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2.5《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4篇)
杜甫诗三首教案《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作者整理了4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及其中所蕴涵的诗情,能准确流畅地背诵,春望教案。
2、学会诗歌赏析的方法,培养读诗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及诗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感情,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难点】1、解诗的思想内容及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时伤国、忧国思亲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美点"。
【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
加强朗读教学,以读激情,让学生进入诗歌氛围,体会诗歌的意境。
2、问题探索法。
在整体感知诗歌的基础上,重在品味诗歌的精妙之处。
3、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归纳要点,抒发感想。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学中,诗歌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
从《诗经》到现在,诗歌一刻也没停止它前进的脚步。
从小我们就会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可以说,诗歌是伴着我们成长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抽背),领略了李白的浪漫风格,那么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另一种风格:杜甫《春望》。
二、学习《春望》(一)请学生介绍杜甫,教师补充。
(课件显示)杜甫,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故被誉为"诗史"(李白"诗仙"),著有《杜工部集》。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一、课时设计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诗歌鉴赏》(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节课,全课时为40分钟。
二、课程目标1、理解杜甫的三首代表性诗歌的主题和思想。
2、学习分析诗歌的方法,包括诗歌表达的感情,意象和声音。
3、培养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杜甫的三首诗歌:《登高》、《春望》和《登高壮观》。
2、教师准备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流程一、热身(5分钟)1、播放音乐:唐代乐曲《阳春白雪》。
2、请同学快速朗读《春望》。
二、教学(25分钟)1、导入(5分钟)请同学口头说说他们对杜甫的认识和他的代表作品。
2、讲解分析方法(5分钟)教师讲解分析诗歌的方法,包括诗歌表达的感情,意象和声音。
3、教学杜甫诗歌(15分钟)教师依次讲解《登高》、《春望》和《登高壮观》三首诗歌。
讲解时,教师要突出诗歌的感情、意象和声音,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诗歌主题和思想。
三、归纳(5分钟)1、教师总结三首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并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诗歌的前进方向。
2、让同学们总结课堂所学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四、作业(5分钟)请同学每人选取一首杜甫的诗歌进行鉴赏,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课是一堂鉴赏杜甫诗歌的课,内容紧凑,设计得当。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和探讨鉴赏方法,使学生对杜甫的三首代表性诗歌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组合使用了听、说、读和写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思考、交流和写作中逐渐掌握了课堂所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很好地展示了如何鉴赏杜甫的诗歌。
教师的讲解探讨方法很直观,涵盖了诗歌的表达方式、意象和声音等多个方面,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和主题。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交流和总结所学,同时写作作业梳理课堂所得,使得课堂效果得到了优化。
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优秀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针对杜甫的三首诗进行教学,通过深入解读诗歌的主题、意境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其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理解杜甫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掌握杜甫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杜甫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杜甫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本教案选取了杜甫的《登高》、《月夜忆舍弟》和《将进酒》三首诗进行教学。
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如下:1. 导入(10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杜甫的形象和生平,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他们对杜甫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诗歌(30分钟)- 分别给学生发放杜甫的三首诗的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阅读完毕后,进行课文讲解,解读诗歌的主题、意境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 文学鉴赏(3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诗歌的主题和意境展开深入的探讨;-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创作活动(30分钟)-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创作与诗歌相关的作品,如绘画、写作等;-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和交流。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和表达方面的不足。
高中杜 甫诗三首教案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及诗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并背诵杜甫诗三首,包括《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
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体会诗人在困境中仍坚守理想的高尚品质,激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领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引导学生将诗歌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深入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字词含义、艺术特色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视频,引出杜甫这位生活在唐朝动荡时期的伟大诗人。
提问学生对杜甫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杜甫简介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其家族世代为官。
他年轻时游历四方,希望能一展抱负,但仕途坎坷。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历经战乱,生活困苦,却始终心系国家和人民。
他的诗歌广泛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被后世誉为“诗史”。
2、诗歌创作背景(1)《秋兴八首(其一)》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 年),当时杜甫寓居夔州。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本篇文章旨在分享一份《杜甫诗三首》的优秀教学设计,适用于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本次教学设计以“感受杜甫诗意”为核心,注重学生对杜甫诗歌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杜甫诗歌的情感表达,感受其内在情感。
2.学生掌握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词汇运用等语言技能。
3.通过三首诗的分析,以及诗人的人生经历等多维度的解读,加深学生对杜甫的背景和作品的理解。
4.锻炼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艺情趣。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节课:杜甫的人生经历在第一节课中,老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资料的介绍,向学生展示杜甫的生平和历史背景。
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的生活环境、社会背景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进而感受杜甫诗歌的内在情感。
在展示中,老师可以穿插一些优美的杜甫诗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杜甫的艺术风格。
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以下问题:1.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2.杜甫早年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经历。
3.杜甫创作的思路和创作风格。
第二节课:《春夜喜雨》在第二节课中,老师让学生阅读杜甫的诗歌《春夜喜雨》,进一步感性地理解杜甫的情感表达和诗歌意境。
在阅读之前,老师先简单介绍诗歌的背景与意义,引起学生对诗歌内涵的关注。
然后,老师通过一些问题的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杜甫诗歌的构思以及情感表达,如:1.诗歌中雨声、吟哦、霁后景象的描绘和有情人独自听雨的情景表现。
2.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天街夜归子规声,秦岭雪深马hoofing”一句的寓意。
通过这样的分析与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杜甫诗歌的情感表达。
第三节课:《登高》在第三节课中,老师再次让学生阅读杜甫的另一首著名诗歌《登高》。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同样需要介绍诗歌的背景与意义,引起学生的思考。
然后,老师针对诗歌中的词语、句式、表达手法等方面展开解读,引导学生掌握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
2. 5《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诗歌的诵读与品味,体会古典诗歌之美。
2、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领会诗歌主旨。
3、赏析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学习重点与难点】感受诗歌的深沉感情,学习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学习方法】诵读和讨论。
【知识链接】1、诗人生平: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等。
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
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大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这条主线。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
2、背景介绍:《秋兴·其一》和《登高》是杜甫晚期作品,它们分别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和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当时作者在夔州。
作者在夔州的一两年的时间内创作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篇,除《登高》和《八阵图》等单首诗外,还有许多组诗,如《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九月》五首,在夔州的这段日子,是作者创作的丰收时期,也是作者生命即将结束前的回光返照——把生命的最后光辉洒向人间,洒向这片他用生命全心全力热爱着的土地<大历五年即770年作者卒)。
高中必修3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课设计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1、累积文学知识,认识杜甫的诗风。
2、掌握诗歌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怀,用典,借古讽今等;3、学会经过意象掌握作者的感情;4、学会联合作者平生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解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感情;5、背诵。
过程与方法朗读合作研究自主学习讲解点拨相联合感情与价值观体会杜甫伤时感事的情怀和对家国想念之情,培育学生的忧国爱民之感情,提升学生的文学涵养。
教课重难点:如何鉴赏诗歌;如何掌握诗人之感情;掌握此中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 3 课时第 1 课时《秋兴八首(其一)》一、新课导入:走进古典诗歌,就是走进了一个奇特的境地。
在古典悠悠的清芬中,我们的古人会从一张张薄薄的册页中立起,踏着秦砖汉瓦,穿越唐山宋水,衣袂飘飘地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
今日,向我们走来的这位诗人我们其实不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也被称为“诗圣” ,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怜悯人民疾苦,创作了大批的反应基层艰辛生活的诗篇。
闻一多先生以为他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威严、最瑰丽、最永远的一道光彩”。
他就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此刻,让我们经过《秋兴八首(其一)》,走近这“四千年文化中最威严、最瑰丽、最永远的一道光彩”——如何读懂一首诗?第一一定要知人论世。
所谓的知人论世即是知道作者的平生,认识作品生活的时代背景。
其次,一定要认识诗歌的特别性。
诗歌是用最精练的语言来表达心里深处的感情的。
王国维先生说全部景语皆情语。
因此我们还得悉道作者在诗中写到了哪些光景,也就是意象。
这些意象包含了作者如何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与时代背景简介杜甫(公元712--770 ),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 年,这一年杜甫 54 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
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快要五年。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期间,那个时间段的唐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史之乱”,时间是( 755--762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朝人口减少了快要十分之七。
杜甫诗三首教案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教案必修三教案标题:杜甫诗三首教案(必修三)教案目标:1.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杜甫的兴趣和欣赏能力;2. 分析和理解杜甫诗歌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模仿杜甫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杜甫的画像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对杜甫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杜甫,了解他的诗歌创作特点。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历史背景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2. 分析并讲解杜甫诗歌的主题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3. 分析杜甫诗歌的语言特点,如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诗歌欣赏(20分钟)1. 选择三首杜甫的著名诗歌,如《登高》、《月夜忆舍弟》、《春望》。
2. 分析每首诗歌的主题、情感以及诗歌结构和语言特点。
3. 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模仿创作(20分钟)1. 选择其中一首杜甫的诗歌,让学生模仿其写作风格,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词语和修辞手法。
3. 学生互相交流并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鼓励他们分享和欣赏彼此的作品。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杜甫诗歌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
2.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杜甫的诗歌,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杜甫的画像和相关图片)2. 杜甫的诗集或选本3. 学生的诗歌创作材料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对课堂讨论和诗歌欣赏的参与程度。
2. 诗歌创作:评估学生创作的诗歌是否能够模仿杜甫的写作风格,并表达出自己的主题和情感。
3. 口头回答问题:提问学生关于杜甫的生平、创作背景和诗歌特点的问题,评估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人教版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 理解作者,体会晚年诗人心境,深入理解悲秋情结。
2. 简介律诗,掌握其特点。
3. 强化背诵默写。
4. 理解三首诗的创作背景。
教学设想:在强化朗读默写的根底上采用讲解、讨论、比拟等方法组织教学,培养诗歌鉴赏才能。
教学重点:透过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研析作品:《秋兴八首(其一)》教案【写作背景】本课所选的三首诗都是杜甫晚年滞留夔州的作品。
诗人一生潦倒,晚年更是穷愁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寂寞。
《秋兴八首(其一)》是组诗的第一首,作于大历元年秋(766年),安史之乱虽完毕,但面临北方军阀割据的危险,唐与吐番在剑南川西争战不断。
本诗就是在国家动乱不安、诗人照旧客居的背景下创作的。
诗中写巫山巫峡的阴沉萧森,衬托动乱不安的环境,抒发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全诗境界壮阔,感情强烈。
【疑难妙句】1.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剖析:本联直点秋景,使全诗开篇便呈现出了秋风萧瑟、冷落凄清的悲凉风光。
玉露,枫林,霜打枫林,林叶转红,山峡之间秋气更见萧条,中间加一“凋伤”,秋意全然而出。
巫山、巫峡是夔州之景。
《水经注》云:“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此时,诗人正值晚年多病,故友零落,分开成都后本想沿江而下,不料又滞留夔州,心境抑郁,望秋生感,不免产生孤寂凄清之情。
首联:霜冷枫丹,万物萧森。
玉露枫林,华丽遒劲。
言气萧森,树木摇落,涵盖万象,蓄势启下。
2.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剖析:三、四句紧承首联对秋景作更深一层渲染。
“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浪涌”“云阴”又紧承秋意。
巫峡江中,波浪势假设兼天,江水假设自天而下;巫山塞上,风云接地,阴霾如由地升起。
“波浪兼天涌”为自下而上一片秋色,“风云接地阴”为自上而下一片秋色。
人教版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杜甫诗三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春望》、《月夜忆舍弟》、《登高》三首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解析、讨论,培养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三首诗的情感表达,把握杜甫的诗歌风格。
2.教学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春望》1.导入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及其诗歌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春望》这首诗的背景。
2.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齐读《春望》,感受诗的韵律美。
解析诗中的关键词句,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破”、“深”等,探讨其象征意义。
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忧国忧民、悲壮等。
4.小结第二课时:《月夜忆舍弟》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杜甫的诗歌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月夜忆舍弟》这首诗的主题。
2.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齐读《月夜忆舍弟》,感受诗的意境。
解析诗中的关键词句,如“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3.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戍鼓”、“一雁”等,探讨其寓意。
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思乡、念亲等。
4.小结第三课时:《登高》1.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杜甫的诗歌风格。
引导学生关注《登高》这首诗的意境。
2.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齐读《登高》,感受诗的节奏。
解析诗中的关键词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落木”、“长江”等,探讨其象征意义。
讨论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孤独、忧虑等。
4.小结1.分析三首诗的共性与个性让学生对比三首诗的题材、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异同。
引导学生思考杜甫诗歌的共同特点。
2.课堂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杜甫的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 2.5《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教案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教学目标】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的悲伤愁苦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赏析课文1、听录音2、学生齐读全诗3、思考: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首联写秋风秋露,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了作者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的阴森气氛:骇浪滔天,乌云滚滚。
前句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下句: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颈联倾诉思乡情怀,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现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
尾联在一片的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含有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总结全诗。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线索,来抒发诗人的悲愁之情。
三.写作特点:1、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
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伤悲;而笼罩在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
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它们“兼天涌”,“接地阴”,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暗不明的国家,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
再如颈联书写思乡之情,却用了“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来生动的显现诗人的故园心。
最后两句,貌似写景,实际是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
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教案标题:高中杜甫诗三首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杜甫的三首诗,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杜甫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分析杜甫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
2. 《登高》、《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三首诗的文本分析和理解。
3. 杜甫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的探讨。
4. 杜甫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的分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
第二步:文本分析(15分钟)1. 分发《登高》、《月夜忆舍弟》、《月夜忆舍弟》三首诗的文本给学生。
2. 学生阅读诗歌并回答以下问题:-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诗歌中有哪些意象和修辞手法?- 诗歌中的文化内涵是什么?3. 学生交流讨论他们的答案。
第三步:主题和表达方式的探讨(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杜甫诗歌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他们的观点。
3. 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点,并进行全班讨论。
第四步:意象、修辞手法和文化内涵的分析(15分钟)1. 通过诗歌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杜甫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文化内涵,并尝试解释其意义。
3. 教师提供必要的补充说明和解释。
第五步: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对于杜甫诗歌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资源:1. 杜甫的三首诗的文本。
2. 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3. 学生讨论和分享的工具。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对于杜甫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的书面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杜甫诗歌的文章或写一首仿杜甫风格的诗歌。
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阅读更多的杜甫诗歌,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文化展览或演出,加深对于杜甫和他时代文化的理解。
高中语文 2.5《杜甫诗三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2.5《杜甫诗三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教学目的】1、感受诗歌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领会诗歌主旨。
2、赏析颈联,领悟诗意。
3、体会诗中抒发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把握主旨。
【教学方法】点拨——研讨式。
尽可能找诗歌的精彩处与学生的兴趣点相交汇的部位设疑提问,启发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性感受与领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秋兴》既是他旅居夔州时(766)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杜甫出生在一个时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自小所收的教育与熏陶,是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
他曾多次在诗中表示过“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之类的心迹。
在流寓四川的年月里,它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国家与百姓能够重归安宁。
可是,事与愿违,“安史之乱”虽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
国运威迫,犹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在寓居四川的近十年里,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不堪。
“不被多年冷似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过懒从衣结,频游任屐穿”(《春日江游》)、“牙齿半落左耳聋”(《复阴》)、“缓步仍须竹杖扶”(《寒雨朝行视园树》)、“穷愁但有骨”(《王阆州筵酬十一舅》)等诗句,即是他在此期间处境穷困和心境凄惨的真实写照。
杜甫诗三首教案范文五篇
杜甫诗三首教案范文五篇杜甫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诗歌内容及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准确流畅地背诵这首诗歌。
3、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唤起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突破方法:在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1、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3、活动式教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组有关战争题材的*,感受到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疾苦。
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自古就有,古代文学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杜甫的诗歌。
他的诗歌立足于现实,广泛而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这一题材的代表作品。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1、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风格浓郁悲壮、语言瑰丽,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在文学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
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
着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
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动起来。
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
一路上他所见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
着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的。
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三、出示目标1、熟读、背诵全诗。
2、体味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
四、朗读诗歌,感悟内容。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感情的表达。
杜甫诗三首高中教案
杜甫诗三首高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这三首诗。
2.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与象征,体会杜甫的抒情手法。
3. 探讨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及诗人的情感。
4. 学习如何运用所学知识鉴赏其他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主题思想。
- 难点:深入分析诗中的象征意义,感悟诗人的深层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通过讲述杜甫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这位伟大诗人的初步印象。
2. 诗歌朗读请学生跟随老师的节奏,一起朗读这三首诗,感受其音韵之美。
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和停顿,体会诗中的情感变化。
3. 内容解析逐句逐句地分析诗歌的内容,解释生僻字词,梳理诗句的含义。
同时,结合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这些诗作的创作环境,以及它们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4. 艺术特色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并讨论这些诗作中的艺术特色,比如使用的修辞手法、意象的选择等。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情感体验与表达通过情景模拟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诗中角色的情感世界,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感表达,以增强他们对诗歌情感的体验与理解。
6. 拓展延伸将所学的诗歌与其他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或者让学生尝试仿写类似风格的诗歌,以此来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并锻炼写作能力。
四、作业布置1. 背诵《春望》、《登高》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选择其中一首诗歌,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赏析文章。
3. 尝试创作一首以自然景物为主题的五言绝句。
五、课堂小结回顾今日所学,总结杜甫这三首诗的艺术特点和情感内涵。
强调通过学习这些经典之作,我们不仅能够提升文学素养,还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丰富与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成就。
2、把握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情感。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公元759年,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进入四川,寄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好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有离开成都,经重庆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
此间,是杜甫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
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作于这个时期。
二、鉴赏《秋兴》1、了解背景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的杜甫,日夜盼望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
55岁这一年,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
正是在此种感叹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首诗。
2、诵读感悟聆听录音,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4、研读诗意(1)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节、地点,描绘出具有浓重感伤色彩的秋色、秋气,奠起全篇萧飒哀残之基。
(2)颔联想象远眺的巫峡景象:骇浪滔天,乌云滚滚。
前句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下句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3)颈联是全篇诗意所在。
“丛菊两开”,指诗人于永泰元年(765)离开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峡,但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见到丛菊开了两次,还未出峡。
故对菊掉泪。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随之开。
孤舟本来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踪,却把诗人的思乡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见舟伤心,引出故园之思。
(4)尾联在一派秋风、一片捣衣声的环境中,抒发了无家可归的惆怅凄凉。
紧承上文的“故园心”,暗扣题目,结束全诗。
“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
“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
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
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
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5、小结本诗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
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互相生发,融会一体,密不可分。
整首诗就是这样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三、鉴赏《登高》1、背景介绍大历二年(767)的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夔州,长江边。
大风凛冽,万木凋零。
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尽是衰败、枯黄的树叶。
江水翻腾,急剧向前。
凄冷的风中,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
这时,杜甫朝山上走来。
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跌跌撞撞。
他已经满身疾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郁闷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
此时此事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2、诵读指导(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走进作者内心。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3、赏析全诗(1)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
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
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飞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
,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
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2)颌联两种景物:落木、长江。
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
诗人看到落叶飘零,想到自己像树一样,老了,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
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
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3)颈联作者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一直在外漂零。
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登台,是重阳节的一种习俗。
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而且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家乡。
杜甫呢?是独自一人,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
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双倍的愁。
(4)尾联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4、总结全诗这首诗“悲”是核心,贯穿全诗。
诗的脉络是,内心伤悲:登高遣悲、触景生悲、借酒消悲、倍增新悲。
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起笔,悲情落笔。
四、诗歌鉴赏方法1、重现情景结合知人论世,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把握,重建诗人写诗的情景,设身处地,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感知意象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组(个)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表现出来,这景物就是诗歌的意象。
3、梳理意脉把握诗歌的情景语,以及诗句语言的相互照应关系,分析意象,理解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课外赏析《咏怀古迹(其三)》1、整体感知(1)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2)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3)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
2、鉴赏要点(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2)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的何在?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3)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不同意。
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能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
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在作者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
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4)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
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
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5)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
囿于当时民族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
即使她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
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6)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奴?颈联上句“画图省识春风面”对此做了交待。
这句诗用了一个典故。
(7)“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
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8)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至此,作者好像恍然大悟:怪不得千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愁思的胡音胡调,原来那正是昭君永远在诉说着她不得生还故乡的怨恨!3、本诗小结首联:引出歌咏对象 入题颔联:写昭君悲剧的一生 铺垫颈联:揭示昭君悲剧根源 铺垫尾联:点明昭君之怨 高潮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借昭君遗恨绝域,寄寓思乡之情,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感慨。
六、布置作业1、背诵这三首诗,并尝试默写。
2、找出诗中的对偶句,并分析其特点。
附:板书设计秋兴八首(其一)⎩⎪⎨⎪⎧⎭⎪⎬⎪⎫首联:玉露、枫林、巫山、巫峡颔联:江间波浪、塞上风云颈联:丛菊、孤舟尾联:催刀尺、急暮砧情景交融⎩⎪⎨⎪⎧ 漂泊沦落国运暗淡故园之思登高 ⎩⎪⎨⎪⎧⎭⎪⎬⎪⎫首联⎩⎪⎨⎪⎧ 风、天、猿渚、沙、鸟颔联:落木、长江颈联⎩⎪⎨⎪⎧ 悲秋作客多病登台尾联:艰难、潦倒悲秋⎩⎪⎨⎪⎧ 自身天下咏怀古迹(其三)⎩⎪⎨⎪⎧ 明昭君:千载之怨⎩⎪⎨⎪⎧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暗诗人:深沉怨恨⎩⎪⎨⎪⎧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不分忠佞,无辜遭贬漂泊西南,有家难归补 充 资 料一、 诗歌知识1、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①字数整齐。
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②句数固定。
一般每首八句(十句以上者称为排律或长律)。
③中间两联对仗。
每两句成一联,八句律诗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末联)。
其中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每联中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一联中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④押韵。
偶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每句都押韵称柏梁体。
⑤平仄每句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相对为“对”,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平仄相同为“粘”。
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平仄不合要求的形式为“失对” “失粘”或“孤平”。
3、绝句每首定格为四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韵律与律诗相同,只是不一定对仗。
二、了解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1400多首。
其一生的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兼备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其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一)读书、漫游(35岁以前)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南部),其间(24岁)曾赴洛阳应举,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