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及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及软组织)
缺点:
1、只有断层图像; 2、不适合显示较广病灶; 3、金属伪影重。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检查技术:
平扫(常用) 增强 造影 必要时同时具有骨窗和软组织窗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腰椎间盘突出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骨盆CT三维重建
各种检查技术的特点
X线(首先)
CT可发现平片上不能发现的隐匿骨折。 但当骨折线与CT扫描平面平行时,则可能
漏掉骨折, 因此不能单凭CT就排除骨折,一定要结合
平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MR
优点:
1、良好的区分正常和异常骨; 2、良好显示关节结构(韧带、软骨); 3、良好的显示脊柱和脊髓; 4、良好的显示软组织和病变; 5、对微骨折和骨髓挫伤敏感。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骨骼系统异常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一)骨质疏松
骨质密度减低 骨小梁稀疏 骨皮质变薄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㈤骨膜增生
骨骼增粗 不规则隆起 多种形状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医学影像学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骨和 软组织)
㈥骨质坏死
早期 无变化 晚期高密度 块状或条状 死骨

医学影像学-骨肌关节系统第一、二节

医学影像学-骨肌关节系统第一、二节

正常椎体
2、CT表现:脊椎的横断像 骨窗显示椎体为薄层骨 皮质包绕的海绵状松质
骨结构。
3、MRI表现 ①T1WI和T2WI上脊椎各骨性结构呈低信号; ②骨髓呈高或等高信号; ③椎间盘在T1WI上信号较低且不能区分纤维 环和髓核;在T2WI上纤维环为低信号,髓 核为高信号。 ④脊髓在T1WI上呈中等信号,信号高于脑脊 液;在T2WI上脑脊液信号高于脊髓。
3、CT显示骨内与软骨内钙化和肿瘤内的骨化 较平片敏感; 4、CT能显示四肢肌肉分隔及大血管与神经结构; 5、CT显示脊柱、椎管和椎间盘明显优于平片; 6、增强扫描有助于区别恶性肿瘤与其邻近组织, 也有助于区别肿瘤和瘤周水肿,有利于了解 病变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二)方法:
1、 平扫 3、造影检查 2、增强扫描
(三)骨的大体结构:
1、骨膜:位于骨的表面,
分内外两层。
2、骨内膜:又称骨髓膜。
3、骨板:
介于骨膜与骨内膜之间,
包括外环骨板、内环骨
板、哈氏系统及骨间板,
构成整个骨皮质。
4、骨的结构:包括密质骨和松质骨。 密质骨:主要由多数哈氏系统组成。 包括哈氏管和以哈氏管为中心的 多层环形同心板层骨。
松质骨:由多数骨小梁组成。 骨小梁自骨皮质向髓腔延伸,相 互连接成海绵状。小梁间充以骨 髓。
融合,骺线消失,只有骨干和由
松质骨构成的骨端两部分。 二、成人管状骨的X线解剖 骨干:骨膜 骨皮质 骨松质 骨髓腔
骨端:骨端有一薄层壳状骨板为骨性关
节面。
成人管状骨的X线解剖
骨干:骨膜 骨皮质
骨松质
骨髓腔
骨端:骨端有一薄层壳状
骨板为骨性关节面。
三、骨龄(bone
age)
*定义: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

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幻灯片

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医学影像诊断学幻灯片
2.影像学表现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一、骨质疏松(1) (Osteoporosis)
❖ 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骨有机 成分和无机成分等比例减少),引起 骨微结构改变,导致骨脆性增大,骨 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疾病
一、骨质疏松(2)
【临床与病理】 ❖全身性 原发性:原因不明,如老年性,绝经后 继发性:内分泌、胃肠道、骨髓及结缔 组织疾病,营养缺乏,先天性或遗传性 疾病,血液病等 ❖局限性:废用、局部充血等
❖ 多见于8个月~2岁人工喂养小儿 ❖ 主要表现精神不振、皮肤苍白,皮肤粘膜出
血、尿血、便血、血清碱性磷酸酶低下等
三、维生素C缺乏症(2)
【影像学表现】 X线: ❖ 普遍性骨质疏松 ❖ 坏血病线、坏血病透亮带 ❖ 骨刺征 ❖ 骺板骨折变形 ❖ 角征、环状骨骺 ❖ 骨膜下出血
坏血病(图)
四、肾性骨病(1) (Renal Osteopathy)
第九章骨骼肌肉系 第十四节 统医学影像诊断学
幻灯片
优选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医 学影像诊断学
了解、熟悉和掌握的知识点
1.掌握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症及肾性骨 病的影像学表现
2.熟悉维生素C缺乏症的影像学表现 3.了解各种病变的病理过程及临床表现
学习难点
1.骨质疏松、维生素D缺乏症、维生素C缺 乏症及肾性骨病的临床及发病机制不同
佝偻病治疗前后
治疗前
治疗六个月后
二、维生素D缺乏症(8)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成人营养不良性软骨病 ❖ 日晒不足和食物维生素D缺乏 ❖ 肝胆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 多次妊娠和长期哺乳可加速发病
二、维生素D缺乏症(9)
骨质软化(Osteomalacia) 【影像学表现】
❖骨矿化不足:骨密度减低,骨小梁模 糊,骨皮质变薄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概述及影像学表现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概述及影像学表现
– 病理组织本身直接溶解骨组织 – 病理组织引起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亢进所致
• X线表现
– 局部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和正常骨结构 消失
– 骨松质早期破坏:斑片状骨小梁缺损 – 骨皮质破坏:医哈学影像氏诊断述管学和第影筛九像章学骨表孔骼现肌状肉系扩统概 大,骨皮质内外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骨质破坏X线表现 股骨远段可见骨皮质和骨松质大
骨质疏松CT表现 腰椎皮质变薄,横行 骨小梁减少,纵行骨 小梁相对明显,其中
一椎体上缘内凹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概 述和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 检测骨质疏松
– X线平片优势
• 简单易行,是首选检查手段
– X线平片限度
• 骨内钙盐丢失达30%~50%时,才能显出阳性X线征, 出现骨质疏松征象延迟,且不能准确衡量骨量丢失 的程度
述和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 X线及CT:骨密度减低
– 长骨
• 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变薄、出现 分层现象
• 严重者:骨密度与周围软组织相仿,骨小梁几乎完 全消失,骨皮质薄如细线样
• 在弥漫性骨质密度减低的基础上,出现散在分布的 点状透光区
– 脊椎
• 皮质变薄,横行骨小梁减少或消失,纵行骨小梁相 对明显,多呈不规则纵行排列
片缺失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九章骨骼肌肉系统概 述和影像学表现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 CT
– 骨松质破坏
• 早期:局部骨小梁稀疏,CT值常在软组织范围内 • 进展:斑片状、大片状骨松质缺损
– 骨皮质破坏
• 骨皮质内出现小透亮区(此为扩大的哈氏管) • 骨皮质内外面不规则虫蚀样改变、骨皮质变薄 • 范围不等的全层骨皮质缺损

临床本科-《医学影像学》课程基本要求与教学大纲

临床本科-《医学影像学》课程基本要求与教学大纲

《医学影像学》课程基本要求与教学大纲前言《医学影像学》第五版教材反映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的要求。

面对本学科的迅猛发展。

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问世和普及应用,《医学影像学》已成为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最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

新版教材内容丰富,以系统和病种为中心编写,各种疾病的诊断均涉及X线、CT、USG、MRI等。

本次修订力求在有限的规定学时内,反应本学科结构的系统性和学科发展的趋势,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启发式教学,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以遵循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教学要求X线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由于学时数的限制,应适当删减。

CT诊断日益普及,应加大教学的比重。

MRI发展很快,可作必要介绍。

USG我校单独开课,可在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中进行简要比较评价。

二、教学内容总论主要介绍各种成像技术学的基本原理、成像设备、图像特点、检查技术、分析与诊断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与限度,使学生了解各种成像诊断的基楚知识。

对近年来发展的信息放射学作适当介绍。

由于成像技术的发展,总论的大课时数作相应增加。

各论重点介绍骨骼系统与关节、肺与纵隔、心脏与大血管、食道与胃肠道、肝胆胰脾、中枢神经几个系统不同成像技术的正常与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并启发性的讲授几个代表性的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对每一疾病应先简述其临床病理,再介绍不同成像技术,主要是X线和CT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进行以系统为中心的病种教学,使学生对一个疾病的影像诊断有一个全面、完整的认识。

各论中急腹症、泌尿系统与肾上腺、女性和男性生殖系统、腹膜腔与腹膜后间隙、头颅部等内容作为自学内容。

介入放射学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发展很快,应作为专题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医学影像学不仅是诊断,而且可以在影像系统导引下对多种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加强思想性、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采用直观形象教学,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医学影像思维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影像诊断学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比较影像图谱(系列之三)-文档资料

医学影像诊断学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比较影像图谱(系列之三)-文档资料

18
图14A 距骨骨折合并脱位


Fracture dislocation of the talus(距骨). There is a comminuted fracture of the waist of the talus with posterior dislocation and rotation of the proximal fragment.
16
图12A 胫骨粉碎性骨折

Comminuted fracture of the mid tibia with medial displacement and medial angulation of the distal fragment.
17
图13A 跟骨骨折


Avulsion(粉碎性) fracture. Lateral radiograph demonstrates an avulsion fracture of the calcaneus(跟骨) by the Achilles tendon (跟腱).
11
图9A 加莱阿齐骨折
(Galeazzi’s fracture )


Galeazzi’s fracturedislocation AP radiograph of the forearm demonstrates a fracture of the radial shaft and dislocation of the inferior radioulnar joint.
7
图6A2 桡骨头骨折

Anterior and posterior fat pad elevation (arrows) signifies effusion of the ellow joint. The fracture of the radial head is only identified by a minimal “step-off” of the volar cortex.

医学影像学影像诊断学大纲内容完全版

医学影像学影像诊断学大纲内容完全版

第一章医学影像学绪论X线特性。

X线成像特性: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电离效应。

X线成像基本原理。

X线成像基于两方面的相互作用:1.X线的基本性质(穿透性、荧光效应、感光效应)2.人体各部的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X线影像基本条件:1.穿透性穿透人体组织2.人体组织存在密度和厚度的差异,吸收量不同,穿透身体的X线量有差别3.有差别的剩余X线经过显像,在荧屏或胶片上形成了具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自然对比:基于人体组织结构固有的密度和厚度差异说形成的灰度对比。

人工对比:认为引入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组织或器官的物质,使之产生灰度对比。

引入的物质称对比剂。

1.医学影像学的历史、现状、发展和内容。

2.X线图像特点、X线检查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X线图像特点:1.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组成,是灰阶图像2.图像的白影、黑影与人体组织的厚度及组织结构密度的高低有关3.是穿透不同组织结构相互叠加的影像。

X线疾病诊断的基本原理:组织结构发生病变时,固有的密度和厚度也随之改变,当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使X线图像上的正常黑白灰度对比发生变化。

3.CT、MRI成像原理。

CT成像原理:1.获取扫面层面的数字化信息2.获取扫面层面各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3.获取CT灰阶图像。

MRI成像原理:1.人体在强外磁场内产生纵向磁矢量和1H进动2.发射特定的RF(射频)脉冲引起磁共振现象3.停止RF脉冲后1H恢复至原有状态并产生MR信号4.采集、处理MR信号并重建为MRI图像第二章骨骼与肌肉系统1.骨骼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

⑴骨质疏松: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两者比例仍正常。

影像表现:X线骨密度减低,长骨见骨小梁变细、减少,但边缘清晰,小梁间隙增宽,骨皮质分层和变薄;脊椎椎体内结构呈纵行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上下缘内凹,椎间隙增宽,呈鱼脊椎状;疏松谷歌易骨折,椎体可压缩呈楔形。

骨与关节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表现

骨与关节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表现

CT检查
适用范围:软组织病变和骨骼解剖较复
杂的部位 优势:
– 显示解剖空间关系 – 密度分辨力高,易发现病灶,确定部位、范 围、形态与结构
CT检查方法
平扫: – 两侧对照 – 扫描层厚2~5mm,如骨关节要行重建则需 1~2mm扫描 – 骨窗和软组织窗分别观察 ①软组织窗:低窗位窄窗宽,L60HU\W300HU ②骨窗:高窗位大窗宽,L400HU\W500HU 增强: – 软组织病变和骨病变的软组织肿块 – 动态增强扫描了解病灶血流灌注 – 根据病灶强化情况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
脊柱
CT表现
椎体:骨窗显示为薄层致密骨皮质包绕略低密度松质骨,松 质骨内可见“Y”形低密度线影(椎体静脉管); 椎管骨环,由椎体、椎弓根和椎板围成。内可见硬膜囊、黄 韧带和腰段神经根。 • 硬膜囊为椎管中央低密度影; • 黄韧带位于椎板和关节突内侧软组织密度影,2~4mm; • 神经根位于硬膜囊前外侧,对称的圆形中等密度影。 侧隐窝:前为椎体后缘、后为上关节突、侧方为椎弓根内壁, 呈漏斗状,前后径不小于3mm,内有神经根; 椎间盘:髓核和纤维环,低于椎体密度的均匀软组织密度影, 50~110HU。
T1W
T2W
T1W
T1W
FS
Flash
C-
C+
超声成像检查
软组织病变的定位和定量具有显著
的优越性 无创,无X线辐射,价廉,设备轻便 图像对比分辨力远不如CT和MRI, 征象显示不似X线、CT、MRI清楚
核素骨显像
显示全身骨骼形态,反映局部骨骼血供
和代谢情况 定位诊断 、早期诊断、疗效观察 敏感性高,特异性不高,难以定性
检查方法
三、MRI: 任意平面成像,观察全面 组织分比率高观察软组织、骨髓病变比X线和CT好 不用对比剂可显示血管,有利于了解病变的血供和 病灶与血管的关系 关节内积液,采用T2WI扫描,液体信号很高,可达 到关节造影效果 对钙化和细小骨化显示不佳甚至不显示 MRI检查应结合X线检查进行。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第一章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第一节X线成像1、X线:波长极短,肉眼不可见,医用波长为0、0008~0、031nm;医学特性:穿透性—成像基础;荧光效应—透视检查的基础;感光效应—摄影基础;电离效应;1、X线成像基本条件: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人体组织结构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成像物质:荧光屏(亮暗),X胶片(黑白)。

2、人体密度:高密度:骨、钙化灶;中等密度: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及体液;低密度:脂肪组织、含气体的呼吸道、胃肠道、鼻窦和乳突气房。

3、概念:自然对比:支人体组织本身存在着比重、密度、厚度的差异,X线透过后形成的影响也就存在着黑白明暗的不同。

是天然存在的差异。

人工对比:为扩大应用范围,人为的引入密度明显高于或低于组织器官的对比物质,改变密度差异,使之产生对比的方法。

也即造影检查。

4、X线设备:了解。

5、X线图像的特点:黑白和灰等反映人体密度、厚度的影像组成;重叠复合影像;有轻度放大、失真。

6、X线检查技术:普通检查:荧光透视和X线摄影;特殊检查;造影检查:高密度对比剂—钡剂:医用BaSO4,消化道检查;碘剂: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须做碘过敏试验!低密度对比剂:气体。

第二节计算机体层成像(CT)1、成像原理:用X线束绕人体具有一定厚度的检查部位旋转,进行层面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器转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2、CT设备:了解;3、CT图像特点:是X线成像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横断面图像显示;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诊断准确。

4、CT检查技术:普通CT扫描—平扫:不用对比增强或造影的扫描;对比增强扫描:经静脉注入水溶性有几碘后再行扫描的方法;造影检查:先行器官结构造影,再行扫描的方法。

5、CT图像解读:窗技术:放大某段范围内的灰度,弥补人眼的低灵敏度;窗位:放大范围中心灰度值;窗宽:图像显示的CT值的上下限之差。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
• 正常骨膜均不显 影.
MR
(三)脊柱
脊柱由脊椎和其间的椎间盘所组成。颈椎7 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和尾椎4 个。除第1颈椎外,每个脊椎分椎体及椎弓 两部分。椎弓由椎弓根、椎弓板、棘突、 横突和关节突组成 。
颈 椎 正 侧
斜 位
第1、2颈椎张口位
颈椎MR T1WI
T2WI
腰椎前后位
纤维软骨
三、基本病变表现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 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 都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 量比例仍正常。 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
在长骨可见骨松质中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 出现分层和变薄现象。在脊椎,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 而椎间隙增宽,呈梭形,致椎体呈鱼脊椎状。
腰 椎 MRI
二 正常影像学表现
• 骨的结构 因形状 不同而分长骨、短 骨、扁骨和不规则 骨四类。按其结构 分为密质骨和松质 骨两种。
短骨
• 泛指体内细小 的骨骼,如腕 骨、跗骨等
扁骨
• 指扁薄而宽阔的骨骼。
异状骨
• 形状不规则且功 能多样,有些骨 内还生有含气的 腔洞,叫做含气 骨,如构成鼻旁 窦的上颌骨和蝶 骨等。
• 疑有椎管受累时,可向硬膜囊内注射非离子型 有机碘对比剂,再作CT扫描,即脊髓造影 CT(CTM)。
二维重建
三维重建
鼻骨骨折
先天性颅骨缺损
髋关节
SSD
(三) MRI检查
MR对各种正常软组织如脂肪、肌肉、韧带、 肌腱、软骨、骨髓等,病变如肿块、坏死、出 血、水肿等都能很好显示。但是MRI对钙化和 细小骨化的显示不如X线和CT。
腰椎侧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第二章骨骼和肌肉系统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骨肌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X 线表现为主。

2、常见部位骨骼骨折的X 线、CT 表现,椎间盘病变的CT、MRI 表现。

3、骨、关节化脓性和结核性感染的X 线表现。

4、最常见骨肿瘤影像学表现,良恶性肿瘤的影像学鉴别。

5、佝偻病的X 线表现。

(二)熟悉:1、骨骼及关节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2、骨骼与软组织创伤的影像学表现。

3、常见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

4、退行性骨关节病X 线表现。

5、各种影像学检查的比较和正确应用。

(三)了解:1、骨骼和关节CT、MR 检查技术。

2、其他全身疾病的骨骼改变。

3、骨肌系统影像学诊断的进展。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内容:1、骨骼系统基本病变的X 线表现。

2、骨骼与软组织创伤(含关节外伤)(1)骨折:1)长骨骨折X 线平片、CT2)脊椎骨折X 线平片、CT、MRI。

(2)椎间盘脱出、CT、MRI。

(3)肌腱与韧带损伤:CT、MRI。

(4)关节脱位:1)、X 线平片2)、CT、MRI。

(5)关节软骨损伤MRI。

3、骨与软组织感染(1)化脓性骨髓炎:1)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平片、CT、MRI(2)软组织感染:CT、MRI(3)类风湿性关节炎:X 线平片4、骨骼与关节常见病:(1)脊椎结核:1)X 线平片2)CT、MRI (2)关节结核:1)X 线平片、分型和表现2)CT、MRI5、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影像学表现及良恶鉴别。

(1)良性骨肿瘤:骨巨细胞瘤、骨囊肿、骨软骨瘤X 线平片、CT 表现。

6、代谢性疾病:维生素D 缺乏佝偻病X 线表现。

(二)详细讲解内容:1、骨、关节正常X 线表现:(1)长骨的发育(2)正常脊椎骨X 线解剖(3)小儿、成人长骨的不同点(4)关节正常X 线表现2、骨骼与软组织创伤的影像学表现。

3、常见良恶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4、退行性骨关节病:X 线平片1)四肢关节2)、脊椎5、肿瘤影像学诊断的要求和X 线鉴别要求。

(三)一般介绍内容:1、骨骼与关节检查技术:(1)骨骼系统检查技术1)X 线检查:平片、血管造影。

2)CT:平扫、增强扫描。

3)MRI:平扫、增强扫描。

(2)关节检查技术。

2、骨折愈合及并发症。

3、全身性疾病的骨骼改变:侏儒症、肢端肥大症、类风湿关节炎。

4、骨肌系统影像学诊断的进展。

第一节骨与软组织一、检查技术1、X线检查:普通X线检查是该系统疾病临床诊断最常用和首选的检查方法2、C T检查:分辩力高,无影像重叠,对骨内小病灶和软组织的观察远较X线检查为佳。

对骨骼解剖结构较复杂的部位,如骨盆、脊柱检查,可首选CT。

3、M IR检查:三维成像,对软组织和骨髓病变的分辨力比X线和CT更优。

如膝关节半月板、韧带损伤。

但对钙化和细小骨化显示不如X线与CT。

二、正常影像表现1、长骨:1)小儿长骨:掌握小儿长骨特点,包括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及骨龄的概念、应用2)成人长骨:骺与干骺端已愈合,骺线消失2、脊柱:由脊椎和椎间盘组成,脊椎分椎体和椎弓(C1除外)。

椎弓由椎弓根、椎弓板、棘突、横突、关节突组成。

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软骨板组成。

3、软组织:以CT跟MRI观察为主三、基本病变表现1、骨质疏松: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但比例正常。

X线表现:A.骨密度减低 B.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 C.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

CT表现与X线基本相同。

MRI:松质骨在T1WI、T2WI上信号增高。

2、骨质软化: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与疏松区别)。

X线表现:A.骨密度减低 B.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C.骨骼变形.假骨折线。

3、骨质破坏:局限性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缺失。

X线表现:局限性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

CT表现与X线基本相同。

MRI表现:低信号的骨质被不同信号强度的病理组织取代,松质骨内的高信号骨髓为较低信号或混在、杂信号影取代。

4、骨质增生硬化: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

(与骨质疏松相反)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可导致骨髓腔变窄消失。

CT表现与X线基本相同。

MRI增生硬化的骨质均呈低信号,松质骨信号也减低。

5、骨膜增生: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引起的骨质增生。

X线表现:与骨皮质平行排列的线状致密影。

有线状(骨折)、花边状(慢性骨髓炎)、放射状(骨肉瘤)、层状(骨肉瘤)。

MRI可发现早期骨膜异常。

6、骨内与软骨内钙化:X线表现:颗粒状或小环状无结构的致密影。

7、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为死骨。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增高(绝对密度增高及相对密度增高)。

8、矿物质沉积:9、骨骼变形:10、周围软组织病变:CT、MRI显示较佳四、疾病诊断(一)骨与软组织的损伤检查目的:A、有无骨折B、骨折错位情况C、透视下复位D、复查复位情况E、定期复查。

检查方法:常用X线检查;CT主要用于颜面部骨折、骨盆、髋、肩、膝、脊柱骨折;MRI 用于软组织损伤。

1、骨折1)骨折定义:骨的连续性中断。

2)X线表现:骨折线,骨小梁中断、扭曲、错位。

嵌入性或压缩性骨折看不到骨折线。

3)骨折类型:按程度分:完全性、不完全性;按骨碎片分:撕脱性、粉碎性、嵌入性;按骨折线分:横行、斜行,螺旋形等。

4)移位和成角:即对位对线情况对位:断端的内外、前后、上下移位对线:成角移位,角顶方向为成角方向,以近断端为准,描述远端移位情况复位后临床要求对位2/3以上,对线正常5)儿童骨折的特点:骺离骨折、青枝骨折6)骨折愈合:血肿形成——血肿机化——纤维骨痂形成——骨样骨痂(X线不显示,仅表现为骨折线模糊)——骨性骨痂(骨折后2~3周,X线可显示)。

7)骨折的并发症8)常见部位骨折“A)Colles (柯氏)骨折:a.桡骨远端距远端关节面2.5cm以内的骨折b.骨折线呈横行或粉碎性 c.远断端向背侧移位、向掌侧成角,呈银叉样畸形 d.易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B)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儿童,骨折线横过喙突窝和鹰嘴窝,远端多向背侧移位。

C)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骨质疏松,分为头下型(少见)、经颈型(嵌顿)、粗隆间型(最常见),易并发股骨头缺血坏死2、骨挫伤:仅MRI能发现,T1WI表现为模糊不清的低信号区,T2WI表现为高信号。

3、脊柱骨折:多见于C5~6、T11~12、L1~2。

1)、X线表现:椎体压缩呈楔形,其上下椎间隙正常,可并发棘突、横突撕脱性骨折。

2)、CT表现:可充分显示脊椎骨折、骨折类型、骨折片移位程度、椎管变形和狭窄、椎管内骨碎片或椎管内血肿等。

3)MRI表现:可用以观察椎体骨折,椎间盘突出和韧带撕裂,还可以观察脊髓挫裂伤和受压情况脊柱骨折与脊柱结核、脊柱转移的鉴别(三者均可引起椎体压缩呈楔形)1.脊柱骨折:椎间隙正常,附件亦可有骨折,有外伤史。

2.脊柱结核:累及相邻两个椎体,椎间隙变窄或消失,附件较少累及,椎旁可见脓肿,可有其他部位结核病史。

3.脊柱转移:椎间隙正常,附件亦可有破坏,椎旁可有软组织肿块。

一般有原发肿瘤病史。

4、椎间盘突出常发生于下腰椎段,也有颈、胸椎。

多有外伤和反复损伤史。

多向后(侧后)突出症状:脊柱活动受限,局部疼痛,神经根受压症状(手足麻木、足底皮厚感)X线表现: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赘、Schmorl结节。

诊断价值不大。

CT表现:(最常用检查方法)根据程度分椎间盘变性、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变性:椎间盘水分减少及胶原纤维增多,CT表现为椎间盘变扁。

椎间盘膨出:椎间盘的边缘均匀地超出相邻椎体终板的边缘,椎间盘后缘与相邻椎体终板后缘形态一致。

硬膜囊无明显受压。

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的弧行软组织密度影,硬膜囊受压和一侧神经根鞘受压。

MRI表现:最佳,CT所能显示的MRI均能良好显示,能很好地显示椎间盘脱水、变性等。

能直接显示硬膜外脂肪层受压、变形、消失以及硬膜囊受压和神经根鞘受压等情况。

5、肌腱与韧带损伤:应用CT、MRI检查,特别是MRI能更好的显示病变。

(二)骨与软组织的感染1、化脓性骨髓炎由金葡菌感染引起,好发于少儿,男性多见,以血行感染多见。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A)临床症状典型:发病急,高热和明显中毒症状;患肢活动障碍;局部红肿热痛。

B)X线表现:两周内为软组织改变,诊断需结合临床或MRI。

两周后骨骼改变:1、骨质疏松2、骨质破坏。

3、骨膜增生。

4、骨质坏死,死骨形成。

C)CT表现:能更好的显示软组织感染、骨膜下脓肿、骨髓内炎症、骨质破坏和死骨(特别是小骨破坏区和小的死骨)D) MRI表现:确定髓腔侵犯及软组织感染的范围,MRI优于CT。

E)诊断:主要表现为不同范围的骨质破坏,不同程度骨膜新生骨形成和死骨,以骨破坏为主。

2)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未及时或充分治疗得结果。

X线表现:骨质增生硬化,骨膜增生呈花边型,骨干轮廓不整,骨髓腔闭塞,骨质破坏和死骨。

CT表现:与X线相同,并易于发现X线片不能显示的骨破坏和死骨。

MRI表现:骨质增生、硬化、死骨和骨膜新生骨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

肉芽组织和脓液在T1WI上为低或稍高信号而在T2WI上呈高信号。

3)慢性骨髓炎的特殊类型:A)慢性硬化性骨髓炎(Garre骨髓炎)临床表现: 轻,无全身中毒症状,仅局部软组织肿胀,夜间疼痛明显,反复发作为其特征。

X线表现:1.骨质增生硬化,骨髓腔变窄或闭塞。

2.硬化区内一般无或有极轻的不规则斑点状骨质破坏。

3.无死骨形成。

B) 慢性骨脓肿(Brodie脓肿)1.干骺端局限性骨质破坏。

2.骨质破坏呈圆形,卵圆形透光区,周围有反应性骨硬化区环绕。

3.骨脓肿骨的边缘部,可见局部性皮质增厚,骨质增生。

4.骨外形略增粗。

5.骨膜炎与死骨均少见。

2、骨结核儿童和青年多见,系继发结核病,主要是肺结核。

1)、长骨结核:好发于骨骺和干骺端;骨松质中出现一局限性类圆形、边缘较清楚得骨质破坏区,内有“泥沙”状死骨。

2)、脊椎结核:腰椎多见。

累及相邻椎体及软骨板,两个椎体互相嵌入融合,密度下降,附件较少累及。

椎体塌陷变扁或呈楔形。

椎间隙消失。

冷性脓肿。

(腰大肌脓肿、椎旁脓肿、咽后壁脓肿)(三)骨与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骨肿瘤诊断要求:1)是否肿瘤。

2)良恶性,原发或转移。

3)类型。

4)范围。

观察图象要注意:1)部位2)数目3)骨质改变4)骨膜增生5)周围软组织变化肿瘤的诊断需结合以下临床资料:1)发病率2)年龄3)症状4)体征5)实验室检查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从生长情况,局部骨变化、骨膜新生骨、周围软组织变化等四方面来鉴别。

1、骨软骨瘤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

易诊断——生长于长骨干骺端,背向骨骺生长,内含骨松质或骨密质,顶部有软骨。

肿瘤的骨皮质与母骨骨皮质相连,骨小梁相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