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战略管理分析

合集下载

参考:中国建设银行竞争战略分析报告-精

参考:中国建设银行竞争战略分析报告-精

中国建设银行竞争战略分析报告引言作为全球第一战略权威,现代最伟大的商业思想家之一,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他提出了著名的“五力竞争模型”和“三大竞争战略”。

其中,“五力”包括同行业竞争者,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

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对抗当中,波特提出了三大著名的竞争模式,即: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性战略。

“低成本战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高效、规模化的生产设施,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严格控制成本、管理费用及研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企业需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确保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差异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

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如设计名牌形象,保持技术、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等等。

“集中性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

低成本与差异化战略都是要在全产业范围内实现其目标,集中性战略的前提思想是:公司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

竞争优势是所有战略的核心,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作出选择,它希望在广泛的领域还是狭窄的领域取得竞争优势,它是采用低成本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即:企业必须在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中选择一种并有效地加以实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的加速流动和金融创新浪潮的不断兴起,使得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成为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

如今世界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国际贸易共同的游戏规则,实行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同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交通、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都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经济全球化已然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己经日益与世界经济融合成一个整体,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逐步提高。

建设银行SWOT分析

建设银行SWOT分析

建设银行SWOT分析中国建设银行经营环境的SWOT分析报告1目录一、2013年市场环境概述及未来趋势预测 (3)二、中国建设银行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 (3)1、建设银行发展战略 (3)2、建设银行市场定位 (3)三、中国建设银行经营环境SWOT分析 (3)1、优势(strengths)....................................“ (3)2、劣势(weaknesses) (4)3、机遇(opportunities) (5)4、威胁(threats) (6)四、发展策略建议—SWOT矩阵分析 (7)2中国建设银行经营环境的SWOT分析报告一、2013年市场环境概述及未来趋势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整体保持缓慢复苏态势,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增强,欧洲经济衰退减缓,新兴经济体增长动能减弱。

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仍处于低速,先进经济体的增长在逐步增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已经减缓,新兴市场经济体正面临着增长减缓和全球金融条件收紧的双重挑战。

与此同时,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快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央行已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二、中国建设银行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1、建设银行发展战略中国建设银行致力于发展成为专注为客户提供最佳服务,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为员工提供最好发展机会的国际一流银行。

2、建设银行市场定位l)客户市场定位加强与大型企业客户的传统良好关系,关注电力、电讯、石油和燃气以及基础设施等战略性的龙头企业,以及与主要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的传统良好关系,并选择性地发展与中小企业客户的关系。

在个人银行业务方面,大力提高来自高收入个人客户市场的收益,同时通过提供更具成本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的产品,巩固大众客户基础。

2)产品市场定位发展批发和零售产品,专注中间业务,包括支付和结算服务、个人理财业务和公司财务管理。

积极发展本行的个人银行业务,专注住房按揭和储蓄产品多样化,并建立业内领先的信用卡业务。

《中国银行某分行发展的PEST分析及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6100字》

《中国银行某分行发展的PEST分析及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6100字》

中国银行某分行发展的PEST分析及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目录(1)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1)(2)经济环境分析 (2)(3)社会环境分析 (3)(4)技术环境分析 (4)竞争模型分析 (5)(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5)(2)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6)(3)购买者议价能力 (6)(4)替代品的威胁 (6)(5)同业竞争对手 (7)(1)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一是鼓励银行业开放竞争。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金融全球化与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间竞争日益加剧,监管政策频繁调整,客户需求不断升级。

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尤其是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等新的市场规则及竞争形态的形成,给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

经济增长保持韧性,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在新的发展环境下,中国银行业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监管规则更为完善、防范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双向开放进程加快、金融创新向纵深发展。

中国银行枣庄分行立足枣庄当地进一步发挥银行集团国际化、多元化优势,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二是金融监管不断强化。

近年来,商业银行监管政策整体趋严,先后出台关于委托贷款、流动性风险管理、资产业务管理、大额风险暴露、高管履职回避、及互联网类金融管理等一系列文件办法与指导精神,规范银行业务经营,限制广义同业资金吸收,提高了商业银行对核心资本及流动性要求,回归银行经营本源,通过银行业协会等引导银行强化自律管理,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提高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市场行为监管,落实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强化监管协调,构建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存款风险规避机制和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以完善商业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形成立体化、多层次银行监管体系。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董事长郭树清及营业厅工作人员
业务与产品:
信贷资金贷款、居民储蓄存款、外汇业务、信用卡业务,以及政策性房改 金融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等多种业务。
发展战略:
“中国建设银行,建设现代生活”是建行人理念与追求的浓缩。跨入21世 纪,建设银行将以优良的业绩和不断的创新寻求更为广阔的服务领域和发展 空间。
公司规模:
发展阶段:建设银行自成立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经办国家财政拨款时期。 1954年10月1日成立原名为中国人民 建设银行,建设银行经中央人民政府政 务院决定成立后,其任务是经办国家基 本建设投资的拨款,管理和监督使用国 家预算内 基本建设资金和部门、单位的 自筹基本建设资金。几十年来,建设银 行为提高投资效益、加快国家经济建设 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第二阶段为国家专业银行时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为适应经济 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 银行先后开办了现金出纳、居民储蓄、 固定资产贷款、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国际金融、住房贷款和各种委托代理业 务。通过开办各种面向社会大众的商业 银行业务,丰富了银行职能,为向现代 商业银行转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设银行已在海外设有香港、法兰克福、新加坡、东京、首尔、纽约、约 翰内斯堡、胡志明市和悉尼分行,在莫斯科设有代表处。建设银行已与世界 上600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其业务往来遍及五大洲的近80个国家。
成功关键:
必须强化银行管理和公司治理结构,使银行内部改革 措施得到切实有效落实;必须坚持和深化信贷体制改革, 包括贷款担保、资产组合管理和坏帐解决方案,尽快达到 国际通行标准,提高尽早发现资产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方 案的能力;坚持和促进人事与激励机制改革,调动全体员 工的积极性,确保员工的高素质,很好。

建设银行价值分析报告

建设银行价值分析报告

建设银行价值分析报告一、公司背景建设银行是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成立于1954年,总部位于北京市。

作为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建设银行在国内外银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

其主要业务包括个人银行业务、公司银行业务、资金业务等。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负债表建设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显示了其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建设银行的总资产达到X亿元,其中包括现金、贷款、投资和其他金融资产等。

负债方面,建设银行的总负债为Y亿元,主要包括存款、借款、应付利息和其他金融负债等。

所有者权益为Z亿元,反映了股东的权益。

2. 利润表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和利润分配情况。

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建设银行的营业收入为A亿元,其中包括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

营业成本为B亿元,主要包括人员成本、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净利润为C亿元,表明建设银行在该期间内实现盈利。

3. 财务指标分析通过对建设银行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评估其财务状况和运营能力。

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净利润率、流动比率等。

以资产负债率为例,建设银行的资产负债率为D%,这意味着公司对外债务的依赖程度较高。

其他财务指标的具体数值可以在财务报告中找到。

三、风险分析1. 市场风险建设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

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股市风险等。

建设银行需要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

2. 信用风险建设银行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风险是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或未能履行其他信用义务而导致的风险。

建设银行需要通过信用评级和风险管理手段来减少信用风险对公司的影响。

3. 法律风险作为一家金融机构,建设银行还需要面对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包括合规风险、法律纠纷和法规变化等。

建设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合规机制,并及时应对法律环境的变化。

四、竞争分析建设银行在银行业面临激烈的竞争。

2024年建设银行营销工作计划

2024年建设银行营销工作计划

2024年建设银行营销工作计划引言:作为中国领先的商业银行之一,建设银行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建设银行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自身的营销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

本文将详细阐述2024年建设银行的营销工作计划,包括目标、策略和实施方案等方面的内容,旨在为建设银行在未来一年的营销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一、目标设定:1. 提高市场份额:在2024年,建设银行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实现在各业务领域的增长。

具体而言,围绕个人客户、中小企业客户和企业客户三个主要客户群体,建设银行将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提升市场占有率。

2. 加强客户维护:建设银行将加大客户维护的力度,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通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建设银行将赢得客户的长期支持和信任。

3. 创造品牌价值:建设银行将继续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通过品牌营销活动、社交媒体宣传等手段,建设银行将向市场传达其专业性、稳定性和创新性的形象,树立强大竞争对手形象。

二、战略选择:1. 优化产品线:建设银行将通过优化产品线,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针对个人客户,建设银行将推出更多的金融理财产品和便捷的移动支付服务;对于中小企业客户,建设银行将提供更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和全方位的企业金融服务;对于企业客户,建设银行将积极拓展跨境贸易金融、投资银行等业务领域,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2. 强化数字化渠道:建设银行将进一步发展数字化渠道,提升在线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建设银行将加大投入,提高互联网银行、手机银行等数字化渠道的用户体验,并开展线上营销活动,吸引更多客户使用数字化渠道。

3. 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建设银行将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动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数据分析,建设银行将推动个性化营销,实现对客户的精准营销。

三、实施方案:1. 客户关系管理:a. 建设银行将建立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持续跟踪客户需求和反馈,及时解决客户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中国建设银行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中国建设银行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中国建设银行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的一家商业银行,成立于1954年,总部位于北京市。

作为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建行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和较高的市场份额。

然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建行面临着许多同行的威胁。

因此,本文旨在使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评估建行的竞争力,探讨其优劣势和发展方向。

首先,我们可以从建行的财务表现入手,包括资产规模、利润水平、资本充足率等指标。

截至2019年底,建行总资产达到了23.65万亿元,居于国内商业银行第三位。

该行净利润为2477.82亿元,同比增长4.15%,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

同时,建行的资本充足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截至2019年底,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5.9%,总资本充足率为18.4%。

这些指标反映了建行在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方面的优势,为其在竞争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建行在线上金融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建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拥有一系列产品,包括P2P理财、移动支付、网上银行、移动银行等。

此外,建行还加入了金融科技企业联盟,与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展开合作,加速数字金融领域的发展。

通过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建行在线上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有助于扩大其市场份额和客户群体。

然而,建行在服务创新方面还有待提高。

与其他银行相比,建行在新业务的推出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方面相对较慢。

尽管建行在移动支付、财富管理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仍亟需提高。

此外,建行在服务质量和效率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该行在部分分支机构存在着服务不周、效率低下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最后,建行在海外业务上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建行拥有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和国际业务平台,但是其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并不强劲。

建行需要在国际化战略的规划、开拓渠道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海外竞争力。

综上,建行作为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在金融市场中有着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三大高地五大战略银行研讨材料

三大高地五大战略银行研讨材料

三大高地五大战略银行研讨材料一、引言三大高地和五大战略银行是当前金融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此文章中,我将为你深入分析三大高地和五大战略银行的内涵和重要性,并探讨它们对金融行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阅读,你将对这个话题有更全面的理解。

二、三大高地的概念1. 三大高地的定义三大高地是指巴塞尔高地、伦敦高地和纽约高地。

这三大高地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分别代表着欧洲、英国和美国的金融中心。

在这三大高地上,聚集了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交易所和金融服务公司,对全球金融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2. 三大高地的关联性和重要性三大高地相互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全球金融网络的主要枢纽。

巴塞尔高地在欧洲拥有雄厚的金融实力和领先的监管体系;伦敦高地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市场和衍生品交易中心,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有着重要的影响;纽约高地则是美国金融的中心,承载着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三大高地的协同作用,使得全球金融市场能够保持高效、稳定和发展。

三、五大战略银行的内涵1. 五大战略银行的概念五大战略银行是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

这五大银行是中国金融行业的支柱力量,也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银行集团之一。

它们承担着国家战略和中央银行政策的执行任务,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五大战略银行的战略地位五大战略银行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拥有庞大的客户群和资金规模,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它们拥有庞大的资产规模、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中流砥柱,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国际化进程中,五大战略银行也在积极扩大海外业务版图,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三大高地和五大战略银行的互动关系1. 三大高地对五大战略银行的影响三大高地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为五大战略银行提供了丰富的国际金融资源和业务机会。

在国际市场上,五大战略银行与巴塞尔高地、伦敦高地和纽约高地的金融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建设银行组织架构及职业发展规划

建设银行组织架构及职业发展规划

建设银行组织架构及职业发展规划1、中国建设银行组织架构及职位1.1总体来说,商业银行的部门分为:管理部门:包括行长办公室、行政部、人力资源部、会计部、法律部等业务部门:一般包括公司金融部、个人金融部、金融机构部、资金财务部等支持部门:主要有信息技术部等1.2银行在校园招聘中主要涉及到以下的职位:银行校园招聘常见岗位岗位大类岗位细分岗位职责与特性柜面业务类对私柜面最常见的储蓄柜台,工作幸苦,压力大,经常要加班对公柜面主要做公司业务,负责开具和接收公司票据,以及公司保证金的转账、入账工作;操作金额大客户营销类对私客户经理也叫零售客户经理,主要推销理财产品和信用卡等个人业务对公客户经理也叫公司信贷经理,主要做公司融资业务,拉存款贷款;是最赚钱的岗位,压力大回报高产品支持类主要做分析客户市场需求,设计产品、营销策划等;为销售人与提供支持协助风险控制类预防控制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检测各种风险指标,指导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科技类执行银行软硬件系统的开发测试维护等工作,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并对其他业务需求提供支持2、中国建设银行职业发展规划2.1中国建设银行职业发展线路银行的职业发展大体上分为三条主线,各有发展空间,银行的整体工作环境比较好,相对比较稳定。

而且银行的职位涉及面比较广,只要有足够的实力,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同时,银行职员职业发展的三条线在一定程度可以交互发展。

1、技术线:专业路线,主要柜台业务,财务会计,金融,信息技术,风险评估,产品开发,方案设计,内部审计等等;2、营销路线:客户路线,主要客户服务,市场拓展;3、管理路线:领导路线,主要的发展战略和策略制定。

中国建设银行案例分析――管理学作业PPT课件

中国建设银行案例分析――管理学作业PPT课件
1996年4月至1997年3月任中国建设银行 信贷管理部副总经理
1997年3月至1999年3月任中国建设银行 辽宁省分行副行长
中国建设银行leader
1999年3月至2001年5月任中国建设银行 营业部总经理 2001年5月至2004年10月任中国建设银行 广东省分行行长 2004年11月至2006年3月任中国建设银行 公司业务部总经理 2006年3月至2008年任中国建设银行风险 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2008年起任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 行长兼首席风险
中国建设银行的leader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建国 姓名:张建国 民族:汉 出生时间:1954年11月 籍贯:山东陵县人 学历:研究生 高级经济师 就读学校:天津财经学院货币银行学专业硕士 工作经历:1971.12—1978.10 天津市地毯二厂工人;
1978.10—1982.09 天津财经学院金融系金融专业学 习
本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 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的主要地区。于2012 年末, 本行市值为2,000 亿美元,居全球上市银行第二位。本行在中国内地设有分 支机构14,121 家,在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首尔、 纽约、胡志明市、悉尼及墨尔本设有分行,在台北、莫斯科设有代表处,拥 有建行亚洲、建信租赁、建银国际、建信信托、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建行伦 敦、建信基金、建信人寿等多家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企业文化的警言
我的微小疏忽,可能给客户带来很大麻烦
我的微小失误,可能给建行带来巨大损失
私欲、失德、腐败将给建行和自己带来耻辱
警言,是对可能出现的不良的思想观念、不良的行为习惯的警示性短语。警 言的设计,多从正确的企业价值准则、精神理念的反面特征考虑,以上警言 设计,侧重于敬业态度、信誉准则、开拓精神等角度,从可能造成损害中国 建设银行形象的负面问题,整理为音韵通顺,朗朗上口,哲理丰富的警示性 语句。警句可根据不同时期需要和不同场合进行选择或作一定增删调整。

建行转型方案

建行转型方案
4.人才流失和培养不足可能制约转型的深入实施。
七、结语
本转型方案旨在为建行提供一种清晰、可行的转型路径,但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灵活调整转型策略,确保转型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转型,建行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转型目标
1.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优化业务结构,增强盈利能力,提高风险管理和内控水平。
3.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的金融服务生态。
4.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
5.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三、核心策略
1.客户导向
-深化客户细分,精准定位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4)加强合规管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防止违规风险。
3.技术创新
(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金融科技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
(2)构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创新平台;
(3)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客户信息安全。
4.人力资源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人均产出,降低人力成本;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3.推动内部改革,优化组织架构,提升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4.加强资源配置,确保转型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关键资源投入。
5.实施风险管理提升计划,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可控。
6.定期评估转型进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转型策略和措施。
五、预期成果
1.客户满意度显著提升,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潜能,鼓励创新和卓越表现。

参考_中国建设银行竞争战略分析报告文案

参考_中国建设银行竞争战略分析报告文案

中国建设银行竞争战略分析报告引言作为全球第一战略权威,现代最伟大的商业思想家之一,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他提出了著名的“五力竞争模型”和“三大竞争战略”。

其中,“五力”包括同行业竞争者,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

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对抗当中,波特提出了三大著名的竞争模式,即: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性战略。

“低成本战略”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高效、规模化的生产设施,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严格控制成本、管理费用及研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企业需要在管理方面对成本给予高度的重视,确保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差异化战略”是将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差异化,树立起一些全产业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

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许多方式,如设计名牌形象,保持技术、性能特点、顾客服务、商业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等等。

“集中性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

低成本与差异化战略都是要在全产业围实现其目标,集中性战略的前提思想是:公司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较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围竞争的对手。

竞争优势是所有战略的核心,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作出选择,它希望在广泛的领域还是狭窄的领域取得竞争优势,它是采用低成本战略还是差异化战略,即:企业必须在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中选择一种并有效地加以实施。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的加速流动和金融创新浪潮的不断兴起,使得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成为了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流。

如今世界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国际贸易共同的游戏规则,实行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政策;同时,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特别是交通、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都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经济全球化已然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己经日益与世界经济融合成一个整体,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逐步提高。

建设银行ESG报告

建设银行ESG报告

建设银行ESG报告一、引言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是一项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表现的重要指标。

建设银行作为中国领先的银行之一,一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并将ESG因素纳入其业务运营的决策和战略中。

本文将对建设银行的ESG报告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环境(Environment)环境是ESG因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建设银行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动。

首先,建设银行致力于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支持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项目。

其次,建设银行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和碳中和工作,以减少银行业的碳足迹。

此外,建设银行还开展了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以确保其业务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三、社会(Social)社会责任是建设银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设银行关注员工福利和员工发展,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机会。

此外,建设银行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通过捐赠和志愿活动支持教育、健康、扶贫等社会事业。

建设银行还致力于金融普惠,努力为不同群体提供更加便利和平等的金融服务。

四、公司治理(Governance)公司治理对于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建设银行在公司治理方面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建设银行的董事会高度重视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确保外部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得准确的信息。

此外,建设银行还注重风险管理和合规性,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建设银行的ESG报告显示了该银行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良好表现。

通过关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金融普惠和公司治理,建设银行积极履行其社会责任,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为一家领先的银行,建设银行通过ESG报告的发布,向社会传递了其长期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为金融行业树立了榜样。

ESG因素的纳入不仅有助于建设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增加了投资的透明度。

建设银行将继续关注ESG因素,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为经济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为建设银行ESG报告的简要介绍,该报告体现了建设银行在ESG方面的追求和努力。

基于SWOT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组合选择

基于SWOT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组合选择

基于SWOT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组合选择随着2006年末对外资银行的全面开放,竞争愈加激烈的商业银行要生存发展,应认真调整和制定合适的经营发展战略。

本文以SWOT分析为基础,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优势、劣势,并指出如何运用此方法调整经营决策来提高競争力。

标签:SWOT分析商业银行战略组合选择一、我国商业银行的SWOT分析1.优势(Strengths)分析。

一是服务网点众多。

截至2004年底,中国银行的分支机构数量达到11307个,工商银行为21223个,建设银行为14585个,农业银行达到了31004个(《中国统计年鉴2005》)。

二是本土经营、市场熟悉。

商业银行对地方企业十分了解,它们之间已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三是国家的强力支持。

这大大强化企业和公众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和安全性方面的信心。

2.劣势(Weakness)分析。

一是冗员现象严重,人均利润率低。

到2004年末,中国银行为22.1万员工,工商银行有37.58万,农业银行有48.94万,建设银行有31.04万(《中国统计年鉴2005》)。

不可避免在一些岗位上存在着人浮于事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人均利润率。

二是资产质量差和经营效率低下。

尽管几年来我国银行业一直在努力降低不良贷款,加强公司治理等,但是资产质量差等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

三是银行内部组织和管理结构不合理,业务范围狭窄,服务品种单一。

3.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首先,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将充分展示现代银行的运作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为促进我国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提供契机。

再次,从2004年7月1日起,出口欠退税问题的解决为银行拓展国际结算、人民币配套资金、远期结售汇、利率保值等国际业务提供了契机。

4.威胁(Threats)分析。

外资银行不仅资金实力强大,而且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研发能力,它的介入对我国商业银行无疑是极大的威胁。

并且会争夺国内的优质客户和优秀人才,因为外资银行在经营国际业务方面具有便利条件,因而对于想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有很大吸引力;而且外资银行将依靠其较高的国际声誉、良好的薪酬待遇等优势,网罗一批既熟悉中国市场又适应外企文化的本地优秀人才。

中国建设银行的组织结构

中国建设银行的组织结构

中国建设银行的组织结构
中国建设银行的组织结构是一个由多个层级和部门组成的体系,旨在确保银行
高效运转,实现业务目标。

中国建设银行是中国国有的商业银行,总部位于北京市,是中国最大的银行之一。

中国建设银行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级和部门:
1. 总行层级: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是整个组织结构的最高层级,负责制定和执行
银行的整体战略和政策。

总行层级下设有董事会和行长办公室,并分为不同的部门负责不同的业务板块。

2. 分行层级:中国建设银行的分行遍布全国各个省份和大城市,是银行与客户
之间的桥梁。

分行主要负责各地区的业务发展和管理,并向总行提交汇报。

3. 业务部门:中国建设银行的业务部门根据不同业务类型进行划分,例如零售
银行部、公司银行部、风险管理部等。

每个业务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流程,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4. 职能部门:中国建设银行还设有一些职能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法
务部等。

这些部门负责支持和管理整个银行机构的日常运营,确保各个部门合规运作。

5. 市场部门:中国建设银行也拥有市场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市场营销策略,
推动银行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和推广。

市场部门与其他部门密切合作,以提供最佳的客户体验。

中国建设银行的组织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为银行的日常运营和业务发
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不断优化的组织结构将有助于中国建设银行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中国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及策略建议改.精讲

中国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及策略建议改.精讲

中国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SWOT分析及策略建议摘要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追求的最重要目标之一。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加快,外资银行的进入无疑会对我国整体核心竞争力较低的银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研究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代表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首先提出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概念,并确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五种方面。

从而构建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

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从定性方面分析,运用SWOT分析方法。

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以强化公司治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准确的战略定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创新和运用品牌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来提升中国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 SWOT分析AbstractThe core competence is the core problem of the research on strategic managemen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oal is the pursuit of commercial bank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With the opening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to speed up, the entry of foreign banks will lower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China's overall banking brings hitherto unknown challenge. Research o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hina represented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valu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concept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and to determine the five aspects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In order to build the principle and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on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ommercial banks. The Construction Bank China as an example, by qualitative analysis, 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are give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corporate governan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strategic positioning accurac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novation and use of the brand and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enterprise culture,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Bank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Keyword:China Construction Bank;core competence;SWOT analysis一中国建设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当前欧美银行业逐渐已经消化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并购、业务整合或区域调整,整体经营业绩开始回升,世界各国都在加强金融监管和改革。

建设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建设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P1 中国建设银行之核心竞争力P2 综合业务实力中国建设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率最低的一家,随着其成为首家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它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除了在国际业务稍逊于中国银行外,建行的综合业务实力在国内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特别是多年来在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专业化经营中,形成了在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和房地产金融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培养了一批项目咨询、评估方面的专业人才,据统计,该行拥有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房产估价师和注册会计师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人。

P3先进的本币清算系统在对公业务方面,该行自行设计、开发了人民币多边净额资金清算系统,它集汇款、对账、清算、查询、监控、财务核算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资金汇划与清算同步进行,具有便捷、安全、方便的特点。

在对私业务方面,该行开发了个人电子汇款品牌产品“速汇通”,无论客户将款项汇到全国各地建行的任何通存通兑活期储蓄存折、储蓄卡及信用卡,均能即时到账。

该产品具有5大优势:安全、方便、快捷、功能齐全、收费合理。

建行在本币清算的核心竞争力使该行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开发出丰富多样的创新产品,确保了该行在代理、清算、国内结算业务等方面保持了领先优势。

目前,建行的固定资产贷款、房地产金融等优势业务虽然受到其他银行的挑战,但该行在这些领域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业务熟练的专业化人力资源却是其他银行短期内难以企及的,而正是这部分特有的人力资源为该行开展造价咨询、财务顾问、项目评估等中间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4企业文化1、愿景——始终走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最前列,成为世界一流银行。

2、使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社会承担全面的企业公民责任。

3、核心价值观——诚实、公正、稳健、创造4、理念(1)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2)服务理念——客户至上、注重细节(3)风险理念——了解客户、理解市场、全员参与、抓住关键(4)人才理念——注重综合素质、突出业绩实效5、作风——勤奋严谨、求真务实6、员工座右铭——时时敬业、处处真诚、事事严谨、人人争优7、员工警言——我的微小疏忽,可能给客户带来很大麻烦;我的微小失误,可能给建行带来巨大损失;贪欲、失德、腐败必然给自己、亲人和建行带来耻辱。

中国建设银行的发展现状论文

中国建设银行的发展现状论文

中国建设银行的发展现状论文银行国际化经营是当今世界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中国建设银行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商业银行之一,主动参预全球化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

本文通过对建行的国际化经营现状的分析,发现其存在问题,在结合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概念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商业银行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和规则,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直接或者间接加入全球性金融服务。

主要表现为银行通过大规模在海外开设分支机构或者建立代理关系,形成全球性的服务网络,在国际范围内从事金融服务,实现以资本国际化为特征的跨国经营。

具体来说,国际化银行的业务活动主要在国际市场,服务网络覆盖全球或者世界主要地区,主要服务对象是进出口公司及跨国公司,金融产品实现了高度的标准化和市场化,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进行金融合作与竞争。

二、中国建设银行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分析1.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跨国经营向纵深发展,建设银行的海外资产规模逐年扩大,截至 2022 年一季度末,建设银行资产总额达币 86,746.33 亿元。

同时,建行在香港的两家经营性全资子公司——建行亚洲、建银国际进一步扩充资本,在香港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客户贷款额由原来的第 16 位升至第 9 位,并快速搭建起建设银行在港澳地区的零售业务发展平台,建行亚洲的分行由过去的 14 间变成为了 30 多间,业务有了长足发展,未来还会有新的发展。

2.境外分支机构不断扩张建设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在海外分支机构拓展方面向来秉持“做强亚洲、巩固欧非、突破美澳”的战略。

建设银行于 1991 年在伦敦设立了第一家代表处,随后又于 1995 年在香港建立了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逐步不断扩张。

截至 2022 年 6 月 1 日,建设银行在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首尔均开设分行, 在悉尼设有代表处;同时在香港拥有两家全资子公司——建行亚洲和建银国际,在越南、澳大利亚等国家设立经营性机构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之中,从而实现建行在全球五大洲的经营网络布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设银行战略管理分析班级:财管11-3姓名:李鉴洪斌201108051127学号:目录一前言............................................................................... 2- 二PESTG模型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 (3)2 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2 2经济环境分析 (4)2 3科技环境分析 (5)2 4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6)2 5全球大环境分析 (7)三建行五力模型分析 (8)3.1 -潜在的进入者的威胁 (8)3.2 -供货商 (9)3.3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10)3.4 -替代品 (11)3.5 -购买者讨价还价 (11)12 121518-四•中国建设银行SWOT 分析4.1 •建行SWOT 战略选择分析 五波士顿矩阵分析 六结语 、八■ 、-一 •前言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万民皆富。

金融业的发展蓬勃生机,中途的波 折,也是金融业起伏跌宕。

银行作为国民生产的补给站,关系着血液的输 送。

银行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一个国家政局的稳定。

中国建设银行由原来的国有企业改革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并在上海 交易所成功上市,主要经营领域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资金 业务,多种产品和服务(如基本建设贷款、住房按揭贷款和银行卡业务等) 在中国银行业居于市场领先地位。

建设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个 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 网络覆盖全国的主要地区,设有约 13629家分支机构,在香港、新加坡、 法兰克福、约翰内斯堡、东京、首尔、纽约、胡志明市和悉尼设有海外分 行,在莫斯科设有代表处,在伦敦设有子银行。

建设银行的子公司包括中 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德住 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建信金融租赁股 份有限公司。

既然银行对国家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是我对建设银行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战略管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老师提提 建议。

二PESTG模型分析(宏观环境分析)21政治法律环境分析(1)国内政治环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家政局处于稳定健康发展,二十几年来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发展速度。

这给银行发展有一个保障的环境,国家在政策上扶持金融业的发展,又在政策上对金融行业进行宏观政策调控,如:现今的通货膨胀下,2010年至今国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1次,加息3次,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到达21%,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7.5%。

国家在政策上也给金融行业优惠,处进金融业的发展,加大金融业的投资,金融行业健康蓬勃的发展,如:国家准备把上海建为国际金融大厦。

(2)国外政治环境在欧美国家,国家的政局相对比较稳定,美、欧、英、日央行继续维持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启动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强劲,继续引领世界经济复苏,但同时也面临热钱流入和通胀压力,多国中央银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

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政策的不同步导致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难度增加,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加大了结构性通胀风险。

在非洲地区,有的国家政治格局严重,为了互利,经常发生战争,对金融投资带来不确定的风险,使投资受到很大的损失,加上欧美的参与,战争更加混乱。

最近拉登之死,扬言进行恐怖复仇,这对美国的政策、政局可能会有所影响。

(3)法律法规环境在我国金融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再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有《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担保法》、《反洗钱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保证了该行业稳定性和对银行相关的例行通道,是对消费者、投资者的保障,也是稳定国家经济、政权的后勤部队。

2 2经济环境分析(1)国民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国民收入翻两番,201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678美元, 中国的中小型企业迅速崛起,在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

金融行业越发青春,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各地分行迅速崛起,预计2020年GDP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人民的口袋有钱了,可支配收入增多,给银行带来了巨额的收入。

(2)2008年的金融危机,政府扩大内需和投资,但经济脚步有所减慢,特变是国外欧美国家,金融机构的倒下,经济还处于复苏中,这给中国金融走国际化带来了机遇,不过国家要给金融业改革,好和国际金融接轨。

但经济复苏的同时,现在国内国外都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2010年到现在国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1次,加息3次,加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给金融业的投资热情有所减弱,这给银行带来了危机,对银行的发展有所阻碍, 是银行的竞争力有所下降。

(3)国外经济环境。

美国经济复苏基础依然不够稳固,失业率仍居高不下2010年的美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三季度以来的复苏势头,但增速有所放缓,在个人消费支出增速有所提高的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冲高回落,商品和服务逆差继续扩大。

2010年各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环比折年率分别为3.7%、1.7%、2.6%和2.8%,全年增长 2.8%。

2010年美国失业率先是从1月份的9.7%升至4月份的9.9%,其后回落至6-7月份的9.5%,之后失业率再次回升,11月回升至9.8%的水平,12月失业率则又大幅回落至9.4%1 02010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同比上升1.5%,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升0.8%,通缩风险正在持续缓和。

虽然遭遇了债务危机的挑战,2010年欧元区经济仍继续温和复苏,工业生产增速出现回落,私人消费比较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冲高回落,对外贸易总体实现顺差,欧洲实行财政紧缩政策所带来的短期不利影响,其2011年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

英国经济延续复苏势头,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预计2011年的英国经济将延续复苏势头,但紧缩的信贷环境将限制国内消费增长,持续上升的通胀压力以及英国政府的财政紧缩计划,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复苏进程。

2010年日本经济总体上延续了温和复苏态势,但复苏基础并不牢固,二季度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受阻,以及私人消费疲软和通货紧缩压力影响,经济复苏的势头有所减弱。

2011年日本的地震给日本经济上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其经济复苏更加缓慢。

2 3科技环境分析(1)自从计算机的应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产力不断提高,好多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在金融行业技术的创新也层出不穷,因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银行业经营服务水平的提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成为金融创新的基础和支柱,银行业的主要产品和管理创新,包括衍生产品,客户关系管理,信用打分模型等均通过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实现。

而银行业务交易处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更是银行经营的物质基础和基本工具。

(2)信息技术为银行改变经营服务管道单一化格局提供了保障,银行营业网点数量上的局限性极大程度被ATM,电话银行,手机银行。

网上银行等现代金融服务手段索弥补。

特别是个人消费者完全可以足不出户边享受银行除存取款以外的几乎全部金融服务。

2010年,银联境内受理网络加快向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延伸。

银行卡联网商户、POS和ATM 数量分别增长40 %、38 %和31 %。

其中,银联便民支付服务拓展至全国200多个城市的6. 4万个网点。

(3)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经营服务带来了便捷、迅速。

也使得各银行之间数据的相互转换,使银行业统一起来,形成一条流动的服务,也对银行的安全问题得到一定的保障。

2 4社会文化环境分析(1)人口因素据统计,我国人口1339724852人,城镇人口为6.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9.68 %,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50.32 %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7亿,占总人口13.26%,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8亿,占总人口8.87%,上升1.91个百分点。

从人口结构上,我国正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对银行收购的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和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3)教育背景2010年人口普查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升至8930 人。

文盲率(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

现有文盲5000余万人,减少3000万。

虽然受教育的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还是过于偏低。

我国居民整体文化水平低下,大多数人都没有摆脱“有钱存银行”的惯性思想,特别是对广大农村地区人口,他们甚至都没有保险和证券的概念,农民有了钱都是选择存银行,而不会投到其它陌生领域。

(4)人口分布和价值观念我国人口东部地区人口占31个省(区、市)常住人口的37.98%,中部地区占26.76%,西部地区占27.04%,东北地区占8.22%,因此,中东西地区对金融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潜力。

对于求稳的中国人民来说,对风险的意识比较保守,但风险防范意识也很差,目前保险行业人员素质不高,基本上有遇到保险索赔事件,保险公司都会想尽办法规避,而不是真真正正得为老百姓着想,所以保险业在我国发展非常缓慢,对银行收购的保险业来说也是一个明星行业。

(5)消费观念人都是有虚荣心的,也是喜欢炫耀的,随着人民的口袋的钱的增多,人们的追求也在提高,据调查我国的奢侈品的消费蝉联全球第二,对中高档商品、奢侈品的消费迅速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

加上现在娶妻安居,追求有车有房的年代,因而人们购房的需求飞速增长,但房价上涨的速度远超过人民工资的上涨的速度,人么为了购房,纷纷选择了银行按揭业务,促进了银行信贷的发展。

2 5全球大环境分析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对出口型企业和国际化战略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对金融业的发展带来处进作用。

(1)加入WTO,为中国银行业进入国际舞台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使金融业与国际金融业站在了同一竞争、公平竞争的环境,给金融业的发展空间带来了机遇。

(2)加快了银行的创新和管理服务的品质提升,使公司的整体实力有待提高。

(3)加快国家对金融行业的改革。

国内银行企业要想在与国际优秀金融企业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积极进行企业体制改革和产品结构调整。

(4)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国外的金融机构不小的挫伤,中国的银行业基本上没损伤多少元气,给银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5)使银行企业品牌日益壮大,在人们心中还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也是中国金融行业壮大和稳定发展。

(6)有利于中国金融业整体健康有序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