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母语”是孩子思维和表达的根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被人问到:“为什么会回国?”
担心孩子变成香蕉人、找不到根是一个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很“狭隘”的私人原因:那就是,万一我儿子将来酷爱思考,他的语言驾驭能力制约了他的思维深度了怎么办?听起来很玄乎是不是?且听我慢慢道来。
教授的提醒
儿子出生在柏林,1岁以后我们到了德国西部一座非常富庶、安逸并且没有排外倾向的城市工作。我们全家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再加上工作的稳定及优厚待遇使我们几乎不愿设想放弃它的可能性。也就在这时,一位曾在洪堡大学读博士并教中文的教授来我家做客,看着我家刚会走路还不会说话的儿子问我:“你想好了吗,给他哪门语言做母语?”我很疑惑地问:“这还用选吗?家里说中文,外面说德语,这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双语都进入母语区吗?”
于是,教授不紧不慢地为我讲述了她的一个学生的故事。
凯的父亲和母亲都来自农村。在凯2岁左右的语言敏感期,一家人随父亲到日本留学读研究生,于是凯被送进了日本幼儿园,在家里虽然父母也会和他说说中文,但由于母亲的不善言辞、父亲在家的时间又非常少,所以,很快凯就能说非常流利的日语,中文则完全不及日文的水平。
三年后,父亲到美国去读了博士,凯进入了美国的幼儿园,没有了日语环境,妈妈又不会日文,中文表达也跟不上,凯开始沉默了……又是三年过去了,凯的英文水平跟不上同龄的孩子,可就在这时,他父亲的博士又读完了,又转至德国读博士后。
教授见到凯时,他已经10岁了,可是越来越不会说话了。当问他问题时,看得出他很想表达,可是非常痛苦、汗流浃背,他支离破碎的语言系统中无论如何也整理不出完整的思路,表达不清他想表达的意思。他一句话中夹杂着各种谁都听不懂的语言,自己急得抓耳挠腮、难过到泪流满面,真的非常可怜。
“母语区”和“强势母语”
这个例子太极端了,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让我沉下心来仔细思考这个母语区的问题:那些能够同时掌握多国语言的人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才能做到既不影响思维能力又能够学好各门语言的?
教授告诉我:她认为凯的问题出在2岁开始学语言后没有任何一门语言强势到能够帮助他组织他的思维并表达出来,进而我们做出了两个推断――同时进入母语区的语言不论有多少,主导思维的语言只能有一个,即你的思维语言,我们姑且称他为强势母语;对这个强势母语掌握的精深程度决定你思维的深度。
多语言“天才”用什么思考
没过多久我所在的教育机构组织了一次多语言学习研讨会,会上专门请来了十来个在至少两种语言环境下长大的志愿者。
这些志愿者们都无一例外地将几种语言都运用得如母语一般淳熟,而且那天接触到的志愿者中,有一位女士是在4种语言环境下长大的,爸爸是法国人,妈妈是意大利人,外婆及许多亲戚家的表兄妹们在一起是讲阿拉伯语的,而他们一家又生活在德国,周围大环境是德语。
我就好奇他们为什么不混淆,于是问了他们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尤其是那位在4种语言环境下长大的女士。她从小在德国长大,在家说法语和意大利语,在外面说德语,在和一些表兄妹在一起的时候也能说说阿拉伯语,但显然阿拉伯语的运用能力最差。当问及她德语和法语、意大利语哪那个最好。她认为德语和法语一样,意大利语次之。
后来,我们忍不住追问:“当你思考问题的时候你会用什么语言”,她仔细想过后回答:
“法语。”在德国长大,大环境是德语,为何法语竟成了她的思维语言了呢?深究下去才知:她除了幼儿园是德语环境以外,小学以后一直是上的法语学校,而且读到职高结束就工作了,即便在德国公司上班,每天都要在德语环境下说德语,思维语言竟还是法语!
多语言环境下,必须建立起强势母语
这不正说明了构建思维的是她掌握的最精深的那门语言吗?我们借着这个思路问了在场所有志愿者,得到的是同一个结果。
这个研讨会的结果是我感觉自己收获满满的同时,开始回家和先生商量如何构建我们自己孩子的强势母语的问题了。
我和先生做了这样的分析――
如果孩子在德国长大,只能上德国学校,那么将来他的强势母语一定是德语而非中文。
如果说他的思维深度取决于这门强势母语的精深程度,那么,如果将德语作为强势母语,我家孩子就没有优势了,因为:
●父母双方没有一个是以德语为母语的;
●我们几乎无法提供给他在强势母语精深方面的帮助(他很快就会超越我们),一切都得靠他自己;
●如果把德语作为强势母语,我们起步也比别人晚得多,因为我们在家只说中文,他是上了幼儿园才开始说德语的,而且也只在幼儿园里说。
关注思维深度,必须强化强势母语
这样分析下来,一切都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他的思维深度,那么强化他的强势母语是第一要务,首先要做的,就是用希望成为强势母语的语言来学习。
这个问题想明白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既不影响思维能力又能够学好各门语言了。因为他是建立在构建好了强势母语的基础上的。
我们批改论文时会看到不同文章,有的同学辞藻华丽、句式复杂却言之无物,或不知道他的立场、观点在哪里;有的同学句式简单却言之凿凿、条理清晰。这与词语掌握的多少无关,而与思维力、思维深度有关了。我们在单语环境下长大尚且如此,那么多语种环境下的孩子呢?
如果能够以强势母语为核心建立出自己的思维系统,再同时进行双语或者多语的学习,这时孩子的表现就可以是两个语言体系相互借鉴共同生长。
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强势母语是心脏是根基,其他语言是眼睛,是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