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
初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与说明方法的作用
![初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与说明方法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c713a2aeff9aef8941e0677.png)
八大修辞手法的好处与作用一、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作用主要是: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2、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华、感受等角度,抓住光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二、比拟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作用:把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
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①特征代本体。
例如②具体代抽象。
③专名代泛称。
④人名代著作。
⑤部分代整体。
⑥结果代原因。
⑦原料代成品。
青铜。
⑧地名代本体。
初中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dff3b0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4.png)
初中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 解释性说明
解释性说明方法是指通过对某一概念或事物进行详细解释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这种方法的作用是帮助读者消除疑惑,澄清概念,并且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有更全面的了解。
2. 示范性说明
示范性说明方法是通过具体的案例或实例来展示某一概念或事物的运作过程。
通过展示实际操作,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并模仿所学的内容。
这种方法的作用是激发读者的研究兴趣,并且通过实际案例的呈现来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力。
3. 比较性说明
比较性说明方法是通过将不同概念或事物进行对比来展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比较,读者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不同概念
的特点和优势。
这种方法的作用是帮助读者形成对比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评判能力。
4. 示意性说明
示意性说明方法是通过图表、图像或符号等形式来展示某一概念或事物的特点和结构。
通过图像化的展示,读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
这种方法的作用是提高读者的可视化思维能力,并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和过程。
5. 分步骤说明
分步骤说明方法是将某一过程或操作按照步骤进行详细描述和解释。
通过逐步分解,读者可以更系统地掌握所学的内容,并且更容易进行实践操作。
这种方法的作用是帮助读者培养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以上是初中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总结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027584d0d233d4b14e69a6.png)
说明文的语言的本要求是科学,严谨,准确,真实,周密,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引用(引资料、引神话、引诗句、引名人名言)、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举例子(Explanation)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能理解,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引资料(Quote)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更具说服力,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
作用: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作比较(Comparison)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作用: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列数字(Figure)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作用: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
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分类别(Classification)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方法有哪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755d803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a.png)
[说明方法有哪些]说明方法有哪几种(1) [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文有几种说明方法一、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1.下定义:简洁明了的概括说明对象的内涵本质,使说明文章更严密科学严谨.2.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3.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4.列数字:列举数字进行说明.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5.打比方:用修辞方法中的明喻、暗喻来生动形象说明,增强文章的趣味性.6.作比较:一个事物跟另一个事物做比,以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7.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资料原文,加强被说明事物的理论依据的真实性.8.分类别:把一个大的范围分为一个个小的范围,把复杂的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的事物来说明.其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9.摹状貌: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10.列图表:画出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二、说明文基本知识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三、阅读技巧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初中语文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语文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69cb5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f.png)
初中语文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 归纳法归纳法是一种常见的语文说明方法。
通过将大量的具体事物或现象进行分类、总结和概括,从中归纳出普遍规律和特点。
这种说明方法主要用于总结、归纳和概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内容。
通过归纳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 比较法比较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常用的说明方法之一。
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来揭示它们的特点和本质。
比较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推理能力。
3. 举例法举例法是一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或例子,来说明和证明某种观点或道理。
使用举例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同时,举例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表达和创新能力。
4. 比喻法比喻法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说明方法。
通过运用生动的比喻语言,将一个事物的特点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便更好地说明和理解。
比喻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并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5. 丛书法丛书法是一种通过综合多个文本或文章,来说明和探讨某个问题或主题的方法。
通过对不同文本的内容进行搜集和比较,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和分析一个问题,拓宽视野,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丛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论述能力。
6. 故事法故事法是一种通过讲述故事,来说明和传递某种信息或道理的方法。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人物形象,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某一种观念或道德。
故事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
通过使用上述常见的说明方法,可以帮助初中语文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这些方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初中说明文说明方法汇总
![初中说明文说明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d0b2a5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8.png)
初中说明文说明方法汇总
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后,改写每段话如下:
1.举例子:通过举例子,可以让抽象的事物更具体化,更易于理解。
例如,我们可以举出云能预示天气的例子,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这样可以更清晰地说明云的作用和特点。
2.引用:为了使说明更加充实,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准确性。
例如,引用古诗《太阳》来说明太阳的特点,或者引用故事来使文章更具趣味性。
3.作比较:通过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比如,我们可以拿地球跟太阳作比较,来说明太阳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
4.列数字:列数字是一种准确客观地反映事实情况的方法,可以使说明更具体化和准确性。
例如,我们可以列出一座塔占地300平方米,高100米,来说明这座塔的规模和高度。
5.分类别:有时候,为了说明事物的特点,需要从不同的
角度进行分类别。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说明事物的属性和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逐一加以说明。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和作用专题讲解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和作用专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c8d61587de80d4d8d05a4f0e.png)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专题讲解知识点讲解辨析并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打比方、引用、分类别、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
说明方法的运用目的在于更好地表述说明内容,因此,辨析说明方法应从文章说明的内容出发,进而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下面着重讲一下上海中考考纲里要求掌握的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四种说明方法。
1.举例子(1)定义:为了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情况,有时只从道理上讲解,人们不易理解,这就需要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举例说明时常有“如”、“例如”等标志语。
(2)作用:①列举具体事例说明事物特征,能收到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
②列举两个以上的实例,或是为了让读者明白说明的内容具有普遍性,或是为了从不同角度揭示说明对象的不同特性。
【经典范例1】生物入侵者 (节选)“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
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
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问题: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这类题目的答题基本步骤是:判断说明方法——分析说明内容——指出说明效果。
答题基本模式: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文章举出的例子,具体而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令人印象深刻。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具体而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本地物种造成的极大威胁,令人印象深刻。
【经典范例2】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初中语文作文中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套话
![初中语文作文中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套话](https://img.taocdn.com/s3/m/0977d0e1bb4cf7ec4afed06f.png)
十种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套话一、举例子: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用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示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卢沟桥。
作用: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结构坚固等特点,具体真切,便于读者理解。
二、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地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示例: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作用:这里运用了分类别的方法,作者以风沙这两种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规律为依据,把风沙向人类进攻的方式分为“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然后分别就它们如何向人类进攻及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做具体解说。
条理清楚,界限分明,读者对风沙的进攻方式有了确切的了解。
三、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注意:作比较可以用同类事物相比,也可以用同一事物的先后情况相比,还可以用相反的事物作对比。
示例:其实这三件事都是极不平常的,都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征。
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烧熟了吃。
别的动物除了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走路都是让身体跟地面平行,有几条腿使几条腿,只有人类直起身子来用两条腿走路,把上肢解放出来干别的,更重要的活儿。
同样,别的动物的嘴只会吃东西,人类的嘴除了吃东西还会说话。
作用: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显示出语言是“平常”而又“极不平常”的人类所特有的功能,揭示出语言是使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征。
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易于读者认识与理解。
四、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cee2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8.png)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方法是指通过具体实例、详细分析、逻辑演绎等方式,对一些问题或概念进行解释、阐述和说明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说明方法应用广泛,其作用具体如下:1.帮助理解:说明方法能够通过具体实例和详细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本中的知识点和概念。
通过具体的例子,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概念的含义和运用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提高思维逻辑:说明方法要求对事物和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和具体情境,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进行说明,要求学生对一些问题或概念进行详细解释,从而要求学生具备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表达更加准确、流畅。
4.拓宽知识面:说明方法常常要求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和知识点,通过对具体问题或概念的详细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扩展知识视野。
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提高问题处理的能力。
5.培养批判思维:在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和思辨分析,进行思考、比较和评价,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对不同观点和论据的比较和评价,学生可以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总之,说明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问题或概念进行详细解释和阐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培养批判性思维。
因此,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说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6bb406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2.png)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语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运用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晰,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所以,分析领悟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有助于我们更深化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文的说明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1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一)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状况或事理,有时间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须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详细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二)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根据肯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困难的事物说清晰的重要方法。
其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晰。
(三)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方。
不同的是,比方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运用。
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详细、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楚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四)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
其作用是使说明科学、精确无误,令读者信服,有劝服力。
如《鲸》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鲸的特点,特别清楚。
还有《故宫博物院》也列有不少数字。
须要留意的是,引用的数字,肯定要精确无误,不精确的数字肯定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牢靠的依据,并力求近似。
(五)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说明,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用于说明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纳“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假如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2抓住课文主线,理清篇章层次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特点。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初中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6a1ba30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b.png)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初中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这不仅仅是个书本上的概念哦,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这些方法来把复杂的事物讲清楚。
准备好了吗?咱们一起来看看!1. 说明方法概述说明文是用来传达信息的,咱们用的这些说明方法,就是为了把事情讲得清楚明白。
一般来说,说明方法有几种:定义、分类、比较、举例、解释等。
每种方法都有它自己的“绝招”,能让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
1.1 定义定义就是给某个词或者概念下个明确的解释。
比如说,“龙”这个词,你可以说它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神兽。
用这种方式说明,可以让听的人一听就明白“龙”是什么。
1.2 分类分类呢,就是把一个大范围的东西分成几个小部分。
例如,我们把动物分成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这样分类说明,可以让大家更清楚地知道每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2. 说明方法的实际作用使用这些说明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住信息。
就像做菜时分步骤一样,先炒菜、再加调料,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也有自己的步骤,让内容更有条理。
2.1 让信息更清晰拿定义来说,当你给一个概念下个明确的定义,大家就能马上明白这个概念的意思。
比如说,“电子邮件”就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发送信息的方式,这样解释清楚,大家就不会对它感到陌生。
2.2 让理解更深刻通过分类和比较,可以让大家对信息有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你要讲不同种类的水果,通过分类,大家就能明白苹果、香蕉和橙子的不同特点。
比较的话,比如说苹果和橙子哪个更酸,哪个更甜,这样的对比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记住这些水果的特性。
3. 常见的说明技巧为了让说明更生动有趣,我们常常用一些小技巧,比如举例子、用比喻等。
3.1 举例说明举例子就是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
比如说,要说明什么是“节俭”,你可以举个例子:比如张老师买东西总是货比三家,这就是节俭的表现。
3.2 比喻解释比喻则是用大家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不太熟悉的东西。
比如说,把网络比作“大海”,信息就是海中的“鱼”,这样大家就容易理解网络上的信息是怎么传播的了。
初中语文阅读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
![初中语文阅读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bd564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7.png)
初中语文阅读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文阅读知识全面梳理)战江语文01基础梳理1.说明文的类型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如:《鲸》)和事理说明文(如:《只有一个地球》)。
按语言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如文笔优美的布封的《松鼠》)。
2.说明的对象及特征说明对象是指在文中集中介绍的事物。
说明对象的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抓住了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中,往往用一句话、几句话的形式将事物的特征介绍得明明白白。
3.说明的顺序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程序顺序是时间顺序的一种)、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顺序,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4.说明的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等。
A.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常会出现“比如”、“例如”、“如”等字样。
B.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如《鲸》一文中,“鲸总得来说分两类”一句便是典型的分类说明的标志。
C.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它往往通过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点,从数量上给人以具体、准确的印象。
但要注意,并非文中出现的数字都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关键是看它是否是在说明事物的特征。
与事物特征无关的数字的出现,不能看作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作用课件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作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ca87aecc22bcd126ff0c44.png)
(2010铜仁市中考题)
例题2、 《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
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 不同。 … …” 1、本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说明 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
2、本段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 _
说明方法的作用
看以下2015年滨州市中考题 :
例题 、“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超 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 会。”一句运用了 _____ 、 ————、说明方法, 作用是什么—————(2010年滨州市中考题) 解答:列数字、作比较; 列数字,准确具体说明了上海世博会规模之大。
例题2、中考题节选(2011重庆《揭开害羞之谜)》
• ④当研究者用脑电图扫描的方式记录小学 生的大脑活动时,他们又发现在那些羞怯 指数较高的孩子的大脑中,掌管人情世故 的皮层活动能力较弱,而负责焦虑及警惕 情绪的扁桃体部分则颇为活动。所以,在 参加社交活动时,一般的孩子能根据别人 的面部表情变化做出相应的反馈;而那些 害羞的孩子很可能不懂其他人的面部表情, 无法做出相应的反馈,当他们面对难以辨 识的表情时,就会变得很警惕,表现出来 的就是害羞。
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 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唐朝的张嘉贞说 它是“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 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 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 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 (三)大拱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四)全桥 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唐朝 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云出月,长虹饮 涧”。
说明文阅读
之说明方法及作用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初中语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873ef827284b73f3425036.png)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2)作引用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传说,谚语俗语,诗词句等。
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
好处:形象,典型,更有说服力。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好处: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4)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或一方面说明更准确,另一方面使说明更具说服力,让人信服。
)(5)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较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运用分类说明法,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和事理的不同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初中数学说明方法及作用
![初中数学说明方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ebf15a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9.png)
初中数学说明方法及作用初中数学是学生在数学学科中最基础的阶段之一。
为了有效地教授初中数学知识,使用合适的说明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初中数学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 演示法演示法是一种常见的初中数学说明方法,通过演示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通过使用数学模型、图表和示意图等辅助工具,演示法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作用:演示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研究动力。
同时,演示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2. 探究法探究法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过程的初中数学说明方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探究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研究能力。
作用:探究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故事化教学法故事化教学法是一种将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进行说明的方法。
通过给定一个情景或故事,将数学问题融入其中,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
作用:故事化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发他们的研究动力。
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有趣的情境结合,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4.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说明数学问题的方法。
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
作用:案例分析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总之,初中数学说明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合适的说明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初中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说明方法,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初中语文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
![初中语文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064f03aaaea998fcc220ed5.png)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④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⑤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⑥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⑦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⑧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注意:使用某种说明方法的作用的分析,先要明白各种说明方法通常的作用,再与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具体语境结合起来.可用公式“作用=方法本身的作用+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几种说明方法本身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列数字,准确;用图表,清晰明了;举例子、作比较,通俗易懂;下定义,揭示本质特征;分类别,条理清楚;引资料,引证事物特征。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专题讲解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专题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e3ee9b8e53a580216fcfe58.png)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之说明方法及作用专题讲解知识点讲解辨析并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打比方、引用、分类别、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等。
说明方法的运用目的在于更好地表述说明内容,因此,辨析说明方法应从文章说明的内容出发,进而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下面着重讲一下上海中考考纲里要求掌握的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四种说明方法。
1.举例子(1)定义:为了说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和情况,有时只从道理上讲解,人们不易理解,这就需要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
举例说明时常有“如”、“例如”等标志语。
(2)作用:①列举具体事例说明事物特征,能收到认识具体、印象深刻的效果。
②列举两个以上的实例,或是为了让读者明白说明的内容具有普遍性,或是为了从不同角度揭示说明对象的不同特性。
【经典范例1】生物入侵者 (节选)“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
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
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问题:本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这类题目的答题基本步骤是:判断说明方法——分析说明内容——指出说明效果。
答题基本模式: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文章举出的例子,具体而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令人印象深刻。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具体而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本地物种造成的极大威胁,令人印象深刻。
【经典范例2】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初中常用的说明方法
![初中常用的说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ba54c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b.png)
初中常用的说明方法一、引言说明方法是指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某个事物或现象而采用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说明方法,比如写作文、做实验报告、解答数学题等等。
本文将介绍初中常用的说明方法。
二、定义说明法定义说明法是通过对事物或概念进行定义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会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这就需要使用定义说明法。
例如,“仁者爱人”这句话,我们可以通过定义“仁”和“爱”来解释其意义。
三、举例说明法举例说明法是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它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老师会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单词和短语的用法,这就需要使用举例说明法。
例如,“go to school”这个短语可以有多种意思,在不同情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
四、分步骤说明法分步骤说明法是通过把一个复杂的过程分成几个步骤来进行详细说明的方法。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学生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实验,这就需要使用分步骤说明法。
例如,在进行“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时,需要先称量物体的质量,然后测量其体积,最后计算出密度。
五、比较说明法比较说明法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老师会要求学生掌握各个朝代的特点和区别,这就需要使用比较说明法。
例如,“唐朝和宋朝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朝代,但它们在文化、艺术和科技方面有很大不同。
”六、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法是通过总结分析已有的事实来得出结论或规律的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会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数学公式和定理,这就需要使用归纳总结法。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已知勾股数对(3,4)、(5,12)等来推导出勾股定理。
七、小结以上介绍了初中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定义说明法、举例说明法、分步骤说明法、比较说明法和归纳总结法。
不同的说明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有的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也属于分类别。
分类别的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3)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4)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
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5)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6)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7)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使人明白清楚。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
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8)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它的主要作用是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9)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10)引资料。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
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作用是使说明的
内容更充实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