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报告-示波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86c3b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d.png)
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示波器的实际应用,掌握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实验器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电感、直流电源等。
3. 实验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和显示电信号的仪器。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电信号进行采样、放大和显示,从而可以观察到电信号的波形、幅值、频率和相位等特征。
示波器内部通常包括水平扫描电路、垂直放大电路、触发电路和显示器。
水平扫描电路控制示波器的水平扫描速度,垂直放大电路控制信号的放大倍数,触发电路用于确定信号观测的起始点,显示器则将所得到的信号转化为可见的波形。
4. 实验步骤4.1 将示波器连接到电源并开启,确保各通道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4.2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并将其输出连接到示波器的CH1通道。
4.3 调节示波器的触发电路,使得信号的起始点稳定在显示器上。
4.4 调节示波器的垂直放大电路,观察信号的波形特征。
4.5 调节示波器的水平扫描电路,观察信号的波形随时间的变化。
4.6 更换不同频率、幅值和相位的信号源,重复步骤4.2至4.5,观察不同信号的波形特征。
5.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不同频率、幅值和相位的信号的波形特征。
我们发现,较高频率的信号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更为密集,而较低频率的信号则显示出较为稀疏的波形。
另外,我们还发现幅值和相位对波形的形态也有很大的影响。
6.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成功观察到了不同信号的波形特征。
示波器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在电子工程、通信、测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掌握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和分析电信号,提高实验和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1c973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2.png)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篇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了解示波器各主要组成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配合;2、熟悉使用示波器的基本方法,学会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电压幅度和频率;3、观察李萨如图形。
【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 GOS-6021型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YB1602型 1台3、连接线示波器专用 2根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使用说明请熟读常用仪器部分。
[实验原理]示波器由示波管、扫描同步系统、Y轴和X轴放大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
1、示波管如图所示,左端为一电子枪,电子枪加热后发出一束电子,电子经电场加速以高速打在右端的荧光屏上,屏上的荧光物发光形成一亮点。
亮点在偏转板电压的作用下,位置也随之改变。
在一定范围内,亮点的位移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成正比。
示波管结构简图示波管内的偏转板2、扫描与同步的作用如果在X轴偏转板加上波形为锯齿形的电压,在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一条水平线,如图图扫描的作用及其显示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而X轴偏转板不加任何电压,则电子束的亮点在纵方向随时间作正弦式振荡,在横方向不动。
我们看到的将是一条垂直的亮线,如图如果在Y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又在X轴偏转板上加锯齿形电压,则荧光屏上的`亮点将同时进行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位移,其合成原理如图所示,描出了正弦图形。
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频率)相同,这个正弦图形将稳定地停在荧光屏上。
但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的周期稍有不同,则第二次所描出的曲线将和第一次的曲线位置稍微错开,在荧光屏上将看到不稳定的图形或不断地移动的图形,甚至很复杂的图形。
由此可见:(1)要想看到Y轴偏转板电压的图形,必须加上X轴偏转板电压把它展开,这个过程称为扫描。
如果要显示的波形不畸变,扫描必须是线性的,即必须加锯齿波。
(2)要使显示的波形稳定,Y轴偏转板电压频率与X轴偏转板电压频率的比值必须是整数,即:fynn=1,2,3, fx示波器中的锯齿扫描电压的频率虽然可调,但要准确的满足上式,光靠人工调节还是不够的,待测电压的频率越高,越难满足上述条件。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5c6b7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2.png)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示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测量仪器,用于观察和分析电信号的波形。
它在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物理实验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验报告,详细说明示波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示波器的原理示波器的原理基于电压-时间的图形显示原理,通过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再通过电流信号驱动示波器的竖直偏转系统,使得电压信号的波形能够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出来。
同时,示波器的水平偏转系统可以控制波形的时间轴,从而实现对信号频率和时间关系的观测。
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示波器之前,需要先将电压信号输入示波器。
可以通过信号发生器、电源等设备提供电压信号,或者直接将待测电路的信号接入示波器的输入端口。
2. 示波器的调节示波器的调节主要包括垂直和水平调节。
垂直调节用于调整信号的幅度,通过调节示波器的增益和偏移量来使波形在屏幕上适当显示。
水平调节用于调整信号的时间轴,通过调节示波器的时间基准和扫描速率来控制波形的水平位置和宽度。
3. 观察波形调节好示波器后,可以开始观察波形。
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可以是正弦波、方波、脉冲波等不同形式的信号。
通过观察波形的峰值、周期、频率等参数,可以对电路或信号进行分析和判断。
4. 测量信号示波器不仅可以观察波形,还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信号测量。
例如,可以通过示波器的游标功能测量信号的幅度、频率、周期等参数。
此外,示波器还可以进行波形的存储和回放,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实验报告为了更好地理解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我们进行了一次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观察不同频率下的正弦波信号,并学习如何使用示波器进行测量和分析。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首先,我们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与示波器的输入端口相连,确保信号能够正确地输入示波器。
2. 调节示波器根据实验要求,我们调节示波器的增益和偏移量,使得波形在屏幕上适当显示。
同时,调节示波器的时间基准和扫描速率,使得波形的时间轴能够清晰可见。
示波器实验报告(共7篇)
![示波器实验报告(共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9844a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3.png)
示波器实验报告(共7篇)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
2.掌握示波器在电路测试和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3.学习示波器的操作方法,掌握各项操作技巧。
二、实验原理示波器是用来观察波形的一种仪器。
它以示波管为核心,通过电子束扫描屏幕,形成比较直观的波形图,实现对信号的观测、测量和分析。
示波器一般有模拟示波器和数字示波器两种,本实验采用数字示波器进行测试。
数字示波器以模拟数字转换技术为基础,是一种精确分析波形的仪器。
它接收被测电路中的信号,经过采样后经过模拟数字转换(ADC)转换成数字信号,同时进行多次采样,得到不同时刻下的波形数据,并将其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显示。
数字示波器具有显示快、分辨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对高频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
三、实验内容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示波器的输入接口、触发系统、扫描方式、显示控制等内容。
2.使用示波器测量不同频率、振幅的正弦信号,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步骤与数据分析1.测量正弦波(1)将正弦波信号输入示波器的通道1,选择“正弦波”测量模式。
(2)调整示波器的扫描方式、扫描速率和显示控制,以得到清晰的信号波形。
(3)通过示波器测量正弦波的振幅和频率,得出如下数据:振幅:3V频率:50Hz(4)分析得出,正弦波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波形,它的幅度和频率可以通过示波器的测量得到。
在实际电路测试和故障诊断中,正弦波可以用作交流信号的测试,并可以通过触发系统实现高精度数据的采样和分析。
2.测量直流信号电压:5V3.测量矩形波和脉冲信号(3)通过示波器测量矩形波和脉冲信号的各项参数,如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占空比等,得到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使用数字示波器测量了不同频率、振幅的正弦信号、直流信号、矩形波信号和脉冲信号。
通过对示波器的操作和分析,得出了对信号波形的各项参数,进一步理解了示波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并掌握了数字示波器的操作和应用技巧。
示波器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7df31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1.png)
示波器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示波器原理与使用的实验,使学生掌握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加深对示波器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验和工程实践奠定基础。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
1. 示波器。
2. 信号发生器。
3. 示波器探头。
4. 示波器连接线。
5. 示波器使用说明书。
三、实验原理。
示波器是一种用来观察电压信号波形的仪器,通过示波器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电压信号的振幅、频率、相位等特征。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子束在示波管内的偏转来显示电压信号的波形。
当外加电压信号作用在示波管的偏转板上时,电子束的位置会发生偏转,从而在示波管屏幕上显示出相应的波形。
四、实验步骤。
1. 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输入端连接,注意连接线的插头要插入正确的接口。
2. 打开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使其符合实验要求。
3. 调节示波器的触发模式和触发电平,使其能够稳定地显示信号波形。
4. 使用示波器探头对待测电路进行连接,观察并记录波形。
5. 根据实验要求,对示波器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节,以获得所需的波形。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信号波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等特征。
根据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我们可以对待测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示波器的触发模式和触发电平来观察波形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对示波器的理解。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了示波器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示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测试仪器,在电子电路实验和工程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因此,掌握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于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能够加深对示波器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参考资料。
1. 《电子技术基础》。
2. 《示波器使用说明书》。
至此,本次示波器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完毕。
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461ea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6e.png)
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1. 实验目的: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理解其原理,并通过实验探究示波器在电路实验中的应用。
2. 实验设备: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电容、电阻、电感等基本电路元件。
3. 实验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压波形、电流波形和时序等特性的电子测量仪器。
其主要原理为将待测电压信号加于示波器的输入端,通过示波管、偏转板和竖直驱动放大器等元件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视的光信号,从而展现电压波形。
示波器测量的电压波形主要包括幅值、频率、相位等参数。
4. 实验步骤:(1)将信号发生器的方波信号连接至示波器的输入端,并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值。
(2)观察示波器屏幕中显示的方波波形,并根据幅值、频率、相位等参数进行测量。
(3)将电容、电阻、电感等基本电路元件连接至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之间,我们可以通过示波器观察电路中产生的波形,以及分析其幅值、频率、相位等特性。
5. 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多组实验,在不同的频率、幅值和相位条件下,观察并测量了信号发生器输入信号和示波器输出的波形参数,得出如下结论:(1)在使用示波器时,应根据被测电信号的特性选择适当的带宽范围和灵敏度。
(2)示波器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在电路实验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6. 实验思考: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原理,还深刻认识到示波器在电路实验中的广泛应用价值。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示波器的一些局限和缺陷,如不能直接测量电流等特性。
这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电子测量仪器、深入理解电路原理提供了参考和帮助。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3265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8.png)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观察和分析各种电信号的特性。
本实验将介绍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报告展示示波器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效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示波器的核心部分是示波管,它能够将电信号转换成可视的波形。
当电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中时,示波器会对信号进行放大和垂直偏移,然后通过水平扫描来显示波形。
通过调节示波器的各种参数,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电信号的幅值、频率、相位等特性。
在实际使用示波器时,我们首先需要连接待测信号到示波器的输入端,并根据信号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和耦合方式。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调节示波器的触发方式和触发电平来稳定地显示波形。
此外,示波器还可以通过设置时间基准和垂直灵敏度来调整波形的水平和垂直位置,以便更清晰地观察信号的特性。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分别对正弦波、方波和脉冲波进行测量和观察。
首先,我们将输入一个正弦波信号,并通过调节示波器的垂直灵敏度和时间基准来观察波形的变化。
然后,我们将输入一个方波信号,并通过调节触发方式和触发电平来稳定地显示波形。
最后,我们将输入一个脉冲波信号,并通过设置测量范围和耦合方式来观察波形的特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如何正确地观察和分析各种电信号的波形特性。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报告来展示示波器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效果,为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之,示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测量仪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学习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应用所学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技巧,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波器的使用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波器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3f85c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e.png)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示波器的使用引言示波器是一种常用于实验室、工程领域的仪器,用于观察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在物理实验中,示波器常常被用来测量和显示电压、电流和频率等物理量,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波形的变化。
本实验将重点介绍示波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
一、基本原理示波器主要由示波管、水平和垂直系统以及触发系统组成。
1. 示波管示波管是示波器核心部件,通过控制电子束的运动和偏转,将电信号转化为可视化的波形。
示波管属于真空管,内部有阴极、阳极和偏转板等元件。
当加上适当的电压后,阴极会发射出电子,通过偏转板的控制,电子束会在荧光屏上形成一条亮线。
2. 水平和垂直系统水平和垂直系统分别用于控制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偏转。
水平系统负责控制时间轴的水平位置和扫描速率,而垂直系统则负责控制信号的垂直放大倍数和偏移量。
3. 触发系统触发系统用于控制示波器何时开始显示电信号。
通过触发电路的设置,可以使示波器在信号达到一定条件时进行显示,以确保波形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二、操作方法使用示波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连接测试电路首先需要将待测信号的电路正确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口。
一般示波器会有不同的通道,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通道连接测试电路。
2. 调节垂直和水平控制根据待测信号的幅值范围,调节垂直控制旋钮,使信号的波形适当放大或缩小。
同时,根据信号的频率和时间跨度,调节水平控制旋钮,使波形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完整显示。
3. 设置触发条件根据需要,设置触发条件以确保信号的稳定显示。
可以设置触发电平、触发边沿和触发源等参数,使示波器在信号满足设定条件时开始显示。
4. 观察和分析波形将示波器的时间基准和垂直基准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即可观察到待测信号的波形。
可以通过改变时间和垂直基准的位置,观察不同的波形细节,并对信号进行分析和测量。
三、使用技巧在实际操作示波器时,还有一些常用的技巧可以提高使用效果:1. 选择合适的探头示波器通常配备了多种类型的探头,如10:1和1:1的差分探头、高阻抗探头等。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c1a3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d.png)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一、引言。
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医疗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掌握其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
二、原理介绍。
1. 示波器的基本原理。
示波器通过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扫描,将电信号转换成图形显示出来。
其中,垂直方向对应电压,水平方向对应时间。
示波器可以显示直流、交流信号的波形,也可以显示各种复杂的波形。
2.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示波器主要由垂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扫描发生器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当输入信号进入示波器后,经过放大、扫描和显示等处理,最终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出相应的波形。
三、实验内容。
1. 示波器的基本操作。
(1)接通示波器电源,并调节亮度和对比度,使屏幕显示清晰。
(2)连接被测信号到示波器的输入端,并调节触发、扫描速度等参数,观察波形的变化。
(3)调节示波器的垂直和水平灵敏度,使波形显示合适的大小和位置。
2. 示波器的应用实验。
(1)测量直流信号的波形。
将示波器连接到直流信号源,调节示波器参数,观察并记录波形的变化。
(2)测量交流信号的波形。
将示波器连接到交流信号源,调节示波器参数,观察并记录波形的变化。
(3)测量复杂波形。
将示波器连接到复杂信号源,调节示波器参数,观察并记录波形的变化。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测量了直流、交流和复杂波形的信号,并观察到了相应的波形变化。
在调节示波器参数时,我们发现不同的参数设置会对波形显示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
五、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巧,并成功地完成了直流、交流和复杂波形的测量。
示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测量仪器,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参考文献。
[1] 《示波器原理与应用》。
[2] 《电子测量技术》。
七、致谢。
感谢实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们对示波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示波器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3c10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0.png)
示波器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示波器原理与使用摘要:本实验通过使用示波器,探究了示波器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实验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如何正确的连接电路,如何调整示波器的各种参数,以及如何读取和解释示波器所显示的波形。
通过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示波器在电子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引言:示波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电子设备,用于观察电信号的波形。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理解电路的性质、分析电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调整电路以实现更好的性能。
本次实验,我们将深入研究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更好地理解电子工程学。
实验目的:1. 了解示波器的原理;2. 掌握连接电路的方法;3. 掌握示波器的各种参数调整方法;4. 掌握读取和解释示波器所显示的波形的方法。
实验设备:1. 示波器;2. 频率发生器;3. 电源;4. 电位器。
实验步骤:1. 将电源和频率发生器连接到示波器上,并将端口接到电路中;2. 打开示波器并选择适当的通道和电压范围;3. 调整示波器的扫描速度和触发信号;4. 调整水平和垂直偏移,以使示波器显示波形;5. 读取并解释示波器所显示的波形。
实验结果:1. 我们成功掌握了连接电路的方法;2. 我们成功调整了示波器的各项参数,并显示了波形;3. 我们成功读取和解释了示波器所显示的波形。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成功掌握了示波器的各项参数调整方法和读取和解释波形的方法。
示波器在电子工程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程实践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示波器,并更好地利用它来改善电子产品的性能。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8936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2.png)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实验报告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实验报告一、引言示波器是电子工程中常用的一种仪器,用于观测电信号的波形和测量信号的各种参数。
本实验旨在探究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提高我们对电信号的理解和实验技能。
二、示波器的原理示波器的原理基于电信号的变化通过垂直和水平的偏转来显示波形。
其核心部分是垂直放大器和水平放大器。
1. 垂直放大器垂直放大器用于放大电信号的幅度,使其可以在示波器屏幕上显示出来。
示波器通常具有多个垂直通道,每个通道都有自己的放大倍数和输入阻抗。
放大倍数可以通过示波器的控制面板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幅度的信号。
输入阻抗则决定了示波器对待测电路的负载影响。
2. 水平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控制示波器屏幕上波形的水平位置和宽度。
通过调节水平放大倍数和扫描速率,可以改变波形的展示方式。
示波器通常具有内部或外部的触发功能,可以根据信号的特定条件来确定波形的起始位置。
三、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信号连接、调节示波器参数和观测波形。
1. 信号连接首先,将待测信号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输入端相连。
示波器的输入端通常有不同的接头类型,如BNC接头和探头接头。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头,并确保连接牢固。
2. 调节示波器参数在连接信号后,需要调节示波器的参数以获得清晰的波形。
首先,选择合适的垂直通道和输入阻抗。
然后,通过调节垂直和水平放大倍数,使波形适应屏幕的显示范围。
最后,设置触发条件,确保波形的起始位置和稳定性。
3. 观测波形一旦示波器参数调整完毕,就可以观察到待测信号的波形了。
示波器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可以是连续的或单次的,取决于触发设置。
通过仔细观察波形的形状、周期和幅度,可以分析信号的特征和性质。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观测了不同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
通过调节示波器的参数,我们成功地观察到了清晰的波形,并测量了波形的频率和幅度。
实验结果表明,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只需连接信号并调节参数即可。
示波器的实验报告(共7篇)
![示波器的实验报告(共7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9283896137ee06eff918e8.png)
篇一:电子示波器实验报告一、名称:电子示波器的使用二、目的:2.学会使用常用信号发生器;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的方法。
3.学会用示波器测量电信号电压、周期和频率等电参量。
三、器材:2、ee1641b型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
四、原理: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y输入外触发x输入 2、示波管(crt)结构简介:3、电子放大系统:竖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2)触发电路:形成触发信号。
#内触发方式时,触发信号由被测信号产生,满足同步要求。
#外触发方式时,触发信号由外部输入信号产生。
5、波形显示原理:只在竖直偏转板上加正弦电压的情形示波器显示正弦波原理只在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锯齿波电压的情形五、步骤:1、熟悉示波器的信号发声器面板各旋钮的作用,并将各开关置于指定位3、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频率为500hz和1000hz的正弦信号接入示波器,通过调整相应的灵敏度开关和扫描速度选择开关,使波形不超出屏幕范围,显示2~3个周期的波形。
4、将time/div顺时针旋到底至“x-y”位置,分别调节y1通道和y2六、记录:七、预习思考:1、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正弦波形和李萨如图形实际上分别是哪两个波形的合成?答:正弦波形:是两组磁场使电子受力改变运动状态,然后将不同电子打到荧光屏上不同的位置而形成的;2、用示波器观察待测信号波形和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时,示波器的工作方式有什么不同?3、当开启示波器的电源开关后,在屏上长时间不出现扫描线或点时,应如何调节各旋钮?八、操作后思考题1、如果y轴信号的频率?x比x轴信号的频率?y大很多,示波器上看到什么情形?相反又会看到什么情形?答:因为 ?y / ?x=nx / ny ,当?x /?y=1:1时,示波器上是一个圆柱,当?x /?y=2:1时,示波器上是一个横向的8,当?x /?y=3:1时,示波器上是三个横向的圆。
所以?y如果越大的话,横向圆的数量就越多。
篇二: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院(系)材料学院专业材料物理班级 0705 姓名童凌炜学号 200767025 实验台号实验时间 2008 年 11 月 18 日,第13周,星期二第 5-6 节实验名称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教师评语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示波器的工作原理(2)学习使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信号波形(3)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的电压、频率和相位差主要仪器设备:yb4320g 双踪示波器, ee1641b型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原理和内容: 1. 示波器基本结构电子枪的作用是释放并加速电子束。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8b897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3.png)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正确调整示波器的各项参数。
3、学会使用示波器观察和测量各种电信号的波形、频率、幅度等参数。
二、实验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探头、直流电源等。
三、示波器的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电信号波形的电子测量仪器。
它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图形,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电信号的特征。
示波器的核心部件包括垂直放大器、水平扫描系统和示波管。
垂直放大器用于放大输入的电信号,使其能够在示波管上显示出明显的幅度。
水平扫描系统则产生一个与时间成正比的扫描电压,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从而在示波管的屏幕上形成水平的时间轴。
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显示部分,它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组成。
电子枪发射出电子束,经过偏转系统的作用,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产生亮点。
当输入的电信号经过垂直放大器和水平扫描系统的处理后,控制电子束的偏转,从而在荧光屏上显示出电信号的波形。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熟悉示波器的面板和操作按钮首先,观察示波器的面板,了解各个按钮和旋钮的功能。
包括垂直灵敏度调节旋钮、水平扫描速度调节旋钮、触发模式选择按钮、通道选择按钮等。
2、连接实验仪器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通过探头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通道 1(CH1)上。
同时,将示波器的接地端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接地端连接。
3、调整示波器的参数(1)打开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电源。
(2)选择通道 1(CH1),调整垂直灵敏度旋钮,使波形在屏幕上显示的幅度适中。
(3)调整水平扫描速度旋钮,使波形在屏幕上显示的周期数合适,便于观察。
4、观察正弦波信号(1)设置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正弦波信号,频率为 1kHz,幅度为 5V。
(2)在示波器上观察正弦波的波形,测量其峰峰值、周期和频率。
5、观察方波信号(1)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为方波信号,频率为 500Hz,幅度为 3V。
示波器原理及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原理及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d4a41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8.png)
示波器原理及使用实验报告示波器原理及使用实验报告引言:示波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的仪器,用于显示电信号的波形。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分析和测量电路中的各种信号,从而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本篇文章将介绍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验报告,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一、示波器的原理示波器的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将电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波形。
具体来说,示波器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这一功能:1. 输入信号采集:示波器通过探头将待测电路的信号输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
探头通常具有不同的衰减比例,以适应不同电压范围的测量。
2. 信号放大:示波器将输入信号放大到适合显示的范围。
这个过程通常由示波器内部的放大器完成。
3. 信号转换:示波器将放大后的信号转换为可视化的波形。
这一步骤通常由示波器的屏幕和扫描电子束来完成。
4. 波形显示:示波器的屏幕上会显示出电信号的波形。
波形的形状、幅度和频率等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分析信号的特性。
二、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示波器是一种复杂的仪器,使用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
下面将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步骤:1. 连接示波器:首先,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待测电路的信号源上。
确保探头的接地夹具连接到电路的地线上,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 调整示波器:打开示波器,并调整其各个参数,如时间基准、垂直灵敏度、触发电平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将影响到信号的显示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需求进行调整。
3. 触发信号:示波器需要一个触发信号来确定何时开始扫描并显示波形。
可以通过调整触发电平和触发边沿来选择合适的触发条件。
4. 观察波形:当示波器设置好并触发信号后,屏幕上将显示出电信号的波形。
可以通过调整时间基准和垂直灵敏度来放大或缩小波形,以更清晰地观察信号的细节。
三、示波器的应用实验为了验证示波器的使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实验结果:1. 测量直流电压:我们首先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一个直流电源上,并设置示波器的时间基准和垂直灵敏度。
示波器实验报告4篇
![示波器实验报告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1460ec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5.png)
示波器实验报告示波器实验报告4篇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示波器实验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示波器实验报告1一、【实验名称】示波器的使用二、【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示波器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掌握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的方法3.学会使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形和控制示波管工作的电路三、【实验原理】双踪示波器包括两部分,由示波管和控制示波管的控制电路构成1.示波管示波管是呈喇叭形的玻璃泡,抽成高真空,内部装有电子枪和两队相互垂直的偏转板,喇叭口的球面壁上涂有荧光物质,构成荧光屏,高速电子撞击在荧光屏上会使荧光物质发光,在荧光屏上就能看到一个亮点。
Y偏转板是水平放置的两块电极。
在Y偏转板上和X偏转板上分别加上电压,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相应的图形。
2.双踪示波器的原理双踪示波器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电子开关,垂直放大电路,水平放大电路,扫描发生器,同步电路,电源等;其中,电子开关使两个待测电压信号YCH1和YCH2周期性的轮流作用在Y偏转板,这样在荧光屏上忽而显示YCH1信号波形,忽而显示YCH2信号波形,由于荧光屏荧光物质的余晖及人眼视觉滞留效应,荧光屏上看到的是两个波形。
如果正弦波与锯齿波电压的周期稍不同,屏上呈现的是一移动的不稳定图形,这是因为扫描信号的周期与被测信号的周期不一致或不呈整数倍,以致每次扫描开始时波形曲线上的起点均不一样所造成的,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完整周期波形,示波器上设有“Time/div”调节旋钮,用来调节锯齿波电压的周期,使之与被测信号的周期呈合适的关系,从而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性。
(看到稳定波形的条件:只有一个信号同步)当扫描信号的周期与被测信号的周期一致或是整数倍,屏上一般会显示出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形,但由于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波形会移动,为此示波器内装有扫描同步电路,同步电路从垂直放大电路中取出部分待测信号,输入到扫描发生器,迫使锯齿波与待测信号同步,此称为“内同步”;反之则为“外同步”。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2篇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0020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8.png)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2篇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第一部分:示波器的原理一、实验目的通过学习示波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示波器的信号显示、测量和分析等基本功能。
二、实验原理1、示波器的基本结构示波器是一种能够将被测信号的时间序列波形以图形方式表示出来的电子测试仪器。
示波器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控制前端:主要用于对被测信号进行预处理和控制,包括信号输入通道、分频器、滤波器、校准电路等。
(2)垂直放大器:主要是对被测信号进行放大或缩小以便于观察。
(3)水平扫描器:主要用于控制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显示范围和扫描速度,从而实现波形的时间轴。
(4)示波管:主要用于在屏幕上显示波形,通常由电子枪和荧光屏组成。
(5)触发器:主要用于控制波形的稳定性,使波形在屏幕上稳定地显示。
2、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当被测信号被输入到示波器的垂直放大器中时,它首先被放大到适当的幅度,然后经过水平扫描器控制的时间轴扫描,最终被送到示波管上显示出来。
示波管是一种利用荧光材料来呈现出电子束轨迹的装置。
电子枪在高速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电子束,这个电子束被扫描线圈控制在屏幕上扫描,并在荧光层上形成亮度不断变化的轨迹,最终形成被测电信号的时间序列波形。
在示波器中,触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波形的稳定性的重要部件。
触发器的工作是在一定条件下,使示波器从被测信号中选择一个特定的位置开始扫描,从而稳定地显示波形。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设置,是影响示波器整体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3、示波器的信号测量在一个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中,常用示波器来观察其波形的特点,对其进行测量和分析。
常见的示波器信号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幅度测量:示波器垂直放大器的增益可以通过掌握示波器的缩放工具来调节,这使得它成为了测量信号幅度的常用工具。
(2)时间测量:示波器水平扫描器的扫描速度也可以通过示波器的缩放工具来调节,以便于在屏幕上观察电信号波形的时间特征,同时,通过示波器时间测量的功能,精确地测量电信号波形的时间特征,如周期、占空比等。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3858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f.png)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原理和特点。
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示波器是一种用于显示电路中电压或电流的仪器,主要的原理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将电信号转化为显示在示波器屏幕上的波形图。
示波器的输入端可以连接到被测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源,它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的扫描速率、灵敏度以及阻抗来显示不同的波形。
示波器可以快速并准确的显示电路中的电信号,因此被广泛用于电子工程、通讯、计算机、医疗、科研等领域。
示波器的主要特点包括:1.高频响应和带宽:示波器可以处理高频和宽带信号,通常具有100MHz-500MHz的宽带带宽。
2.高灵敏度:示波器可以处理微弱的电信号,即使电压只有几毫伏,也可以显示清晰的波形图。
3.高分辨率:示波器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波形图,可以逐点显示细节和峰值等信息。
4.多功能:示波器可以完成多种功能,例如自动测量、数据存储、FFT分析等。
三、实验器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电阻、电容等。
四、实验步骤1.接通示波器的电源并校准仪器,调整示波器的时间基准和垂直灵敏度。
2.将信号发生器输出的正弦波信号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口。
3.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并记录示波器显示的波形。
4.在示波器上选择不同的扫描方式和速率,观察波形的变化。
5.通过增加电容或电阻来改变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并观察波形的变化。
6.使用示波器的自动测量功能,测量正弦波的频率、周期、幅度等参数,并与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值进行比较。
7.使用示波器的FFT分析功能,观察信号的频谱分布情况,并分析得到的频谱图。
8.对于其他形状的信号,如方波、三角波等,重复以上步骤进行显示和测量。
五、实验结果分析本次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的使用示波器显示和测量了各种波形信号。
在观察信号时,我们通过调节不同的垂直灵敏度和时间基准,可以看到更明显的波形信号,而调整正弦波的频率和幅度也能够改变示波器的显示效果。
另外,我们还使用示波器的自动测量模式和FFT分析模式进行信号参数测量和频谱分析,得到了正确的数据和图形。
示波器实验报告精选
![示波器实验报告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c59a01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4.png)
示波器实验报告精选示波器的基本组成部分:示波管、竖直放大器、水平放大器、扫描产生器、触发同步和直流电源等。
下面就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示波器实验报告,期望能帮助到大家!示波器实验报告1【实验题目】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机构和工作原理,掌控使用示波器和信号产生器的基本方法。
2.学会使用示波器观测电信号波形和电压副值以及频率。
3.学会使用示波器视察李萨如图并测频率。
【实验原理】1.示波器都包括几个基本组成部分:示波管(阴极射线管)、垂直放大电路(Y放大)、水平放大电路(X放大)、扫描信号电路(锯齿波产生器)、同步电路、电源等。
2.李萨如图形的原理:如果示波器的X和Y输入时频率相同或成简单整数比的两个正弦电压,则荧光屏上将出现特别的光点轨迹,这种轨迹图称为李萨如图形。
如果作一个限制光点x、y方向变化范畴的假想方框,则图形与此框相切时,横边上的切点数nx与竖边上的切点数ny之比恰好等于Y与X输入的两正弦信号的频率之比,即fy:fx=nx:ny。
【实验仪器】示波器×1,信号产生器×2,信号线×2。
【实验内容】1.基础操作:了解示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浏览所用机器的说明书,了解每个旋钮的作用。
其中最主要也是常常使用的旋钮为横向和纵向两个。
横向旋钮是控制扫描时间的旋钮,调解时表现为荧光屏上显示波形产生横向的紧缩或展开;纵向旋钮是调解垂直放大电路的旋钮,调解时表现为荧光屏上显示波形产生纵向的展开或紧缩,次旋钮为两个,分别控制示波器的两个输入信号。
明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后,接通示波器电源开关。
先找到扫描线并调至清楚。
2.观测李萨如图形:向CH1、CH2分别输入两个信号源的正弦波,“扫描时间”的“粗调”旋钮置于“X-Y”方式(即便两路信号进行合成)。
调出不同比值的李萨如图形来,画出草图,并分析图形的特点与两个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
绘出所视察到的各种频率比的李萨如图形。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41bf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3.png)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实验报告示波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的仪器,它可以用来观察和测量电压信号的波形。
在实际工程中,示波器的使用非常普遍,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准确地分析电路中的问题,是电子测量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结合实际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示波器的原理。
示波器的核心部分是示波管,它可以将电压信号转换成可视化的波形图像。
当电压信号作用于示波管时,示波管内的电子束会受到电压的影响而偏转,最终在荧光屏上形成相应的波形图像。
通过调节示波器的各种参数,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电压信号的幅值、频率、相位等信息,从而更好地分析电路中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将待测的电压信号接入示波器的输入端,并调节示波器的触发、时间基准、增益等参数,以便获得清晰的波形图像。
在调节示波器参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触发方式和触发电平,以确保波形图像稳定清晰。
另外,还需要注意示波器的带宽和采样率,以确保能够准确地捕获和显示待测信号的波形特征。
在实际实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对不同的电路进行了测试。
首先,我们测试了一个简单的正弦波发生电路,通过示波器观察到了清晰的正弦波形。
接着,我们对一个脉冲信号发生电路进行了测试,通过示波器观察到了脉冲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的时间特征。
最后,我们对一个数字信号进行了测试,并通过示波器观察到了数字信号的高低电平变化。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并对不同类型的电路信号进行了有效的测量和分析。
综上所述,示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测量仪器,在电子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实验对示波器进行了有效的验证。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我们将继续积极应用示波器进行电路分析和故障排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障工程质量。
希望本实验报告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实验报告|示波
器实验报告
【--朋友&聚会祝福语】
不少朋友都不会写示波器实验报告,那么,今天,CN 人才公文网给大家介绍的是示波器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示波器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机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方法。
2.学会使用示波器观测电信号波形和电压副值以及频率。
3.学会使用示波器观察李萨如图并测频率。
【实验原理】
1.示波器都包括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示波管(阴极射线管)、垂直放大电路(Y放大)、水平放大电路(X放大)、扫描信号电路(锯齿波发生器)、同步电路、电源等。
2.李萨如图形的原理:
如果示波器的X和Y输入时频率相同或成简单整数比的两个正弦电压,则荧光屏上将呈现特殊的光点轨迹,这种轨迹图称为李萨如图形。
如果作一个限制光点x、y方向变化范围的假想方框,则图形与此框相切时,横边上的切点数nx与竖边上的切点数ny之比恰好等于Y与X输入的两正弦信号的频率之比,即fy:fx=nx:ny。
【实验仪器】
示波器×1,信号发生器×2,信号线×2。
【实验内容】
1.基础操作:
了解示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阅读所用机器的说明书,了解每个旋钮的作用。
其中最主要也是经常使用的旋钮为横向和纵向两个。
横向旋钮是控制扫描时间的旋钮,调节时表现为荧光屏上显示波形发生横向的压缩或展开;纵向旋钮是调节垂直放大电路的旋钮,调节时表现为荧光屏上显示波形发生纵向的展开或压缩,次旋钮为两个,分别控制示波器的两个输入信号。
明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后,接通示波器电源开关。
先找到扫描线并调至清晰。
2.观测李萨如图形:
向CH1、CH2分别输入两个信号源的正弦波,"扫描时间的"粗调旋钮置于"X-Y方式(即使两路信号进行合成)。
调出不同比值的李萨如图形来,画出草图,并分析图形的特点与两个信号频率之间的关系。
绘出所观察到的各种频率比的
李萨如图形。
设fx=1000Hz为约定真值,依次求出另一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fy,并与该信号发生器读数值f′y进行比较,一一求出它们的相对误差。
【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误差分析】
1.两台信号发生器不协调。
2.桌面振动造成的影响。
3.示波器上显示的荧光线较粗,取电压值时的荧光线间宽度不准,使电压值不准。
4.取正弦周期时肉眼调节两荧光线间宽度不准,导致周期不准。
5.机器系统存在系统误差。
6.fy选取时上下跳动,可能取值不准。
相关知识
1 示波器工作原理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示波管的特性,将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交变电信号转换成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以便测量的电子测量仪器。
它是观察数字电路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的问题、测量实验结果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
示波器由示波管和电源系统、同步系统、X轴偏转系统、Y轴偏转系统、延迟扫描系统、标准信号源组成。
1.1 示波管
阴极射线管(CRT)简称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
它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正如图1所示,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密封在一个真空玻璃壳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示波管。
1.荧光屏
现在的示波管屏面通常是矩形平面,内表面沉积一层磷光材料构成荧光膜。
在荧光膜上常又增加一层蒸发铝膜。
高速电子穿过铝膜,撞击荧光粉而发光形成亮点。
铝膜具有内反射作用,有利于提高亮点的辉度。
铝膜还有散热等其他作用。
当电子停止轰击后,亮点不能立即消失而要保留一段时间。
亮点辉度下降到原始值的10%所经过的时间叫做"余辉时间。
余辉时间短于10μs为极短余辉,10μs-1ms为短余辉,1ms-0.1s为中余辉,0.1s-1s为长余辉,大于1s为极长余辉。
一般的示波器配备中余辉示波管,高频示波器选用短余辉,低频示波器选用长余辉。
由于所用磷光材料不同,荧光屏上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一般示波器多采用发绿光的示波管,以保护人的眼睛。
2.电子枪及聚焦
电子枪由灯丝(F)、阴极(K)、栅极(G1)、前加速极(G2)(或称第二栅极)、第一阳极(A1)和第二阳极(A2)组成。
它的作用是发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子束。
灯丝通电加热阴极,阴极受热发射电子。
栅极是一个顶部有小孔的金属园筒,套在阴极外面。
由于栅极电位比阴极低,对阴极发射的电子起控制作用,一般只有运动初速度大的少量电子,在阳极电压的作用下能穿过栅极小孔,奔向荧光屏。
初速度小的电子仍返回阴极。
如果栅极电位过低,则全部电子返回阴极,即管子截止。
调节电路中的W1电位器,可以改变栅极电位,控制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流密度,从而达到调节亮点的辉度。
第一阳极、第二阳极和前加速极都是与阴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三个金属圆筒。
前加速极G2与A2相连,所加电位比A1高。
G2的正电位对阴极电子奔向荧光屏起加速作用。
电子束从阴极奔向荧光屏的过程中,经过两次聚焦过程。
第一次聚焦由K、G1、G2完成,K、K、G1、G2叫做示波管的第一电子透镜。
第二次聚焦发生在G2、A1、A2区
域,调节第二阳极A2的电位,能使电子束正好会聚于荧光屏上的一点,这是第二次聚焦。
A1上的电压叫做聚焦电压,A1又被叫做聚焦极。
有时调节A1电压仍不能满足良好聚焦,需微调第二阳极A2的电压,A2又叫做辅助聚焦极。
3.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控制电子射线方向,使荧光屏上的光点随外加信号的变化描绘出被测信号的波形。
图8.1中,Y1、Y2和Xl、X2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板组成偏转系统。
Y轴偏转板在前,X轴偏转板在后,因此Y轴灵敏度高(被测信号经处理后加到Y轴)。
两对偏转板分别加上电压,使两对偏转板间各自形成电场,分别控制电子束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偏转。
4.示波管的电源
为使示波管正常工作,对电源供给有一定要求。
规定第
二阳极与偏转板之间电位相近,偏转板的平均电位为零或接近为零。
阴极必须工作在负电位上。
栅极G1相对阴极为负电位(-30V~-100V),而且可调,以实现辉度调节。
第一阳极为正电位(约+100V~+600V),也应可调,用作聚焦调节。
第二阳极与前加速极相连,对阴极为正高压(约+1000V),相对于地电位的可调范围为±50V。
由于示波管各电极电流很小,可以用公共高压经电阻分压器供电。
1.2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从上一小节可以看出,只要控制X轴偏转板和Y轴偏转板上的电压,就能控制示波管显示的图形形状。
我们知道,一个电子信号是时间的函数f(t),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只要在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上加一个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电压,在y轴加上被测信号(经过比例放大或者缩小),示波管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被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形。
电信号中,在一段时间内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信号是锯齿波。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它由示波管、Y轴
系统、X轴系统、Z轴系统和电源等五部分组成。
被测信号①接到"Y"输入端,经Y轴衰减器适当衰减后送至Y1放大器(前置放大),推挽输出信号②和③。
经延迟级延迟Г1时间,到Y2放大器。
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信号④和⑤,加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
为了在屏幕上显示出完整的稳定波形,将Y轴的被测信号③引入X轴系统的触发电路,在引入信号的正(或者负)极性的某一电平值产生触发脉冲⑥,启动锯齿波扫描电路(时基发生器),产生扫描电压⑦。
由于从触发到启动扫描有一时间延迟Г2,为保证Y 轴信号到达荧光屏之前X轴开始扫描,Y轴的延迟时间Г1应稍大于X轴的延迟时间Г2。
扫描电压⑦经X轴放大器放大,产生推挽输出⑨和⑩,加到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上。
z 轴系统用于放大扫描电压正程,并且变成正向矩形波,送到示波管栅极。
这使得在扫描正程显示的波形有某一固定辉度,而在扫描回程进行抹迹。
以上是示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双踪显示则是利用电子开关将Y轴输入的两个不同的被测信号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