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我国当前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当前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1我国当前大宗商品的发展现状1.1现阶段我国处于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的黄金阶段——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新技术革命的大宗商品交易。

汲取上世纪,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的新技术革命的充分认识,理解与运用,在加入贸易组织之后的中国,首先在2002年以及2003年先后对大宗商品交易进行了标准制定与修订,先后制定、修订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标准GB/T18769-2002和GB/T18769-2003。

而在这些国家标准颁布、实施的同时及其之后,中国不少行业、企业,先后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网络技术,以及日益发展起来的物流仓储与金融服务,引入中国相关行业的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之中,从而,推动了踏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的跨越式进步。

1.2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了解,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已经达到100多家,包括农妇产品、大宗原材料和石化产品等105个品种。

2006年有11家成立,2007年12家成立,2008年高达16家,2009年24家成立,到2014年我国大宗商品达到了93家。

而2008年大宗商品的交易额3.4亿,而到了2014年大宗商品成交额到了10.5亿。

2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与发达国家大宗商品市场相比,目前我国市场仍有较大差距。

总的来说是市场结构的不合理,竞争的有效性不足,法制与监管的不健全,政府的过分干预,人才的缺乏。

2.1是现代化的市场组织体系和交易方式发展不充分,商品流转效率低下。

新世纪以来,国际商品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首先,交易市场进一步规模化、集约化,少数国际大型商品交易所通过兼并、整合,形成了全球化的商品交易所集团,运行效率不断提升;其次,信息技术不断融入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电子化交易平台大量涌现,让市场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大幅降低了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

而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由于自身发展不够充分,加之机制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使得现代化的市场组织体系和交易方式始终难以取得跨越式发展,阻碍了市场创新和运行效率的提高。

我国当前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当前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1我国当前大宗商品的发展现状1.1现阶段我国处于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的黄金阶段——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新技术革命的大宗商品交易。

汲取上世纪,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的新技术革命的充分认识,理解与运用,在加入贸易组织之后的中国,首先在2002年以及2003年先后对大宗商品交易进行了标准制定与修订,先后制定、修订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标准GB/T18769-2002和GB/T18769-2003。

而在这些国家标准颁布、实施的同时及其之后,中国不少行业、企业,先后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网络技术,以及日益发展起来的物流仓储与金融服务,引入中国相关行业的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之中,从而,推动了踏入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大宗商品交易及其市场的跨越式进步。

1.2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了解,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已经达到100多家,包括农妇产品、大宗原材料和石化产品等105个品种。

2006年有11家成立,2007年12家成立,2008年高达16家,2009年24家成立,到2014年我国大宗商品达到了93家。

而2008年大宗商品的交易额3.4亿,而到了2014年大宗商品成交额到了10.5亿。

2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与发达国家大宗商品市场相比,目前我国市场仍有较大差距。

总的来说是市场结构的不合理,竞争的有效性不足,法制与监管的不健全,政府的过分干预,人才的缺乏。

2.1是现代化的市场组织体系和交易方式发展不充分,商品流转效率低下。

新世纪以来,国际商品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首先,交易市场进一步规模化、集约化,少数国际大型商品交易所通过兼并、整合,形成了全球化的商品交易所集团,运行效率不断提升;其次,信息技术不断融入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电子化交易平台大量涌现,让市场不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大幅降低了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

而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由于自身发展不够充分,加之机制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使得现代化的市场组织体系和交易方式始终难以取得跨越式发展,阻碍了市场创新和运行效率的提高。

大宗商品的发展历史

大宗商品的发展历史

大宗商品的发展历史我国的批发市场发展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到现在为止,经历了几个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批发市场完全掌握在国营企业的手里,依靠完全的行政手段,通过分配的方式,进行资源的配置。

随着改革的深入,1985年在重庆率先提出了建设工业和农产品的贸易中心,拉开了批发领域改革的序幕,把产品的商业批发模式改成自由贸易流通模式,产生了贸易中心,这是第一个阶段。

1989年商业部决定在国内建立批发市场,并开始组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建设领导小组,从那时开始批发市场进入了的第二个阶段。

从展销摆摊的交易方式发展到可以开展中远期合约订货的交易方式,与此同时产生了期货交易所。

批发市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在1998年,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提出了要用电子商务的方法来推进中国的流通业现代化。

国务院“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要稳固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并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

国内相继建立了广西食糖、吉林玉米,湖南金属等“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开始从一个局域性的有形市场转向全国甚至一个国际性的市场。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中心”把有形的市场和无形的市场结合起来,既有网上拍卖和网上配对的即期现货交易,又有中远期的合同订货交易。

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发布了国家标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管理规范》。

这一法规明确规定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可采取保证金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把T+0、双向交易机制的一些手段引用到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中,为批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管理规范》这一国家法规的发布,也标志着批发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电子商务时代。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

2006年,中办、国办又通过了《200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007年,国家发改委信息办推出了《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大宗商品的发展历史论文

大宗商品的发展历史论文

大宗商品的发展历史论文大宗商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代农耕社会到现代全球化经济,大宗商品一直是贸易和经济活动的核心。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大宗商品的发展历史,并分析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大宗商品最早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农业文明。

在农耕社会中,粮食、棉花、茶叶等农产品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大宗商品。

这些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贸易网络的形成。

大宗商品交易也催生了市场和货币的出现,成为了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大宗商品的范围逐渐扩大。

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材料成为了工业化时代的主要大宗商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大宗商品的贸易量和范围也急剧增加。

大宗商品的生产和贸易成为了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衍生品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大宗商品。

像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作为金融商品在全球交易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对国际金融市场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与此同时,农产品、能源和原材料等传统大宗商品也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总的来说,大宗商品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古代农耕社会到现代全球化经济,大宗商品一直在推动着人类的经济活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金融商品的兴起,大宗商品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并且将继续在全球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宗商品的发展历史反映了人类经济活动和全球化进程的演变。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 大宗商品交易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例如, 在19世纪的殖民时代, 欧洲国家主要依赖矿产和农产品的贸易,这种贸易模式推动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经济发展。

而今天, 大宗商品的贸易更多地受到国际政治以及各国经济政策的影响。

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同时, 大宗商品的交易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不平等现象。

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原材料和农产品, 但这些商品的价格波动往往会影响到这些国家的经济稳定。

而发达国家则更多地依赖工业品和技术产品的出口,这些商品的价格相对稳定,对其经济影响较小。

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机制演进及中国对策

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机制演进及中国对策

纵观全球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基本形成“东方交易、西方定价、美元计价、期货基准”的格局。

作为最大的大宗商品需求方之一,我国长期在全球市场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定价权有限,严重影响产业发展、经济安全与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加快期货市场开放发展,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取得突出进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与更具挑战的发展任务,提高大宗商品定价权与资源配置能力至关重要。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格局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标准,大宗商品主要分为能源与非能源两个大类。

其中,能源类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丙烷等;非能源类包括食用品、工业投入品,食用品涵盖食物及饮料等,工业投入品包含农业原料、肥料、金属等。

由于农业原料以及肥料交易量相对较小,美国期货业协会(FIA)将大宗商品划分为四大类,即能源产品、贵金属、非贵金属(基础金属)和农产品。

从产品类别来看,能源和农产品为大宗商品交易的主体。

根据FIA数据',能源、农产品在大宗商品部门中合约量最多(图1)。

截至2020年年末,能源期货、期权合约数量为31.5亿张,同比增长24%;农产品期货、期权合约数量为25.7亿张,同比增长45%;非贵金属期货、期权合约数量同比减少0.4%至14.2亿张;贵金属衍生品合约数量居末位,但增速最快,达68.8%。

从交易分布看,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主要集中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

2020年,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合约数量中,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交易占比分别为12.75%、12.10%和73.32%。

其中,在能源交易中,莫斯科交易所(MOEX)、上海期货交易所、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居前列(图2)﹔在农产品交易中,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表现领先(图3)﹔在贵金属交易中,上海期货交易所、伊斯坦布尔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数量领先;在非贵金属交易中,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居前三位。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及竞争环境分析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及竞争环境分析

汇率风险
总结词
汇率波动对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跨国交易中。
详细描述
汇率波动可能导致企业实际收入减少或增加成本,进而影响其盈利能力。特别是对于进口 企业,汇率波动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对于出口企业,汇率波动可能影响国际竞争力。
应对策略
企业应加强外汇风险管理,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如远期结售汇等降低汇率风险;同时, 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协商采用固定汇率等定价方式规避风险。
运输风险
总结词
大宗商品运输过程中可能面临多 种风险,如货物损失、延误等。
详细描述
运输过程中可能遭遇恶劣天气、 交通事故、海盗袭击等不可抗力 因素,导致货物损失或延误,给 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应对策略
企业应选择信誉良好的运输商和 保险商,加强货物跟踪和信息沟 通,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和及时; 同时,针对不同运输方式和地区 制定应急预案,以降低运输风险 对企业的影响。
环保法规和政策
各国政府加强环保法规和政策,推动大宗商品贸易向环保、低碳方 向发展。
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
各国政府对大宗商品产业的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影响大宗商品贸 易的竞争格局。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的市场机遇与挑战
市场机遇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的发展,大宗商品贸易市 场空间广阔,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同时,环 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高,为清洁能源和 环保材料等大宗商品提供了新的机遇。
市场挑战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措 施、环保法规和政策等都给大宗商品贸易带 来挑战。此外,行业内竞争激烈,企业需要 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05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的风险与对策
价格波动风险
01
总结词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贸易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可能导致企业利润

大宗商品的发展以及影响汇总

大宗商品的发展以及影响汇总

9、荷兰:官方储备:612.5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 比重:54.3%。 荷兰大部分黄金储备存放在美国,还有一些寄存在加拿大 和英国,仅有10%左右在阿姆斯特丹。去年年初,荷兰曾 想将国外的黄金储备运送回国。 10、印度:官方储备量:557.7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 的比重:7.3%。 尽管印度人民喜爱黄金人尽皆知,但官方黄金储备规模在 全球来说,并不在最前列。不仅如此,印度今年的黄金进 口量预计将连续第四年下滑,因为政府对此严格限制。
6、俄罗斯:官方储备:1094.7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 备中的比重:9.7%。 自去年2月以来,俄罗斯就开始加大黄金储备规模,扩增 速度一度令瑞士和中国黯然失色。因该国正遭受欧美制裁。 7、瑞士:官方储备:1040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 的比重:8%。 去年7月,瑞士央行发布数据称,受益于黄金价格上涨, 该行14年上半年收益为177亿美元,但未曾料想,如今黄 金价格一再下挫,目前已经刷新5年来最低价格。 8、日本:官方储备:765.2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 的比重:2.5%。这些年,日本黄金储备快速增长。 1950年仅为6吨,而如今却超过了700吨,尤其在1959年 有了极大的跃升,当年黄金储备较前一年大幅增长169吨。
农副产品。
主要大宗商品有哪些
大宗商品包括: ⑴农副产品约20种:包括玉米、大豆、小麦、 稻谷、燕麦、大麦、黑麦、猪腩、活猪、活 牛、小牛、大豆粉、大豆油、可可、咖啡、 棉花、羊毛、糖、橙汁、菜籽油、鸡蛋等, 其中大豆、玉米、小麦被称为三大农产品期 货。 ⑵金属产品10种:包括金、银、铜、铁、铝、 铅、锌、镍、钯、铂。

⑶化工产品5种:有原油、取暖用油、无铅普通 汽油、丙烷、天然橡胶等。
大宗商品同时具有5个特点:
• • • • • ⑴供需量大 ⑵原产地 ⑶原材料 ⑷国家统一限价 ⑸影响国计民生

大宗商品发展历程

大宗商品发展历程

大宗商品发展历程大宗商品是指在国际市场上交易量大、价格波动大的商品,包括金属、能源、农产品等。

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以下是大宗商品发展的历程。

1. 古代交易: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进行大宗商品的交易。

例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一个连接东西方的大宗商品贸易网络。

2. 工业革命:18世纪的工业革命加速了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

工业革命推动了钢铁、化工和煤炭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为这些商品的交易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3. 金本位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金本位制,即货币与金本位挂钩。

这一制度推动了黄金等贵金属的交易,形成了黄金市场。

4. 商品交易所的建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许多国家建立了商品交易所,以提供大宗商品的交易场所和监管机构。

这样,交易者可以在交易所上进行标准化的大宗商品交易。

5. 期货市场的出现:20世纪,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期货市场逐渐崭露头角。

期货市场允许交易者通过购买或出售合约来对冲风险或投机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

6. 国际化发展: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宗商品市场逐渐国际化。

各国之间加强贸易合作,大宗商品的跨国交易成为常态。

7. 金融化趋势:近年来,大宗商品市场进一步金融化。

投资人开始将大宗商品视为一种投资工具,通过金融衍生产品如ETF、期权等来参与大宗商品的投资。

总结起来,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古代交易、工业革命、金本位制、商品交易所建立、期货市场的出现、国际化发展以及金融化趋势等阶段。

随着全球化和金融化的推动,大宗商品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方式和参与者也在不断变化。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10年发展史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10年发展史

中国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10年发展史2006年到2016年,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迎来了黄金般的10年发展期,各地、各类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中国大宗商品现货市场10年的发展历史,看一看这个行业走过的路,总结经验,才能让我们在新的发展道路上走的更远、更稳。

请大家以看短片小说的心态观看此文。

一、时间跨度:2006-2012年总结词:快、猛代表作品: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2006年到2012年,是我国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初步时期,以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为代表的万亿级交易平台成为这段时期发展的主线。

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于2009年9月28日正式挂牌,当年12月18日开业运营,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推出的第一个交易品种,是当时另风云为之变色的交易品种,也是目前最火爆的交易品种,原油。

渤商所成为国内第一家试点原油交易的交易场所,后来交易品种逐步丰富,焦炭、动力煤、蔬菜水果等其他品种也慢慢上线,在2012年的5月,渤海商品交易所“每日商品价格”亮相CCTV-2《交易时间》栏目,详细数值会在屏幕右下角滚动播报,成为一大特色,使即期现货交易模式发展达到顶峰,不过随着行业行业,也推出了do直供交易,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发售模式,目前发展迅速,品牌影响力犹在。

山东寿光果蔬交易所(原名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并于2010年12月迁入天津滨海新区,我一直觉得山东寿光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少有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交易场所之一,其一直坚持撮合模式为主,整合中国果菜行业的优势产业资源,致力成为成为中国果蔬行业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制定者及价格指数的发布者,2013年,寿光果蔬领导大换血,完成新的飞跃,它也是我觉得最可能实现其理想的交易平台。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所于2010年2月开始试运行,2012年2月正式运行,将分散式柜台交易带入中国并发展壮大,成为大宗商品行业风向标,这2句介绍已经可以完全概括天贵了,今年5月份上线新交易模式,我们拭目以待。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分析报告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分析报告
03
大宗商品贸易市场受到全球经济形势、政策环境、 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主要大宗商品贸易地区分析
01
欧洲
欧洲是大宗商品贸易的重要地区 之一,以能源和金属为主要进口 商品。
02
宗商品的主要消费地区 ,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对能源、 金属和农产品等需求量大。
北美地区的大宗商品贸易以能源 和农产品为主,美国是全球最大 的能源消费国之一。
03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分析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分析
•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涉及能源 、矿产、农产品等多个领域。本报告将对大宗商品贸易行业进 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04
大宗商品贸易风险与机遇
大宗商品贸易风险与机遇
• 大宗商品贸易是指涉及大量原材料和 基础商品的交易活动,包括能源、金 属、农产品等。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 的发展,大宗商品贸易在全球经济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报告将 对大宗商品贸易行业进行深入分析, 探讨其风险与机遇。
贸易风险高
大宗商品贸易的风险较高, 如价格风险、运输风险、质 量风险等,需要贸易双方进 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大宗商品贸易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大宗商品贸易起源于早期的国际 贸易,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大 宗商品贸易逐渐兴起。
现代发展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大宗商品贸易逐渐向多元化、灵 活性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多元化经营
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将通过多元化经营来降低风 险,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
数字化转型
企业将加大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提高运营效率 和客户服务质量。
供应链优化
企业将更加注重供应链的优化和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

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历程引言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能源、金属矿产等大宗商品资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回顾并概述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历程。

资源开发与市场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对大宗商品的开发和管理主要由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控制。

资源开发和分配以集中计划的方式进行,市场参与度较低。

然而,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逐渐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私营部门和外资企业参与大宗商品资源的开发和交易。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发展国内市场,并逐渐进行商品市场改革。

市场改革与商品交易所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行商品市场的改革,并相继建立了大宗商品交易所。

1988年,___——___成立,标志着中国大宗商品市场进入现代化交易阶段。

之后,中国相继成立了___、___等。

随着商品交易所的建立,中国大宗商品市场逐渐向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交易所的建立提供了统一的交易平台和有效的交易规则,促进了大宗商品的有序交易和价格发现。

同时,交易所还为投资者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增强了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金融创新与期货市场发展在建立交易所的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不断完善期货市场体系。

中国的期货市场起步较晚,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取得了快速发展。

通过推出新的品种和工具,如金属期货、能源期货等,中国的期货市场逐渐壮大,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

期货市场的发展不仅为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还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

在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推动了衍生品市场的整体发展,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完善。

未来展望目前,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将继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同时,全球经济的变化和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将对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挑战。

为了进一步促进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中国可以继续深化市场改革,提高市场的竞争性和透明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

大宗商品贸易市场调研报告指南

大宗商品贸易市场调研报告指南

大宗商品贸易市场调研报告指南第一章绪论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2.1 研究目的 (3)1.2.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3.1 研究方法 (3)1.3.2 数据来源 (3)第二章大宗商品贸易市场概述 (3)2.1 大宗商品定义与分类 (3)2.2 大宗商品贸易市场的发展历程 (4)2.3 大宗商品贸易市场的现状 (4)第三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分析 (5)3.1 价格波动原因 (5)3.2 价格波动规律 (5)3.3 价格波动对市场的影响 (6)第四章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分析 (6)4.1 主要国家和地区市场概述 (6)4.2 国际市场供需状况 (7)4.3 国际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7)第五章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分析 (8)5.1 主要商品市场概述 (8)5.2 国内市场供需状况 (9)5.3 国内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9)第六章大宗商品贸易模式与策略 (9)6.1 传统贸易模式 (9)6.2 电子商务贸易模式 (10)6.3 创新贸易模式与策略 (10)第七章大宗商品贸易风险与防范 (11)7.1 市场风险 (11)7.1.1 价格风险 (11)7.1.2 汇率风险 (11)7.1.3 利率风险 (11)7.2 信用风险 (11)7.2.1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11)7.2.2 信用评级风险 (11)7.3 操作风险 (12)7.3.1 内部管理风险 (12)7.3.2 操作失误风险 (12)7.3.3 法律法规风险 (12)7.4 防范措施 (12)7.4.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12)7.4.2 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 (12)7.4.3 优化信用风险管理 (12)7.4.4 提高操作管理水平 (12)7.4.5 关注法律法规变动 (12)第八章大宗商品贸易政策法规分析 (13)8.1 国际政策法规分析 (13)8.1.1 国际组织政策法规 (13)8.1.2 主要国家政策法规 (13)8.2 国内政策法规分析 (13)8.2.1 贸易政策法规 (13)8.2.2 产业政策法规 (14)8.3 政策法规对市场的影响 (14)8.3.1 价格波动 (14)8.3.2 贸易流向 (14)8.3.3 市场稳定性 (14)第九章大宗商品贸易市场前景预测 (14)9.1 市场发展趋势 (14)9.2 市场规模预测 (15)9.3 发展前景分析 (15)第十章企业在大宗商品贸易中的竞争策略 (16)10.1 企业竞争力分析 (16)10.2 市场竞争策略 (16)10.3 企业发展战略 (17)第十一章大宗商品贸易市场投资建议 (17)11.1 投资方向分析 (17)11.2 投资策略与建议 (18)11.3 投资风险与收益分析 (18)第十二章结论与展望 (18)12.1 研究结论 (19)12.2 研究局限 (19)12.3 研究展望 (19)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研究领域,如: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教育改革等)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大宗商品历史脉络总结汇报

大宗商品历史脉络总结汇报

大宗商品历史脉络总结汇报大宗商品是指在全球市场上交易量大、影响力广泛的商品,包括能源、金属、农产品等。

以下是大宗商品历史脉络的总结汇报。

第一阶段:农业时代中的大宗商品贸易大宗商品贸易可以追溯到农业时代,当时人们以粮食和农产品进行交换。

这种交换模式很简单,没有复杂的市场机制。

在这个时期,大宗商品贸易主要是地区之间的贸易,交流范围有限。

第二阶段:工业时代中的大宗商品贸易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工业时代的大宗商品贸易开始发展。

铁矿石、石油、煤炭等资源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

此时,大宗商品贸易已经跨越了地域的限制,形成了跨国贸易网络。

这一时期的大宗商品贸易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之间。

第三阶段:全球化时代中的大宗商品贸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大宗商品贸易进入了全球化时代。

全球化时代的特征是市场的扩大和贸易的自由化。

大宗商品贸易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等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此时,大宗商品贸易不仅包括了原材料交易,也涉及到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如期货、期权等。

第四阶段:信息化时代中的大宗商品贸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宗商品贸易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是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交易的高效率。

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大宗商品贸易变得更加便捷和透明。

此时,大宗商品贸易不仅发生在实体市场上,也在电子交易平台上进行。

第五阶段:可持续发展时代中的大宗商品贸易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大宗商品贸易进入了可持续发展时代。

可持续发展时代的特征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大宗商品贸易开始关注环境和社会责任,提倡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此时,大宗商品贸易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

总结:大宗商品贸易经历了从农业时代到可持续发展时代的演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大宗商品贸易不仅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在未来,大宗商品贸易将进一步发展,同时需要重视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发展史

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发展史

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发展史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是指依据市场规则,实现大宗商品的买卖交易的交易平台。

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

19世纪末,一些国家的贸易商开始在为了解决货物交接和规范交易而设立的商品交易所上交易大宗商品。

这些交易所即为最早诞生的大宗商品交易所,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于1877年成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于1864年成立等。

到了20世纪,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国际贸易逐渐增多,大宗商品交易所也随之迅速发展。

1933年,美国政府根据《总统令6102号》规定,私人所持黄金全部收归国库,这引发了黄金交易所的扩张,比如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和伦敦金市场(LBM)等。

20世纪60年代,由于世界商品价格波动频繁,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国际间的贸易逐渐增多。

为了加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互动和联系,OECD成员国在1960年发起成立了铜业委员会,并在随后的几年内成立了其他大宗商品的委员会,这些委员会组成了国际大宗商品组织(International Commodity Organizations,ICO)。

198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促进了交易所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同时也改变了交易方式。

在这个背景下,交易所开始向电子化、自动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

21世纪,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环境和可持续性等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这使得政府和相关机构在环境和社会责任的要求上越来越高。

为此,200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推出了“生态标签”计划,使得有关生态影响因素的信息被公开,有助于各方评估其贸易策略。

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发展路上始终有好多机遇与挑战。

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差异化的现象,越来越多地为全球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作出了贡献。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历史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历史
广东塑料交易所成立
广州华南金属材料交易中心成立
欧浦(国际)物流钢铁交易中心成立
中橡电子交易市场成立
大连保税区稻米交易市场成立
大连鱼粉电子交易市场成立
2006
2006年1月“变相期货”第一案开审——浙江嘉兴茧丝绸事件: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在未获得期货交易试点资格的情况下比照期货交易模式运营,在运营过程中市场坐庄进行空买空卖操纵交易,造成很多交易商的巨额亏损,而后会员交易商以茧丝绸市场变相期货交易为由将市场告上法院,这就是中国变相期货第一案。
2008
“华夏商品交易所”郭远峰事件
绍兴市中国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城网上交易市场成立
广东易发塑料交易中心成立
广州化工交易中心成立
西南煤炭交易中心成立
湖南大宗原料中心批发市场成立
中国果品交易中心成立
北京石油交易所成立
中国木材电子交易市场成立
天津稀有金属交易市场成立
天津贵金属交易所有限公司成立
山东省沂蒙山花生电子交易市场成立
2004
金银岛网交所成立
2004年4月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成立
上海中规钢材电子市场成立
浙江余姚塑料城网上交易市场成立
广西大宗茧丝交易市场成立
广西大宗食糖交易中心成立
长春粮食交易市场成立
2005
山东寿光电子交易市场成立
黄河商品交易市场(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门户)成立
宁波都普特液体化工电子交易中心成立
中国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事件统计表
时 间(年)
事 件
1992
中国茧丝绸批发市场成立,外经贸部和纺织工业部联合批准了中国茧丝绸批发市场进行中远期现货交易,这是中国第一个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
1996

大宗现货交易所的发展路径

大宗现货交易所的发展路径

我国大宗商品场外市场的发展路径与发达经济体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路径不同,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转轨经济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大宗商品市场结构也与发达经济体存在较大差异。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市场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商品交易以政府计划指令为准,市场高度集中,市场价格高度管控,商品流动受到严格的控制,没有有效的价格信号,因此市场不存在价格风险管理的需求。

改革开放后,政府部分放开了商品价格管制,但仍对计划内的价格进行管制,市场呈现出价格“双轨制”的特点。

在此时期,市场价格对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开始显现,商品价格出现了波动,经济主体开始出现了一定的避险需求,我国也开始出现了以大宗商品批发为特征的自由贸易中心试点,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由商业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导的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于1990年正式成立,并引入了期货交易机制,成为建国后我国内地首个期货交易市场。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我国商品市场发展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规模不断扩张,市场主体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日益强烈,催生了大批期货交易场所。

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我国期货交易所在此时盲目发展,导致市场投机盛行,期货市场风险事件不断发生,对市场价格发现及经济稳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1993年11月4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开始对期货市场进行清理整顿。

至1999年,经过连续两次清理整顿,期货交易所由1993年的30余家裁并为3家,扭转了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混乱局面。

同时,一系列的法规制度及自律监管部门相继建立,为我国期货市场的有序发展与规范运行提供了保障。

但此时,以非标准远期交易为特征的市场模式在我国尚未出现。

我国大宗商品场外市场出现于期货市场规范发展时期。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深化,国内大宗商品交易逐渐由实体市场向电子市场渗入,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管理规范》,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开始迅猛发展,部分电子交易市场也逐步向中远期市场及“类期货”市场演化,并以其差异化的合约设计及便捷的交易方式,被现货企业普遍接受,其中一些交易平台还发展成为大宗商品交易所。

大宗商品发展史

大宗商品发展史

大宗商品发展史
大宗商品是指商品市场中成交额较大、权重较高的商品。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大宗商品的交易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

在人类社会早期的农耕时代,农产品如粮食、棉花、丝绸等就是最早的大宗商品。

这些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此交易量较大。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海上贸易的发展,金属、珠宝等贵重商品也成为了大宗商品。

例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连接中国和中亚、欧洲地区的重要贸易路线,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通过这条路线进行远距离交易。

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大宗商品的交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机械化农业和工业生产的兴起,煤炭、铁矿石、石油等能源和原材料成为了大宗商品的新兴品种。

这些商品的需求量庞大,交易规模也迅速增长。

20世纪初,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大宗商品的交易开始涉
及到期货合约和衍生品等金融工具。

这些工具使大宗商品的交易更加灵活和便捷,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的参与。

近年来,大宗商品交易也逐渐进入全球化阶段。

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加强和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和供应需求关系也受到了更多因素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地缘政治局势等。

总之,大宗商品的发展史可以看作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大宗商品交易也在不断演变,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产业链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来看,在未来5到10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不是弱化,而是在经历一个由大到强的发展过程,不应当盲目地认为今后大宗商品市场不行了。

对每位研究者、经营者而言,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如何做强大宗商品市场,那么这个市场的发展空间则是很大的。

最近几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变化较大,从过去几年的短缺格局,转为当前全面过剩的市场格局,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对我国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特别是在未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或者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趋势如何把握,这不仅需要企业在市场实践中加以关注,也值得理论界、学术界去关注研究。

需求进入平稳期
过去两三年,我国大宗商品市场需求下降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或者说形成了市场的某种悲观情绪。

有些学者认为,大宗商品市场也许已经达到了一个峰值或者说进入到一个饱和期,比如钢铁市场的饱和期是7亿吨到8亿吨等。

这样的研究结论并非没有依据,从需求的角度讲,我国经济的发展要从外需转变为以内需为主,而扩大内需又是以扩大消费需求为主。

沿着这样一个基本思路推导出未来大宗商品市场还会有所变化,大宗商品市场或多数大宗商品开始进入到一个市场饱和期。

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一定的偏差,特别是从内需的角度讲,仍然是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双轮驱动。

未来的5到10年中间,投资需求还会有一定的稳定增长的空间,其带来的大宗商品市场的潜在需求的强度还比较大。

比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工业化进程对大宗商品都会形成比较强的潜在需求。

因此,未来的5到10年,大宗商品市场从需求的角度来讲,应该会进入到一个平稳期或者叫后扩张期,其增长速度应该不会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产业进入调整期
之所以说大宗商品市场进入了调整期,是因为相比两三年前煤炭形势火爆,钢铁价格猛涨的状况,确实出现了全面过剩的局面。

因此,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更多地从供给侧着手来研究与分析大宗商品市场的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未来调整的过程中,要形成一种机制,使产能释放的力度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

比如,市场需求增长一个百分点,产能释放也相应地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了。

如果市场增长一个百分点,产能释放增长两个百分点甚至三个百分点,这种高于市场增长数倍的产量扩张是不行的。

过去几年导致大宗商品亏损的原因就在于此。

因此,要形成自觉的调节机制需要一种市场化的改革去解决,通过市场化改革,形成企业的自觉行为和自觉机制。

当然,除了总量的调整外,大宗商品的产品结构也要随着整个经济的转型升级进行适当的调整。

而这就需要创新,需要生产一些高端化的大宗产品,特别是钢铁这样加工类的大宗商品,更需要一些高端化的产品出现。

流通进入提升期
大宗商品之前叫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发展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宗商品流通解决了一个问题,即市场配置资源和市场化定价问题。

也就是说解决了商品价值实现问题,在流通中解决了商流问题。

但另外一个方面,仍然存在如何解决使用价值统一的问题,反映在流通中,表现为商品的物流问题没有很好解决。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还产生了比较无序和混乱局面。

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商品的概念,是统配统销。

实现物流的组织过程是比较明晰的,尽管效率不高,但是有序的。

市场化以后,商品使用价值实现的过程或者物流过程,基本上还处在一个无序的状态,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分开的,商流和物流是分开的。

而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时间差和空间差,必然会增大商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不管是物流成本、流通成本、交易成本都会提高。

此外,仓储的费用、运输的费用、资金占压的贷款利率成本和融资的成本等也会提高。

因此,当前大宗商品市场流通进入提升期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创新。

近几年来,大宗商品在平台经济发展方面的创新是比较快的,但平台经济发展也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是从大宗商品B2B的平台经济来看如何不走弯路,二是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谁做最合适,三是大宗商品平台建设的驱动力在哪里,四是大宗商品平台经济需要做什么样的客户。

企业进入转型期
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整个流通方式在不断提升,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而企业要适应市场流通环境,必须转型。

目前我国大部分从事大宗商品的企业,还只是一买一卖赚取差价的贸易商,他们最关心的是市场需求怎么能够扩张,怎么能够做大,市场价格怎么能够上升。

但是,未来市场发展的空间不在这里,而在于模式创新。

所以说,做大宗商品的企业必须转型,必须从一个贸易商转型为流通商。

大宗商品企业的服务功能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一买一卖,而是必须思考前文提到的既是理论层面也是现实层面的问题。

从理论层面来讲,必须要思考如何实现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统一的问题,在实践中必须考虑商流与物流统一的问题。

要替下游企业降低成本,替下游企业提高商品使用价值和使用效率,企业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在大宗商品市场领域站住脚,就能够发展,否则就会被淘汰。

所以说,企业已经进入了转型期,但进入转型期后,会出现一种分化的过程,会有很多企业不适应这种转型。

只有那些能够真正适应大宗商品市场转型发展,把握转型发展机遇或者提升机遇的企业,才能够在大宗商品市场中不断提升竞争力,不断发展壮大,他们才是未来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真正的主人。

从整个市场的角度看,这也是一个分化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