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高二唐宋散文选读学案 第2单元第6课六一居士传

合集下载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2.6《六一居士传》 教案 粤教版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2.6《六一居士传》 教案  粤教版

六一居士传知识精讲一. 本周教学内容:《六一居士传》二. 学习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作者的生平及相关背景知识,掌握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 技能目标认识文言特殊句式,学会翻译。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高雅情趣。

学习要点:一.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继承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但避免了韩愈尚奇好异的作风,散文内容充实,纡徐流畅;叙事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又严密,语句轻快圆融而不滞涩。

欧阳修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成就斐然,著有《五代史伶官传序》、《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他与宋祁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二. 文章背景熙宁三年,作者由知青州改知蔡州后,自号六一居士,作此文以明志。

春蚕丝尽,蜡泪将干,作者把毕生的精力献给赵宋王朝,应该得到休息的机会了。

况且,在宦海沉浮中,几度贬官,历尽坎坷,到这时候作者意志已十分消沉,“穷则独善其身”已成为思想中的主导。

所以作者在文章中便一再流露出急于归隐退出官场的愿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三. 字词注音初谪(zhé)滁山颍(yǐng)水轩裳珪(guī)组恻(cè )然赐其骸(hái)骨偿其夙(sù)愿此庄生所诮(qiào)涿(zhuō)鹿佚(yì)讫(qì)无称焉四. 具体研习1. 第一段字词解释(1)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谪:贬官(2)将退休于颍水之上退休:古:辞退官职今:职工因年老或残废而离开工作岗位2. 第一段翻译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山乡时,自号醉翁。

年老体弱,又多病,将要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

3. 第二段字词解释(1)是为五尔(2)以吾一翁尔:通“耳”,罢了。

以:把,介词(3)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诮:讥诮畏:害怕走:古:跑今:指人的脚交互向前移动(4)聊以志吾之乐尔聊:姑且以:用,用来志:记,记述尔:通“耳”,罢了(5)吾之乐可胜道哉乐:乐趣胜:尽(6)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方:正当其:指作者自己(7)阅大战于涿鹿之原阅:观看(8)未足喻其乐且适也足:能够喻:形容其:自己的适:舒适(9)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为吾累者众也患:忧虑不得:不能极:尽情累:形容词用作动词,拖累(10)其大者有二焉大者:大的方面(11)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身体外:外面(12)使吾形不病而已悴病:名词作动词,生病已:已经悴:憔悴(13)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乞:请求一日:某一天恻然:恻隐之心哀:哀怜(14)庶几偿其夙愿焉庶几:差不多夙愿:平素的愿望(15)此吾之所以志也所以: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16)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子:您累:使……劳累其:自己的(17)累于彼者已劳矣累:形容词作动词,被拖累彼者:官场(18)吾其何择哉其:指代上文所说的两方面(19)置之,区区不足较也置:停止足:值得较:计较4. 本段特殊句式(1)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应“六一,谓何也?”)(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也,表判断)(3)方得意于五物也(状语后置,“于五物”应在“得意”前)(4)虽响九秦于洞庭之野(状语后置,“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秦”之前)(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定语后置,应“吾累者之世事”)(6)此吾之所以志也(……也,表判断)第一段问题探讨:请在课文中找出句子回答问题:什么事情让欧阳修快乐?而什么事情让其不快乐?明确:“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2020版语文新步步高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六一居士传 含答案解析

2020版语文新步步高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第6课 六一居士传 含答案解析

第6课 六一居士传1.通假字(1)聊以志吾之乐尔.同“耳”,罢了。

(2)累于此者既佚.矣 同“逸”,安逸。

2.一词多义(1)以⎩⎪⎨⎪⎧ 以.吾一翁:把,介词乃以.难彊之筋骸:凭、用,介词聊以.志吾之乐尔:用来,表目的连词 (2)之⎩⎪⎨⎪⎧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的,结构助词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无实义,定语后置的标志一日天子恻然哀之.:代“我”,第一人称代词3.词类活用(1)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使动用法,使……劳累。

(2)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名词作动词,生病。

(3)累.于彼者已劳矣:形容词作动词,被拖累。

4.文言句式(1)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应为“六一,谓何也”。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也,判断句。

(3)方其得意于五物也:状语后置句,“于五物”应在“得意”前。

(4)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状语后置句,“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奏”之前。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定语后置句,应为“为吾累者之世事”。

(6)此吾之所以志也:……也,判断句。

5.翻译下列句子(1)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译文: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译文: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给我拖累的世事太多了。

(3)吾其何择哉?译文:我将选择哪方面呢?一、结构图解六一居士传⎩⎪⎨⎪⎧ 更名原因: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六一之乐:五问五答 感慨无限退隐理由:三宜归去 闲适安逸二、中心主旨欧阳修这篇自传文,通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的陈述,对理想中“六一”之乐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应该归老的分析,表现了自己为官场世务所累的苦闷和对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

1.课文为何要引用《庄子·渔父》中的典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既为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亦为引出居士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非矫情的表现,仅仅是“聊以志吾之乐尔”。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2.6《六一居士传》 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2.6《六一居士传》 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六一居士传教学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和虚词“以”“之”的用法,理解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

2、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3、理解古代文人士子的生命追求和精神寄托,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教学难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师生共同翻译课文第二课时:一、直接引入:昨天我们已经借助课本注解和工具书翻译了课文,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对一些重点词语掌握了没有。

二、检查重点字词句翻译:(投影:六一居士初谪浒州:贬职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更改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快速;跑吾之乐可胜道哉:尽聊以志吾之乐尔:姑且累于此者既佚矣:通“逸”,安逸翻译重点句子1、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译文:1、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2、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三、课文学习:问:1、谁为欧阳修命名为“六一居士”?在此之前他有别的名号吗?明确:其本人。

初谪滁山时之时他自号为“醉翁”,后退休于颖水之上时又自更号为六一居士。

2、欧阳修为什么要更号?课文为何要引用《庄子•渔父》中的典故?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既为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亦为引出居士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非矫情的表现,仅仅是“聊以志吾之乐尔”。

3、“六一居士”中的“六一”何所指?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醉翁。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6六一居士传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最新整理)

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6六一居士传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最新整理)

6 六一居士传一、读准字音滁.山(chú)颖.水(yǐnɡ)诮.(qiào)珪.(ɡuī)恻.然(cè) 骸.骨(hái)二、辨识通假(1)聊以志吾之乐尔(“尔”同“耳”,罢了)(2)累于此者既佚矣(“佚"同“逸",安逸)三、一词多义(1)是错误!(2)累错误!(3)志错误!(4)疾错误!(5)置错误!(6)乎错误!(7)为错误!(8)乃错误!四、词类活用(1)自号.醉翁(名词作动词,取号)(2)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3)累.其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4)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名词作动词,生病)五、古今异义(1)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古义:虽然这样,虽然如此.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2)贪过分..之荣禄古义:过多的。

今义:指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3)此吾之所以..志也古义:……的原因。

今义:指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六、文言句式(1)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判断句)译文:这正像是庄子所讥讽的那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

(2)六一,何谓也?(宾语前置句)译文:六一,讲的是什么呢?(3)吾其何择哉?(宾语前置句)译文:我将选择哪方面呢?(4)复何道哉!(宾语前置句)译文:还要再说什么呢!(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定语后置句)译文:给我带来拖累的世事太多了。

(6)响九奏于洞庭之野。

(状语后置句)译文:在洞庭湖上奏响九韶音乐。

(7)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状语后置句)译文:官车、官服、符信、印绶从外面使我的身体感到劳累。

(8)吾尝用于时矣。

(被动句)译文:我曾经被当朝任用。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六一居士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己给自己取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了个号,叫“醉翁”。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第6课《六一居士传》(共42张PPT)

—高二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二单元 第6课《六一居士传》(共42张PPT)
阐述观点和表达情感,而且使行文跌 宕起伏、情感真切,结构更灵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划分层次:
1.六一,何谓也?
更号内容所指
2.是为五一尔,奈何?
3.子欲逃名者乎?
更号的目的
4.其“乐” 如何?
更号的深层原因
5.子知轩裳圭组之累其形,而不知五物
之累其心乎?
第9章 扩声系第统二调音段重点字词1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 尔:通“耳”,罢
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 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以:来,用来 志:记述,标明 尔:通“耳”,罢
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 了
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
志吾之乐尔。”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 “我家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 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 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 “这只是五个一罢了,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 “把我这一个老头,放在这五种物品中间终老,这难道不 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 名声的人吧,因而屡次改换名号。这正像庄子所讥讽的那 个害怕影子却跑到阳光中去的人;我将会看见您像那个人 一样,迅速奔跑,大口喘气,干渴而死,名声却不能逃 脱。”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 没有必要逃脱;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表明我的乐趣罢 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导入
我们初中学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根据自己的知识 积累、课文注释,谈谈你所认识的欧阳修。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六 一 居 士 传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学习目标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六一居士传教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2021_2022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6六一居士传教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六一居士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句。

2.过程与方法:熟悉互动讨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晚年欧阳修沉浸于六一世界和“乞骸骨”的情怀。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字词句。

教学难点:感受晚年欧阳修沉浸于六一世界和“乞骸骨”的情怀。

教学过程:一、检查课文特殊文言句式、文学常识、课文内容。

二、朗诵全文点拨:注意控制好语调、语速、停顿。

三、话题研究(一)“五物”有何魅力能让欧阳修沉醉于此?提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是谁的名句?明确:欧阳修的名句。

欧阳修的这两句话与他所追求的“五一”世界及辞官归隐似乎很矛盾。

明确:不矛盾。

(1)五物不是一般的“逸豫”的表现,五物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古代文人士子的一种雅趣。

(2)从文中可以看出欧阳修选择“六一”的原因:五物给欧阳修带来了快乐、带来慰藉,“六一”世界是摆脱现实的一种选择。

(回归文本)居士曰:“吾之乐可胜道哉!方其得意于五物也,泰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居士曰:“不然。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吾其何择哉?”(二)欧阳修为何“乞骸骨”?理由一: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理由二: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理由三:今既老且病矣,乃以难疆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明确:欧阳修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

四、课堂小结这篇文章反映了欧阳修晚年的厌倦官场生活、想归隐的思想,有其豁达开朗、淡泊明志的一面,也有其明哲保身、远身以避祸的一面,表现出了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

五、作业苍茫的月色下,苏轼顿悟了万物永存的道理,写下《赤壁赋》;_______,_________,写下《醉翁亭记》。

自号“六一居士”的欧阳修,_______,________;得名“方山子”的陈慥,立志安守庵居蔬食的清贫,绽放生命的异彩。

粤教版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6《六一居士传》课件(38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

粤教版选修2《唐宋散文选读》6《六一居士传》课件(38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

置:停止。 足:值得。 较:比较。
14
问题: 欧阳修为何自命为六一居士?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 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而常置酒一 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 不为六一乎?”
翻译:“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收集抄录
了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
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
不管是爱琴、棋、书、酒、金石,还是爱柳
树,都是从正面反映了这些文人雅士的高雅
的艺术情趣,从侧面也反映出他们对功名利
禄的淡薄。
16
问题:
二、作者定名为六一居士的真正的目 的是什么?
主要目的为:“聊以志吾之乐尔” ——“姑且用来标明我的乐趣罢了”
17
作者之“乐”之如何?
(1)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 惊,——专心至极,能不受任何外物干扰。
虽:即使。
阅:观看。 状语后置句
12、未足 喻 其乐且适也
足:能够。喻:形容。其:自己的。 适:舒适。
13、然常患 不得 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为吾累者众也
患:忧虑。 不得:不能。 极:尽情。 为:给。 累 :形容词用作动词,拖累。 12
14、其大者有二焉 大者:大的方面。
15、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状语后置句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定语后置,应“吾累者之世事”)
6、此吾之所以志也
20
(……也,表判断)
1、已而叹曰 已而:不久之后
2、夫士少而仕 士:读书人
3、吾素慕之 素:一向
仕:做官
21
慕:羡慕
4、宜去一也
宜:应当
去:离职
5、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
乃:连词,表假设,如果 以:凭借

高中语文第2单元6六一居士传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1

高中语文第2单元6六一居士传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1

高中语文第2单元6六一居士传学案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1一、读准字音滁.山(chú)颖.水(yǐnɡ)诮.(qiào)珪.(ɡuī) 恻.然(cè) 骸.骨(hái)二、辨识通假(1)聊以志吾之乐尔(“尔”同“耳”,罢了)(2)累于此者既佚矣(“佚”同“逸”,安逸)三、一词多义(1)是⎩⎪⎨⎪⎧是.为五一尔,奈何(代词,这)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正确)(2)累⎩⎪⎨⎪⎧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动词,牵累)子知轩裳珪组之累.其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累.于彼者已劳矣(动词,牵累)(3)志⎩⎪⎨⎪⎧聊以志.吾之乐尔(动词,记述)诗言志.(名词,心意)志.同道合(名词,志向)《齐谐》者,志.怪者也(动词,记述)(4)疾⎩⎪⎨⎪⎧余将见子疾.走(形容词,急速)疾.雷破柱而不惊(形容词,急速)君有疾.在腠里(名词,疾病)疾.恶如仇(动词,痛恨)(5)置⎩⎪⎨⎪⎧而常置.酒一壶(动词,放置,摆放)置.之,区区不足较也(动词,停止)沛公则置.车骑(动词,丢弃,抛弃)置.五属国以距胡(动词,建立)五十里而一置.(名词,驿站)(6)乎⎩⎪⎨⎪⎧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动作的处所)是岂不为六一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吗)(7)为⎩⎪⎨⎪⎧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动词,取号)是岂不为.六一乎(动词,表判断,是) (8)乃⎩⎪⎨⎪⎧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副词,却,竟)家祭无忘告乃.翁(人称代词,你的)十余级乃.得度(副词,才)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动词,表判断,是)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指示代词,这样)四、词类活用(1)自号.醉翁(名词作动词,取号) (2)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3)累.其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4)使吾形不病.而已悴(名词作动词,生病) 五、古今异义(1)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 古义:虽然这样,虽然如此。

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练习):第二单元+第6课六一居士传+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粤教版+练习):第二单元+第6课六一居士传+Word版含答案.doc

第6课六一居士传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他大力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

他荐拔和指导了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散文家,对他们的散文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自北宋后,很多文人学者都很赞赏他风格平易的散文。

他的文风,一直影响到元、明、清各代。

)(选自百度文库一个人的一年,一座城用一千年去祭奠。

这座城市的标签很多,再多的人也只不过以在她2500滚的运河好像从来没有为任何人驻足过。

年,他来到了这里,以左迁的名义。

千古伯乐欧阳修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极尽赞美,竭力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

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的出名与欧阳的学识、眼光和胸怀密不可分。

他一生桃李满天下,包拯、韩琦、文彦博、司马光,都得到过他的激赏与推荐。

“唐宋八大家”,宋代五人均出自他的门下,而且都是以布衣之身被他相中、提携而名扬天下。

(选自晨读网)【课外运用】品读欧阳修假如给我一个选择,让我生活在古代的话,我会选择宋代,更是北宋那个有你——欧阳修的时代。

真想跨越千年的时光与你对饮,尽管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你不会介意,因为你有宽广的胸怀。

品读你,品出你让人折服的大度。

你位居副宰相,位高权重。

按常理,你一定妒贤嫉能,阻止有才之人越居你上。

但你不,你勇于提拔推荐有才之人,你提拔推荐王安石,他成为宰相,官居你上,他成为中国11世纪的最伟大的改革家;你奖进“三苏”,让他们的芳名远播,成为“唐宋八大家”,我不得不佩服你的大度。

品读你,品出你让人钦佩的豁达。

你政治上不得意时,被贬为滁州太守。

按常理,你一定是抑郁不得志,难以排遣心中的郁结,而你却不计较得失,修“醉翁亭”,作《醉翁亭记》,怡然自得。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非一般的豁达。

你曾号“六一居士”。

人问,何为“六一居士”,你说:“家有藏书一万卷,有三世金文著释一千卷,一棋盘,一张琴,桌上常备一壶酒。

第二单元6六一居士传教案1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第二单元6六一居士传教案1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六一居士传【教学目标】1、通过朗诵品读,理解作者写自传的深层原因及辞官归隐的复杂心情。

2、通过比较鉴赏,体会作者通过“主客问答”的文体特点表达情感的好处。

3、通过小组研讨,探究古代士大夫的生命追求和情感价值。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写自传的深层原因及辞官归隐的复杂心情。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通过“主客问答”的文体特点表达情感的好处。

2、探究古代士大夫的生命追求和情感价值。

【教学过程】一、引入居士的内涵:①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②在家信佛、信道的人。

作者自号的“六一居士”更符合哪个内涵?二、作品背景欧阳修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六十四岁,自二十四岁应试及第,授西京留守推官,步入仕途,已整整四十年。

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赵宋王朝,此时既老且病。

在其致仕四十年中,他三度被贬,历尽宦海沉浮。

三、课文鉴赏(用原文回答)1、“六一居士”的“六一”指的是什么?2、作者为什么要更号为“六一居士”?3、“六一”能够带给作者怎样的快乐?4、欧阳修有没有得到“六一”之乐?5、如何能够尽享六一之乐?四、主旨探究:本文是否如鉴赏提示所言:表达了一种辞官归隐的愉悦之情?明确: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

文章的中心旨意不在于表现徜徉于琴棋书酒的快乐,而在于表明亟欲辞官归老的愿望。

作者并非纯粹表达愉悦之情,也包含了时至老年,历尽宦海沉浮,乞求退隐的无奈之情。

五、文章采取“主客对话”的结构有什么好处?(比较鉴赏)(1)使用问句提出问题,语言生动活泼,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避免平铺直叙的单调与刻板;(2)采用主客问答形式,一问一答,不断提请读者注意,层层深入地探讨问题,丰富表达的内涵,进一步表达作者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六、作业你如何看待欧阳修等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做法?【板书设计】六一居士传六一之乐厌倦世事之累官场。

2018-2019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二单元++第6课++六一居士传

2018-2019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学案:第二单元++第6课++六一居士传

第6课六一居士传唐风宋韵采桑子欧阳修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

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

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赏析:上片借景抒情。

一片落霞辉映之下,小洲上长满了茸茸翠草,岸边开满了娇艳的鲜花,这是近景;放眼远望,湖面上风平波静,一叶扁舟停泊岸边,意境美丽、清静。

词人借这些淡素之景,来发遣他那幽寂的情怀。

下片写“月上”之后的景与情。

词人坐在明月下乘凉,清风徐来,送来阵阵荷香,水面的微风吹醒了人的酒意。

天上,月移云飞,夜空万里,一片清澈如洗的境界。

“凉生”二字写夜风送爽,这里把主人公引入画面,写出了人物的感觉。

上片写“夕照”,下片写“月上”,表现出时间的推移,从晚到夜,词人一直流连于山水。

最后以“水面风来酒面醒”作结,表现了词人陶醉在大自然美景之中的情态。

思考:“野岸无人舟自横”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哲言睿语虚心求教宋庆历六年,欧阳修被贬滁州任太守。

此后,他时常闲游山水,并与附近琅琊寺的智仙和尚结为好友。

为便于他游览,智仙和尚带人在山腰盖了座亭子。

亭子建成那天,欧阳修前去祝贺,为之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

文章写成后,欧阳修张贴于城门,征求修改意见。

开始大家只是赞扬,后来,有位樵夫说开头太啰嗦,便叫欧阳修到琅琊山南门上去看山。

欧阳修一看,恍然大悟,于是提笔将开头“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一串文字换成“环滁皆山也”五个字。

如此一改,则文字精练,含义倍增。

作者名片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江西吉安)人。

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成就斐然。

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他状物写景及叙事的散文摇曳生姿,从容委婉。

他的《秋声赋》,采取散文句法,把秋夜写得生动可感,且变唐以来赋自“律体”为“散体”,在赋的发展上,有重要意义。

《六一居士传》(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六一居士传》(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基本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2、掌握有感情朗读文本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参与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理解作者厌倦官场,追求淡泊的生活态度,体会中国文人“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

3、借助配乐朗读进入文章的意境,感受文章之美,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常用“谪”“更”“置”“疾”“走”“胜”等常用实词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
阅读能力。

2、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教学难点:了解赋的文体特点,情感表达的方式以及文章结构安排方面的纵深和开阔。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作者欲退隐林泉的愿望。

主客问答这种形式适
宜学生开展分角色朗读表演,通过准确的朗读处理来使文章的情感外化,便于学生领悟回味。

本课的学习拟采用1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醉翁亭记》,借醉翁之乐引出本文。

让学生带着问题――本文中“居士之乐”体现
在何处,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二、采用“分角表演式”朗读课文2、3段,在反复的“读”与“评”中理解文意,体会
作者情感
步骤1:学生默读全文,找出疑难,教师作点拨,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正音:诮qiào涿zhuó佚yì。

高中语文第6课六一居士传学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

高中语文第6课六一居士传学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

高中语文第6课六一居士传学案粤教版选修《唐宋散六一居士传学案
整体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本文的主旨“三宜去”为什么要放在文章结尾才点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善于谋篇的作家,都重视文章的结尾。

全文的主旨,精辟的议论,乃至警策的语言,往往安排在结尾处,使人读完全文,或留下深刻的印象,或产
4.欧阳修沉醉于五物之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物之乐表面原因专心至极、其乐无穷
真实原因淡泊明志、明哲保身
局部探究
阅读课文第二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固.
知名之不可逃固:本来B.累于此者既佚矣,幸.
无患幸:幸好C.是为五一尔.
,奈何尔:罢了D.聊.
以志吾之乐尔聊:依靠,依赖【解析】聊:姑且、暂且。

【答案】D
②使得与此五物皆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③夫士少而仕,老而休
④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
⑤置之,区区不足较也
⑥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
A.①②⑥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
【答案】C。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6六一居士传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案:第二单元6六一居士传含答案

◆6六一居士传欧阳修这篇自传文,通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的陈述,对理想中“六一”之乐的描绘,表达自己对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三宜归去”的理想。

微笑的力量大笑虽然荡气回肠,但心脏不好的人不宜行之;狂笑亦可放浪形骸,无拘无束,但其结果往往走向歇斯底里,使人分不清是笑还是哭;冷笑让人身上疙瘩顿起,那多是奸佞小人的嘴脸,使人避之唯恐不及;媚笑令人心生厌恶,那是吞噬人心的勾魂酒、惑乱心智的迷魂汤。

万笑皆下品,微笑品最高。

微笑的神情最入眼,微笑的感觉最美妙。

微笑像昆仑山上的一珠小草,给万籁俱寂的山峦带来生机,让广阔无边的旷野彰显春意;微笑如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朵雪莲花,给冰雕玉砌的大自然增添活力,让玉树琼花的冰雪世界充满灵气!古人对微笑的追求是笑不露齿,那是我们在杨柳青的仕女图上经常见到的韵致;外国人微笑的经典是蒙娜丽莎永远的微笑,她让命途多舛的达·芬奇得到了美的永恒。

微笑是大男人自信修养的内涵,微笑是小女子知书达理的外现。

男人微笑时往往体现出一种风雅、一种气质,女人微笑时每每流露着一种妩媚、一种甜美。

女人们总爱花大把的钱去美容院,却不知微笑是不用花钱却有神奇功效的美容妙方,它会让你青春常驻,美若飞燕;男人们总爱屏神敛气,皱着眉头去赚钱,殊不知微笑会帮你打开情商的通道,赢得诸多的商机,君不见,各大酒店、豪华商场,微笑服务已成为他们的经商秘笈。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赏读: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

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赏读: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

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赏读:在朝中身居高位时,就忧念他们的百姓,身处僻远的江湖时,就忧念他们的国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 六一居士传
1.通假字
(1)聊以志吾之乐尔.
同________,________。

(2)累于此者既佚.
矣 同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1)以⎩⎨⎧ 以
.吾一翁: 乃以.难彊之筋骸: 聊以.
志吾之乐尔:
(2)之⎩⎨⎧ 将退休于颍水之
.上: 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一日天子恻然哀之.

3.词类活用
(1)轩裳珪组劳.
吾形于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吾形不病.
而已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累.
于彼者已劳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句式
(1)六一,何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其得意于五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吾之所以志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1)虽响九奏于洞庭之野,阅大战于涿鹿之原,未足喻其乐且适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其何择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结构图解
六一居士传⎩⎪⎨⎪⎧ 更名原因: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六一之乐:五问五答 感慨无限
退隐理由:三宜归去 闲适安逸
二、中心主旨
欧阳修这篇自传文,通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的陈述,对理想中“六一”之乐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应该归老的分析,表现了自己为官场世务所累的苦闷和对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

1.课文为何要引用《庄子·渔父》中的典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一居士”中的“六一”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基础整合
1.(1)“耳”罢了(2)“逸”安逸
2.(1)把,介词凭、用,介词用来,表目的连词(2)的,结构助词
无实义,定语后置的标志代“我”,第一人称代词
3.(1)使动用法,使……劳累。

(2)名词作动词,生病。

(3)形容词作动词,被拖累。

4.(1)宾语前置句,应为“六一,谓何也”。

(2)……也,判断句。

(3)状语后置句,“于五物”应在“得意”前。

(4)状语后置句,“于洞庭之野”应在“响九奏”之前。

(5)定语后置句,应为“吾累者之世事”。

(6)……也,判断句。

5.(1)即使在洞庭湖原野上奏响九韶音乐,在涿鹿大地观看大战役,也不足以形容自己的快乐和舒适。

(2)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乐,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3)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重点突破
1.愚人欲自逃其影的典故既为说明名是无法逃避的,亦为引出居士的态度——深知名不可逃,也并不想逃名,取名“六一”并非矫情的表现,仅仅是“聊以志吾之乐尔”。

2.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常置酒一壶、一醉翁。

3.虽无五物,其去宜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