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公共选择理论》课件 (2)
2 政治影响
公共选择理论没有充分考 虑政治因素对决策制定和 实施的影响。
3 心理因素
公共选择理论未涵盖个体 决策中的心理因素,对决 策结果的解释存在局限性。
结论和展望
结论总结
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分析政府决策和社会利益形成 的重要视角,对政策制定和社会效果评估具有重要 意义。
未来发展
在未来,公共选择理论可能会进一步结合其他理论 和方法,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更全面的决策支持。
2
社会契约理论
社会契约理论研究个体在社会集体中形成契约关系的原因和结果,为公共选择理 论提供了合理性基础。
3
权力与利益理论
权力与利益理论研究政府决策者的动机和目标,为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政治经济 学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假设
1 理性决策者
公共选择理论假设个体决策者根据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理性决策。
发展历程
公共选择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由 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等学者提出和发展。
意义与价值
通过揭示政府决策的动机和影响,公共选择理 论有助于提高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效果,促进社 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
1
行为经济学
行为经济学研究个体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心理因素,为公共选择理论提供 了实证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 件 (2)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府决策和公共利益形成的经济学理论,通过分析个体决 策对整体影响,揭示政府的社会选择及其效果。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定义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分析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理 论,旨在解释政府制定政策和法规的动机及影 响。
研究范畴情况下做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对 社会的影响。
政治经济学之公共选择理论(精品PPT课件共42页)
理性原则:
备选项的可比性和可传递性
帕累托原则:
如果所有人都认为x比y好,则社会顺序必定表示为x比y好。
独立原则:
不受不列入选项的影响
非限制原则:
按个人意愿自由选择,不设禁区
非独裁原则:
排除某一个人偏好强加于社会的可能性
其意义在于为有效的选举制度或投票制度制定了衡量标准。
R
投票悖论
MBA MBB MBC MBD
50
MBE MBF MBG
0
1
2
3
4
5
6
t
7 保安雇佣量(个数)
简单多数原则下的保安雇佣量提案所进行的投 票及其结果
A B C 投票者 D E F G
投票结果
1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2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增加保安雇佣量至
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个人主义方法研究
集体行为。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
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
中的人是一样的,都是“经济人”,均以追
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R
基本研究方法:私人利益方法
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 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 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政府信息不公开 R
官僚和立法机构之间的预算争夺
官僚获得预算的三个前提:
官僚机构是公共产品的独家垄断者 官僚所掌握的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不公开 制度上或技术上允许官僚提出一个不容讨价还价的预算建议
官僚对预算最大化的追求
官僚追求公共权力最大化。 公共权力 的大小与社会资源的数量正相关。 社会资源与公共预算规模正相关。 结果:公共权力的极大化必然带来预算规模的极大化。 后果:公共物品的供给量过剩,高于最佳的产量水平。
备选项的可比性和可传递性
帕累托原则:
如果所有人都认为x比y好,则社会顺序必定表示为x比y好。
独立原则:
不受不列入选项的影响
非限制原则:
按个人意愿自由选择,不设禁区
非独裁原则:
排除某一个人偏好强加于社会的可能性
其意义在于为有效的选举制度或投票制度制定了衡量标准。
R
投票悖论
MBA MBB MBC MBD
50
MBE MBF MBG
0
1
2
3
4
5
6
t
7 保安雇佣量(个数)
简单多数原则下的保安雇佣量提案所进行的投 票及其结果
A B C 投票者 D E F G
投票结果
1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2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增加保安雇佣量至
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个人主义方法研究
集体行为。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
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私人经济
中的人是一样的,都是“经济人”,均以追
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R
基本研究方法:私人利益方法
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 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 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
政府信息不公开 R
官僚和立法机构之间的预算争夺
官僚获得预算的三个前提:
官僚机构是公共产品的独家垄断者 官僚所掌握的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不公开 制度上或技术上允许官僚提出一个不容讨价还价的预算建议
官僚对预算最大化的追求
官僚追求公共权力最大化。 公共权力 的大小与社会资源的数量正相关。 社会资源与公共预算规模正相关。 结果:公共权力的极大化必然带来预算规模的极大化。 后果:公共物品的供给量过剩,高于最佳的产量水平。
第十三章 公共选择学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PPT课件
对国家干预主义的强调,实际上蕴含了一个 不真实的假定前提,即政府能够代表社会,并能 够按照社会的利益去纠正市场所带来的问题,同 时政府纠正市场的干预活动和措施却不会造成新 的恶果。
政府是否真正能够代表社会的利益呢?为了 说明这一假定前提所包含的虚假性,就必须像在 微观经济学中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厂商行为那样实 证地分析政府的行为,而这种努力的结果便导致 了公共选择学派的产生。
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国家理 论、投票规则、投票人行为、政党的政治学、官 僚主义等西方民主政 体实际上是如何运行(是不应当如何运行)以及 与个人选择(通过货币在商品劳务市场上进行) 不同的公共选择(通过政治选票在政治市场上进 行)是怎样做出的,其后果又如何等问题。
其他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安东尼·唐 斯、威廉·尼斯坎南、约翰·罗尔斯、曼克·奥尔森、 查尔斯·蒂鲍特和丹尼斯·缪勒等人。
作为公共选择理论和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方法 的奠基人布坎南,其主要著作有:
《一致同意的计算:宪法民主的逻辑基础》 (1962年,与戈登·塔洛克合著),
《成本和选择》(1969年),
(一)公共选择学派理论和思想的渊
源
从公共选择学派的思想本质上来说,古典经济 学应该是其最根本的来源。
但是,如果没有20世纪30年代以后推崇国家干 预主义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出现和盛行,人 们也许就不会具有足够的动力和新的视角去重 新评价以经济自由主义为特征的古典经济学的 理论体系,也不会重新估价市场的真正含义和 作用,因而也不会出现公共选择学派。
布坎南等人主张恢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张回到古典 经济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和规则对经济的影响, 把政治因素作为对经济发生重要影响的条件和要素加以 考虑,同时,又试图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政治制 度和规则问题。他们的研究实际上涉及到了广义的政治 经济学(包括法律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他们取得了 大量的成果,推动了新的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该中心招 收研究生的计划也大获成功。公共选择理论也由此开始 形成。
第四章_公共选择理论.ppt
35
3、最优多数规则
min总成本=min(决策成本+外在成本) 成本 E+D E
E是外部成本曲线 D是决策成本曲线 E+D是总成本曲线
D
0
N*
N
人数
36
(三)投票悖论(voting paradox)
第一选择 第二选择 第三选择 投票者 1 A(计) B(汽) C(电) 投票者 2 投票者 3
B C
C A
A B
分析:1.我们进行两两配对投票
2.只允许投票者分别投一票
结论是:A>B>C>A
37
(四)投票悖论的产生
1、单峰偏好与多峰偏好
单峰偏好,是指个人在一组按某 种标准排列的备选方案中,对其中一
个方案偏好程度最高,对其他方案的
偏好程度都低于对这个方案的偏好程 度。离开这个方案后,对其他方案的 偏好程度都逐渐递减。
这一定理的一个重要含义是强调无论在何种规则 下,政府决策偏差都是难以避免的。
24
偏好表达 选择规则 个人偏好 政治均衡:如果全体社会成 员根据一定的规则,就公共 政治均衡 社会偏好
产品的供给数量及相应税收
的分摊达成了协议,所形成 的稳定的政治状态。
25
(二)偏好显示 1、偏好显示的途径 通过投票表达(直接或间接投票) 通过发言表达(书面或口头表达)
那么该组织或该整体社会可能会一事无成。
33
2、多数投票规则
包括:简单多数、绝对多数和
相对多数等,它们与一致同意的差 别是把多数人的偏好当作社会偏好 ,把多数人的利益当作公共利益。
34
多数投票规则具有如下特点: (1)其决策结果具有强制性,它允许多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不平等性 间进行的复杂
和强制性服
交易
从与统治) (政客、组织)
ppt课件
9
政治市场的三级结构 (Alan Peacock)皮科克
初级政治市场
政治家出售政策给选民 选民为购买合意的政策支付选票
政策供给市场
官员向当选政治家提供政策选项和实施政策的手段 政治家向官员提供预算
政策执行市场
官员向选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选民向政府纳税
改善其处境(提高福利)。
投票不仅是公民权的体现,更是个人偏好的显示。
个人偏好是投票(公共选择)的研究起点。
支配个人偏好的是收益-成本法则。这一法则受个
人价值观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ppt课件
16
投票的规则
一致同意规则(公平但缺乏效率) 多数票规则(有效率但缺乏公平)
• 三分之二多数 • 简单多数
ppt课件
11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
1896年,Knut Wicksell.经济政策受到政治经济制度的影 响。
1948年,英国的邓肯•布莱克发表的《论集体决策原理》 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
1957年,布坎南。弗吉尼亚大学“托马斯·杰斐逊中心”。 对规则、立宪、立宪选择规则的注意和强调。
(4) 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 (5) 公共品或劳务的效益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
况。显然,上述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 政治均衡结果的相应变化。
ppt课件
15
投票的定义
R
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是现有
的民主集体决策中的最佳方法。
选民(纳税人)参加投票的原因是期望通过投票来
13
政治均衡
西方经济学家用政治均衡(political equilibrium)来 说明公共选择的过程。为了将不同偏好人们的意愿 集中于统一的集体决策过程,经济学家们提出了许 多种决策规则,其中简单多数票决策制度(majority voting)是现代各国民主制度中应用最广泛的投票规 则。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 既定的规则(如多数票决策制度),就一种或多种 公共品或劳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的分配 达成了协议,就取得了所谓政治均衡。
《公共选择》课件
为了确保官僚机构的有效运作,需要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问责制度。
利益集团理论
利益集团的形成
利益集团的影响力
利益集团是由于人们具有共同或同类的兴 趣爱好、共同的利益关系以及意识形态上 的联系而形成的。
利益集团通过游说、宣传、施压等方式影 响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以实现自身利益 。
利益集团的均衡
利益集团的局限性
公共选择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公共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公 共选择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在线 投票、电子政务等方式提高决策
效率和透明度。
多元主体参与
公共选择逐渐从政府单一主体向多 元主体转变,包括社会组织、企业 和个人等,共同参与公共决策。
全球公共治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共问题 日益增多,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 织共同参与解决,推动全球公共治 理的发展。
公正的结果。
官僚理论
官僚角色
官僚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他们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决 策的执行者。
官僚行为动机
官僚的行为动机包括个人利益、组织 利益和社会利益,这些动机之间存在 冲突和博弈。
官僚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关注官僚效率问题,如 何提高官僚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公共服 务质量是重要议题。
官僚监督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 和博弈最终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这种状 态决定了公共政策的走向。
利益集团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性,如可能出 现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 上、利益集团之间的不平等问题等。
政治市场理论
政治市场概念
政治市场是政治参与者在其中进行政治交易、达成政治协议的场所。
政治供给与需求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共选择
总结词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选择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集体决策和投票机制,决定公共 资源的分配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利益集团理论
利益集团的形成
利益集团的影响力
利益集团是由于人们具有共同或同类的兴 趣爱好、共同的利益关系以及意识形态上 的联系而形成的。
利益集团通过游说、宣传、施压等方式影 响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以实现自身利益 。
利益集团的均衡
利益集团的局限性
公共选择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公共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公 共选择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在线 投票、电子政务等方式提高决策
效率和透明度。
多元主体参与
公共选择逐渐从政府单一主体向多 元主体转变,包括社会组织、企业 和个人等,共同参与公共决策。
全球公共治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共问题 日益增多,需要各国政府和国际组 织共同参与解决,推动全球公共治 理的发展。
公正的结果。
官僚理论
官僚角色
官僚在公共选择理论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他们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决 策的执行者。
官僚行为动机
官僚的行为动机包括个人利益、组织 利益和社会利益,这些动机之间存在 冲突和博弈。
官僚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关注官僚效率问题,如 何提高官僚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公共服 务质量是重要议题。
官僚监督
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 和博弈最终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这种状 态决定了公共政策的走向。
利益集团理论也存在着局限性,如可能出 现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 上、利益集团之间的不平等问题等。
政治市场理论
政治市场概念
政治市场是政治参与者在其中进行政治交易、达成政治协议的场所。
政治供给与需求
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共选择
总结词
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选择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集体决策和投票机制,决定公共 资源的分配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公共选择理论课件
3 行政行为
4 民主决策
公共机构在执行政策时存在一定的自主权, 但也受到利益相关方和监督机构的制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公众参与和民主程序对决策的合法性和可 接受性起到重要作用。
公共选择理论相关案例分析
1
美国选举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通过分析选民的选举行为和政治家的竞选策略,公共选择理论揭示了选举结果背 后的动机和机制。
2
公共选择理论课件
欢迎来到公共选择理论课件!本课程将探讨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重要 原理以及实际应用,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引人入胜的主题。
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治决策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政治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政府 采取某些决策,以及政策结果对个人的影响。
汉森先生的贡献
总结
公共选择理论的应用前景
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政治决策的机制和结果,为政策制定和执行提 供重要的指导。
个人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解
通过学习公共选择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政治权力和政府决策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参与 公共事务。
汉森先生的生平背景
汉森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生 于1927年,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
汉森先生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贡献
他提出了一些核心观点,如政治家的自私行 为和选民的有限理性选择。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
1 个人理性决策
2 利益整合
每个个体在做决策时都会追求自身的最大 利益。
政治决策往往需要协商和整合不同利益群 体之间的需求和意见。
公共事业投资中的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事业投资决策涉及资源配置和效率问题,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 些决策背后的政治动因。
公共经济学PPT课件-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经济学的角度看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 以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丹尼斯·缪 勒的定义常被西方学者引用:“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 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公共选择的主题与政治 科学的主题是一样的: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学,官 员政治等等。”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他们合著的流行教科书《经 济学》中的定义是:“这一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 公共选择理论考察了不同选举机制运作的方式,指出了没有一种理想的机制 能够将所有的个人偏好综合为社会选择;研究了当国家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 率或改善收入分配不公平时所产生的政府失灵;还研究了国会议员的短视, 缺乏严格预算,为竞选提供资金所导致的政府失灵等问题。”通过这些定义, 我们不难对公共选择理论及其研究的主题有一个概要的了解。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 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 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供 给者)。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 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 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前一类行为是经济决策,后一类行为是政治决 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做出这两类决策。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经济 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 市场上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即在经济市场上追求自身 利益的最大化,而在政治市场上则是利他主义的,自觉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 化;同一个人在两种场合受不同的动机支配并追求不同的目标,是不可理解 的,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这种政治经济截然对立的“善恶二元论”是不 能成立的。公共选择理论试图把人的行为的两个方面重新纳入一个统一的分 析框架或理论模式,用经济学的方法和基本假设来统一分析人的行为的这两 个方面,从而拆除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学和政治学这两个学科之间竖起 的隔墙,创立使二者融为一体的新政治经济学体系。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答案:A.5000 B.10000 C.30000 D. 50000
0
1
0
69
5
答案: 在经济学实验中,很多人会说愿意出几百块钱
来买药,但是即使医药公司花几万块钱,他们 也不愿参加试药实验。
6
案例二:公共防疫应急决策
假设正在为预防一种流行病的爆发作准备,预 计这种病会使600人死亡。为尽可能遏制消极 结果,现在设计出AB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在两 种不同的描述方式下大家需要进行决策。
1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是用 研究经济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 府的政策制定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 公众的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政策是 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 序以改进决策的结果。
2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第二节 公共决策 第三节 投票交易
好以及决策程序给定的条件下,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是否存在某种均衡状态;
16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什么是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 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投 票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合理决策(即政 府选择、非市场的集体选择)。
17
市场选择(市场决策)与公共选择(非市场决策) 的联系与区别
11
当时,FDA正在执行的公共政策强调以确凿的科 学数据为依据,而普强公司和美国医学会则代表 着两个强大的特殊利益集团,即大公司和医务人 员。普强公司通过政治手段阻拦FDA的任何行动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面对越来越多的科学数 据和科学家的反对意见,普强公司不得不召开特 别董事会。结果董事会不仅决定继续销售帕纳巴 ,而且决定积极采取法律手段,尽量延长药品的 销售时间。
《公共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 ppt课件
阿罗不可能定理 定义: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 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 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
(1)阿罗公理 ①公理1:给定X与Y两个备选项,在X>Y,或Y>X,
或X=Y时,则X与Y满足完全性。 ②公理2:给定X、Y、Z三个备选案,在X>Y,Y>Z条件下,
ppt课件
12
∙ 1967年,戈登•塔洛克(Gordon Tullock,1922-) 《关税、垄断和偷窃的福利成本》,寻租理论。
寻租是,寻租者以较少的贿赂支出获取更多利益的行为。 ① 寻租者之间竞争激烈,贿赂支出见涨,整个寻租活动
成本等于单个寻租者活动代价的总和; ② 反寻租活动需要支付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③ 引发腐败和社会不公。 → 个人角度:寻租成本可能高于个人获取的利益;
效
效
效
用
用
用
A BC (1)
A BC (2)
ppt课件
A BC (3)
32
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 多峰偏好 投票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的偏好处于峰值时, 就被称为多峰偏好。
效 用
A BC (1)
ppt课件
投票者偏好顺序为 A>B<C且A>C, 有A、C两个峰值
33
直接民主制下的公共选择
◆多峰偏好与单峰偏好
例3:假设甲的选择顺序为C>B>A;乙的选择顺序为B>C>A; 丙的选择顺序为A>B>C。即投票者甲、乙、丙都同意B 方案不是“最差的”,满足上述模式(3), 其结果为: 甲、乙认为,B>A,C>A, 乙、丙认为,B>C, 则,投票结果为B>C>A,B胜出。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三版)课件:公共选择理论
4.4 政治行为的分析
4.4.4 特殊利益集团与政治均衡
特殊利益集团指的是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 的院外活动集团。他们为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得到 支持, 通常采用的手段是:对政治家以让集团成员投票反 对他相威胁;对支持于其有利的提案或反对于其不利的 提案的政治家,提供竞选资金。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4.3 投票交易
4.3.2 隐含的投票交易
隐含的 投票交易
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 团的两个或更多的议题 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 就此进行投票时,隐含的 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举例:对纺织品的进口 限额议题和新型轰炸机 的研制经费议题被放在 同一个提案中。
公共部门经济学
4.3 投票交易
4.3.3 投票交易与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术语
政治均衡 多峰偏好
单峰偏好 税收份额(税收价格)
中间投票者 投票交易
配对投票
互投赞成票
隐含的投票交易
政治家(政党) 选票极大化
官僚主义
权力极大化
特殊利益集团
公共部门经济学
复习思考题
1.何谓政治均衡?如何理解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 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物品的产 量,往往是简单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4.2.2 配对投票
当有三个或更 多的方案可供 选择时,就其中 的任意两个方 案进行的投票, 便是所谓“配 对投票”。
图4—4 中间偏好峰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公共部门经济学
4.2 简单多数规则下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4.2.2 配对投票 研究结论:
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 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4.4.4 特殊利益集团与政治均衡
特殊利益集团指的是谋求增加对其成员有利的政府支出 的院外活动集团。他们为谋求对其成员有利的提案得到 支持, 通常采用的手段是:对政治家以让集团成员投票反 对他相威胁;对支持于其有利的提案或反对于其不利的 提案的政治家,提供竞选资金。
公共部门经济学
公共部门经济学
4.3 投票交易
4.3.2 隐含的投票交易
隐含的 投票交易
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 团的两个或更多的议题 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 就此进行投票时,隐含的 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举例:对纺织品的进口 限额议题和新型轰炸机 的研制经费议题被放在 同一个提案中。
公共部门经济学
4.3 投票交易
4.3.3 投票交易与资源配置效率
关键术语
政治均衡 多峰偏好
单峰偏好 税收份额(税收价格)
中间投票者 投票交易
配对投票
互投赞成票
隐含的投票交易
政治家(政党) 选票极大化
官僚主义
权力极大化
特殊利益集团
公共部门经济学
复习思考题
1.何谓政治均衡?如何理解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 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物品的产 量,往往是简单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4.2.2 配对投票
当有三个或更 多的方案可供 选择时,就其中 的任意两个方 案进行的投票, 便是所谓“配 对投票”。
图4—4 中间偏好峰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公共部门经济学
4.2 简单多数规则下 投票结果的唯一性和循环性
4.2.2 配对投票 研究结论:
如果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单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 果就是唯一的,而不会出现循环现象。
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
概述
01
PART
公共选择理论基本特征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机制坚持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
概述
01
PART
公共选择理论与传统理论区别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假设政府制定决策时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政府和经济政策得制定都被看做是外生给定的。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彼此独立、互不相干。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虽然论述了政府各项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但没有讨论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以上两种理论都没有走出“仁慈政府”的误区,没有把经济政策的制定看成决定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而这就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背景及理论基础
02
PART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思想渊源:从公共选择理论思想本质上说,古典经济学是其最根本的思想来源。同时也受到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影响,才会重新评价经济自由主义,重新估价市场的真正含义和作用。布坎南曾说过,他早年曾经是一名“忠诚的社会主义者”,后来通过对市场过程的重新理解,他才发生了转变。理论基础: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和林达尔都企图用边际价值来说明公共行动决定。由于政治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规则内做出的选择,所以维克赛尔认为规则极其重要。改革的方向必须集中于改变决策规则,而不是通过对决策行为人施加影响来改善预期的结果。对公共学派的经济学家产生巨大影响。意大利经济学家庞塔雷奥尼、德·马尔科、萨克斯等人提出的两种国家模型,为公共选择理论所接受。一是垄断专制国家的模型,其前提是各个统治集团都是自私的,被统治集团只能被动接受或者抵制统治集团的决策。所以,统治集团会选择一种被统治集团抵制程度最小的财政结构。二是民主国家模型,其公共决策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每个人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的承受者。
背景及理论基础
02
PART
偏好体系是稳定的、有序的,理性排序是经济学对个人偏好的起码要求。公共选择学派假定公共选择中的个人行为像他们在经济市场上一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按照经济人的行为来分析政治家的类似行为。 把交换的经济思想引入政治活动公共选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派认为,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交换,市场机制可以看成是各种交换的过程。于是公共选择学者将这种观点用于对政治过程的观察。经济市场上的交换发生在个体之间,而政治市场上的交换发生在集团之间。经济市场基本上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而政治市场是“服从与统治的交换”。在个人单独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成本过高时,选民与政府之间以服从换取安全。政治交换中有非自愿的成分。
01
PART
公共选择理论基本特征强调个人自由和市场机制坚持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
概述
01
PART
公共选择理论与传统理论区别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假设政府制定决策时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政府和经济政策得制定都被看做是外生给定的。政治市场和经济市场彼此独立、互不相干。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中,虽然论述了政府各项财政政策及其效果,但没有讨论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以上两种理论都没有走出“仁慈政府”的误区,没有把经济政策的制定看成决定经济活动的内在因素。而这就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舞台。
背景及理论基础
02
PART
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思想渊源:从公共选择理论思想本质上说,古典经济学是其最根本的思想来源。同时也受到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影响,才会重新评价经济自由主义,重新估价市场的真正含义和作用。布坎南曾说过,他早年曾经是一名“忠诚的社会主义者”,后来通过对市场过程的重新理解,他才发生了转变。理论基础: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和林达尔都企图用边际价值来说明公共行动决定。由于政治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规则内做出的选择,所以维克赛尔认为规则极其重要。改革的方向必须集中于改变决策规则,而不是通过对决策行为人施加影响来改善预期的结果。对公共学派的经济学家产生巨大影响。意大利经济学家庞塔雷奥尼、德·马尔科、萨克斯等人提出的两种国家模型,为公共选择理论所接受。一是垄断专制国家的模型,其前提是各个统治集团都是自私的,被统治集团只能被动接受或者抵制统治集团的决策。所以,统治集团会选择一种被统治集团抵制程度最小的财政结构。二是民主国家模型,其公共决策的基本单位是个人,每个人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的承受者。
背景及理论基础
02
PART
偏好体系是稳定的、有序的,理性排序是经济学对个人偏好的起码要求。公共选择学派假定公共选择中的个人行为像他们在经济市场上一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按照经济人的行为来分析政治家的类似行为。 把交换的经济思想引入政治活动公共选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派认为,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交换,市场机制可以看成是各种交换的过程。于是公共选择学者将这种观点用于对政治过程的观察。经济市场上的交换发生在个体之间,而政治市场上的交换发生在集团之间。经济市场基本上是一种商品的交换,而政治市场是“服从与统治的交换”。在个人单独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成本过高时,选民与政府之间以服从换取安全。政治交换中有非自愿的成分。
《公共选择理论 》课件
出
发展:20世纪 50年代,公共 选择理论逐渐 形成,成为经 济学的一个重
要分支
成熟:20世纪 60年代,公共 选择理论在学 术界得到广泛 认可,成为经 济学研究的重
要领域
应用:20世纪 70年代,公共 选择理论开始 应用于政策制 定和公共管理 领域,对政府 决策产生重要
影响
理性人假设:假设每个决策者都是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集体行动假设:假设集体行动能够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信息不对称假设:假设决策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结果偏离最优 外部性假设:假设公共决策存在外部性,即决策结果对非决策者产生影响
选民的短视行为:在公共选择理论中,选民往往只关注短期利益,缺乏对长期后果的考虑。
政治家的机会主义行为:政治家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通过操纵信息、利益交换 等方式来获取选票和权力。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选民的短视行为和政治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公共政策往往难以实现最 优化的社会福利。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加强信息披露、建立激励机制等,以改善公共政策的制 定和实施。
公共选择理论在 公共品供给中的 应用
公共品供给的决 策机制
公共品供给的效 率与公平
公共品供给的监 管与评价
成本:政府规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监管、执法、行 政管理等方面的成本。
收益:政府规制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提 高社会福利水平。
成本-收益平衡:政府需要在成本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最优的规制方 案,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政治市场:政治决策者、选民、 利益集团等参与者构成的市场
经济人假设:政治决策者、选 民、利益集团等参与者都是追 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
发展:20世纪 50年代,公共 选择理论逐渐 形成,成为经 济学的一个重
要分支
成熟:20世纪 60年代,公共 选择理论在学 术界得到广泛 认可,成为经 济学研究的重
要领域
应用:20世纪 70年代,公共 选择理论开始 应用于政策制 定和公共管理 领域,对政府 决策产生重要
影响
理性人假设:假设每个决策者都是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集体行动假设:假设集体行动能够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信息不对称假设:假设决策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结果偏离最优 外部性假设:假设公共决策存在外部性,即决策结果对非决策者产生影响
选民的短视行为:在公共选择理论中,选民往往只关注短期利益,缺乏对长期后果的考虑。
政治家的机会主义行为:政治家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通过操纵信息、利益交换 等方式来获取选票和权力。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选民的短视行为和政治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公共政策往往难以实现最 优化的社会福利。
公共选择理论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加强信息披露、建立激励机制等,以改善公共政策的制 定和实施。
公共选择理论在 公共品供给中的 应用
公共品供给的决 策机制
公共品供给的效 率与公平
公共品供给的监 管与评价
成本:政府规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监管、执法、行 政管理等方面的成本。
收益:政府规制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提 高社会福利水平。
成本-收益平衡:政府需要在成本和收益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最优的规制方 案,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政治市场:政治决策者、选民、 利益集团等参与者构成的市场
经济人假设:政治决策者、选 民、利益集团等参与者都是追 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
公共经济学之公共选择理论(ppt 84页)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的领袖人物当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詹 姆斯·布坎南。布坎南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事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他发表的第一篇专门研究公 共选择的文章是《社会选择、民主政治与自由市场》 (载《政治经济学杂志》第62期,1954年4月 号)。布坎南与戈登·塔洛克二人合著的《同意的计 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被认为是公共选择理 论的经典著作。布坎南因在公共选择理论方面的建 树,尤其是提出并论证了经济学和政治决策理论的 契约和宪法基础,而获得1986年度诺贝尔经济学 奖。此外,著名经济学家阿罗和唐斯对公共选择理 论的建立和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一个人具有双峰或多峰偏好,则他从最 为偏好的方案偏离时,其偏好程度或效用会 下降,但之后会再上升。
投票者对每年焰火燃放方案的排 列
第一种选择
第二种选择
第三种选择
投票者
A
3
2
1
B
1
3
2
C
2
1
3
4.2.2配对投票:循环现象的出 现
配对投票:当有三个或更多的方案备选时,就其 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的投票 循环性:按照所进行的配对投票中的次序的 不同,多种可选择的提案都可在简单多数规则下 获胜的现象 举例:焰火燃放 只要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是单峰形的,多数 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会出现唯一性 只要有一个投票者的偏好是多峰形的,多数 规则下的投票结果就可能会出现循环现象。
这便是“循环投票之谜”。在循环投票的 情况下,哪一个方案最终获得了通过,不 是依据是否符合多数人的意愿,而是依据 投票的程序。这样如果操纵了投票的程序 就操纵了投票结果。
在投票选择中出现的无法选择最优方案的现象。 如在A、B、C三个方案中,A和B选择,A以2: 1的票数获胜。在B和C的选择中,B以2:1的票 数获胜。然而,在A与C的选择中,C又以2:1 的票数获胜。因而,无法确定最后获胜的方案。 如果根据一般的推理,A优于B,而B优于C,则 一定是A优于C,而上例中的结果是C优于A。如 果上述配对投票能一直进行下去,则会出现A和 B选择,A获胜,B和C选择,B获胜,A与C选择, C获胜,B和C选择,B获胜,……,这样不断循 环下去,出现了“票决循环”的现象,但无法在 A、B、C三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A、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C胜过A ,C>A
即B为最后结果。
效A
用
B
C 乙
丙
甲 方案
二 、双峰偏好与投票决策困境
1. 循环投票------两两表决,出现循环投票,
难以达成均衡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
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A> B
AB
AC
BC
AC
CB
BA
C
B
A
3. 不真实投票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 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A> B 丙: B>C>A
AB BC
B
三、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1、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转化为单一的 社会偏好是不可能的。
2、满足一切民主制度的要求又不会 出现 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
5.强制性不同:
私人选择-------个人偏好决定 公共选择-------统一的社会偏好难以形成
二、 公共决策的内容
1.公共项目的种类; 2. 成本分担方式; 3. 公共项目的规模
三、最优政府----维克赛尔-林达尔机制
1.一人一票,一致同意的原则 2.信息成本为0 启示: (1)政府决策中应尽可能使每个人所拥有的权 力平等 (2)应尽可能减少政府运行中的信息成本 (3)应尽可能使政府机制的运行保证尽可能多 的人的利益。
第二节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
政府决策方案付诸全体选民表 决时,只要赞成票占多数,该方案 即获通过。
分为简单多数(1/2以上赞成)、 多数(2/3以上赞成)
增加保安雇佣量
1
2
3
45
6
7
A B C 投票者 M F G H
投票结果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丙: B>C>A
在A、B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A胜过B,A>B A
在B、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C,B>C
B
在A、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C胜过A,C>A C
效A
用
B
C 乙
丙 甲
方案
2.投票顺序与循环投票------淘汰表决,投票顺序 影响投票结果。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 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A> B 丙: B>C>A
效 用
(B) 单峰
(B’)
0
1
2
3
(C)
焰火燃放方案
2.两两表决,获胜次数最多的方案为最后的 决策。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 A、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B> A 丙: B>C>A
在A、B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A ,B>A
在B、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C, B>C
第六章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是用 研究经济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 府的政策制定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 公众的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政策是 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 序以改进决策的结果。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第二节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 第三节 集中决策机制 第四节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私人选择-------货币选票
公共选择-------政治选票
2.个人偏好的表露对决策结果影响不同:
私人选择-------必要条件
公共选择-------影响小
3.偏好表露程度不同
私人选择-------充分表露
公共选择-------倾向于隐瞒
4.偏好体系不同:
私人选择-------个人偏好决定 公共选择-------统一的社会偏好难以形成
管理者——管理者是ຫໍສະໝຸດ 政治家聘用的执行政策 的人。选民 代表(政治家) 决策
一、 选民行为
1. 由于公共决策是一项公共产品,因而 选民会出现“搭便车”行为。
2. 由于公共决策中收入决策与支出决策 的分离使得选民的态度往往是自相矛盾的。
3.结成特殊利益集团。
特定的公共项目会与特定群体的利益 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与某一公共项目有 密切利益关系并在公共决策中发挥重要 作用的群体。
• 单峰偏好 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 之后,其效用总会下降,则称其具有单峰偏好。
• 双峰(或多峰)偏好 如果投票人偏离自己最偏好的结果之后,效用先 降后升,则称其具有双峰(或多峰)偏好。
单峰 效 用
0
1
2
3
焰火燃放方案
(A)
效
多峰
效
单峰
用
用
0
1
2
3 焰火燃放方案 0
1
2
3 焰火燃放方案
特殊利益集团在公共决策中能发挥 重要作用。是因为它能够降低本集团成 员了解信息、对政治家进行游说或贿赂 的成本。
第四节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全体选民先通过投票, 选举出一定数量的代表, 并授权这些代表来代表 选民作出公共决策。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是民主与集中 的混合体,很难确定决策结果。
在间接民主决策体制中,有三类 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角色,这就是 选民、政治家和管理者。
选民——拥有选举权的公民称为选民。
政治家——由公众选举产生、代替公众行使公 共权力的人是政治家。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通过 通过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否决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否决 否决
一、 多数同意原则下实现均衡的条件
1.投票者具有单峰形偏好。
•峰 指投票人效用曲线上的一个点,该点所有相邻点 的效用都低于它。
第三节 集中决策机制
一、集中决策及其特点: 指由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数很少的
集体独立地做出政府决策,决定公共 项目的种类、成本分担方式和规模。
特点:成本低;速度快
二、集中决策机制中当权者的行为特点
当权者对公共项目的 效用评价远远高于一 般公众的效用评价。
1.当权者往往是公共项目的直接消费者 2.公共项目与当权者的权力相联系 3.公共项目与当权者的功名相联系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
(一) 共同点:
1.做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目标假定: 个人是追求私利的经济人;
2.对个人偏好做出类似于市场的描述; 3.提出和传统的价格理论一样的问题,在 人们偏好以及决策程序给定的条件下,会出现 怎样的结果,是否存在某种均衡状态;
(二)不同点 1.偏好表达方式不同:
即B为最后结果。
效A
用
B
C 乙
丙
甲 方案
二 、双峰偏好与投票决策困境
1. 循环投票------两两表决,出现循环投票,
难以达成均衡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
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A> B
AB
AC
BC
AC
CB
BA
C
B
A
3. 不真实投票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 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A> B 丙: B>C>A
AB BC
B
三、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1、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转化为单一的 社会偏好是不可能的。
2、满足一切民主制度的要求又不会 出现 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
5.强制性不同:
私人选择-------个人偏好决定 公共选择-------统一的社会偏好难以形成
二、 公共决策的内容
1.公共项目的种类; 2. 成本分担方式; 3. 公共项目的规模
三、最优政府----维克赛尔-林达尔机制
1.一人一票,一致同意的原则 2.信息成本为0 启示: (1)政府决策中应尽可能使每个人所拥有的权 力平等 (2)应尽可能减少政府运行中的信息成本 (3)应尽可能使政府机制的运行保证尽可能多 的人的利益。
第二节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
政府决策方案付诸全体选民表 决时,只要赞成票占多数,该方案 即获通过。
分为简单多数(1/2以上赞成)、 多数(2/3以上赞成)
增加保安雇佣量
1
2
3
45
6
7
A B C 投票者 M F G H
投票结果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丙: B>C>A
在A、B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A胜过B,A>B A
在B、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C,B>C
B
在A、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C胜过A,C>A C
效A
用
B
C 乙
丙 甲
方案
2.投票顺序与循环投票------淘汰表决,投票顺序 影响投票结果。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A、 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A> B 丙: B>C>A
效 用
(B) 单峰
(B’)
0
1
2
3
(C)
焰火燃放方案
2.两两表决,获胜次数最多的方案为最后的 决策。
假定有三个投票人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 A、B、C,三个人对这三个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 甲: A>B>C 乙: C>B> A 丙: B>C>A
在A、B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A ,B>A
在B、C两方案之间投票表决时,B胜过C, B>C
第六章 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理论是用 研究经济的一系列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政 府的政策制定过程,研究在既定的社会 公众的偏好和政治程序下,政府政策是 怎样制定出来的,以及如何改革政治程 序以改进决策的结果。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第二节 直接民主决策机制 第三节 集中决策机制 第四节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私人选择-------货币选票
公共选择-------政治选票
2.个人偏好的表露对决策结果影响不同:
私人选择-------必要条件
公共选择-------影响小
3.偏好表露程度不同
私人选择-------充分表露
公共选择-------倾向于隐瞒
4.偏好体系不同:
私人选择-------个人偏好决定 公共选择-------统一的社会偏好难以形成
管理者——管理者是ຫໍສະໝຸດ 政治家聘用的执行政策 的人。选民 代表(政治家) 决策
一、 选民行为
1. 由于公共决策是一项公共产品,因而 选民会出现“搭便车”行为。
2. 由于公共决策中收入决策与支出决策 的分离使得选民的态度往往是自相矛盾的。
3.结成特殊利益集团。
特定的公共项目会与特定群体的利益 有比较密切的关系。与某一公共项目有 密切利益关系并在公共决策中发挥重要 作用的群体。
• 单峰偏好 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 之后,其效用总会下降,则称其具有单峰偏好。
• 双峰(或多峰)偏好 如果投票人偏离自己最偏好的结果之后,效用先 降后升,则称其具有双峰(或多峰)偏好。
单峰 效 用
0
1
2
3
焰火燃放方案
(A)
效
多峰
效
单峰
用
用
0
1
2
3 焰火燃放方案 0
1
2
3 焰火燃放方案
特殊利益集团在公共决策中能发挥 重要作用。是因为它能够降低本集团成 员了解信息、对政治家进行游说或贿赂 的成本。
第四节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全体选民先通过投票, 选举出一定数量的代表, 并授权这些代表来代表 选民作出公共决策。
间接民主决策机制是民主与集中 的混合体,很难确定决策结果。
在间接民主决策体制中,有三类 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角色,这就是 选民、政治家和管理者。
选民——拥有选举权的公民称为选民。
政治家——由公众选举产生、代替公众行使公 共权力的人是政治家。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通过 通过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赞成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赞成
通过 否决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赞成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反对 赞成
否决 否决
一、 多数同意原则下实现均衡的条件
1.投票者具有单峰形偏好。
•峰 指投票人效用曲线上的一个点,该点所有相邻点 的效用都低于它。
第三节 集中决策机制
一、集中决策及其特点: 指由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数很少的
集体独立地做出政府决策,决定公共 项目的种类、成本分担方式和规模。
特点:成本低;速度快
二、集中决策机制中当权者的行为特点
当权者对公共项目的 效用评价远远高于一 般公众的效用评价。
1.当权者往往是公共项目的直接消费者 2.公共项目与当权者的权力相联系 3.公共项目与当权者的功名相联系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一、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
(一) 共同点:
1.做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目标假定: 个人是追求私利的经济人;
2.对个人偏好做出类似于市场的描述; 3.提出和传统的价格理论一样的问题,在 人们偏好以及决策程序给定的条件下,会出现 怎样的结果,是否存在某种均衡状态;
(二)不同点 1.偏好表达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