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代汉服复兴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服,是汉家儿女的美丽衣裳。透过这身衣裳,可以领略秦汉雄风的豪迈,可以体味曲水流觞的风雅,还可以感受祖先的悲欢与激扬。

汉服,不仅有着御寒、蔽体的原始功能,还是美与意的融合体,更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及民族历史的承载物,可以说,汉服融入汉族人的血脉,衔接着既往的历史与文明。穿上汉服,

让我们有着华夏文明继承者的骄傲,也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历史责任感。

一、汉服的定义及特征

汉族,在先秦上古时代称为华夏族,因汉朝的辉煌而改名为汉族。

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或者传统服装,也可称华夏衣冠、汉族衣冠、汉家衣冠等。虽然有人建议称汉服为华服或者国服,但在汉服尚未大规模融入生活的现况下,笔者不认同这样的提法。

汉服作为一种独立的服饰体系,在历史的传承与发展中,有着鲜明的风格特色、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貌,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与现代服饰在制式和风格上有着质的不同。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另外还有将士所穿的戎装。

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汉服的外形特点,给人以洒脱飘逸的印象,一言以蔽之,即“行云流水”。

二、汉服的兴衰历史

汉服,有着与华夏文明一样悠久的历史,汉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上古。《易·系辞》明确记录:“黄帝、

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一部《周礼》,记录着完整系统的衣冠礼制,深深影响了后来三千多年的服装理念,成为日后历代礼制衣冠的蓝本。从周秦汉魏到隋唐宋明,虽然每朝每代都会受“改正朔、易服色”的衣冠服制影响,

关于当代汉服复兴的探讨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系,江苏

江阴214400)

[摘要]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与华夏文明一样源远流长,承载着汉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通过阐述汉服的定义与特征,分析汉服的兴衰与现状,探讨汉服复兴的现象及积极意义,对汉服复兴的原因、

思路和方式提出建议。[关键词]汉服;衣冠;礼仪;传统;复兴[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21(2010)04-0020-04

[收稿日期]2010-04-27[作者简介]陈

英(1976-),女,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主要从事服装设计与工程研究。

Journal

of Nanning Polytechnic

20

但汉服一直保持了源自深衣衣裳制的腹手笼袖、袼宽运肘、交领右衽、结缨隐扣的重要特征。华夏礼仪服饰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保持了惊人的传承性,并传播至周边的民族,构筑起了东亚的华夏文明圈。礼仪之邦,衣冠上国,成为古代中国的代名词。

汉服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清军入关后,建立了以满族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政府。满族统治者下令强迫全国剃发易服。1683年,清军入台湾灭郑成功余部,在血腥高压下,汉服基本从华夏土地上消亡。

三、汉服的现状

汉家衣冠消亡已六甲子。汉服,对民众说起来已经陌生到一个沉重的词——

—古装。

当今的汉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自己民族传统服装的民族,这对于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十三亿人口的中国的主体民族来说,是十分遗憾的。没有民族服装,使我们在一些重大活动、重要仪式或是对外交流的场合,经常遭遇这样的尴尬场景:每逢重大节日,五十六个民族齐聚一堂时,各民族的兄弟姐妹都穿着自己民族的传统盛装,而唯有汉族人要么穿衬衫T恤(夏天),要么西装革履(冬天)。

汉族人没有礼服。在一些需要礼服的场合,一般人都很茫然,不知道穿什么。由于没有礼服,很多礼仪基本消失,比如作为成人礼的笄礼与冠礼、射礼、祭礼等等,即使在反映古代生活的影视剧中都看不到踪影。而常见的婚丧礼仪中,穿什么的都有,失去了礼仪原有的庄严与意义。

四、汉服传承复兴的必然性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汉服的意义决不只是一件美丽的衣服那样简单,它历经了几千年,已经融入汉族人的血脉,成为我们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承载物,是我们民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的外在表现,它体现着血脉里传承的文化内涵,代表着我们民族厚重的文化根基,包含着我们对天地自然的尊重,对人格理想的追求。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主体的汉族有着不应推却、也不能推却的责任,“华夏复兴,衣冠先行”——

—我们需要一面旗帜来引领我们,与断裂的历史文化相衔接。汉服就是这面旗帜,由汉服把现在文化与历史文化连接起来,使现代文化的根扎下去,我们的民族才能凝聚,才能发展,才能强大,才能实现复兴。

我们说复兴,并不是要回到过去的封建社会,而是通过汉服,复兴汉服所承载的文化精华,重塑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凝聚民心,重振民族精神。

汉服复兴是一个引子,由此引出的传统复兴、文化复兴、文明复兴,便是我们现在走出困境的复兴中华之路,这是汉服复兴最重要的意义。

2003年,一个叫王乐天的普通人穿着汉服上街,汉服,随之重新走进大家视野里,对历史来说也许是个偶然事件,但偶然里又有着必然。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他,在那段时期内也必然会有另一个人第一个穿着汉服走上街头,点燃汉服复兴的燎原之火。

五、汉服复兴的思路

复,是考究古代服制的翔实;兴,是摸索适合当今生活的汉服样式。兴而不复,兴就没有根本;复而不兴,复就没有用途。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紧密联系传统,彰显文化礼仪

兴衣冠必兴于礼仪,可以说,现在汉服的复兴是随着传统节日的兴起而兴起的,也只有孕含着深厚文化的汉服才具有生命力。成年礼历来是一个备受推崇的节日——

—成人仪式的精髓,在于使青年开始懂得“成人之义”,所谓“弃尔幼志,顺尔成德”,提示他今后将要担负起对长辈、师长、朋友,乃至社会、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提示他已正式跨入社会,获得全新的人生角色。《冠仪》曰:“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沐浴、礼告、正服、行三加之仪等看似繁琐的礼仪程式,强化了成人礼仪的神圣感,增加了其文化感染力。这种源自文明深处、与历史文化传统妥善联结的成人仪式,无疑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二)适应时代,贴近生活

首先,在衣制服饰上要适应时代。三千年间,华夏衣冠在延续基本元素的前提下,服制、用途历朝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