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元素化学)【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化学与社会发展)【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化学与社会发展)【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5d46d81aa45177232f60a2e4.png)
第16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致癌物质的是()。
A.维生素AB.谷氨酸C.谷胱甘肽D.亚硝胺【答案】D2.超导材料的特性是它具有()。
A.高温下低电阻B.低温下零电阻C.高温下零电阻D.低温下恒定电阻【答案】B3.骗子常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百姓。
你认为下列方法中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是()。
A.测定密度B.放入硝酸中C.放入盐酸中D.观察外观【答案】D【解析】A项,金的密度>19g·cm-3,比黄铜(铜锌合金)的大得多(估计密度<9g·cm -3);BC两项,黄铜化学性质较为活泼性,可溶于HNO3或HCl溶液;D项,黄铜的颜色随着含锌量的不同而变化,含Zn 30%~35%时呈灿烂的黄金色,外观上不易与金(元宝)区别。
二、填空题1.绿色化学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指选择反应,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答案】原子经济性2.当代重大的五大环境问题有、、、和。
【答案】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光化学污染;酸雨;水体富营养化3.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公害病中,著名的水俣病被认为是由污染引起的,而骨痛病是由污染引起的。
【答案】汞(或Hg);镉(或Cd)4.人们普遍认为,的广泛使用和大量排放,是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
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则是造成的罪魁祸首。
【答案】氯氟代烃(或氟利昂);光化学烟雾5.传统能源主要指、、,常被称为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是指、、、、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答案】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风能;太阳能;风能;海洋能6.在各种能源中,有些能源是自然界中本已存在,能直接被人类利用的,称为能源,例如和;而利用已存在能源加工转化能到的能源,则称为能源,例如和。
【答案】一次;煤;石油;二次;煤气;电7.细胞的化学组成非常复杂,但就主要物质组成看,主要由、、、、几大类分子组成。
【答案】水;蛋白质;脂肪;糖类;核酸8.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其通式为。
(NEW)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NEW)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db6eed336c1eb91b375d52.png)
,因
为 > > ,所以溶解度大小AgCl>AgBr>AgI,Ag2CrO4
的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为
> =1.34×10
-5,故溶解度大小为Ag2CrO4>AgCl>AgBr>AgI。
7.难溶盐Th(IO3)4的溶解度S0(mol·dm-3)是其溶度积Ksp的函 数,它们的关系式为(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 研]
第15章 元素化学 第16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三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气 体 第3章 相变·液态 第4章 溶液 第5章 化学热力学 第6章 化学平衡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 第8章 酸碱平衡 第9章 沉淀溶解平衡 第10章 氧化还原·电化学 第11章 原子结构 第12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13章 晶体与晶体结构 第14章 配位化合物
第15章 元素化学 第16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二部分 课后习题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气 体 第3章 相变·液态 第4章 溶 液 第5章 化学热力学 第6章 化学平衡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 第8章 酸碱平衡 第9章 沉淀溶解平衡 第10章 氧化还原·电化学 第11章 原子结构 第12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13章 晶体与晶体结构 第14章 配位化合物
目 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第1章 绪 论 第2章 气 体 第3章 相变·液态 第4章 溶 液 第5章 化学热力学 第6章 化学平衡 第7章 化学反应速率 第8章 酸碱平衡 第9章 沉淀溶解平衡 第10章 氧化还原·电化学 第11章 原子结构 第12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13章 晶体与晶体结构 第14章 配位化合物
解得Pb2+的浓度为 [Pb2+]=8.4×10-5mol·L-1
2.计算0.0500mol·dm-3 H2CO3溶液中的c(H+)、c(HCO3 -)、c(CO32-)各为多少?[已知H2CO3 =4.30×10-7, = 5.61×10-11][北京科技大学2013、2014研]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沉淀溶解平衡)【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沉淀溶解平衡)【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ba7be6eb49649b6649d7473c.png)
第9章 沉淀溶解平衡(一)思考题1.写出下列平衡的K sp 表达式:答:(1)=4+2sp 224()[][Ag SO Ag SO ]K - (2)222sp 22424Hg C O Hg C ()[][]O K +-= (3)42+3sp 32324()[][P Ni (PO )Ni O ]K -=2.下列各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两种难溶电解质,其中K sp 较大者,溶解度也较大。
(2)MgCO 3的溶度积K sp =6.82×10-6,这意味着在所有含MgCO 3的溶液中,[Mg 2+]=[CO 32-],[Mg 2+][CO 32-]=6.82×10-6。
(3)室温下,在任何CaF 2水溶液中,Ca 2+和F -离子浓度的乘积都等于CaF 2的K sp (不考虑有无CaF +离子的存在)。
答:(1)不正确。
两种难溶电解质,K sp 较大者,溶解度也较大,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同类型的难溶物,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难溶物,这种说法不正确。
(2)不正确。
溶度积是指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和沉淀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平衡常数,有同离子效应的溶液中[Mg 2+]≠[CO 32-]。
(3)不正确。
2sp 22+()[]]CaF Ca [F K -=,Ca 2+和F -离子浓度的乘积不等于CaF 2的K sp 。
3.根据[Ag +]逐渐增加的次序,排列下列饱和溶液(不用计算,粗略估计)。
答:因K sp (Ag 2SO 4)>K sp (Ag 2CO 3),Ag 2SO 4溶液中Ag +浓度大于Ag 2CO 3溶液中Ag +浓度;K sp (AgCl )>K sp (AgI ),则AgCl 溶液中Ag +浓度大于AgI 溶液中Ag +浓度;AgNO 3完全电离,Ag +浓度最大。
则根据[Ag +]逐渐增加的次序,饱和溶液的排序为AgI 、AgCl 、Ag 2CO 3、Ag 2SO 4、AgNO 3。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相变·液态)【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相变·液态)【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f7667e976a20029bc642d37.png)
第3章相变·液态一、选择题1.N2的临界温度是124K,如果想要液化N2就必须()。
A.在恒温下增加压力B.在恒温下降低压力C.在恒压下升高温度D.在恒压下降低温度【答案】D【解析】临界温度T c是指每种液体都存在一个特殊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加多大压力,都不可能使气体液化,所以这是使气体能够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
由于临界温度远低于常温,所以必须在恒压下压缩温度至临界温度以下方可液化。
2.101℃下水沸腾时的压力是()。
A.1atmB.略低于1atmC.略高于1atmD.大大低于1atm【答案】C3.将纯的H2O(l)放入抽空、密闭的石英容器中,将容器不断冷却,可以观察到以下哪种现象?()A.沸腾现象B.三相共存现象C.升华现象D.临界现象【答案】B【解析】在刚开始冷却时,水的气、液两种相态处于平衡。
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蒸气压不断降低,到达三相点温度时,水的气、液、固三种相态平衡共存。
二、填空题1.在25℃和100kPa下,氢气温度计的体积为300mL,将其浸入沸腾的液氨后,体积变为242mL,则液氨的沸点为K。
【答案】2402.水的三相点和冰点区别在于:三相点是指,而冰点是指。
【答案】纯H2O气液固三相的平衡点或其平衡水蒸气压下的凝固点;在标准压力下,被空气饱和的水的凝固点或空气的饱和水溶液和冰的平衡温度三、简答题1.共沸点为91℃,水和氯苯两者完全不互溶。
试完成:(1)示意该二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2)指出各相区的平衡相和三相线的相平衡关系;(3)该系统的上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1)二组分液相完全互溶,固相完全不互溶的系统,具有低共沸点,相图如图3-3-1所示。
图3-3-1(2)各相区的平衡如图3-3-1所示。
设最低共熔点为E点,三相线上,A(s)+B (s)=E(l)。
(3)利用该二组分系统完全不互溶且具有低共沸点的特点,可以通过水蒸气蒸馏提纯氯苯。
2.说明水的三相点和冰点的区别。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元素化学)【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元素化学)【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b73b1e3d15abe23492f4d2b.png)
第15章元素化学一、选择题1.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暨南大学2015研]A.Mg,B,SiB.Si,Mg,BC.Mg,Si,BD.B,Si,Mg【答案】C【解析】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所以Si半径比Mg小。
不同周期元素,周期越大,半径越大,B为第二周期元素,Mg、Si为第三周期元素。
同一主族元素,从上至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性依次增强。
2.已知各元素原子序数:25Mn、26Fe、27Co和28Ni,下列离子的电子构型可以用[Ar]3d6表示的是()。
[华南理工大学2014研]A.Mn2+B.Co3+C.Fe3+D.Ni2+【答案】B【解析】25Mn、26Fe、27Co和28Ni的外层电子数分别为[Ar]3d54s2、[Ar]3d64s2、[Ar]3d74s2和[Ar]3d84s2,Co3+的外层电子数为[Ar]3d6。
3.在水溶液中无毒的离子是()。
[暨南大学2014研]A.Hg2+B.Ca2+C.Cd2+D.Pb2+【答案】B4.下列各含氧酸中,属于二元酸的是()。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研]A.H3PO4B.H3BO3C.H3PO2D.H3PO3【答案】D【解析】A项,H3PO4是三元酸;BC两项,H3BO3和H3PO2是一元酸;D项,H3PO3是二元酸。
5.下列原子序数中,有可能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研]A.218B .216C .214D .212【答案】A 【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第n 周期元素的个数为:n 为奇数时,()212n +;n 为偶数时,()222n +。
稀有气体可能的原子序数为第一周期到所在周期所有元素个数的和,如2、10、18…118、168、218…。
二、填空题1.锰的常见氧化物有MnO ,Mn 2O 3,MnO 2,Mn 2O 7,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原子结构)【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原子结构)【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52b1d63ce87101f69f319535.png)
第11章原子结构一、选择题1.通常所说的原子轨道,可描述为()。
A.原子中电子运动的轨迹B.原子中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C.原子中具有确定能量的电子的一种运动状态D.原子中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密度【答案】C【解析】原子轨道和波函数是同义词,电子绕核的运动是一种概率波,以波函数ψ表示,波的强度ψ2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所出现的概率密度,它遵循统计规律。
电子云则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概率密度分布的图形化表示。
2.某一原子中具有下列量子数的4个电子:①ψ3,2,1,1/2;②ψ3,1,-1,1/2;③ψ2,1,-1,-1/2;④ψ2,0,0,1/2。
其能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答案】B【解析】4个轨道依次为3d,3p,2p和2s,从徐光宪规则或鲍林原子轨道能级图可知能量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①②③④。
3.多电子原子的轨道能量由量子数()决定。
A.nB.n和lC.l和mD.n、l和m【答案】B4.下列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中,不正确的是()。
A.B.C.D.【答案】A【解析】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是角度函数Y在空间的分布,常以二维图形表示。
s轨道是球形对称,函数值均为正,p轨道是哑铃形,d轨道是花瓣形,p、d轨道函数的正负均是在指定轴的正方向取正,正、负号间隔分布。
5.下列电子中,出现概率最大区域离核最远的是()。
A.3s电子B.3p电子C.3d电子D.4s电子【答案】D【解析】由电子云径向分布图可知,ABC三项相应轨道的几何半径大小顺序为。
在多电子原子中,4s轨道相对于3s轨道离核更远,为外层轨道,即。
6.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的电子分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
A.s区B.d区C.ds区D.p区【答案】C7.Fe2+离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
A.B.C.D.【答案】C【解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按照鲍林轨道近似能级图,由低到高依次填充。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课后习题-第一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课后习题-第一章至第七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e9cec81a58da0116d17490b.png)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章绪论本章无课后习题。
第2章气体(一)思考题1.现行国际单位制的R是多少?过去常用的R有哪几种表达方式?答:(1)现行国际单位制的R=8.314J·mol-1·K-1。
(2)过去常用的R的几种表达方式为2.联系习题2.20和2.21,讨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的范围。
答: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适用于理想气体,即(1)气体分子的自身体积可忽略;(2)分子间没有相互吸引和排斥;(3)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间发生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不造成动能损失。
完全理想的气体不存在,但高温低压下的真实气体以及常温常压下不易液化的气体的性质近似于理想气体,因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适用于这些实际气体。
3.简述Avogadro 假说的历史作用。
答:Avogadro 假说的历史作用为:Avogadro 假说提出气体分子可由几个原子组成,使气体化合体积定律得到了圆满的解释,解决了气体化合体积定律与原子论间的矛盾,并促使了原子分子学说的形成。
4.现在公认的Avogadro 常数等于多少?查阅参考书,列举它的测定方法。
答:(1)目前公认的Avogadro 常数为(2)Avogadro 常数的测定方法如下:①电量分析法;②电子质量测量;③晶体密度法。
5.在混合气体中,气体A 的分压对吗?为什么?p A V 总=p 总V A ,对吗?为什么?答:(1)在混合气体中,气体A 的分压不对,A A p n RT V=,其中V 为混合气体的总体积,而不是气体A 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V A 。
(2)p A V 总=p 总V A 正确,根据气体分压定律可知,在温度和体积恒定时,气体A 的分压等于总压力乘该气体的体积分数。
6.一个密闭容器中含1mol H 2和2mol O 2,哪种气体的分压大?答:O2的分压大。
因为根据气体分压定律,温度与体积恒定时,某气体分压等于总压力乘该气体摩尔分数,O2的摩尔分数大,故O2的分压大。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配位化合物)【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配位化合物)【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6a52a15cb4daa58da0114ae0.png)
第14章配位化合物(一)思考题1.哪些元素的离子或原子容易形成配合物中心体?哪些分子或离子常作为配合物的配位体?它们形成配位化合物时需具备什么条件?答:(1)配合物中心体通常是金属离子或原子,也可是非金属原子或离子。
一般为过渡金属,特别是铁系、铂系、第ⅠB、ⅡB族元素。
(2)配位体通常是非金属原子、离子或分子。
常见的配位体有:水、氨等中性分子或卤离子、拟卤离子(CN-等)、羟离子(OH-)、酸根离子等离子。
(3)形成配合物的条件是:①中心离子核外有空的价层轨道,能接受孤对电子或离域电子并要有足够大的体积。
②配位原子的核外应有孤对电子或离域电子。
2.在[Cu(NH3)4]SO4和K3[Fe(CN)6]晶体的水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或分子,写出电离式。
答:(1)在[Cu(NH3)4]SO4晶体的水溶液中所含的离子和分子有:Cu2+、SO42-、Cu[(NH3)4]2+、Cu[(NH3)3]2+、Cu[(NH3)3]2+、Cu[(NH3)3]2+、NH3、H2O、OH-、H+,其电离式为Cu[(NH3)4]SO4=Cu[(NH3)4]2++SO42-(2)在K3[Fe(CN)6]晶体的水溶液中所含的离子和分子有:K+、Fe3+、CN-、[Fe (CN)6]3-、、[Fe(CN)5]2-、[Fe(CN)4]-、[Fe(CN)3]、[Fe(CN)2]+、[Fe(CN)]2+、H2O、OH-、H+,其电离式为K3[Fe(CN)6]=3K++[Fe(CN)6]3-3.试标出下列各配合物的中心离子、配位体以及配位离子的电荷数:(1)K4[Fe(CN)6];(2)Na3[AlF6];(3)[CoCl2(NH3)3(H2O)]Cl;(4)[PtCl4(NH3)2]。
答:(1)中心离子为:Fe2+;配位体为:CN-;配位离子的电荷数为:-4。
(2)中心离子为:Al3+;配位体为:F-;配位离子的电荷数为:-3。
(3)中心离子为:Co3+;配位体为:NH3、H2O、Cl-;配位离子的电荷数为:+1。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化学反应速率)【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化学反应速率)【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121eb31a8956bec0875e349.png)
第7章化学反应速率(一)思考题1.对基元反应A十2B→3C,若,则反应速率v=?答:由题意得=3×10-3mol·dm-3·s-1=1×10-3mol·dm-3·s-12.一个反应在相同温度及不同起始浓度的反应速率是否相同?速率常数是否相同?转化率是否相同?平衡常数是否相同?答:一个反应在相同温度及不同起始浓度的反应速率不一定相同,速率常数相同,转化率不同,平衡常数相同。
3.一个反应在不同温度及相同的起始浓度时,速率是否相同?速率常数是否相同?反应级数是否相同?活化能是否相同?答:一个反应在不同温度及相同的起始浓度时,速率不一定相同,速率常数不同,反应级数相同,活化能相同。
4.是不是任何一种反应的速率都随时间而变?答:不是任何一种反应的速率都随时间而变。
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浓度无关,是一种匀速反应,其速率不随时间而变。
5.哪一级反应速率与浓度无关?哪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浓度无关?答:零级反应的反应速率与浓度无关;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浓度无关。
6.零级、一级、二级、三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是不同的,它们各是什么?答:零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为mol·dm-3·s-1;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为s-1;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为mol-1·dm3·s-1;三级反应的速率常数k的量纲为mol-2·dm6·s-1。
7.若正向反应活化能等于15kJ·mol-1,逆向反应活化能是否等于-15kJ·mol-1?为什么?答:逆向反应活化能不等于-15kJ·mol-1。
这是因为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焓变。
8.催化剂对速率常数、平衡常数是否都有影响?答:(1)催化剂对速率常数有影响。
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增大速率常数;负催化剂能减慢反应速率,减小速率常数。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6942123ad02de80d5d84057.png)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A.高温下分子碰撞更加频繁B.反应物分子所产生的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反应的活化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活化分子的百分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答案】D【解析】升高温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活化分子数目增加,分子之间的有效碰撞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中存在4个共价键B.离子键的极性一定大于极性共价键C.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D.CO2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因此CO2分子中C—O键是非极性共价键【答案】B【解析】A项,NH4+是一个简单的配离子,其中包含3个共价键和1个配位键。
B项,离子键是最强的极性键,其极性大于极性共价键。
C项,对同种元素组成的双原子分子,其必然为非极性分子,如O2、N2等。
D项,CO2是非极性分子,但C=O键是极性键。
3.下述说法中,最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是()。
A.需要用四个不同的量子数来描述原子中每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B.电子间存在着斥力C.充满一个电子壳层要2、8或18、32个电子D.在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同时存在【答案】D【解析】在原子中完全确定一个电子的状态需要四个量子数,所以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原子中就表现为: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或者说在轨道量子数m、l和n确定的一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可容纳两个电子,而这两个电子的自旋方向必须相反。
4.与碱土金属相比,碱金属表现出()。
A.较大的硬度B.较高的熔点C.较小的离子半径D.较低的电离能【答案】D【解析】A项,碱土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比碱金属紧密,密度和硬度也大于碱金属。
B 项,碱土金属晶体中的金属键大于碱金属,故熔点更高。
C项,碱土金属的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都比碱金属要小。
5.下列物质能在强酸性介质中稳定存在的是()。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相变·液态)【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相变·液态)【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37f492b16529647d2628523f.png)
第3章相变·液态(一)思考题1.在常温常压呈液态的金属与非金属单质各有哪些?答:(1)在常温常压呈液态的金属单质有汞(Hg)。
(2)在常温常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有溴(Br2)。
2.什么是临界温度?它与沸点有什么关系?答:(1)临界温度的定义临界温度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最高温度。
在临界温度以上,不论怎样加大压强都不能使气体液化,临界温度与压强无关。
(2)临界温度与沸点的关系①临界温度是沸点的最大值;②沸点是指当温度升高到蒸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时,液体沸腾的温度;③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就越高。
3.在沸点以上,液体能否存在?在临界温度以上,液体能否存在?答:(1)在沸点以上,液体存在。
原因为:过热液体的温度就在沸点以上,过热液体是指温度超过当时大气压所对应的沸点而尚未沸腾的液体。
(2)在临界温度以上,液体不存在。
原因为:在临界温度以上,不论怎样加大压强都不能使气体液化,一旦超过临界温度,就以气体存在。
4.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与理想气体压力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有何不同?为什么?答:(1)饱和蒸气压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理想气体压力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pV=nRT(2)二者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不同,是因为理想气体压力随温度变化指的是在压力很低且分子极性很弱的情况下,在此条件下饱和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已经不适用。
5.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气压与体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答:(1)在一定温度下,在气液共存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气相体积、液相的量无关;在全部气化时,蒸气所占体积与蒸气压的关系可用理想气体方程式pV=nRT估算。
(2)因为气液共存时,饱和蒸气压只与温度有关。
6.外压小于1×102kPa时,沸腾现象是否存在?举例说明。
答:外压小于1×102kPa时,沸腾现象存在。
例如,在珠穆朗玛峰顶,大气压约为30kPa,水烧到70℃左右就可沸腾了,水在密闭容器中减压至2.34kPa,20℃就沸腾了。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溶 液)【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溶 液)【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43211b45fbfc77da369b155.png)
第4章溶液(一)思考题1.最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答:(1)最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比例浓度。
(2)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的特点①质量分数为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无量纲,可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
质量分数表示的浓度数值不随温度变化。
②摩尔分数为溶液中某组分的物质的量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和的比值,无量纲,可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
用摩尔分数表示浓度可以和化学反应直接联系起来,无论溶液由多少种物质组成,其摩尔分数之和总是为1。
③质量摩尔浓度为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单位为mol•kg-1。
质量摩尔浓度数值不随温度变化。
④体积分数是在相同温度、压力下,溶液中某组分混合前的体积与混合前各组分的体积总和之比。
⑤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的单位体积中所含溶质物质的量。
缺点是溶液密度或体积随温度略有变化。
⑥比例浓度是指溶质与溶剂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来配置溶液时,溶剂与溶质的比例。
这种浓度表示方法极简单,常用于硝酸、硫酸、氨水等市售试剂的配制。
2.饱和溶液是否一定都是浓溶液?答:饱和溶液不一定都是浓溶液。
因为溶液的浓和稀是一定量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多少,而饱和与不饱和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解是否达到最大量,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比如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饱和溶液中浓度也是很小的。
3.归纳比较气-液、液-液和固-液的溶解规律。
答:(1)气-液、液-液和固-液的溶解通性为:①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②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③同一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不同而不同。
(2)气-液、液-液和固-液的溶解不同之处在于:①气-液溶解规律:同一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压力不同而不同;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②液-液溶解规律:液体溶解遵循“相似相溶”原理。
③固-液溶解规律:a.固体在水中溶解性有差异;b.随温度升高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变化不同: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再减少。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课后习题-第八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课后习题-第八章至第十一章【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652b3b3b7360b4c2f3f6456.png)
第8章酸碱平衡(一)思考题1.Brønsted-Lowry酸碱理论的3种类型酸碱反应有何相同和相异之处?怎样利用表8.2来比较各弱酸弱碱强弱和判断酸碱中和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和倾向性大小?答:略。
2.(1)写出下列各酸:NH4+、H2S、HSO4-、H2PO4-、H2CO3、Zn(H2O)62+的共轭碱;(2)写出下列各碱:S2-、PO43-、NH3、CN-、ClO-、OH-的共轭酸。
答:(1)NH4+、H2S、HSO4-、H2PO4-、H2CO3、Zn(H2O)62+的共轭碱分别为:NH3、HS-、SO42-、HPO42-、HCO3-、[Zn(OH)(H2O)5]+。
(2)S2-、PO43-、NH3、CN-、ClO-、OH-的共轭酸分别为:HS-、HPO42-、NH4+、HCN、HClO、H2O。
3.根据Brønsted-Lowry酸碱理论,指出H2S、NH3、HS-、CO32-、HCl、H2PO4-、NO2-、Ac-、OH-、H2O中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是两性物?答:H2S、HCl是酸;NH3、CO32-、NO2-、Ac-、OH-是碱;HS-、H2PO4-、H2O 是两性物。
4.相同浓度的HCl和HAc溶液的pH是否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HAc溶液其浓度是否相同?若用NaOH中和pH相同的HCl和HAc溶液,哪个用量大?原因何在?答:(1)相同浓度的HCl 和HAc 溶液的pH 不同,HAc 的pH 比HCl 大,因为盐酸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出氢离子,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
(2)pH 相同的HCl 溶液和HAc 溶液其浓度不同。
pH 相同,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相同,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所以两种酸的浓度不相同。
(3)若用NaOH 中和pH 相同的HCl 和HAc 溶液,HAc 消耗NaOH 的量大。
pH 相同的HCl 和HAc 溶液,HAc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HCl,因此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的量大。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溶液)【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溶液)【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44bc466cfc4ffe473268ab4e.png)
第4章溶液一、选择题1.下列水溶液在相同的温度下蒸气压最大的是()。
A.0.1B.0.1C.1D.1【答案】B2.相同浓度下,下列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沸点最高的是()。
A.B.C.D.【答案】B3.下列溶液中,其溶液上方蒸气压最低的是()。
A.B.C.D.【答案】D【解析】溶液的蒸气压比纯溶剂降低,因而蒸气压最低的是其中溶质微粒总数最多的溶液。
以上各选项溶液中溶质微粒总浓度大小依次为、、、。
4.在稀溶液的依数性中,起主导因素的是()。
A.溶液的蒸气压下降B.溶液的沸点上升C.溶液的凝固点下降D.溶液的渗透压【答案】A【解析】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只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的一类性质。
这一类性质包括溶液的蒸气压﹑凝固点﹑沸点和渗透压等。
当蒸气压发生变化时,沸点和凝固点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5.用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为了保持渗透平衡,必须在浓蔗糖溶液面上施加一定压力,这个压力就是()。
A.浓蔗糖溶液的渗透压B.稀蔗糖溶液的渗透压C.两种溶液渗透压之和D.两种溶液渗透压之差【答案】D6.溶剂形成溶液后,其蒸气压()。
A.一定降低B.一定升高C.不会变化D.无法判断【答案】D【解析】蒸气压下降是指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的稀溶液的性质,当溶质是比溶剂更容易挥发的物质时,加入溶质反而会使蒸气压升高。
7.在下列哪种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A.的HAcB.的C.纯水D.的【答案】A【解析】的溶解沉淀平衡可表达为A项,HAc解离后,形成的与上述平衡中的生成弱电解质,从而使平衡右移(即向溶解方向移动);BD两项,解离后的和均对该平衡有同离子效应的影响,可造成平衡左移(即向沉淀方向移动);C项,沉淀正常溶解。
8.下列哪些效应是由于溶液的渗透压而引起的?()①用食盐腌制酸菜,用于储存蔬菜②用淡水饲养海鱼,易使海鱼死亡③施肥时兑水过少,会“烧死”农作物④用与人类血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对人体输液,可补充病人的血容量A.①③B.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当半透膜两侧存在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时,会导致溶剂从浓度低的一方向浓度高的一方扩散,产生渗透现象。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化学平衡)【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化学平衡)【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c7057a6b9f3f90f76c61be6.png)
第6章化学平衡(一)思考题1.平衡浓度是否随时间变化?是否随起始浓度变化?是否随温度变化?答:(1)平衡浓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平衡浓度随起始浓度变化而变化。
(3)平衡浓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变化引起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从而使得平衡浓度变化。
2.平衡常数是否随起始浓度变化?转化率是否随起始浓度变化?答:(1)平衡常数不随起始浓度变化而变化,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
(2)转化率随起始浓度变化而变化。
3.在温度T(K)时的平衡常数为K,而的平衡常数为K′。
那么K与K′的乘积是否一定等于1?答:K与K′的乘积一定等于1。
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积为1。
4.气-固两相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与固相存在量是否有关?答:气-固两相平衡体系的平衡常数与固相存在量无关。
因为不管固相的量多还是量少,其“浓度”为1。
5.ΔGΘ(T)和ΔG(T)有何区别?有何联系?答:(1)ΔGΘ(T)和ΔG(T)的区别ΔGΘ(T)是代表某一反应在温度T时,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处于标准状态下的Gibbs 自由能变化。
ΔG(T)是某一反应在温度T时,任意状态的Gibbs自由能变。
(2)ΔGΘ(T)和ΔG(T)的联系对于反应ΔGΘ(T)和ΔG(T)关系式为6.经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有何区别?有何联系?答:(1)经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区别①标准平衡常数KΘ仅是温度函数,而平衡常数K通常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②标准平衡常数KΘ无量纲,平衡常数K有量纲;③标准平衡常数KΘ可由热力学数据直接求得,而平衡常数与热力学数据是间接关系,可直接从实验测量求得。
(2)经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的联系KΘ与K可以用相对浓度或相对压力加以统一。
7.当化学反应的ΔGΘ(T)为正时,是不是任何状态的正向反应都不自发进行(结合习题6.13讨论)?答:当化学反应的ΔGΘ(T)为正时,不是任何状态的正向反应都不自发进行。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绪 论)【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绪 论)【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1c94a73a6c30c2258019e4c.png)
第1章绪论
简答题
传统上一般将化学分为哪五个分支领域?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1)传统上,根据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一般把化学分为5个分支领域,即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
(2)各分支领域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分别是:
①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的化学分支。
无机化合物种类众多,内容丰富。
经过多年的发展,20世纪以来,由于化学工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兴起,无机化学在航空航天、能源石化、信息科学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②有机化学一门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化学分支,即有关碳的化学。
在19世纪后半叶,有机合成化学已经成为化学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
随着有机化学研究的深化,每年世界上有近百万个新化合物被合成出来,其中90%以上是有机化合物。
同时随着人们对于生命现象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有机化学逐渐发挥巨大的作用。
③分析化学是分析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分离和提纯物质的科学。
经典的分析术被广泛用于分析化学实验的产物组成、矿物的组分以及鉴定未知元素中。
在日常生活中,食品质量检验、环境质量监测、以及危险品的检测都与分析化学密切相关。
④物理化学是指应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问题,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内在规律。
随着量子力学的出现,物理化学也得到了革新,研究对象越来越复杂,在生命、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聚物的合成、反应、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应用的化学分支。
高
分子化学所构成的高分子材料易于加工、成本低廉,同时弹性好、强度高、耐腐蚀,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c240d2f3b3567ec102d8ae7.png)
第12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一)思考题1.“离子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和“离子在一定晶体中有一定配位数,而且配位的异电荷离子位置一定(有四面体向和八面体向等)”。
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答:两种说法不矛盾。
离子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是由离子特征决定的。
只要自带有不同的电荷就会有库伦作用,无论周围的空间有多少带有相异电荷的离子,都会产生库伦吸引力,这就决定了离子键的不饱和性,而电荷相异的离子在任意方向的这种作用依然存在。
即没有固定方向,不存在方向性。
而离子在离子晶体中,由于空间条件及离子本身大小的限制,使一个离子周围只能有确定数目的异电荷离子,即配位数一定。
但相邻的离子间库伦引力依然存在,故两者不矛盾。
2.我们在使用许多无机固体试剂,如NaCl、AgNO3、Na2CO3等时,常计算其“分子量”。
在这些场合,“分子量”一词是否确切?如不确切,为什么在化学计算中又可以这样做?确切的名词应是什么?答:“分子量”一词不确切,因为离子晶体中并没有独立的分子存在。
但由于离子晶体在三维空间做周期性有序排列,所以可以选取晶胞作为结构单元进行计算,确切的名词是摩尔晶胞的质量。
3.离子半径的周期变化有哪几条重要规律?试简单解释之。
答:周期表中离子半径的周期变化率主要有:(1)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正离子而言,离子电荷越少的离子其半径越大。
原因为:阳离子离子电荷越少代表其失去电子较少,故离子半径较大。
(2)同族元素离子半径从上而下递增。
原因为:同族元素离子从上而下电子层数增加,故半径增大。
(3)同一周期的离子半径随离子电荷增加而减小。
原因为:阳离子的电荷数从左到右递增,而原子序数(质子数也递增),这就导致原子核(质子)对核外剩余电子的吸引力大大加强,电子在离核更近的区域运动,从宏观上看就是(阳)离子半径缩小。
(4)周期表中某元素与其紧邻的右下角或左上角元素的离子半径相近。
原因为:由于同周期离子从左到右半径减小,而不同主族元素离子从上到下半径增加,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两种因素相抵消,故离子半径相近。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33949fe8bd63186bdebbc3d.png)
华彤文《普通化学原理》(第4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温度时,PbI2的溶解度为1.52×10-3mol·dm-3,则此温度下PbI2的KΘsp值为()。
A.B.C.D.【答案】C【解析】PbI2的沉淀-溶解反应方程式为PbI2=Pb2++2I-所以溶度积为KΘsp=c(Pb2+)c2(I-)=1.52×10-3×(3.04×10-3)2=1.40×10-82.常温下,下列各水溶液(摩尔分数均为0.1)中蒸气压下降ΔP最大的是()。
A.H2SO4B.醋酸C.C6H5SO3NaD.尿素【答案】A【解析】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即离子浓度越大,蒸气压下降ΔP越大。
故题中所给溶液中H2SO4蒸气压下降ΔP最大。
3.下列反应中,反应的摩尔熵增加的是()。
A.B.C.D.【答案】A【解析】气态物质的熵大于固态物质的熵,所以气态增加的反应熵增。
4.反应的速率表达式为,则该反应一定是()。
A.三级反应B.复杂反应C.基元反应D.不能判断【答案】A【解析】反应的级别为速率表达式中反应物指数的和,所以该反应为三级反应。
该反应符合质量定律,基元反应必然符合质量定律,但是复杂反应也可能符合质量定律,所以无法判断反应类型。
5.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B【解析】利用沉淀反应构成原电池,其电极方程为()()0.05916lg 2AgClAgAgAgspK θθθϕϕ+=-,同理可得到()()0.05916lg 2AgI Ag Ag Agsp K θθθϕϕ+=-。
又因为sp K θ值小于1,则,。
spK θ越小,最后得到的单电极电势越小。
所以。
6.具有下列原子外层电子构型的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A .2s 2 B .2s 22p 1 C .2s 22p 3 D .2s 22p 4 【答案】C【解析】外层结构越稳定,电子越不容易失去,第一电离能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章 元素化学
(一)思考题
1.碱金属、碱土金属是活泼的轻金属(通常将密度小于5.0g ·cm -3的金属称为轻金属)。
试查阅Al 、Fe 、Cu 等金属的密度、电离能、标准电极电势等数据,并与Na 、K 、Ca 、Mg 等进行比较。
答:略。
2.Li 、Na 、K 、Ca 、Mg 在空气中燃烧时各生成什么产物?
答:Li 、Na 、K 、Ca 、Mg 在空气中燃烧时的产物分别为Li 2O 、Na 2O 2、KO 2、CaO 、MgO ,反应方程式如下
22222
22
224Li O 2Li O
2Na O Na O K O KO 2Ca O 2CaO
2Mg O 2MgO
+→+→+→+→+→
3.在氧气面罩中装有Na 2O 2,它起什么作用?试写出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1)在氧气面罩中装Na 2O 2的作用是供氧,它与人呼出的CO 2能反应产生氧气。
(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222322Na O +2CO 2Na CO +O
4.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烧碱,纯碱,苛性钠,小苏打,生石灰,熟石灰,生石膏,熟石膏,芒硝。
答:烧碱和苛性钠(NaOH),纯碱(Na2CO₃),小苏打(NaHCO3),生石灰(CaO),熟石灰Ca(OH)2,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CaSO4•1/2H2O),芒硝(Na2SO4•10H2O)。
5.Ba盐通常被认为是有毒的,但医学上可以让病人服用BaSO4以探查疾病,即所谓的“钡餐造影”,为什么?
答:Ba盐虽然有毒,但因为BaSO4不溶于水和脂质,不会被胃肠道黏膜吸收,因此对人基本无毒性。
“钡餐造影”即消化道钡剂造影,是指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在X线照射下显示消化道有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
6.举例说明周期表中的“对角规则”。
答:对角线规则是指处于周期表中对角线位置(左上和右下方)的两元素,其性质具有相似性,例如:Li、Be、B分别与Mg、Al、Si处于对角线位置,其性质具有如下相似性:
①Li、Mg处于对角线位置,它们均能与氮气直接化合而生成氮化物。
②Be与Al处于对角线位置,它们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
③B与Si处于对角线位置,它们均能作为半导体材料。
7.写出HIO4、Ca(ClO)2、NaNO2、Na2S2O4、K2S2O8、Na4P2O7、CH3CO3H的中英文名称。
答:上述物质的中英文名称如表15-2-1所示。
表15-2-1
8.怎样检查精盐中已添加了KIO3?为什么不加NaI而加KIO3?
答:(1)检查精盐中已添加KIO3的方法如下:
酸性条件下,KIO3能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碘I2,I2遇淀粉变蓝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2)加KIO3而不加NaI的原因是:KIO3的性质比NaI稳定。
9.举例说明离子型氧化物和共价型氧化物的特点。
答:(1)离子型氧化物即由离子构成的氧化物,其组成包含金属阳离子和O2-离子。
所有极活泼金属的氧化物都是离子氧化物,如Na2O、CaO等。
(2)共价型氧化物即由共价键构成的氧化物,其组成包含非金属阳离子和O2-离子,如CO2等。
10.动物尸体腐烂过程中,体内的含磷化合物有可能变成磷化氢(PH3,P2H4),它们会在空气中自燃发出蓝绿的光,这就是所谓的“鬼火”。
请写出磷化氢自燃的反应方程式。
答:磷化氢自燃的反应方程式为
2PH3+4O2=P2O5+3H2O
P2O5+3H2O=2H3PO4
11.Al2O3是由Al(OH)3在一定条件下脱水而成的,而两性的Al(OH)3可以有如下的三种制法,试从原料成本的角度考虑,哪种方法最好?
(1)
(2)
(3)
答:从原料的成本考虑,第(3)种方法最好。
因为使用同样量的酸和碱,第(3)种
方法制备得到的Al(OH)3最多。
12.解释下列事实:
(1)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硝酸钾;
(2)硅酸盐的热稳定性比碳酸盐强;
(3)久置空气中的偏硅酸钠(Na2SiO3)溶液会变浑浊;
(4)Sn分别与Cl2、HCl反应的产物不同;
(5)酸性:H4P2O7>H3PO4,FCH2COOH>CH3COOH;
(6)氧化性:HNO2>HNO3,HClO2>HClO3;
(7)由CuCl2·2H2O加热脱水制CuCl2须在HCl气流中进行;
(8)Zn能溶于NaOH溶液中,但比Zn活泼的Mg却不溶;
(9)Na2FeO4是一种品位更高的饮用水的消毒净化剂。
答:(1)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硝酸钾的原因如下:
对于硝酸根离子,它的氧化还原电对的半反应是NO3-+3H++2e=HNO2+H2O(后续还有HNO2+H++e=NO+H2O,硝酸氧化反应中生成的NO2是由HNO3与HNO2歧化反应生成),所以它的氧化还原电对的电位就与氢离子浓度有关,氢离子浓度极低的时候其氧化还原电位会很低,氧化性就会大大下降。
(2)硅酸盐的热稳定性比碳酸盐强的原因如下:
硅酸有多分子间缩水聚合的性质,形成多聚酸,然后形成多聚酸的盐。
它的分子内相互牵连,形成了网状结构,因而能比较稳定存在。
而碳酸不能缩水聚合,不存在相互牵连的网状结构,因而稳定性比硅酸盐弱。
(3)久置空气中的偏硅酸钠(Na2SiO3)溶液会变浑浊的原因如下:
偏硅酸钠(Na2SiO3)在空气中久置后可析出硅酸凝胶,反应方程式为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胶体)
(4)Sn分别与Cl2、HCl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原因如下:
Cl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n氧化为+4价,而HCl不具有强氧化性只能与Sn反应生成+2价产物,反应方程式如下
2Cl2+Sn=SnCl4
2HCl+Sn=SnCl2+H2↑
(5)酸性H4P2O7>H3PO4,FCH2COOH>CH3COOH的原因为:
①含氧酸的酸性比较规律为:含氧酸H n RO m又可写为(HO)m RO n,n越大,酸性越强。
故H4P2O7的酸性大于H3PO4。
②F←CH2—COOH中F是吸引电子能力很强的原子,它和碳形成共价键后,它们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于F,受此键影响,F←CH2←CO←O←H中氢氧键极性增强,使氢容易电离,酸性增强。
而CH3COOH没有卤原子,因而它的酸性较弱,按酸性排序为FCH2COOH>CH3COOH。
(6)氧化性HNO2>HNO3,HClO2>HClO3的原因为:
①HNO2可发生分3HNO2=HNO3+2NO↑+H2O,HNO2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此反应放热且是熵增反应,此反应是自发的。
所以HNO3氧化性弱于HNO2。
②HClO3中氯原子有2个满电子的杂化轨道用来填补2个氧原子的空杂化轨道(轨道为空所以能级更高,更不稳定),所以其具有强氧化性,但是跟HClO相类似的H—O—Cl 中氧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的键,由于氯原子受其余两个氧原子的吸电影响,此键的电子云密度更倾向于氯原子,从而使这个键(跟HClO相比)不那么容易被拆成自由基,或是受到电子云攻击,所以HClO氧化性大于HCl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