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研究综述
GIS在国内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建 了生态农业旅游环境质量综 合评 价体 系 ,对旅游生态 环境质量进行评价 。 贾哲( 0) 2 7参照《 0 旅游资源分类 、 调查 与评价>G /I9 2 2 0 ) > BT 87 — 0 3,建立 了适用于森林公 园旅游 (
( 在旅游空间数据采集方面 一)
本研究 以中 国期 刊全 文数据库(N I 索到 的学 术论 C K) 检 文作为研究对象 , 分析 地理信 息系统技 术(I) 旅游规划 G S在 中的应 用研究情况 。 GS 旅 游 、 以 I、 地理信息 系统 、 规划 制图
72管理 A CMa a e n B B ・ n g me t C A
研 究 内容 旅游 规划 旅游环境 分析 旅游决 空 间数 环境 保护与 总计 辅 助制图 与资源评价 策支持 据采 集 动态监 测
文献 数量 1 1 7 7 5 1 0 4 0
对4 0篇文献 的发 表时 间进行 分析 ,发现 2 0 - 20 04 0 8 年各 年发表 的文献数量 比较一致f—7篇)对于 G S在规划 5 ; I 中近年来 的普 遍应 用 , 相应 的理论研究 也出现递增的趋势 , 尤其是 20 0 9年有关 G S在旅 游规划 中应 用方面 的论文数 I
海量 存 储 特 点 , 盘容 量越 大 , 硬 存储 能 力 越 强 。旅 游 规 划 先期 阶段 ,需 存 储 大 量 资 源 数 据 和 开发 条件 数 据 作 可 行 性 分 析 ( 欣 ,0 7柳 云龙 、 愉 愉 ,07。 李 20 ; 严 2 0 )同时 , I 对 不 GS 同数 据 采 用 不 同的 存 储 格 式 ,也 为数 据 的方 便 调 用 提 供 条件 。在 数 据更 新 方 面 , I G S可实 现 对 目标 数 据 的 自动查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拥堵分析技术研究综述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拥堵分析技术研究综述城市交通拥堵一直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效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交通拥堵分析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该技术进行综述,以探讨其在交通规划和管理方面的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结合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技术,用于收集、管理、分析地理数据。
通过使用GIS,我们能够将不同类型的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得出针对特定地理区域的详细信息。
在城市交通拥堵分析中,GIS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和整理与交通拥堵相关的数据,如道路网络、交通流量、车速、道路建设等。
通过将这些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我们可以对城市的交通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首先,GIS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交通拥堵热点区域。
通过收集交通流量和车速等信息,我们可以在地图上显示交通流量密集的区域和交通速度较慢的交通瓶颈区域。
这有助于城市规划者和交通管理者了解哪些区域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交通状况,比如修建新的道路、疏导交通等。
其次,GIS技术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交通拥堵状况。
通过收集历史交通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我们可以使用GIS模型来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
这有助于交通管理者制定更有效的交通规划和交通疏导策略,以减轻将来的交通拥堵问题。
此外,GIS技术还可以帮助我们优化交通路径规划。
在现代交通导航系统中,使用GIS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如当前的交通状况、最佳路径和交通事故等。
这使得司机能够选择最佳路径,避免交通拥堵和延误。
除了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GIS技术还可以在其他领域进行应用。
例如,在应急管理方面,通过使用GIS技术,我们可以对交通拥堵进行监控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应对突发事件。
此外,在交通研究和决策制定方面,GIS技术也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分析和评估不同交通政策的影响,以支持决策的制定。
尽管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拥堵分析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基于GIS的空间数据挖掘研究综述

S IN E E H O O YIF R A I N CE C &T C N L G O M T O N
20 年 07
第 2 期 6
基于 G S的空问数据挖掘研究综述 I
杨 霞
( 都职 业技术 学 院国际软 件学 院教 师 四川 成都 成
60 0 1 0 0)
摘 要 : 间数 据 挖掘 是 数据 挖 掘 的一 个 重要 分 支 , 空 它对 于理 解 空 间数 据 , 寻找 空 间数 据 之 间、 间 与 非 空 间数 据 之 间 内在 关 系 , 简 洁 方 式 空 以
表 达 空 间数 据 规 律 起 着 重要 作 用 。
22空 间 数据 模 型 .
关 系来 表示 空 间对 象 的 能 力 。 因此 , 年 来 数 据 挖 掘 的 研 究 己 从关 系 近 为 了 方 便地 理 实体 在 空 间 数 据 库 中 的 存储 , 须 先 建 立 空 间 数 据 必 型 和事 务 型 数 据 库 扩 展 到空 间数 据 库 , 研 究如 何 从 空 间数 据 库 中去 模 型 , 空 间 数 据 特 征 的 抽 象 。 数 据 模 型分 为三 个 层 次 : 念 数 据模 即 即 概 发 现 隐含 的知 识 。
一
金 融投 资 、 诈 检 测 、 欺 医学 、 育 等 方 面 , 在 更 为 广泛 的 领 域 中 显 示 街 道 等 , 这 些 区域 不 能再 被 称 为城 市 。 体 并 但 出 了诱 人 的前 景 。 空 间 数 据描 述 的 信 息 包 括 两 部分 :一 种 是 描 述 地 理 实 体 空 间 位 空 间 数据 挖 掘 就 是 其 中 的 一 个很 有 发 展 前 景 的 应 用领 域 。 着 大 置 、 何 形 状 以 及 实 体 之 间 空 间关 系 的 空 间 属 性 信 息 , 一 种 是 描 述 随 几 另 量 空 间 数 据从 遥 感 、 理 信 息 系 统 、 地 多媒 体 系 统 、 学 和 卫 星 图 像 等 多 地 理 实 体 其 他 属 性 的 描述 性信 息 。对 应 这 两 种 信 息 , 入 两 个 新 的概 医 引 空 种应用中收集 出来 , 这些数据的复杂程度和数量都远远超出人脑的分 念 : 间 谓 词 与 非 空 间谓 词 。 析 能 力 。 间数 据 库 具有 保 存 这 些 由空 间 数 据 类 型 和对 象 之 间 的 空 间 空
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趋势综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趋势综述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技术,计算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GIS应用程度和应用范围随之深入扩大,正处于急剧变化与发展之中。
本文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分析GIS的发展趋势及其主要功能。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网络GIS开放式GIS虚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在内)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它由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有机结合而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管理、分析、统计与制图等。
GIS始于60年代的加拿大与美国,尔后各国相继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自8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理信息的处理、分析手段日趋先进,GIS技术日臻成熟,已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规划、市政管理、政府管理、环境、资源、交通、公安、灾害预测、经济咨询、投资评价和军事等与地理信息相关的几乎所有领域。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地球(DigitalEarth)的提出与实施,以及GIS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入和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GIS正处于急剧变化与发展之中,并对GIS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本文就目前地理信息系统的热点问题进行介绍、分析和总结。
GIS技术依托的主要平台是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
进入90年代以来,计算机核心部件CPU的处理速度愈来愈快、性能价格比更高;其存储器可实现将大型文件映射至内存的能力,且能存储海量数据。
随着多媒体技术、空间技术、虚拟实景、数字测绘技术、数据仓库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以及三维图形芯片、大容量光盘技术与宽频光纤通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消除数据通讯瓶颈的卫星互联网的建立,以及能够提供接近实时对地观测图像的高分辨、高光谱、短周期遥感卫星的大量发射,所有这些为GIS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展示了更加光明的前景。
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研究综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集成、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系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地理信息系统的处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研究综述,包括其概念、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和应用前景等方面。
一、概述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是指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有效地整合、管理、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积累了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如人口统计数据、交通数据、环境数据等。
如何高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大数据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引入并结合了大数据技术,将海量地理信息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为决策支持和资源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二、发展历程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
当时,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利用轻量级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空间分析。
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高和数据量的增加,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于是,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来处理地理信息数据。
在发展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经历了几个关键阶段。
首先是基于空间数据库和分布式计算的并行处理技术的出现。
这种技术通过将地理信息数据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中,并利用分布式计算技术进行并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
随后,随着云计算和云存储的兴起,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逐渐转向了云计算平台的利用。
云计算平台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可以满足地理信息系统对于大数据处理的需求。
最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也开始引入这些先进的技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三、关键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涉及到多个关键技术,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技术:1. 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空间数据管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它主要涉及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存储、查询和分析。
基于组件技术分布式GIS综述论文

基于组件技术的分布式GIS研究综述摘要:由于空间数据量巨大,网络带宽有限,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已经成为制约gis发展的技术因素,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布式gis应运而生。
文章介绍了分布式gis的系统架构,基于组件技术的分布式gis的几项关键技术,分布式gis的性能评价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系统架构;分布式web gis;组件技术;com;corba;java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021-01一、系统架构该系统的应用模型采用金字塔模型,整个系统按等级不同可以分为县级结点、省级结点、国家级结点,与目前我国现行的行政划分一致,有利于数据的管理与应用。
具体架构的应用模型如下:在上图中处于最底层的为末结点,所有数据都有末结点存放,当处于高级的结点接到数据查询指令时,譬如查询全国的医疗状况,这时系统将指令进行分解成若干个医疗状况查询指令分发给下级结点,最终由下级结点来执行这些指令。
当指令执行完毕,再将执行结果反馈给上级结点,由上级结点对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反馈给用户。
二、分布式gis的关键技术目前流行的分布式组件技术模型主要有以下四种:microsoft公司的分布式构件对象模型(com/dcom)、对象管理组织(omg)的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sun公司的java企业级beans(ejb)/j2ee和现在比较流行的.net环境下的web services组件技术。
下面首先对这四种技术进行介绍,然后进行比较分析。
1、基于dcom和com + 技术的分布式web gisdcom和com + 技术是微软公司在com组件技术基础上推出的一个高级com的运行环境,是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dcom 和com + 技术同样也为分布式gis提供了一个分布式基础服务环境,如事务服务、同步服务、安全服务、负载均衡服务等。
基于dcom和com + 技术的分布式web gis系统最大的技术优势在于提供了对象池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地理科学作为研究地球表面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涵盖广泛领域的综合性科学。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地理科学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在很多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地理科学领域的相关文献,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数字地图和地理数据的集成应用系统,它提供了一种具有空间分析能力的数据管理和可视化工具。
许多研究人员利用GIS技术进行地球表面的地貌分析、气候模拟、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例如,Smith等人(2018)利用GIS技术分析了城市空气质量与人口分布的关系,为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是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图像和数据来进行地理研究的方法。
由于其高分辨率和广覆盖能力,遥感技术在地理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Huang等人(2017)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和遥感数据,研究了湖泊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
三、环境变化与资源管理地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是环境变化与资源管理。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系统退化的日益严重,我们面临着诸多的环境挑战。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地球表面的环境变化,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策略。
Li等人(2019)通过对气候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的分析,研究了不同地区的干旱趋势与水资源分布的关系,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城市化与区域规划随着全球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与区域规划成为了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等因素,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例如,Jackson等人(2016)研究了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城市规划的建议,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地理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环境变化与资源管理以及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等多个研究领域。
GIS机械故障振动检测研究综述

GIS机械故障振动检测研究综述(1.国网固原供电公司,宁夏固原756000; 2.沈阳工程学院电力学院,沈阳110136)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网电压等级不断升高,气体绝缘金属全封闭组合电器设备(简称GIS)在电网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当GIS在机械运动中,由于内部某些缺陷导致GIS发生机械故障会对GIS设备造成巨大危害,对电网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深度研究GIS的机械故障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主要从振动信号及机械故障类型的角度,对GIS设备的发展背景及特性进行了介绍,且列举了现阶段GIS设备故障研究的国内外现状,阐述了GIS机械故障类型,展望了GIS机械故障检测的发展趋势,为后续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标签:GIS;机械故障;振动检测0 引言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电能的需求空前膨胀,电网的电压等级不断升高,气体绝缘金属全封闭开关(简称GIS)由于具有较高的运行可靠性已经越来越广泛的采用。
所谓GIS即是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和出线终端等组成,这些设备或部件全部封闭在金属接地的外壳中,在其内部充有一定压力的SF6绝缘气体,故也称SF6全封闭组合电器[1-3]。
是大概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的新型电器。
由于GIS设备运行安全、体积小,占用空间面积少、维修周期较长、维护方便、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各个电压等级,随着我国特高压工程的开展,GIS的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其体积也越来越大,不仅是低压或中压电网,近年来也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在特高压电网中。
随着GIS运行时间越来越长,机械故障逐步出现,而早期GIS内部故障检测的方法主要都是针对GIS的放电性故障检测,在GIS实际运行中,除了放电性故障之外,机械性振动故障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目前针对GIS异响机械振动故障信号特性检测并没有比较系统的研究,为了提高GIS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且尽可能的延长其检修周期,对其内部机械故障振动信号及检测的相关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旅游业的GIS应用研究综述

旅游业的GIS应用研究综述随着科技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旅游业中,GIS也被广泛运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本文将对旅游业的GIS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GIS在旅游业中的优势GIS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为旅游业提供许多优势。
以下是GIS 在旅游业中的优势:1.地理信息可视化使用GIS可以将地理信息转化为可视化的图表、热力图、3D模型等形式,使旅游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旅游区域的特征和资源优势,提高旅游区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2.空间分析GIS可以对旅游区域的空间分布、景点分布、旅游路线等进行分析和评估,为旅游区域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旅游区域的效益和资源利用率。
3.精准定位GIS可以通过定位功能,为旅游者提供精准的位置信息,帮助旅游者更好地了解周围的景点和服务设施,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
4.智能导航利用GIS可以实现智能导航功能,为旅游者提供一体化的旅游服务,包括景点介绍、旅游路线推荐、交通指引等,提高旅游者的自主性和便利性,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GIS在旅游业中的具体应用案例1.旅游规划与设计利用GIS可以对旅游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资源分布等,确定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可利用性,根据游客需求和旅游目的,进行旅游业的规划与设计。
例如,南非国家旅游局利用GIS技术进行了南非旅游资源的评估和规划,优化了旅游路线和景点分布,提高了旅游业的效益。
2.景点管理和维护利用GIS可以对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大小、景观特点等进行分析,为景点管理和维护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例如,广州市利用GIS技术开展景点开发和维护管理工作,将旅游资讯集成到系统中,提供给游客参考,方便游客了解和探索广州的旅游资源。
3.旅游资源评估和管理利用GIS可以进行旅游资源评估,对旅游资源分布、数量、景观特点等进行分析和量化,为旅游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GIS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国外研究进展综述

GIS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国外研究进展综述一、本文概述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分析工具,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旨在综述国外关于GIS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GIS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中的应用价值,然后重点分析了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GIS在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文化景观研究、历史地理格局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本文还探讨了GIS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挑战与前景,以期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通过综述国外研究进展,本文旨在展示GIS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本文也希望引起国内学者对GIS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关注,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
二、GIS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现象在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规律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学科。
GIS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为研究者提供了强大的空间分析工具和海量的地理信息数据,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利用GIS技术,历史地理学者可以构建包含历史地名、政区界线、人口分布等信息的空间数据库。
这些数据库不仅为历史地理事件的空间定位提供了准确的基础数据,也为后续的空间分析提供了可能。
GIS在历史政区变迁研究中的应用尤为突出。
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历史时期政区的变化过程,分析政区变迁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与特定的地理空间有关。
GIS技术可以帮助研究者对历史事件进行空间定位,并分析事件发生的空间模式、扩散路径等,从而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地理因素。
利用GIS,历史地理学者可以追踪人口分布、城市扩张、交通网络等人文地理现象的历史演变过程。
这不仅有助于理解这些现象的空间格局,还可以为当前的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提供历史借鉴。
GIS综述什么是GIS

GIS综述本文从什么是GIS及其进展历史、组成部份、功能、应用领域、常常利用软件、进展前景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讲解,让大伙儿对GIS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一、什么是GISGIS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的首字母缩写。
最简单地来讲,GIS 是以测绘测量为基础,以数据库作为数据贮存和利用的数据源,以运算机编程为平台的全世界空间分析技术。
二、GIS的进展历史GIS萌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从利用运算机处置自然资源和土地打算任务,分析地图内容并提供信息开始的。
1963年,Roger Tomlinson 开始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即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他也因此被成为地理信息系统之父。
此刻,GIS通过半个世纪额进展历程,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地理信息技术、具有生命力的地理信息科学和欣欣向荣的地理信息产业。
三、GIS的组成部份一个有效的地理信息系统,其大体组成一样包括以下五个部份: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和应用模型。
硬件和软件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环境;数据是GIS的重要内容;模型为GIS建设提供解决方案;人员是系统建设中的关键和能动性因素,直接阻碍和和谐其它几个组成部份。
硬件要紧包括运算机和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数据输入,显示和输出的外围设备等等。
软件要紧包括以下几类: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治理软件、系统开发软件、GIS 软件,等等。
GIS软件的选型,直接阻碍其它软件的选择,阻碍系统解决方案,也阻碍着系统建设周期和效益。
数据是GIS的重要内容,也是GIS系统的灵魂和生命。
数据组织和处置是GIS应用系统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应用模型是信息系统为某一特定的世纪工作而成立的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其构建和选择也是系统应用车告白相当重要的因素。
人员是GIS系统的能动部份。
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组织治理能力是决定系统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
系统人员按不同分工有项目领导、项目开发人员、项目数据人员、系统文档撰写和系统测试人员等。
地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系统。
其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数据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可视化。
GIS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和应急响应等。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到GIS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在城市规划方面,GIS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城市数据,从而制定更有效的规划方案。
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GIS 可以用于监测和管理森林、水资源和土壤等自然资源。
在环境监测方面,GIS可以整合各种环境数据,帮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和预测环境变化。
在应急响应方面,GIS可以快速地处理和显示紧急情况数据,帮助救援人员更快地到达现场。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GIS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例如,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引入使得GIS可以处理更多的数据和提供更高效的服务。
同时,GIS也可以与其他技术结合,如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以提供更加智能和交互式的服务。
总的来说,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挑战的领域。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GIS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耕地质量评价

基于GIS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综述摘要: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耕地质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耕地质量评价是全面衡量耕地质量水平,其结果主要应用于农业和国土政策的制定。
本文主要从GIS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着手做一综述,着重回顾了耕地质量评价的国内外发展的状况,分析指出GIS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同时对耕地质量评价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字:GIS;耕地质量;评价0 引言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耕地质量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后,人口数量不断地增多,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虽然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最新数据为20.3077亿亩,比原来掌握数据增加2亿亩,但是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后备资源不足的国情没有改变,而草原、滩涂、冰山积雪等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
根据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的说法,从数据增加耕地区位特点、损毁情况看,尽管二次调查耕地数据多了2亿亩,但增加耕地中相当部分需要安排退耕,相当数量不宜耕种,相当数量正常耕种受影响。
我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也就是18亿亩多。
从优质耕地减少情况看,全国城镇用地增加较快,优质耕地减少较多,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
因此,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对当前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开展耕地资源的质量评价、科学管理和保护已成为当前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1]。
本文主要从GIS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着手做一综述,包括耕地质量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等。
1 耕地质量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1.1国内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我国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世界上研究土地分类、进行土地评价最早的国家。
据《禹贡篇》记载,4200多年前的夏禹时代,全国疆土分为九州,按土色、质地、植被、水文将土地划分为三等九级,依据其肥力制定贡赋等级。
ArcGIS文献综述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摘要: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都是越来越广泛。
本文对今年来GIS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介绍了GIS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优势,通过一些实例说明GIS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应用方向、方法和现状,并对GIS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GIS 城市规划应用1 引言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它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
而城市本身则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综合体,所以如何全面、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处理地理空间信息的综合型技术。
它具有十分强大的管理空间信息的功能,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GIS技术也日益成熟,所以将GIS技术应用到城市规划中就成为现代的城市规划的一种新思路。
2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优势城市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聚中心,其信息的产生、交换、融合无时不在,并涉及地理、环境、人口、经济等各个方面。
所以反映城市现状、规划、变迁的各类数据以海量方式呈现,并且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化中。
运用传统的技术手段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管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更新困难。
而GIS技术能够把社会、经济、人口等属性信息与地表空间位置相连,组成完整的规划信息数据库,方便查询、管理、分析、调用和显示。
并且GIS也提供了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最佳路径选择等空间分析功能。
另外,利用三维GIS技术,可以很容易辅助推敲规划设计方案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方便的查询三维建筑的相关信息,从而辅助规划决策。
总的来说,与传统的城市规划技术相比,GIS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优点:(1)使数据更加直观的显示(2)使信息的查询和管理更加方便、快速(3)能够实现规划专题分析(4)能够实现规划过程的动态、实时性(5)辅助规划决策3 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实例本文引用了三个应用实例来说明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GIS在土壤侵蚀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8115244 朱霞文献综述GIS在土壤侵蚀中的应用在土壤侵蚀评价工作中,应用了土壤侵蚀模型。
由于因子获取、大数据量运算和运算结果分析上存在一些问题,从而限制了土壤侵蚀模型的更深人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获取、运算、管理、分析和显示空间数据的能力,已经在土壤侵蚀模型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模型因子的获取土壤侵蚀模型可以分为经验模型(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过程模型)2种。
因子是模型运行的先决条件,因子获取是土壤侵蚀模型构建和运行的主要困难。
GIS的数据获取能力在水土保持因子获取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1.1、USLE模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是目前使用最广泛、应用也较方便的土壤侵蚀模型,使用USLE同GIS进行结合多是通过自行开发的GIS软件或商业GIS软件来获取USLE算式中C 因子和LS因子。
其主要原因是C因子和LS因子与GIS计算结果最为相关,其中LS因子多通过GIS运算DEM获得,C因子的获取则借助遥感图像分析方法。
蔡崇法等通过IDRISI GIS中的空间分析模块将等高线转换成栅格图像,根据表面内标原理给每个网格点赋予高程值,在IDRISI中计算S值,将地形、水系等基础数据相叠加生成L因子,相乘后生成LS因子层[1]。
倪九派等使用ArcInfo 的TIN和GRID模块把等高线图生成DEM,对DEM进行表面分析得到每一个栅格的坡度和坡长值,二者相乘得到LS因子[2]。
游松财等在ILWSI GIS的支持下,使用遥感影像计算出NDVI,以傅里叶指数作为加权平均因子,得到了年均地表覆盖率,参考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专家知识确定了C因子值[3]。
周斌等则使用ERMapper以最大似然法对陆地卫星TM影像进行分类,得到土地覆盖类型图,根据经验值确定每一地类的C值,生成C因子层[4]。
1.2、其他模型其他常用土壤侵蚀模型,如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区域性流域环境非点源响应模拟模型,水蚀预报模型等。
由于模型中需要模拟整个系统的过程,因子往往十分复杂,使用GIS获取这些模型因子的做法,通常是利用大型GIS系统进行空间数据运算,得到这些土壤侵蚀模型的因子值,经格式转换被土壤侵蚀模型使用。
GIS-T文献综述

GIS-T文献综述交通是GIS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由于其空间特征和应用兴趣的独特性,将GIS在交通中的应用强化为一个专用名词GIS-T。
一般认为,GIS-T是在传统GIS基础上,加入几何空间网络概念、线性参照和动态分段等技术,并配以专门的交通建模手段而组成的专门系统。
简而言之,GIS-T就是将GIS用于交通方面的一种综合技术(李元军,1993;萧世伦,1996;陆锋,1999)。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和自动制图,经过不断发展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环境评估、交通和公共设施等领域。
伴随着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和交通集成分析技术的发展,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 -T)应运而生,一些具有GIS -T显著特征的概念与算法得到发展,如行程分布、模式分离、交通和网络分配、动态分割等。
Bydler和Nilsson (1977)以及其研究相关人员第一次提出GIS-T开发一个本地参照系统,主张使用平面或非平面图表示法链接ID,以一个建立的节点或一个沿路的非拓扑点按距离确定的线性参照系统。
Nyerges(1989 ) 全面完整地总结了GIS-T的功能,如利用现存的链接属性生存全新的属性,并在交通规划中广泛使用。
目前国外GIS-T技术已逐渐成熟,与此相关的研究很多,多数是采用线性参考系统和动态分段技术来存储、查询和显示交通信息。
国内GIS - T的事业最近几年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交通系统建设中,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功能,建立公路电子地图系统,必须解决公路系统中,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属性数据关联存储问题。
传统的公路管理系统中通常采用里程桩号作为公路的参考系统,路段以等长或变长划分,而公路的许多属性具有多重性,如路宽、路基等随里程不同而变化,同时又存在断链、交叉等问题;普通GIS的线性特征采用弧段-结点数据模型,用2维的x, y坐标对来描述,这种方法非常适合点线的位置以及面状地物的边界和位置,但不适合表达公路GIS中的复杂的网络现象。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研究综述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研究综述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收集、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数据的工具和技术。
它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海洋环境监测评价研究进行综述,从数据收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方面进行探讨。
海洋环境监测评价是指通过对海洋环境中的各种要素进行持续观测、采样和分析,以评估海洋环境的质量状况和态势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在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数据收集海洋环境监测评价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提供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功能,方便海洋环境数据的采集和整合。
通过GPS技术和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和记录海洋环境中的位置信息和影像数据。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还能够集成海洋观测站、船舶和无人机等海洋观测设备的数据,形成全面、连续、多尺度的海洋环境数据库。
二、数据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能够对大规模的海洋环境数据进行存储、查询和更新。
通过建立海洋环境数据库,可以方便地存储和管理各类海洋环境数据,包括海洋水质、海洋生态、海洋气象等多种数据类型。
同时,地理信息系统还支持数据的空间和属性关联分析,可以实现多维度的数据查询和分析,为海洋环境评价提供支持。
三、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够对海洋环境数据进行空间插值、空间统计和空间模型构建等操作。
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将离散的海洋环境数据插值成连续的表面,形成空间分布图。
同时,可以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对海洋环境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热点分析和时空变化分析等,揭示海洋环境的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规律。
此外,地理信息系统还支持空间模型的构建和模拟实验,可以对海洋环境进行预测和评价。
四、决策支持地理信息系统不仅提供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还具备决策支持的能力。
GIS在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综述

设 立 了 地 理 数 据 收 集 和 处 理 委 员 会 ( C S 。 这 些 组 织 和 C D P)
和模 型 的前 后 处 理 。Jnte oah n等 人 利 用 A c if r/n o的 AML
[ 摘 要 ] 地 理信 息 系统 ( I ) G S 的迅 速 发展 , 并在 各 行 各 业都 有 着广 泛 的应 用 , I 地 下 水 中的应 用是 水 资 G S在 源 管理 应 用 中是 一 个研 究重 点 。从地 下 水 资 源 的管 理 和评 价 、 质 预 警 和 污 染物 分 析 、 源地 保 护 中的应 用、 水 水 水 在
相结 合 的方法 来 评 估 农 业 非 点 源污 染 。国 内 刘 明 柱 等选 择
四 种 因 子 自 然 地 理 子 系 统 ( G ) 水 文 地 质 环 境 子 系 统 N S 、 ( S 、 质 环 境 子 系 统 ( E )、 表 水 系 子 系 统 ( W S 对 HE ) 地 G S 地 S ),
准 确 的为地 下水 管 理服 务 。 1 1 2 在 地 下水 资 源评价 中的应 用 .. E L—K d 等 利 用 G S作 为 模 型 的 外 壳 , Oau和 ai I 在 h Ha a 岛建立 了 二 维 数 值 模 拟 模 型 , I wi i G S主 要 完 成 数 据 管 理
机 构 的建立 , 于传播 地 理信 息 系统 的知 识 和 发展 地 理 信 息 对
系 统 的技术 , 了重要 的作 用 。从 1 6 起 9 3年 , 拿大 测 量 学 家 加 R. . o l sn首 先 提 出 “ 理 信 息 系统 ” 一 概 念 , 建 立 F T mi o n 地 这 并
GIS绝缘问题研究综述

S O o n a r e d e t e c t e d . At p r e s e n t , ma n y s c h o l a r s a t h o me a n d a b r o a d h a v e ma d e a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s t u d y o n i n s u l a t i o n d e t e c t i o n
于绝缘缺 陷引起 的局部放电( P a r t i a l D i s c h a r g e , P D ) , P D长时间发展 会导致G I S 绝缘损害 。 对P D 进行检测 显得尤为
重要。对P D 进行检测 , 主要是检测 由其造成 的二次物理现 象, 包括声、 光、 电 磁 波和 气体分解产 物等现象 。 目 前,
国 内外学者对G I S 绝缘缺 陷检测技术进行 了较 为全面 的研究 , 取得 了大量 的成果。对G I S 局部 放 电检测技术 以及 S F 6 替代气体研究进行 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 主要包括G I S 平 台及典型绝缘缺 陷的模拟 、 超高频 电磁波传播特 性、 分 解气体研 究、 模 式识别¥  ̄ S F 6 替代 气体 的研 究等, 为后续G I S 局部放 电方面 的研究提供 了有价值的参考。
YU J i a n — h u i . L I Ha i — d e
( 1 . X i a o s h a n P o w e r S u p p l y B u r e a u , H a n g z h o u 3 1 1 2 0 1 1 , C h i n a ; 2 . N o t r h C h i n a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U n i v e r s i t y , B a o d i n g 1 0 2 2 0 6 , C h i n a )
旅游业的GIS应用研究综述

对于生态保护区开发 为景 区必须要考虑环境 容量 问题 ,如果 只 注 重 旅 游 效 益 而 忽 视 环境 承 受 力 则 会 对 风 景 区 内 环境 带来 破 坏 性 的影 响 。因 此 , 析 园区 内的 环境 容 量 , 取 相 应措 施 对 于 园 分 采 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在 GS应用中 ,可以将景 区内部的各种要素分图层进 行缓 I 冲分 析 , 由原 先建 立的点 、 、 线 面图形 得到缓冲后拓展而成 的多 边形 , 根据各 图层叠加运算生成景区的生态敏感 区, 生态敏感 区 是生态 园区内需要重点保 护的地 区。再将 由面积法计算得到的 环境容量值与 G S得到的结果结合 ,对园区的各地块的划 分及 I 布 置做 统 筹 安 排 。
到景点间的通达 时间,再结合用户事先设定 的每个景点的停 留 时 间 得 到符 合 用 户 需 求 的 线 路 安排 同 。
3 Gl 在 生态 旅 游 方 面 的 应用 S
生态旅 游是指是指人们为了了解 和观赏 自然风景 、野生动 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 区的文化风貌以及娱乐休养 、 地 探险 、 科研 等 目的 ,而到具有较完整生态系统或未被 干扰污染 的 自然 区域 的旅 行 l I 在 生态 旅 游 方 面 有 以 下几 点应 用 : 8 l S 。G 31 游 资 源 的 开 发管 理 及 保 护 。 .旅 生态旅游一个最重要 的前提是保持 自然环境 的原生状态不 受人为影响 ,对环境 的监控保护则 需要 多种 技术 和 GS技术 的 I 结合使用。 例如 , 对遥感数据经对图像的分析 、 分类处理 , 得到生 态旅游资源数据 ,再将分类好的图像导入 G S系统结合实地考 I 察获取的其他相关数据作进一步分析。从得 到的图中可 以明显 . 的观察到景区内植被种类 、 分布范围等详细情况的变化 , 以便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GIS研究综述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技术的日新月异及计算机图形学理论的日渐完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也日趋成熟,并且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使其核心技术GIS更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所以学习和研究GIS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GIS的基本概念,对GIS多年来的发展做了总结。
本文结合目前GIS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其应用领域,并对GIS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GIS;现状;应用;发展趋势;1 GIS简介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对地理空间实体和地理现象的特征要素进行获取、处理、表达、管理、分析、显示和应用的计算机空间或时空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是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计算机系统,随着GIS的发展,也有称GIS 为“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近年来,也有称GIS为"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
GI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简而言之,是对地球上存在的现象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
GIS 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
它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点:(1)地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的。
(2)地理信息系统操作的对象是地理空间数据。
(3)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空间分析、评价、可视化和模拟的综合利用优势。
(4)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分布特性。
(5)地理信息系统的成功应用更强调组织体系和人的因素的作用。
在GIS技术不断发展下,目前GIS 的应用已从基础信息管理与规划转向更复杂的区域开发、预测预报,与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用于全球监测,成为重要的辅助决策工具。
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世界上常用的GIS软件己达400多种.国外较著名的GIS软件产品有:Auotodesk系列产品、Arc/Info、MapInfo及其构件产品、Intergraph、Microstation等,还有Web环境下矢量地图发布的标准和规范,如XML、GML、SVG等等。
我国GIS软件研制起步较晚,比较成熟的测绘软件主要有南方CASS,MapGIS,GeoStar,SuperMap等。
尽管现存的GIS软件很多,但对于它的研究应用,归纳概括起来有二种情况:一是利用GIS系统处理用户的数据;二是在GIS的基础上,利用它的开发函数库二次开发用户专用的GIS软件。
目前已成功应用包括资源管理、自动制图、设施管理、城市和区域规划、人口和商业管理、交通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教育、军事等九大类别的一百多个领域。
在美国及发达国家,GIS的应用遍及环境保护、灾害预测、城市规划建设、政府管理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加速了GIS应用的进程,在城市规划管理、交通运输、测绘、环保、农业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GIS的发展历程2.1国际发展状况地理信息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已历经30余年。
用户的需要、技术的进步、应用方法论的提高,以及有关组织机构的建立等因素,深深地影响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综观GIS发展,尤其是北美地区的实际情况,可将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1.16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开拓期,注重于空间数据的地学处理。
例如,处理人口统计局数据(如美国人口调查局建立的DIME)、资源普查数据(如加拿大统计局的GRDSR)等。
许多大学研制了一些基于栅格系统的软件包,如哈佛的SYMAP、马里兰大学的MANS 等。
综合来看,初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诸多方面,如学术探讨、新技术的应用、大量空间数据处理的生产需求等。
对于这个时期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来说,专家兴趣以及政府的推动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并且大多地理信息系统工作限于政府及大学的范畴,国际交往甚少。
2.1.27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巩固发展期,注重于空间地理信息的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的真正发展应是70年代的事情。
这种发展应归结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资源开发、利用乃至环境保护问题成为政府首要解决之疑难,而这些都需要一种能有效地分析、处理空间信息的技术、方法与系统。
二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数据处理加快,内存容量增大,超小型、多用户系统的出现,尤其是计算机硬件价格下降,使得政府部门、学校以及科研机构、私营公司也能够配置计算机系统;在软件方面,第一套利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软件问世,新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不断出现,据IGU 调查,70年代就有 80多个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第三,专业化人才不断增加,许多大学开始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培训,一些商业性的咨询服务公司开始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作,如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SRI)成立于1969年。
这个时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总体特点是:地理信息系统在继承60年代技术基础之上,充分利用了新的计算机技术,但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仍然很弱;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面未有新的突破;系统的应用与开发多限于某个机构;专家个人的影响削弱,而政府影响增强。
2.1.38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大发展时期,注重于空间决策支持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从资源管理、环境规划到应急反应,从商业服务区域划分到政治选举分区等,涉及到了许多的学科与领域,如古人类学、景观生态规划、森林管理、土木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等。
许多国家制定了本国的地理信息发展规划,启动了若干科研项目,建立了一些政府性、学术性机构。
如中国于1985年成立了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美国于1987年成立了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IA)。
同时,商业性的咨询公司,软件制造商大量涌现,并提供系列专业性服务。
这个时期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商业化实用系统进入市场。
(4)90年代为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时代。
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许多机构必备的工作系统,尤其是政府决策部门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受地理信息系统影响而改变了现有机构的运行方式、设置与工作计划等。
另一方面,社会对地理信息系统认识普遍提高,需求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扩大与深化。
国家级乃至全球性的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已列入美国政府制定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同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战略、我国的“21世纪议程”和“三金工程”也包括地理信息系统。
毫无疑问,地理信息系统将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服务系统。
2.2国内发展状况我国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工作自80年代初开始。
以1980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成立全国第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室为标志,在几年的起步发展阶段中,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在理论探索、硬件配制、软件研制、规范制订、区域试验研究、局部系统建立、初步应用试验和技术队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积累了经验,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发展阶段的标志是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作为政府行为,正式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科学研究、应用实验和工程建设工作。
许多部门同时展开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工作。
如全国性地理信息系统(或数据库)实体建设、区域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和建设、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或专题应用软件的研制和地理信息系统教育培训。
通过近五年的努力,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上的应用开创了新的局面,并在全国性应用、区域管理、规划和决策中取得了实际的效益。
自90年代起,地理信息系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执行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联合科技攻关计划,强调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用化、集成化和工程化,力图使地理信息系统从初步发展时期的研究实验、局部实用走向实用化和生产化,为国民经济重大问题提供分析和决策依据。
努力实现基础环境数据库的建设,推进国产软件系统的实用化、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一体化。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区域工作重心上,出现了“东移”和“进城”的趋向,促进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经济相对发达、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用户需求更为急迫的地区和城市首先实用化。
这期间开展的主要研究及今后尚需进一步发展的领域有: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重点产粮区主要农作物估产;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建立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专业信息系统与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基础通用软件的研制与建立;地理信息系统规范化与标准化;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产品研制与生产。
同时经营地理信息系统业务的公司逐渐增多。
总之,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正逐步形成行业,具备了走向产业化的条件。
3 GIS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GIS技术已经成为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传播地理空间信息的核心技术。
在信息社会,GIS 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
3.1 资源管理主要应用于农业和林业领域,解决农业和林业领域各种资源(如土地、森林、草场)分布、分级、统计、制图等问题。
主要回答“定位”和“模式”两类问题。
3.2资源配置在城市中各种公用设施、救灾减灾中物资的分配、全国范围内能源保障、粮食供应等到机构的在各地的配置等都是资源配置问题。
GIS 在这类应用中的目标是保证资源的最合理配置和发挥最大效益。
3.3城市规划和管理空间规划是GIS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城市规划和管理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如何保证绿地的比例和合理分布、如何保证学校、公共设施、运动场所、服务设施等能够有最大的服务面(城市资源配置问题)等。
3.4土地信息系统和地籍管理土地和地籍管理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地籍权属关系变化等许多内容,借助GIS技术可以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这些工作。
3.5生态、环境管理区域生态规划、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削减分配的决策支持、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环保设施的管理、环境规划等。
3.6基础设施管理城市的地上地下基础设施(电信、自来水、道路交通、天然气管线、排污设施、电力设施等)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且这些设施明显具有地理参照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