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

185

并处理好污水和垃圾;尽量不影响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和养料系统,使之能够继续繁衍生息。

其次,产品的设计必须和乡村人文环境相协调,对于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人文遗迹、文物古迹等要严格保护,对当地文化更应当重点保护,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建筑艺术、陶瓷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应保持它原有的文化风格、风貌、如宾馆饭店等旅游设施的布局、造型均应与景观的文化特色相一致;各项旅游服务如导游、交通、产品都应显示其文化品位,切忌城市化、商业化的浓重气息损伤原有的文化内涵。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意义

(一)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

基础。

(二)可以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同时,也使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三)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

(四)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五)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以农村文化为吸引物,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同时,通过旅游可以吸收现代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

摘要: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规模,并逐渐形成白洋淀淀区民间文化特质。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芦苇艺术产业开发模式。因此,对白洋淀芦苇艺术的产业发展之路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我国芦苇产区民间文化产业的健康开发。

白洋淀芦苇储量丰富,为芦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加工历史悠久,淀区农民多掌握芦苇编织技艺,形成了人才资源优势,另外,白洋淀的芦苇材质优良,具有材料优势。通过企业与高校的联合科研攻关,目前白洋淀芦苇艺术已经初步形成市场,具备形成芦苇文化艺术产业的基础。对芦苇艺术的合理发展并逐渐形成淀区文化支柱产业,推动淀区民间文化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化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近年来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我国政府也感受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展开了多层次、多形式、多目标的文化产业研究,并推出了不少研究成果,2004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正式颁发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作为政府机构,第一次确立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概念,界定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行业范围。然而,目前在国际上对芦苇艺术产业开发的研究并不多见,也没有成熟的淀区芦苇文化艺术产业开发模式。因此,对白洋淀芦苇艺术的产业化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分析芦苇艺术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从而为我国芦苇开发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东部,上承九河(唐河、清水河、府河、瀑河、漕河、萍河、孝义河、潴龙河和白沟引河),下注渤海,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淡水湿地。白洋淀分属保定市和沧州市所辖的五个县(市),其中85%的水域在保定市安新县境内,在众多的淀泊中,白洋淀最大,由140多个大小不等的湖泊,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36个岛村组成。芦苇在白洋淀的分布面积约有6000平方公里,是白洋淀分布面积最大、最典型的水生植被。现在白洋淀的芦苇年产量高达70多万吨,丰富的储量为芦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这里的芦苇加工历史悠久,早在宋朝,就有了关于“芦苇”的记载,北宋太平寰宇记中有这样的描述“淀中有蒲柳多霞苇”,淀区农民除了养鱼、种荷之外,大多掌握芦苇编织技艺,以芦苇加工为业,养家糊口。打鱼用的鱼篓、盖房用的苇席、以及农家的日常生活用品和各种各样的篓筐等多为芦苇、蒲草编织。芦苇加工业已经成为淀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众多的芦苇民间加工艺人为白洋淀的芦苇艺术产业化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淀区芦苇种类繁多,有白皮栽苇、大头栽苇、正草、横草、大尖苇、疙瘩缨、黄瓤苇、假皮黄瓤、白毛子、老婆草等10余种。常见的有四大类:

1、栽苇。尤其是白皮栽苇,皮薄、杆高4米以上,节长,白皙柔韧,根部直径与顶部直径差距小,是织席、编篓、编篮和制作高级苇帘的理想原料,收割期一般在霜降节后。

2、黄瓤苇。皮厚、挺直、坚实、色黄,柔性稍差,耐水浸,是制作捕鱼苇箔的理想原料,也可用于编织,但时间必须在农历夏至节后方可使用,一般寒露节开始收割。

3、白毛苇。是淀区芦苇中适应性最强的一种,它分布面积广,易栽易活,适应力极强,耐涝,但由于皮薄品质较差,编织苇席易断节,只能用于建筑的苫房苇箔或充做燃料。一般在中秋节后开始收割。

4、蔫苇。是诸多芦苇中独特的一种,最适合做芦苇画的原料。

白洋淀芦苇抗旱耐劳,生命力强,民间戏称“铁杆庄稼”。这些芦苇皮薄、节长、韧性很好,又有古朴的色彩、自然纹理秀美,是优良的艺术品和纪念品的制作材料,在材料上占有明显的

优势。

另外,白洋淀民间芦苇艺术源于淀区传统芦苇编织、芦苇画工艺,是从唐、宋时期白洋淀苇编之一“苇席编织”演生而来,明代取名“苇编画”。 早期苇编画是将秋季收割的芦苇经选料后,去皮,豁开、碾压成条后进行编织,图案大都以水乡渔村生活故事为主,也有书法,佛教符号,或双喜字等,整体为芦苇天然色,素雅实用。清初,苇编画受剪纸等民间艺术的影响,开始在苇条上着色。先把颜料放进锅里将水烧开放入苇条蒸煮成色,晒干后进行编织,编织好的苇编画色彩艳丽,装饰性强,而且方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发展之路

杨炳军 (河北大学芦苇艺术研究所所长 河北保定 071000)

综合学术论坛

大 众 文 艺

大186

便携带。清中期受西洋艺术影响,苇编画开始追求视觉上的立体效果,民间艺人们将苇条火烤成不同色泽进行编织成形,从而改名苇编工艺画。其代表人物为李杨祖(李和尚)。

芦苇画产地主要分布在保定、沧州、雄州的白洋淀区。新中国成立后,安新县寨南村开始恢复生产,并将技艺辐射到周边村镇,如圈头、端村、赵北口等地。80年初期,“安新县寨南京淀

工艺美术厂”成立并开始较大规模生产,80年代后,又将技艺辐

射到北京、天津、衡水、山东、宁夏、新疆、上海、沈阳等地。此后,各厂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2004年9月,白洋淀杨丙军艺术公司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共同成立了河北大学芦苇艺术研究所,从事芦苇艺术的深层次研究开发。芦苇艺术研究所的芦苇艺术开发,是对传统芦苇编制工艺的挖掘发展。它不仅成为白洋淀地方民间文化的重要特色,同时也丰富了我国工艺品的种类和艺术表现形式,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芦苇艺术在挖掘传统艺术内涵基础上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拓宽了表现题材,对民间文化保护和维护国家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将芦苇这种自然资源与民间艺术传统文化资源有机结合,形成文化艺术产业开发的健康模式。目前白洋淀芦苇艺术已经初步形成市场,随着芦苇艺术产业化的进行,将继续深入探讨芦苇以及蒲草等白洋淀自然资源与传统艺术、现代设计艺术以及建筑装饰艺术等有机结合的生态型开发,以促进白洋淀芦苇产业的形成。

可见,芦苇画艺术在民间生存的群众基础扎实,以高校牵头的相关研究日渐深入,已经具备进行产业化发展研究的基础。

目前,白洋淀的民间芦苇加工已具规模。但其经营模式是个人作坊式的。这些民营企业对芦苇的加工简单,虽有部分企业和个人进行一些诸如芦苇画、工艺苇席、工艺苇编加工等产业探索,但其规模较小,这样简单的手工加工模式不足以形成芦苇艺术产业,更谈不上对芦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深层次生态化开发。

通过调研,笔者认为:芦苇艺术产业是芦苇艺术产品(如芦苇艺术编织品、芦苇画、芦苇艺术装饰品等)符合了市场规模化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是一种文化艺术上的产业化。而“芦苇艺术深层次的开发”既包括改良品种,进一步提高芦苇的质量,更包括拓宽艺术加工、利用渠道,根据芦苇的特性,进行建筑装饰、编织艺术、芦苇艺术材料等方面的深入研发。

为此,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开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首先,在白洋淀芦苇艺术的开发中挖掘、保护、传承芦苇传统编织工艺。因为,淀区的芦苇编织艺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加工工艺技术和艺术审美特征,是整个芦苇艺术产业化开发的文化基础。同时,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新的,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芦苇、蒲草编织艺术,以巩固芦苇编织产业开发的基础地位。

具体要求:

1.逐步建立以保护芦苇艺术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性博物馆,保护芦苇编制技艺,以及传统芦苇画制作工艺和作品。

2.在淀区小学尝试芦苇编制技艺传授,传承古老芦苇编制技艺。

3.建立淀区芦苇编制技术传授志愿者计划,依靠这些编制志愿者开展公益性芦苇艺术传授活动。志愿者来自淀区编制能手以及掌握编制技艺的乡村教师。

其次,通过对新芦苇艺术加工形式的开发,巩固初具规模的芦苇艺术产业。现代芦苇画是民间传统芦苇画工艺与现代装饰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工艺美术的一个新品种。它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的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绘,展现了白洋淀浓郁的水乡风

情,是将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发展壮大的良好开始。相信随着芦

苇艺术新形式的研究开发,芦苇会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芦苇、蒲草生态方式的开发利用必将为白洋淀芦苇资源找到更环保、更良性的开发模式,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具体通过与地方职业中学以及地方高校的联合,积极开发芦苇编制以及艺术深加工工艺开发。以保证芦苇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相一致。

另外,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必须符合市场运作规律,就是要求白洋淀芦苇艺术加工作坊以企业经营的形式发展;同时要进行市场化的合理运作,和其他企业一样,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对产品进行创新,从而不断壮大白洋淀芦苇艺术企业实力,使之成为具有规模的文化艺术产业。

具体要求:

1.与地方高校以及艺术机构的联合,积极创作芦苇艺术新作品,以反应淀区民间生活,及民间审美趋向。

2.保护芦苇艺术创作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以保证淀区特有的民间民俗生活习惯、建筑环境以及良好的自然风光,为艺术创作提供环境土壤。

3.以芦苇艺术为中心展开相关产业的积极开发,包括观光旅游业、服务行业、农家乐、地方戏曲文化演出以及艺术写生基地建设。

4.建立能与游客互动的芦苇艺术创作体验馆。

最后,还要强调白洋淀传统芦苇编织艺术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避免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只重视经济开发,而忽略文化资源自身的发展,破坏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对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民间芦苇编织艺术造成毁灭性的开发。

我们相信,通过对白洋淀芦苇艺术产业化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毕竟逐渐形成新的生态式的淀区芦苇开发模式,加速白洋淀整体文化产业化建设,造福淀区民众,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文会 李伟,《加强白洋淀文化开发模式研究,发展芦苇艺术产业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223-226页。

[2]陈新等编著,《包装环境生态学》,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骆光林,《绿色包装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戴宏民主编,《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科学技术司,《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马惠娣,《21世纪与休闲经济、休闲产业、休闲文化》,《信息空间》2004年7月。

[7]国统字[2004]24号文件,“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中国国家统计局网。

综合学术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