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在社会中发展自我
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演讲稿
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一些
想法。
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互相影响,相辅相成。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在这个大时代中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让我们从社会发展谈起。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它涉及到
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的行为和选择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社会才能够不断进步,人民才能够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其次,个人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每个人都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学习和进步。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团队合作意识的人才,社会才能够更加繁荣和稳定。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个人成长,不断完善自己,为社会的发展做好准备。
在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创新。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1)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及其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是指与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它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首先,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离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就不可能进行生活和生产。
其次,自然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优良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恶劣的自然环境则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再次,自然生态平衡对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就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自然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自然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口是指从事生产和自我生产的人们。
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和密度等。
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首先,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没有人,就没有社会。
其次,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的发展则起延缓作用。
在现代社会,人口的质量(智力、体力等)、职业构成、教育程度和技术熟练程度等状况,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人口增长或自我生产的规律是社会规律,而非自然规律。
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口生产相互制约,但物质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方面。
第五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2、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1、起源: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是阶级 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本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压迫 另一个阶级的暴力机关。 3、职能(对内和对外) 对内职能:政治职能,即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 对本阶级实行民主,对统治阶级和犯罪分子实行专 政;运用政权力量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组 织、调节和干预经济生活,维护统治阶级的经济利 益;调整社会关系,调节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秩序。
2、联系(理解) 表现在: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 物,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人类社会 与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着的、合 乎规律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是 与一定的自然条件相结合的活动,也要遵循 客观规律。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人类是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种创造也 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包括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掌握) (1)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要素的各类要素之 中。 (2)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和超前作用。 (3)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2、生产关系------社会经济结构 1、生产关系的构成及其关系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客观的、 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2)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 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3)三者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基础, 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其他两个方面影响和 制约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第五章之三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3)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阶段。
1.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1) 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 基本或最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 ( 2 )同时也指人的“和谐发展”,即人的各种基 本素质必须获得协调的发展,各方面发展不能失调, 否则就是畸形发展。 ( 3 )还指人的“多方面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 素质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力求尽可能多方 面地发展。
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美好人生
一方面,社会 进步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 的提高,为人的发展创造了主 体条件
促进人民群众利益和需要的实 现和满足,为人的发展创造了 社会基础
另一方面,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进一步推动社会向 前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各种需要、素质、能力、 活动和关系的整体发展(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 性的发展等),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全面性。 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高度发展的生产关系。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在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素质和能力的 相对全面提高。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也千差万 别。别人的评价只是一个参考,我们要想完善 自己,首先要自己充分认识自己。
在竞争的今天,充分认识自己,找出自身的优 势和劣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形势, 找准位置,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 现自己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活动:认识你自己 每人说出赞 美自己的话不 少于5句,缺点 一句。
3.正确理解和对待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关系
为所欲为是自 由的一部分,自 律和他律是自由 的另一部分,两 者合在一起才是 完整自由。
4.正确理解和对待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的关系
人的社会化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持续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
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
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
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并且,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的社会化也是个体吸收了社会经验,并由两者的分立走向两者的融合。
社会化的意义:人在被社会化的同时,又在参与创造社会。
人必须适应社会,个人在社会关系中被塑造成为具有特定思想观念、心理倾向和行为的社会群体的一员,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个人的社会地位确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属性和行为方式。
其次,人在适应社会和被社会塑造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动创造能力,根据自己的社会需求从事改造社会的活动,维持社会的运行,推动社会的发展。
一、从个人角度分析11、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不要前提。
作为正常的人,我们必须要学会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如果错过了这个过程,就如我们发现的狼孩一样,永远也成为不了真正意义上的人。
那么作为社会人,我们必须要学会什么?社会劳动方式、生活消费方式,婚姻家庭形式,社会的各种规章制度,习俗传统等行为规范。
2、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
时代的变迁,迫使我们不断的改变观念,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
以前,可能我们靠11路就可以走遍天下,当时我们去达濠那边爬山的时候,就有一个同事比较老,就说以前他们没有那条马路,是从东湖,绕过青云岩,然后到达濠赶集,然后再回来,几乎一天的时间久过去了。
那么现在呢,从东湖去达濠,也就是10分钟不到的时间,如果你还处于以前的那个阶段,也就是说你甚至都不去坐车,不去开车,不继续社会化,那么你就只可能生活在古代社会之中了。
社会学 第五章 社会化
第六节 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
❖ 一、青春期与青年期
❖ 青少年与他们在更年幼时相比,更多受到同辈群体与学校的 影响。
❖ 二、成年期 ❖ 成人社会化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去选择角色。当角色内容发
生变迁的时候,他们可以重新定义或再造现行的角色。 ❖ 三、晚年生活 ❖ 四、死亡与濒临死亡 ❖ 濒临死亡的体验 ❖ 悲伤、哀痛与失去亲人“预期的悲哀”
母,是权威型的。
第五节 社会化的主体
❖ 一、家庭 ❖ 家庭社会化的特点
❖ 1)成人的支配性 ❖ 2)成年人对孩子的绝对权威
❖ 家庭教育的形式
❖ 独裁主义;温和宽容
❖ 二、学校与日托中心
❖ 特点:
❖ 1、传授技术和知识的场所
(1)教人识字 (2)训练技能
❖ 2、学校训练儿童适应广泛的社会 ❖ 3、培养公民意识。
❖ 4、艾里克·艾里克逊:认同危机
❖ 艾里克逊把自我的发展分为八个心理阶段,它随着我们一生 的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而变化。
❖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 ❖ (2)自主与怀疑(儿童早期) ❖ (3)主动与内疚(学龄前) ❖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期) ❖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春期) ❖ (6)亲密与孤独(青年时期) ❖ (7)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 ❖ (8)完美与绝望(老年期)
❖ (5)再社会化 :是一种能产生与以前的社会 不一致的价值观和行为的社会化过程。
❖ 二、社会化的作用
❖ 1、 使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 立生存。
❖ 2、维持社会正常运行、延续、发展。
❖ 三、社会化的内容
❖ 1.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 2.掌握基本的社会规范包括价值观 ❖ 3.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认识自我(形成个性
第五章 早期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
第五章早期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情绪和社会性发展是人类由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的早期过程。
小土豆变化?•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0-3岁婴儿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对人基本的信任感,克服对他人的不信任感,获得自主感和独立感,这些任务的实现都与照料者密切相关。
•本章内容:•依恋关系•气质(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成为个性发展的基础)•自我意识•道德萌芽•情绪第一节婴儿情绪的发展引言•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意情绪的问题。
很多家长更希望孩子有比较好的情商。
可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比较好的情商?情商意味着什么?跟情绪有什么关系?•情商(情绪智力)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认识自身的情绪•管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人际关系管理第一节婴儿情绪的发展•婴儿具备四大情绪能力:•情绪表达•情绪体验•情绪识别•情绪学习和调节(道德感的萌芽)•这些都以情绪的产生为基础•思考:• 1.人类具有哪些情绪?• 2.这些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吗?• 3.动物有情绪吗?动物的情绪和人类一样吗?•一、情绪的功能与发生(一)情绪的功能什么是情绪•1、适应•如用哭叫引发照顾者的照料,以维持生命活动。
•2、驱动•情绪是激活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有时并不是生理的需要促使行动产生,而是情绪。
•3、行为组织功能•积极的情绪导致接近和探索行为;消极的情绪导致回避行为。
•4、交流功能•情绪是交流的工具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惊讶恐惧(二)情绪的发展•第一阶段(出生-一个月内)•面部表情:感兴趣、痛苦、厌恶、快乐布里奇斯(K.M.Bridges,加拿大,1932)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些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些杂乱无章的未分化的反应。
因生理满足和抚触表现出快乐,因光和声音刺激表现兴趣•第二阶段(出生1-7个月)•更多的情绪出现如愤怒、悲伤、惊奇、害怕•愤怒:痛觉是主要刺激源,接种疫苗和未能得到满足时会愤怒•害怕:听到巨响时会害怕。
含有认知成分•惊奇:自己能控制身外之物•实验例证•研究:将一根细绳绑到2个月婴儿手臂上,实验组的婴儿每当舞动手臂时音乐就会响起;控制组的婴儿也会听到音乐,但是音乐与舞动手臂之间没有联系。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知识点
第五章自我意识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最初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概念。
用6、7分钟时间写出15个“我是谁”的陈述句。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
(一般角度)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角度)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主我(I)和客我(Me):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
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提供了雏形。
主我(I)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两个角度)(一)詹姆斯的观点: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精神)自我生理(物质)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宏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微观)。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从实际存在还是观念存在的角度)实际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第五章自我意识与人格
第五章⾃我意识与⼈格第五章⾃我意识与⼈格社会化的结果,就个体⽅⾯⽽⾔是⾃我意识和个⼈⼈格的形成。
⾃1890年威廉·詹姆斯(W.James)在其著作《⼼理学原理》中⾸次提出⾃我意识以来,⾃我意识在⼼理学领域⼀直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
⾃我意识是⼈类特有的⾼级⼼理活动形式,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作⽤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活,并对周围社会⽣活环境产⽣积极的影响和作⽤。
因此,⾃我意识和⼈格成为社会⼼理学关⼼的主题之⼀。
第⼀节⾃我意识概述⼀、⾃我概念、⾃我意识与⾃我⾃我概念、⾃我意识和⾃我是三个既有联系⼜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我是指⾃⼰各种⾝⼼状况或是各种⾝⼼状况的总和。
⼀般认为它包括三个部分,即物质的⾃我、精神的⾃我和社会的⾃我。
在西⽅,⾃我也存在两个混淆的概念,即self和ego。
⼀般⽽⾔,⼤多数实证研究都是围绕self进⾏的,对于ego,则⼀般为思辨性探讨。
⾃我意识是指个⼈对⾃⼰⾝⼼状况、⼈—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产⽣的意向,简⽽⾔之就是个⼈对⾃⼰各种⾝⼼状况的意识。
⾃我意识是⼀个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理系统。
⼀般认为⾃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我认知、⾃我体验和⾃我意向。
⾃我认知,即对⾃⼰各种⾝⼼状况、⼈我关系的认知;⾃我情感,即伴随⾃我认知⽽产⽣的情感体验;⾃我意向,即伴随⾃我认知、⾃我情感⽽产⽣的各种思想倾向和⾏为倾向。
举例来说,个体对⾃⼰⾝⾼、相貌、健康状况、性格或是⾃⼰与⽗母、⽼师、同学的关系好坏等的认识就是⾃我认知;⽽对⾃⼰⾝⾼、相貌的满意与否产⽣的愉悦和⾃卑情绪,对⾃⼰性格的欣赏或不满情绪,以及与⼈相处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等就是⾃我情感;根据⾃⼰外在条件⽽扬长避短地装扮⾃⼰的想法、培养⾃⼰积极乐观的⽣活态度等等就属于⾃我意向的范畴。
⾃我意识是在⾃我发展的⼀定阶段上产⽣和分化出来的。
也就是说,个体在有了⼀定的思维能⼒,可以把⾃⼰与客观世界、⾃我与⾮我区别开来的时候,⾃我意识也才出现。
5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本章主要 讲述人类社会化的意 义,社会化的基本含义,社会 化主体,以及社会化过程和内 容等。
一、人为何要社会化
案例1: 印度加尔各答狼孩 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 发现了一对由母狼抚育的女孩,大 的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大的取 名卡玛拉,小的取名阿玛拉。 阿玛拉被收养了11个月后就死了
三、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使人类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具有其他动 物所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 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 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 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而在生活 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 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婴儿时期、少儿时期、 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
一、人为何要社会化
人总是社会的人,不实现社会化,
就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
一、人为何要社会化
“孟母三迁”的启迪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
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 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
一、人为何要社会化
“孟母三迁”的启迪 新邻居是个屠宰户,天长日久,小
孟轲又喜欢玩猪蹄、羊角,学猪叫 羊抵,而且成了嗜好,声称“长大 了要当个屠宰手”。 搬到一个学堂附近居住,孟轲很快 又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向学校里的 学生学习“揖让进退”的文明礼貌,
三、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二)社会化的主体 学校。随着年龄的长大,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
教师的教育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 作用,而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最重要的 社会环境因素。 我的一生中最受影响的李桂芳老师 (自卑孩子受鼓励,成为非常优秀的学生)
三、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二)社会化的主体 同龄群体。它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
社会心理学第5章自我意识
精品课件
(四)缺陷补偿 ❖ 将自己角色从中的某个角色的重要性抬高,
以补偿自己另一个角色的缺陷。 ❖ 缺陷补偿有助于个体度过困境,在困境中强
调自我的“优势”,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精品课件
(五)自我防御性归因
❖ 归因指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论。
❖ 自我归因常常是自我防御性的,它通过强调个体对 积极的合乎期望的好结果的作用,缩小对消极的不 合乎期望的坏结果的责任来保护自尊。
❖ 通过下面两钟方式实现 ❖ (一)社会比较 ❖ (二)自我估价
精品课件
(一)社会比较
❖ 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得有关自 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
常发生在个体对自己或环境的某些方面没有把握 的时候。
❖ 费斯汀格提出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 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
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 职业、年龄等相类似的人进行对比。
来源
参照群体的信念和价值观是个体自我观念的重要
参照群体的规范是社会目标、自我评价、社会 评价乃至世界观形成的基准表分四级评分:非常同意(4分),同意(3分),不同意 (2分),非常不同意(1分)。
前五题正向计分,后五题反向计分 (1)我认为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至少与别人不相上下。 (2)我觉得我有许多优点 (3)我做事可以做得和大多数人一样好 (4)我对自己持有一种肯定的态度 (5)整体而言,我对自己觉得很满意
❖ 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因,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内因; 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于外因,失败归因于内因。
精品课件
(六)自我设障 ❖ 预先设置障碍,作为后来失败的归因
精品课件
(七)降低自我觉知 ❖ 如借酒消愁,因为酒精可以降低自我觉知以
第五章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1)
特殊能力
出来的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在特殊专业活动中所表现
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分类是将能力分为实际能力和潜能。
实际能力是指个人行为上已经表现出来的成就,即 所能为者。潜能是指个人如果有机会学习,可在行为上表 现出来的成就,即可能为者。
第三种分类就是将能力分为可迁移能力、知识性能
力和适应性能力。可迁移能力是指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 基本能力。一般用行为动词来描述它们,例如组织、计划、
1.舒伯的工作价值观
生涯规划大师舒伯提出15 种工作价值 观,分别是:
利他主义 多样性 社会关系 美的追求 稳定 工作环境 智力挑战 生活风格 声望 成就动机 创造力 自主 同事关系 经济回报
权力控制
2.探索职业价值观的活动
• 活动项目一:职业价值观清单(表3) • 活动项目二:价值观拍卖会
(二)你喜欢做什么——职业兴趣探索 •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它使个体力求认识、 掌握某种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职业兴趣 则是一个人是否喜爱某种职业,是职业选 择与态度方面的倾向。兴趣在职业选择中 有重要作用,兴趣可以激发潜能。
三、职业与性格
1.职业性格的特征 • (1)职业性格是人们对职业活动的态度和 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 (2)职业性格是在长期特定职业活动中形 成的,具有稳定性。
2.职业性格的形成 职业性格是在学习和职业活动中逐渐形 成的。也就是说,从业者的职业性格可以 在职业学习和活动中进行调适培养。
职业具有以下特点:
• • • • • • 1.各类职业内部都具有特定的同一性 2.不同职业之间则有着巨大的差异 3.众多的社会职业,可以区分不同层次 4.职业是个人和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5.职业问题具有广泛性 6.职业具有时代性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第五章自我意识知识点第五章自我意识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
它是社会的产物,反过来又作用于社会,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最初是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概念。
用6、7分钟时间写出15个“我是谁”的陈述句。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是社会化的结果,有时也称自我。
(一般角度)自我意识: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有关自己的各种思想倾向和行为倾向)(社会心理学角度)自我意识的三种成分:自我认知(自我概念)、自我情感和自我意象(有时也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主我(I)和客我(Me):詹姆斯认为人具有将自己视为客体看待的能力,自我是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对方的姿态,并根据他人看法认识自己。
由此,库利创用了“镜中我”的概念: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为后来米德提出“概括化他人”提供了雏形。
主我(I)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Me)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主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则制约主我的活动。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两个角度)(一)詹姆斯的观点: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精神)自我生理(物质)自我: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物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个体对隶属于某一时代、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的意识(宏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名望,受人尊敬、接纳的程度,拥有的家庭、亲友及其经济、政治地位的意识(微观)。
心理(精神)自我:个体对自己智能、兴趣、爱好、气质、性格诸方面心理特点的意识。
(二)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观点: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从实际存在还是观念存在的角度)实际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心理学5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
实验三:
在一项实验中,他们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配一个实验员。 等实验员与学生建立了融洽关系并得到学生的信任后,主 试分别让四组为孤儿院募取捐款。第一组实验员向学生宣 传捐款,救济孤儿的意义,同时自己慷慨解囊,捐出钱款; 第二组的实验员对向本组学生宣传不去救济孤儿,把钱留 给自己的好处,本人也表现得极端吝啬,不向募取捐款的 主试捐钱;第三组实验员宣传慷慨仁慈,自己却不掏钱捐 款;第四组实验员宣传贪婪,自己钱越多越好,劝说学生 不要捐款,但他自己却毫不吝啬地向主试大批捐款。实验 结果是:第一组学生全部捐了款;第二组学生没有一个为 孤儿捐款;第三组尽管实验员把救济孤儿的意义讲得头头 是道,并赢得了本组学生的好感,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并没 有按实验员说的去做,而是仿效实验员的行为,不捐钱款; 第四组的学生正好相反,大多数学生对宣传贪婪的实验员 表示反感,却又学着他的样子捐出钱款。
• 自我强化:个体当自身的行为达到自己设定的标准时,以 自己能支配的报酬方式来增强、维持行为的过程。
3.自我调节理论
• 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 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 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 自我调节论强调了人的心理的主观能动作用,表 明人具有理性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示意图认知的 能力,能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4.自我效能理论
预期是认知与行为的 中介,是行为的决定 因素。他进一步把预 期分为结果预期和效 能预期。
• 结果预期:是对某种 行为导致某种结果的 个人预测;
• 效能预期:是个人对 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 某种行为以产生一定 结果的预期。
• 自我效能: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 力操作行为的预期。
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 第五章 社会化_OK
8
人的自我完善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 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二是对自我与他人、社会 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只有通过社会教化,才能使个人有一个完美的 自我观念,并把对自我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尽可能地 协调一致。
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一方面不断与社会认同, 学习与内化社会的价值、态度、目标与行为模式; 另一方面也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差异,探索他人对自 己的评价,逐渐形成自我观念,自我观念的逐步形 成和深化,又促进自我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社会化的涵义 社会化研究的先驱——弗洛伊德
以性为依据,把人的社会的社会化过 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 儿童阶段的社会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弗罗姆认为,“社会化 诱导社会的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延续就 必须做的事。”
美国社会学家I·罗伯逊认为,“社会化是人 们终生的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 们获得了个性,并且学会了他们所在社会的生法 方式。”
32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
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所谓一切属性,既包括人 的智力和体力,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审 美能力等。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 成员的成熟标志,把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 主义社会的总体标志。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
社会化目标确立的依据: 第一,社会化的目标总是与人们生活的一定
社会相联系; 第二,人的社会性特征,是通过不同社会群
体的阶梯逐步实现的;
31
第三,个人既是社会化的对象,又是社会化的主 体,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
社会化培养的社会合格成员,其根本依据就是 能担当起一定的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 第五章 自我意识
“认识你自己。” ——希腊戴尔菲神庙的铭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道德经》 “把认识自己作为自己的任务,这是世界上最 困难的课程。” ——塞万提斯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二、自我意识的内容 三、自我意识与自我觉知 四、自我意识的功能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40
二、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个体 的自我效能感决定他的成就动机,两者呈 正相关。
自我效能感
正比
成就动机
41
三、习得性无助感与自我效能
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塞利格 曼等人(Seligman, 1955)通过实验提出 , 即当人们产生“某些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经 验后,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降低 自我效能。 自我控制感是克服习得无助的重要途径。 而自我决定可以使人增加自我控制感,进 而减少习得无助。
①一个人自己生活的情境记忆 ②一个人自己人格特征的表征 ③一个人自己生活中的事实知识 ④时间连续性的体验 ⑤个人主体感和自主权 ⑥自我反思的能力,形成元表征
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朱滢提出,自我可以 从三方面进行研究: ①作为知觉的自我(主要涉及自我面孔识 别方面的研究); ②作为记忆的自我(主要涉及自传体记忆 方面的研究); ③作为思考的自我(主要涉及自我参照效 应方面的研究)
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 自我增强(self-enhancement) 自我表现(self-presentation)
一、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身状况所作的肯定 与否定的判断。依赖于: 社会比较:通过和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 自我估价:通过完成特定任务来评价自己
(全)第五章人的社会化(11.7)(1)
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调整、控制人们行为的文化手段的总和。 第三,完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的完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
认识;二是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第四,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最后成果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
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个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中为他规定的规范办事。
生就被赋予性别、 种族民族等角色。 所谓 自致角色 ,是指通过个人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
角色,自致角色的获得即是个人活动的结果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一般一个人获得自致角色
的过程是他不断学习和努力而向上流动的过程。自致角色的获得也受到主观条件的制约。
第二,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社会角色的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会属性决定了人的本质。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有区别的,社会的运动和发展具有自然历史过程的特点,表现出对 一切个人都独立的性质, 不以某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然而个人也有自身的特点, 每个个人 都有自身物质和精神的不同需要。
(2)个人和社会虽然有区别,但二者并不相互独立,而是密不可分相互统一,主要体 现在个人和社会密切联系,互为因果上。
所谓 规定性角色 ,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如警察、
法官等, 人
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 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所谓 开放性角色 ,是指其角色的权利
与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待而充当 起角色; 人们在扮演这类角色时, 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当然开放性角色的开放程度也不是无
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西方学者有“社会唯实论”跟“社会唯名论”之争。
哲学与人生-第五章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一 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
人为什么会具有自然属性呢? 因为人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 果。同时,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生存和延续的重要条件。没有自 然属性,也就是没有吃、穿和趋乐避苦的本能,人类则不能生存 和发展。所以,只要人类存在,人的自然属性就不可能消失。
小讨论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 血液等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 质。”这句话如何Βιβλιοθήκη 解?第一节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二 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 第一,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会是由无数个人 组成的,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 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的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 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
第一节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一 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
只有把握人的本质,才能积极地融入社会之中,更好地发挥 自身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人生价值。在社会实践中,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必然地要与社会发生各种关系。因此,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既是进行人的正常活动的条 件,又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充分展现才华、为社会做出贡献的 客观要求。
第一节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一 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
因为人的社会关系不同, 所以人的本质也就不同。这样, 马克思以前的某些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 质事实上并不存在。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中 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 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第一节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二 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个人依赖于集体。作 为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离开集体生活而独居。一旦脱离社会,游 离于集体之外,个人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另一方面,个人也 作用于集体。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状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 整个集体,每个个人作用的发挥是集体力量发挥的前提;个人利益满 足的程度制约着集体利益的发展。因此,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同分子 与有机体的关系一样。离开了有机体,分子将失去活力。个人和集体 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马哲》第五章 社会是不断发展着的活的机体
经济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总称,指以 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为主要内 容、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为直接目的的 社会活动领域,包括经济现象、经济关 系、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等诸方面。 经济生活的核心是通过对自然的改 造获得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 经济生活是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唯 一途径。 经济生活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前提和 基础。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解决其他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 础,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 义的分水岭,又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根 本问题,所以它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 本问题。
决定 唯心 史观 社会存在 决定 社会意识
唯物 史观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首先,从社会意识的产生看,其 根源在于社会存在的需要。 其次,从社会意识的内容看,社 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再次,从社会意识的发展看,社会存 在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例:私有观念
英国 英国
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 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赫拉克利特
黑格尔
马克思
辩证法的发展过程
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 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哲学
艺术
政治法 律思想
道德
宗教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 有能动的反作用。
促进作用 质的方面 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 的反作用 程度深浅
量的方面
范围大小 时间久暂
C、人口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不是 由单纯的自然规律决定的,而是由社会 规律决定的。
③生产方式 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 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 ,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 产 力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人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目录:1、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2、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3、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第一节、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学习目标:认知:了解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明确公与私、义与利的内涵;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态度:把握人的本质,积极融入社会;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矛盾和挫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运用: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正确进行人生选择。
1、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一)自然属性是人生存发展的生理基础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理结构、生理机能和生理需求等,主要表现为以人的生理结构为物质前提的生理活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相似或相通之处。
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人类要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总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是社会的产物(狼孩例子,脱离了社会,一种纯自然状态生活,表现出来动物性);第二,人的生产劳动具有社会性,从事生产的人只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第三,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多种需求必须依赖于社会。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活动必然要受到各种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生活,只有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才是真正的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不断地进行社会化,才能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
(三)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但社会属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其原因有二:第一,社会属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
人作为高级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具有自然属性,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界;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都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和制约;都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
但是人还有社会属性,而且社会属性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其他动物不具有。
第二,人的社会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
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在进行自然性活动的过程中,要受社会属性的制约,具有鲜明的社会色彩。
(四)把握人的本质,积极融入社会每个人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现实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改造自我,改造世界,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
只有正确解决了“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重要问题,才能面对现实,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现实社会关系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为自己的人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只有把握了人的本质,才能积极地融入社会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个人价值。
2、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每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
此外,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0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影响02、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2.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指导意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告诉我们:个人要想成才,必须具备成才的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应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条件,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以便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个人的聪明才智。
(二)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个人依赖于集体。
人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离群而独居。
一旦脱离社会,游离于集体之外,个人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另一方面,个人也作用于集体。
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的状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整个集体,每个个人力量的发挥是集体力量发挥的前提,个人利益满足的程度制约着集体利益的发展。
(三)要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每个人既是社会的人,又具体归属于某一个集体。
要兼顾个人、集体的利益,坚持以人为本,调动个人、集体的积极性;同时又要坚持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
3、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一)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就是公与私的关系。
所谓的公,就是社会或社会利益;所谓的私,就是个人或个人利益。
公和私是对立统一的。
其对立表现在,它反映了不同的利益对象及其要求。
其统一表现在,对全局而言为私的利益,在一个局部就是公的利益;对局部而言为公的利益,在全局就是为私的利益。
正确对待公与私的关系,一方面要看到公与私存在的现实必然性,正视合法的私人利益,在可能的条件下,满足个人正当、合理的要求,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倡导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操。
在公与私利益关系发生矛盾的时候,要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以公为重、以公为先、舍私为公。
第二节、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学习目标:认知:了解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了解苦与乐、生与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以提升人生价值。
运用: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1、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一)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价值是指人的一生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也就是一个人对于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
其中,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应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社会必须根据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对个人给予相应的满足,从而保证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次,社会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
(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因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基本依据,个人是通过对社会的贡献来体现自己人生意义的。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面。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的贡献,如个人在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科学精神等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人们对社会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有的表现为重大的发明创造,有的表现为惊人的英雄壮举,而大量的则表现为平凡工作中的默默奉献。
对青年学生来说,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热爱劳动、承担责任、勇于奉献,在职业岗位上踏实肯干。
2、人生价值的实现(一)客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既包括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状况、社会制度及体制因素、科学文化教育等状况,又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等因素。
完全脱离社会、脱离他人的“自我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必须善于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精神成果。
(二)主观条件主观条件就是个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五个方面。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个人全面发展密不可分的内容,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个人素质越高,能力越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人生就具有越大的价值。
确定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之后,奋斗就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的主观因素。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
人的先天条件是无法改变的,后天的努力和奋斗却是人人都可能做到的。
青年学生要把握住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不断奋斗,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3、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一)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劳动是人类在自身智力的支配下,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创造社会财富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等方面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有益的劳动不仅能够创造物质财富,还能够创造精神财富。
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劳动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主体能力的活动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的活动,正是这种活动把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又把二者统一起来。
人类社会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劳动体现了人的一般本质,同时不断提升着人这一主体的各方面能力。
(三)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是在社会实践中积极能动的劳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
所以,只有诚实劳动才能更多地奉献社会,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诚实劳动,就要自觉守法,不搞歪门邪道;热爱本职岗位,不见异思迁;踏实肯干,不虚荣浮躁;锐意创新,不故步自封。
4、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一)正确看待苦与乐苦与乐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它们相互区别:所谓苦,是指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相悖所引起的主观体验,是人生历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所谓乐,是指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相符合所引起的主观体验,是人生历程中获得的愉快和幸福。
其次,它们互为前提:没有苦就没有乐,没有乐也无所谓苦。
再次,它们互相渗透: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苦是获得乐的过程,是手段;乐是艰苦劳动的结果,是目的。
最后,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苦可以转化为乐,乐也可以转化为苦。
苦与乐在社会生活中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
首先,要在劳动中创造快乐。
人生就是劳动,只有靠劳动才能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没有劳动就没有幸福和快乐。
其次,要保持乐观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的“苦”,在困难面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
(二)正确看待生与死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生是生命的起点,死是生命的终结,有生必有死。
生与死是人生中的一对矛盾,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不同的人,由于利益和地位、信仰和理想不同,有着不同的生死观。
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就要做到以下两点:首先,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而且每个人的生命又都是有限的,因此,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十分珍惜生命。
其次,生要生得有意义,死要死得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