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范文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篇一一、引言水资源作为地球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水资源的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的水生态环境,还威胁着广大人民的生活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1. 河流湖泊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国河流湖泊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大量排放,河流湖泊的水质严重下降,许多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现象,导致水体浑浊、藻类大量繁殖,影响了水资源的正常使用。

2. 地下水污染严重除了地表水污染,地下水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由于历史遗留的工业排放和人类活动,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污染物含量超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三、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原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中,导致水资源的严重污染。

2.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过程中,农药、化肥等物质会随雨水流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污染。

此外,养殖业中动物粪便的随意排放也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3.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由于部分地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或管理不善,导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造成水资源的污染。

四、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对策1. 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 推进工业废水处理和循环利用企业应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同时,推广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废水的排放量。

3. 推广农业生态技术和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推广农业生态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加强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妥善处理。

目前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目前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目前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都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着。

但当我们沉浸于自己取得的骄人成绩时,却也开始尝到了自己酿制的苦果。

巨大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其中以水资源危机最为突出和严重,也最为直观。

标签:水资源;存在问题;解决方法1.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地区分布不均目前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

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约为日本的1/2,美国1/4,俄罗斯的1/12。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在水源保护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全国水源污染仍呈发展趋势,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源的水质标准。

在我国水的浪费现象还极其严重,我国农业灌溉大多采用漫灌的形式,农业用水仅有效利用30-40%。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加处理任意排放,使许多水体受到污染,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局面。

因此,合理开发水资源,节约用水量和防治水污染,应当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长期的工作方针。

回顾半个多世纪对水污染的斗争,全世界,尤其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几千亿的产值,治污就需要逾千亿的投入,而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还难以遏制!我们需不需要有些新思想呢?污染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指导工业化的西方经济学指导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化的新发展。

西方经济学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2024年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范文

《2024年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范文

《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篇一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就我国水污染的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进行探讨。

二、我国水污染现状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河流、湖泊等水源。

尤其在一些老工业基地和重工业区域,水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2.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随着雨水流入河流、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质。

此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养殖废水污染。

3. 生活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由于部分地区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源中,严重污染了水环境。

三、水污染的危害水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影响。

首先,水污染会导致饮用水安全问題,增加疾病的发生率。

其次,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生态平衡。

最后,水污染还会对渔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制约经济发展。

四、治理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水污染行为。

同时,建立水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2. 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放监管,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水排放。

对于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采取限期治理、关闭等措施。

3. 强化农业污染控制推广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等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同时,加强畜禽养殖业的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4. 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和处理水平。

同时,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减少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5. 推广生态治理技术采用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等生态治理技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水资源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分析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1.水质恶化:各地水质普遍下降,超过Ⅱ类水标准的河流和湖泊比例超过60%。

一些地区的重金属、农药、化学工业废水等污染物超标严重。

2.饮用水安全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频繁发生水源地污染事件,一些水源地的水质长时间处于不达标状态,饮用水安全问题成为老百姓关切的焦点。

3.水生态系统破坏:水体污染物富集,导致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大量生物死亡,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影响水资源的再生能力。

二、原因1.工业和农业废水排放:我国的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很快,大量工业废水和农药、化肥等农业废弃物排放到水体中,造成水资源污染。

2.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带来大量生活污水的排放,传统的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水污染问题逐渐严重化。

3.环境治理不力: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对环境规定的执行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裁措施。

一些地方政府强调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导致水资源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

三、对策1.加强污水处理: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排放,采用更加先进的处理技术,确保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提高饮用水安全。

2.强化环境监管:加大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监察体系,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形成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机制。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出高效、低成本的污水处理技术,促进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水资源的净化效果。

4.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加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教育,提高人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积极参与到水资源保护行动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水资源的合力。

结语: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资源的污染问题。

我国水资源的污染及其对策

我国水资源的污染及其对策

我国水资源的污染及其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水资源的污染现状以及采取的对策措施。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不容忽视。

首先,农业排污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冲刷到水体中,导致水质污染。

其次,工业废水也是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许多工厂没有有效地处理废水,直接将其排放到河流或湖泊中,使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此外,生活污水也是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口增加和城市化速度加快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滞后,生活污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进而对水资源造成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水污染监测与治理工作。

政府需要加大对水资源的监测力度,采取先进的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建立健全水污染的治理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其次,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农业是水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对农业废水的处理和农药的使用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污染。

再次,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作。

政府应大力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大污水处理设施的更新换代,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此外,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群众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共同保护水资源。

在对策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政府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对企业的监督执行。

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才能有效地治理水资源污染问题。

其次,需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科技创新是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治理能力。

另外,还需要强化跨区域的合作机制。

水资源是跨区域的自然资源,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共同保护好共享的水资源。

在总结中,我国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但是,通过加强监测与治理工作,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加强宣传教育等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我们有信心解决这一严峻的挑战。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一、水资源现状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水资源,但是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均衡和人口密集区域的发展,导致我国的水资源在分布和利用上存在一些问题。

1.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富裕。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由于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受到限制。

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据统计,中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为40%左右,而世界先进水平为60%左右。

3.水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都对水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和河流水质恶化。

二、面临的形势1.供水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城市的供水压力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居民用水量占全国总水资源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15%增加到目前的30%左右。

2.生态破坏加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

由于水资源的开发过度和污染问题,导致湿地退化、河流干枯、生态系统恶化等生态破坏现象加剧。

3.水灾风险加大: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导致了水灾风险的加大。

洪涝、干旱、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现状和应对面临的形势:1.加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提升农业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用水效率。

加强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理和设备更新,减少漏水和浪费。

2.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

加强环境监测和日常巡查,加大对水污染的追责力度。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修复受损湿地,提升湿地功能。

实施河湖管理制度,加强对河流和湖泊的管理和保护,恢复河湖自净能力。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然而,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深入了解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显得十分迫切。

二、水资源污染的现状1.水体污染严重:我国湖泊、河流和地下水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根据环保部的统计数据,我国近60%的河流严重受污染,约70%的湖泊已经失去生存的能力。

2.水源地受威胁:水源地是城市和农村生活用水的重要保障。

然而,大量农业、工业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使得水源地遭受到破坏和污染,给城乡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3.水处理能力不足:我国水资源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相对滞后,污水处理率仍然较低。

尤其是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严重不足,导致大量生活和农业废水直接排入水体。

三、水资源污染的原因1.农业活动: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对农田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此外,农业养殖业中的饲料添加剂和养殖废水也是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2.工业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化学物质被排放入水体,如工业废水、废弃物污染等,对水环境产生直接破坏。

3.城市生活:城市居民生活废水的排放成为城市水资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数量增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给水资源带来了巨大压力。

四、水资源污染的对策1.加强政府监管:政府应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研究和管理,加大水资源污染治理的力度。

2.提高水污染控制技术:推动技术创新,开发和应用更加先进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提高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共同参与水资源污染治理。

4.加强跨部门合作:加强环保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水资源污染治理工作。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文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文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篇一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成因及解决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1. 污染严重,范围广泛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涉及到江河湖海等多个领域。

其中,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等是主要污染源。

这些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水质严重恶化。

2. 水质恶化,影响人民生活由于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很多地方的水质下降,甚至出现饮用水危机。

这不仅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潜在威胁。

3. 生态环境受损,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水资源污染不仅影响人类的生存发展,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水体富营养化、蓝藻爆发等问题频发,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三、我国水资源污染成因分析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部分企业违法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导致水质严重恶化。

2. 农业污染农业活动过程中施用的化肥、农药等随着雨水流入江河湖泊,对水体造成污染。

此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也导致了水体污染问题的加剧。

3. 生活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部分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造成水体污染。

四、对策分析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水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 推进工业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实现废水、废渣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对于违法排放的企业,要依法严惩。

3. 农业污染防治推广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等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我们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以及可行的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非常严峻。

根据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超过50%的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其中,农村地区的水体主要受到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污水处理不完善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城市地区的水体则主要受到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工业废水中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进入水体,使得水体质量恶化。

污染严重的河流和湖泊减少了水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到了饮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工业污染是主要原因之一。

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不完善,导致废水排放超标,进而引起水体污染。

第二,农业污染也是引起水资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农田灌溉使用的化肥和农药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经过水循环进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体污染。

第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也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进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针对水资源污染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是关键。

政府应提高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在污染防治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其次,强化工业和农业排污标准。

完善并执行废水排放标准,对于违规排放单位进行处罚。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农业污染对水体的影响。

第三,加强生活污水处理和回收利用。

政府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布置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污水处理设备的更新和升级力度,鼓励居民使用节水型家电和设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加大科研力度,推陈出新。

政府应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水资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开展创新性的科研工作,推动水资源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但是我们有信心和能力通过相关政策和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我国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污染现状我国水污染现状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分析导致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我国水污染的现状1.河流水污染我国的主要水源之一是河流。

然而,由于大量的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的不断排放,我国的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超过80%的河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也是许多地区的主要供水源。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采和非法排污,地下水也遭受了严重的污染。

有研究表明,超过60%的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甚至有些地区的地下水污染已经到达无法逆转的地步。

3.湖泊水污染我国有许多大型湖泊,如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但这些湖泊也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湖泊的水质受到农业、工业、生活污水的长期排放,以及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湖泊富营养化、蓝藻大量繁殖等问题。

4.海洋水污染我国拥有长达1万多公里的海岸线,但海洋水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

沿海城市的工业废水排放、渔船废水及油污、海洋塑料垃圾等问题,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一些沿海地区的海水质量已经严重受影响,对渔业、旅游业等产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导致水污染的原因1.经济发展压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地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导致了过度开采和过度排放。

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

工业生产、农业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等,都是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2.环境监管不力我国的环境监管体系尚不完善,一些企业和个人存在违法排污行为,而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不够,导致了很多污染排放得不到有效治理。

同时,一些地方政府更关注经济发展,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也是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缺乏环保意识在一些地方,环境保护意识尚不普及。

《2024年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范文

《2024年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范文

《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了解并有效应对我国当前的水污染现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水污染的严峻现状及形成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

二、我国水污染现状(一)主要问题我国水污染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排放以及河流湖泊的富营养化等。

这些污染源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影响到地下水质量。

(二)现状特点1. 地域性差异:不同地区的水污染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水污染尤为严重。

2. 复合性污染:除了物理性污染(如浑浊度、异味等)和化学性污染(如重金属、有机物等)外,还存在着生物性污染(如蓝藻、绿藻等)。

3. 长期性影响:水污染对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和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不可逆性。

三、水污染成因分析(一)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

(二)生活污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部分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三)农业排放:农药、化肥等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径流等方式进入水体。

(四)环境监管不力:部分地区环境监管力度不够,违法排放现象屡禁不止。

四、治理对策分析(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水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成本,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二)推进工业废水处理:加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三)改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快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效率。

(四)强化农业污染防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排放对水体的影响。

(五)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环境监管的效率和公信力。

五、结论我国水污染问题严峻,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文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文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篇一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是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石。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了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将围绕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实际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并就相应的对策提出探讨。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一)污染类型我国水资源污染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含有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等,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农业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这些物质随雨水或灌溉水进入河流湖泊。

生活污染则主要源于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和垃圾的随意丢弃。

(二)污染程度我国部分河流、湖泊存在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水体变黑发臭,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水质安全。

同时,地下水资源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源地存在安全隐患。

三、水资源污染的危害(一)生态破坏水体污染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

(二)影响人类健康受污染的水源会通过饮水途径直接进入人体,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癌症等。

(三)经济损失水体污染还会导致水处理成本的增加,影响工业生产和农业发展,给国家经济带来损失。

四、对策分析(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监管,严惩违法行为。

同时,加强对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污的管理和控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二)推广先进的治理技术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量。

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三)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严格的保护和管理,建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防止水源地受到污染。

同时,加强饮用水质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饮用水安全。

(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024年我国华北地区城市水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整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华北地区城市水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整治对策》范文

《我国华北地区城市水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整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华北地区城市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水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分析华北地区城市水生态环境的现状,并就其综合整治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该地区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提供参考。

二、华北地区城市水生态环境现状分析1. 水资源短缺与污染严重华北地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加之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许多河流、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现象,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

2. 城市内涝频发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硬质铺装使得地表径流系数增大,加上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城市内涝频发,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3. 水生态修复困难部分地区过度开发水资源,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水生态修复困难。

生物多样性下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三、综合整治对策1. 加强水污染防治制定严格的水质排放标准,加强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水的处理与回用。

对于已污染的水体,应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等方法进行治理与修复,同时,推广湿地公园建设,利用生态手段净化水质。

2. 完善排水系统建设加大对城市排水系统的投入,更新老旧管网,提高排水能力。

同时,推行雨污分流制度,减少因降雨造成的内涝问题。

3. 合理开发水资源制定科学的水资源开发计划,严格限制过度开采地下水及取用水资源的行为。

鼓励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建立完善的水生态修复机制,恢复生物多样性,营造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4. 强化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

同时,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与参与度。

四、结语华北地区城市水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多方面的措施与手段,切实改善华北地区城市水生态环境现状。

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浅谈我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环境和人民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水污染现状、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治理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我国水污染现状分析我国水污染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质恶化:城市水源饮用水不符合标准,农村饮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和河流水体遭受严重污染,致使水质大幅下降。

2.水体富营养化:农业化肥、畜禽养殖废水和工业废水中的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导致水体生态系统失衡,蓝藻水华和水中富营养化现象频发。

3.重金属污染: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如汞、铅、镉等超标排放,直接或间接进入水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威胁。

4.水体生态系统破坏:水污染导致水中生物死亡,破坏湿地、河流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威胁到珍稀物种的生存。

三、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无序排放和管理不善,具体包括:1.工业排放:许多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落后,对工业废水排放管控不严,导致大量有害物质直接污染水体。

2.农业排放: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农田灌溉和养殖废水排放不合理,使农业活动成为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3.生活污水排放: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给城市河流和湖泊带来严重的细菌和有机物污染。

4.土壤流失:大规模的土地开发、乱砍滥伐和不合理的农地整理等行为,导致水土流失,进而加剧水体污染。

四、水污染治理对策1.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水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测检测体系,加强对违法企业的查处和处罚力度,提高污染物排放的可追溯性。

2.改进废水处理技术:推动企业加强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更新,引导企业选择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技术,提高工业废水处理的效果。

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业生产规范化管理,鼓励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推广农田灌溉、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文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范文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篇一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维系生态平衡、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本文将围绕我国水资源污染的严峻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的严峻现状(一)水资源质量恶化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繁出现水体黑臭、蓝藻泛滥等污染现象,尤其是河流、湖泊等淡水资源的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这些污染不仅影响了水资源的正常使用,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工业污染排放严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保法规,超标排放污染物,给水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

(三)城市生活污染日益凸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

包括洗浴、餐饮、洗涤等行业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此外,城市垃圾的随意倾倒也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三、原因分析(一)环保法规执行不力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等,导致一些企业可以轻易地逃避法律制裁,继续进行违法排放。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这些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多,且治理难度大。

此外,一些地区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难以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

(三)公众环保意识淡薄目前,许多人对水资源污染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环保意识淡薄。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缺乏环保行为习惯,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行为屡见不鲜。

四、对策分析(一)加强环保法规执行力度政府应加大对违法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对违法行为零容忍。

同时,应加强环保监管力度,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

(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政府应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浅谈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水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中国水资源的现状1、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

长江流域及其水资源地区人口占全国的54%,但水资源却占了81%,而耕地面积只占全国总数的1/3:;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耕地却占全国更低的60%以上,北方黄河等地区人均水资源仅为500m3。

由于自然生态破坏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而南方水资源却进一步增加,这种趋势在最近20年来尤为明显,这就更加重了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

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导致水体污染相当严重。

2006年,在国家环境监测网实际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8%的断面为最劣等水质。

2005年,全国有一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遭到严重污染,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

3、部分流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过高,也加剧了水污染趋势的恶化。

据《200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淮河的开发利用率为54%,黄河为60.9%,海河却高达74.9%。

过度开发导致这些河流在枯水期基本没有生态流量,大大降低了流域水体的自净能力。

更为严重的是水污染事故1406起,其中水污染事故就有693起,占全部环境污染事故的49.2%。

2006年,又有842起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3亿元。

这些数字只是人们为水污染付出代价中的冰山一角。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6年全国因环境污染(包括水污染在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200多亿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

4、水污染不仅造成了数额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直接危害了百姓的饮用水安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2006年对113个环保重点城市月均监测取水总量为15.9亿t,其中不达标水量4.4亿t,占总量的27.7%。

农村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据中国首次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的结果显示,44.36%的农村饮用水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标准。

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我国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2、建立诚信体系
3.加强政策法规宣传 加强对药品监管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药品安全的度和认识水平, 引导消费者理性购药。同时,强化对药企的政策法规培训,提高其依法生产经营 的自觉性。
2、建立诚信体系
4.强化社会监督 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发挥媒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在药品监管中的作用。 对群众举报的药品安全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及时查处,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药品 安全监督氛围。
三、具体实施措施和预期效果
总之,面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国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 体制和机制。通过提高公众意识、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政府监管等措施,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为经济社会繁荣和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森林经营管理逐渐 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次演示将介绍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的现状,分析 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具体实施措施和预期效果
3.保障水质安全,改善水质 通过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有效减少水体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障水质安 全。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提高供水水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具体实施措施和预期效果
4.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 通过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机制。加强地 区间合作与协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发挥市场 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问题阐述
1、监管能力不足
1、监管能力不足
我国药品监管体系虽然逐渐完善,但监管能力仍显不足。一方面,基层药品 监管机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手段;另一方面,药品审批、生产、流 通等环节存在漏洞,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

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1我国水资源现状和水污染现状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存在以下特点,那就是总量多,但是人均量很少,同时地区差异较大。

我国的总量在世界排名中居第四,但是人均指数连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都不是很够,是日本人均的一半,是美国的四分之一,是俄罗斯的十二分之一。

总量2.8万亿。

目前我国有16个省份的人均量已经严重的偏低,其中六个地区的人均量不超过500立方。

有、、、等地区。

在北方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因为水源不足导致工厂不能有效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南方的水荒现象也较为严重。

水资源非常可贵,我们人类却不能有效利用。

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 5.5 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我国的主要江、河、湖等水域,如长江、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沱江等已检测出数百种有机物或被报道已经受到严重的有机物污染,在被检测出的有机物中一些有毒污染物含量超过了地面水质标准,其中不乏致癌物质。

最近时间国家水利部门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治理宝华,但是受很多条件影响,水污染仍然很严重,绝大部分的城市污染很厉害,大约有一半的地区水质不达标。

我国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其中农业多表现为大水漫灌,仅仅利用了一半都不到水源。

同时工业生产排出的污水以及生活污水等不经过处理就排放,污染很多的河流等,似的水资源更加紧缺。

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是节约用水,综合治污。

2 污染原因很多原因都会带来污染,比如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垃圾排放等。

但是归纳起来有两点,一是自然性质的。

另一个是人为性质的。

具体讲讲人为性质,它按照污染源头又可以分为农业污染,工业废水,城市污水,以及固体污染四大方面。

2.1 工业废水污染工业生产中主要用水来进行洗涤以及冷却等用途。

好像没有哪种工业可以离开水单独存在;工业用水量还很大,在总用量中占绝大多数,通过数据显示,每一段钢材的产生就要耗费掉30 多吨的水源。

一吨石油化工产品、一吨纸或一千度电需水200 至 500 多吨、而制造一吨人造纤维则需水 1000 吨以上。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范文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篇一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近年来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解决我国水资源污染问题提供参考。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1. 河流湖泊污染严重我国许多河流湖泊遭受严重污染,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普遍。

其中,工业废水、农业化肥和农药的排放是主要污染源。

2. 地下水资源污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资源也遭受了严重污染。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老工业区地下水的重金属含量超标,给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带来隐患。

3. 城市内涝频发由于城市排水系统不完善,加之水体污染严重,导致城市内涝频发,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三、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原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导致水体污染。

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农田排水系统成为重要的污染源,使河流湖泊的水质恶化。

3. 生活污水排放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导致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或运行管理不善,导致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

4. 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水污染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违法排放现象屡禁不止。

四、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对策1. 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加大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力度,严格实施排放标准,确保工业废水经过有效处理后才能排放。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设备,减少废水排放量。

2.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科学施肥和绿色植保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加强农田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防止农田排水成为河流湖泊的污染源。

3.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加大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同时,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和考核,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达到处理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 度、主要产品产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没有把资源 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这种只重产出不讲投入 的低效发展模式使得水资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不断恶化。迄 今为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作为“非生产性福利事 业”。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 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 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国家政策 导向的偏差致使经济发展战略存在以下三方面失误。
首先,产业布局的偏差。由于未能充分考虑水资源条 件,使得产业布局不合理,而这种不合理会加剧水资源污 染,如将一些对水资源危害严重的工业项目设在城市水源上 游。我国主要江河出现的严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 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
其次,忽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非工业污染呈上升的趋 势。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迅速 增加,每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约已占废水排放总量的一 半。但是我国城市的环境基础设施薄弱,不少城市还没有污 水处理厂。
水是人类生存之源,发展之本,是环境构成中最活跃 的因素。我国常年水资源总储量为2.81万亿m3,居世界第 6位,而年总用水量为5 500亿~5 600亿m3,整体上能够满 足需求[1]。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 2 150m3,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位列世界110 位,是联合国认定的“水资源最为紧缺”的13个国家之一。 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灌溉对水的需 求量日益增加,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污染、水生态 系统失衡等问题加剧了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使我国水资源 危机越发凸显,进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之 一。据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研究中心的报告,中国668 个城市中440个已出现长期缺水问题[2]。因此,防治水资源污 染,提高水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使用农业化肥的强度是独一无二的。”据统计, 有着不到世界1/10耕地的中国,近年来氮肥的使用量却占 全世界的近30%[11]。随着化肥使用面积的逐年扩大和单位用
183
生态环境 ECOLOGICAL ENVIRONMENT
肥量的增加,每年因水土流失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的标氮 (N)达百万吨之多,标磷(P2O5)达10万吨之多,使得农 村面源污染形势极为严峻。上海市林业总站对2005年当地 51个林地、果园肥料农药使用的调查报告显示,当年51个 调查点的化学农药的使用总量为1.92万公斤,折算为有效 量4 798公斤。总量微低于04年,下降了3.9%;有效量高于 04年的使用水平,上升了15.7%。平均每亩化学农药施用量 2.27公斤,折有效量0.58公斤,相比2004年的调查数据,亩 施用总量增加了68.1%,有效量增加了65.7%。而这种日益 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和污染地表水体的渗漏更成为地下水污 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3 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
2 造成水资源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1 污水排放量大,处理率低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 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技术改造往 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而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企业 工业发展过程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水利部官员指 出,中国的单位GDP耗水量比世界平均值高4倍,比美国和 其它发达国家高8倍。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超过了 水环境的容量,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省区间差距悬殊。更 重要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 到根本性的转变。2007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556.8亿吨, 比上年增长3.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6.6亿吨,占废 水排放总量的44.3%,比上年增长2.7%[10]。以长江为例,新 华社曾报道,长江正处于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污染期。仅2007 年一年,就有305亿吨工业、农业及生活废水被直接排入长 江。据环保部门监测,目前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 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6]。
Abstract: The water-resource-polluting situation of China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with the result that the red light has already been on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economy. So, preventing water resource pollution is extremely urgent. After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and the cause of the water resource pollution, the author starts with angles such as administration, law and economy mainly, tries seeking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and structuring harmonio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ciety.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 pollution; prevent and control
2005年3月,第13届“世界水日”暨第18届“中国水
作者简介:沈琳(1974~ ),女,四川夹江人,讲师,主要从事财政税收理论与实践、生态经济研究。 182 ECOLOGICAL ECONOMY
周”期间,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路明表 示,我国的饮用水安全正面临严重威胁,危及饮水安全的 基本因素是水污染问题[4]。目前全国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 重,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 饮用[5]。全国46个重点城市中,只有28.3%的城市饮用水源 的水质良好,26.1%的城市水质较好,45.6%的城市水质较 差[6]。据最新资料透露,目前我国主要大城市只有23%的居 民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小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合格率更低。 饮用水最主要的问题是粪便排污,此外为工业和农业化学污 染。饮用水源地水质差不但增加了自来水处理成本,而且有 一些难以处理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直接危及人体健康。据世界 卫生组织(WHO)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 由饮用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全世界50%儿童的死亡是由于 饮用水被污染造成的[7]。尽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累计解决 了2.7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但目前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村 饮用水存在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血吸虫等水质问题, 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3 局部海域污染加重
现代农业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民一味大量使用 化肥和农药,其中不少是高毒农药,这些农药在进行虫害防 治时,除被生物吸收、挥发分解一部分外,大部分残留在土 壤和水分中,然后经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排入自然水体,造 成地下水污染,使湖泊、池塘、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营 养化,施用的氮肥有一半以N2O形式挥发到空气中,造成温 室效应,形成“从地下到空中”的立体污染。
The Status Quo, the Cause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Water Resource Pollution in China
SHEN Lin
(Economics School,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与此同时,我国的废水处理率一直很低,我国每年约有 l/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江河 湖泊等受纳水体[6],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滞后的局面没有根 本扭转。到2005年底,全国661个设市城市中还有278个城市 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有30多个城市约50多座污水处理厂运 行负荷率不足30%,或者根本没有运行;污水处理厂污泥和 垃圾普遍存在二次污染隐患;污水再生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企业超标排污,严重影响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 2.2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在地表水资源污染的渗透作用下,我国的地下水资源也 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不断恶化。根据2007年189个 城市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主要监测点的地下水水质以良 好~较差级为主。深层地下水水质优于浅层地下水,开采程 度低的地区地下水水质优于开采程度高的地区。在开展浅层 地下水水质监测的159个城市中,与2006年相比,主要监测 点地下水水质呈恶化趋势和基本稳定的城市分别有16个和
137个,占总数的10.0%和86.2%;在开展深层地下水水质监 测的76个城市中,与2006年相比,主要监测点地下水水质呈 恶化和基本稳定的城市分别有4个和68个,占总数的5.3%和 89.5%[9]。此外,全国2/3城市地下水水质普遍下降,300多 个城市由于地下水污染造成供水紧张,由此带来的土壤污染 问题也日渐凸显[10]。
向海洋倾倒化学和放射性废物的做法已经持续多年,这 使得大量有害物质进入海水,对我国近岸海域造成的污染日 益加重。2007年,我国近岸海域污染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全 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 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黄河口、莱州湾、长 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四大 海区近岸海域中,渤海为轻度污染,东海为重度污染。与上 年相比,近岸局部海域水质略有好转,但污染形势依然严 峻[8]。由于营养物过剩,渤海和东海地区每年都发生赤潮。 全国近岸海域Ⅰ、Ⅱ类海水比例为62.8%,比上年下降4.9 个百分点;Ⅲ类为11.8%,上升3.8个百分点;Ⅳ类、劣Ⅳ 类为25.4%,上升1.1个百分点[3]。海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无机 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近岸海域沉积物总体质量良好, 部分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水平依然较高。87%的入海排污口 超标排放污染物,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严重。河流 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继续增高。由大气输入海洋的部分污 染物通量仍呈上升趋势[8]。 1.4 地下水资源水质不断恶化
1 水资源污染现状 1.1 江河湖泊整体污染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