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
耕地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耕地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1.背景:我国耕地面积有限,人口众多,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竞争激烈,耕地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和破坏。
2.目标:通过耕地保护工作,确保耕地面积稳定,提高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步骤和措施1.制定耕地保护规划:-统计评估土地利用状况和耕地面积。
-制定区域性、定岗位补过的耕地建设规划,确定耕地保护和开发重点区域。
2.加强耕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与耕地利用相关的基础设施,包括水利、排灌、防洪、水土保持、设施农业等。
-积极推广耕地机械化作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落实农田水利维护和管理责任制,确保水资源的合理供给。
3.优化农田管理制度:-加强农田综合整治,改善耕地质量。
-建立农田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农业用地管控,严禁非农业用地进入农田。
-推行差别化施策,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土地,因地制宜开展农田管理。
4.加强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完善耕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标准,落实耕地保护的合法性和威严性。
-加强耕地保护监管,建立健全耕地用途变更审批制度,加大对非法占用耕地的打击力度。
-建立健全耕地立法、执法、司法相补的耕地保护工作机制。
5.加强农民培训和意识提升:-组织农民参加耕地保护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和技能。
-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参与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广优质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耕地保护水平。
三、实施保障和考核机制1.经费保障:加大财政投入,优先保障耕地保护工作的经费需求。
2.耕地保护责任清晰化: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责任,在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耕地保护目标。
3.信息化建设:加强土地信息管理,建立土地监测与评估系统,及时了解土地利用状况。
4.耕地保护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对耕地保护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倡导透明和公平的考核机制。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有效保护我国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
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一、前言农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而耕地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如何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成为解决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针对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提出相关的实施方案。
二、耕地质量现状分析1.土地肥力下降:目前我国耕地普遍存在着土地肥力下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结构松散度降低以及土壤肥力逐渐减弱。
2.土地退化问题突出:部分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比较严重,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土壤酸化等。
3.土地资源利用不足:农业用地过度开垦,土地质量逐渐恶化,利用率不高。
4.土地污染严重: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土地污染问题。
三、耕地质量提升的基本原则1.可持续利用:在提升耕地质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尽量减少对土地的负面影响。
2.生态优先:在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的过程中,要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尊重自然规律,促进土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3.科学合理:提升耕地质量工程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规划和实施,确保其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4.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政策引导可以有效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的积极性,推动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
四、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1.优化农业结构:通过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合理安排轮作休耕和种植的次序,适当增加绿肥种植面积,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升耕地质量。
2.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种植方式能够减轻对土壤的压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有益于土壤的肥力保持和提升。
3.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合理利用耕地,推广高效农业种植方式,增加耕地的利用率,保持土地肥力。
4.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大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投入力度,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有利于土地保护和土壤水分保持。
5.加强土壤环境保护:促进土地的生态建设,减少土地的退化和污染,增加土地的肥力和产能。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一、方案目标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制定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具体措施,进一步保护农田土壤,提高耕地质量水平,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方案内容1.加强土壤保育(1)开展土壤调查,掌握土壤资源状况,制定保育措施。
(2)建立土壤保护区,重点保护具有特殊功能的耕地。
(3)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的污染。
(4)建立土壤修复机制,对受污染和损伤的土地进行修复。
2.优化农业结构(1)积极发展良种、优势作物,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推广农业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减少对土壤的压力。
(3)加强畜禽粪便的处理,减少对土质的损害。
3.加强耕地管理(1)建立统一的耕地管理制度,规范耕地使用行为。
(2)加强土地流转监管,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3)建立适应本地土地管理的合理产权制度。
(4)加强对土壤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提高耕地质量(1)推广科学的耕作技术,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
(2)合理施用肥料,减少肥料过量使用对土壤的伤害。
(3)加强土地保温和固碳,提高土壤肥力。
(4)加强灾后耕地恢复,恢复生态平衡。
三、方案实施1.建立保障体系由政府主导,制定相关政策,资金投入,建立相关机构。
建设农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农业科研与推广服务站的建设。
2.加强宣传发挥各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耕地保护与提升的重要性,普及健康有机耕作知识和技术,动员广大农民参与。
3.落实方案各地区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执行方案。
制定相应的指标和考核办法,定期检查耕地质量,加强保护。
四、方案效益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可大大提高农作物品质,提高农业收益。
同时,可减少农业污染,保障环境安全。
通过此规划方案的实施,将耕地从数量上转向质量上,完成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为全面做好我市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绿色引领,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主攻质量效益,集成推广盐渍退化耕地土壤改良培肥、治理修复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提升耕地质量,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快形成全市各具特色的绿色农业生产方式,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选择6个农业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县(区),集中连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示范15万亩以上;择优选择4个粮食生产大县实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创建,示范面积4万亩以上;开展取土化验1570个,田间试验70个。
力争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示范区实现“三个促进”。
(一)促进耕地质量提升。
围绕盐渍化退化耕地治理,在6个县集成推广农作物秸秆数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机械深翻等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技术模式,示范盐碱耕地质量提升集成技术15万亩,建设耕地质量提量核心示范区6个,加大盐渍化耕地治理培肥,稳步提升耕地质量;核心示范区土壤盐渍化、耕层结构变差、土壤退化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二)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4个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建设测土配方施肥与化肥减量增效核心示范区4个;6个耕地质量提升技术示范县(农场)和4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核心区化肥使用量减少10%以上,带动全市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三)促进长效机制建设。
加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和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调查和农户施肥调查制度,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与化肥减量增效组织方式,拓宽技术服务机制和政策框架,推进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常态化实施。
三、重点工作(一)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示范,促进耕地质量提升。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一、引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农民的生命线。
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利益和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套科学且可行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实施方案,以指导政府和农民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土地的产出和农产品的质量。
二、背景分析1. 耕地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耕地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其中包括土地污染、水资源短缺、耕地退化、农业产能下降等。
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重要性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综合资源利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产品产出、改善农产品质量,并减轻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压力。
三、实施方案1. 加强耕地保护和监管政府应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和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耕地污染和退化问题。
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控制非法占用耕地行为,并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耕地保护的意识。
2. 推广科学耕作技术引导农民采用科学的耕作技术,包括合理施肥、轮作休耕、有机农业等措施,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品质。
鼓励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灌溉水的污染风险。
培育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改善农田排水状况,减少水涝和水浸灾害的发生。
推动农田灌溉系统的现代化改造,提高灌溉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
发展集雨和节水灌溉技术,实现农田灌溉的精准化和智能化。
4. 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强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开展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处理工作。
鼓励农民将农业废弃物用于沼气、有机肥和生物质能源的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 完善政策支持机制建立健全的政策支持机制,包括制定优惠政策、奖励制度和补贴政策,为农民提供保护耕地和提升耕地质量的经济支持和政策保障。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耕地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们必须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提升耕地质量。
本项目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项目目标1.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生态不恶化。
2.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三、项目实施方案1.完善耕地保护制度(1)加强耕地保护立法,明确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
(2)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考核制度,将耕地保护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
(3)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
2.提升耕地质量(1)加大耕地质量建设投入,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
(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耕地地力。
(3)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定期发布耕地质量报告。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1)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广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
(2)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率。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4.保护生态环境(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2)推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植被。
(3)实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5.提高农民素质(1)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2)推广农业新技术,引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3)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四、项目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阶段(1)收集项目相关资料,了解耕地保护现状。
(2)开展实地调查,掌握耕地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3)分析研究,提出项目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1)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2)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质量。
(3)定期检查项目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2)评估项目对耕地保护、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影响。
(3)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项目实施提供借鉴。
五、项目风险与应对措施1.政策风险:政策调整可能影响项目实施。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质量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
为了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的重要性、实施方案及具体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的重要性1.保障粮食安全。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只有保障耕地的质量,才能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2.维护生态环境。
耕地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和提升其质量将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减轻土地碳排放量。
3.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有足够的耕地面积,而保护耕地质量也将有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益。
二、实施方案1.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土地使用权、耕地保护、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耕地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2.完善耕地评价体系。
评价耕地的质量、潜力、适宜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计划,合理安排土地用途和布局,确保耕地质量得到维护和提升。
3.加强土地治理和修复。
通过土地整治、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植物修复等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保证耕地水分充足。
4.提高投入力度。
加大对耕地保护和提升的投入力度,把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三、具体措施1.加强耕地质量测评。
做好农田水利和土地补饰功能建设,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加强耕地质量测评、监测和预测。
2.加强土地整治和治理。
通过土地整治、改良土壤、排除盐碱化等措施,扭转耕地生产能力下降的趋势。
3.加强环境保护。
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和频次,加大有机肥料的使用量,避免农业生产对耕地环境的影响。
4.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提高农业产业集聚度,优化耕地结构,建立多样化的农业经济体系。
以上就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的具体介绍。
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6篇)
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6篇)方案是应用写作的计划性文体之一,为了让项目在良好的步调中推进。
我们可以去精心编写一份方案,方案从哪些角度来写好呢?的千挑万选推荐这篇有深度的“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希望本文能够带给您一些启示记得收藏哦!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篇1一、加强土地质量监测和评估1. 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利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手段,对全国耕地质量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形成相关数据和报告。
2. 根据耕地质量评估结果,对耕地进行分类管理,实施差异化调控和精细化管理,重点关注贫瘠土地的改良和好地质量的保护。
二、促进土壤改良和养护1. 推广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的使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能力。
2.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采用轮作休耕、绿肥覆盖、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等措施,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肥力。
三、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1. 加强灌溉设施建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
2. 加强农田水利管理,建立农田排水和灌溉的监测和管理机制,及时解决农田排水不畅和灌溉不足等问题,保证农田的良好水分管理。
四、加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技术支持1. 推广现代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减轻人工劳动强度。
2. 引进和培育先进的耕地改良和管理技术,推动农业生产向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五、加强政策支持和经济激励1. 设立耕地质量提升专项资金,用于耕地质量改良、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
2. 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科学耕作技术和设备,推动耕地质量的提升。
六、加强耕地质量监督和执法1. 建立健全的执法和监督机制,加强对违规占用和破坏耕地的打击和处罚。
2. 加强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大众对耕地质量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将能够提升耕地的质量,保证农田的持续良好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一、加强土壤保护1.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农田布局,减少盲目开垦和耕地质量下降。
2.加强对土壤污染的监测和防控,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污染问题。
3.加强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推行农田有机肥料的利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确保土壤生态环境的健康。
二、合理施肥1.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量进行合理施肥,避免施肥不当造成浪费和污染。
2.推广农作物间套种、轮作和绿肥种植,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
3.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施肥意识和技能水平。
三、科学农田水利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保证农田排水畅通,避免水浸和涝害对耕地造成损害。
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水源,减少农田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灌溉效率。
3.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建设防护林和林网,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持农田水土的稳定。
四、加强农田管理1.建立健全农田基本农事制度,推行科学种植制度,包括合理轮作、适时耕作、控制病虫害等,提高耕地产能。
2.加强土地流转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避免土地荒芜和闲置。
3.推行农田生态修复项目,修复和恢复耕地生态功能,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五、加强政策扶持1.制定土地保护和土地利用政策,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土地流转和农田保护意识的提高。
2.加大农田改造和土地整理力度,提高农田的质量和利用效益。
3.加强农田保险制度建设,为农民提供农业风险保障,减少耕地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提高农田的产能和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也可以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和农产品的安全风险,实现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耕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方案
耕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为加强我国耕地保护工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决定实施耕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
本行动方案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实施具体措施,加强土地整治,保护并提高耕地的质量和数量,稳定农业生产基础,促进农业现代化。
二、规划目标(一)耕地面积保护目标到2025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保持在1.8亿公顷以上,其中良种畦耕地面积达到1.5亿公顷以上。
(二)土壤保护目标到2025年,全国耕地土壤无公害率达到85%以上,耕地土壤肥力等级整体提高。
(三)农业生产水平保护目标到2025年,实现耕地经营管理规模化、标准化,提高耕地单产水平,保障粮食生产需求。
三、主要措施(一)加强土地整治1. 推进耕地土壤保护和治理工程,加强对耕地土壤的污染、退化、酸化等问题的治理,提高耕地土壤质量。
2. 加强对耕地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理监测体系,实施耕地质量等级评定,对土地质量优良的地区进行保护和利用,对质量较差的地区进行整治提升。
3. 开展耕地流失整治工程,对于耕地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实施各项措施,包括植树造林、建设水土保持设施等,加强耕地的保护和修复。
(二)保障耕地质量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田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农田保护地整治,推广农业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业化肥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2. 推行科学耕作制度,合理施肥、合理轮作、合理耕作,加强耕地的管理和保养,延长土地的使用寿命。
3. 发展轮作休耕制度,适当压缩种植区域,实施休耕制度,保障耕地的休养生息。
(三)促进农业生产水平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广高效耕作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耕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2. 鼓励农业生产的多元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收入。
3. 支持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民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提高耕地的生产效益。
耕地保护与耕地保护与实施方案
耕地保护与耕地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写字桌上,一股莫名的冲动涌上心头,仿佛是时候梳理一下关于耕地保护的那些想法了。
思绪如泉涌,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一、背景分析我国是农业大国,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们必须加强耕地保护。
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就像我小时候在农村割麦子,那片金黄的麦田,如今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
二、目标设定1.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
这就像我在健身房锻炼,目标是保持体重,不能让耕地面积减少,就像不能让体重增加。
2.提高耕地质量。
这就好比给农田穿上西装打上领带,让它变得更有“气质”。
3.优化耕地布局。
这就如同城市规划,合理布局,让耕地发挥最大效益。
三、实施方案1.建立耕地保护制度就像小时候妈妈立的规矩,我们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包括耕地用途管制、耕地占补平衡、耕地质量监测等。
2.加大耕地保护投入这就像投资理财,我们要加大耕地保护投入,用于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保护设施建设等。
3.推进耕地流转就像买卖股票,我们要推进耕地流转,让耕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耕地流转,增加农民收入。
4.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这就如同美容护肤,我们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包括土壤改良、水利设施建设等。
5.优化耕地布局就像设计师设计图纸,我们要优化耕地布局,确保耕地集中连片,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
四、具体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这就如同制定游戏规则,我们要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耕地保护有法可依。
2.加强执法监管这就如同警察巡逻,我们要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行为。
3.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这就如同发放奖金,我们要建立耕地保护激励机制,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耕地保护。
4.提高农民耕地保护意识这就如同教育孩子,我们要提高农民耕地保护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5.加强国际合作这就如同结交朋友,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外耕地保护的成功经验。
重庆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
重庆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为了保障重庆市耕地的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制定了重庆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1. 坚持高质量发展,优先保障耕地质量,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强化政府主导,加强统筹规划,形成各级政府部门合力推动耕地质量提升的工作格局。
3. 遵循科学规划,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作。
二、重点任务1. 加强土壤调理,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结构。
2. 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倡有机种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 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灌溉水源,保证农田灌溉需求。
4. 推进农田水土保持工程,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保护耕地资源。
5. 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三、实施保障1.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法规,加大对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的资金支持。
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耕地管理水平,推广科学种植技术。
3.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对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监测。
四、工作机制1. 建立健全耕地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2. 加强信息共享,建立耕地质量提升工作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相关政策和技术信息。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结:重庆耕地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民朋友们要积极配合,认真落实方案要求,共同努力,为重庆市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方案
2024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1 背景分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农民的生存依托,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也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
1.2 目标设定- 到2024年,全国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耕地面积保持稳定并有所增加;- 到2024年,全国耕地质量得到有效提高,耕地环境质量稳定,并显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到2024年,全国耕地利用率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显著增加。
二、工作措施与任务2.1 加强耕地保护工作2.1.1 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加强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政策体系建设,强化耕地保护的法治保障。
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占地行为。
2.1.2 强化耕地保护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耕地资源监测和评估体系,实时掌握全国耕地面积、质量和利用情况。
加强对耕地破坏和质量问题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破坏。
2.1.3 强化耕地综合整治加大对农村杂乱地块和退耕还林还草地的整治力度,开展耕地改造和生态恢复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耕地质量。
2.2 提升耕地质量2.2.1 加强土壤调查与评价开展全国土壤调查,建立土壤质量数据库,全面了解土壤质地、养分状况、有机质含量等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2.2 推进有机肥料和绿色农业发展加强有机肥料和绿色农业的推广应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2.2.3 增加耕地保护投入和技术支持加大对耕地保护的财政投入,提供农民耕地保护的奖励和补贴,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和能力。
2.3 提高耕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2.3.1 优化农田水利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用水效益。
农业部关于印发《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的
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5.10.28
•【文号】农农发[2015]5号
•【施行日期】2015.10.2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农业部关于印发《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农农发[2015]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为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我部制定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有力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农业部
2015年10月28日附件: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
耕地保护与提升工程方案
耕地保护与提升工程方案一、耕地保护的现状与问题1. 耕地资源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用地被城镇化用地、工业园区等非农业用地不断占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同时,过度开垦、滥用化肥农药等,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
2. 耕地保护面临困难当前,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监管机制不够严格,部分地区违法用地现象严重,监测监测手段不够全面,管理手段不够灵活。
同时,相关部门职能不够明确,责任不够到位。
3. 耕地保护工作亟待加强为了保护好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改善耕地环境,提升耕地质量。
二、耕地保护与提升工程方案的主要内容1.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耕地承包经营管理,规范土地利用行为,维护耕地资源安全。
加大对耕地保护的监管力度,完善监测监控手段,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用地行为。
2. 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民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对耕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培养农民爱护耕地、科学耕种、绿色种植的理念,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土地资源保护和治理。
3. 实施耕地整治工程,提升耕地质量加大对耕地的整治力度,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减少土地污染,提升土壤肥力,增加土地产量。
通过绿化、改良、固碱、防渗等技术手段,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
4. 创新耕作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机械化作业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等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土地利用效率。
5. 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农田的耕地保护激励机制,对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耕地保护,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6.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稳定农民增收渠道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一、编制背景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是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耕地保护政策的指导下,为加强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对其质量的提升,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损失,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而制定的。
二、编制目的本实施方案旨在加强对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升,制定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和耕地管理制度,实现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三、编制任务1.建立耕地保护和提升的法律法规制度,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耕地的监管和管理。
2.制定科学合理的耕地质量评估标准,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对耕地进行全面评估和监控。
3.加强对耕地开发利用和重要耕地的保护,建立“一地一策”的耕地管理模式,根据不同的土地类型和区域特点,采取相应的耕地管理措施。
4.推进精准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使用效率。
5.加强土壤环境保护,采取科学的土地改良和保育措施,保障耕地质量稳定和健康。
四、编制措施1.建立耕地保护和利用的法规制度,强化耕地资源的保护和耕地利用的管理。
2.建立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对耕地质量进行全面监测、评估和管理,加强耕地保护。
3.加强对耕地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在重要耕地和生态脆弱区域采取相应的耕地管理措施,保护耕地生态环境。
4.推进精准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土地资源使用效率,实现耕地质量的提升和提高农民收入。
5.加强土壤环境保护,采取科学的土地改良和保育措施,保障耕地质量稳定。
五、编制建议1.加强耕地保护的法规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保障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2.建立完善的耕地质量监测和管理体系,对耕地质量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提高耕地质量。
3.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管理,实行精准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耕地资源利用效率。
4.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保护和改良措施,保障耕地质量稳定。
5.加强对重要耕地和生态脆弱区域的保护和管理,建立“一地一策”的耕地管理模式,保障耕地生态环境。
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为推进全市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一)保护目标到2020年,全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724.05万亩。
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划定,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二)保护措施1.对永久基本农田实施特殊保护。
制定下发我市《关于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和引导;加强用途管制,除法律规定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选址无法避让的,其他任何建设都不得占用;加大执法监察力度,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建设项目、生态退耕、灾毁等确需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方案编制论证等有关补划工作;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要优先纳入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优先用于改变或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补划,确保补划永久基本农田数量足、质量好。
2.严格执行耕地保护考核。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8)2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鲁政办发[2018)20号),完善我市《聊城市县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县、乡、村逐级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严格对各县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并落实奖惩。
3.实施耕地保护补偿奖励。
按照省级资金补偿激励办法,市县两级在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时,依据耕地保护责任落实、耕地地力保护等情况,对耕地保护成效突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奖补,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后期管护与修缮、地力培育和耕地保护管理等。
根据县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对认真履行县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成效突出的县级政府给予表扬,在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耕地占补平衡调剂指标、土地整治工作专项资金时,对于耕地保护工作到位的县(市区)予以倾斜。
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
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新时代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耕地质量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落实最严格的耕地质量保护制度,按照量质并重、用养结合、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工程、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任务目标(一)示范推广种植绿肥3.5万亩。
2021年,全区示范推广种植绿肥3.5万亩(详见附表),各镇街应充分利用种植豆类、花生、油菜等绿肥以及果园、茶园种植绿肥,鼓励农户将绿肥翻压还田,培肥地力,减少作物化肥使用量。
(二)实施稻田秸秆还田2.3万亩。
2021年,全区实施稻田秸秆还田2.3万亩(详见附表)。
各镇街要与土肥、农技、农机部门密切配合,指导农户采取粉碎、堆沤、覆盖等形式,及时将秸秆还田利用,补充土壤钾素,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三)推广有机肥14万亩。
2021年,全区计划推广有机肥14万亩(详见附表)。
各镇街要通过项目实施,促进项目区土壤肥力提升、有机肥资源利用提高、项目区减少化肥施用量2%以上。
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强化组织协调,健全工作机制,抓紧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及时上报进度,保障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二)落实主体责任。
各地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责任考核,根据省厅下达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推广的任务,结合当地实际,细化本辖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实施方案,加强相关部门之间协调,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推广技术示范区。
各地要根据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内容,建立秸秆还田、化肥减量增效、酸化土壤改良、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至少2项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集成技术推广示范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创新工作机制,探索通过建立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施用石灰、秸秆还田等轻简、高效、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在资金使用上采取物化补助和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在实施主体上注重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技术模式和实施方式上强调发挥地方自主性,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贯彻落实《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和评价办法》(农业部令 2016年第2号)关于5年定期发布耕地质量等级信息的有关要求,全面及时掌握耕地质量现状及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加强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服务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鼓励农户改善农田管理和耕作措施,升级耕地质量管理数据信息系统,实现耕地质量的动态监测和保护功能。
提升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实现黑土地合理持续利用。
建设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开发黑土地保护大数据平台,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黑土地保护实践中,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和知识,实现黑土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黑土地农业生产提供灾变预警、远程诊断、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二、目标任务(一)开展土壤肥力保护提升。
开展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工作,面积76万亩以上。
实施区推广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用量增长趋势逐年递减,力争2020年零增长;绿肥鲜草力争达到1500公斤/亩以上,减少化肥施用量10%;秸秆还田率力争达到95%以上,秸秆焚烧现象基本杜绝,稳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二)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
治理土壤酸化,施用石灰,配套开展增施有机肥措施,面积20万亩以上。
实施区pH值小于5.0的酸化土壤pH值提高0.5以上,土壤pH值大于5.0且小于5.5的酸化土壤pH值提高0.2以上,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遏制耕地质量退化趋势。
三、实施区域、资金额度、技术模式及补助方式湖北省2016年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资金2400万元,全部用于开展地力培肥及退化耕地治理的物化补助和购买相关技术服务。
按照“农民主动实施为主、补贴政策引导为辅”的原则,根据各地生产条件和土地经营承包方式,确定重点补贴对象,鼓励和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承担项目任务,补助物资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倾斜。
(一)开展土壤肥力保护提升。
1.增施有机肥模式。
在谷城县、钟祥市、麻城市实施增施有机肥模式,每县补助资金200万元,全部用于采购有机肥及相关技术服务,补助标准为30元/亩,实施面积6.67万亩以上。
2.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模式。
在通城县、松滋市实施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两种技术模式,每县补助资金200万元,全部用于采购有机肥和绿肥种子及相关技术服务,其中增施有机肥模式资金额度100万元,种植绿肥模式资金额度100万元,补助标准均为30元/亩,实施面积6.67万亩以上。
3.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腐熟模式。
在洪湖市、天门市、龙感湖管理区、东宝区实施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腐熟模式,每县补助资金200万元,全部用于采购有机肥和秸秆腐熟剂及相关技术服务,其中增施有机肥技术模式资金额度120万元,补助标准30元/亩,实施面积4万亩以上;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模式80万元,补助标准12元/亩,实施面积6.67万亩以上。
通过施用有机肥、绿肥还田、秸秆还田等措施,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步提升,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
(二)退化耕地综合治理。
石灰和增施有机肥配合模式。
在咸丰县、阳新县、长阳县实施石灰和有机肥配合改良酸性土壤技术模式,每县补助资金200万元,全部用于采购石灰、有机肥及相关技术服务,其中采购石灰及相关技术服务费资金额度不超过60万元,剩余资金全部采购有机肥及相关技术服务,每亩补助标准30元/亩,实施面积6.67万亩以上。
通过增施有机肥和石灰配施,使土壤pH值在5左右的酸化土壤pH值提高0.5以上,土壤pH值大于5.0且小于5.5的酸化土壤pH值提高0.2以上,理化性状逐步改善,耕地质量稳步提高。
四、项目实施内容(一)招标采购有机肥、绿肥种子、石灰、秸秆腐熟剂及购买相关技术服务。
各县(市、区)根据技术模式,招标采购所需有机肥、绿肥种子、石灰、秸秆腐熟剂,和中标企业签订供货合同,保证物资送到田头。
各县(市、区)农业局通过购买服务,鼓励承担购买服务的农资经营主体或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物资统一施用、技术培训、试验示范、效果监测等服务。
(二)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
主办技术培训班,每个县(市、区)培训县乡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90人及农民2000人次以上,印发技术资料4000份以上。
(三)田间试验和示范。
在相关县(市、区)设置土壤肥力保护提升、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效果对比田间试验共24个,每县(市、区)2个;主办综合示范样板24万亩以上,每县(市、区)2万亩以上,以点带面促进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效果监测。
全省设置土壤对比田60对,每县(市、区)5对,定期监测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对每个田间试验、对比田采集土样和植株样进行化验分析,取土样500个以上、植株样品1000个以上,监测土壤和植株养分变化状况。
五、监督管理(一)合同管理。
我厅和各项目县(市、区)农业局(委)签订项目合同书,明确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工作的目标任务、技术指标、质量标准、资金管理以及奖惩措施等。
(二)监督检查。
各项目县(市、区)农业局(委)要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检查。
(三)资金管理。
各项目县(市、区)农业局(委)要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要求,本着资金和任务相匹配的原则,加强项目监管,规范使用行为,确保专款专用。
(四)绩效考评。
省农业厅将建立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对考核排名靠后的项目县(不低于30%)予以调整。
各项目县(市、区)农业局(委)要相应建立项目绩效考评制度。
(五)产品抽检。
省农业厅组织项目县(市、区)农业局(委)对采购物资进行监督抽查,并委托有资质的质检机构开展质量检验。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按合同约定予以处罚;对造成农民经济损失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
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3年内不得参和补助物资投标。
六、保障措施(一)强化项目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县(市、区)要加强档案管理,配合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好物资收发货台账,规范发放清册登记,物资发放公示,影像资料收集等工作。
(二)完善运行机制。
加强和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合作,鼓励企业和农业部门紧密配合,开展联动服务,建立面向农民的技术服务和产品配送体系,确保有机肥等相关产品保质、保量、快捷地送到农民手中并施用到田。
(三)扩大项目宣传。
认真总结、广泛宣传项目实施成效、经验和模式以及先进典型事例,提高认识,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严格项目验收。
年度项目结束后,要开展总结和评价工作。
各项目县(市、区)进行项目完成情况自查验收,在自查验收基础上,省农业厅组织验收,并将项目执行情况上报农业部。
应急指挥系统建立智慧农业指挥系统,实现坐在办公室就可对示范区全面掌握和了解,及时指挥农民进行耕作、施肥、灌溉、喷药等农业生产活动。
在地图上可查看各监测点信息,点击报警点可查看详情,监管部门可立即根据情况远程作出应急响应,指挥相关部门处理排除报警源。
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价系统以云麻点图展示各监测点地理位置,所有监测点概况一目了然,可根据名称或代码搜索特定监测点,高级搜索具备耕地参数组合查询监测点功能,以便跟踪查看各监测点详细信息,及时了解耕地情况。
耕地质量监测和评价系统包含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和基础地理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框架分为三层,分别是数据存储层、GIS平台服务层和使用层。
测土配方测土配方系统将各地的数据汇总到系统里,系统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自定义报表,再上报给政府。
通过分析的数据,邀请专家提出建议,指定施肥策略。
测土配方管理系统,做到协调作物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平衡促进农产品营养品质的形成,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抗逆能力,减轻农作物病害,减少农药的作用,从而节省农药,提升农产品质量。
系统由测土配方查询服务平台、测土配方查询终端APP、微信公众号组成,用户可通过三个渠道获取测土配方施肥信息。
专家咨询系统建立农民和专家的互动平台,通过手机短信、微信、QQ、公众号等信息交流平台进行互动,随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难题。
全面推广有利于黑土地保护的测土施肥、病虫害诊断、耕作栽培、秸秆还田、有机肥堆沤、节水灌溉等。
专家咨询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网上咨询功能、远程诊断、远程信息发布、远程咨询互动系统、远程现场指导、专家系统(农作物信息管理、病害信息管理、虫害信息管理、病虫害诊断、在线留言、知识库管理),还可通过手机APP和微信端实现远程实时咨询、查询、视频等功能。
墒情系统土壤墒情监测系统通过采用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定点、定期监测,分析汇总土壤墒情数据,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建议。
提高农牧业抗旱管理水平,快速掌握土地旱情动态,避免或减少旱灾造成的损失。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主要由监控中心、通信网络、远程监测设备和土壤墒情检测设备四部分构成。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接收墒情预警信息推送,查看实时墒情、历史数据,实现远程管理。
植保系统该系统由虫情、墒情、灾情、苗情四大系统组成。
在田间部署环境信息感知单元,由无线采集终端和各种环境信息传感器组成。
环境信息传感器监控空气温/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土壤温/湿度、土壤养分、环境气象、病虫害测报等信息,通过无线采集终端以GPRS方式将采集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以指导生产。
虫情、病情测报系统,实现实时病虫害监测预警以及数据查询分析功能。
灾情/苗情监控系统主要是由网络型视频服务器、高分辨率摄像头组成,用户可通过远程计算机实时查看监控图像。
GIS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精确农业整个系统的承载动作平台和基础,实现对各种农业资源数据的流入、流出以及对信息的决策、管理;GIS将RS、GPS、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组合起来,起到“容器”的作用;在精确农业中,GIS用于各种农田土地数据,如土壤、自然条件、作物苗情、产量等的管理和查询,也能采集、编辑、统计、分析不同类型的空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