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论语》预习题
论语十二章课堂预习题
论语十二章课堂预习题论语十二章主要学习什么内容?同学们要掌握哪些重点知识?想更好地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同学们不妨提前预习。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论语十二章课堂预习题,同学们不妨参考一下。
论语十二章课堂预习题第一部分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每空1分,共50分)(1)时习说乎有朋不愠君子(2)吾日三省为人谋忠不信传不习乎?(3)十有五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知天命耳顺不逾矩(4)温故而知新可以(5)罔殆(6)人不堪其忧(7)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8)饭疏食饮水曲肱不义于我(9)三人焉善者而从之(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11)夺帅匹夫(12)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二、填空。
(每空1分,共45分)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共篇,以语录体和体为主。
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2、《论语》与《》、《》、《》合称为“四书”。
3、表明了既要勤勉学习,还要按时温习,把学习当作一件乐事的是:, ?3、表明了学须有友。
志同道合的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研究学问,析疑解惑,有利于学业进步,自然成为乐事:, ?4、含蓄地表明了学习要有不求人知、全在进德修业的正确态度:,5、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 ? ? ?6、强调复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的是:, ?7、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是:,。
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10、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11、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12、《论语》中含义深远,金铿玉振,古往今来,不知激励过多少志士仁人在险恶的环境中守志不移的句子是:,。
13、《论语》中用简洁朴素的笔致,勾画出一个安贫乐道者的心理状态,平凡而又高洁,令人向往之至,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的句子是:,,。
,。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
名著导读《论语》知识要点及练习、答案名著导读《论语》知识点及练题《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XXX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XXX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XXX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XXX,名丘,字XXX,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被后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等,“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子罕》)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研究,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XXX,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翻译: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得仁心就很少了。
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雍与》)翻译:伶俐的人快乐喜爱水,有仁心的人快乐喜爱山;伶俐的人好动,有仁心的人喜静;伶俐的人快乐,有仁心的人长命。
6、XXX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翻译:XXX问XXX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XXX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XXX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颜渊》)翻译:子XXX如何治理政事。
XXX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论语》名著导读 (答案版)
4、《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删修,用“春秋笔法”成就了其儒家经典的地位,而春秋也便以此命名。(√)
《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
6、阅读下面一段话,在横线处补写一句总起句,字数不超过10个字。
(孔子对“礼”非常重视)。孔子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地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厚葬颜渊;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孔子虽不喜欢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能力。两段材料都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也都在讨论关于君子的问题。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内在品德都很重要,不可偏废。人们要经过长期的修养磨炼才能表现出文质彬彬的风采。而这样的文质彬彬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孟子认为君子做人应该有原则,会“仁”会“礼”,该仁则仁,该礼则礼,否则就成了任人欺辱的滥好人。君子爱人敬人,会爱会敬,爱敬有度,更知自爱自敬,为了爱人尊敬人而委屈了自己,做不了君子。
5、儒学亦称儒家学说,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居儒、道、墨、名、法五显学之首,立于一尊的地位,从创立起就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并没有立于一尊的地位,自汉朝汉武帝时期起,才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
《论语》预习作业单版
《论语》预习作业
一、对照《论语译注》精读下面几则:
【原文】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原文】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几个问题。
1、论语成书的背景。
2、孔子为教育做出了哪些贡献。
3、后人怎么评价孔子?
三、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条,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说你应该如果更好滴完善或改变自己。
11《论语》十二章 预习单
11 《论语》十二章预习单一、走进孔子及《论语》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孔子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
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
其中包含了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是一部兼具哲理、修身之道的书,也是孔子思想的精华所在,为后世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二、大声朗读《论语》十二章五遍,并做好批注。
三、抄写《论语》十二章。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专题13 《论语》十二章预习作业(解析版)小升初语文暑假温故知新大礼包
专题13《论语》十二章预习作业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______)学而不思则罔.(______)思而不学则殆.(______)不亦说.乎(______)三省.吾身(______)传.不习乎(______)不逾.矩(______)一箪.食(______)好.之者(______)曲肱.而枕之(______)博学而笃.志(______)逝者如斯夫.(______)【答案】 (1). yùn (2). wǎng (3). dài (4). yuè (5). xǐng (6). chuán (7). y ú (8). dān (9). hào (10). gōng (11). dǔ (12). fú【解析】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
“省”是多音字,shěng,xǐng,“三省”读“xǐng”,“说”是通假字,通“悦”,要读通字的拼音“yuè”。
“愠”不要读成“wēn”。
“笃”不要读成“mǎ”。
“夫”不要读成“fū”。
“好”是多音字hǎo,hào,“好之者”拼音是“hào”。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思而不学则殆.(5)吾日三省.吾身(6)学而不思则罔.(7)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9)博学而笃.志【答案】(1)按时。
同“悦”,愉快。
(2)从。
(3)生气,恼怒。
(4)疑惑。
(5)自我检查、反省。
(6)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7)越过。
(8)喜爱,爱好。
(9)坚定。
【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 预习方案
课前预习记录:月日星期《论语》十二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
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B.请事.斯语矣事:听从C.致知在格.物格:推究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萌芽,发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见贤思齐焉.盘盘焉.,囷囷焉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若火之.始然4.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三子出,曾皙后.君子之德风.觚不觚.,觚哉!觚哉B.友直.,友谅举善.而教不能唯上知与下愚.不移C.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由也兼人,故退.之杀鸡为黍而食.之D.尧舜其犹病.诸敝.之而无憾而耻.恶衣恶食者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必.不得已而去(如果)吾与.点也(赞同)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备)B.使民敬、忠以劝.(努力)末由.也已(途径)斯己.而已矣(守己)C.使子路问津.焉(渡口)友便辟..(假装善柔)居.则曰(平常)D.天下归.仁焉(回归)异乎三子者之撰.(述)游.于艺(广泛涉猎)6.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A.克己复礼为仁B.子路宿于石门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D.文之以礼乐7.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论语十二章中考名著导读及考点训练习题
论语十二章中考名著导读及考点训练习题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10《论语》十二章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和作家作品2、理解各则语录的含义以及古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导学过程:【知识链接】走近作者、作品孔子,名丘,字_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 ,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入仕。
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孔子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宋儒把《论语》和《中庸》、《孟子》、《大学》合称为“四书”。
环节一:问题预习——我学习,我快乐。
(10分钟)(独学)1、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
2、给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三省.吾身()诲.女知之乎()内自省.也()其恕.乎()愠.()罔.()殆.()环节二:交流展示——我展示,我自信(30分钟)(对学)3、感悟文章的整体内容-----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吾日三省()..吾身..()(5)与朋友交而不信.()(6)传.不习乎()(7)三十而立.()(8)四十而不惑.()()(10)学而不思则罔.()(9)不逾矩..(11)思而不学则殆.()(12)人不堪.其忧()(13)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4)饭.疏食()()()()..饮.水.(15)曲肱.而枕之()(16)于.我如浮云()(17)逝.者如斯夫()(18)不舍.昼夜()(19)匹夫不可夺志也()(20)博学而笃.志()..(21)切.问而近思()(22)仁.在其中矣()4、讨论解决字词句疑难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
5、翻译下列语句。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名著导读 (答案版)
《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测试题一、填空题:1、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开(私人)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
2、《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宋儒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3、《论语》中能统率全书的词是(仁),一共出现了104次。
4、孔子在谈自己的生平时,曾说过:“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方面主张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从治学的角度看,孔子主张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
7、《论语》中孔子强调的学习规律(温故而知新)8、孔子强调的学习方法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9、孔子强调的品德修养: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二、判断题:1、《论语》每章的篇名都取第一句话的开头两个字。
(√)2、《论语》是先秦儒家语录体典籍,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在孔子生前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共二十篇。
(×孔子死后)3、孔子年轻时曾经做过“委吏”与“乘田”,这两个官职分别是“管理牲畜”和“管理粮仓”的。
鲁定公时,曾担任司寇(主管司法)。
(×分别是“管理粮仓”和“管理牲畜”的)4、《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删修,用“春秋笔法”成就了其儒家经典的地位,而春秋也便以此命名。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论语十二章》预习检测 新人教版
《论语十二章》预习检测(共26分)一、填空(7分,每空0.5分)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三、解释加点词语(5分)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四、通假字(2分)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五、按要求默写(7分)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儒家语录《大学》、《中庸》、《孟子》2.丘仲尼,春秋鲁国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圣人、至圣先师”二、略三、1. 按时复习。
2. 从 3. 了解生气,发怒 4.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 每天多次反省 6. 真诚,诚实 7. 老师传授的知识8. 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 迷惑,疑惑 10.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根据名著导读重要知识点整理归纳与练习《论语》
根据名著导读重要知识点整理归纳与练习《论语》1. 《论语》概述《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记录了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它被视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论语》的重要知识点整理归纳与练。
2. 重要知识点整理- 仁:《论语》强调人的情感和道德修养,把仁视为最重要的美德。
请简述仁的含义及其在《论语》中的重要地位。
仁:《论语》强调人的情感和道德修养,把仁视为最重要的美德。
请简述仁的含义及其在《论语》中的重要地位。
- 孝:在《论语》中,孔子特别强调孝道。
孝敬父母被视为实践仁道的重要方式。
请说明孝的意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孝:在《论语》中,孔子特别强调孝道。
孝敬父母被视为实践仁道的重要方式。
请说明孝的意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 礼:《论语》中提到了许多关于礼仪的观点。
请举例说明孔子对于礼的看法,并试分析其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礼:《论语》中提到了许多关于礼仪的观点。
请举例说明孔子对于礼的看法,并试分析其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 研究:《论语》强调研究的重要性。
请列举《论语》中的一则关于研究的故事,并阐述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学习:《论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请列举《论语》中的一则关于学习的故事,并阐述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 君子:《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的概念。
请解释什么是君子,以及成为君子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君子:《论语》中多次提到君子的概念。
请解释什么是君子,以及成为君子需要具备哪些品质。
3. 练题1. 请写出《论语》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及其含义。
2. 孔子认为什么是实践仁道的重要方式?3. 举例说明《论语》中孔子对礼的看法,并分析其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4. 研究在《论语》中被强调为重要品质,请列举一则相关故事并谈谈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5. 解释什么是君子,以及成为君子需要具备哪些品质?以上是根据《论语》导读的重要知识点整理归纳与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习题
、填空。
学而第一1.( ),不亦悦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2.(),鲜矣仁。
3.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4.弟子入则孝,(),(),泛爱众而亲仁,(),则以学文。
5.6.君子食无求饱,( )o ( ),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7.( ),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 ),可以为师矣。
3.( ),思而不学则殆。
4.(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 ),不知其可也。
八佾第三1.人而不仁,如礼何?( ),( )?2.礼,与其奢也,();丧,与其易也,()。
里仁第四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0 (知者利仁。
”),2.见贤思齐焉,( )3.( ),而敏于行。
公冶长第五1.(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2.(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3.老者安之,(),( )。
雍也第六1. 一箪食,一瓢饮,(2. 质胜文则野,(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述而第七),回也不改其乐。
),然后君子。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1.子曰:“ ),学而不厌, ( 。
,何有于我哉!”2.子曰:“3.( ),不悱不发,举一隅, ),于我如浮云,则不复也。
”4.三人行,善者而改之。
),),其不泰伯第八1. 士不可以不弘毅,子罕第九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3. 子曰:“岁寒,4. 毋意,毋必, 。
”颜渊第十二1.己所不欲,(),在邦无怨,()。
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 ( )。
小人反是。
”3.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
”子路第十三1.子曰:“其身正, ( );其身不正,( )。
”2.子曰:“近者说, (。
” 3.子曰:“无欲速,(),(),见小利则大事不成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
”5.子曰:“君子泰而不骄,() 。
”宪问第十四卫灵公篇十五1.子曰:“君子求诸己,( 。
专题29 名著导读:《论语》(原卷版)
专题29 名著导读:《论语》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见利思义B.贤贤易色C.端章甫,愿为小相焉D.饭疏食饮水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A.克己复礼为仁B.子路宿于石门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D.文之以礼乐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患:担忧。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旧交、老友。
B.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敏:勤勉。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小人:平民。
C.慎而无礼则葸.葸:畏惧。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平生:终身,一生。
D.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伤:忧伤。
古之学者..为己学者:求学的人。
4.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告发(他)。
)B.今之从政者殆而!(当今从政的人岌岌可危了!)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他们)一起来从事改革了。
)D.吾已矣夫!(我这一生怕是不行了吧!)5.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就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B.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没有人了解自己,那就自己停止了吧。
)C.果哉!末之难矣。
(好坚决啊,没有办法诘难他了。
)D.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道路走不通,早就知道了。
)6.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子路从而.后A.植其杖而.芸长沮、桀溺耦而.耕B.子路拱而.立杀鸡为黍而.食之C.趋而.辟之而.谁以易之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7.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子见夫子乎. ①有心哉,击磬乎. ①见其二子焉. ①使子路问津焉.A.①①同,①①同B.①①不同,①①不同C.①①同,①①不同D.①①不同,①①同8.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①如之.何其废之 ①明日,子路行,以.告 ①子路行以.告A.①①同,①①同B.①①不同,①①不同C.①①同,①①不同D.①①不同,①①同9.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君曰“告夫三子”者. ①往者.不可谏 ①是鲁孔丘与. ①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A.①①同,①①同B.①①不同,①①不同C.①①同,①①不同D.①①不同,①①同10.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A.公曰:“告夫.三子。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前预习练(部编版)《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前预习练(部编版)11《论语》十二章我能正确的朗读课文。
【小题1】下面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C.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小题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 择其/善者而从之C. 仁在/其中矣D.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小题3】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于我∕如浮云B. 其不善者∕而改之。
C. 博学而∕笃志D.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小题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B. 为人谋/而不忠乎?C. 学/而不思/则罔。
D.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孔子(前551-前479) ,文言文断句[答案]【小题1】 C【小题2】 A【小题3】 C【小题4】 C2. 默读课文填空。
(2)与人交往,我们应该有君子风范,即使不被别人理解,也不要心存怨恨。
(3)《〈论语〉十二章》中讲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意义(4)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盲目,一味思考停止学习则常常陷入疑惑,这个意思(6)《〈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向他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有所选择的句(8)《〈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9)《〈论语〉十二章》中表达了要乐于学习,沉浸于学习,充分感受到学习(11)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
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什么时候都应该坚定志向。
[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答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 文学常识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论语》预习:
1.了解孔子的生平情况: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
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
他的母亲姓颜,
名叫征在。
孔子3岁时,父亲就死了,17岁时母亲也死了。
孔子青年时,曾
做过管理仓库(委吏)和管理牛羊(乘田)的小吏。
后来孔子精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的学说。
他生活于春秋大变革时代,他反
对以政、刑来强迫人民服从。
他所说的“礼”,是一种政治秩序,他所说的“仁”,
是最高的道德规范,当然,这种仁和礼是有上下、尊卑、贵贱、等级之分的。
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诸侯为了争霸,是讲究实力,着眼于利的,所以未能
采纳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孔子也没有被重用。
孔子师徒颠沛流离14年周游
列国,于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返回鲁国,这时孔子已是白发苍苍的
68岁的老人了。
但孔子用他晚年的精力,集中整理古籍——“六经”。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享年72岁。
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其言论,
编成《论语》一书,共20篇,计492节,合计12700字。
《论语》记到孔子
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
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
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也可以说,它可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书。
2.了解《论语》的成书及内容: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二十篇。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在这,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论语》虽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但这本书并不是孔子所著的,它的成书过程,在《汉书·艺文志》上有这么一段界定:“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也就是说,论语是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片片断断,留下来的课堂笔记,在他死后他的学生们把这些笔记给编篡起来,就成了论语。
所以,《论语》的编撰不是出自一个人之手,而是集体的结晶。
所以今天看到的论语,我们会觉得没有什么太深的逻辑性,在论语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故事、一个严谨的阐述,论语都是很简短很简短的一些言辞。
3.选几则《论语》朗读并背诵,并理解其内涵和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①.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
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
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
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
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
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
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
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
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
的吧。
在这个近7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
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
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
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
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
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一个几岁的小朋友
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
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③“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告诉了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
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
””告诉了我们:“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己的缺点。
”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
④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
【评析】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
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
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
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
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
做人,就应该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应该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应该要假若发现了自己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必须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做人,就应该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做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