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后教工作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学后教”阶段性小结
在区教育局、镇教育指导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我校以“上品教化”的教育理念为导向,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为根本,以“创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开展了“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浅尝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是课题顺利开展的保证
我校成立了“研学后教”工作领导小组以及研讨小组。校长是领导小组的组长,成员由主管教学的主任以及各学科主要骨干组成。领导小组制定了“研学后教”实施方案以及试验模式,全面统筹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出台配套制度和保障措施,全程监控工作进程。工作领导组下设语、数、英研究小组,先由试点班开始试行,然后再全校铺开。学校把教学改革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通过墙报班刊、宣传标语、教师会、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形式努力营造浓厚的教改氛围。这次课堂教学改革,学校要求全员参与、全学科铺开。这次改革我校采用行动研究方法,要求每个学科都有改革目标、内容和措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学科教师要探索学科教学的内容、课型和策略。学校将会在学科教师的基础上,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的做法,形成学校特有的模式。
二、定好目标,是研究方向的正确指引
我校开展“研学后教”的总体目标是:建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效教学管理方式。并通过以下的方式去达成目标:一是通过理论培训和经验交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教师动起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起来。二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优化教学过程,探索“自学、研学、导学、评学”的课堂模块,形成“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活起来。三是开展区域教学管理方式研究,提高管理效能,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
三、加强学习和大胆尝试,是理论提高及取得研究成果的前提
(一)理论学习
我校全体行政以及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由区教育局组织的,在沙湾象贤中学举办的“研究后教”展示交流会。同时,学校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主任参加了由镇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的“研学后教”动员会。我校还邀请了镇指导中心陈志禧副主任给全校老师上了一节“研学后教”的专题课。课堂教学改革,依赖于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系列的学习,我们对新的课堂改革的内容和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今后的研究初步有了清晰的方向:一是是转变教
师角色,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二是转变教学思路,变以课本知识为本的教案设计,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研学稿”;三是转变课堂功能,变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场所,为师生合作、交往、发展的场所。
(二)实验带动
我校的“研学后教”是处在试点班先行阶段。
我们立足校情,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学习状况、现存的教学方式等分析本校教学现状,各科制定研究思路。从设立试点班,成立试点研究小组,开始试行研究:组长:陈伟勤、黄灼林
副组长:苏彩凤(语文)、吴凤仪(数学)、陆丽敏(英语)
研究小组组员:
语文:关楚贤、周育敏、刘燕、卢淑华、屈海琼
数学:黎婉仪、黄燕英、王剑鹏、朱艳秋、陆健滨
英语:区旺东、黎雪君、黎柳珊、李金凤
试验班:
语文:六(4)班,执教:关楚贤
数学:四(5)班,执教:王剑鹏
英语:五(2)班,执教:区旺东
本次试行,语文实验班取得的成果是比较明显的。语文科组研究成员加强了理论学习,分析了目前教与学的实际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深入研讨读了“研学后教”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相关的书籍,将沙湾象贤中学的研学模式进行内化,与化龙二小开展了镇校之间的研究交流活动。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适应他们的情况和要求,因材施教,语文科组以“分层导学”的理念为原则,设计“导学案”,“学案”的基本结构为以下五个部分:
1、“目标定位”是让学生在学习每课前依据导学案预先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准备”,在此基础上学生按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切实做到心中有教材、有目标、有重点、有学法,一句话心中有数,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预习导航”部分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前预习课文的能力。它包括四个小版块,即:课文导读、基础达标、学后疑惑、自我挑战。
3、“拓展阅读”实际上就是课外的拓展延伸,是内容形式相近的短文再阅读,以此加深
学生对同类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积累知识,扩大阅读,掌握学法。此版块在讲读课文中可以安排在第二课时,阅读课文,根据学情也要尽可能地安排在课上,也可以当成课下作业。
3、“作业设置”和“活动设计”是根据精读课文的内容设计了此版块,略读课文则没有设计。导学案上精读课文的“作业设计”的内容一般以“小练笔”的形式出现,努力实现“读写结合”这一理念。
4、“相关链接”则选编了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或资料,结合学生学习适时完成,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随机处理。
不仅如此,语文实验组在课堂上还开展行动研究,做到了“学案”“教案”并举。
语文“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分成三大模块:
1、出示导学案,学生自学。课前教师首先要把文本或多媒体导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文本,思考重点问题,努力完成预习目标和部分导学目标。其次,教师进行适当辅导,知道学生学习的方法。第三,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录,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2、自学检测,讨论交流。课堂导学前,教师要对学生自学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检测、反馈学生的自学成效,了解学生自学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3、精讲释疑,当堂训练。精讲释疑,首先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其次方式要精,要有启发性。要克服满堂灌、满堂问,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训练要精,要加强针对性的当堂训练,及时检测学生记忆、理解的程度,既要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校正,做出讲评。
四、研究过程的困难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和实践,虽然在课堂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分层导学异步解惑索问引教读写结合”的基本课堂模式,但要真正落实“研学后教”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先,课前切实落实“分层导学”有一定的难度。“学案”的预习能够给学生明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