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第一章:地球表面形态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概念及分类。
2. 掌握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
3. 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内容:1. 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及分类。
2. 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
3. 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表面形态。
2. 利用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
3.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形态的多样性。
2. 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及分类。
3. 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特征。
4. 探讨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
作业布置:1. 绘制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图。
2. 列举实例说明地球表面形态的特征。
第二章:山地与平原教学目标:1. 了解山地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掌握平原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认识山地与平原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山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平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山地与平原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利用地形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山地与平原的特征。
2. 结合实例,分析山地与平原的形成原因。
3. 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山地与平原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山地与平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山地与平原的差异。
2. 讲解山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分析平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4. 探讨山地与平原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作业布置:1. 绘制山地与平原的特征对比图。
2. 列举实例说明山地与平原的形成原因。
第三章:高原与盆地教学目标:1. 了解高原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掌握盆地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认识高原与盆地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高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盆地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 高原与盆地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利用地形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高原与盆地的特征。
《地球表面形态》高中地理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高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教学难点: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过程及机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表面的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形态变化。
2.知识讲解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如陆地、海洋、山脉、高原、平原等。
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如地壳运动、岩浆活动、风化侵蚀等。
3.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讲解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地壳运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分析长江流域的河流发育过程,让学生了解河流对地表形态的作用。
4.小组讨论地球表面形态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何合理利用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5.实践活动以家乡为例,让学生调查家乡的地球表面形态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
要求学生绘制家乡地形图,标注主要地形特征。
6.课堂小结强调地球表面形态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7.作业布置四、教学反思1.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环节的参与程度。
3.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语言表达、教学方法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对地球表面形态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地理素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时,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地球表面有哪些主要形态?它们是如何分布的?”然后,展示地球表面的山脉、高原、平原等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特征。
“同学们,你们知道喜马拉雅山脉是如何形成的吗?”“是因为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了高大的山脉。
”“很好,那这种地壳运动的力量是如何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的呢?”“地壳运动的力量会使得地表产生皱褶,形成山脉,同时也会造成地震等自然灾害。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在高中地理体系中,地球表面形态及其成因是自然地理的基础理论,是解决区域地理问题必须借助的重要知识,掌握这一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区域中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的理解,对今后顺利开展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①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与地形的关系。
③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
b、能力目标:①培养阅读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的能力。
②培养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能力。
③学会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的一般方法。
通过课堂和野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c、情感与态度①通过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②了解地质构造规律以及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
③通过教材中图片的教学,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通过欣赏由于内、外力作用形成的一些优美自然风光,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美的观念。
3、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a板块构述学说及其应用b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教学难点:背斜、向斜及形成的主要地形二、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读图分析法、诱导点拨法、多媒体辅助法。
三、学法指导:联系实际法、举例分析法、野外考察法、收集资料法、读图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1)板块运动属于内力作用还是外力作用?(2)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什么?我们国家属于哪一大板快?(3)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怎样?向斜山有时候,我们在野外还会看到背斜谷和向斜山地貌,那么,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总结2、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外力地貌流水风力侵蚀地貌沉积地貌崎岖地表沟谷峡谷瀑布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扇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裸岩荒漠沙丘沙垄黄土高原板书设计: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2、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外力地貌流水风力侵蚀地貌沉积地貌崎岖地表沟谷峡谷瀑布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扇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裸岩荒漠沙丘沙垄黄土高原。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一、对课标的理解该节课为湘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课的内容,课程标准对该内容的要求是,能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分析内力的作用结果和主要的地质构造形式。
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达到学有所用。
二、对教材的认识本节课是学习《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之后的新内容,学生有了对地壳相关知识的理解,我们就可以沿着学生的思维路线,引导学生来分析我们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
进一步分析和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的意义和内力作用的表现。
从而,将学生的知识进一步提升。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地质作用是形成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力的来源。
2、辩证的认识板块学说和海路分布的关系。
3、掌握地质构造中的褶皱和断层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的读图识图能力,会绘制地质构简图。
2、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对知识的探究精神。
2、使学生知道利用对地质构造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找水、找矿。
3、在学习地质构造的过程中实现唯物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强化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地质作用,辩证的看待板块学说2、教学难点:理解地质构造的基本形式;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演示法、识图分析法、问题探究法六、教学媒体电脑多媒体、教学模型演示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陆地上的五种主要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吗?他们是不是亘古不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共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演示】利用电脑多媒体展示海陆变迁,板块运动的演示动画。
并出示材料,关于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
(动画演示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探究】这种演变的作用力来自哪里呢?学生组成探究小组,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板书】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学生回答】学生每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回答。
湘教高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湘教高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高一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
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六、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
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3、矿物的硬度等级4、矿产的形成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主要类型,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理解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
掌握常见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褶皱、断层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运用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
常见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地壳运动的机制和表现形式。
地质构造的判断和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如雄伟的山脉、广阔的平原、深邃的峡谷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表面为什么会有如此多样的形态。
2、讲授新课地球表面形态的类型结合图片和地图,介绍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所知道的不同地形类型的地区。
内力作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讲解地壳运动的类型,如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并通过动画演示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介绍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地表形态。
以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东非大裂谷的扩张为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巨大影响。
外力作用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影响讲解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通过图片和实例,如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流水侵蚀形成的峡谷、冰川侵蚀形成的U形谷等,展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
强调外力作用在不同地区的强度和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导致地表形态的差异。
常见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介绍褶皱的概念和类型(背斜、向斜),通过模型演示和示意图,让学生理解褶皱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1000字地球表面形态是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它包括了山脉、平原、丘陵、河流、湖泊、海洋、岛屿等,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地球表面形态需要与地球科学知识、自然地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表面的基本构成元素,掌握地球表面形态、特征和规律的基本概念;2. 理解地球上的地貌特征与环境、自然资源的关系;3. 发展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并促进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地球表面形态和地理过程的概述介绍地球表面形态的概念、分类和形成原因,并概述地球表面形态形成的主要过程和规律,如地壳运动、风化、侵蚀、沉积等,从而引出各种地貌形态,比如山脉、盆地、高原等。
2. 山脉、丘陵和平原介绍山脉、丘陵和平原的形成及主要特征,比如山脉通常由许多山峰、山谷、岩峰和岗地组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山脉也可能随着地形的变化发生变化,丘陵通常是山脉上的小山峰,它们的高度比平原要高,但比起山脉来说要低,平原一般都是较为平坦的地形,它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了侵蚀和侵蚀,形成了包括河流、湖泊、遗迹等在内的各种特殊地理地貌。
3. 河流与湖泊介绍河流的形成和特征,以及它们对周围的土地和地质风貌的影响,同时还有与河流相关的地理现象,如洪水、沉积、冲刷等。
除此之外,还要介绍湖泊的形成和特征,包括各种湖泊类型和它们对周围的环境和社会人类的影响。
4. 海洋和岛屿介绍海洋和岛屿的形成和特征,海洋和岛屿是地球上最广阔的地形和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相互交织着,构成了地球的重要组成成分。
在学习海洋时,可以介绍各种海洋生物、海底地形以及海洋水资源的利用,而在介绍岛屿时,可以将岛屿作为学科中的案例进行讨论,了解毛里塔尼亚沙漠岛是如何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5. 综合案例分析以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为例,综合运用地球表面形态和地球科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对环境的影响,探究如何有效减轻灾害的损失。
2013.10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教师:郑秀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生说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形式2.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理论及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及位置3.列举地质构造的类型,阐述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板块分布图,学生记忆板块名称及位置,从而解释地球上宏观地形的形成原因2.通过实验演示和版画,学生理清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能够培养起客观的分析地理事物成因的精神和兴趣2.通过展示美丽的地形图片,学生建立起对自然地理环境敬畏和喜爱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难点:画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解释形成的地形【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画图法、地理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运用视频《巴基斯坦地震震出小岛,小岛终将消失》视频导入,设置问题1:巴基斯坦小岛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说明了地球表面形态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总结:说明地球表面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
推进新课问题2:导致巴基斯坦小岛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哪两个方面?生: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师生活动:结合课本归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形式承接:今天我们出门旅行看到的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如山脉、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都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下形成,但某一个时期内,会有一个主导的力量,今天我们主要讲述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聚焦巴基斯坦地震:1991年~2013年巴基斯地区发生的大地震PPT呈现2013年世界7级以上地震跟踪分布图问题3:为什么巴基斯坦地区地震频发?学生讨论回答::与板块的位置有关,这些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处(二)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师生共同了解板块构造学说,学生记忆六大板块名称和大体位置问题4:你能从图中找出位置分布或者形状特殊的板块吗?学生尝试找出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教师提示: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哪个半岛?学生回答问题5:板块与板块之间是如何相对运动的?并且形成哪些地形?生:板块与板块之间互相碰撞挤压或者彼此分离教师运用几本课本进行演示板块碰撞与分离,学生分别说出可能形成哪些地形教师进行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碰撞挤压消亡边界山脉、海沟、高原、岛弧彼此分离生长边界海洋、裂谷、海岭举例分析:喜马拉雅山脉是如何形成的?红海、大西洋呢?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呢?学生结合地图册,找出这个事物的位置,结合板块分布进行分析成因问题6: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一座褶皱山,你觉得什么事褶皱?(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生:强烈的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岩层发生弯曲,好像衣服的褶皱有向下弯曲和向上弯曲。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三维目标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因素,识通过对当地典型地貌的实地考察学习和探究,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自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养成良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播放录像(丰富的地表形态: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平坦的太湖平原、富饶的四川盆地、美丽的江南茶园)。
请同学们讨论并总结:地表形态有何特点?生师很好。
地表形态真是丰富多彩。
那么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是永板第二节地球表面形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推进新课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并思考“地表形态是永恒不变的还是不断变化的?”媒体显示:生师板书: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并完(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生师同学们填得很好。
现在我们知道了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两种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师对。
内力作用让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是地表形态的主力塑造者,那么它是怎样板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师大家看到雄伟的喜马拉雅山和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是地壳的运动引导了地表形态的变化。
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其运动的呢?近几十年来对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的解释很多,其中最为盛行的一板书:(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投影:大家看图,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
(一一指出,带学生在图上查找生师出示一空白的板块构造图,请学生抢答式确认各大板块的名称、位置。
生1.2.师同学们的速记效果不错,说明找到了规律。
另外,从图中还可看到符号“→︱←”“←︱→”,这是板块的运动方向,说明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
地理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湘教必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类型及特征;(2)掌握地形、地貌的概念及其区别;(3)学会运用地形图、卫星遥感图像等资料,分析判断地表形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探究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过程;(2)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地表形态的模拟演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地球表面形态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保护地表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类型及特征;(2)地形、地貌的概念及其区别;(3)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过程。
2. 教学难点:(1)地形、地貌的概念及其区别;(2)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过程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教材《地理湘教必修》;(2)地形图、卫星遥感图像等资料;(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2)计算机;(3)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形态的多样性;(2)学生分享对地球表面形态的认知和感受。
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材,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类型及特征;(2)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卫星遥感图像等资料,分析判断地表形态。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地形、地貌的概念及其区别;(2)教师阐述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过程。
4. 实践操作:(1)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地表形态的模拟演示;(2)教师指导学生操作,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讨论:(1)学生分享在地表形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地表形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类型及特征;2. 运用地形图、卫星遥感图像等资料,分析判断地表形态;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合作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地球表面形态》教学设计
《地球表面形态》教课方案跟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不停深入展开,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
新课改的教课理念要求我们把培育学生的创建性思想能力、发散性思想放在重要地位。
教师除了在讲堂教课中创建适合的问题情形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研究地理事物的规律和原理外,还应在讲堂教课中实时、适合地增补必需的课外资料,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联想、学会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发散思想。
从中激发学生研究知识神秘的兴趣,培育学生创建性思想的能力。
下边,我以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地球表面形态》一节教课为实例,说说“增补资料”在地理讲堂教课中运用必需性。
第一部分讲堂实录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认识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认识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教课要点、难点:1.以流水微风为例剖析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结果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两重性三、教课方法:指引- 研究式教课法四、教课过程[导入 ] 经过前方一个专题(板块运动)的学习,我们知道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开释是直接有关的,但地貌的形成不单遇到地球内力作用的影响,还无时不受外力作用的影响。
师:什么是地球的内、外力作用呢?生:(答后师增补:地表形态(地貌)是在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师:外力作用经过哪些外力进行作用,有哪些形式表现?(经过图片赏识加深认知水平)生:(答后师增补:经过地表及其之外的风力、流水、海浪、冰川进行)【设计企图:经过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贮备,联系旧知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课内容在知识系统中所属地位,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做到成竹在胸】问题一:对于黄土地貌[环节一:创建问题情形]情形一:(P PT播放)黄土地貌景观图情形对话:师:这是什么地貌?主要散布在哪里?生:(读图回答:在黄土地域发育的黄土地貌,散布于中纬度半干旱地域。
我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散布区。
)师:我国的黄土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生:(学生答不上来在情理之中)【设计企图:经过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贮备,激发学生求索新知识的兴趣,进而将“黄土高原”的增补资料表此刻学生的眼前,让学生在“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的率领下,游览知识的大海】情形二:(P PT播放)我国沙漠散布图情形对话:师:我们不如剖析这样两个问题:第一,我国的黄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增补资料:我国北方沙漠地域的散布及“黄土高原”的地理地点:说明风力堆积是“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以及黄土的特征等知识】情形三:(P PT播放并解说)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图片【设计企图:经过图片惹起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补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有关知识,进而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联想、学会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发散】情形对话:师:第二个问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生:流水的侵害作用所致。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地球表面形态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和地貌类型;2.掌握地球表面形态与地理过程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释地球表面形态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主要地貌类型的特征和形成原因;3.地球表面形态的地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4.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形态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
引导学生提出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学习新课:首先介绍地球表面形态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地形、地貌和地势。
然后详细介绍主要的地貌类型,如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以及它们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同时,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对各种地貌类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并尝试解释它们的形成原因。
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地貌类型,如沙漠、森林、珊瑚礁等,让学生探讨它们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一些著名的地貌类型,了解更多有关地球表面形态的知识。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解释。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地球表面形态的地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5.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地球表面形态的重要性以及它与地理过程之间的关系。
同时,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短文,或者搜索一些著名的地貌类型并撰写简介等。
6.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更多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书籍和文章,或者参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貌景点,以增加对地球表面形态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估他们对地球表面形态的理解程度;2.通过小组展示和课堂讨论的效果,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地球表面形态与内力作用教案
地球表面形态与内力作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 使学生掌握地球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3. 培养学生运用地质学知识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和内力作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地形、地貌的定义及分类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化过程2. 地球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3. 地球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地球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地球内力作用的具体过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表面形态和内力作用的相关图像和视频资料。
2. 案例分析法:以实际的地形地貌为例,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内力作用过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图片,引发学生对地球表面形态的思考。
2. 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基本特征:介绍地形、地貌的定义及分类,讲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演化过程。
3. 讲解地球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讲解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的概念和特点。
4. 分析地球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以实际案例为例,分析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地球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地球表面形态和内力作用的实例,进行讲解和分析。
2. 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的地形地貌案例,总结内力作用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公开课教案-《地球表面形态》
公开课教案-《地球表面形态》临城中学李丽【课题】地球表面形状(《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课标解读】“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状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从课标要求来看,教学活动的重心是地表形状的变化的缘故分析,并能让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状。
一是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状,即地表形状一直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二是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状,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状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状骨架进行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状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学习目标】⑴了解地表形状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⑵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明白得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势的关系。
⑶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状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①用板块构造理论说明宏观地势的形成;②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的地表形状。
【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为“内力作用与地表形状”,是湘教版必修Ⅰ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状”中的第1课时的内容。
关于这部分内容,教科书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势、地质构造与地表形状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于板块构造学说,学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因此教科书对这一内容作了扼要的介绍,教学的重点安排在板块的两种运动形式对宏观地势形成的阻碍上,并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状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教科书介绍了两种差不多的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并着重说明了两种构造所形成的地表形状和地貌特点。
关于教学难点“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教科书用“活动”的形式来安排,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图片材料的分析判定来达到教学目标。
但只通过观看图片远远不够,故需教师的点拨来突破难点。
关于断层,教科书在简单介绍其成因后,展现了示意图和景观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得出断层对地貌的阻碍及断层带的地貌表现,然后再介绍两条断层之间的运动组合——地垒和地堑。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期差不多接触过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学说,但只是大致了,有一定的基础,但缺乏对知识系统的把握。
初步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方案
初步了解地球表面形态的教学方案地球是孕育生命的星球,其表面形态多种多样,如高山峻岭、平原丘陵、河流湖泊、海洋陆地等。
了解地球表面形态对于理解地球的成因、地貌演化、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初步了解地球表面形态是地理学科中的一项基础内容。
本文将针对此进行教学方案的阐述。
一、教学目标1.认识地球表面主要形态,如高山、平原、丘陵、盆地、峡谷等。
2.理解地球各地形的形成机制,如地壳运动、风化作用、水力作用等。
3.了解不同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高山作为水源保护区、平原作为农业生产区等。
4.培养学生利用实地考察、图片、数字资料等多种方式综合认识地球表面形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以及基本特征。
例如:(1)高山:海拔较高,山顶常年盖雪,表面悬崖峭壁,动植物种类丰富。
(2)平原:海拔较低,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
(3)丘陵:地势较平缓,山丘或土丘居多,土地贫瘠不适宜农业生产。
(4)盆地:地势低凹,气候干燥,常由内陆湖泊或滨海河流沉积形成。
2.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机制。
包括地壳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等)、风化作用(机械风化、化学风化)以及水力作用(水蚀作用、泥石流作用等等)。
3.不同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高山作为水源保护区、平原作为农业生产区等。
4.地球表面形态的实地考察。
采用实地考察、图片观察等方式对地球表面形态进行实际观察,如登山、徒步等,使学生直接体验不同地形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1.概念讲解法利用图书资料、化石模型、图片等辅助资料对地球表面不同地形的分类、特征以及形成机制进行讲解。
2.实地观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直接观察不同地形的特征和地貌演化过程。
3.数字化教学法引导学生使用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交互式学习,如网络地图、地球仪等,使学生充分了解地球表面形态。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地球表面形态的分类和特征较多,教学时要突出重点。
2.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需要理解地壳运动、风化作用、水力作用等地理概念。
地球的表面教案(精选五篇)
地球的表面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地球的表面教案2、地球的表面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地球表面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表面多种多样的地形;知道地图是依据地形而来的;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二)过程与方法: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
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
能够描述家乡地貌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建立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感受到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秀美壮丽;渗透地图制作的科学方法;体验到动手做科学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收集各种不同的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地图、地球仪、托盘、撒、沙、泥土、石块、小树枝、苔藓、小亭子、小桥。
三、教学活动建议:本课在认识地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宏观上总体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地貌,感受自然的神奇。
再通过亲手制作地表模型,更深刻的知道整个地球的地形地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学生汇报课前查找的祖国秀丽山河的资料。
师生归纳各种地形的特点。
2.教师边播放各种地形的图片,边讲述:地球表面的地形是非常复杂的,也正是这些复杂的地形交错在一起才造就了大自然中许多秀美的风光,下面是老师查找的一些风景图片,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
(二)制作地表模型。
1.谈话:看了这么多秀美的景色,老师和大家感觉一样,觉得真是太美了,于是,亲自动手做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大家觉得老师做得怎么样?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2.(展示教师作品)讲述:组内同学商量一下,你们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地表模型?想用什么材料来制作?3.分组做地表模型。
要求:小组之间协调分工,由每组的材料员统一拿材料,用多少,拿多少,多的马上送回,允许到别的小组去取经。
学生分组制作活动。
讲述:刚才,我们各组按各自的想法做了一个地表模型,做得怎样呢?下面大家相互参观一下。
学生离座参观各组作品。
学生谈参观感受。
(三)绘制地形图1.谈话:地表模型虽然直观形象,但有时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它最适合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为了使用方便,我们可以怎么做?(绘制地形图)那么这个地形图该如何画呢?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表模型,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优点和不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一、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标准解读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
关于地表形态要注意有不同的概念解释。
对于地表形态,通常有两种理解。
其一是从宏观形态上理解的地形,如高原、盆地等,是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二是从微观成因上理解的地貌,如流水地貌、风沙地貌等,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
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
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以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
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
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
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
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即传统意义上的地貌),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
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以使学生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
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形成高山、盆地等大地形),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
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
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的“结合实例”)加以分析。
(2)教学重点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3)教学目标●列表比较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说出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从图上识别六大板块及其边界,并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主要地貌的形成。
●说出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举例说明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学会判断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合理性。
(4)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二、知识结构第二章第二节地球表面形态知识结构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力量来源内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表现为、、等。
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的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和。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块构造主要观点:(1)地球表层的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分割成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板块等六大板块。
(2)板块之间互相挤压碰撞(边界)和相邻板块的彼此分离(边界)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①在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峻的和巨大的。
如②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常形成深邃的,以及与之相伴的或。
如美洲西岸的和亚洲东部的。
③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如的形成)或海洋(如海的形成)(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概念:由运动留下的“痕迹”。
1.褶皱概念:强烈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成褶皱。
基本形态:一般地说,中间向上隆起的叫,中间向下凹陷的叫。
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地区的岩石在褶皱作用下被,比较,抗能力较强,反而形成山地。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形态来识别背斜和向斜,而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确定背斜和向斜,背斜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向斜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
2.断层概念: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
形式: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的突起的部分叫,常形成陡峻的。
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构造,常形成或。
(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岩浆喷出地表即为,其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常形成、等多种火山地貌。
大地由于而快速震动称为,其结果往往造成地壳和。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流水侵蚀作用:如山地山高谷深,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堆积作用:如许多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往往形成开阔的和。
风力沉积作用:如干旱地区沙粒沉积形成,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讲过,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这也正说明了地壳是在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据地质学家考证:地球已有45亿年的历史。
在此期间,地球(壳)表面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海洋和陆地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海洋可以变为陆地,如登山队员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古生物化石;陆地也可以变为海洋,如台湾岛在很早以前是和大陆连在一块的,后来由于中间地段地层发生陷落,便形成了今天的台湾海峡。
【提问】是什么因素造成地壳及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呢?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板书)【阅读、分析】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填表:内、外力作用比较表【总结点评】注意:①内、外力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总是同时在改变着地表形态,但它们总是从相反的方面改变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不断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则使高低不平的地表不断趋于平坦。
因此,今天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内、外力作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是不断推动地壳发展变化的动力。
在广阔的地表形态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者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往往表现为某一种地质作用占优势。
不过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③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并且由此分异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
例如,在海陆两大地貌单元的基础上,全球便有了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的分化;陆地表面从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的分布格局,到阴坡、阳坡的差异,又在不同尺度上引起地理环境进一步分化,从而使地理环境更加丰富多彩。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板书)板块构造学说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它是在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阅读、分析】引导学生读课本P36—P38页,结合图和活动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并完成活动题。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板书)(1)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全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读图)。
大的板块又可分为小板块。
注意点:①板块是地球岩石圈被构造带分割成的单元,而不是地壳的单元,也不是硅铝层的单元。
②六大板块的范围与大洲、大洋的范围不一致。
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是水域外,其他的板块都包括了海洋和陆地。
板块不是大洲、大陆或大洋,只是借用了大洲、大陆和大洋的名称来命名。
③板块的边界有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消亡边界(图中实线)是板块相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沟或造山带;生长边界(图中虚线)是板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的,表现为海岭或断层。
(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这上,处于不断运动中。
(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
(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等。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如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等。
两大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等。
(陆地内部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如东非大裂谷)【点评】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
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板书)(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板书)(教师引导)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所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什么叫褶皱、断层呢?(教师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受地壳运动的作用,当岩层受到来自水平方向的强大挤压力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褶皱;当岩层或岩体受到来自垂直方向上的强大压力或张力时,岩体便会破裂,两侧的岩块会发生上下左右的错动、位移,这种现象叫做断层。
褶皱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
什么是背斜、向斜呢?(教师在黑板上用板笔绘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图,并标出受力方向)【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教师)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
(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类似课文中图2—14、2—15图的情况) (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于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略【点评】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
(过渡)由于岩层的受力方向不同,表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
当来自水平方向的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的是褶皱;而当岩层受到来自垂直方向的压力或张力时,岩块会发生破裂、位移或者错动,这就叫断层。
(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绘出断层示意图)从断层两侧岩块的相对移动方向(可能一侧上升或一侧下沉)可看出,相对上升的岩块,在地貌上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西峰)、峨嵋山万佛顶、江西庐山等名山,都属于上升的岩块;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构造盆地或谷地(低地),如我国吐鲁番盆地、陕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等。
【总结】(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板书)【提问】什么是火山喷发、地震?对地形各有什么影响?【总结】火山喷发其熔岩物质堆积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多种火山地貌。
地震的结果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
【承转】内力作用的结果是使地表面变得高低起伏,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那么,外力作用怎么样呢?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板书)(一)外力作用【提问】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点评】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