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复习笔记

合集下载

三年级科学学科教科版学生笔记(植物篇)

三年级科学学科教科版学生笔记(植物篇)

科学学科简介:科学学科:科学就是生物知识、物理知识、化学知识等一些自然科学的总称,主要是这些学科的知识,但也有其它的内容。

内容相对简单,但介绍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这门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内容包括:生物、地理和一些自然的知识、简单的物理、化学知识。

植物(学生笔记)1、观察的方法:看、听、闻、摸、用工具2、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3、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4、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5、小组写观察记录的要点: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观察结果6、树的相同之处: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冠、树干,……。

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

7、常见的小草:狗尾草、黄花酢草、蒲公英、车前草8、像樟树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9、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10、大树的特点:需要阳光,水、高大、茎粗、寿命长、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是木本植物小草的特点:需要阳光,水、矮小、茎细、寿命短、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是草本植物相同点:需要阳光,水、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11、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12、(拓展知识)水生植物分为三类,如金鱼藻,全身沉没于水中,叫沉水植物。

水葫芦、浮萍,叶片漂浮于水面,叫浮水植物。

如水花生一部分挺出水面,称之为挺水植物13、水葫芦与金鱼藻相同与不同之处相同点:都是水生植物,有根、茎、叶,都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不同点:水葫芦浮在水面,叶柄膨大。

金鱼藻:长在水底,叶片细小。

14、为什么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水葫芦有膨大的叶柄,叶柄有许多气室,因此能浮在水面上。

15、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都有根、茎、叶,都需要阳光、空气、水不同点:生活环境不同,对水的需求量不同16、植物的叶子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植物有关知识点总结

植物有关知识点总结

一、植物的生长过程1. 种子发芽植物的生长过程始于种子的发芽。

种子具有较高的抵抗外界环境的能力,而且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芽,萌发成幼苗。

种子萌发的过程包括吸水膨胀、呼吸加快、根系伸长等步骤,最终幼苗从种子中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种子的发芽不仅依赖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也与植物种类、种子的质量有关。

2. 幼苗生长幼苗经过种子发芽后,开始进行生长。

主要表现为茎的伸长、叶片的扩张、根系的生长等过程。

在这个阶段植物特别需要水分、养分和光照等物质和条件来维持生长。

幼苗的生长速度与环境的适宜程度、土壤的养分状态、空气的湿度等有关。

3. 开花结果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很多植物会经过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开花是植物进行生殖的关键过程,通过花的受粉和授粉,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继续后代的繁衍。

而植物结果则是成熟种子的形成,它是植物生长过程中最终的产物。

开花和结果的过程需要受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二、植物的分类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下,逐渐演变出了多样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根据植物的细胞结构、生命周期、生殖方式等特征,可以将植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包括:1.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根据植物的种子结构不同,可以将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两类。

被子植物的种子包裹在果实中,裸子植物的种子则暴露在空气中,没有果实的保护。

2.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植物的细胞结构和生殖方式上来分类,可以将植物分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它们在地球上的时间、数量和分布范围都有所不同。

3. 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根据植物的茎的大小和结构等特征,可以将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的茎较短,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较长。

4.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从植物的叶片的形态特征上来分类,可以将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叶片的表面通常有纵纹,双子叶植物叶片通常有平行的脉络。

除了以上的分类方法,植物还可以根据生长习性、生理特性、用途等特征来进行分类。

最新植物学整理笔记

最新植物学整理笔记

最新植物学整理笔记植物学整理笔记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种子植物根据其胚胎是否有包被,又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

P68种子植物的植物体在构造上一般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其中前3种称为营养器官,后3种称为繁殖器官。

P68第二节种子萌发与营养器官的发生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

P68所谓假种皮,严格地说是指从胚珠基部向外突起,发育形成包裹在种子外面、色泽鲜艳的一种结构(如荔枝、龙眼)。

P69成熟的种子,种皮上一般还有种脐、种孔、种脊,种脐和种孔是每种植物都具有的构造。

P69胚包括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个部分。

P70根据子叶的数目,种子植物可分为三大类:具有两个子叶的植物称为双子叶植物,具有一个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裸子植物的子叶数目不定,通常都是两个以上。

P70种子的类型P701.无胚乳种子:这类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子叶肥厚、贮藏大量的营养物质,代替了胚乳的功能。

许多双子叶植物,如刺槐、梨、板栗、油茶、核桃等都是无胚乳种子。

2.有胚乳种子:这类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胚乳占种子大部分,胚较小,如油桐、橡胶树、松、稻、麦等。

许多双子叶植物,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和全部裸子植物的种子,都是有胚乳种子。

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

P72幼苗类型分为两种:子叶出土的幼苗和子叶留土的幼苗。

P73第三节根根是种子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室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以及溶于水中的无机盐类,并通过根的维管组织输送到地上部分,根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具有合成的功能,此外还有固定支撑作用、输导作用、贮藏作用和繁殖作用(营养繁殖)。

P75定根(主根、侧根)和不定根P751.由种子中的胚根萌发而形成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从主根产生的侧根。

2.有些植物的根还可以从茎、叶、胚轴等部位产生,与胚根无关,称为不定根。

蕨类、种子植物扦插、单子叶植物等的根。

植物知识体系知识点复习

植物知识体系知识点复习

植物知识体系知识点复习植物知识体系知识点复习植物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提供食物和氧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生命周期。

以下是一些植物知识体系的重要知识点,用于复习和巩固对植物的了解。

1. 植物的分类:植物被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大类。

其中,苔藓植物是最原始的植物形态,没有根、茎和叶,而是以叶状结构吸收水分和养分;蕨类植物具有茎、叶和根,可以进行繁殖和生长;裸子植物有种子,但没有花和果实,如松树和银杏;被子植物则具有花和果实,种子包裹在果实内。

2. 植物的组织结构:植物主要由根、茎和叶组成。

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负责支撑植物并传递水分和养分,叶负责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根、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因植物的类型而异。

3. 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生长过程可分为种子萌发、幼苗期、成熟期和果实成熟四个阶段。

种子萌发是指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根开始伸展,茎和叶开始生长;幼苗期是指植物初长成为一个小苗,根系和茎叶不断发展;成熟期是指植物长成成熟的个体,开始开花繁殖;果实成熟是指植物的花朵授粉完成,产生果实。

4. 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新的种子并孕育新的个体。

无性繁殖则是通过无需花粉的方法,如植株分枝、茎叶脱离、地下茎繁殖等,产生与母体相同的个体。

5. 植物的适应性特征:植物在进化过程中根据环境的不同发展出了各种适应性特征。

例如,有些植物具有长而粗壮的根系,以便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有些植物的叶片具有厚重的表皮,以防止水分蒸发;有些植物的茎具有蔓延的特点,以便在环境条件恶劣时寻找更多的光线。

6. 植物的生态作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调节大气中的气体组成;植物的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并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水源污染;植物还提供食物、纤维和药物等重要资源。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笔记【最新】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笔记【最新】

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概念: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 培养在人1:培养基上和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生长,分化,增殖,甚至长出新的植株的过程和技术。

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离体培养于人工培养基上的,用于达到某种培养目的的原始植物材料C培养基:根据植物营养原理和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要求而人匚配制的营养基质即为培养基。

细胞全能性:植物体每一个细胞都含有该植物全部的遗传信息,在合适的条件下,具有形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脱分化:一个成熟细胞恢复到分生状态或胚性细胞状态的现象。

再分化:是脱分化细胞重新恢复细胞分化能力,沿若正常的发育途径,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C二、组织培养的类型,不同分类依据(根据培养材料不同)可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或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或原生质休培养5类:(根据培养目的)可分为试管嫁接,试管受精,试管加倍,试管育种等:(根据培养方法)可分为平板培养,微室培养,悬浮培养,单细胞培养等:(根据培养过程)可分为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根据培养基类型)可分为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三、三个发展阶段的关键人物1,haberlandt-一于1902年提出植物细胞全能性理论,被称为“组织培养之父”。

2,white—于1943年出版《植物组织培养手册》。

3,murashine和skoog -- 在1962年筛选出MS培养基。

四、植物全能性表达的过程培养一►脱分彳~再分化一培养五、组织培养的特点:1、植物基础学科研究的良好系统。

2、生物技术的基础。

3、经济高效.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

4、技术含量高,实验误差小,人工控制能力强。

5、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实验重复性好。

6、实验材料经济,来源单一。

六、缺点:需要设备负复柴,投入资金多,电能消耗大:对人员技术水平要求高,对实验场所要求也高,不能代替田间试验。

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设备与培养条件一、实验室的组成及主要仪器和设备准备室:干燥箱,高压灭菌锅,电子天平,酸度计,水浴锅,冰箱。

植物学笔记

植物学笔记

植物学笔记第一章植物细胞1.植物类群低等植物:藻类(自养)菌类(异养)地衣(菌藻共生)高等植物苔藓(无微观组织)靠孢子繁殖)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无花)有花粉管,有种子,孢子体发达被子植物2.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和遗传单位)细胞壁胞间层(果胶质细胞壁最外层也称中层)初生壁(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糖蛋白)次生壁(纤维素木质素)超微结构微纤丝纹孔:因次生壁没有加厚而形成,不是真的孔植物细胞单纹孔单纹孔对,具缘纹孔对,半具缘纹孔对具缘纹孔包间连丝:一根极细的通过纹孔连接两个细胞,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细胞质丝穿孔:细胞端壁溶解后形成的孔(导管)变化:木化,角化,栓化,矿化细胞核核膜(双层有核孔)核仁(一个或多个)功能(德国藻类学家哈姆林通过伞藻实验证明)细胞质运动方式:转动式,循环式细胞器内质网光面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合成,运输脂类,多糖粗面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附有核糖体质体(绿色植物特有)叶绿体:椭圆形,双层膜,内有基粒,光合作用场所含有四种色素有色体: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双层膜白色体:不含色素三者之间可相互转化线粒体:双层膜,有氧呼吸三羧酸循环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动力工厂核糖体:无膜,由一个大亚基和一个小亚基组成,合成蛋白质高尔基体:单层膜,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修饰及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靠近内质网的为形成面,朝向质膜的为成熟面。

细胞骨架微管:直径25纳米,中空长管状蛋白质丝功能:○1构成细胞网状支架,维持细胞形状,固定和支持细胞器位置。

○2参与形成纺锤丝牵引染色体○3参与物质运输。

微丝:7纳米,肌动蛋白,双股螺旋状功能:○1作为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2在胞质环流中起很大作用○3细胞质分裂中间纤维:10纳米微梁溶酶体:单层膜,溶酶体自溶作用有利于细胞的分化与个体发育。

例:微管细胞的成熟,导管穿孔微体:过氧化物酶体:参与乙醇酸循环,将乙醇酸转化为己糖。

植物学考研笔记(超详细)

植物学考研笔记(超详细)

植物学笔记一、植物界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种类多样性;植物遗传的多样性;以及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植物的多样性表现在为下诸方面:1、种类繁多,50万种,七大类群2、形态,结构各式各样,大小悬殊3、寿命长短不一4、营养方式和生态习性多种多样从营养方式看:1.自养植物2.异养植物:寄生植物、腐生植物5、生活环境多种多样按形态和生活周期:木本植物:乔木和灌木草本植物: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按植物的生态环境:陆生、水生按植物对水分的要求:旱生、中生、湿生植物按植物对光照的要求:阳地、阴地二、植物基本特征和植物界的划分(一)生物界的划分(二)植物的类型三、植物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参与生物圈形成, 推动生物界发展发展规律(1)由简单到复杂(2)由水生到陆生(3)由低等到高等(二)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把机物合成为有机物,是其它生物食物的来源把光能转变成化能,是生物能量的来源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为所有生物的呼吸所需氧气的来源(三)植物的矿化作用矿化作用: 指非绿色植物,如细菌、真菌等对死的有机物的分解过程。

结果使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CO2),可以再为绿色植物所利用。

(四)植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命科学的发展,自然也依赖于植物生物学的发展。

植物学的发展对人类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

植物科学的研究为利用植物和改造植物提供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对植物区系、植物资源、植被和珍稀濒危植物的调查研究,为农业区划、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细胞和组织培养、生物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农业上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开辟了新的前景植物化学的研究,对开发药用资源、发展医药工业有重要的意义(五)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1)净化作用植物对大气的净化据广州市测定,在居住区墙面种有五爪金龙的地方,与没有绿化的地方比较,室内空气含尘量减少22%。

植物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植物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

植物常用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植物基本概念1. 植物的定义:植物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其细胞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 植物的分类:植物根据种子的形式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根据生活习性可分为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 植物的结构:植物主要由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组成。

4. 植物的生活史:植物的生活史主要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传播等各个阶段。

二、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植物的生长方式:植物的生长主要包括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等过程。

2. 植物的发育调控:植物的发育受内源和外源调控,包括激素、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

3. 植物的适应性: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生理上、形态上和生态上,例如气孔调节适应土壤干旱,叶片形状适应光照强弱等。

4. 植物的器官发育: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发育是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生理和生物学过程。

三、植物的营养与代谢1.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的过程,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基础。

2. 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3. 植物的营养吸收: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叶片吸收气体等方式获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4. 植物的代谢反应:植物的代谢包括糖代谢、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核苷酸代谢、激素代谢等多个方面。

四、植物的生殖与繁殖1. 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有性生殖包括花粉和卵子的产生、传粉与受精、胚胎发育和种子形成等过程。

2. 植物的无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主要包括分生组织的形成、茎、根、叶等器官的变态分化和再生等。

3. 植物的繁殖适应性:植物的繁殖适应性表现在花的结构、传粉方式、果实的形态和传播方式等方面。

4. 植物的遗传变异:植物的遗传变异是种群适应环境的基础,是植物种群的生态进化过程。

五、植物的应用与保护1. 植物在食品领域:植物提供人类大部分的食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油料、香料等。

【高分复习笔记】郑湘如《植物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高分复习笔记】郑湘如《植物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高分复习笔记】郑湘如《植物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五章茎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七章营养器官的变态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八章生殖器官(Ⅰ)——花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九章性细胞的形成与有性生殖过程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章生殖器官(Ⅱ)——种子与果实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二部分植物类群和演化第十一章生物多样性和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二章植物界的基本类群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三部分被子植物类群简介第十三章被子植物分科概述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绪论0.1 复习笔记一、植物与植物界1 植物的基本特征(1)具有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的细胞壁(2)营自养生活(3)可无限生长2 植物界的划分表0-1生物的分界系统3 植物的多样性(1)种类多植物界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六大类群。

(2)分布广在平原、高山、荒漠、江、河、湖、海、空中、地下、生物体内都有植物生长繁衍。

(3)形态结构与习性多种多样①形态结构:个体大小从几纳米到高达几百米;从单细胞个体到有复杂结构的组织、器官的多细胞个体。

②习性:有营光合作用的绿色自养植物、非绿色化学自养植物、寄生植物、腐生植物等。

(4)生命周期不同有生活几分钟后就传代的细菌;有一年生、二年生的草本;有多年生的草本或灌木;以及寿命达数千年的多年生乔木。

植物学笔记

植物学笔记

以下是一份关于植物学的笔记,涵盖了植物的分类、结构、生理、繁殖等方面。

植物学基础
1. 植物的定义与分类:了解植物的定义,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包括形态分类、系统分类等。

2. 植物的结构与组织:了解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等结构层次,掌握各种组织的特征和功能。

3.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发育阶段,掌握植物生长的调控机制。

4. 植物的生理功能: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吸收和运输等生理过程,掌握其影响因素和调控机制。

5. 植物的繁殖与遗传: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掌握植物的遗传规律和育种方法。

植物分类学
1. 藻类植物:了解藻类植物的定义、分类、生态特征等。

2. 菌类植物:了解菌类植物的定义、分类、生态特征等。

3. 地衣植物:了解地衣植物的定义、分类、生态特征等。

4. 苔藓植物:了解苔藓植物的定义、分类、生态特征等。

5. 蕨类植物:了解蕨类植物的定义、分类、生态特征等。

6. 裸子植物:了解裸子植物的定义、分类、生态特征等。

7. 被子植物:了解被子植物的定义、分类、生态特征等。

植物生态学
1. 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定义、组成、结构与功能,掌握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性。

2.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掌握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3. 植物种群与群落:了解植物种群的概念、特征和动态,掌握群落的概念、组成和结构。

4. 植被与生态系统:了解植被的概念、组成和分布规律,掌握植被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希望这份笔记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植物学。

植物学笔记

植物学笔记

植物学笔记一、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植物学是中央电大农科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二)植物界的类群(三)被子植物的分类(四)植物与环境二、教学要求主要包括一下几点:(一)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4.植物生态主要掌握生态条件、植物群落、生态系统。

(二)培养的基本技能通过实验裸的学习应培养的基本技能是:1.显徽镜的使用。

2.徒手切片制作。

3.植物绘图。

4.植物标本采集和制做。

5.植物检索表的使用。

本课程全面复习的内容包括:绪论;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第二编,植物界的基本类群第三编,被子植物分类;第四编,植物的生态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七个必做实验。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绪论一、本章主要内容:(一)生物的分界及植物界的主要类群及特征最早将生物界分为两界系统,包括动物界和植物界。

以后相继分为三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四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或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

五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原核生物界。

植物界通常划分为七个大类群,即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它们的体形大小、形态结构、寿命长短、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所各不相同,共同组成了形形色色的植物界。

(二)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太阳的光能,把简单的有机物—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其过程可简单写成:叶绿素光合作用的主要意义是:1)把简单的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

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中。

植物常识知识点总结

植物常识知识点总结

植物常识知识点总结植物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对地球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具有自养能力,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并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完成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功能各异,下面将对植物的一些常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植物的基本结构1. 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和花。

- 根部:植物的吸收和固定机构,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为植物提供支撑。

- 茎:植物的支持结构,将叶子和花朵提升至能接触到光线。

- 叶子:植物的光合器官,负责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 花朵:植物的生殖器官,负责传播花粉以完成传粉和受精过程。

2. 植物细胞的构成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线粒体等组织结构。

二、植物的生长和发育1. 植物的生长主要受内部激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激素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它们对植物的愈伤组织形成、生长和开花起着重要作用。

2. 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幼苗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等不同阶段,不同阶段的植物表现出不同的生长习性和功能。

3. 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要通过花粉传播和受精完成,无性繁殖主要通过分生子、水平生长和落叶等方式完成。

三、植物的适应环境1.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2. 植物的适应性包括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质地和水分等因素的适应。

3. 植物的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等特性是其适应环境的重要表现。

四、植物的重要作用1. 植物对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气候。

2. 植物对土壤保护、水质净化、环境修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植物在食品、药物、建材、纺织品、化工原料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五、常见的植物种类和特点1. 常见的树木包括松树、杉树、柳树、榉树等,在木材、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常见的花卉包括玫瑰、康乃馨、茉莉、茉莉花等,具有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植物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植物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植物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笔记一、植物的水分生理。

1. 水分的吸收。

- 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三种方式:吸胀吸水、渗透吸水和代谢性吸水。

其中,渗透吸水是植物细胞吸水的主要方式。

- 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的水势主要由渗透势(¶si_s)、压力势(¶si_p)和重力势(¶si_g)组成,即¶si_w=¶si_s+¶si_p+¶si_g。

通常情况下,重力势可忽略不计,所以¶si_w=¶si_s+¶si_p。

- 植物根系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其中根毛区的吸水能力最强。

根系吸水的动力有两种:根压和蒸腾拉力。

根压是由根部细胞的生理活动引起的,可通过伤流和吐水现象证明其存在;蒸腾拉力是由于叶片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动力。

2. 水分的运输。

-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包括细胞途径(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和维管束途径(主要是导管或管胞)。

- 水分运输的动力主要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其中蒸腾拉力占主导地位。

水分在导管中形成连续的水柱,内聚力 - 张力学说解释了水分在导管中上升的机制,即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和水分子与导管壁之间的附着力使得水柱能够保持不断裂而向上运输。

3. 水分的散失 - 蒸腾作用。

-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表面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它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行,还有少量通过角质层蒸腾。

- 气孔蒸腾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水分在细胞间隙和气孔下腔周围的细胞壁上蒸发,然后水蒸气从气孔下腔扩散到外界。

- 气孔运动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如细胞壁的不均匀加厚、含有叶绿体等)与气孔运动密切相关。

例如,光照时,保卫细胞通过光合磷酸化合成ATP,促使质子 - 钾离子交换,钾离子进入保卫细胞,水势降低,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

二、植物的矿质营养。

1. 必需矿质元素的种类和生理功能。

植物科普笔记摘抄(3篇)

植物科普笔记摘抄(3篇)

一、植物的基本概念1. 植物定义植物是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属于生物界的植物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繁殖方式多样的生物。

植物在地球的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2. 植物的分类植物根据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分为四大类:藻类、苔藓类、蕨类和种子植物。

(1)藻类:藻类是一类生活在水中或湿润环境中的低等植物,它们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以光合作用为生。

(2)苔藓类:苔藓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结构比藻类复杂,有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

(3)蕨类:蕨类植物是一类生活在阴湿环境中的中等到大型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能够进行较长时间的光合作用。

(4)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一类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繁殖方式多样。

3. 植物的生理特性(1)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2)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氧化,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3)蒸腾作用: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根部吸收到叶片,蒸发到空气中,有助于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和养分的分配。

二、植物的形态结构1. 根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具有固着植物体、吸收水分和养分、输导水分和养分等作用。

茎是植物支撑叶、花和果实等器官的器官,具有输导水分和养分、运输有机物质等作用。

3. 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具有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输导水分和养分等作用。

4. 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具有吸引传粉者、完成授粉和受精等作用。

5. 果实果实是植物种子成熟的产物,具有保护种子、传播种子等作用。

6. 种子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单位,具有繁殖后代、适应环境等作用。

三、植物的繁殖方式1.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植物通过营养器官(如根、茎、叶)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常见的无性繁殖方式有扦插、嫁接、分株等。

园艺植物分类学复习笔记

园艺植物分类学复习笔记

园艺植物分类学复习笔记(1)(总17页)--本页仅作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园艺植物分类学复习笔记题型:拉丁文 10分名词解释 20分填空 20分选择 20分问答 30分一、园艺植物的概念:1.园艺植物,原指在围篱保护下的园子内进行栽培的植物;一类供人们食用或观赏用的,以一定规模进行集约栽培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主要包括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三大类。

二、园艺植物的起源地:1.起源中心:世界上某些地区集中表现一些栽培植物的变异类型,该地区就称为某类植物的起源中心。

或者说,凡是集中分布一个物种大多数变种类型的地区,就是这个种的起源中心。

2.还可分为原生中心和次生中心。

原生中心是指某栽培植物种或变种的原产地;次生中心是指从其他地区引进后经过变异和杂交又形成了许多类型的地区。

3.栽培植物有它品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规律,如:籼稻:主要分布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粳稻:主要分布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三、园艺植物的演化:1.是指历史上野生种类被驯化并逐渐演变为现在栽培的园艺植物的过程以及栽培园艺植物近缘种类之间的进化关系。

2.类型:(1)从野生种到栽培中的演化;(2)栽培种内的演化3.演化途径:a.种类基因变异(无性):在一个物种的范围内,产生了基因突变,通过对突变株的培育,产生了新的品种。

芽变是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

芽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即突变发生在芽的分生组织细胞中,当芽萌发长成枝条或开花结果后,在性状上表现出与原来植株类型不同时即为芽变。

因此,芽变形状有些根稳定,能在有性过程中遗传;有些则只能在无性繁殖时保持稳定,一旦有性生殖就会出现分离,恢复成原来类型。

芽变的变异性状表现在很多方面:形态特征变化;物候期的变化;适应性及抗逆性的变化。

b.属间,种间或品种嫁接联合体(必须有人工参与)c.种内杂种d.远源杂交e.同源多倍体f.异源多倍体四、园艺植物的分类及其发展史:园艺植物的分类一般分为两大类:实用分类和系统分类后者则是利用植物分类学原理,建立一个合乎逻辑的分类阶元系统,确定园艺植物所属的门、纲、目、科、属、种、亚种、变种和变型,力求客观地反映出园艺植物各个类群之间的形状异同和亲缘关系。

植物生理学复习笔记

植物生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成分:由蛋白质、脂类、糖、水和无机离子组成。

○1膜脂主要是复合脂类,包括磷脂、糖脂、硫脂和固醇。

○2膜蛋白分为两类:外在蛋白(水溶性)和内在蛋白(疏水性)。

○3膜糖,细胞膜中的糖类大部分与膜蛋白共价结合,少部分与膜脂结合,分别形成糖蛋白和糖脂。

○4水,植物细胞膜中的水大部分是呈液晶态的结合水○5金属离子在蛋白质与脂类中可能起盐桥的作用2、细胞膜的功能:○1分室作用:细胞的膜系统不仅把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而且把细胞内的空间分割,使细胞内部区域化,即形成各种细胞器,从而使细胞的代谢活动“按室进行”○2代谢反应的场所:细胞内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在膜上有序进行○3物质交换:质膜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对物质的透过具有选择性,控制膜内外进行物质交换○4识别功能:质膜上的多糖链分布于其外表面,似“触角“一样能够识别外界物质,并可接收外界的某种刺激或信号,使细胞做出相应的反应3、细胞壁组成:是由胞间层初生壁以及次生壁组成。

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中,90%左右是多糖,10%左右是蛋白质、酶类以及脂肪酸等。

多糖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次生细胞壁中还有大量木质素。

4、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2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3防御与抗性○4代谢与识别功能第二章植物的水分生理1、束缚水:在细胞中被蛋白质等亲水性生物分子组成的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附不能自由移动的水。

2、自由水:是指不被胶体颗粒或渗透物质所吸附或吸附力很小而能自由移动的水。

3、水势:就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

单位为N·m-2Ψw=Ψs+Ψp+Ψm+Ψg(Ψw--水势;Ψs--细胞液渗透势;Ψp--细胞壁对内容物产生的压力势;Ψm—亲水胶体对水分子的吸附产生的衬质势;Ψg--重力势)4、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压,被动吸水的动力是蒸腾拉力。

但无论哪种方式,吸水的基本动力仍然是细胞的渗透作用。

5、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1)根系自身因素:根系的有效性决定于根系的范围和总表面积以及表面的透性,而透性又随根龄和发育阶段而变化2)土壤因素:○1土壤水分状况:当土壤含水量下降时,土壤溶液水势亦下降,土壤溶液与根部之间的水势差减少,根部吸水减慢,引起植物体内含水量下降○2土壤通气状况: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根系吸水能力强;土壤透气状况差,吸水受抑制(土壤通气不良造成根系吸水困难的原因:1根系环境内O2缺乏,CO2积累,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影响根系主动吸水2长时期缺氧下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并积累较多的乙醇,根系中毒受害,吸水更少3土壤处于还原状态,加之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对根系生长和吸收都是不利的)○3土壤温度:土壤温度不但影响根系的生理生化活性,也影响土壤水的移动性。

植物营养学课堂笔记及期末复习参考

植物营养学课堂笔记及期末复习参考

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组成一、植物的组成单宁、脂肪等(占15%)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各种糖类(60%)有机物质(占干重95%)蛋白质(占10%)(占鲜重25%)木质素(占25%)植物体灰分(占5%):P、K、Ca、S、Si、Fe、Mn、B、Mo、Zn、Cu、Na、Cl水(占鲜重75%)二、物质组成的差异⑴水分差异:①不同植物种类;②不同生育期;③不同器官⑵有机物种类差异:①糖类植物;②脂肪类植物;③纤维类植物⑶灰分的成分差异:①不同植物种类;②不同土壤条件;③不同器官三、植物体的必需营养元素⒈必需营养元素判断标准:⑴完成植物生命周期所不可缺少的;⑵缺少后会呈现专一的缺乏症;⑶在植物营养上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

大气影响营养元素:C、H、O⒉必需营养大量必需营养元素:N、P、K元素的种类必需矿质营养元素中量必需营养元素:Ca、Mg、S微量必需营养元素:Fe、Mn、Zn、B、Mo、Cl⒊有益元素(不具有普遍性,只作用于个别植物)Si 禾本科Co 豆科植物Na C4植物Al 茶叶四、⑴植物营养同等重要律: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被需求量多少,对植物的生长所求作用是同等重要的。

⑵植物营养不可替代律:一种必需营养元素的胜利功能不能被其他营养元素所完全替代。

第二节: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一、植物吸收养分的形态⒈离子态(主要吸收形式):NH4+、NO3-、H2PO4-(酸性)、HPO42-(碱性)、K+、Ca2+、Mg2+⒉分子态:Co(NH2)2(尿素)二、植物吸收养分的部位⒈根:根冠区吸收能力强土壤施肥主要部位⒉叶子叶面施肥次要部位三、植物的根部营养⒈土壤中养分离子向根表面迁移:三种方式概念:指伸展与土壤中的根直接获取与直接触的养分。

⑴截留(是次要的)特点:仅在短距离内起作用。

概念:指土壤养分由于浓度差别引起的由浓度高的非根区向浓度低根区的⑵扩散养分运动。

(是主要的)特点:可远距离起作用。

概念:指在根吸收水分过程中,养分随水到达根表面的运动。

植物复习笔记

植物复习笔记

植物复习笔记第一章植物分类类群1、原核植物分门2、苔藓植物分纲及其特征3、蕨类植物分纲4、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分纲5、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分纲6、认识校园的植物(种名和所属科名)第二章植物区系空间分异1、种的分布区2、分布区的类型3、植物地理成分4、植物区系5、属相似性系数计算方法6、植物区系分区的原则、单位7、世界六大植物区(分区图)8、中国植物区系分区(图)第三章植物生活与环境1、生态因子的分类2、Liebig最小因子法则、限制因子3、耐性定律、生态幅4、生态类群、生态型5、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适应光照强度的生态类型6、日照长度对植物的影响,适应日照长度的生态类型7、旱生植物的类型、适应旱生环境的特征8、水生有花植物的类型、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10、适应土壤酸碱度的生态类型11、沙生植物的适应特征12、冻害、冷害13、植物生活型、Raunkiaer生活型系统、《中国植被》生活型系统14、生活史类型第四章植物群落1、概念:植物群落、层片、季相2、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3、种群的水平分布方式4、概念:多度、盖度、频度、重要值5、根据年龄结构划分的种群类型6、概念:优势种、共优种、建群种、共建种7、概念:群落波动、群落演替、顶级群落8、水生基质的演替系列、旱生基质的演替系列9、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单位10、中国植被分为10个植被型组、29个植被型第五章主要陆地植被类型1、热带雨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2、热带季雨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中国季雨林的类型3、热带稀树草原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4、红树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5、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范围内的植被类型7、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8、荒漠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9、夏绿阔叶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10、寒温性针叶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11、草原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12、苔原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13、名词:草甸、沼泽第六章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14、植被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15、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世界植被图)16、中国植被分布规律17、植被区划的原则、依据、单位18、中国八大植被区域(中国植被区划图)19、人工植被分类10、自然保护区:概念、分区第一章1、植物地理学:是研究植物学与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植物和植被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学笔记大一全部知识点

植物学笔记大一全部知识点

植物学笔记大一全部知识点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科学,涉及到植物的起源、结构、功能、分类、进化、生长发育、生理生化过程等方面的知识。

本篇笔记将整理大一植物学课程中的全部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原理。

1. 植物起源与进化1.1 植物界的分类与特征1.2 植物的起源与进化过程1.3 绿色植物的共同祖先2. 植物的形态结构2.1 植物的体部结构2.2 植物的根、茎、叶的特征与功能2.3 植物的花、果实与种子的结构3. 植物的生长发育3.1 植物的生长形态与生长素的调控3.2 植物的细胞分裂与组织分化3.3 植物的形态发生与组织生长4. 植物的物质代谢4.1 光合作用与光合器官结构4.2 呼吸作用与能量转化4.3 植物的营养吸收与运输5. 植物的生殖与繁殖5.1 植物的有性生殖与花的形成5.2 植物的无性生殖与营养器官的利用 5.3 植物的繁殖方式与生境适应6. 植物的适应与生存策略6.1 植物的生态位与生境条件6.2 植物的形态与生理对环境的适应 6.3 植物的竞争与共生关系7. 植物的系统分类7.1 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与方法7.2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的分类7.3 被子植物的分类与演化8. 植物的经济与生态意义8.1 作物与果树的种植与利用8.2 物质循环中的植物生态功能8.3 生态保护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通过对植物学大一全部知识点的整理,总结了植物起源与进化、形态结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生殖与繁殖、适应与生存策略、系统分类以及经济与生态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对植物的基本特点和生理生物学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深入学习植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植物分类类群1、原核植物分门2、苔藓植物分纲及其特征3、蕨类植物分纲4、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分纲5、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分纲6、认识校园的植物(种名和所属科名)第二章植物区系空间分异1、种的分布区2、分布区的类型3、植物地理成分4、植物区系5、属相似性系数计算方法6、植物区系分区的原则、单位7、世界六大植物区(分区图)8、中国植物区系分区(图)第三章植物生活与环境1、生态因子的分类2、Liebig最小因子法则、限制因子3、耐性定律、生态幅4、生态类群、生态型5、光照强度对植物的影响,适应光照强度的生态类型6、日照长度对植物的影响,适应日照长度的生态类型7、旱生植物的类型、适应旱生环境的特征8、水生有花植物的类型、适应水生环境的特征10、适应土壤酸碱度的生态类型11、沙生植物的适应特征12、冻害、冷害13、植物生活型、Raunkiaer生活型系统、《中国植被》生活型系统14、生活史类型第四章植物群落1、概念:植物群落、层片、季相2、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3、种群的水平分布方式4、概念:多度、盖度、频度、重要值5、根据年龄结构划分的种群类型6、概念:优势种、共优种、建群种、共建种7、概念:群落波动、群落演替、顶级群落8、水生基质的演替系列、旱生基质的演替系列9、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单位10、中国植被分为10个植被型组、29个植被型第五章主要陆地植被类型1、热带雨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2、热带季雨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中国季雨林的类型3、热带稀树草原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4、红树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5、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6、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范围内的植被类型7、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8、荒漠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9、夏绿阔叶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10、寒温性针叶林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11、草原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12、苔原的环境特点、群落特点和分布13、名词:草甸、沼泽第六章植被分布规律与植被区划14、植被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15、世界植被分布规律(世界植被图)16、中国植被分布规律17、植被区划的原则、依据、单位18、中国八大植被区域(中国植被区划图)19、人工植被分类10、自然保护区:概念、分区第一章1、植物地理学:是研究植物学与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植物和植被的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植物区系地理学:是研究各种植物的分布规律、各地区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形成原因的科学。

3、原核生物:这一类群包括细菌门、蓝藻门,其共同特点是:1)单细胞 2)原核,无核膜,只有完成核功能的一团物质。

3)无质体、线粒体等细胞器。

4)细胞壁由非纤维素的另一种多糖与氨基酸结合物构成。

5)繁殖方式为直接分裂。

4、苔藓植物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多云雾的山区(一)主要特征:1)植物体有两种形态:叶状体、茎叶体2)没有根的分化,只有假根3)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而附在配子体上。

(三)分类(一)特征1)具有独立生活的孢子体和配子体,但孢子体占优势。

2)孢子体具有根、茎、叶的分化。

3)有维管束构造。

(二)分布:热带和亚热带为中心(三)分类6、裸子植物(Gymnospermae)(一)主要特征1)胚珠裸露,种子裸露,所以称裸子植物。

2)全部为木本植物,大多数为高大乔木。

3)具颈卵器构造,有些种的精子还具有鞭毛(如苏铁)。

4)具多胚现象。

(二)分类:裸子植物门通常分为苏铁纲、银杏纲、松柏纲、红豆杉纲和买麻藤纲等五纲。

7、被子植物(Angiospermae)(一)主要特征1、具有真正的花(故又称有花植物)。

花由花被(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部分组成。

2、种子包在果皮之内。

被子植物的胚珠包藏在由心皮构成的子房内,经受精作用后,就可以形成果实。

种子又包被在果皮之内。

被子植物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3、具有双受精现象。

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成胚(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胚乳(3n)。

4、孢子体高度发达,组织分化精细,生理机能效率高。

韧皮都有筛管和伴胞,木质部由导管分子所组成。

5、多种传粉方式。

风媒、水媒、虫媒和鸟媒等。

6、生长和营养方式多种多样性。

有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多年生、二年生和一年生植物,还有一些短生植物。

在营养方式上,自养、寄生、半寄生、食虫、腐生、共生。

(二)分类:共有2纲(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62目,344科,10000多属,27万多种,种数占全球植物界的一半以上(整个植物界约50万种);我国约有290多科3000余属30000多种。

第二章1、种的分布区:一个物种由若干个体组成,它们所占有的全部地域就是该种的分布区。

2、分布区的类型(一)按外貌划分的分布区1).连续分布区:分布区是一块完整区域的,称为连续分布区。

2).间断分布区:分布区占有两个以上互相分离的地区,它们之间被高山、海洋、不适宜气候或土壤等障碍隔开,各部分种群间失去基因交流的机会,这种分布区称为间断分布区。

(1)种的间断分布区:如仙女木,分布在北极地区和温带高山地区(如长白山),这种分布称北极——高山间断分布。

(2)属的间断分布区:如鹅掌楸属有的种,即美国鹅掌楸、中国鹅掌楸,前者分布于北美,后者分布于我国,这种分布称东亚——北美东部间断分布。

(3)科的间断分布:瓶子草科有3个属:瓶子草属、加州瓶子草属、圭亚那瓶子草属,前二者分布于北美,后者分布于南美,为南北美间断分布。

(二)按分布广狭划分的分布区1).世界性分布区:分布区遍于世界的种称为世界种(或广布种),其分布区称世界种分布区。

相应地有世界属、世界科和世界属分布区、世界科分布区。

2).特有性分布区:只限于某一自然地区或生境的种,称为特有种。

其分布区,称特有种分布区。

相应地有特有属、特有科,及特有属分布区,特有科分布区。

特有性分布区有大有小。

中国特有种:银杉、银杏中国特有属:水杉属、银杏属中国特有科:杜仲科广西特有种:金花茶桂西南特有种:肥牛树3).广泛分布:介于世界性分布和特有性分布之间。

泛热带分布:棕榈科、芭蕉科南半球分布:山龙眼科北半球分布:桦木科、槭树科3、属相似性计算方法——属相似性指标:属相似性指标=两地共有的属数/较贫乏地区属数总量×100%。

A地有200属,B地有300属,两地共有150属,则,指标=150/200=75%。

属相似性指标>50%,则关系密切。

如:中国中部与日本之间植物区系的属的相似性指标为67%,表明两者有较密切的联系;夏威夷群岛与亚洲相似性指标为41%,与美洲为29%,与澳大利亚为39%,表明它是个孤立的植物区系。

4、植物地理成分——植物区系成分有:1).地理成分:为按植物分布区类型划分的区系成分。

如分布区为中国——日本的植物,称为中国日本成分;分布区为热带亚洲的植物,称为热带亚洲成分。

2).发生成分:按照种的发生地划分的区系成分。

如仙女木起源于北极,为北极发生成分;对叶虎耳草起源于高山,为高山型发生成分。

3).历史成分:按种的发生时期划分的区系成分。

如银杏为侏罗纪成分,还有第三纪成分等等。

4).迁移成分:按植物迁移路线划分的成分。

如循某某江河流域、沿海岸线等。

5).生态成分:按植物种的适应生境而定。

5、世界陆地植物区系分区:6个植物区、8个植物亚区、34个植物地区。

Ⅰ泛北极植物区(全北植物区):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有30个特有科。

Ⅱ古热带植物区:由旧大陆各热带地区组成,有40个特有科。

Ⅲ新热带植物区:包括中美洲和南纬40º以北的南美大陆,有25个特有科。

Ⅳ开普植物区(好望角植物区):非洲西南角,有7个特有科。

Ⅴ澳大利亚植物区:澳大利亚大陆,有13个特有科。

Ⅵ泛南极植物区:南纬40º以南的大陆和岛屿,有10个特有科。

6、植物区系:某一地区,或者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7、植物区系区划的原则1).以特有科、特有属、特有种的数量比重为主要依据;2).划分高级区划单位时,考虑历史条件较多;3).划分低级区划单位时,要考虑现存的生态条件。

8、植物区系的单位P491)最高分区单位——.植物区(Kingdom):含有较多特有科,此外还有高比例特有种和特有属。

2).植物亚区、植物地区(Region):划分的重要标志是特有属和植物科属的组成特点(分类结构)。

3).植物省(Province):特有属比例较低,仍含有一定的特有种。

4).最小单位——植物小区(district):主要根据区系种类组成的相似性划分。

9、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中国植物区系分为2个植物区、7个亚区和22个地区。

(图P61)Ⅰ.泛北极植物区 A.欧亚森林植物亚区 B.亚洲荒漠植物亚区 C.欧亚草原植物亚区D.青藏高原植物亚区E.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F.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Ⅱ.古热带植物区 G.马来西亚植物亚区第三章1、生态因子:直接影响植物生命活动的因子。

如光、热、水、无机盐、CO2、O2等元素中,缺少任何一个,植物都不能生长和生存。

生态因子的分类:1)非生物因子①气候因子——光、温度、降水、风等②土壤因子——土壤的结构、理、化性质等③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等。

2)生物因子①植物因子——植物之间的机械作用,共生、寄生、附生等关系。

②动物因子——摄食、传粉、践踏等③人为因子——垦殖、放牧、采伐等。

2、德国化学家liebigBJ(1840)分析了土壤营养元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认为植物的生长速率取决于供给量最少的土壤营养元素。

liebig指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生态因子”,称为“liebig最小因子法则”(law of the minimum)。

例如,如果土壤含氯量很低,即使磷和钾等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很高,实际产量仍然受台氯量的限制而较低。

很多研究发现,liebig最小因子法则不仅适用于土壤营养元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光和温度等其他生态因子也具有这种限制作用。

3、限制因子——限制一个植物生长或存活的任何因子,叫做限制因子。

B1ackmanFF(1905)通过光合作用实验发现,植物的生存与繁殖依赖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生态因子就称为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s)。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植物所能忍受的最低限度,就成为这种植物的限制因子。

4、所谓耐性定律,是指每株或每种植物对彤响它的每一项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为耐性范围。

5、生态幅——植物对生态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即耐性范围,这主要决定于植物的遗传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