辩证法,在清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
“山头斜照却相迎”是词人对经历风雨人生之后的一种希望,是在经历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心灵上的升华。
这时的词人一改初到黄州时的那种苦闷,对人生,对生活都充满了希望,也显露了词人彻悟人生,心境豁然的人生观.我们应该学习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既使遇到困境,也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悲剧的人生也许更有价值。
况且,人生不会永远处于困境,天会转晴,人生也会转晴。
天晴后,回头看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一种身处于世外的轻松之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情怀。
品苏轼《定风波》:真正“归去”的旷达情怀
摘要:“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
本文从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入手,在其寓生活哲理于日常情景中追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心态,进而探讨苏轼面对贬谪困境时的人生态度:将人生、社会的风风雨雨都消解在泰然中,是历练后安之若素的达观与豪情。
关键词:苏轼;《定风波》;真正归去;旷达情怀谢灵运曾赞曹植之才“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倘若他在几百年后结交苏轼,必定又是另一番评述。
正如元好问所说:“自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
笔者也认为,苏轼是中国古代最有魅力的文豪。
最难得的是,尽管苏轼一生遭逢巉岩险阻,无论在辉煌时期或低谷阶段,他都能保持恬淡的心境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旷达而洒脱。
在他的诗作中,《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描写其旷达情怀的名作,现对这首诗进行简要分析。
一、《定风波》写作背景及内容简介(一)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故作《湖州谢上表》以谢恩。
但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称其在谢恩表中讥刺朝政,并指控苏轼写诗文指斥皇帝、讽刺新法,要求处置苏轼。
元丰三年,苏轼终被判贬谪黄州。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1082年的某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在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有他信步于急雨之中,啸歌于天地之间,泰然自若地行走在曲折、泥泞的路途上,尽显名士的风骨与气度。
既而诗情顿起,给世人留下这一次出行、一场风雨、一点感悟。
(二)内容简介这首词的原文如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通过在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小事,于平常中见深意,表现出了其旷达乐观的情怀,寄寓了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作者先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原因,然后具体写了雨中的感受。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释】① 三月七日:指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
② 沙湖:湖北黄冈县东南三十里处,又名螺师店。
③ 狼狈:形容处境困窘、难堪。
④ 已而:不久。
⑤ 吟啸:吟诗、长啸。
⑥芒鞋:草鞋。
⑦烟雨:烟波风雨。
⑧料峭:开容风力寒冷、尖利。
⑨ 萧瑟:风雨穿林打叶声。
【译文】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译文二】莫要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低吟长啸缓步徐行。
竹杖草鞋轻松胜过骑马,风狂雨骤有何可怕,一件蓑衣迎烟雨度过此生。
料峭春风把醉意吹醒,略略感到有些冷,山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看那刚下过雨的地方,回去吧,风雨虽已停止天还未放晴。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进士。
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
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多惠政。
卒谥文忠。
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
定风波苏轼主题思想总结
定风波苏轼主题思想总结定风波是苏轼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在风波中坚定的立场和自信的态度。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主题思想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傲慢自大、积极乐观、自由奔放、豁达开朗等几个方面。
首先,苏轼在这首词中表现出了傲慢自大的一面。
在词的开头,苏轼就直言自己久居江湖,视风波如儿戏,轻松自如。
他认为自己拥有足够的权力和能力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并以之作为荣耀和自豪。
这种傲慢的态度在整首词中贯穿始终,展示了苏轼不屑于境遇的一面。
其次,苏轼的主题思想也体现了积极乐观的精神。
虽然面对风雨飘摇,苏轼以其乐观的态度展现了对未来的信心。
他坚信自己具备了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并认为风波的过程是磨砺自己的良机。
他以不败之姿迎接挑战,相信自己的志向和才能能够带领他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第三,自由奔放是苏轼主题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苏轼在词中表现出了旁若无人的态度,无拘无束地放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以豪情万丈的文字描述了自己旷达潇洒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由和自由表达的追求。
他深信人生应该自由自在,不受桎梏的束缚,这种自由的态度也在词中得以体现。
最后,苏轼的主题思想还表现出了豁达开朗的一面。
在风波中,苏轼毫不畏惧,笑对逆境。
他坚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待任何挑战都能够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他认为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可能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坦然面对。
他用朗朗的笑声展现了一种宽容开朗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定风波是苏轼主题思想的集中展示。
在词中,苏轼表现出了傲慢自大、积极乐观、自由奔放和豁达开朗等多个方面的思想。
这些思想展现了他坚定的立场和自信的态度,也体现了他对自由和个性追求的不懈努力。
苏轼的思想不仅反映了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苏轼《定风波》赏析
苏轼《定风波》赏析苏轼《定风波》赏析《定风波》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定风波》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赏析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苏轼于湖州知州任上,以作诗指斥乘舆、讥切时政的罪名下御史台,酿成有名的“乌台诗案”。
年底,诏责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翌年二月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市)。
这首《定风波》词就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小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全词紧扣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
篇中的“风雨”、“竹杖芒鞋”、“斜照”等词语,既是眼前景物的实写,又不乏比兴象征的意味,是词人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外化。
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词的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心境。
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
“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
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
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
“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
芒鞋,即草鞋。
谁怕,有什么可怕的。
平生,指平日、平素。
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
定风波 苏轼解析
苏轼《定风波》解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见性情。
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是客观存在,说“莫听”,就有外物不足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逗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主脑,以下词情都是从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先说竹杖芒鞋与马。
前者是步行所用,属于闲人的。
作者在两年后离开黄州量移汝州,途经庐山,有《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者。
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
两者都从“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
前者胜过后者的道理,用一个“轻”字点明,耐人咀嚼。
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
那么,这“轻”字必然另有含义,分明是有“无官一身轻”的意思。
因为封建士大夫总有这么一项信条,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
元丰三年到黄州后,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李白曾经有一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行路难》),它用简练散文代表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信念,另一位杰出的诗人,即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有一首经典诗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用一种超然、淡定的态度来感受人生之美。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自北宋末期传到当今,历经沧桑四百多年,其抒发的情感,及描绘的自然风景,仍能感染着如今的人,在人们心中有一种冥想般的感动,令人叹服苏轼淡定的气宇,无私的仁爱,以及不受现实的束缚的担当精神,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的自然精神,淡定而美好的人生态度。
苏轼在此诗歌中描绘了一幅淡然而美好的自然风景,表达了一种宁静之美,这里没有什么动人的感伤,也没有什么深沉的哲理,只是一个简单的景象:“定风波,何须动容草色;空谷足音,何须横秋闻”。
这代表了当今社会的迷失,人们总想给自己的生活安排一种动感,而苏轼却诉说出淡定与安然的美感。
此诗描述的也不仅仅是自然风景,更多的是人文社会中苏轼淡定的态度,再次强调了沉静在盛世的气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表达了苏轼朝政治腐败、邪恶纷争,及旧日英雄所束缚的时代中,他如何从中抽离出来。
历史总是被仿效,而苏轼的超然态度,却足以给我们一种淡定的力量,以及一种高远的人生态度,用以面对今天的社会,甚至将来的未来。
苏轼的诗歌,为人们的心灵提供了一种淡定和安然的氛围,它传达出一种淡然对于生活和时代的宽容,让我们更加深刻地去感受生活:不被政治作风所困,也不被小小的动荡所扰,全心投入到梦想与追求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足与自信,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成就。
苏轼让我们从中学习到,只要人们在生活中能保持超然、淡定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从而生活的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拥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心境,获取一份快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是一首最经典的诗作,也是苏轼最能体现他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和不受现实束缚的精神的代表作品,勾起了无数人心中对生活的向往,无私的仁爱,让苏轼的诗歌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定风波的诗歌表达情感
定风波的诗歌表达情感
《定风波》是苏轼的一首经典词作,它不仅体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造诣,更深入地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
这首词中,苏轼通过描绘自己在野外的路途之中偶遇风雨的情景,传达出了一种超凡脱俗、旷达不羁,且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首先,从词的上片可以看出,苏轼在雨中赶路,但他并没有因为风雨的突然袭击而显得惊慌失措。
相反,他选择了坦然面对,继续前行。
这种处变不惊、安然自若的态度,正是苏轼旷达超脱胸襟的体现。
他不仅在人生路途上遭遇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更能在风雨中展现出自己的倔强和潇洒。
此外,词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将风雨中的自然景色与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这种意境不仅表现出苏轼对自然的热爱,更反映出他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
即使在困境中,他也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从而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
再者,苏轼在词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即追求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他通过描绘自己在风雨中不受干扰、继续前行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的决心。
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苏轼个人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定风波》这首词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内蕴,展现了苏轼超凡脱俗、旷达不羁且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它不仅是一首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词作,更是一面镜子,反映出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在今天看来,《定风波》依然具有很高的启示意义,它鼓励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风雨时,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解析及释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解析及释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创作于沙湖道中遇雨之时。
这首词以作者在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为切入点,通过吟咏自然、描绘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苏轼经过乌台诗案九死一生被贬到黄州。
在此之前他是被皇帝钦点的宰相之才,可如今却成为一个无权散官。
落差之大背后一定少不了争议、纷扰甚至骂声。
所以穿林打叶声不仅仅是雨声,也是此时他人生中的杂音。
莫听穿林打叶声,你才能从那种混沌迷茫的困境中抽离出来,进而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秩序。
下了雨大家都在躲雨,他却觉得不如大声吟啸慢慢走。
芒鞋也许比车马慢,但胜在轻便自由。
这三句看似轻巧实则带着骨气,写的非常叛逆。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的景象,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接下来的“何妨吟啸且徐行”,则是前一句的延伸,表示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以此反映出苏轼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不迫和乐观态度。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两句词人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借竹杖、芒鞋、蓑衣等意象,进一步传达出其洒脱超然的人生态度。
而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暗示了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都是暂时的,只要坚持过去,就会迎来阳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词作中的佳构,其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从作品《定风波》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作品《定风波》中看苏轼的人生态度摘要苏轼,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中国家喻户晓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
以儒立身,博采佛道之长,性情乐观豁达。
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追求美好的事物。
给我们留下来大量精彩绝伦的作品,其精神力量感召后人,其一生在生活上坎坷不平,政治上潮起潮落,但词人都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
其作品《定风波》写在其政治转折的节点上,在词中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他的旷达与洒脱。
正如词中所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让我们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来体悟他的精彩人生。
关键词屡遭贬谪达观泰然处之超然洒脱宠辱淡定儒释道一、宦海沉浮,屡遭贬谪的作品背景苏轼进入官场时北宋神宗时社会危机四伏,改革呼声高涨,作者虽力主改革,但又不同意王安石变法方式,因而遭到改革派的排挤打压,外调至杭州,湖州等地做知州。
元丰二年到任湖州不到三个月就因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招供,几经濒临被砍头境地,幸而北宋太祖有不杀士大夫国策,才躲过一劫,后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实是闲职。
作品《定风波》就写在此间,也就是元丰五年春天,当时苏轼和几个友人去沙湖看田,途中遇雨,无雨具,又无处避雨,满身狼狈,诞下千古名作。
元丰八年哲宗即位,启用旧党后让苏轼任礼部郎中,翰林学士,因苏轼主张变法不可尽废,反对司马光的保守而又遭旧党打击,被贬惠州,琼州,直至徽宗即位遇赦北归,次年死于常州。
纵观苏轼一生“正道直行”的政治品格表现为既不取悦于推行新法新党,又不见容于尽废新法的旧党。
这是苏轼政途失意最根本的原因。
二、作品《定风波》可体现其人生态度词的小序交代写作缘由,“皆狼狈,于独不觉,”作者却表现超然,给自己洒脱达观的人生定了基调。
开头一句写的极洒脱,“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打”的风雨之势让人心中慌乱紧张,让人狼狈,但词人说“莫听”给全否定了,体现了作者拥有儒家思想的定力和操守。
苏轼《定风波》及赏析
苏轼《定风波》及赏析一、导入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
词的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东坡志林》中又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可见,这首词应当是苏轼在前往沙湖相田的途中遭遇阵雨后的即景生情之作。
它表达了苏轼当时被贬黄州、备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意存退隐的心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鉴赏这首词。
一说到鉴赏文学作品,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以为这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在中学语文课上形成的习惯。
但是,它们并不等于文学作品。
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只是一个审美对象,它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直接形式是文本(语言文字),它通过文本所表现的文学形象来传情达意。
所以,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在作品文本提供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具体再现和丰富作品所描述的情景或生活,把自己溶入作品,感同身受,取得“共鸣”,从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这个过程就是古人所说的“披文入情”的过程,它才是文学鉴赏的真正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能真正理解作品,并进一步分析和评价作品。
当然,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但我们不能把它们作为文学鉴赏的起点。
因为这样往往会让人先入为主、画地为牢,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甚至抛开作品本身,仅用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去主观臆测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就背离了文学鉴赏的目标,也失去了文学鉴赏的乐趣。
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读者在文学鉴赏中所得到的东西与作者在作品所要表现的东西之间可能有较大的不同。
因为“所指”和“能指”完全是两回事。
下面我们就从作品的文本出发,必要时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的写作背景,来具体感受苏轼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复杂心情。
旷达的苦乐观——苏轼《定风波》赏析
旷达的苦乐观——苏轼《定风波》赏析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睛,故作此。
维普资讯皿一目潜IUDYJASAGYEUUINHN旷这l苦呆祝;『勺——苏轼《定风波》赏析江苏魏永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睛,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怕一蓑烟雨任平何谁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冷,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去,无风雨微山归也也无晴。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02年)即诗人因“台诗案”18,乌出狱贬到黄州后的第三年。
狱中,遭到严酷审讯、受尽摧残折磨的苏轼。
曾给弟子由写的绝命诗中有“梦绕云山心似梦,魂飞汤火命如鸡”叹,之但刚出狱。
有“便却对酒杯浑似梦,拈诗笔已如神”唱。
流放黄州后,“影自怜.寄江湖之上:魂未试之被虽只命惊定,梦游缧绁之中”却自我安慰道: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山水郎。
”人诗在委运自然、纵浪大化的逍遥游中所体验到的似是人间仙境:此间但有荒山大“江,竹古木,修每欲村酒醉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旷然天真。
正是诗人具有亦”了真人情怀,会因沙湖道中暮雨斜阳之遇,景生情,自然现象阐人生哲才触因理,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
于于上片,诗人描绘了一幅优美的风雨行吟图。
莫听”只“二字便见性情,就有风雨挫折不足萦怀之意;何妨”而“二字叉现豁达,即是艰难困苦其奈我何之态。
“吟啸”“、徐行”并连,一描情态,画形态。
仅此二句。
一便使人如闻其声,临其如境,于雨声与啸声、暴风骤雨与徐徐而行的对比中。
烘托出“坡仙”险如履空灵履之境、傲然漠视忧患的生动形象。
下旬一“”,轻字又现出诗人淡泊功名、轻视富贵、随遇而安、悠闲自适的情怀:竹杖芒鞋行于泥泞之途.拖泥带水.比起官员商贾骑马的便捷,何轻之有?深思一下,但相对他们为名奔、为利忙的劳心苦形.自己不是“无官一身轻”无财不累人吗?诗人扁舟草履,、纵情山水:村舍外,“古道旁,藜徐步转斜阳。
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苏轼,宋代名家,是“谈笑风生”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诗文写得精彩,集大成之作博大精深,例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成为了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在面对世事变化时,对人生淡泊名言的伟大篇章。
他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既不吝啬自身的生活,也不牵强参与大众的潮流。
由此可见,他所传递的正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第一句“定风波,何其多”,表明世上曲伤人生,变化不断,一切都无常。
但最后一句“但更敬心自守”教导我们,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安分守己,不让外界粗暴的变化影响自身心灵。
在整首诗中,苏轼比喻“定”为静态、安宁,而“风波”则为喧闹、混乱,两者就像天空静谧、湖面波澜壮阔,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以示生活中要求和谐共处,又要跳出世俗潮流的看法。
此外,在整首诗中,苏轼淡出的人生态度也深入人心,让我们看到一个安详平和的人生观。
他告诉我们,若活在世上,我们要镇定自若,放下虚荣,屏蔽外界的喧嚣,尊重内心的执着,把每一刻都珍惜,梦想要奋斗,尽力去实现。
苏轼精彩的诗文,正如他一样,在一次次变化中,都能从容应对,超然淡定,诠释出一种令人佩服的人生态度,他的诗文以其出色的文字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守远的人生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诗词的意义上来看,它凝聚着岁月的沉淀,表达出苏轼心中对人生的看法。
它给予我们的是力量和勇气去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教导我们要把握现在,超然淡定,在改变局势的同时,仍保持自己的内心世界,跳出世俗潮流,用宁静之心去守护自我内心的梦想,走自己的路,活出自我价值,以明志安足,自信淡定地走向人生的彼岸。
只要我们有勇气去活,尊重自己的内心,带着苏轼给予的勇气和智慧,有信心去追求和生活,相信生活总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沿着自己的路,怀着苏轼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走向成功,实现梦想。
苏轼《定风波》赏析
同僚的厚待 , 乡野村 夫的尊爱 , 亦 能 略 略慰 藉 他 那 颗 孤 独 受 伤 的 心。渐渐地 , 东坡的心从刚被贬谪 的绝望 中缓 和过 来 ,重新 开始的 乐 观 ,而 是 经 历 了 人 生 波 折 后 的 乐
常 州。
观。而这一在他当时所作 的散文 、
诗 、 中都 有 相 应 的 表 现 , 词 比如 下
面这首作脍炙人 口的《 定风波》 :
三 月 七 日沙 湖 道 中 遇 雨 。 雨
他 学识渊博 , 多才多艺 , 书 在
法 、 画 、 词 、 文 各 方 面 都 有 绘 诗 散
具先 去 , 同行 皆狼狈 , 余独 不觉 。 已而遂晴 , 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 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 蓑烟雨 任平生 。 料 峭春风 吹
此 ,人 生 与 仕 途 中 的 历 程 又 何 尝 不 是 这 样 ? 雨霁 后 是 天 晴 , 冷 后 微
更要 有 坦然 、 超然 、 然 的态度 。 安 当然 ,也无 风雨也无 晴”之 中也 “
透露 出佛教泯 灭有无 、 然 得失 、 超
不 牵忧乐 , 不著 于怀 的处 世思想 ,
贬 黄州团练使 , 室于东坡 , 筑 自号
东坡 居士 。后 量移诸州 。哲宗元 佑 元年 (0 6还朝 , 中书 舍人 , 18) 为 翰林 学士 。 制诰。九年 , 知 又被 劾 奏 讥斥 先 朝 , 贬惠 州 、 州 , 远 儋 元
符 三 年 flO , 被 召 北 归 , 于 1O) 始 卒
旷达 、 豪放 的性格 。被贬黄州期 间
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苏轼的人生态度
•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 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 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 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 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 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 情都是由此生发。 •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 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 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 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 怀。 •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 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 之舒阔。
•
•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 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 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 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 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 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 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写作背景
•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苏轼贬谪 黄州后的第三年。当时,苏轼因反对新法,于元 丰二年被人从他的诗中寻章摘句,硬说成是“谤 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于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 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苏轼被 羁押一百三十多天,后因多方施救,终免一死, 但是被贬谪到导,培养了他高雅的文化素养和生活 趣味。晚明时期,人的个性解放之风给他提供了舒 展生命才性的机会。所以,张岱的生命意识里有崇 “自然”贵“真性”的深厚底色,表现在艺术创作 中,就是不拘于传统的道统观念,强调真实自然的生 活样态,崇尚“个性”美、“真情”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 诗 中表 达 不满 , 故 而激 怒 了新 党 , 引发了“ 乌 台诗 案” , 朝廷 将他 贬 为黄 州 团练副使 。这 首诗 就是 写于
这一 时期 。 二、 读 其词 , 品其 人
定 风 波
定。联想到作者在官场上受到的排挤 、 打击 , 仍能保 持 如此 从 容 淡 定 的心 态 , 乐观旷达的情怀 , 着 实 令 人 佩服 。
一
表现出了作者旷达潇洒 的情怀和气度。“ 任平生” 三 字是指平生饱经风雨 , 早 已听其 自然的意思 。当然 , 这里的“ 风 雨” , 不 仅 是 指 自然 界 的风 雨 , 更 重要 的 是指 政 治上 的风 雨 。
词 的上 片从文 本 解读 看 ,作者 面对 骤 雨 狂风 , 胆不战 , 心不 惊 , 反而是那样 的沉着 冷静 , 坚 毅 镇
贬黄州时期所作 的一首词——《 定风波》 解读 苏轼旷达 的情怀和超然心境。
【 关键词 】苏轼
【 中图分类号】I 2 0 7 .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8 8 8 1 ( 2 0 1 4 ) 0 1 — 0 1 9 1 — 0 2
苏轼 多 才 多艺 , 在诗 、 词、 散文 、 书法 、 绘 画等 多
置风雨于不顾 、 吟啸徐行 的镇定态度 , 暗示他在政 坛风雨 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 的心态。接下来的“ 竹 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句, 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 官场 , 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 。穿着草鞋走泥
却贬谪偏壤。苏轼虽然被贬村野 , 却也没有 了繁杂 政务 缠 身 , 使他 有 更 多 的时 间 和精 力 去欣 赏 美 丽 的 自然风光 , 去接触朴实的百姓 , 了解 民风民情 , 这样
下 片写 雨后 的情 景和 感悟 。
莫听穿林打 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 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料 峭春风吹 酒醒 ,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 归去, 也
无风 雨也 无 晴 。
“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在被贬黄州期间, 苏 轼 处境 艰 险 、 内心 苦 闷 , 经 常 借酒 浇 愁 。 可见 , 当时
他 内心 也是 非常 苦 闷和愤 懑 的。“ 料峭 春风 吹酒 醒 ,
词 的上 片写 雨 中 的情 景 和猛。暴雨突袭 , 却身
在 赶路 途 中 , 没 有 雨具 。“ 莫听” 有 外 物不 足 萦 怀之
微冷” 是说经略带寒意的春风一吹之后 , 酒醒了 , 这 时身上微微地感到有些寒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一
静 谧 闲 暇 的时 光使 他 苦 闷 的 内心 得 到 排解 , 使他 的
心灵得 到净化 , 使他对 自己的未来 、 人生有 了新 的 认识。“ 料峭春风吹酒醒” 蕴含着命运的多舛 , 仕途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0 — 2 3
作者简 介 : 庄艳梅( 1 9 7 9 一 ) , 女, 山西原平人 ,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 讲师 。
2 0 1 4年 2月
山西 煤炭 管理 干部 学 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S h a n x i C o a l - Mi n i n g Ad mi n i s t r a t o r s Co l l e g e
F e b . . 2 01 4 Vo 1 . 2 7 No . 1
1 91
的不济使苏轼更清醒地看清楚了官场险恶和社会 黑 暗之 意 。虽 然苏 轼 也 曾一度 苦 闷消沉 , 但 他 能 很 快调整 自己, “ 山头斜照却相迎 ” , 即便是晚霞余辉 , 也要 “ 相迎” , 这体现了作 者向往美好事物 , 积极乐 观 的人 生态 度 。 “ 回首 向来 萧 瑟处 ” , 这里 的“ 萧 瑟 处” , 是指作者刚才遇雨的地方 , 其实是隐喻作者这 路 经历 的人 生磨 难 。最后 以“ 归去 , 也无 风雨 也无
句, 写 出 了 自然 界 天 气 变 化 之 快 , 想 到 政 治 舞 台上 的 晴雨 表不 也 是 变化 莫 测嘛 。昨 日在 朝 为 官 , 今日
意, 风雨突然来临 , 苏轼却能置之不顾 , 这是需要有
从 容淡 定 的心 态 的 。 “ 何妨 ” 更 见 他敢 于迎 接 困难 , 和 困难 做斗 争 的勇气 。这两 句 明写诗 人道 中遇 雨 时
一
活, 兴趣广泛 , 喜爱交际。早年读《 庄子》 时曾喟然叹 日“ 吾昔有见于 中, 口未能言 , 今见《 庄子》 , 得吾心 也” , 《 庄子》逍遥纵恣的文风影响了苏轼 日后的创 作。 苏轼为人温和, 诙谐风趣 。 林语堂在《 苏东坡传》
中写 到 “ 显 然 他 心 中有 一 股 性 格 的力 量 , 谁 也 挡 不 了, 这 种 力量 由他 出生 那一 刻 就 已存在 , 顺其 自然 ,
第2 7 卷
第1 期
・
社会科学研 究 -
旷达情怀
— —
超然心境
由《 定风波》 解读 苏轼 其人
庄艳 梅
(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 院 , 山西
太原
0 3 0 0 3 1 )
【 摘
要 】苏 轼 的一 生大起 大落, 而他 处变不惊、 洒脱 乐观的人生 态度影响和激励着我们每个人 。 本文以苏 轼在被 《 定风波》 旷达 人生
泞 之路 是 不 可 能轻 松 的 , 故而 它 的实 质 用 意 只能 是 “ 无 官一 身轻 ” 。在 上片 结束 时 , 作 者用 了这 么一 句 : “ 谁 怕 ?一蓑 烟雨 任平生 。” 这 不 同凡 响的惊 人之 笔
个领域都成就斐然 , 他 的作 品 、 思想与人 格对后世 都产生 了深远 的影 响 , 即使仕途几经波折 , 他也能 保 持洒 脱 豁达 的心 态 。 《 定风波》 创作背景 这 首词 是 苏轼 在宋 神宗 元 丰 五年 ( 1 0 8 2年 ) 所 作 。当 时 , 苏轼 与 王安石 为 首 的新 党 政见 不合 , 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