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37页PPT
合集下载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PPT课件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
规划分析,包括分析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
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 环境现状与分析,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
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拟议划的主要因素。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包括识别规
划目标、指标、方案(包括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问题和 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 确认环境目标,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指标。
(3)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分析,确定受到规划影响后明 显加重,并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地域环境承载力 的环境因子。
现状分析与评价
对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实施的环境限制因素分析
(1)跨界环境因素分析;
(2)经济因素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分析 ;
(3)社会因素与生态压力 ;
(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对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的影 响;
规划分析
修
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改
规
划 目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评价指标
标
或 规
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划
方
案
针对规划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放弃规划 评价结论
采纳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公众参与
编写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
实施监测与跟踪评价
1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考虑的两个因素: 一是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 自然资源特征(如森林、草原、渔场等),或人为的 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二是已有的管理边界, 如行政区等。
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现状调查:针对规划对象的特点,按照全面性、针
规划分析,包括分析拟议的规划目标、指标、规划方案
与相关的其他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关系。 环境现状与分析,包括调查、分析环境现状和历史演变,
识别敏感的环境问题以及制约拟议划的主要因素。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包括识别规
划目标、指标、方案(包括替代方案)的主要环境问题和 环境影响,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 确认环境目标,选择量化和非量化的评价指标。
(3)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分析,确定受到规划影响后明 显加重,并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地域环境承载力 的环境因子。
现状分析与评价
对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实施的环境限制因素分析
(1)跨界环境因素分析;
(2)经济因素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分析 ;
(3)社会因素与生态压力 ;
(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对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的影 响;
规划分析
修
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改
规
划 目
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评价指标
标
或 规
对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划
方
案
针对规划方案提出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放弃规划 评价结论
采纳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公众参与
编写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规划
实施监测与跟踪评价
1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考虑的两个因素: 一是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 自然资源特征(如森林、草原、渔场等),或人为的 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二是已有的管理边界, 如行政区等。
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
现状调查:针对规划对象的特点,按照全面性、针
生态环境保护PPTppt
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实行严格处罚,包括高额罚款、责令停产整顿、吊销排污 许可证等。
对涉嫌犯罪的行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严格追究刑事责任。
03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
主要政策措施
01
建立并完善法规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完善 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以确保环境保 护工作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02
加强监管力度
生态环境保护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 •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应用 • 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案例 • 生态环境保护展望与建议
01
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生态环境保护的定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对自然环境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人类 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维护。
土壤清洗技术
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清洗剂、还原剂等物质,将土壤 中的重金属还原或溶解,从而降低其毒性。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 、转化或吸附,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廊道建设
在城市或自然环境中建设 生态廊道,促进生物多样 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完 整性。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监管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
提高公众意识
发展生态产业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 定和完善,严格环境执 法,保障生态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
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的监管力度,实施 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控制 。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生态 环境保护领域,拓宽融 资渠道,增加环保投入 。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 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 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
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与创新
对涉嫌犯罪的行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严格追究刑事责任。
03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
主要政策措施
01
建立并完善法规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完善 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以确保环境保 护工作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02
加强监管力度
生态环境保护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 • 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应用 • 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案例 • 生态环境保护展望与建议
01
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生态环境保护的定义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对自然环境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人类 与自然和谐共处关系的维护。
土壤清洗技术
针对重金属污染土壤,采用清洗剂、还原剂等物质,将土壤 中的重金属还原或溶解,从而降低其毒性。
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 、转化或吸附,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廊道建设
在城市或自然环境中建设 生态廊道,促进生物多样 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完 整性。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监管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
提高公众意识
发展生态产业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 定和完善,严格环境执 法,保障生态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
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 破坏的监管力度,实施 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控制 。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生态 环境保护领域,拓宽融 资渠道,增加环保投入 。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 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 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
生态文明建设
科技与创新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课件
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 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或 地方有关生态保护的政策、法律 法规等。
评价指标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 能、土壤质量、水资源、空气质 量、景观美学等。
0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生态调查与监测
生态调查
对项目实施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现状进 行调查,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 动物分布、土壤质量、水资源状况等 。
案例三:采矿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1
采矿活动可能导致地形改变、土壤污染和水资源破坏等问题。
评价方法
02
通过环境监测、实地调查和生态模型等方法,评估采矿活动对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案例分析
03
以某露天采矿为例,分析其对土壤质量、水资源和周边生态系
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
生态监测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的生态环 境进行监测,包括污染物排放、生态 因子变化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 在的环境问题。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估
生态影响预测
基于生态调查和监测数据,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短 期和长期影响。
生态影响评估
对预测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影响程度和范围,为制定生态补偿和修复方 案提供依据。
公众参与度提高
未来将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生 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透明度和公
信力。
05
结论
总结评价方法与实践经验
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评价方法的改进建议
对比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其 在实际操作中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
针对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实践经验总结
归纳总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 验,包括案例分析、技术路线和操作 要点等。
评价指标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 能、土壤质量、水资源、空气质 量、景观美学等。
0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生态调查与监测
生态调查
对项目实施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现状进 行调查,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 动物分布、土壤质量、水资源状况等 。
案例三:采矿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采矿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01
采矿活动可能导致地形改变、土壤污染和水资源破坏等问题。
评价方法
02
通过环境监测、实地调查和生态模型等方法,评估采矿活动对
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案例分析
03
以某露天采矿为例,分析其对土壤质量、水资源和周边生态系
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恢复措施。
生态监测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实施后的生态环 境进行监测,包括污染物排放、生态 因子变化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 在的环境问题。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估
生态影响预测
基于生态调查和监测数据,预测项目实施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短 期和长期影响。
生态影响评估
对预测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影响程度和范围,为制定生态补偿和修复方 案提供依据。
公众参与度提高
未来将加强公众参与,提高生 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透明度和公
信力。
05
结论
总结评价方法与实践经验
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评价方法的改进建议
对比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分析其 在实际操作中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
针对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实践经验总结
归纳总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 验,包括案例分析、技术路线和操作 要点等。
生态评价ppt
生 态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 1.生态环境基本概念 •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和发展 •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4.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理 • 5.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 • 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 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8.美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简介 • 9.实例——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庄稼地
92(食物生产、生物控制、授粉等 3 项)
生态系统环境功能(三)
表 3 海洋生态系统的公益价值($/hm2/a)
生态系统
公益价值设计量指标
海洋
577
开放性域
252(营养循环,大气调节,食物生产等 6 项)
海滨
4052(营养循环,食物生产,娱乐等 8 项)
河口湾
22832(营养循环,干扰调节,避难所,娱乐等 8 项)
热荒漠
冷荒漠 湿草原 干草原 稀树干草原(热带草原)
系 森林生态系统 统
针叶林 阔叶林 热带雨林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珊瑚礁
6075(娱乐,干扰调节,食物生产等 7 项)
大陆架
1610(营养循环、食物生产、文化等 5 项)
注:原载 Nature,1997(387):253-260;转译世界环境,1992 第 2 期
生态系统类型(一)
类型 森林
草原
生态系统特点 类型多样、结构复杂 物种多样性高 种间关系复杂系统
稳定性高 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
生态系统环境功能(二)
• 1.生态环境基本概念 • 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和发展 •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4.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理 • 5.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 • 6.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内容 • 7.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8.美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简介 • 9.实例——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庄稼地
92(食物生产、生物控制、授粉等 3 项)
生态系统环境功能(三)
表 3 海洋生态系统的公益价值($/hm2/a)
生态系统
公益价值设计量指标
海洋
577
开放性域
252(营养循环,大气调节,食物生产等 6 项)
海滨
4052(营养循环,食物生产,娱乐等 8 项)
河口湾
22832(营养循环,干扰调节,避难所,娱乐等 8 项)
热荒漠
冷荒漠 湿草原 干草原 稀树干草原(热带草原)
系 森林生态系统 统
针叶林 阔叶林 热带雨林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珊瑚礁
6075(娱乐,干扰调节,食物生产等 7 项)
大陆架
1610(营养循环、食物生产、文化等 5 项)
注:原载 Nature,1997(387):253-260;转译世界环境,1992 第 2 期
生态系统类型(一)
类型 森林
草原
生态系统特点 类型多样、结构复杂 物种多样性高 种间关系复杂系统
稳定性高 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
生态系统环境功能(二)
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教程(ppt 37页)(共36张PPT)
27
(2010年山东卷)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答案: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28
解析:
第(1)题,根据地图信息可以得出A地河流上游有数量众多的聚落分布,势必有居民产生生活污水,同时河流上 游有化工厂分布,化工厂属于污染水源的工业,因此有工业污水的产生;这些污水会造成河流水质下降,导致水生 生物死亡等生态问题。第(2)题,B流域与A流域相比,B流域有大量林地的存在,试题出现了等高线说明地形有起伏,因此 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20
聚焦点二: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污染及其防治,关键是把握其概念、危害与防治的原则与具体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2011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浙江地理 (4)措施主要是节能降耗减排等。 聚焦点一:生态环境保护 第20讲 环境保护(选修Ⅵ) 聚焦点一:生态环境保护 地形起伏、有沉积物、植被少、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而一旦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则空气中的灰尘就会减少,混浊天气减少或消失。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重用轻养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退耕还林还草、加大防护林建设、实施封沙育草工程 属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 长江流域1998年比1954年人口密度大、数量多、经济水平高、财富较多。 据图可以判断出空气重度污染范围明显缩小,这一变化与该地区的绿化美化有密切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自然灾害加剧,危及人体健康 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变浅;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
10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月。
(2010年山东卷)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答案: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28
解析:
第(1)题,根据地图信息可以得出A地河流上游有数量众多的聚落分布,势必有居民产生生活污水,同时河流上 游有化工厂分布,化工厂属于污染水源的工业,因此有工业污水的产生;这些污水会造成河流水质下降,导致水生 生物死亡等生态问题。第(2)题,B流域与A流域相比,B流域有大量林地的存在,试题出现了等高线说明地形有起伏,因此 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20
聚焦点二: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污染及其防治,关键是把握其概念、危害与防治的原则与具体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2011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浙江地理 (4)措施主要是节能降耗减排等。 聚焦点一:生态环境保护 第20讲 环境保护(选修Ⅵ) 聚焦点一:生态环境保护 地形起伏、有沉积物、植被少、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而一旦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则空气中的灰尘就会减少,混浊天气减少或消失。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重用轻养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退耕还林还草、加大防护林建设、实施封沙育草工程 属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 长江流域1998年比1954年人口密度大、数量多、经济水平高、财富较多。 据图可以判断出空气重度污染范围明显缩小,这一变化与该地区的绿化美化有密切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自然灾害加剧,危及人体健康 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变浅;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
10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月。
生态环境保护PPT
垦等技术措施。
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03
推广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
和谐发展。
03
CATALOGUE
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环境保护法》
制定背景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 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法律
。
主要内容
明确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 度和基本要求,规范污染防治和生 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 保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 保护。
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强自然 保护区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
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促进能源 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
促进循环经济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减 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空气污染控制
工业空气污染控制
强化对工厂排放的监管,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鼓励工业空气污 染控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交通尾气污染控制
优化城市交通规划,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车辆,限制 高排放车辆进入市区。
农业废弃物污染控制
推广环保型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鼓励农作物废弃物 的综合利用。
水污染治理
01
02
03
污水治理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推行污水排放许可制度,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
雨水污染控制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加强 雨水污染源控制,防止雨 水径流污染。
水体保护
保护水体生态环境,防止 水体污染,加强水体监测 ,确保水体质量。
生态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PPT课件】
生态现状评价
评价要求 (1)在自然环境基本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对生态功能状况进 行评价。 (2)2级以上评价要在生态制图(动植物资源分布图、自然 灾害程度及分布图、生态质量现状图等)的基础上进行; 3级评价必须配有 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基本图件。 (3)评价结果要尽可能 应用一些数量指标、空间 关系指标、程度指数等支撑。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 状态的影响
请列举几个Ecological problems?
生态影响例子
• • • • • • • • • • 物种栖息地被破坏 物种减少、消失(生物多样性降低) 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 植被覆盖率减少、植被质量下降 土壤质量退化、生产力下降 湖泊、河流干枯、老化、断流 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葫芦疯长 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完整性、稳定性破坏 外来种入侵(福寿螺、飞机草) 生态灾难:沙尘暴、泥石流、蝗灾、害虫爆发
解决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维护生态安全:西部干旱地区 沙漠化,华北缺水,广西、贵州的石漠化问题等
p243
相对客观
比较主观
中国的生态影响评价
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和规定 (p245-246, self read) 中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工作程序 附:P247技术工作程序图 (Fig.9-1) 生态影响因子识别,现状调查与评价,生态 影响预测与评价,减缓措施与替代方案
•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沙尘暴源区、荒漠中的绿洲、 严重缺水地区、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
系统、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
鱼虾产卵场、重要湿地和天然渔场等 • 社会关注区: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 中的办公地点、疗养地、医院等,以及具有历史、 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
生态保护的基本原理
环境管理与规划PPT课件
3
生态红线划定
解释生态红线划定的必要性,介绍生态红线划定 的原则和方法,强调严格控制生态红线范围内的 开发活动。
生态恢复技术
土壤修复技术
01
介绍土壤污染的来源和危害,阐述土壤修复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等。
水体修复技术
02
介绍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危害,阐述水体修复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应对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能够应对各种环 境问题,如气候变化、土 地退化、水污染等,降低 环境风险。
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
起源
环境管理思想起源于20世纪初的 工业污染控制。
发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管 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当前
当前的环境管理涉及多个领域,包 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态修复 等,强调全社会的参与和合作。
实现长期繁荣。
节能减排政策
该政策旨在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 物排放,通过推广节能技术和产 品、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能源管 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来
实现。
生态保护政策
该政策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 野生动植物,通过划定自然保护 区、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等
措施来实现。
环境保护法规
环境保护法
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法律,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制度 和措施,是制定其他环境保护法规的基础。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水污染控制
总结词 污水治理 工业废水监管 水生态修复
水污染控制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措施,涉及减少污 染源、净化水质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等多个方面。
建设污水处理厂,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 害物质。
加强工业废水排放监管,推行废水处理和达标排放。
第九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六页。
3.生态环境(shēnɡ tài huán jìnɡ)
• ②图件收集和编制
• 调查中要注意已有图件的收集,工作级别不同, 对图件的要求也不同,但主要收集以下图件:
• 1:10,000~!:500,000地形图。
• 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突然侵蚀图 • 卫片
• 还要根据评价因子的需要编制正规生态根底图件, 包括动植物资源分布、自然灾害程度和分布图、生 境(shēnɡ jìnɡ)质量状况图等。
• ③生物组成的协调性:植物之间、动物之间、植 物与动物之间形成的组成协调性,是生态系统结
构完整性和维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条件,破坏了这种协 调关系,就可能使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 ④环境条件匹配性:土壤、水、植被三者是构成生态
系统的支柱,它们(tā men)之间的匹配性对生态系统的盛 衰具有决定意义。
第十六页,共五十六页。
3.以生物多样性保护(bǎohù)为核心
• ⑤可持续利用生态资源:人类开发利用生 态资源的方式和强度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 因此要从可持续开展的角度出发,防止(fángzhǐ) 商业性的过度采伐、捕猎和更替,以实现 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
• 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和生境
方法,预测和估计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 统的结构(jiégòu)和功能所起造成的影响,这 写概念和方法也是用于人工改造过的系统, 如农田和城市。
第二页,共五十六页。
二.根本 术语 (gēnběn)
• ①生态系统:一个相互进行(jìnxíng)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生物与非生 物局部构成的的相对稳定的的系统。
第九章 生态 环境影响评价 (shēngtài)
• 第一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ɡài shù) • 第二节 中国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三节 美国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生态环境(shēnɡ tài huán jìnɡ)
• ②图件收集和编制
• 调查中要注意已有图件的收集,工作级别不同, 对图件的要求也不同,但主要收集以下图件:
• 1:10,000~!:500,000地形图。
• 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突然侵蚀图 • 卫片
• 还要根据评价因子的需要编制正规生态根底图件, 包括动植物资源分布、自然灾害程度和分布图、生 境(shēnɡ jìnɡ)质量状况图等。
• ③生物组成的协调性:植物之间、动物之间、植 物与动物之间形成的组成协调性,是生态系统结
构完整性和维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条件,破坏了这种协 调关系,就可能使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 ④环境条件匹配性:土壤、水、植被三者是构成生态
系统的支柱,它们(tā men)之间的匹配性对生态系统的盛 衰具有决定意义。
第十六页,共五十六页。
3.以生物多样性保护(bǎohù)为核心
• ⑤可持续利用生态资源:人类开发利用生 态资源的方式和强度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 因此要从可持续开展的角度出发,防止(fángzhǐ) 商业性的过度采伐、捕猎和更替,以实现 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
• ⑥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和生境
方法,预测和估计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 统的结构(jiégòu)和功能所起造成的影响,这 写概念和方法也是用于人工改造过的系统, 如农田和城市。
第二页,共五十六页。
二.根本 术语 (gēnběn)
• ①生态系统:一个相互进行(jìnxíng)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生物与非生 物局部构成的的相对稳定的的系统。
第九章 生态 环境影响评价 (shēngtài)
• 第一节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述(ɡài shù) • 第二节 中国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第三节 美国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 生态环境规划ppt课件
第九章 生态环境规划
第一节 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二、生态规划的主要任务 三、生态规划的步骤 四、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者指出 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情况或多数无害条件下, 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进行的规划。 日本一些学者则将生态规划定义为生态学的土地 利用规划。 李博等人提出,生态规划应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 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 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 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 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 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②在区域规划或城市规划中,实地调查往往是弥补历 史资料的不足与不完善,或对遥感资料的校正; ③社会调查可以了解区域各阶层对发展的要求以及所 关心的焦点问题,以便在规划过程中体现公众的愿 望;
④遥感技术为迅速准确的获取空间资料提供了十分有 效的手段。
在生态资料收集过程中多采用网格法,即在筛选生 态因子的基础上,按网格逐个进行生态状况的调查 与登记,通过数据库和图形显示的方式将规划区域 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各种要素空间分布直观地 表示出来。 其具体工作方法为,采用1:10000(较大区域为 1:50000)地形图为底图,依据一定原则将规划区域 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网格一般为1 km×1 km,有的也采用0.5 km×0.5 km(网格大小视具体 情况而定),每个网格即为生态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单 元。
(二)生态适宜性分析
1. 因素叠加法 又称地图重叠法。其基本步骤为: ①根据规划目标,列出各种发展方案和措施,确定规 划方案及措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表,建立关系矩阵; ②在生态调查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评价准则进行各因 子对规划目标的适宜性评价和分级; ③用不同的颜色将各因素对特定规划方案的适宜性绘 制在地图上,形成单因素生态适宜评价图; ④将各单一因素适宜性图叠加得到综合适宜性图; ⑤由综合适宜性图上色调的深浅表示特定规划方案的 适宜性等级,并由此制定规划方案。
第一节 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二、生态规划的主要任务 三、生态规划的步骤 四、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者指出 生态规划是在没有任何有害的情况或多数无害条件下, 对土地的某种可能用途进行的规划。 日本一些学者则将生态规划定义为生态学的土地 利用规划。 李博等人提出,生态规划应是以生态学原理和城 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 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 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 探讨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 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②在区域规划或城市规划中,实地调查往往是弥补历 史资料的不足与不完善,或对遥感资料的校正; ③社会调查可以了解区域各阶层对发展的要求以及所 关心的焦点问题,以便在规划过程中体现公众的愿 望;
④遥感技术为迅速准确的获取空间资料提供了十分有 效的手段。
在生态资料收集过程中多采用网格法,即在筛选生 态因子的基础上,按网格逐个进行生态状况的调查 与登记,通过数据库和图形显示的方式将规划区域 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各种要素空间分布直观地 表示出来。 其具体工作方法为,采用1:10000(较大区域为 1:50000)地形图为底图,依据一定原则将规划区域 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网格一般为1 km×1 km,有的也采用0.5 km×0.5 km(网格大小视具体 情况而定),每个网格即为生态调查与评价的基本单 元。
(二)生态适宜性分析
1. 因素叠加法 又称地图重叠法。其基本步骤为: ①根据规划目标,列出各种发展方案和措施,确定规 划方案及措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表,建立关系矩阵; ②在生态调查的基础上,按一定的评价准则进行各因 子对规划目标的适宜性评价和分级; ③用不同的颜色将各因素对特定规划方案的适宜性绘 制在地图上,形成单因素生态适宜评价图; ④将各单一因素适宜性图叠加得到综合适宜性图; ⑤由综合适宜性图上色调的深浅表示特定规划方案的 适宜性等级,并由此制定规划方案。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ppt 72页)
(1)根据生态影响识别的结果,对识别出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通过分 析影晌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别生态系统受影响的范围、 强度和持续时间,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造成 影响中的不利、不可逆影响。即预测是否带来新的生态变化或时空上的重 大变化。
(2)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应在明确保护目标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 和保护要求的情况下,分析评价项日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 预测潜在的后果。
调查主要生态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利于提出解决问 题的对策、措施。
影响范围内生态现状调查
(4)重要敏感生态保护日标调查内容
根据《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2号令,2008), 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 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二、有关术语
种群:某一地区中同种个体的集合群体。
群落:生活在某一地区中所有种群的集合体,可分为 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
群落演替:在一定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 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
生态系统:指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环境)系统在特定 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它是生态影 响评价的基本对象。
评价范围依据
(2)有行业要求、规范或导则的,可参照行业要求、导则或规范 所规定的评价范围。例如:
①交通运输类 公路:按路线中轴线各向外延伸3O0-500m; 铁路:为线路两侧各3O0m: 水上线路:江河类包括所经汇河段的全河段及其沿江陆地; 海上线路:主航线向两侧延伸5O0m: 场站:机场周际外延5km,码头区周际外延3-5km。
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2)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应在明确保护目标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 和保护要求的情况下,分析评价项日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 预测潜在的后果。
调查主要生态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以利于提出解决问 题的对策、措施。
影响范围内生态现状调查
(4)重要敏感生态保护日标调查内容
根据《建设项日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2号令,2008), 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 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
二、有关术语
种群:某一地区中同种个体的集合群体。
群落:生活在某一地区中所有种群的集合体,可分为 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
群落演替:在一定地段上,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 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
生态系统:指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环境)系统在特定 空间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系统,它是生态影 响评价的基本对象。
评价范围依据
(2)有行业要求、规范或导则的,可参照行业要求、导则或规范 所规定的评价范围。例如:
①交通运输类 公路:按路线中轴线各向外延伸3O0-500m; 铁路:为线路两侧各3O0m: 水上线路:江河类包括所经汇河段的全河段及其沿江陆地; 海上线路:主航线向两侧延伸5O0m: 场站:机场周际外延5km,码头区周际外延3-5km。
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