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常见气体制备装置归纳
![常见气体制备装置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f2d606bccbff121dd3683de.png)
C.CH4 D.NH3
5、设计了四种制备气体的方案:(1) 加热稀硫酸和乙
醇制备乙烯;(2) 加热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
(3)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备二氧化碳;(4)用稀硝酸和
硫化亚铁制备硫化氢。不宜采用的方案有哪些?D
A.只有(1)和(2)
B.只有(1)和(3)
C.只有(3)和(4)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gfr
5
(4)启普发生器及简易装置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gfr
6
3、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加热制气体
①反应容器:试管、烧瓶 ②加液容器:分液漏斗 ③注意事项:见图16、17
图13
图14
图1gf5r
图16
图17
7
二、气体净化装置: 根据净化剂的状态和条件选择
gfr
编 A中物 B中物 C中
号质
质 气体
有关化学方程式
(1) Na2SO3
浓硫酸 SO2
Na2SO3 +H2SO4(浓) ═ Na2SO4 +SO2↑+H2O
(2) Cu
浓硝酸 NO2
Cu + 4HNO3(浓) ═ Cu(NO3)2+ 2NO2↑+2H2O
(3) KMnO4 浓盐酸 Cl2
2KMnO4 + 16HCl ═ 2KCl g+fr 2MnCl2+5Cl2↑+ 8H2O
在瓶E和F之间连接装有干燥剂的装置
gfr
21
7根据下面实验图填空和回答问题:(1)烧瓶中所发生的主
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SO4(浓)+2Na,Br+MnO2═MnSO4+Br2↑+
最新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精选】
![最新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3ecba51ee06eff9aef80795.png)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一、制取装置1、固体加热制气体所需仪器: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弹孔塞注意事项:①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②若是固体直接生成气体,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若是固体先熔化再生成气体,则不需要棉花。
③若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结束时要先撤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2、液体或液体和固体加热制气体所需仪器: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弹孔塞、圆底烧瓶、石棉网注意事项:①前图适合制取少量气体;后图适用于制取较多量气体。
2、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制气体①该装置的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缺点:不能制取较多量气体和得到连续不断的气流。
所需仪器:铁架台、大试管、弹孔塞②该装置的优点:能制取较大量气体,可以得到连续不断的气流。
缺点:不能控制反应速率。
所需仪器:长颈漏斗、锥形瓶、双孔塞注意事项:长颈漏斗要伸到液面以下(液封)改进装置:在长颈漏斗末端加一个小试管可以防止剧烈反应时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③该装置的优点: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滴加速率控制反应速率。
缺点: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所需仪器:分液漏斗、锥形瓶、双孔塞。
若无分液漏斗也可用注射器替代。
④该装置的优点:可以通过弹簧夹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也可以制得较大量气体,同时可以得到连续不断的气流。
缺点:无法控制反应速率。
使用注意:块状固体药品放在有孔塑料板上;粉末状药品需放在滤纸包中。
二、收集装置选择收集装置要考虑的因素:气体的密度、溶解性、能否和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反应、能否和水反应以及所需气体的用途。
1、排水集气法优点:收集的气体较纯净。
缺点:收集的气体潮湿。
适用范围:收集的气体不易溶于水、不和水起反应。
使用仪器:水槽、导气管、集气瓶、毛玻璃片。
注意事项:集气瓶一定要注满水,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
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适合用此法收集氧气,可以在集气瓶内预留少量的水。
2、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优点:收集的气体干燥。
缺点:收集的气体纯度低。
注意事项: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c9d0d476eeaeaad1f3303e.png)
号:4O称: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考点描述: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知识点的认识】所谓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个层面,是指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第二层面,是指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
它们的具体内容分别介绍如下:第一个层面,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又分为两种和三种。
前者有“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两种装置;后者有“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三种装置。
具体如图所示:第二个层面,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具体来说是这样的:1.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制取的反应原理,即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如果是用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成上图中的“固体加热型”的装置(或直接选取该装置),来进行实验制取该气体。
如果是用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在常温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气体,那么就要选择合适的仪器组装成上图中的“固液常温型”的装置(或直接选取该装置),来进行实验制取该气体。
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有:⑴在“固体加热型”的装置中,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
⑵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浸在液面下,瓶内的导管不能伸的太长,刚露出橡皮塞即可。
2.常用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
如果气体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排水法”的装置来收集。
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上图中的上图中的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向下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
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上图中的上图中的该气体可选取上图中的“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
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教学设计
![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48011327d3240c8447efb1.png)
积极思考、
回答
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
回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大屏显
示两套实验装置,提问装置气密
性检查的方法
观看大屏幕提出问题:两套发生
装置的适用范围及实例
规律应用:利用规律,选择合适的气体发生装置
思考、回答、
讨论、补充。
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知情况。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概括能力。
1通过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制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综合性较强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选择让学生体会实验装置使用的灵活性和合理性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题
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授课人
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装置改进:如果在用该装置制取气体时,气体未收集完全反应就已经停止,该如何改进?
七嘴八舌谈
想法
发散学生思维
提出问题: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利用“万能瓶”收集气体
思考:如果想量出所收集气体的
体积,用什么方法?
尾气处理装置:如果收集的气体
有毒,应如何处理?
精选习题:现有如下资料:①实验室用FeS固体与稀H2SO4在常温下反应制取H2S气体。②通常状况下,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碱溶液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实验室制取的CO2是否是纯净干燥的CO2?
它含有哪些杂质呢?如何得到纯净干燥的CO2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dff5eab482fb4daa48d4b2b.png)
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对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在九年级化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氢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我们将这类知识加以总结对比,学习和掌握会更加容易和轻松。
如图:A、B为发生装置,C、D、E为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择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条件;收集装置应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
A:适用于反应物为固体,在加热或高温下的反应。
B:适用于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
C: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的气体。
D: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的气体。
E:排水法:适用于不溶于水(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例:1、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O2,发生装置为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装置收集。
2、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制甲烷,甲烷密度比空气小,且极难溶于水。
可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____,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除了常见的C、D、E几种外,还有稍微复杂一点的收集装置,但原理是相同的,功能更加齐全。
如图F、GF是一个多功能装置,如果从a端进气体,空气就会从b(上口)排出,属于向上排空气法。
适合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相当于装置C的功能。
如果从b端进气体,空气就会从a(下口)排出,属于向下排空气法。
适合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相当于装置D的功能。
F中装满水后就变成G了,气体进入后排出水,属于排水法收集气体,相当于E装置的功能,因为气体的密度都比水小,水只能从a(下口)排出,所以气体只能从b进入。
例:3、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______端通入。
解析: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空气从上口b排出,所以氧气应从a端进入。
4、用G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______端通入。
解析:G为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水只能从下口a排出,所以应从b端通入氧气。
化学实验中发生装置的选择(学习类别)
![化学实验中发生装置的选择(学习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5d8bb7b22af90242a995e520.png)
一、发生装置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是否需要加热)1、固体加热制备气体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把导气管浸在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有气泡 冒出则气密性好好。
(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中的应用高锰酸钾取氧气: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氯酸钾制取氧气 : 2KClO 3 MnO2 2KCl + 3O 2 ↑(还有一用途:木炭还原氧化铜:C+想 2CuO 高温 2Cu + CO 2↑)加热时的注意事项:1、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大约是距试管口 三分之一 处。
2、药品要斜铺在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受热。
3、试管口要 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 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4、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
如果太长,不利于气体排出。
5、停止反应时,为了安全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 ,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 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2、固液不加热型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 皮塞,从漏斗中加水。
如果液面不下降 ,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中的应用双氧水制取氧气:2H 2O 2 MnO2 2H 2O+ O 2↑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H 2O+CO 2↑检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 2 +C a (O H )2 ==CaCO 3↓+ H 20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长颈漏斗作用: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2、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 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使用分液漏斗时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3、固体药品通过锥形瓶口加入,液体药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
4、优点:不需要加热气体收集装置收集装置由气体的性质决定适用情况:收集的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的
![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的](https://img.taocdn.com/s3/m/7e70d65b312b3169a451a4ae.png)
将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物加热,可得到氨气, 已知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 则制备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收集装置应选用 。
气体收集装置
选择气体收集装置的依据 依据: 依据
1 气体的溶解性 溶解性
2 气体的密度 密度
排水集气装置 适用于收集:
不易溶于水、 不易 难溶于水、 极难溶于水 极难 的气体
向上排空气集气装置 上 适用于收集: 适用于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的 大 气体
向下排空气集气装置 下 适用于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的 小 气体
气体发生装置
制取气体时选: 药品状态是 固态 反应条件是 加热
发生装置 适用于: 药品状态是 固态和液态 反应条件是 不加热) 无(不加热)
实验室可用锌粒(固体)和稀硫 酸(液体)反应制备氢气,已知氢气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则制备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 用 ,收集装置应选用 。
气体发生装置和集装置先选择的依据
![气体发生装置和集装置先选择的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add22451b9f3f90f77c61b53.png)
制取气体时装置选择的依据1、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固体、加热型固液混合、常温(不加热)型2、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性质(考虑气体的密度、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收集密度比空气小、收集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且不与空气中成份反应)的气体(且不与空气中成份反应)的气体应的气体实验室制取O2O 2药品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排水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例题,如图:(1)甲烷是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
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发生装置___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 _。
(2)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来收集NO。
(3),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常用锌与稀硫酸常温时反应来制取氢气,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发生装置___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 _。
(4)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常用硫化亚铁固体与稀硫酸常温时反应制得,则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发生装置___ (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__ _。
5、(广安2011)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填序号)。
(2)图示中仪器①的作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则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2012dedea5e9856a57126023.png)
要想验证该原因,除了反应前后称量对比 二氧化锰的质量外,他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把提纯出的二氧化锰再加入过氧化氢溶 液中,观察是否能加快产生氧气的速度
25-26
(4) 实验结束后,同学问:“我用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为什 么不会复燃?”请你帮助该同学推 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改进型
二.气体的收集装置
排水法
向上排 空气法
向下排 空气法
排水法
向上 排空气法
向下 排空气法
25-17
基本练习: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碱 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 取氨气。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实验室制 取氨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A )装置, 收集装置应选择( C )装置。
1. 装置漏气没有收集到氧气 2. 反应物的量不足 3. 收集时间太短 4. 空气未排净
谢谢
②
①
A
BC
D
E
__(_1_)写出①②仪器名称:①_酒_精__灯__② 试管
述 装(。装2你置)认中马为的强AA用装和高置_锰_C中_酸_还或钾缺_制_少E_取__一(氧_填_团气_字_棉。_母花_他_)_选进_择_行_上_组_。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25-25
(3)陈超同学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 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催__化______作 用。二氧化锰反应后提纯出来可以重复使用, 其原因是?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B A
D C
E
25-23
基本练习:已知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 体,密度为0.089g/L(空气为1.293g/L), 极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 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根据所学的知识 判断,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 ( B ),收集装置应选择(C或E)。
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择课件
![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20806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c.png)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实例三:大气污染治理中气体处理装置的选择
• 污染物种类和浓度
01
根据实际污染物种类和浓度选择合适的处理装置。
• 处理效率和效果
02
选择处理效率高、效果好的装置。
• 能耗和成本
03
考虑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选择经济适用的装置。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实验室中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主要包 括化学反应、电解和吸收等类型。不 同的气体发生装置具有不同的优缺点 ,选择时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判断。 例如,化学反应装置操作简单、价格 低廉,但产生的气体纯度不高;电解 装置能够提供高纯度的气体,但价格 昂贵,一般适用于特殊气体的制备。
收集装置的收集速度需与 发生装置的产气速度相匹 配。
收集纯度
收集到的气体应尽可能纯 净,无明显杂质。
收集便捷性
收集装置应方便操作,易 于维护。
03
气体处理装置
废气成分分析
确定气体成分
对废气进行成分分析,可以了解 废气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和种类
,为后续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选择分析方法
针对不同的气体成分,可以选择不 同的分析方法,如色谱分析、光谱 分析、质谱分析等。
精度和准确性
对分析方法的精度和准确性进行评 估,以确保得到可靠的分析结果。
处理方法的选择
去除效率
01
根据废气成分和处理要求,选择具有高去除效率的处
理方法,如吸附、催化转化、燃烧等。
适用范围
02 考虑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如处理气量、操作条件、
设备材质等。
能耗和成本
03
评估处理方法的能耗和成本,选择经济可行的处理方
1. 实验室制气的原则:安全、纯度高、易于控制。 2. 常见实验室制气装置 • 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化学实验中发生装置的选择
![化学实验中发生装置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93ced07c850ad02de8041ee.png)
一、发生装置的选择: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由两部分组成: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是否需要加热) 1、固体加热制备气体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把导气管浸在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有气泡 冒出则气密性好好。
(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中的应用高锰酸钾取氧气: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氯酸钾制取氧气 : 2KClO 3 MnO2 2KCl + 3O 2 ↑(还有一用途:木炭还原氧化铜:C+想 2CuO 高温 2Cu + CO 2↑)加热时的注意事项:1、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大约是距试管口 三分之一 处。
2、药品要斜铺在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受热。
3、试管口要 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 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4、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
如果太长,不利于气体排出。
5、停止反应时,为了安全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 ,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 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2、固液不加热型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 皮塞,从漏斗中加水。
如果液面不下降 ,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中的应用双氧水制取氧气:2H 2O 2 MnO2 2H 2O+ O 2↑制取二氧化碳:CaCO 3+2HCl==CaCl 2+H 2O+CO 2↑检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CO 2 +C a (O H )2 ==CaCO 3↓+ H 20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长颈漏斗作用: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2、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 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使用分液漏斗时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3、固体药品通过锥形瓶口加入,液体药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
4、优点:不需要加热气体收集装置收集装置由气体的性质决定适用情况:收集的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的装置选择
![实验室制取氢气时的装置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5597a6fb9b89680203d8252e.png)
→
向上排气法Leabharlann →→向下→排气法排水法
→
→→
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
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
多孔隔板
装置A、B、C相比较,各自的优点有:
多孔隔板
A
B
C
A的优点:可随行添加药品
B的优点:可控制反应的速率
C的优点: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二、收集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气法
收 密度:排空气法
集 装
(不与空气中其
它成分反应) 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气法
制取氢气时的装置选择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要考虑 哪些因素?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一、发生装置 固体与固体反应
发 反应物的状态
生
装
固体与液体反应
置 反应条件(加热?)
固体加热型装置
固液不加热装置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
• Zn + H2SO4
ZnSO4 + H2↑
置 水溶性: 排水法 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各种收集方法的优点
• 收集纯净的气体,要用 排水 法收集
• 收集干燥的气体,要用 排空气 法收集
A
B
C
氢气的收集方法
氢氢气气难的溶水于溶水。性
氢氢气的气密的度密比度空气小。
② 向下排空气法:
A
B
C
向上向如排下果气→排如气法如气果体收果法气的集用体收密,排的集度气水密,比体法度气空从收比体气洗集空从大气气气洗→,瓶体小气用低,,瓶瓶用高内应装满水,气体→从短管进入。 处进处入进。入。
第一单元 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第一单元 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d1aa8f1816fc700abb68fcae.png)
能溶 于水 密度 比空 气密 度大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收集 装置
第三部分
专题复习
净化
可用浓硫酸或 碱石灰干燥
用 NaHCO3 溶液除去 HCl,用浓硫酸干燥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 排水法或向上 方法 排空气法 将带火星的木 检验 条插入集气瓶 方法 内,若木条复 燃, 说明是氧气
用 NaOH 溶液除去 HCl 杂质,用浓硫酸 干燥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 气法
化学
第一单元 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考点归纳┃
一、气体的制取 制取气体一般考虑三个方面:发生装置、收集装 置、存放。 (一)发生装置的选择及收集装置的选择
第三部分
专题复习
1.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从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 考虑。 A 装置:固+固加热型。凡反应物为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的,均选 A 装置。 B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凡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 要加热的,均选 B 装置。 2. 制取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从所收集的气体是否溶于水、 与空气相比密度的大小以及通常条件下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反应 来考虑。 C 装置:排水法。凡难溶或不易溶于水,并与水不发生反 应的气体,均用 C 装置收集,如 O2、H2。
催化 作用。 ____________
(2)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 MnO2 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 2H2O2=====2H2O+O2↑ 分解反应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____________ 催化 型是____________ 作用。 排水 (3)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____________ 法收集;氧气的密 向上排空气 度比空气大,可用________________ 法收集。
中考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和收集
![中考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和收集](https://img.taocdn.com/s3/m/d1097645ad02de80d4d8405c.png)
中考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和收集在中考化学中,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以及性质的相关知识点是必考的内容,考察知识点比较综合,会涉及相关装置的选择问题,常见气体实验室制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现象的书写,误差判断以及简单的计算。
在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过程中的相关实验装置的选择方法。
综合性气体制备实验装置的设计包括哪些方面?1、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1)根据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即制取气体时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有两种,分别是“固体加热型”和“固液常温型”,如图中的A、B。
(2)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有三种,分别是“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如图中的C、D、E。
常用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取的依据是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等:①如果气体是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并且不与水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排水法”的装置来收集。
②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向上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
③如果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并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那么该气体可选取“向下排空气法”的装置来收集。
2、净化装置的选择气体的净化(除杂),就是指将气体中的杂质除去,使其得到净化。
其理论依据是利用杂质所具有的与所需气体不同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选用适当的试剂,科学地设计实验方案,或者按照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探究,逐步将气体中的杂质除去,使其得到净化。
常用的气体的净化(除杂)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吸收法:即选用适当的试剂,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将杂质直接吸收,转变为液体或固体等而除去。
例如,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的CO2时,可先将混合气通过盛有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吸收掉其中的CO2,然后再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中,吸收掉其中的水蒸气。
而常见气体的吸收剂如下表:乐冲刺:做的更少,学的更好二是转化法:即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被所需气体而除去。
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填空版)
![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填空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0dd2f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f.png)
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选择一、发生装置:选择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______和反应的条件。
1.固-固加热型:反应物状态是______体,反应条件是______。
2.固-液常温型:反应物状态是____体和____体,反应条件是______。
A B C D E F G H I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述装置。
①装置A的优点:装置简单,适用于制取少量的气体,增加药品不太方便。
②装置B的优点: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使用该装置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③装置C、D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____________。
④装置E、F 、G、H、I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____________。
二、收集装置:选择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所制气体的_____和溶解性;1. 向____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且不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此法操作简便,但收集的气体相对不纯。
2. 向___排空气法: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且不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此法操作简便,但收集的气体相对不纯。
3. ______法: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此方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但不干燥。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水的作用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使用排水法注意事项:①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口就行(目的是方便水下容易取出集气瓶)。
②集气瓶中不能留有气泡,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③应当等到导管口气泡__________________再收集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④瓶口出现气泡证明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再将集气瓶拿出水面。
4.其他收集装置:1.利用多功能瓶收集气体①若利用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气体应从____端进。
②若利用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气体应从____端进。
③若将先装满水,再收集气体,气体应从____端进。
④将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端进,再在____端放置_______(填仪器名称)便可以测定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气体制备装置选择
![气体制备装置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4fbfd608c281e53a5902ff01.png)
气体制备装置选择一.气体制备的思路及操作顺序1.气体制备的思路,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归纳:气体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净化装置→先除杂后干燥,依据气体及杂质的性质差异选择 收集检验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选择 尾气处理装置→依据气体性质选择 2.操作顺序(1)组装仪器: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气体净化时,先净气装置,后干燥装置;(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3)装药品(先固后液),进行实验操作; (4)记录实验现象、数据;(5)拆卸、洗涤仪器:自右而左,从上到下。
二.气体制备装置选择 1.发生装置 (1)固固加热制气适用:O 2、NH 3 等注意:试管干燥;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 ; 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l/3处;胶塞 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 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2)固液加热或液液加热制气 适用:Cl 2、HCl 等注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反应物均为液体时, 烧瓶内要加碎瓷片;变形:(3)固液制气不加热适用:H2、CO2、SO2、NO、NO2等注意:使用长颈漏斗时,要使漏斗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且气体不溶于水;使用分液漏斗既可以增强气密性,又可控制液体流速简易启普发生器:(4)其他装置底部有孔2.净化装置 (1)气体的净化根据杂质气体与所制气体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和装置,将杂质气体吸收或转化为所需要的气体,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注意不能引入新杂质。
(2)气体的干燥 常用的干燥剂:酸性干燥剂:浓硫酸、P 2O 5、硅胶等,不能干燥碱性气体(NH 3);碱性干燥剂: 碱石灰、生石灰、固体NaOH 等,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HX 、H 2S 、 SO 2 、 NO 2、CO 2、Cl 2;氧化性的干燥剂:如浓硫酸,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如H 2S 、HI 等); 中性干燥剂:无水CaCl 2,不能干燥NH 3。
(3)装置选择洗气瓶 干燥管3.收集装置(1)选择收集方法a.易溶或与水反应的气体:排空气法b.与空气成分反应或与空气密度相近的气体:排水(液)法c.可溶性气体考虑用排液法d.两种方法皆可用时,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进型
二.气体的收集装置
排水法
向上排 空气法
向下排 空气法
基本练习: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碱 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 取氨气。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实验室制 取氨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A )装置, 收集装置应选择( C )装置。
B A
D C
E
25-23
基本练习:已知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 体,密度为0.089g/L(空气为1.293g/L), 极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 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根据所学的知识 判断,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 ( B ),收集装置应选择(C或E)。
B A
D C
E
25-24
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方法
25-2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 一、固体与液体反应不加热
? 二、固体与固体反应要加热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KClO3 MnO2 2KCl + 3O2
固—固加热型
CaCO3+2HCl CaCl2+H2O + CO2
固—液不加热型
改进型
2H2O2 MnO2 2H2O + O2 H2SO4 + Zn = ZnSO4 +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